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介绍

六、EA识别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EA识别的不充分. 2.EA识别不充分,如漏掉或忽视产品中EA,
相关方可施加影响的EA,资源和能源的EA、 异常及紧急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等. 3.EA评价方法不合理,如有的太简单、无科学 性;有的太复杂,不易实施,漏掉一些SEA. 4.不清楚SEA控制途径,没有把SEA与目标、 指标、方案、运行控制和应急准备建立联系. 5.没有正确理解EA和SEA不是一成不变的,当 涉及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 服务时,未及时进行更新.
一、环境因素定义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 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的环境因素.
•所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是指能产生 环境影响的要素. •环境因素来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重大环境影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所有的 组织都有重要环境因素. •能够产生是指潜在的、可能发生的.
2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该法是指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全过 程的分析.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报废处 置的全部生命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
•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5个阶段:原材料 生产与加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 运输与销售、产品的使用与回用、产品的 报废.
•生命周期分析最简单方法是生命周期矩阵. 其纵列为产品的各个生命阶段,横列是可能 存在的环境问题,可由专业技术人员填写每 一阶段的各类环境问题.
EA识别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 7产品使用和维修服务过程
2生产工艺的设计过程 8能源的供应和使用过程
3原材料采购过程
9环保设备的运行过程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1.环境因素识别1.1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b)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c)相关方有要求的;d)负面或正面地对环境有影响的。
1.2 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包括公司办公区和施工场所以及与施工有关的所有活动、设施等。
1.3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查阅资料法、检测测量法、专家咨询法。
1.4 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环境因素识别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司、项目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同时应考虑时态、状态、类型,以及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a)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c)涉及环境因素的七个方面: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废物污染和管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对社区的影响、其他当地环境问题;d)产品中的环境因素:施工设备、工程物资在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副产品;产品使用和储运时环境的影响;工程垃圾的产生;新产品及其开发、服务对环境的影响;e)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属于本公司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环境行为,应予以识别,如外部劳务的环境问题、工程物资的运输和储运等。
2.三因子综合分析法用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属性(对环境或人身危害程度)、程度(排放量大小)、频率(发生频率)。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分值等于或高于9分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量化分值标准表。
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ISO14001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管理标准,旨在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价其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减少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ISO14001中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标准所需的步骤和技巧。
环境因素识别是ISO14001中的第一步,它涉及认识并理解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清楚了解环境因素,组织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因素可以包括水、空气和土壤污染,能源使用和浪费,噪音和振动等。
在这一步骤中,组织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环境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和机会。
在环境因素识别的过程中,组织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例如,可以进行环境调查,收集水样和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或者使用监测设备来监测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
这些数据有助于组织全面了解其环境因素,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
除了识别环境因素外,组织还需要对其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环境因素对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组织可以使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指标和效能评价等。
通过评价,组织可以确定重点关注的环境因素,并为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实施ISO14001标准时,组织应采取以下步骤来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
第一步是确定适用范围。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并明确涵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这有助于组织集中精力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第二步是收集数据。
组织可以通过内部调查、外部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环境数据。
这些数据应包括能源和材料使用、废物和排放物的产生、环境法规和标准的符合情况等方面。
第三步是分析数据。
组织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关键环境因素和其潜在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SWOT分析法来评估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威胁和机会。
第四步是进行评估。
组织可以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指标评估等,来评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 矽肺-游离二氧化硅 – 硅酸盐尘肺-石棉、滑石、云母、水泥尘肺 – 炭素尘肺-煤尘、炭黑尘、石墨尘 – 金属尘肺-铝尘、电焊工尘 – 混合性尘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噪声
• 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耳聋,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其 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干扰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 操作率上升
预先分析法-PHA
• PHA的目的
– 识别对环境造成影响性关键部位 – 评价各种环境因素的程度 – 确定可控性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的措施 –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 确定识别环境因素安排的有限顺序 – 确定进行识别的范围
PHA的分析内容
• 审查相应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历史资料; • 列出主要影响环境的类型,并调查各种产生的因素,确定其控制
/ 污染物
• 编制依据:
–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 国内外事故案例 – 系统分析,确定环境因素部位及防范措施 – 研究成果
检查表优缺点
• 能够事先编制,时间充裕 • 可依据标准、规范、法规等编制 • 有问有答,印象深刻,利于重查 •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 只能定性,无法定量 • 只能对存在的对象评价
• 气相爆炸物质
– 分I类(矿井甲莞)、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III类(爆炸性粉 尘、纤维)
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 电化学腐蚀 • 化学腐蚀 • 腐蚀物质分类
– 无机酸性--硝酸、硫酸、氯磺酸、盐酸 – 有机酸性--甲酸、溴乙酰、乙酸 – 无机碱性--氢氧化钠、硫化钠、硫化钙 – 有机碱性--丙醇钠 – 其他--次氯酸钙、次氯酸钠
措施 • 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
及其它有关的规定 • 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在完成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的严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织进行环境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对它.
