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译性论文不可译性论文: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
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
2011-06高教前沿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文/杨渊艺王翡摘要: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它开创性地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对翻译中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展开,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加频繁。
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们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
各种翻译理论相继诞生,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对翻译实践发挥着导向作用。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便是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颇有争议的观点之一,长久以来翻译家们对此争执不休,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
本文将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理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
一、可译性及不可译性语言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的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简单来说它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
可译性及不可译性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思维认识论、语义系统同构原理、思维形式问题以及可译性限度等。
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首次提出了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概念,拉开了这一理论的讨论大门。
他认为各种语音在精神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在结构上也是独特的。
这些结构上的特殊性不能抹杀,因而翻译在原作上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他也认为,翻译是一种做解释的过程,包括所谓的原始语言在内的一切语言都有一种可从多方面发展的表达能力。
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讨论当中。
尤金·奈达在他的《对等的原则》一文中说:“即便是同一语言内,语言交际中的绝对等同形式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指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
而卡特·福特不但认同语音具有不可译性,而且根据不可译性的内容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上进行探讨。
二、理论依据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使语际转换变得可能,但这种条件并不时刻存在,又使可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
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夜 麦克司•威伯 作 郭沫若 译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青
衣
郭以译意为主,是传神 派的译法,其特色是: (1)靠近中国传统诗体 (三言夹四言); (2)押韵较工; (3)用语较归化,语意 显豁,自成一首诗; 然而从语音、语法、 语义三方面衡量则颇 不惬人意。
(二)语言的共性
不同地区、国家,有各自的语言。各种语言千变万化,在 发音、书写、语法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相同或相似 之处。如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是句子,每个句子往往是由主 语、谓语以及宾语、定语、状语所组成。这就是语言的共性。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89)
例如,“敌人”与“歼灭”两个概念在同一情景和 逻辑范畴中,英语和汉语都表现为相同的句子形 式。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The enemy were wiped out. 敌人被歼灭了。 (陈永娣.浅谈英语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A].枣 庄学院学报.2008)
青 衣
●全可译因素:标题、作者姓名 ●不可译因素:fainter, dimmer, stiller三个词都以 |ә|音结尾,表达了一种单调的模模糊糊的象征着 机械渐进过程的东西,汉语中实难从声音方面描 摹出来,因此|ә|不可译。 ●小半可译因素:“now night" 中的"now"用得十分 机智,它可以指“现在”,也可以表示一种突然 发现的心情,一种结论性的东西,或是一种感叹 式的东西。上面一行拖得很长,一个过程在缓慢 单调中进行,而”now"一出,似乎一切戛然而止, 上下衔接,天衣无缝。所以要把其含义全译出或 大半译出是不可能的,只能译出一小部 青
3、音译法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摘
要: 可译性 和不可译性一 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 争论 不休 的问题。“ 可译性” 是指“ 两种不同的语言、 文
字之 间, 通过 翻译, 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 一种语 言表 达 出来, 另外 实现 使用 两种不 同语言 的人群 对 同一事物的 理
解。 “ ” 不可译性 ” 则指“ 一种源语 文本 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 言或单位 , 实现 不 了两种不 同语 言的人群之 间的 沟通和理解 。 然而 ,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 力, 不可译渐 渐变成 了可译 。本文 简单地讨论 了翻译的可译
语 言之 间的差距 , 而是读 者对象 各 自的文 化和 次文化 之 间 的差 距 。 由于 人类语 言 与文化 之 间又存 在 着一 定 程度 上 ” 的差异 , 正是不 同语言之 间 以及 以不 同语 言为 载体 的文 也
和语 言的共 性构成 了语 言的可译 性 。各种 人 、 民族 的差 各 异, 文化价值的不同, 尤其是不 同浓郁 的民族文化特色造
语 言的人 群之 间 的沟通 和理 解 。 可译 性 包 含的 是对 语 言 ”
共 性的关 注 , 不可译 性 则 包含 着 对语 言特 殊性 的 认 同 ; 不
