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作业范本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一:博士生任选其一做作业(700-1000字)
1.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与特征,并分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4.为什么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5.论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
6. 论述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作业二: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800-1200)
1.具体题目自拟
2.可以是实地调研,也可以是资料调研
作业1:
范例1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
中国人民历来酷爱和平、重视文化,有着“己所不欲,勿使于人”的价值取向与“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宽大胸襟。基于这一文化传统,中国对强权政治、“零和博弈”等传统国际政治思想持某种批判态度,主张在世界多样化的发展中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中国的发展壮大不是对既存国际秩序的挑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为自身发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又是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
与经济全球化紧密联系而不是脱离的历史进程中,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发展过程和路径。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首先,指是国内和平,就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其次,指的是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国内和平与国际和平是紧密相联的。所谓“发展”,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具体到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发展则是指摆脱贫穷、走向富强,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
与其他已经崛起和发展的大国相比,和平发展道路有着自身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作为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在这一进程中,既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对内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对外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与合作。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勇敢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使中国获得了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得到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发展优势。
3、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推进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依靠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依靠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依靠更广更深地开发人力资源,依靠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国的实践表明,应当以趋利避害的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原则参与经济全球化。
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发挥建设性作用,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
范例2
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格局已经从多年形成的“三个中心”(美国、日本、西欧)逐步转化成八国集团(G8)+金砖四国(BRICs)。也就是从“中心”与依附的关系逐步转化为相对的平起平坐的关系。世界格局也形成了美欧中俄四强格局由八国集团G8内生的经济危机中诞生的G20实际上已取代G8,成为国际社会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有可能发展为未来世界多极化结构的主要载体。其一,它是由世界1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盟组成的,经济总量占全球90%以上,其成员国囊括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有承载多极化格局的足够能力和代表性。其二,它在处理危机中形成的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合作共赢的原则和不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操纵,而是由所有成员国平等参与、共同协商决策的精神,体现了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与利益诉求,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代表了多极化格局下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其三,它已超出了G8那样的纯论坛性质,具有一定的决策功能。如在其峰会上先后就IMF和世界银行份额与投票权的调整与改革达成决定性共识,再交由该两机构具体落实。这表明它可以成为全球治理的合适机制。其四,它是发展和开放的。现在它主要讨论和应对世界经济问题,但随着国际形势演变、全球性挑战问题增多和加剧,它有必要和可能扩大为讨论与应对包括世界经济、政治、安全、气候变化等一应重大问题的机制,全面承担全球治理使命。
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化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更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是一个削弱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很有争议的进程。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用得好,则受其益;用得不好,则受其损。西方国家往往利用
全球化为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和善于加入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与合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其有利因素和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及时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和风险,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目前美国为了维持世界的经济霸权,维护“石油美元”为其经济运转提供滚滚财富,美国在中东打仗,并非为了掠夺石油,而是为了控制石油贸易。控制石油贸易有多种方法,除了直接由自己的石油公司采油之外,拉拢产油国成为自己的盟友、跟班,打击不合作国家,吓唬产油国与自己合作,控制石油运输,控制港口,建立石油交易中心等等,都是控制石油贸易的手段。(控制不代表垄断,掌握主要部分即可。)控制了石油贸易,石油用美元结算,那么全世界就需要大量的美元,就能给美国带来滚滚财富,从而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加速向相对均衡的方向调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各国经济一度都深感“全球同此凉热”,但相对来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的打击更为沉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轻微得多。这使得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明显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5%、–3.2%、2.3 %和2.4 %,而同期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为6.1%、 2.4%、 6.3 %和6.5 %,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使国际经济力量对比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东西、南北力量对比越来越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这种相对均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不断缩小。2012年1月27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提供的数据更是显示,中国GDP占美国GDP比重近半,达到49%。相比较,奥巴马上台的2009年这个比重为30%,十年前的2001年为13%,二十年前的1991年为7%。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在金融危机后加速向相对均衡的方向调整和南北差距趋于缩小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是,从总体上看,南北差距目前依然巨大,发达世界仍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70%,发达国家在全世界的分量仍然是举足轻重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