图1-1 环境因素和EMS体系要素的关系
4.5.2 合规性评 价 4.5.1 监测和测量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6 运行控制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厂界噪声标准值 (分贝) 1类 2类 3类 4类
白天
夜间
55
45
60
50
65
55
70
55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5)节约能源法规定:
生产能耗较高的产品的单位,应当遵守依法制定的单
位产品能耗限额. 燃料型炼油厂,规模大于500万吨/年,吨原油耗水 1.0m3.
2.从控制程度和方式分类有:
C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 (GB14554-93)
a. 第一类适用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人类的安全利用(包括
盐场,食品加工,海水淡化,渔业和海水养殖等用水),以 及海上自然保护区. b. 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及风景游览区. c.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等.
3)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对有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噪声值有严格规定.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要求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如打桩白天要求85分贝, 夜间不许作业). 表1-4厂界噪声标准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甲硫醇
甲硫醚 二甲硫醚 二硫化碳 苯乙烯 臭气浓度
mg/m3
mg/m3 mg/m3 mg/m3 mg/m3 无量纲
0.004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环境因素是指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水体、空气等等。
环境因素的好与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何辨识和评价环境因素是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辨识环境因素的辨识包括环境调查和数据分析。
环境调查是通过人工考察、记录和采样等手段来了解环境因素的情况,数据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环境调查环境调查是了解环境因素最为直接的手段。
环境调查可以包括人工考察、记录和采样等手段。
人工考察一般包括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实地、调查居民和了解相关机构情况等。
记录是指环境因素的相关信息,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雨情况、温度分布等。
采样是指采集环境中的物质,如水体、空气、土壤和生物等,以分析其环境因素含量和质量。
数据分析环境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为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常见的方法有频率分析、比例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频率分析是指对数据中某个变量的出现次数、占比等进行计算;比例分析是指对数据中某个变量之间的比例进行计算;趋势分析是指对数据中某个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计算;相关分析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性进行计算;回归分析是指根据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
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是根据调查得到的环境因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评价可以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环境因素评价的基础,也是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评价标准一般包括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
法律法规是国家、地方政府和决策机构制定的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技术标准是针对某个行业或环境因素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或其他技术标准。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环境调查数据的不同,来进行环境因素评价的具体方法。
评价方法一般包括财务分析、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评价环境因素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评分相结合的方法; 下面向大家分别作介绍。
对于识别出来的全部环境因素,首先采用直接判断法进行 筛选,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剩余的环境因素采用定量评分 法进行判断。 2. 直接判断法: (定性法) 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排
12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过去时 正常时
七种类型
1 大气排放 3 噪声排放
2 水体排放 4 废物管理
现在时 异常时
将来时 紧急时
5 土地污染
6能源资源的使用
7 其他环境问题
13
3. 环境因素的描述
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子、污染物和行动、 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动词==环境因素。
影响。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产生的环境影
响。
9
b.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常规的运行状态。如正常的生产运行、正常 的营销业务活动。 异常状态:可以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如机器设备的 开机、停机、检修等过程。 紧急状态:不可合理预期的土法事件。如火灾 、爆炸、 危险化学品泄漏、生产设备紧急故障等。
弃物的管理。 土地污染:含各种化学物质、各种油类、有害物质、各种
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
11
能源资源的使用:能源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必然伴随着对 环境的影响,节能降耗是减少环境污染 的重要手段。
其他环境问题:各种放射性、各种辐射的污染;地方、社 区的环境问题;相关方的环境问题等。
下面的图形概括了环境因素识别要考虑的“三种时 态”、 “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
6
9)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管理过程; 10)组织厂区进行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 11)能源、资源的供应和使用; 12)组织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环保设备的运行; 13)办公和行政管理过程; 14)生产调度过程; 15)食堂、宿舍、浴室、车队、医务室、等后勤服务过程; 16)供应商、服务商等相关方的相关活动。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 国内外事故案例 – 系统分析,确定环境因素部位及防范措施 – 研究成果
