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5000字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5000字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徐胤译1915年—1916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为非专业人士开设了一门心理学讲座,课程逐渐深入。
《精神分析引论》忠实地收录了当时的讲稿,并由弗洛伊德润色而成。
全书包含了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学说:失误、性、梦、潜意识,是100年来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不二之选。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第一讲导论>> 精神分析第一个不受欢迎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仅占整个精神生活的一小部分>> 精神分析将心理定义为感情、思想和欲望的共同产物,思想和欲望都可以存在于潜意识中。
>> 第二个命题认为,性冲动——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在精神疾病产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讲失误行为Ⅲ>> 失误行为其实是心理行为,而且是由两种意图相互干扰而成的。
>> 所谓意义,指的就是重要性、意图、倾向及其在心理过程中的地位。
>> 干扰意图可能与受干扰意图在内容上相关,与其相矛盾或对其构成修正和补充。
>> 将失误行为分成三类:口误、笔误、误读、误听是一类。
遗忘是一类,根据遗忘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再细分成遗忘专有名词、外语单词、目的、印象等情况。
误拿、误放、丢失物品则是第三类。
若还要将错误纳入研究范围,这些例子大概一半归属于遗忘,一半归属于误拿误放。
>> 丢失物品的行为,常常可以看作一种自愿的献祭。
◆第五讲困难及初步探讨>> 没错,梦的第一点共性,是做梦人都处于睡眠状态>> 就是说,睡眠从生物学角度看是一种休养生息的行为,其心理学意义则是与外界保持隔离。
>> 借助睡眠这种手段,我们得以回到出生前的状态,回到母亲的子宫中。
至少睡眠时的生存条件与子宫中的生存条件十分相似:温暖、黑暗、不受刺激。
有些人睡觉时喜欢蜷缩成一团,这正是胚胎在子宫中的体位。
精神分析笔记之四
语言与精神分析霍大同第八讲关于象征性的理论1999年4月26日简单地说,在从一个个体化的解释到一个预先的现存的解释,从一个将表面上偶然的心理元素的集合排成序列的解释到一个通过将这些元素翻译成一个更为流畅的语言中的方式而引导出一个秩序的解释的过程中,弗洛伊德采取第一种方法,引导患者从梦的文本走向一个新的话语形式。
这一形式在语义的层面上更为丰富,其从内部涌现的理性原则在信仰的情感中找到它的真实性的保证。
在这里,弗洛伊德看到分析性解释的极端任意性。
在以后的解释方式中,分析家寻找能给予的心理元素的某一给定序列以意义的解释,为实现这一点,解释求助于一个将这些元素翻译成一个由负载着意义的更为减缩的符号所构成的语言的过程。
在精神分析传统中被狭义地了解的象征的概念在缩减的翻译活动中起着本质的作用。
《精神分析词汇》的作者将象征性归纳为:A)在广义上,象征性是一个观念、一个冲突和一个无意识愿望的形象的及间接的表象方式。
在此意义上,人们能够在精神分析中将每一个替代形式都视为象征性的。
B)在狭义上,象征性的表象方式原则上能被在象征符号与无意识的被象征物之间的稳定关系所规定。
这样一个稳定关系不仅仅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不仅仅存在于从一个个体到另一个体身上,还存在于各种非常不同的领域(神话、宗教、民歌、语言等等)和相互隔离的文化区域中。
(《精神分析词汇》第476页)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检查以什么样的方式,象征性的概念被引入到精神分析的武器库中,同时追溯到这一概念所具有的自身独特性的历史条件。
在《释梦》中,有两个人的名字不断出现,而且他们对该书的后来诸版中的修改作出了贡献:一个是威廉.斯特克尔(W.Stekel),另一个是赫伯特.西尔珀赫(H.Silberer)。
弗洛伊德的《释梦》从1900年到1930年一共出了八版,在第二版(1909)中相当数量的增补内容都和梦的象征意义的各种题目有关系。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一书及《释梦》第六章第五节中说:“我从一开始就看出了梦的象征性的存在,但是对于它的重要性和意义,是由于经验的积累与威廉.斯特克尔(1911)的贡献,我才逐步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释梦》,S.E.,V, 350)。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XXX劝说学生不要学习精神分析,因为弗氏承认自己在这个领域内也有许多不明之处,且当时人们受的教育、思想习惯都迫使他们反对精神分析。
若不仅仅满足于了解,而要实际成为精神分析师,所面临的风险可谓极大:学术上被人排挤,社会上受人误解,无数的麻烦可能会接踵而至。
精神分析有其内在矛盾。
一是在教学时,仅有“谈话“能作为分析材料,而无客观证据;若想公开参观分析过程,也不可能。
若想深入研究,自我分析可以成为入门选择。
二是受过医学训练的学生,往往倾向于生理、物理和化学的解释,而少有对心神关系的探索。
三是精神分析违反了当时人们两个最重要的信条:它与理性的成见相反,又与道德或美育的成见相冲突。
精神分析的创见有二: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冲动的压抑是精神病和神经病的主要成因。
生活中存在很多琐碎的、不被重视的小过失,如笔误、舌误、读误等等,常人认为其不值得研究,而XXX却觉得其中大有文章,无论是分心说、暗示说、音同说都无法完全解答这种现象。
传统解释从引发舌误的条件出发,而XXX则关注于舌误的结果——即它所蕴含的意义。
因诗人常使用舌误或过失作为文艺表达的工具,因此弗氏便转向文学寻求解答的线索。
由此,他发现舌误的本质的是“两种不同的说话意向的混合或冲突”,所以过失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同时引起或互相干涉的结果。
对这个理论解释,我们可能抱有一些疑问,比如:解释是否具有普适性?疲倦、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又有多大?如何揣摩两种意向的意义?因此精神分析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就是找出干涉其他意向的究竟是哪种目的或者倾向,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XXX认为这种解释的确具有普适性,至于其他的因素,只是为过失创造了条件,而并非为何产生过失的本质原因。
毕竟即使在我们状态一切良好时,也会出现过失现象。
第二种过失——遗忘——也可以作为例子,比如生活中“决心”的遗忘,通常都是由于一种相反的感情阻止了“决心”的实行。
人格心理学 第2章 古典精神分析 考研笔记-精品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弗洛伊德人性观P86一级从整体看,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以某种方式移放了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
如果释放能量的某一途径受阻,它就寻找阻力最小的另一条途径释放,因此,如果自我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控制本我,那么它 几乎没有剩余的能量有效地执行其机能,虽然,人类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简化到共同的能量形式, 并且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即寻求紧张的减弱或者能量的释放,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一 种无紧张状态。
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的本能是指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与其有关的心理能量 统称为力比多,包括性欲,饥饿和口渴。
驱使人去追求快乐。
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其衍 生出最重要的本能是攻击,即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需要。
人类的科学活动,文学艺术乃至全部文化的产物,都是本能(特别是性和攻击)能量的表现,是由于性和攻击本能不能直接表现的一种结果,本能能量的释放与社会限制的冲突的另一种结果则导致人的痛苦和精神病,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进步的代价是人类的痛苦,快乐的丧失和罪恶感的增多,甚至值得放弃文明而返回到原始状态。
第二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一级](一)人是一个能 量系统 (二)人的能量来 (三)人性是恶的第三节人格动力p93 一级(一)本能(二)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1)本能的性质及特点(2)能量投注与反投注(1)焦虑(2)自我防御机制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915华南15一、正确地对待挫折1.认知是影响挫折产生和挫折承受力的重要因黑2、正确地认识挫折首先应该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
