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2016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要类群
① 单球菌。又称微球菌或小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上 分裂,且分裂后的菌体分散而单独存在。如尿素小球菌。
② 双球菌。细菌沿一个平面分裂,且分裂后的菌体成 对排列。如肺炎双球菌。
③ 链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且分裂后多个菌 体相互连接成链状排列。如乳链球菌。
④ 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 裂后每四个菌体呈正方形排列在一起,如四联小球菌。
除上述三种基本形态外,近年来,人们还发现了细胞呈 梨形、星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细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2 细菌细胞的大小
细菌的个体通常很小,常用微米(m)作为测量其长度、 宽度或直径的单位。由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受培养条件的影 响,因此测量菌体大小时以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的细菌为准。 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m;杆菌的大小(宽×长)为 (0.5~1.0)m×(1~5)m;螺旋菌的大小(宽×长)为 (0.25~1.7)m×(2~60)m。螺旋菌的长度是菌体两 端点间的距离,不是其实际的长度,所以在表示螺旋菌的长 度仅指其两端的空间距离。在进行形态鉴定时,测其直正的 长度按螺旋的直径和圈数来计算。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另一方面,不少细菌也是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原菌,有 的致病菌产生毒素引起人类患病,如肉毒梭菌,在灭菌不 彻底的罐头中厌氧生长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一g足以杀死 100万人)。有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虽不产生任何毒素,但 能在肺组织中大量繁殖,导致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引起寄 主死亡。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 原核微生物 2.2 真核微生物 2.3 非细胞型微生物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 原核微生物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大气中的微生物是指存在于地球大气中,能够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群体。

它们对大气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然而,大气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因地域、季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

本文旨在介绍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并探讨其生态学和环境意义。

一、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涵盖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多种生物类群。

其中,细菌是大气微生物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大气微生物总量的绝大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见大气微生物的种类。

1. 大气中的细菌(1)Bacillus属:广泛存在于大气生态系统中的芽孢杆菌,可以在没有水分和营养的环境中存活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2)Pseudomonas aeruginosa:这种常见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在水和大气中都有发现。

(3)Staphylococcus aureus: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可在土壤、水与空气中都有分布。

2. 大气中的真菌(1)Aspergillus属:一种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分枝菌属,它们具有广泛的代谢功能和适应能力。

(2)Alternaria属:常见的孢子形成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和水中。

(3)Cladosporium属:一种常见的真菌属,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并能够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繁殖。

3. 大气中的病毒(1)农业作物中的病毒:包括普通农作物如小麦、翻子瓜、白菜、西瓜、香蕉等作物。

(2)人类疾病中的病毒:包括绿脓杆菌、沙门菌、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4. 大气中的古菌热古菌(Thermoplasma acidophilum)是大气中的一种古菌。

这种菌属于迪克森氏菌(Crenarchaeota),是一种厌氧生物,生长在高温和较低水分的环境中。

二、大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大气微生物的分布与其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季节、气候和大气层次的差异会影响微生物群侵略潜力、繁殖率、代谢活动和定居区域。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大气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分布情况。

微课: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课: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பைடு நூலகம்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松茸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
微生物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 多细胞真菌:霉菌、蘑菇,进行孢子生殖 形态:形态多样,个体及其微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
结构:无细胞结构,包含: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内核 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分裂生殖(3000 × )
细菌总数=2n(n为分裂的次数) ③ 当环境条件恶劣的时候,有的细菌 会形成芽孢,来抵抗恶劣的环境, 芽孢是一个休眠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真菌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目前认识的真菌有7万多种。真菌既有单细胞 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
酵母菌
青霉菌
蘑菇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2 3 4 5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的种类

【引言】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食物产出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本文将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和古菌五个大点阐述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概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和古菌是微生物学领域五类常见的微生物种类。

每一类都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具有多样的形态和代谢方式。

真菌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以分解有机物质为主要能源。

原生动物是原核生物,以摄取有机物质为主要方式。

病毒是非细胞的生物结构,寄生于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

古菌是特殊的原核生物,适应高温等极端环境。

【正文】一、细菌细菌是微生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其特点如下:1.细菌形态多样,包括球状、杆状、螺旋形等。