检查表优缺点
• 能够事先编制,时间充裕 • 可依据标准、规范、法规等编制 • 有问有答,印象深刻,利于重查 •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 只能定性,无法定量 • 只能对存在的对象评价
• 尘肺的分类
– 矽肺-游离二氧化硅 – 硅酸盐尘肺-石棉、滑石、云母、水泥尘肺 – 炭素尘肺-煤尘、炭黑尘、石墨尘 – 金属尘肺-铝尘、电焊工尘 – 混合性尘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噪声
• 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耳聋,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其 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干扰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 操作率上升
预先分析法-PHA
• PHA的目的
– 识别对环境造成影响性关键部位 – 评价各种环境因素的程度 – 确定可控性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的措施 –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 确定识别环境因素安排的有限顺序 – 确定进行识别的范围
PHA的分析内容
• 审查相应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历史资料; • 列出主要影响环境的类型,并调查各种产生的因素,确定其控制
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
• 排序
对登录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中的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应 先由品保部按下表的评定方法,评定重大环境因素管理 优先行动次序。
控制
• 根据优先次序,对重大环境因素应考虑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 环境管理方案,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程序的方法来加以控制;运 行控制方法应考虑紧急时的对应;因财力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 暂无法实施治理的要制定改善的总体计划。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与标准
• 目的
明确公司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及重大环境 因素的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 • • • 安全检查表法(SCL) 事件树 现场调查法 头脑风暴法(BS)
– 如果-怎么办分析方法 – 因素环境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 将SCL和BS结合,保持严格连贯性和灵活创造性
检查表
• 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产生的环境因素,采用提问的方式,要 求用是、否回答,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 编制依据:
略微感觉
较强感觉
很强感觉
评分标准
影响 类别 评价 方面
A1 危害性 A2 危险性
评价分值 1
一般废弃物
备注
3 / / / /
5 / /
厂区
7 /
易燃 不易爆
9
列入国家废 物名录的废 弃物
不易燃 易爆
易燃易爆
土壤类
A3 影响范围 现场
A1+A2+A3 ≧15时列 为重大环 境因素。
/ /
周围居民 或外部
• • • • • • • • • 易燃易爆物质 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 噪声 振动 辐射(电离、非电离) 高温、低温 采光、照明
易燃易爆物质
• 凝聚相化学物质
– 火炸药(雷汞、叠氮化铅、2,4,6-三硝基甲苯) – 常温下分解氧化导致自燃、爆炸(硝化棉、黄磷) – 常温下与水或水蒸气反应燃烧爆炸(钾、钠) – 强氧化剂(氯酸钠、双氧水、过氧化钠) – 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爆炸(硫磺)
控制
• 根据优先次序,对重大环境因素应考虑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 环境管理方案,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程序的方法来加以控制;运 行控制方法应考虑紧急时的对应;因财力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 暂无法实施治理的要制定改善的总体计划。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标准引言:环境因素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是制定有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识别和评价的角度,探讨环境因素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环境因素是指能够对某地区的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元素和因素。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全面、系统地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资源等。
识别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关键是进行详细的环境勘测和调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2. 人为环境因素:人为环境因素包括城市化进程、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
识别这些人为环境因素的关键是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区域和产业结构分析,了解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3. 生态系统因素:生态系统因素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境质量等。
识别这些生态系统因素的关键是进行生态学调查,了解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栖息地状况、食物链关系等。
二、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基于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量化,从而得出环境质量的综合判定。
在进行环境因素的评价时,应遵循以下标准和方法:1. 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环境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是环境评价的基础,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环境因素的相关数据非常关键,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实地监测、统计数据等多种途径获取。
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判断环境因素的状况和趋势。
3. 评价方法:常用的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4. 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将评价结果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制作图表、制作地图等。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六大因子评分样表和评分标准)

1
1
3
1
2
6
10.