3、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
二、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三、恰当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1、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2.自我防御机制的啼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性质有三层基本含义:⑴本能是精神结构中固有的动力能量,而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击;[2]这种力不断来自生物体内部,源于肉体组织,表现为一种"肉体欲求";[3]这种肉体欲求是作用于心灵时所表现的力。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_《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
We cannot choose our origin, but our future is changed by ourselves.(页眉可删)《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_《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大学生《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一】读完这本书后,我们能很明显的知道,《精神分析引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为基础与简单易懂的部分—过失心理学;第二部分是释梦;而我认为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前两部分都是为后者服务的,本书通过“过失心理学”将读者引入精神分析的理论范畴,通过释梦来解释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而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分析发现各种神经症的根源起因进而找到解决之道。
所以,我将主要通过对论述它的由来来粗浅的认识*。
那么,神经症是怎样产生的呢? 精神分析学的核心观点也是最引后人争议的观点就是“力比多理论”。
“力比多”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性欲,但是更为确切的名称应该是“性冲动力”。
它是一种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性能量,这种能量的发展与变化不仅仅影响着某个人性格的成长而且也在无形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力比多”的成长可以分为前生殖期与生殖期两个阶段,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就是“力比多”的退化,也就是生殖期需求通过不正常的途径退化回前生殖期需求。
生殖期需求相对容易理解。
一个正常的人类都会有性需求,需要通过性行为来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那么这种需求就可以称作生殖期需求。
但是人不可能从出生开始就知道并且有能力来满足这种需求,正如你不可能让一个婴儿去做爱或者手淫,但这种对性的需求却是始终存在的,所以,那个时期的需求就被定义为前生殖期需求。
另外,既然对性行为的需求一直存在,一个暂时没有性伴侣不敢违法嫖娼又羞于手淫的人该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呢?此时的生殖期需求会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变为前生殖期需求,也就是说“力比多”能量会从性行为上转移到另外一件能使当事人获得愉悦感的事物上,这种事物可以是美食,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
核心人格的形成——曾奇峰j精神分析课程笔记1
核心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
这个年龄,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这是从生物角度来讲,6岁时中枢神经已经发育成熟。
克莱因和科胡特等人认为核心人格是在前语言(两岁以前)就已经确定了。
后来,克莱因认为一个人出生之后的第4-6个月已经完成某种重要的心理整合。
精神分析的四个轮子:●力比多●攻击性●关系●自恋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自闭状态:从初生到出生一个月。
婴儿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
这是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
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曾和母亲或其它人形成共生圈,从而导致病理性的自闭,这就是临床上所见到的孤独症者患者。
早年良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形成健康的核心人格,以后得阶段中出现重大的心理创伤,会退行到早年。
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寻找”,即人际关系的发展。
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寻求”。
精神分析师眼里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正常人)。
神经症的冲突,俄狄浦斯冲突:●生与死;●男与女;●成功与惩罚。
俄狄浦斯冲突主要研究: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之后所可能受到惩罚的恐惧。
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的把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和向外的过程。
安全感即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
自卑-攻击性,自卑:把应该朝向别人的攻击,朝向了自己。
父母亲对孩子的唠叨,是他们力比多的表达还停留在口欲期。
他们跟世界的链接还通过嘴巴,他们的那种唠叨实际上是用语言对孩子进行心理强奸。
新精神分析流派读书文摘读书笔记
新精神分析流派1. 人格结构Ⅰ 自我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真实自我: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理想自我:完美的自我意象,在该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Ⅱ 荣格的潜意识学说意识处于最外层,以自我为中心,主要功能是适应环境,中间层为个人潜意识,最深层是集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主要成分是各种情结,情结的形成多与早期童年的创伤经历或特殊经验有关●集体潜意识:人类在种族进化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是个人潜意识的负面特征●自性:人格的核心,是由条理的、统合的人格原型Ⅲ 自我同一性2. 人格动力① 安全感寻求:霍尼认为个体从出生就会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是基本焦虑② 亲密关系寻求:沙利文认为人格动力源于亲密关系寻求③ 自我的寻求④ 自卑与心理补偿——阿德勒的理论心理补偿:个体通过努力,发展某方面的成就来抵御自身的某一缺陷。
人格的发展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社会兴趣:个体将自己是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3. 人格发展埃里克森认为: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4. 人格适应弗洛姆认为,面对这种孤立无助,人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从自由中逃离(逃避自由),回归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状态;二是通过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来时间积极的自由四、特质理论流派1. 特质结构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心理学家 G.W.奥尔波特Ⅰ 奥尔波特的三层次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个人所独有的特质。
