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论文]
二年级作文指导思路

二年级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论文摘要】:小学生作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大工程,也是一项大难题。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有: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作文素材,教会学生写作文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总之,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学生热爱写作。
【关键词】:读书、积累、写作方法、修改作文是学生的一个大难题,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大工程。
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面对作文无从下手,写不好作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方法:第一、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作文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想把作文写好,必须多看书。
从书中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遣词造句,学习别人的文章风格,还可以给作文提供足够的素材。
怎样引导学生多读书呢?首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师利用阅读课引领学生一起去读适合本年龄段的书籍,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静静地去阅读。
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他们阅读更多的书籍;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比赛,大大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还要搞好家校合作,鼓励家长亲子阅读,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在家里阅读。
只要让学生喜欢上了读书,他们知识的宝库就能够保持储存大量的知识,只要持之以恒,宝库就会越来越丰富,写作的素材也会越来越多。
只有不停地、大量地进行阅读,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宝库更加丰富。
有了知识的宝库,就能打开思维的大门,源源不断的话就可以写出来了,不然你憋半天也只能写出那么几句毫无疑义且重复罗嗦的话。
只看书,不摘抄,也是不行的。
学生一定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有意义的语句、感兴趣的段落都可以抄下来。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语句分类让学生抄下来,描写人物的、描写景物的等,可以根据单元作文进行摘抄,为本单元的作文提供素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运用一些优美的语句。
对于课文中需要背诵的段落,一定要会背会写。
还要大量积累古诗词,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怎样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怎样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辅导小学生写作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要想辅导好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电影、游览名胜古迹等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素材和灵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比赛或活动,让孩子们在比赛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其次,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多读一些好的文章,学习一些好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写作范文,让他们模仿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写作题目,让他们自主选择,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要注重对小学生写作的指导和纠错。
在写作过程中,要及时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
的问题。
同时,在批改作文时,要注重给予孩子们一些具体的修改
意见,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的写作水平。
总之,要想辅导好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最后要注重对他们写作的指导和
纠错。
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孩子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毕业论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毕业论文小学生初学作文,往往犯内容空洞的毛病,而且有的学生到小学毕业了,还只能写二、三百字。
其原因都是作文写不具体。
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指导累积素材,为“写下具体内容”提供更多多样的表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道过:“生活例如泉源,文章例如溪水,泉源多样而源泉,溪水自然活泼地上涌个不吴萸。
”这说明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
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培育学生的观测能力就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测丰富多彩的生活、千姿百态的事物就是学生文学创作的源泉,这就须要老师鼓励学生多观测。
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脑子去想。
要求他们时时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学生一旦培养了随机观测的习惯,他们抓取生活素材的能力就可以不断进一步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多样,作文时便可以“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测学生凭空想象就是写下不下真实感人的作文的。
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时,也可以把观察的实物引进课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边练笔。
例如,在一次写植物的外形特点的作文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内的花坛边,望着满花坛盛开的菊花,学生个个欢呼雀跃,我乘机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了菊花的茎、叶、花等各部分,又引导学生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再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学生入了门,上了路,改变了那种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无从下笔的局面。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观测小学生的学识就是非常有限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局限性,有助于累积材料。
在活动中观测,教师一定必须现场指导,先使学生说道观测至的事物,然后制止观测的严重不足和语言非政府的严重不足,并使学生及时、精确、生动地把观测至的事物“译者”成语言,培养仔细观察,抓取观测素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累积素材的能力。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小学生对于写作文感到困难,不知道从何下手。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呢?