试验溶液
配制
硫酸泄漏
腐蚀人体、污染土地
现在/将来
异常
2
2
2
1
1
2
16
11.
化学试验
废液排放
污染土地和水体
现在
异常
2
3
3
1
2
2
72
重要
12.
清洗化学试验容器
污水排放
污染水体
现在
异常
3
2
2
1
1
13.
二楼车间
切割下料
皂化液泄漏
污染地面
现在
正常
1
1
1
1
1
14.
废油排放
污染土地
现在/将来
异常
1
1
1
1
21.
固体废弃物排放
污染土地
现在
正常
1
1
1
1
1
22.
火灾
污染空气和水体
将来
紧急
1
1
1
1
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频次
社区关注
改进难度
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41页8886

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
评价准则如下:
① 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污染 物,水、电消耗指标偏高等);
即环境因素
动词+名词 名词+动词
第四章环境因素的影响
车辆尾气排放 草坪施化肥 含油废水排放 机械运行产生噪声 废弃的泡沫饭盒 机械设备空挡运行
环境影响
污染大气 土壤硬化 污染地下水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
耗电 燃煤消耗
气 土壤
水 社区
渣
能源耗竭 能源耗竭
第五章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物料均衡计算方法 产品生命周期 专家咨询
重要环境因素:
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第二章环境因素的来源
环境因素
活动 产品 服务
喷洒农药 行政办公 危险化学品运输
油漆 皮鞋 胶水
车辆清洗 设备维修
第三章环境因素的描述
SO2 危险化学品 食堂油烟 污水 噪声 油漆桶
即环境因素
第三章环境因素的描述
SO2排放
危险化学品泄露 排放食堂油烟 污水排放 噪声排放 油漆桶废弃 废弃的涂改液瓶子
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多因子打分法(一) 练习:
请针对您所识别的环境因素依据上述方法进 行评价,识别出重大因素
第八章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
环境因素 控制方法
能够控制的
环境目标指标 短期内可以改善的
环境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
已符合要求的 改善历时较长 投入资金较大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HSHES体E 体系系办办公公室室
第二章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调查表2-1 污染物常规排放(气体排放 )
单位:
填写人:
审核人:
活动、 岗 产品、 环境 位 服务 因素
主要 排放 物
月排放 总量
单位:
填写人:
审核人:
废弃物处置现状
备
活动、 废弃 产品、 物名 服务 称
废弃 数量 频物 性 t / 次 率质
贮存 场所 及方
运输 方式
可回收 是否可 利用废 回收利 物是否
注
式
用
进行分
类隔离
说明:废弃物性质一栏填写一般废物或危险废物。
HSHES体E 体系系办办公公室室
第二章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调查表2-5 办公用纸消耗及其它消耗
HSHES体E 体系系办办公公室室
第二章 环境因素识别
2、识别环境因素,应抓住环境影响这条主线,从以下几方面考 虑:
●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 ● 从污染物的产生、综合利用、治理、排放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全 过程控制,把握污染物的产生、削减、转化规律; ● 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环境友好产品,办 好公益事业等找出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因素; ● 从相关方的要求考虑确定环境因素。单位:填写人:审核人:
办公用纸消耗