T a g f n sh a o lu hofo e’ e d
笑掉牙齿
( ) 言 的不可译性 二 语
奈 达 曾 经 说 过 “ 译 理 论 家 习 惯 于从 译 出语 和 泽 入 语 翻
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 ・ 毒 孛 串 夺 孛 夺 孛 幸 牛 夺 夺 { 夺 夺 夺 夺 牛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 ・ 夺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 ・ ・ 4 夺
英汉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
英汉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作者:程姝娴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5期【摘要】翻译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桥梁。
可译性问题是翻译界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难题。
随着人类对文化和翻译知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能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或是不可能的,而是表现了一种更为理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关键词】英汉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关于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讨论早已有之。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评论界的兴盛,一大批学者开始从不同的文化角度研究翻译问题。
因而崛起了一个新的流派:文学翻译学派,在译界也称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随之根植与语言文化差异的翻译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争论又蓬勃而起。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过:“可译性问题是整个翻译理论中最有原则性的问题。
”翻译理论必须解决这个最原则的问题。
否则,一切翻译理论都无从谈起。
可译与不可译是相对的,或者说,可译与不可译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深化和译者的努力,不可译不断在向可译转化。
事实上,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相对的,是可以转换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十几年前,日本某游戏公司制作了一款名为《Enemy Zero》的游戏,此处的“Zero”便是隐喻,以比喻游戏中从头伴随至尾的“看不见的敌人”,对于此题目,香港的处理办法是照搬原文,不作翻译,而台湾则是商业化的将其乱译为“绝命凄杀”,不值一提。
只有大陆的某高人,先将“Enemy Zero”简化为“EO”,再以音译形,译为“异灵”,做到了形美、音美和神美的和谐统一。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可译论,因为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又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文化和思想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和理解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地域文化传统、语言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文化有时又不是完全可译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译的。
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浅谈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
码转换过程中会导致文化信息亏损和语言风 织起来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即句子时,不同 pest ,Caliban 是 Prospero 的奴隶,粗笨且
格的丧失,因此从语言的艺术功能上来看,语 的语言也往往具有大体同一的模式。例如 丑陋,因此这里只能意译为“那些庞大难看
言的可译性又是有限度的。有些修辞语言在 “ 敌 人 ” 与 “ 歼 灭 ” 两 个 概 念 在 同 一 情 景 的机车”, 难免淡化其文化含义。
如,“bathroom”这个词的概念在英语,芬兰
中无法找到对等物的那些所谓“不可译事
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是指语言可以帮助 语以及日语之间则属于不可译范畴, 因为
物”, 都可以经过转化或者加以解释来进行 人们去认知客观世界并使认知过程中所获得 “ b a t h r o o m ” 以 及 “ b a t h r o o m ” 的 用 途
人类在表达概念和思维时存在广泛的同 也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就不能清楚的表达出人
的 徒 劳 尝 试 。(Ke,1991:10)
一 性 , 因 而 “ 大 ” 的 反 义 词 是 “ 小 ”,“ 热 ” 物之间的关系。此外,一些谚语或典故词由
而持相对可译论者则认为,语言的绝对可 与“冷”构成反义这些概念都是人类所共有 于 文 化 原 因 也 是 “ 不 可 译 ” 的 , 例 如 ,
17持不可译论者认为不同民族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事物认识的角度也不同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难以一一对应即语言是不能相互翻译的如社会学家冯洪堡哲学家奎因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等坚持认为翻译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翻译只是试图解决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徒劳尝试
学 术 论 坛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NO.09