因其在生活表现的范围不同,又可分成三类○首要特质:一种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中心特质:能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次要特质:只在特殊场合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Ⅱ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一)无意识的来源1 .莱布尼茨。
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故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
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
它们问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
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为了统觉。
2 .赫尔巴特。
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
止匕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
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彻底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坎。
而任何观念要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
(二)本能的来源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末,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
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读书笔记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的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是应20世纪初的时代要求出现的。
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矛盾戳能够冲,自然科学开始了一系列革命,这些都要求从微观上、从新的角度研究人的“内心世界”。
弗洛伊德主义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它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引论,因而,从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精神分析引论》中可以窥见其开创性。
然而,他其中的一些理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和批判。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其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技术,因强调精神疾病的心理原因而不是嚣质原因、强调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引论》全书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神经病通论三编。
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没有任何精神分析学的知识,因而从入门讲起。
第三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听众已经通过研究,扩大了阅读的范围,于是放手讨论比较复杂的问题,即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原因如下:首先,它开辟了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意识心理学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无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
这对文艺创作、对创新型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它吧认得需要、冬季和人格,白字心理学研究的首位,主张从内而外、从深层向表层研究人的行为,从而开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这相对于长期以来占据人们头脑的、机械论的外因论和简单化的线性决定论,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最后,它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精神创伤”是引起神经症等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对促成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社会迷失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科学思想史上,弗洛伊德提出的新思想、新问题,他研究的新领域以及他的学说给医学、社会学、历史学、名族学、宗教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都提供了新的研究侧面,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无疑是一部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著作。
笔记‖张海音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与临床技能长程课(一)
笔记‖张海音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与临床技能长程课(一)张海音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与临床技能长程课堂笔记(一)记录整理:安可心本次聚焦的主题1、精神分析起源,心智模型2、心理成长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冲突成长中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长大后会以什么方式呈现。
3、客体关系核心理论虽然后面的自体心理学、主体间心理学等流行起来,但是客体关系还是最实用的,说来说去就是这几种关系。
4、平行关系(现实亲密关系,早年亲子关系,咨访关系)技术的运用都脱离不了平行关系,这是精神分析可以落到实处的地方。
精神分析个案一般分为三个等级:精神病类、人格障碍类、神经症类。
知道属于哪个等级,基本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和他们在咨访关系中会有怎样的模式。
精神分析希望人不要当傻瓜机,这不利于理解一个人的深度感受,我们要动态理解,什么都搞成客观化的标准就不好玩了。
咨询中我们经常碰到一说遗传的好像就不要弄了,不能排除一部分因素。
同卵双生一个出现一个没出现,但不能解释更多原因。
生物、心理、社会在每个个案身上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能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他生活康复中起到的作用。
来访者很认真很努力,但主观上想说说不出来,他说小时候真的没受什么创伤,并不是他不想说。
我们小时候练就了许多武功,这是防御方式,但会通过高度潜意识的象征性的非言语信息传递出来,这是对心理咨询师的考验。
身体姿势就会告诉你很多,咨访关系中什么时候会有习惯性的非言语信息的防御。
我们要通过言语信息、非言语信息(潜意识)、自身激起的反应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一个人察觉不到的痛苦才会体现为症状,症状是一种冲突的暂时的妥协物。
精神动力学不仅探索症状,而且希望理解潜在的情绪力量的意义和功能,症状背后的情绪意义是什么?癔症一定要找到诱发因素,很多时候摊开来说倒也算了,不说又存在的恐惧,这样的张力更让人难以忍受。
有些发病的人出现症状后,会有继发获益,比如父母因此关系和谐了。
情感不是凭空的,一定是有指向的,谁、什么时间让我们有爱恨情仇。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导论讲演》一书,可视为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石。
盖其基本命题、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大抵源于此书。
自然,精神分析理论此后不断修正、完善,却不曾抛离此书的诸多观念。
《讲演》分三个部分,动作倒错、梦、神经症通论。
一门学科或一种理论,其存在价值便是它的独特性或者说不可替代性。
弗洛伊德在绪论中这样讲道,“精神分析试图发现一块普通的基石,在此基础上,身心紊乱的障碍变得可被人理解。
……必须远离种种成见,无论是解剖学的、化学的或是生理学的类型,必须全部用纯粹心理学的观念来加以运作”。
(第16页)以此独特的意义和观念为指导,弗氏认为,“精神分析有两种假设冒犯了全人类并招致人们的厌烦。
其一是它触犯了理性的成见;其二是触怒了美育和道德的成见。