规格(或型号)
月消耗金额 可以采取的
(元)
节约措施
其它消耗 水(吨) 电(千瓦时)
用途
月消耗量
有无浪费现象
可以采取的 节约措施
说 明 :1、 本 表 只 限 于 办 公 人 员 填 写 ;2、 其 它 消 耗 不 限 于 水 和 电 。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
生产、业务等活动、工作流程例子: 油漆采购信息的发出 货物运输 搬运 储存 发放 暂存 使用 ······ 投料 组装 焊接 检验 包装 ······ 空压机安装 运行 维修 报废 ······ 废油的收集 搬运 储存 处理 摘菜 洗菜 炒菜 清洗 ······ 等等
环境因素识别
2、确定每一操作单元(或步骤)所有的输 入和输出时考虑:
环境因素识别
3、判定每一输入和输出是否会造成环境影 响?列出具有环境影响的输入和输出。
活动/产品 相关部门 序号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状态 使用量或
/服务
排放量
1 含铅 烟气的排放 大气污染
正常
焊接 生产部 2 锡渣的排放
废弃物问题 正常 5KG/月
3 含铅海棉的排放 废弃物问题 异常
4 废产品的排放
资源的浪费 异常
C=15。
环境因素评价
影响的持续时间的权重(T)的评估 a、一天之内时T=1; b、一天以上,一周之内时T=2; c、一周以上,一个月之内时T=3; d、一个月以上,半年之内时T=4; e、半年以上时T=5。
环境因素评价
监控的可能性的权重(D)的评估 a、影响发生后,肯定能监控到时D=1; b、可能性高,且能很快作出反应 时D=2; c、可能性中,须一段时间才能监测到时
D=4; d、可能性低,很长时间才能监测到时D=6; e、几乎不能监测到,甚至无法进行控制时
D=10。
环境因素评价
法规的符合性的权重(L)的评估 a、法规无明确要求进行控制时L=1; b、法规有明确要求进行控制,但未超过
环境因素识别
4、导致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没有识别 出来 如: 天那水的泄漏、废电脑的排放、废变压器 的排放、废1211灭火器的排放、汽车漏油、 火灾的发生、废乳化液的排放等等。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范文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1.0目的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c 了解ISO14000体系4.0职责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烧锅炉 SO2排放到大气中 SO2排放6.0环境因素的类别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六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如SO2、NH3、氮氧化物、烟尘、H2S、甲胺、DMF、醋酸、尿素粉尘、飘尘等向水体的排放:NH3-N、COD、BOD5、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ppt课件

1 、环境因素的术语 2、环境因素的标准要求回顾 3、环境因素的识别考虑项 4、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方法/准则 5、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步骤
1-1环境因素的术语
3.6 环境因素
范围 范围对象源自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 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 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提示表--您所在的岗位是否存在以下环境因素?
资源的消耗或浪费 含XX废水的排放,或废水超标排放 含XXX粉尘的污染;气体、或粉尘的无组织排放; 含XXX有害气体的挥发,如苯;
噪声污染,对社区/周围组织的影响是否严重? 本地区是否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如是否酸雨区?是否环
保局有总量限制的要求?
•这些影响是否带有某种 规律?
•我们的相关方特别关心 这些环境影响吗?