卡特福德指出,所谓语言的不可译性 (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指的是在语言形 式方面,目标语和原语言没有相对应的形式特 征。例如,汉语中的对偶: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饶卫民【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 ry through analysis the two types of factors influences the poetry translating. Also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relativity is the key of the question. So with the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in mind, the translators should enrich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poetry translating in order to get the ideal result.【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4)006【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作者】饶卫民【作者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诗歌翻译是常见的文学翻译类别之一,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一直是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剖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因素与不可译性因素入手,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翻译理论认为诗歌作品可以翻译,具有可译性的原因主要有:人类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共通之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具备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可译性的基础。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2019年文档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引言世界万物都是矛盾体的集合,可以说,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翻译中自然也不例外,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一对矛盾。
在讨论这对矛盾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何为翻译?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Eugene Nida 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 谭载喜,1984) 。
从这定义来看,翻译是可行的,但是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概括起来就是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
坚持可译论的人认为,语言是人类在其居住的区域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的产物。
虽然世界人类因其居住的区域不同、发展进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因而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在思维认识等方面便产生了许多共性,使得各种语言都具有可理解性,成为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和翻译的基础。
二、可译性乔治?斯坦纳(George Stainer) 在他著作《通天塔》(AFTER BABEL中对历史上有关可译性的争论作了以下分析:语言理论对于翻译是否可能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涉及的是两种相去甚远的语言或情感,译作就完全不可靠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之一。
一个个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一个个独立国家先后诞生,一个个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给翻译赋予了政治上和商业上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没有翻译就没有近二百个不同语言国家和睦相处的国际家庭。
这一客观现实已使“翻译不可能”观点的人无立足之地。
卡特福德也认为翻译的可译性有其理论依据:(1) 能超群认识所指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人类意识相通的基本的思维结构机制是同构,这个基本条件使操不同语言的人能够通过语际转换,进行思想感情的相互传递。
浅谈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
浅谈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以《浅谈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对翻译任务中的可译性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可译性经常是翻译的关键,无论是将源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还是将源文本从一个文化翻译成另一个文化。
如果可译性不能得到恰当处理,翻译作品就会变得不够准确,也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意义和效果。
首先,有关可译性问题,有许多方面和原则,必须考虑到。
其中一个主要原则是文化可译性。
翻译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还应该考虑到文化的不同。
因为文化可以影响一个语言的使用,也可以影响翻译结果的准确性。
另一个原则是形式可译性,它是指翻译者需要考虑源语言文本的形式,并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的正确形式,以消除歧义和错误。
最后,还有语种可译性,这是指翻译者需要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不同,以便翻译出准确的文本。
其次,当翻译可译性问题时,翻译者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首先,翻译者可以借助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法、口语表达等,来提高翻译质量。
其次,翻译者还可以利用语言学上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句法分析、篇章结构分析、词汇搭配分析等,来帮助理解源文本,给出准确的翻译结果。
此外,翻译者还可以利用一些翻译辅助工具,如翻译软件、翻译词典等,以加速翻译的过程,提高翻译的效率。
最后,希望翻译者能够正确处理翻译可译性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首先要充分理解源文本,并考虑文化、形式和语种可译性等因素,确定最适合的翻译方式。
其次,翻译者要利用语言学知识和翻译辅助工具,提高翻译质量。
最后,翻译者要认真审查翻译结果,以确保翻译准确无误,翻译作品能够实现最佳效果。
总之,翻译可译性问题是翻译任务的关键,必须加以重视。
翻译者应该做到仔细理解源文本,并考虑到文化、形式和语种可译性等因素,使用语言学知识和翻译辅助工具,认真检查翻译结果,以期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赵云龙刘慧玲翻译中遇到不可译性的问题是常有的事。
翻译是搞语言文字的转换工作,所谓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也完全是针对语言文字而官的。