2.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区别在于细胞壁的结构。

3.细菌具有多种代谢途径,例如厌氧呼吸、光合作用和异养代谢等。

4.细菌可以与其他生物共生或共病,对宿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5.细菌在食品加工、环境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真菌真菌是微生物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员,其特点如下:1.真菌体多细胞或单细胞,具有丝状菌丝的结构。

2.真菌靠分解有机物质为能源,并与其他生物建立共生关系。

3.真菌可分为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层菌类和球菌类等多个门类。

4.真菌在食品加工、药物开发和生态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部分真菌还具有产生毒素的风险,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微生物领域的另一重要类群,其特点如下:1.原生动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分为泡沫虫、纤毛虫、变形虫等多个门类。

2.原生动物以摄取有机物质为主要方式,通常生活在水体或土壤中。

3.原生动物在食物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4.部分原生动物可导致疾病,如阿米巴原虫引发的阿米巴病。

5.原生动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改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基础知识
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 的物品
4. 红外线 是一种0.7~1000μm波长的电磁波,尤以
1~10μ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
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多用 于医疗器械的灭菌。
(二)湿热灭菌法
最常用,效果优于干热灭菌法。
理由:
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质较易凝固变性。 湿热灭菌时,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含水 愈多,凝固所需温度降低。
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分类
2.按其致病性可分为: ★病原性微生物: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
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
★非病原性微生物
微生物形态结构
一、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
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球菌 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杆菌 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
螺形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核质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球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杆菌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弧状菌
2.细菌的繁殖 速度: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 完成一代繁殖。
人体中的微生物
人自出生后,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在正常
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 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称为正常菌群 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不能造成宿主感 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 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 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醋的生产
酸奶的生产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ppt课件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ppt课件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无 性生殖)。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松茸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种类繁多,目前比较肯定的微生物种数在10万种以 上,其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一)细菌
(二)真菌
微生物
(三)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一)细菌 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幽门螺旋菌
一。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结构
3
6
1
4 2
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1:细胞壁
2:细胞膜
基 本
3:细胞质
结 构
5 4:遗传物质
5:鞭毛(运动)
6:荚膜(保护作用)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霉菌的常见属:毛霉属、根霉属、青霉属、曲霉属、镰刀霉属、 木霉属、交链孢霉属和白地霉。
2.2.2 微型藻类: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低等植物。
1.裸藻门 单细胞,大多能运动,无细胞壁,大多为自养生物,无 色种类为异养,是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指示生物。
2.硅藻门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或由单列细胞构成的 丝状体,有细胞壁,有的可作为土壤和水体盐度、腐蚀质含量 和酸碱度的指示生物。

福寿螺卵
如何区分福寿螺与田螺 。
比大小
如何区分福寿螺与田螺 。
看颜色
不只是福寿螺,包括田螺在内的淡水螺都是含有寄生虫,只是福寿 螺个头大寄生虫太多。而田螺更容易煮熟处理,所以田螺要相对安 全一些。
吃螺类还是要彻底煮熟了再吃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
繁殖力惊人,喜欢阴湿环境,昼伏夜出,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 甚至连水泥都能吃。它们不仅破坏环境,还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 的危害,是中国国家出入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2.2.1 真菌 1.酵母菌:以出芽繁殖为主的单细胞真菌,有卵圆形、圆形、圆柱 形。
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包括芽殖(主要)和裂殖。 (2)有性繁殖:以形成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2.2.1 真菌 2.霉菌:丝状真菌的统称。
霉菌的繁殖能力极强,繁殖方式复杂多样,主要以无性生殖 或有性生殖产生各种各样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在一家餐厅里,大量的顾客在吃完福寿螺后感到严重不适。 其中约80多人出现了头疼的现象,进入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被广州 管圆线虫感染而产生的线虫病。涉事餐厅立刻就被查封,在调查的 时。候发现,这一切的原因是,老板为了追求口感,没有将福寿螺做 熟处理,而是做成半生的凉菜。
福寿螺个体非常大,同时携带了许多寄生虫,一个福寿螺体内就有 6000条寄生虫,想要杀死大部分的寄生虫,需要高温煮至少15分 钟以上。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2、微生物的命名方法: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文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如枯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Cohn 1872、变种Var(Variety))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多以μm表示,病毒以nm表示);✧种类多、分类广(利用该特点,可以使处理系统中的污染物得以迅速降解);✧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大;✧繁殖快,数量多(我们可以将适合于处理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加以快速繁殖、增殖,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或浓度);✧变异性强。