”这种非理性颠覆了人们的理性崇拜,使人类得以在更深层面重新界定“人”这一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作为万物主宰的人头上的华丽光环。
人不再是理性的强者,而是有着各种欲望和本能冲动的动物。
这是精神分析学说两个基本命题的必然结论。
弗氏说道,“精神分析所提出的第一个命题是:自身的心理过程是无意识的,整个心理活动只有部分和某些个别的行为才是意识的。
……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它主张一切本能冲动都可描述为性冲动,……”这种“泛性论”必然令弗氏身陷反对乃至唾骂的重围,而他却将此奉为圭臬。
他以为,人类的性冲动“都是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
更进一步说,我们认为这些同样的性冲动为人类精神的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第16页)是为绪论。
转入正题,弗氏并未抛出种种绚丽的概念和耀眼的理论。
所谓“动作倒错”,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和遗忘等过失行为。
他认为,“动作倒错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事,而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不同意图同时引起或者互相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
”(第35页)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动作倒错”的心理探研,弗氏逐渐在意识层面开掘也所谓“潜意识”的广阔天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流派,对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有着深刻的洞察。
阅读《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潜意识深处的大门,让我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弗洛伊德就强调了潜意识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和想法看似是出于自觉的选择,实则受到潜意识的驱动。
潜意识就像是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部分,虽然不为人所见,却对我们的决策和情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对某个人莫名的好感或者厌恶,可能并非仅仅基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潜意识中某些被压抑的情感在作祟。
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本能”理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这里的“性”并非狭义的生理性行为,而是一种广义的生命能量和欲望。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性本能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受到过度压抑或者挫折,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例如,儿童在口唇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口唇满足,可能在长大后出现过度吸烟、贪吃等行为。
在谈到梦的解析时,弗洛伊德指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一种伪装表达。
我们在梦中所经历的各种奇异景象和情节,往往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的象征性呈现。
通过对梦的解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内心深处隐藏的想法和情感。
比如,频繁梦见飞翔可能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而梦见考试失败可能反映出对现实中某种挑战的焦虑和不安。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这是我们在面对内心冲突和焦虑时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行等。
压抑是将不愉快的记忆或想法推到潜意识中,不让其进入意识层面;否认则是拒绝承认现实的存在;投射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归咎于他人;退行是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行为。
这些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痛苦,但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
弗洛伊德还探讨了焦虑的来源和类型。
焦虑可以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是对现实中真实威胁的反应;神经性焦虑则与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本能冲动有关;道德性焦虑则源于对超我的恐惧和违反道德规范的担忧。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读书笔记(读后感)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读书笔记感悟800字:在访谈最后几分钟要做(1)让患者知道我在认真倾听,以及我能理解他的痛苦(2)评估患者听到我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后的反应(3)帮助患者建立希望(4)订立契约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很在乎她如何看待治疗关系,这样做能使一些潜藏的模糊的移情浮出水面。
患者有移情需要,咨询师有自恋需要,而治疗关系至少在私人执业的供求关系中本质上是平等互惠的。
给患者以希望你的问题是日积月累根深蒂固的,我想我能帮助你在这些方面有所好转,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PTSD周年反应:当我鼓励他们凭一己之力去理解自己时,他们有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
大多数患者已经尝试过各种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从主观否认到凭意志克制,从自助书籍到偏方治疗都五一奏效。
求助心理治疗常常已是孤注一掷。
保障访谈日期的规律性很重要,如果感到患者轻视或剥削自己就很难或者真诚的愿望去帮助他。
我能理解为什么了解这些对你来说很重要,但是我的*对我来说是很私密的事情,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很不舒服。
你是否担心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不能理解你?所有假设都只是推论,具有局限性,应与患者共同检验真实性,双方在不断理解患者的心理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假设。
是因为你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丧失,却从未真正的去哀伤过。
一旦我们理解你的某些困惑所蕴含的意义,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奇怪。
通过探索存在于你我之间的情感,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可能在其它场发生在你身上的情感事件,而这些体验,没有人会在社交场合谈论,你也许会发现对我的感觉其实就是你现在或曾经对他人的感觉,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应有助于你了解并改变自己。
意识到治疗师常常犯错对患者是极大的启迪,患者几乎可以原谅一切,只有傲慢不可宽恕。
患者前来,不是为了治疗师的博学所倾倒,而是想看看是否有人能了解他,这个人所受的专业训练是否可以帮助他。
附赠材料:五步写好读书笔记读后感第一步:对原文进行简概读后感、观后感,就是指读了一本书个故事、一则报道,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个节目后的感想。
精神分析疗法笔记
第一章精神分析概述(陈安涛,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的不同、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理解从经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的过渡与中介、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掌握精神分析的含义。
本章学习建议多结合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要有《心理学史》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理解相应内容时可以查看后面部分的链接。