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共同特征形成了翻译中的可译性,而各区城民族因地理条件和文明程度等方面的迥异形成了讲言文字方面的隔腆性、冷僻性和不可理解性,也造成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谈谈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问题。
一、不可译性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某些语言现象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属不可译性。
不可译是语际转换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现象.原因为任何语言都带有很大的实在性和局限性,它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如何翻译其他文化的问题。
应该说翻译中语言本身出现不可译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和客观的。
不可译性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译入语言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
一种语言用某一形式表达了语义场内的某一意义,同时表达了该形式的某些特征,而另一种语言又恰好缺乏相应的形式既能表达出该意义又能表达出所要求的该形式的某些特征,不可译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这是不可译性产生的语言学原因。
翻译中的绝对不可译现象一般都是与语言文字形式相关的一些现象。
如下面的两句:1) A: What makes a road broad?B: The letter B.2) A: Why is the letter D like a bad boy?B: Because it makes ma mad.句中“road,broad,ma,mad”不仅起一般词形的形式作用,而且是作为内容出现的.句中“road”,“broad”和“B”都无法译成汉语.如当英语语言形式本身充当内容时.不可译现象就可能出现.此外,还有与语言父字的形式特点有关的不可译现象。
这类现象大多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形式特点达到某种修辞效果。
属于这类现象的有韵(尤其是头韵)、文字游戏(双关语)和某些实用意义等。
汉语中那些依赖语言音形义结构的修辞手法(如双关、拆词、仿词等)几乎都是不可译的。
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解决策略
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解决策略摘要: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翻译文本的内容, 是否能在源语与译语间找到相对应的翻译。
文章主要探讨哪些情况下翻译不可译以及不可译之原因, 有哪些策略来解决翻译不可译的现象。
但在现实翻译实践过程中, 总能找到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文本进行翻译, 以满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都能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关键词:翻译的可译性; 不可译性; 实例;一、翻译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对于源语言和源语文化, 有其独特性。
文化作为社会背景, 是受历史因素影响的。
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 呈现方式也各不相同。
语言作为外在的表达方式之一, 也是最为清晰明了的方式, 在不同使用者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文字, 作为一种书面语言, 是口头语言的衍生, 自然也保留了语言的这些差异性。
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 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 最终都是落实在字面上呈现出来的, 所以都可以归属于文字一类的翻译。
我们在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时, 会有几种表达功能上的分类:一类是cognitive and expressive function;一类是culture function;还有一类是aesthetic function。
第一类认知表达功能类的语言文字, 在翻译实践中, 通常认为是可译的。
因为它指的是人类社会中共有的事物和共同的情感, 不同民族间都有相同的对等语与之对应。
人类在某些方面普遍存在着相同的对等语, 例如:感情方面、历史方面、社会经济方面等等。
因为这些相同点的普遍存在,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才可以顺利进行。
第二类文化功能类的语言文字, 在翻译实践中, 通常认为是部分可译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它包含着信仰、法律、道德、风俗等以及与人相关的方方面面。
这一复杂体在不同的文化圈之间有一部分是共通的, 另外一部分则是某一特定文化圈层所独有的。
正因如此, 翻译这类文本时就会产生障碍。
最后一类艺术功能类的语言文字, 在翻译实践中, 往往是不可译的。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分析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分析作者:祁德志来源:《速读·中旬》2021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语言功能的角度讨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主要探讨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及翻译策略。
给翻译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多得几乎不可胜数,有多少人参与对此讨论,便会生出多少个定义来。
这种定义的多样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所翻译的材料之间区别很大,出版翻译物的目的又不相同,而且针对的读者群需求也不一致。
另外,活生生的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语体风格的取向也总是有所修正,因而在一个时期被接受的译本会在后来的一个时期变得难以接受。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策略一、可译性分析翻译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神韵等进行再现和表达。