第二章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1、环境微生物三大类群: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看表2-1)2、原核微生物特点:由单细胞组成,仅有原始核和裸露的DNA,无核膜和核仁,没有与细胞器。

3、细菌四种基本形态:✧球状:直径0.5~2μm;✧杆状:长1~5μm、宽0.5~1μm;✧螺旋状:长5-50μm 、宽0.5~5μm;✧丝状。

影响细菌大小因素:菌龄、环境渗透压、代谢产物的积累、pH等。

4、细菌的基本结构、结构组成、功能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胞壁:在体表最外层,坚韧而带有弹性的薄膜,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功能:①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②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裂解;③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④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革兰染色:革兰氏阳性菌(G+)-紫色,革兰氏阴性菌(G-)-红色(见图2-3)。

✧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①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③合成细胞壁和荚膜的场所;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⑤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细胞质(原生质)及其内含物:细胞质:由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无机盐和水组成。

环境微生物学重点

环境微生物学重点

微生物重点整理Chapter2环境中的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一.微生物及其类群微生物:指众多肉眼不可见、个体微小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光合细菌、古细菌等细胞型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微小藻类和原生动物等非细胞型:病毒、噬菌体等二.生物三域特征生物三域: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第二节真细菌一.细菌定义:单细胞不分枝的原核微生物(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1.细菌的形态球形(次之)、杆形(最多)和螺旋形(最少)2.细菌的大小单位:μm球菌:菌体直径——0.5~1.0μm杆菌:宽度(即直径)×长度——直径0.4~1.0μm,长度为宽度的一至数倍影响因素:菌龄、环境渗透压、pH等以及制片技术与过程(二)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1.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有关)a)定义位于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厚实、坚韧略具弹性的外被结构,可占细胞干重的10%~25%b)主要生理功能使细胞具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细胞壁化学组成的细微差异可使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等感染的敏感性细菌细胞壁具有一定孔径的微孔,可以允许水、空气和其他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进入,但可对大分子物质起阻拦作用细胞壁是具鞭毛细菌鞭毛运动的力学支点,没有细胞壁的鞭毛无法运动c)化学成分and差异肽聚糖革兰氏染色法:初染→媒染→脱色→复染革兰氏阳性菌 G+ 深紫色脂类低,肽聚糖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 G- 红色脂类高,肽聚糖含量低2)细胞膜a)定义围绕在细胞质外面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厚约8nm。

占细胞干重的10%左右b)化学成分脂质(20%~30%)与蛋白质(60%~70%),另有少量糖蛋白和糖脂c)生理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传递信息。

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质能接受光、电及化学物质等产生的刺激信号并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和产生相应的反映。