18
活动与环境影响
活动 1 锅炉运行排放烟尘
\SO2\NOX\CO2
2有害化学品的溢出和泄露
环境影响 •空气污染\对当地居民呼吸的 影响\酸雨对地表水的影响\全 球变暖与气候变化 •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有害危险废弃物对河流的排放
4.3.1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别不充分,考虑过去、将来、异常、紧急不够、 遗漏某些过程或服务(如相关方、后勤服务、售 后服务等);
当外部条件变化时,不能及时更新; 判定准则设定不适宜; 主观判定重要环境因素,未按判定准则; 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
因素考虑不够(关联性);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把握不当。
物管理、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如火灾、危险品泄露事故等; —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为了更全面的识别和评价总公司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以对其加强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1.识别范围:各有关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性质按下列范围进行因素识别。
a)建筑施工:(1)拆迁(2)平整场地(3)临时设施(4)施工放线(5)降水、护坡、土方工程(6)基础工程(7)主体工程(8)屋面工程(9)装修工程(10)防水工程(11)水暖通风(12)设备安装(13)竣工清理(14)原材料(15)用户使用中b)试验;c)办公区;d)施工现场生活区。
2.识别依据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个方面。
(1)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a)正常状态:指固定、每日、每周例行性作业;b)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作业;c)紧急状态:指可能或已发生的紧急情况或事故,如环保设施的突然失效,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a) 过去:在时间考虑上属于过去曾发生过,但现在不再发生的范畴;b) 现在:在时间考虑上属于现在发生的,从过去至今都持续发生的;c) 将来:在时间考虑上属于尚未发生,现在可能仍在产生环境影响。
(3)六个方面:a)向大气、水体、土地的排放。
如噪声、粉尘的排放;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漏等。
b)生产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c)能源使用。
如水、电的使用。
d)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如光污染等e)废物和副产品。
如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等。
f)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二、环境因素的评价1.评价原则(1)总公司的环境因素若出现影响全球范围、社区强烈关注、客户的合理抱怨、对总公司形象有影响或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等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2)各单位在其他情况下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应考虑:a)环境法律、法规遵循情况;b)发生的频率;c)环境影响的范围;d)环境影响的程度;e)社区关注度;f)生产经营要求。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课件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一、术语定义二、环境因素识别三、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一、术语定义1 环境ISO14001:2004标准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2 环境因素ISO14001:2004标准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 环境影响ISO14001:2004标准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理解强调要素活动——环境——作用环境因素描述:名词+动词环境影响描述:强调对环境的变化二、环境因素识别1 为什么要识别环境因素环境风险的系统管理图2 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4.3.1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判别出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3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1确定主管部门,编制准备相关的表格;2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工作活动、区域进行划分;3分解落实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任务;4责任单位组织相关岗位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如现场巡视、座谈交流、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等;5责任单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报主管部门;6主管部门汇总全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确定公司及部门、车间级“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在网络上公示,并在随后的体系策划中考虑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4环境因素覆盖范围及环境影响体系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组织自己的活动;能够施加影响——相关方活动,如合同方和供方的活动;已纳入计划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1活动、产品、服务活动:1主过程:设计和开发、制造过程、实验/试验、包装和运输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2辅助过程:办公区域及生活的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1使用的原材料导致的资源消耗;2产品本身的资源消耗、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服务:交付后服务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2覆盖所有生产、生活活动、工作场所1按照位置划区识别,如:生产现场、加工车间、食堂、员工宿舍、库房、办公室等;2按照部门活动识别,如:公司职能部门、生产车间、运输、贮存等辅助部门;3按照产品形成过程识别:设计、采购、制造、包装、运输、原材料和资源的获得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报废、动植物减少和生物多样性;可画流程图,按照流程图识别3环境因素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现在时:现场的、现有的正在发生的污染及能源资源消耗问题;过去时: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将来时: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已经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正常状态:组织日常运行中持续存在的状态,如连续生产情况下的持续或频繁地排放生产废水、废气等;异常状态:不是组织日常运行中持续存在的状态,但该状态一定存在,如生产车间的开机、停机、检修、维护保养等情况下的泄漏油品、排放废气等;紧急状态:组织不一定会发生的状态,但该状态发生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很大,如锅炉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环保处理设施故障等情况下排放废气、废水、固废等;4活动、产品、服务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活动存在的环境影响包括:——水、气、声、渣排放导致的污染——能源资源消耗1水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有害物物质的水域迁移;主要污染物:铅、砷、汞、镉等重金属;酸、碱度PH值~;油、有机农药、多氯联苯PCB、生物性污染;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悬浮物SS等;2大气污染:SO2、CO2、H2S、NO、粉尘、烟尘、苯、二甲苯、甲苯、石棉、苯并a芘;3土地污染,如电池;4固体废弃物及副产品的排放污染,如:煤渣、有色金属渣、铬渣;5原材料和自然资源消耗,如:水、电、木材等;6能源的消耗:石油;7能量释放如噪声、电磁辐射、热辐射等;8 