然而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针对一种语言能否被另一种语言所表达这个问题,国内外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苏联翻译学家费道罗夫认为,“实践本身已经证明可译性原则是现实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在原文相当明显地违背某一民族全民语言准则而具有该语言的地方特色或狹隘的游民集团用语时,可译性的原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五不翻”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和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王佐良提出诗是否可译:“绝大多数思想可译,不易翻译的是原作的气氛,或者说力量”;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论”的观点。
二、不可译性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语音系统,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都完全不同,这些绝大多数都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对等语。
如果在英汉互译中,有时无法将原语或源语翻译成译入语或目的语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即称为“不可译性”。
它包括“语言上的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
如何应对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时 态 的不 同 , 们 都 很 难 通过 译 文 看 得 出 来 。 我 ( ) 辞 的不 可译 性 三 修
在 IS e r 首 歌 里 ,有这 么 一 句 歌 词 : s te t e trs w a这 A h i u n m te p g , o e w n ta e 这 里 用 到 了英 文 的押 尾韵 和修 辞 h a e my lv o ’ g 。 方 法 。而 我 们 在 翻译 时 , 可能 也 最 多 只 能 传递 出意 思 . 无 法 去 而
似 之 处 。普 遍 语 法 的 一 个 主 要 的涵 义 是 第 一语 言与 第 二 语 言 之
间有 很 多 的共 性 , 管两 者 也 有 很 多 的 不 同之 处 。 是 因 为这 种 尽 正
说 法 。 里 面有 两 个 谐 音 词 。而谐 音 、 这 押韵 不 管 在 什 么语 言 当
兼 顾 尾 韵 。再 比如 , 万 圣节 ( l we n 里 有 “ra rtik 这 在 Hal e ) o t to r ” e c
一
这 样英 语就 违 背 了 以上 三 个 范畴 之 间 同一 性 。 不管 这两 种 语 言
的 语 言 符号 有 多 么 的 不 一 样 ,两 者 之 间至 少 在 这一 点 上 是 一 致 的。 应该 说 . 与 乔姆 斯 基 的普 遍 语 法 ( nvma G a ma ) 类 这 Ui e l rm r有
v01 . No 3
LⅡ; ERAL ARTS F ANS
轰斜鼗 右 £
Ma c 2 0 rh 0 9
如 何 应 对 翻 译 中的 可译 性 与不学 外语 系 焦 河 南 焦 作 440 ) 5 0 3
【 要 】翻 译 是 两种 语 言 的 互相 转 换 , 摘 它对 传 播 不 同民 族 的 文化 起 到 重要 作 用 。 是 , 但 两种 语 言的 可译 性 只 是 相 对 的 , 不 可译 性 却 而
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争论的终结
更 了解 有关 商 品的各 种 信息 , 双方 对商 品信 息量 的
掌 握 是 不 对 称 的 ( 如 , 旧 车 市 场 中 , 于 买 卖 双 比 在 由 方 对 车 况 掌 握 的 不 同 , 主 一 定 比 买 主 掌 握 更 多 的 卖
信息 ) 。
在 两 种 语 码 转 换 过 程 中 , 者 与 原 作 者 对 原 作 译
家, 甚至 还 有哲 学 家 、 学 家 , 就 意 味 着 “ 可 译 科 这 不
性 ” 不 仅 仅 是 一 个 简 单 的 语 言 文 字 层 面 的 并
问 题 。
要终 结这种 争论 我们必 须用新 的视 角。从 现实
上 看 , 不 同 语 言 的 国 家 之 间 经 济 、 治 、 化 的 交 持 政 文
、 一● 一舞 一● 羹 一● 一 一’ 一寞 一奠 一● 一 ● 一奠 一 一● 一 一● 奠 一 ● 奠 鼻 、 、 奠
~
安 寞 寞 一妥 一女 一 一套 一寞 , 套 , , 蔓
摘 要 : 在 语码 转换 过 程 中 , 文与 原 文 之 间 信 息 不 对称 是一 种 客 观 现 实。 这 是 由翻 译 所 基 于 的 翻 译 参 考 资料 中 译 词 语 意 义的 不 确 定 性 、 两种 语 言 范 式 与 文化 等 因素 的 差 异 和 译 者 主 观 能 动 性 导 致 的 , 们 把 由上 述 因 素 我
者 的语 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 、 图 、 意 暗示 等 信 息所 处 的 地位 关 系 同样 是不 同的 , 原作 者在 其 文 本 中所 表 达 的信息 与 译者 对其 文本理解 、 阐释 、 翻译所 传达 的信息 也不完
全 等 同 。 因 此 , 文 与 原 文 本 所 包 含 的 信 息 量 是 不 译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作者:丁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2期摘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而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并且一直在变化发展着。
本文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造成的障碍。
认为不可译性通过再创造可以转化为可译性。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古诗词;翻译作者简介:丁媛(1983-),;女,西安人,助教,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在读,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123-01一、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卡尔·威廉·冯·洪堡在对语言本质特性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以一种辩证的观点对翻译问题进行了阐述。
他将语言视为两个方面的统一:既将语言视为一个系统,同时又将语言视为一个具体操作过程,即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根据这种语言观,他提出了著名的语言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二元理论。
洪堡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将语言与世界观相联系。
正是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形态各异的世界观,才造成各种语言之间的实质性差异,而这种语言的实质性差异又导致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可译性,即人类语言之间是没有共性的,这是支配人类语言的法则。
因此,原作与译作之间自然不会存在可能进行翻译的融合关系,两者之间必定存在本质的区别。