第一节精神分析及其思想基础一、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一)研究对象(二)研究主题(三)研究方法(四)学习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意义(一)研究对象成人精神病患者,主要是成人神经症(尤其是癔症与强迫症);儿童患者,除了神经症,还包括儿童期神经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病患;治疗者自己也是精神分析重要的分析对象、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1.潜意识。
潜意识不只是觉察不到、不在意识之中的意思,它还是心理的基础部分或底层,内容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
2.力比多。
力比多在弗洛伊德著作中常用以指心理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
(三)研究方法1.观察法。
2.个案法。
3.文献研究方法。
4.文化人类学方法。
(四)学习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分析别人,更好地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人际环境。
理解周围病人,帮助其治疗,无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治疗技术。
更好地吸取、借鉴西方文化思想,。
有助于消化吸收普通心理学,更好地建设并发展所从事的心理学事业。
第一章精神分析概述第二节精神分析的建立与发展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奥地利的创立与发展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发表《癔症研究》,一般认为本书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起点和精神分析运动的正式开始。
弗洛伊德由治疗癔症探索方法、探寻病因而开始其关于潜意识动机、压抑、抗拒、移情、焦虑及神经症病因学的研究。
所形成的概念都得自他对病人的治疗,使用了催眠暗示、宣泄疏导与自由联想的方法,这些概念与方法构成了精神分析的基础。
1900年,弗洛伊德继续了两年的自我分析之后,出版了《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的初步形成。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这可真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啊!一开始,我就被弗洛伊德那种独特的思考方式给吸引住了。
他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宝藏。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
比如说,关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毫无意义的随机片段,而是我们潜意识的表达。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特别奇怪的梦。
梦里我在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周围的人都奇装异服,有长着翅膀的小丑,还有会说话的棉花糖。
我一直在找出口,可怎么也找不到,心里特别着急。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梦可能反映了我当时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某种选择的迷茫和焦虑,潜意识通过这样荒诞的场景表现了出来。
还有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说潜意识就像是隐藏在水下的巨大冰山,而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日常的行为和想法。
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对某个人有好感,或者突然做出一个决定,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其实,这可能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再说说弗洛伊德提到的性本能。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可是相当大胆和前卫的观点。
他认为性本能在人的精神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可让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就拿小孩子来说,他们有时候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这也许就是性本能的最初表现。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在反思自己的生活。
比如说,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在紧张的时候会不停地咬指甲。
以前我觉得这只是个小毛病,没当回事。
但现在想想,这可能是我潜意识里在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闹了别扭。
我当时特别生气,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但现在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也许是我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是有一些隐藏的情绪被这次的冲突触发了。
另外,弗洛伊德对于心理防御机制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说,当我们面对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时,会选择否认或者压抑。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真的,一定是老师判错了”,这就是典型的否认心理。
小小笔记.《精神分析导论》1.失误动作
小小笔记.《精神分析导论》1.失误动作一、绪论:学习精神分析所面临的困难。
<1> 精神分析的教学和训练问题。
在医学训练中,学习者习惯于看到事物,解剖的标本,化学反应的沉淀物,神经刺激导致的肌肉收缩等;再用感官来为病人诊断:他们患病的症状,病理过程的产物。
医学教师主要扮演指导者和说明者的角色,陪学习者一起参观博物馆,而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知觉和所展出的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并使自己确信新事实的存在。
精神分析则全然不同。
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除了患者和治疗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之外,别无其他。
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听到对话。
精神分析治疗的对话是不许旁听的,它不能被证实。
你只能被告知,这种间接接受讲授的结果会使你感到形成自己的判断十分困难。
这显然主要依赖于你对提供资料的人多能给予的信任。
学习精神分析的可行方法:通过研究自己的人格来自学精神分析;在受过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之后,有很多日常和普遍熟悉的心理现象,可以成为自我分析的对象;在有实际经验的分析者指导下进行自我分析,体验自我分析的效果(只适合于单个人)。
通过这些方法,一个人会获得对精神分析所描述的真实过程以及精神分析观点的正确性所需的信任感。
<2> 学习者对精神分析的心理态度。
医学方面的学生所受的早期教育使得他们的思维产生了某种特殊的倾向,所受的训练在于为有机体的机能及其失调寻找解剖学的基础,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它们,并用生物学的眼光来看待它们,这使你们远离精神分析。
医学中的精神病学固然专门描述各种心理障碍并把它汇集成临床经验本体。
但对这些临床经验本体所包含的各种症状的起源、机制以及相互关系仍一无所知。
在大脑的解剖构造中没有可观察到的变化与它们相应,或者这些变化无法解释它们。
只有当这些心理失调被看做器质性疾病的间接结果时,才有治疗的可能。
这是精神分析所要填补的空缺。
精神分析试图给精神病学提供它所缺乏的心理学基础。
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放弃各种成见,无论是解剖学的、化学的或是生理学的,必须全部运用纯粹心理学的观念来操作。
《儿童精神分析》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儿童精神分析》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关系
俄狄浦斯
分析
幼童
影响
技巧
成人
儿童
克莱因
游戏 幻想
精神分析
婴儿
潜意识
神经官能 症
情境
孩子
冲突
强迫性
01 译文修订说明
目录
02 第一版序言
03 第三版序言
第二部分 早期焦虑情
05 境及其对儿童发展的 影...