2 细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2 细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电点有关:
G+的等电点为pH2~3,G-的等电点为pH4~5。
2.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结构有关:
脂类可被乙醇溶解,细胞壁的孔径、通透性增加;
乙醇也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 ,降低了细胞壁的通透性。 3.G+含有特殊的RNA-Mg2+盐与革兰氏染色有关。
(三)细菌悬液的稳定性
1.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度20~80nm,结构简单。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度10nm,结构复杂。
G+ 细菌与G -细菌细胞壁的比较(表格比较)
细菌 G+ G壁厚nm 20~80 10 肽聚糖% 40~90 10 磷壁酸% + 脂多糖% + 蛋白质% 约20 约60 脂肪% 1~ 4 11~22
糖被的功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护作用; 贮藏养料; 表面附着作用; 堆积代谢废物; 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
应用 1.用于菌种鉴定; 2.用作药物和生化试剂;提取葡聚糖—“代血浆”; 3.用作工业原料;胞外多糖:黄原胶用于石油开采; 4.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 危害 荚膜细菌的大量繁殖,常使糖厂的糖液发粘变质, 酒类、牛奶、面包等饮料和食品发粘变质。牙齿表面形 成龋齿。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0.3~1 mm)
10亿 ~ 100 亿倍
(nanobacteria)(50 nm)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一特 般殊 细结 菌构 在: 特部 殊分 环细 境菌 下具 才有 有的 的或
细 菌 细 胞 结 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微生物的类群及微生物在六界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微生物的类群及微生物在六界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竞争关系介绍
01
02
03
竞争关系是指微生物之 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 (如营养、空间等)而
发生的相互关系。
在竞争过程中,一些微 生物可能会占据优势地 位,抑制其他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导致微生 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竞争关系是微生物群落 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 一,也是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的重要内容。
寄生关系介绍
微生物应用领域
医药领域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可用于制 药工业(如抗生素、维生素、酶制剂等)和 医疗诊断与治疗(如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 )。
工业领域
微生物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 用于食品发酵、酶制剂生产、生物燃 料(如生物气、生物柴油等)等。
农业领域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用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饲料添加 剂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以感染各种生物体,对生物进化
03
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原生生物界微生物地位
01
原生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多种形态和生
理特征。
02
在六界分类系统中,原生生物被归为原生生物界,与
真菌界、植物界等并列为生物界的几大界之一。
03
原生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地球化
环保领域
微生物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可 用于废水处理、垃圾分解、土壤修复 等,保护生态环境。
02
微生物类群介绍
细菌类微生物
形态多样
包括球菌、杆菌、螺旋 菌等。
分布广泛
在土壤、水体、空气及 动植物体内外都有分布

代谢类型多样
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 自养型、异养型等。
与人类关系密切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类生物,它们体积非常小,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几个类群。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没有真核细胞器。

它们以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为营养方式,有些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

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还有一些细菌是致病菌,可引发各种疾病。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与细菌不同,它们具有真核细胞器。

最常见的真菌是霉菌和酵母菌。

真菌以吸收有机物为营养方式,通常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营养。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和动物体内,有些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有益。

3.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具有真核细胞器。

它们广泛分布于水体和土壤中。

原生动物的形态各异,有些具有鞭毛或纤毛等运动器官,有些还具有外壳或假脚等结构。

原生动物以摄取有机物为营养方式,有些是自养生物,有些是异养生物。

4.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不具备自主生存能力,只能寄生于细胞中进行繁殖。

病毒具有核酸基因组和蛋白质包裹,它们通过感染细胞来进行复制。

病毒不属于生命的五个传统特征之一,即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

上述的微生物类群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们也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5页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6页
(2)环境中常见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 P23-24表3-1
(3)环境中其它常见细菌 ➢假单胞菌属 ➢黄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乳杆菌属 ➢其它细菌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7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能运动.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因本菌属在低温条件下能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28页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 特征: ❖不含有细胞结构,含有体主动小、结构简单、专性寄 生、抵抗力特殊特点。
❖ 环境中病毒 : ❖空气中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麻 疹病毒、天花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 ❖水中病毒:多为肠道病毒。 ❖土壤中病毒:土壤中病毒可吸附于颗粒内而延长存活 时间。 ❖食品中病毒:主要是甲型传染性感染和胃肠炎。许多 疾病与食用贝类相关。如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鞘细菌 ➢四、滑动细菌 ➢五、蓝细菌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4页
一、细菌(Bacteria)
在原核型微生物中占主要地位; 基础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质粒等;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一些遗传性状(有性 生殖、细菌毒力、耐药性、代谢酶等)。 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可能含有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等。 以简单二分裂法无性繁殖,仅需20—30分钟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33页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检测特点与基础标准
➢特点:
➢检测对象:致病、非致病、条件致病微生物 ➢标本起源:人体、环境 ➢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数量少,需要特异检测方