我们可以看出不可译性是洪堡将语言系统视为交际的符号工具而得出的结论,是以一种相对的观点得出的结论。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具体言语中静止的和动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语言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因此所有语言又都是可译的。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_却正强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却正强(仰恩大学 福建泉州362014)摘 要: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历来是翻译史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文章梳理了翻译史上各流派的相关观点,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与实质,以期形成更为合理、准确的翻译观。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观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0)02-0060-05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一直是翻译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
从欧洲中世纪开始,中外先后有多个翻译流派,各个名家都对此进行了论证,至今这场论战也没有彻底地偃旗息鼓。
它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并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有必要重新梳理翻译史上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以帮助我们形成更为合理、准确的翻译观并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流派梳理1.20世纪以前西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早在14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就对诗歌翻译发表了比较悲观的看法。
他认为通过翻译,原诗的许多特征,如韵律和美感都会在译文中流失,因此,文学作品是不可译的。
[1]在他提出这一观点后,“从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论战就拉开了序幕”。
[2]后来20世纪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对但丁“文学不可译”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他从美学的角度看待文学翻译问题,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完全移植,文学作品只能是艺术的再创造,翻译不可能完美地再现原作风貌。
[3]但欧洲中世纪意大利另一位翻译理论家阿雷蒂诺则提出了与但丁“文学不可译”观点相对立的看法。
他提出了有效的翻译在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可能的观点,说明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处理原文的自由。
[4]他的这一观点在20世纪得到了强调语言共性的现代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如费道罗夫、雅科布逊、奈达和纽马克的继承和发挥。
17世纪英国著名翻译家德莱顿认为,译者就好像戴着脚镣在绳子上跳舞,他可以小心翼翼避免摔下来,但不能指望他的动作优美。
[5]他明确提出翻译是艺术,要求在保留原作的特点和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译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
翻译实践中的不可译性
翻译实践中的不可译性【摘要】在翻译实践中,翻译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会引起某些方面的不可译。
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对相关的术语。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不可译的现象来探索不可译的原因。
由于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语言之间的转移自然就存在着不可译性。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翻译工作者应该尽量地保持原文的风格,实现文化的传递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一、引言为了进一步促进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然,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同样被给与了更多的关注。
尽管在翻译实践中不可译性现象微乎其微,但它却不容忽视。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可译的现象,探索导致不可译现象的因素。
为了弥合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的鸿沟,作者通过分析不可译现象力求在翻译实践中给读者一些建议。
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凡事皆有两面性,翻译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翻译就是把某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
那么,在翻译中不可准确地再现,就是不可译性。
也就是说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某些语言现象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另一种语言又恰好缺乏相应的形式既能表达出该意义又能表达出所要求的该形式的某些特征,不可译的现象就必然会出现。
当然,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与人们对于语言的特征、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紧密相关,二者是一对相关的术语。
然而,不可译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对的,仅在少数情况下是绝对的。
作者认为在翻译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况是不可译的。
三、不可译的现象及分析1. 古诗的翻译及分析。
例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ataract on Mount LuLi Bo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 Translated by XuYuanchong以上译文版本出自于专家笔下,也有它的奇妙之处。
从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论法律英语翻译的创造性
2009. 8(丘 ) 不 可 译 性 论 法律
英 语 翻 译 的 刨 造 性
成渝渝
摘 要 由于英 汉双 语之 间 的语 言和文化 差异 , 导致 了翻译 过程 中的可译 性与 不可译性 。 为 了缩 小译文 与原 文的差异 , 使 译 文 更加忠 实于原 文 , 创造 性在翻 译过程 中显得尤 为重要 。本 文通 过翻译 的可 译性 和不可 译 性理论 , 试论 述创造 性在 法律 翻译 中的运用 及作 用 .