译文修订说明
第一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一部分 儿童分析技巧
第一章 儿童分析的 心理学基础第Fra bibliotek章 早期分析技 巧
第三章 六岁女童的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案 例
第四章 潜伏期儿童 的分析技巧
第六章 儿童神经官 能症
第五章 青春期儿童 的分析技巧
第七章 儿童的性活 动
第二部分 早期焦虑情境及其对儿 童发展的影...
第八章 早期俄 1
狄浦斯冲突和 超我的形成
第九章 强迫性 神经官能症与
2
超我早期阶段
的...
3
第十章 早期儿 童焦虑情境对
自我发展的影
响
4
第十一章 早期 焦虑情境对女
童性发展的影
响
5
第十二章 早期 焦虑情境对男
童性发展的影
响
附录一 儿童分析的广度和局限
附录二 说明
附录三 克莱因生平年表
附录四 个案病人名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04
第一部分 儿童分析技 巧
2023年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笔记
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笔记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措施。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种人,而是治疗一种家族链。
4.每一种孩子都是父母天然旳心理治疗师。
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旳问题而非孩子。
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旳东西。
7.精神分析理论旳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减少。
8.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旳学问,研究旳对象是爱恨情仇,假如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9.精神分析可改为与育儿学。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旳互相残杀旳关系。
11.一种人旳现实人际关系是他旳内心世界向外投射旳成果,而他旳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旳时候与其父母亲旳关系中形成旳。
12.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旳经历是六岁前旳强迫性反复。
13.移情就是一种人把他早年与父母亲旳关系转移到与征询师旳关系上来。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经症变为移情神经症进行治疗,而自恋性人格障碍不能移情,因此不能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
15.享有自由旳代价是忍受孤单。
16.永远不分析他人,只说自己旳感觉。
17.越是本能旳越可靠。
18.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旳,女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旳,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旳拒绝。
19.我们对一种人旳态度、见解、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旳。
20.贫穷旳实质是受虐。
21.一种人早年旳时候被不喜欢,就在后来勾引他人不喜欢。
22.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23.移情是过去旳反复,是时间上旳错误。
24.高考焦急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考好,是胆怯成功。
25.胃溃疡是内心有孤单和依赖旳冲突,是“吃不消了”。
26.晕车船是由于控制性过高。
27.哮喘是内心孤单和依赖旳严重冲突。
28.鼻炎是家庭控制太强。
29.乳腺癌是由于与妈妈关系不好,是对妈妈旳报复。
30.在一切疾病旳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31.回避自己旳诸多想法,也许是成病旳原因。
32.精神化体现是从躯体-行动-图象-语言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什么是精神分析Ⅰ本讲课内容提要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二、精神分析的两大魅力1、精神分析的魅力之一是这把刀能深入到人的内心底层2、精神分析另外一个魅力是它的辩证性三、精分是什么?1、对精分的态度2、精神分析的本土化3、怎样学习精神分析?4、对精神分析学派治疗取向的简短评论四、精神分析的历史——驱力理论;客体;自体心理学Ⅱ具体授课内容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如果对这个词做自由联想会想到什么?头脑中的意象是什么?从学员反馈的情况来看,学员的理性反映比较多。
张老师的内容——中德培训、武汉中德医院、施其嘉的大烟斗、椅子、老外来培训的情景。
精神分析研究对象是潜意识。
潜意识对来访者来“内心深处”、“心劲”、“心理能量”可能比较容易被接受。
潜意识内容有:情结和症结。
它们的关系是:情结:一般是比较美好的。
女生喜欢一类男孩,是因为喜欢父亲的情结的体现。
症结:一般是压抑的内心冲突。
一般是一堆、一大束。
对症结的比喻:放在地下室的包、长了一个包刺。
神经症的症结特点是:被打碎的结,弥散性的。