实验二环境中的微生物

实验二环境中的微生物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一、实验目的
1. 证明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2. 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
量与类型; 3. 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4.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 、实验原理
• 什么叫菌落?
菌落的形态结构、大小、色泽、透明度、黏稠度、色素及边缘情况等,因各种细菌而异。 ②移去皿盖,将未洗过的手指在琼脂平板表面轻轻地来回划线,盖上皿盖。
(三) 细菌的培养
• 将所有的琼脂平板翻转,使 皿底朝上,放入28℃培养箱 培养1~2d。
(四) 结果记录
• 1.菌落计数 划线的平板数最后1/2面积的菌落数; 非划线平板直接数1/4面积的菌落数。 • 2.特征描述 观察菌落的特点时要选择分离很开的单个菌落。 特征明显的菌落可初步判断属于哪种微生物。
3. 手指上细菌的检查
①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画线,将其平均分成 两部分,标明洗手前与洗手后及姓名、日 期;
②移去皿盖,将未洗过的手指在琼脂平板表 面轻轻地来回划线,盖上皿盖。
③用肥皂将手清洗干净,自然干燥后,在平 板的另外一部分同样划线。
4. 头发上细菌的检查
• 在揭开皿盖的平板上方,用手将头 发拨动数次,使细菌降落到平板表 面,然后盖上皿盖。
细胞的群落 ,称为菌落。 ③先在无菌平板的一个区域内试划几下;
5h后盖上皿盖,倒置于28℃培养箱培养。
• 每一种菌落都有它自己 的特征(如大小、形状 、边缘、表面、质地、 颜色等) ,是衡量菌种 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 的重要依据。可通过平 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 菌的数量和类型。
• 菌落的形态结构、大小、色泽、透明度、 黏稠度、色素及边缘情况等,因各种细菌 而异。每一种细菌保持有一定的菌落特征 ,这些菌落特征的区别点都可作为鉴别细 菌的依据之一。

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真核微生物

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如各种酒类生产、面包制作、甘油发酵、饲用、药用及食用 单细胞蛋白生产,都应用到酵母菌;亦从酵母菌体提取核酸、 麦角甾醇、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维生素等生化药物;
➢在石油加工工业中脱蜡,降低石油凝固点,处理炼油厂含油 废水、含酚废水及其他高含有机物的废水均有应用; ➢用于监测重金属。
霉菌的分布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土壤、水域、空气、动 植物体内均有,只要存在有机物就有它们的踪迹;
在自然界中,霉菌是最重要的有机物分解者,把其他 生物难以利用的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和木质素彻底分解转 化,成为绿色植物可以重新利用的养料。
1. 霉菌的形态结构
(1)菌丝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霉菌 菌体均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构成,菌丝 呈管状,多为无色透明,可无限伸长,直 径约2~10微米。
酵母菌的细胞核
(4)细胞器—线粒体
通常呈杆状,数量1~20个,横断面直径, 约0.3~1um,长0.5~3um。
线粒体具双层膜,内膜向内卷曲折叠成崤, 崤上有小圆形颗粒。线粒体含丰富的类脂、磷 酸、麦角甾醇、RNA、DNA和蛋白质,并含有RNA 聚合酶和呼吸酶,后者与三羧酸循环和电 子传递有关。
线粒体
的特殊膜结构——膜边体,其形状为管状、囊状、球状、 卵圆或多层折叠状,该结构分布于细胞周围,类似于细 菌的间体。
霉菌大多数是多细胞的,少数是单细胞的。
2.霉菌的繁殖方式
霉菌有多种繁殖方式,可以由一段 任意菌丝生长成新的菌丝体外,还可通 过有性或无性方式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无性繁殖
霉菌主要通过无性孢子繁殖。
认识微型藻类
主要内容
微型藻类的一般特征 微型藻类的分类、常见类群及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四、滑动细菌
不借助鞭毛而靠菌体的蠕动进行 滑动的细菌。 丝状,无鞭毛,不固着。 常见菌属 贝氏硫菌属:丝状的原核生物, 但不固着,无鞭毛。
23
五、蓝细菌 (Blue bacteria,Cyanobacteria)
(一) 特性
24
1.形态
单细胞类群呈球状、椭圆和
杆状,常聚集成团并有共同
绿藻:因藻体中含叶绿素及少量叶黄素,细胞呈草绿色。 小球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大量培养作为饲料和食 品)、栅藻 、衣藻等 。
硅藻:单细胞存在或群体存在,细胞壁为两个藻瓣相扣。
藻瓣中含有大量硅质和果胶质,硅藻死亡后,形成硅藻 土,可作为过滤剂、绝缘剂等。 甲藻:海洋“赤潮”也常由甲藻大量增殖引起;甲藻产 毒可积于贝体而使人体中毒。
可能具有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等;
以简单二分裂法无性繁殖,仅需20—30分钟。
5
(1)环境 中常见致 病菌与条 件致病菌
6
(2)环境中其他常见细菌 假单胞菌属 黄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乳杆菌属 其它细菌
7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46
木霉属:常寄生于某些真菌子实体上,是栽培 蘑菇的劲敌。木霉可以生产纤维素霉、合成核 黄素、产生抗生素等。 交链孢霉属:交链孢霉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 中,有些是植物病原菌,可引起果蔬的腐败变 质,产生毒素。 芽枝霉属
47
二、藻类(algae)
藻类是一大群低等植物,细胞分化比较低级(无根茎叶
花等)。广泛浮游于淡水及海水的上层,也称浮游生物
或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 级生产者,是水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
形态与结构 :
形态:多种多样,单细胞或多细胞。含叶绿体,同 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生理特征:行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对N、 P需求多。
48
常见藻类 :
种 籽 花