关键 词 可译 性 不可 译性 创造性 法律翻 译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0 9 (0 9 83 60 10 .5 22 0 ) . 1. 1 o
中图分类 号 : 6 3 G 2. 3
法律 语言 作为 一个 载体 体现 了不 同历史 时期某 一国家 的法 译文 更加 贴切 于原文 意义 以及 语言 、 文化 习惯 。 文试从 以下几 本 律活动 和法 律文 化 , 各种 文体 中正式层 度最 高的一种 。 是 因此法 方面 论述 创造性 在法 律翻译 中的运用及 其所 达到 的翻译效 果 。 律英语 的翻 译与 其他 文 体的 翻译也 有着很 大的差 别 。由于 英汉 第一 , 由于文化 差异 、 文化 缺省在 任何 两种文 化中都是存 在 双语之 间的语 言和文化 差异 , 导致 了翻译 过程中 的可 译性与 不可 的 , 译者 不能 像创作 者那 样在 不清 楚时就避 而不 谈, 译者只 能运 译性 。为 了缩 小译 文与 原文 的差异 , 译文更 加忠实 于原文 , 使 创 用 各种 技巧 尽量地 体现 原文 , 如加注 、 译、 增 删减 等各种 手法 。 例 造 性在 翻译过 程 中显得 尤为重 要 。
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实例分析
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实例分析摘要: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翻译文本的内容,是否能在源语与译语间找到相对应的翻译。
文章主要探讨哪些情况下翻译不可译以及不可译之原因,有哪些策略来解决翻译不可译的现象。
但在现实翻译实践过程中,总能找到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文本进行翻译,以满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都能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关键词: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实例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05-0096-02(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王顺航一、翻译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对于源语言和源语文化,有其独特性。
文化作为社会背景,是受历史因素影响的。
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呈现方式也各不相同。
语言作为外在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最为清晰明了的方式,在不同使用者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文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衍生,自然也保留了语言的这些差异性。
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最终都是落实在字面上呈现出来的,所以都可以归属于文字一类的翻译。
我们在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时,会有几种表达功能上的分类:一类是cognitive and expressive function ;一类是culture function ;还有一类是aesthetic function 。
第一类认知表达功能类的语言文字,在翻译实践中,通常认为是可译的。
因为它指的是人类社会中共有的事物和共同的情感,不同民族间都有相同的对等语与之对应。
人类在某些方面普遍存在着相同的对等语,例如:感情方面、历史方面、社会经济方面等等。
因为这些相同点的普遍存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才可以顺利进行。
第二类文化功能类的语言文字,在翻译实践中,通常认为是部分可译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含着信仰、法律、道德、风俗等以及与人相关的方方面面。
这一复杂体在不同的文化圈之间有一部分是共通的,另外一部分则是某一特定文化圈层所独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译性论文不可译性论文: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摘要: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它开创性地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对翻译中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展开,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加频繁。
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们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
各种翻译理论相继诞生,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对翻译实践发挥着导向作用。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便是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颇有争议的观点之一,长久以来翻译家们对此争执不休,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
本文将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理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
一、可译性及不可译性
语言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的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简单来说它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
可译性及不可译性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思维认识论、语义系统同构原理、思维形式问题以及可译性限度等。
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首次提出了
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概念,拉开了这一理论的讨论大门。
他认为各种语音在精神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在结构上也是独特的。