如何来理解症结:第一,不被觉察、被意识排斥第二,痛苦的经历,不想被知道,被压抑在内心深处。
如何来识别症结:一般的来说,来访者在谈话时,咨询要仔细观察,一般不要打断。
当来访者诉说过程中,发生了:语速的改变、表情的改变、流眼泪、突改话题,这些都是识别创伤和症结的标志。
一个比喻:症结有了,冒出了,杀毒软件就开始运行,机器运行速度就会缓慢。
个案:一女生,2~4岁父母为了要第二个小孩子,把她送到姑姑家。
在咨询前5、6次,只要谈到父亲,就会流眼泪。
精神分析就是研究我们不能意识到潜意识。
给来访者做精神分析,就是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觉察自己所不知道的潜意识。
二、精神分析是什么?第一,从临床来看,精神分析是观察学。
所谓的观察学,即把我们所观察的东西告诉知病人。
这种观察看我们内心的感受来实现的。
个案:与来访者进行谈话时,咨询师就瞌睡。
咨询师靠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来告诉来访者。
第二,精神分析是反省的工具。
我们依靠精神分析来进行来访者的内心,像考古一样,进入来访者的地下室。
精神分析像精神考古学、精神地质学。
速度慢、精巧。
精神分析的神奇性:靠体验、感悟。
越掩盖暴露就越多。
爱恨情仇,只能靠感觉、身体的感受来达到理解的程度。
精神分析很慢、但是病人要求快速变好,这是一对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依靠咨询设置。
第三,精神分析是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关系。
精神分析是研究人的心理成长发展历史。
精神分析是条大路,精神分析注重身体的感觉,会让人成为罗杰斯。
第四,精神分析是深度心理学,是心理动力学。
第五,精神分析注重人际关系。
精神分析研究复杂的人际关系,治疗一个人,实际上治疗一个家族。
一切心理问题实质都是关系的问题。
第六,精神分析与人格的关系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解了这个人的人格。
精神分析从一定程度来看也是一门人格鉴赏学。
据说,只有高品格自身才能进行这项工作。
第七,精神分析是一种哀悼的过程我们通过观察现在,推断出未来,实质上来告别过去,是不将一个家族的问题往下传递的过程。
当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潜意识,再做出相应的行为就会受到意识的支配。
李梦潮“精神分析是成佛的之路”。
佛——活在当下,精神分析——让病人无法活在过去。
活在过去,只能幻想未来。
三、精神分析的两大特点精神分析学的两大内容——快刀、圆滑。
精神分析的魅力——切中要害,能深入人的内心底层。
(老师在讲课的举例子,费了N长时间。
快刀的例子为什么这么拿搜索,压抑了什么、做了一个动作,喝了口水、盖上盖子,干咳了一声音,然后说谈沙盘游戏)个案:女孩第二个咨询时,用10分钟做了一个沙盘,投射出2岁的时候,父母吵架把孩子的被子扯了,以后的咨询围绕被子被抱走而作为咨询突破口而迅速展开。
咨询时,要多用来访者的话语、词语来谈问题。
精神分析有其辩证性。
精神分析侧重于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
在过去与现在、潜意识与意识等等之间建立联系。
来访者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早年经历,但是父母的诉说,其实表达了当时的那种关系状态是什么。
例如一个人怕冷——妈妈的爱永远不够,特别怕妈妈的冷落。
一个人怕热——一个不爱回家的人,稍微给点温暖就很让其难受。
从潜意识来解释:外语学的好,想离家远。
外语学不好,可能是保留对祖国、对故乡的忠诚。
有理论的谈话是治疗,没了理论的指导的谈话,就是聊天。
感受的时候,我们要用精神分析来进行,而谈来访者之间的交流不要用理论来进行。
张松老师讲自己的治疗案例:对十一、二岁男孩建议和母亲抱一抱试试。
双方感觉都不舒服。
为什么不舒服——妈妈:不自然。
孩子:扎的感觉。
精神分析很靠近现实,我们可能感觉不到,或忽视了这份感受。
四、如何学精神分析?本土化问题——一个人戴着西方思维的头脑的治疗师给另外一个中国人来治疗,效果会如何?把自己当病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感觉物来应对。
精神分析需要我们:“用感觉来体验,用身体来学习”记忆,并不只存在于大脑,身体会记忆的。
被父母拥抱、母乳喂养,更重要的是一种关系。
(苏晓波买到23本,弗洛伊德全集,全剧?这个口误为什么)浸泡在精神分析里——听课、读书染一染。
看人的时候,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
精神分析是用屁股坐出来的。
两个人通过谈话,背后会浮现出移情、阻抗等等。
把自己做病人做分析才能完全感受到精神分析的魅力。
做精神分析不会出现一种现象“我忘记了哪”,当一感觉浮现出来时,记忆自然就会跟着出来的。
张松老师谈了,自己对此时讲课的感觉“水流动很快”精神分析需要直面人生。
真话,有的时候不需要说。
粗糙意味着暴力。
改变太快,病人自己就会不舒服。
精神分析并不排斥行为、人本、认知等疗法。
人并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长的比较大的小男孩,小女孩。
精神分析是做出来,不是学出来的。
做一个快乐、舒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第二讲精神分析的动力性Ⅰ本讲课内容提要一、精神分析的两大本能——性快乐;攻击二、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假设——宿命论与不确定性1、宿命论——强迫性重复——决定论2、不确定性——意识的不同层次——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三、精神分析的精神化——躯体化;行动化;图象化;语言化四、精神分析视角人的三个特点1、别人是如何对待你的,是你勾引别人那样对待你的结果2、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部分是被别人教会的3、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发展了一套保护自我的防御机制Ⅱ具体授课内容一、精神分析的两大本能(动力)——性快乐;攻击1、性本能人的两大本能:性本能(快乐本能)、攻击本能。