10
(1)营养菌丝 • 长在培养基内,又称基内菌丝
营养菌丝
• 作用 吸收水分、养料 排泄代谢产物 产水溶性或脂溶性 色素。 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呈现颜色。
11
(2)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
在培养基外,向空中生长 弯曲、直形等 繁殖功能
12
(3)孢子丝
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 的可形成孢子的菌丝。 直形、波浪状、螺旋状、轮生等。是放线 菌定种的重要标志之一。 孢子丝
13
(4)分生孢子
孢子丝发育到一定阶段 便分化为分生孢子。 生长在孢子丝上。球形、 椭圆形、杆形 呈白、黄、绿、淡紫、 蓝、褐、灰等色。
分 生 孢 子
14
3 繁殖
无性繁殖。分两类 分生孢子生殖★
菌丝断裂成短杆状细胞
较细菌复杂,所以放线菌
是比细菌更高一级的进化
类群。
15
4 菌落 • 特征 • (1)致密、坚硬、
18
三、鞘细菌 (Sheathed bacteria)
单细胞连成的丝状体细菌。 细胞呈丝状排列,包在一层由有机物或无机物 组成的鞘膜内,鞘上有固着器。 革兰阳性,偏端丛生鞭毛,能活跃运动,又称 游动细胞。 代表菌有球衣菌属、铁细菌属。
19
1 球衣菌(Sphaerotilus) 特性:由许多的球杆状细菌通过衣鞘彼此紧靠的丝状细菌
真菌与原生生物的主要区别:较硬的细胞壁(胞壁不含 肽聚糖,多含几丁质) 真菌按形态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为酵母菌和类酵母菌(yeast).
多细胞真菌又称霉菌(mold)。
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和生物体内。 卫生学效应:
引起物质变质腐烂的主要原因
发酵、制药、食品工业等中具有重要作用 少数致病
的胶质层包裹。 丝状体蓝细菌不分枝或有假 分枝,通常也具有鞘的胶质 外套。 个体细胞比细菌大,一般直 径为 3~10 μm,最小的为 0.5~1 μm,最大60μm。
25
2.细胞结构
• 与G-菌相似,无鞭毛,能分泌粘胶物质,作滑行运动。 许多蓝细菌的细胞质中有气泡存在。 • 光合型微生物,光合作用部分称类囊体,类囊体膜上含 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等,辅助色素--藻胆素。
多皱、不易用针挑 起,不透明。 • (2)孢子成熟后,表 面粉末状,干燥。 菌落
• (3)正反面呈现不同
颜色。
16
5 分布和作用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尤其在土壤中。
产生抗生素。
少数菌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如星形偌卡 菌引起肺部化脓性感染。 可分解多种有机物质(烃类、氰类、吡啶、 纤维素等),如诺卡菌属处理含烃类、无 机氰化物的废水。在环境治理中具有潜在 应用价值。
环境中微生物的 主要类群
公共卫生学院 薛晚利
xuewl@
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 第一节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二节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2
环境微生物分为: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 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 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 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细菌、 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放线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 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
1 一般特征
原核 革兰阳性菌 显微镜下,呈丝状分枝,菌丝 直径与细菌相似。菌丝细胞的 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多核、单细胞(细胞核之间没
多细 胞核