这些结构上的特殊性不能抹杀,因而翻译在原作上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他也认为,翻译是一种做解释的过程,包括所谓的原始语言在内的一切语言都有一种可从多方面发展的表达能力。
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讨论当中。
尤金·奈达在他的《对等的原则》一文中说:“即便是同一语言内,语言交际中的绝对等同形式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指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
而卡特·福特不但认同语音具有不可译性,而且根据不可译性的内容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上进行探讨。
二、理论依据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使语际转换变得可能,但这种条件并不时刻存在,又使可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
洪堡特既是语言学家又是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理论与哲学结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下面我们从哲学角度分析该理论的理论依据。
1.同类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相似性
世界是客观的,语言描述的对象便是这客观的物质世界,不管语言形式如何,所反映的对象都是一致共通的,这
便是语言的共性。
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不同的语系,但在语法的基本成分和功能上是大体一致的,都有主谓宾状等成分。
这就是说语言之间具有普遍性,说明了不同语系之间翻译的可能。
2.事物的发展过程各不相同,具有特殊性
语言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不同种类语言的形成又受其思维方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差异。
比如语言中的字形、字音等都不尽相同,文化积淀过程中所赋予同一事物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可译性的存在。
就如一部分人认为诗、歌这两种体裁是不可译的,因为难以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到完全对等的结构或押韵方式。
这两者的结合为可译性及其限度理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就如洪堡特所说:“在语言中,个别性和普遍性协调得如此美妙,以至我们可以认为下面两种说法同样正确,一方面,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
”语言从表面上看千差万别,但本质都是统一的。
普遍性决定了语言的可译性,特殊性决定了语言的不可译性。
三、理论价值
可译性问题自提出以来不断获得语言学家们的认可,并使他们加入到它的研究当中,使这一方面的论述不断丰富。
理论提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对可译性问题的探讨不仅对
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翻译史上也具有开创性。
1.它首次将哲学思想与翻译理论相结合
在可译性问题提出之前,西方翻译理论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翻译的技巧及规律。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对可译性问题研究的哲学基础,知道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使翻译具有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随着对理论的深入分析,结合哲学中的相对性原理,人们总结出可译性是绝对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
不可译性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可译性,这与哲学中发展的观点密不可分。
语言和文化都在变化发展,随着文化的不断深入,它们所具有的共性也会越来越多,所谓的不可译会随着这一发展而逐渐变得可译。
对可译性问题的探讨开启了翻译的哲学之门,标志着翻译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
2.它开创了翻译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历史
文艺复兴以前翻译内容以宗教和文学作品为主,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因此之前的译论以论述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为主,涉及直译与意译等问题,局限于语言学范畴。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的提出将翻译理论与哲学结合,跳出了语言学范畴,打破了理论研究的局限,大大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外延,此后出现了许多翻译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译论。
如将信息论与社会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交际学派,强调交际功能,突出译文接受者的重要性;将符号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社会符
号学,它把语言当做组成文化的符号系统之一,把语言的使用者和语言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还有将美学与翻译结合的翻译美学派。
这些翻译理论都冲破了语言学的束缚,将翻译理论与各学科相结合,不仅扩大了翻译的理论外延,使翻译论述更具科学性,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该学科自身的发展。
3.它为语际转换中的障碍提供了理论解释
根据洪堡特的观点语言可以改变、确定、区分和组合,其方式无限,而且翻译的并非是语言体系,而只是言语。
某个层面中、细节上不能翻译的内容,在聚合的整体中却是可译的。
奈达在《对等的原则》中说:“在语言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等,因此没有完全准确的翻译,译文的总体只会接近原文,而不可能在具体内容上一致。
”这些观点阐释了在翻译中追求的绝对对等是不存在的。
在翻译中总会有一些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难以找到对等的表达,这种现象是存在且不可避免的,翻译过程中只能接受而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