物理属性,颜色、光;9 地方或社区的环境问题;5环境因素识别需考虑活动、产品、服务中的:(1)污染水、气、声、渣;(2)资源消耗:原材料的使用,自然资源的使用;(3)生态保护等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课堂练习一:2人一组,选择一个活动区域,参照案例在填写3个以上的环境因素,内容包括: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等;5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过程分析法;物料衡算法;产品生命周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观察法查看和面谈等;1调查表法: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总量是多少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总量是多少使用哪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数量是多少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水、电、油等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有否居民投诉情况有否做调查产生哪些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2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法是直接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现场拍摄照片环境因素识别总结: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现状描述活动: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环境因素描述:名词+动词环境影响描述:强调对环境的变化污染、减少现状描述:按照实际情况评价现有的管理状况,确定责任部门及人员,以便在随后的控制策划;三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1评价目的及步骤目的:通过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步骤:1组成评审小组;2编制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表;3编制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4组织各部门填报并汇总整理;5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开展风险控制的策划;2、评价方法专家判断法——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是非判断法——直接用“是”与“非”判断,如未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可直接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对比判定法——针对能源、资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与同行业、与本企业的历史数据对比,考虑本企业的技术经济能力可控,具有节约潜力的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多因子评分法——针对污染物排放及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打分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放浓度与标准规定值的对比;环境因素评价依据环境方面:环境影响规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环境法律法规、发生的概率;商业方面: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力、相关方利益、组织公共形象、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改变其它活动和过程将带来的效果;1专家判断法:对产品、采购、外协环境因素识别可直接采用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2是非判断法直接用“是”与“非”的方法来判断;是非判断标准1达不到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规定的;2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评价其他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下列情况:容易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污染物排放接近允许限定值允许的5%以内;可能引起爆炸、火灾和污染事故;排放的废气中含有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33种大气污染物之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13种污染物之一;相关方对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关注程度;组织的环境方针明确要求的;改变环境影响后对公司公众形象有影响的;其它,本公司认为应加以控制;3ABCD多因子评分法A 发生的频率B 环境影响规模范围C 环境影响的持续性和可恢复性D 公众及社会对其影响的关注程度多因子评价得分计算总评价分值 M=A+B+C+D若单因子分值等于5分或总分值M≥15分的,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ABCD 打分评价标准4对比评定法能源、资源消耗类环境因素评价该方法一般用于对能源、资源消耗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等的评价;式中: X —— 环境因素得分;F —— 年平均单位产量消耗量因子得分;G —— 可节约潜力因子得分;① 当X ≥ 8或F 因子达到5分时,可初步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② 当X < 8可初步确定为一般环境因素 ; 5等标污染负荷法 见教材 课堂练习:结合练习表中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含多因子打分、是非判断、对比评定法能源、资源的消耗3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及分级1当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判定为“是”并且多因子评价打分法M ≥12或B 因子或C 因子达到4分及以上,或X ≥ 8或F 因子达到5分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为集团公司级重要环境因素;2当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判定为“是”或多因子评价打分法 8≤ M <12或6 ≤X <8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为部门级重要环境因素;3当专家是非评价判断法判定为“否”并且多因子评价打分法 M <8 或X < 6的环境因素,确定为一般环境因素;4 重要环环境因素控制策划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应用在: 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与应急准备与响应; 监测与测量;合规性评价;半年以上可以恢复 4 1周至半年内可以恢复 3 1天至1周内可以恢复 2 1天内可以恢复 1 社会极度关注 5 地区性极度关注 4 地区性关注 3 地区性一般关注 2不为关注 1环境因素识别更新时机:新项目、新活动、新产品……;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更新时机:环境因素变化时、评价准则变化时;通常企业每年要结合内审、合规性评价及环境绩效结果对环境因素进行系统的重新评价以确定新的重要环境因素,明确明年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评价本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便对其进行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生产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3.职责综合管理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负责领导。
各部门是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参与部门。
各部门配合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并将结果报送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确认、汇总、登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建立《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