此两大本能,是动力学认为的基本功能并由此演生出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
理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发展:动力性精神分析(三元)发展了客体关系精神分析(二元),第二波:自体关系(自恋问题,一元)外加安娜自我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五大流派)以上的学派认为的人内心世界的潜意识,决定了人的意识。
人的潜意识:快乐和攻击。
释梦是建立在内驱力的模式之上的。
精神分析被不理解时,被攻击为:泛性论。
王朔:人身体最坚硬的两部分——牙齿和生殖器。
“爱他就咬他”——性的含义。
精神分析,讲的不是性,而是性关系。
吹自己的性能力,其实是性的自卑表现。
性的问题,从来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关系的问题。
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性是一种关系,而性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性是所有关系的一种。
女人性的能力得到满足,就会宽容。
性的能力不满足就会在生活就会乱叫。
对性问题的认识的三个层次:性变态、性障碍、性偏好。
正常性活动的三个特点:成人之间、私密场合、双方之间。
人的压抑,不自由,性不自由、夫妻性关系不正常、家庭内部矛盾由此而生。
肥胖的男孩,小的生殖器,拒绝成长的,拒绝成为男人,拒绝成为成功的男人。
过于肥胖的男人,不吸引女人,拒绝性享受道德的优越感。
女人的肥胖——是准备生孩子,生完孩子,去性化。
孩子长大会重新具有女人味。
女人的一次认同:认同妈妈即可。
男人两次认同:与母亲建立关系,后来向父亲认同。
精神分析在进行到第十次时,会出现早年的性经历。
性是精神分析的内容之一,有人建议,第一次咨询可以问青少年如何来处理自己的问题,是否手淫?2、攻击本能攻击本能,人人都有干预、控制他人的欲望和本能。
控制一个人最厉害的不是恐惧、而是让对方内疚,对对方温柔、还不要回报,不给疏远机会。
一切过度的表达,都可能会导致自我攻击。
让对手最难过的事情是让自己活的更好。
男人的攻击武器是棍子,女人的攻击是袋子。
成人的攻击是更加象征化。
该出色却不出色,快成功却不成功,是性压抑的表现。
基辛格: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母亲过度的控制孩子是攻击的需要。
过度自由表达也是攻击的表达。
控制、攻击本能对日常生活来讲,非常普遍。
小结:精神分析的两大本能即精神分析的动力学内容:性本能(快乐本能)和攻击本能。
性是追求快乐的和繁殖的,攻击是证明比他人优秀;内驱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洛伊德后期提出的生本能、死本能,是性本能的变形,但是没有被广泛接受。
二、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假设——宿命论与不确定性两个基本假设,这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前提。
1、宿命论——强迫性重复——决定论中德培训老师的在书:《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识》所谈到两个假设的基本描述:每一个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我们内心所经过的大多数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潜意识。
现在是由过去决定的;将来是由现在所决定的。
六岁前的经历决定了今后的人生。
人是最忠诚于自己的童年的动物。
人不是用头脑来记忆的,而是用身体来进行感觉。
每个人都由过去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六岁后没有新鲜事。
有的人想离家越远越好,从小没有建立好亲密的关系,就会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看到了这个宿命论,目的是了超越。
2、不确定性——意识的不同层次——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社会潜意识——无声的语言(拉康)庄周梦蝶。
释梦、家庭排列,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世界是一定是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
精神分析与算卦:都是研究一些不确定的东西。
与不确定性的东西进行交流是会产生焦虑的。
观察无意识的三种途径:口误、释梦、自由联想。
催眠是以咨询师为中心,自由联想是由病人来做的、自主的。
判断是否为精神分析:看是否是探究不确定的内容。
三、精神分析的精神化——躯体化;行动化;图象化;语言化精神分析的精神化的含义:一个人将内心的冲突转化为精神的能力。
第一,躯体化:内心的世界通过身体来表达。
焦虑上厕所、背痛、头疼。
唐登华:75%的病人需要看的是心理医生而不是外科、内科医生。
内心的欲望、语言不能表达的通过躯体来表达。
痛经:来了也焦虑、不来也焦虑,通过不接受自己的性,来进行表达。
中医最大的科学性可能在于其提出的身心统一的观念。
乳线癌:母女关系有问题——攻击母亲的象征——乳房。
皮肤病:皮肤过敏,皮肤需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