种 籽 花
有分隔)

9
2 形态(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例)
根据形态功能分: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孢子丝 分生孢子
多细 胞核
性生殖。
28
4.生境和分布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生活在淡水中的蓝 细菌,是水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一 环。 • 可与其他生物共生。如与真菌共生形成 地衣,有的与蕨类植物满江红共生或与 苏铁共生。
29
(二)常见种属
蓝细菌的常见属: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引起种类。
其他蓝细菌
42
青霉属:典型结构为帚状枝,产生单轮或多轮对称
或不对称的扫帚状小梗,多呈蓝绿色。
43
青霉和曲霉的主要区别
青霉和曲霉的模式图
44
青霉、曲霉与人类的关系
• (1)青霉除了用于提取青霉素外,还用于制 造有机酸如柠檬酸、葡萄糖氧化酶和淀粉酶等。
• (2)曲霉是发酵工业及食品加工方面的重要 菌种。如黑曲霉是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菌种之一,用于柠檬
在溶解氧小于
0.1mg/L的微氧环
境可生长。
分解有机物能力强。
具假分枝。
20
作用 构成活性污泥的重要菌种 利于有机物的去除 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 丝状细菌在活性 污泥中大量繁殖,使污泥结 构极度松散,絮块漂浮水面, 比重减轻,随水流流出。
21
2 铁细菌(Crenothrix) 特性 丝状体不分枝。 生活在氧气少、有较多铁质和二氧化碳 的水中。把亚铁氧化为高铁。 作用 造成铁质水管的腐蚀、堵塞。 使水呈现颜色,影响水质。
酸、葡萄糖酸、淀粉酶和酒类的生产。米曲霉具有较强的淀粉酶 和蛋白酶活力,是酱油、面酱发酵的主要发酵菌。
45
镰刀菌属:环境中常见,为植物激素产生菌 和工农业生产有用菌。 根霉属:分布广泛,分解有机质能力极强。 为我国酿造业常见菌种,能产生大量的淀粉 酶,故作酿酒、制醋业的糖化菌。有些种根 霉还用于甾体激素、延胡索素和酶制剂生产。 生物制品领域应用多。 毛霉属:较根霉小。其分解淀粉、蛋白质能 力极强,常与根霉一样常用于发酵工业,同 时也是环境物质循环中的常见菌。
表菌种为产朊假丝酵母,由于细胞内富含蛋白
质及维生素B,成为食用酵母和饲料酵母的重要
菌种。
37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Harrison)
• 菌苔颜色呈现珊瑚红到橙红色或微带桔红色。 空气、水、花、土壤、鳟鱼肠道等处均可分离 到。均无酒精发酵能力,但产脂能力较强,可 从菌体提取大量脂肪。能合成β-胡萝卜素。
毕赤氏酵母属(Pichia Hansenula)
• 有的种能产生麦角固醇、苹果酸及磷酸甘露聚 糖。也是饮料、酒类的污染菌,常在酒、酱油 表面生成白色干燥的菌醭。
38
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
• 细胞多为球形至卵形,大小一般由2.5-4×35µm至4-7×5-8.5µm,可形成薄膜。在固体培 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到奶油色。 • 球形球拟酵母,常可生长在浓糖基质上,如炼 乳、蜜饯、果脯等处,为一种耐高渗压的菌种。
49
三、原生动物
形态与构造 :
单细胞低等动物,但结构较为复杂,是一个独立而 完整的机体。用一个细胞进行运动、营养、排泄、 感觉等。 营养与繁殖: 大部分为异养生活,少数能自养生活。 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卫生学意义:
3
第一节、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鞘细菌 四、滑动细菌 五、蓝细菌
4
一、细菌(Bacteria)
在原核型微生物中占主要地位—居位显赫。 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质粒等;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有 性生殖、细菌毒力、耐药性、代谢酶等)。 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念珠藻属、螺旋藻属
可作为食品开发对象
30
(三)危害
“赤潮” (Red tide) “水华”(Water bloom)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