4.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与方法在分析和选择活动、过程或服务时应考虑:a.活动或过程:成品的采购、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检验分析及检测设施、在活动过程中:产品运输、产品搬运、不合格品废弃、包材材料废弃等;库房管理:产品贮存、包装材料废弃等方面涉及的环境因素。
b.办公活动中:办公区域的活动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入手,如办公用品的废弃、生活垃圾的丢弃、火灾的发生等。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个方面:a.三种时态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往遗留的、现有的污染以及活动或服务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b.三种状态是: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活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和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
c.六个方面是: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的描述:污染物+状态,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噪声的排放、油的泄露、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等。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a.调查问卷法:由各部门填写《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统一报综合管理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
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 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
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 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 ISO14000 体系 4.0 职责 4.1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 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 8.2 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 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素; b 产品生命周期法:识别某一产品从原材料,经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
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主要方法是通过编制某一系统相关投入与产出的存量记录, 评估与这些投入、产出有关的环境表现,通过分析其结果进而识别环境因素;
c 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 现环境问题;
d 查阅文件信息: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环境事故调查报 告等各种文件进行查阅,识别环境因素。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 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
表批准。
4.2 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 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 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 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 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
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
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
烧锅炉 6.0 环境因素的类别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 的六种类型。
被评价的环境因素各指标值之和①+②+③+④+⑤≥16 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9.0 重要环境因素的动态控制 9.1 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制定目标、指标和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控制 程序,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人员,并规定完成时限、资源等要求,以对其实施 有效的控制,减少由其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9.2 对近期暂无条件制定和实施目标的重要环境因素,要制定阶段计划或先 以严格的管理程序进行控制。 10.0 环境因素的更新与重新评价 10.1 发生下列情况时,由各相关部门提出环境因素更新、评价的初步建议, 由安环节能部确认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1) 在体系运行日常检查中发现环境因素遗漏或评价有误; 2) 内、外审核或管理评审要求; 3) 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修改或作废; 4) 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等。 10.2 环境因素更新、评价和控制 10.2.1 对更新识别的环境因素的评价、批准及是否纳入目标指标管理或运 行控制程序按常规程序执行;一般在每年内审后、 管理评审前进行环境因素的 再识别和评价,如确有更新需要和可能,则作为评审的信息输入,纳入下一轮体 系持续改进和重点控制的内容之一; 10.2.2 对于具有特殊性、急待解决的重要环境因素,由环境管理者代表授 权,安环节能部适时召集会议,制定针对该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目标指标、方案 或运行控制程序,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即可纳入重点控制范畴。 11.0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安环节能部负责解释。
8.0 环境因素评价 8.1 评价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8.2 评价方法 8.2.1 是非判断法 a 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判 是。 b 对能源、资源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进行判断,消耗严重招标的判是; c 危险废物的处置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中的有关规定,判 是。 8.2.2 筛选法:对公司所有环境因素进行筛选,将偶尔发生、对环境或健康 影响较小、资源消耗较小、只影响本岗位、相关方关心较小、技术经济可行性较 小的去除掉,筛出部分环境因素。 8.2.3 综合打分法 a 根据《环境因素评分表》确定每个环境因素的分值; b 评价准则见附表《环境因素评分标准》;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 SO2、NH3、氮氧化物、烟尘、H2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3-N、COD、BOD5、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 :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 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 :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 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 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 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 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 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 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 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 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