首先,我们要教会小学生如何选择好的写作题目。
写作题目应该是贴近生活、
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
比如,写一篇《我的暑假生活》,《我的家乡风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动物》等等。
这样的题目能够让小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和方向。
其次,我们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构思。
在写作之前,可以让学生观
察周围的事物,收集一些写作素材。
比如,暑假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家乡的美景,好朋友的趣闻等等。
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构思,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内容。
接着,我们要教会小学生如何进行写作。
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进行
头脑风暴,列出一些自己想写的内容和观点。
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段落的拟定,明确每个段落要表达的内容。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书写,注意语言的流畅和条理性。
最后,我们要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的评阅和指导。
在评阅的过程中,可以
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好的作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总之,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
指导下,小学生才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提高语文素养。
希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论文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论文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长时间以来,作文教学常常令教者和学生望而生畏。
学生要么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那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苦事、难事,能够文通句达地写出较好的习作呢?一、要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和教给学生不变的习作模式,告诉他们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
在生活的海洋中,有无数的写作素材犹如贝壳一样散落在海滩上,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的慧眼,或是见怪不怪,没有体悟到那一枚枚小小的贝壳里藏着的真谛,自然就少了见它的惊喜,学生就会产生“怕”“难”的思想也就“拒绝”写作了直至流水帐作文的出现,所以进行习作之前要先教给学生作文的模式比如:课本中的人物对话模式、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模式等。
二、要教给学生学会选材1、学生可以将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同学或者自己的精彩发言,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本上作为自己的感悟;2、学生可以记录家庭生活场景,如亲友团聚、学做家务活以及和父母相处中获得的所感所知;3、学生还可以记录社会生活中的见闻,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校园风采,也可以描绘校园四季景象,各类校园活动场景,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感人事件等。
三、教会学生选准切入点,提高写作效率学生选好材料后,怎样才能写好呢?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立足点”、“观察点”。
即写人要选准“突破点”——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或心理活动入手,先突出一点,然后再展现整个人物;写事要选准“立足点”——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要从自己的看法入手,调动思维和情感,使自己投入其中;写景要选准“观察点”,也就是要选准观察的角度,因为观察包括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
四、对做好的文章要善于修改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正确或接近正确。
学生的作文也一样。
要坚持学生的一次作文多次修改法。
因为反复修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和写作上的提高。
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时要注意他们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篇文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文字表达和语言描述是否严谨、流畅。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写作文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写作文可能会感到困难,不知道从何下笔。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写作文,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写出优秀的作文。
首先,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话题。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身边的事物来确定话题,比如“我喜欢的动物”、“我的假期生活”、“我喜欢的书籍”等等。
话题要简单明了,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其次,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
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帮助他们构思文章内容。
比如,可以让孩子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或者描述自己假期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的经历等等。
再次,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例。
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写作的一些技巧,比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
同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让他们模仿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在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
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充满信心,愿意写出更好的作文。
总之,引导小学生写作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话题选择、丰富的素材提供、有效的技巧指导和及时的鼓励肯定,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写作困难,写出优秀的作文。
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小学生们一定可以写出精彩的作文,展现自己的语文才华。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有些小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单一的渠道。
在课堂上,教师强行灌输,机械约束训练,学生心中无物,闭门造车,自然头疼。
为了扎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改变这种封闭式的作文教学。
笔者借鉴名家经验,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建立起作前学科活动、作中教师指导、作后学生评改相结合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作前学科活动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内容入手。
因为虽然学生有好奇、好问的天性,但大多数是属于不自觉和无意识的,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组织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体验生活。
否则,他们会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会渐渐泯灭。
所以,必须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作文学科活动,拓宽学生的写作渠道,提供教学指导实例。
作文学科活动可以多种多样,关键是为学生写作提供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活动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观察会使人眼界开阔,增长见识,会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妙无穷、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观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田野村庄、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等美丽迷人的风光。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观察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爱心,并且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等现象。
(二)游玩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乐事。
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游戏的要领和方法。
那些精彩的场面,深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增强了他们表达的欲望,作文时自然如泉而涌。
(三)动手活动勤于动手,手脑并用,才能激活儿童大脑的创造区域。
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体会,并获得真情实感。
(四)情境活动教师要运用各种教手段,如图画、音乐、录像、表演等,创造出一种与写作内容吻合的动人情境。
因势利导,指导写作。
作文学科活动要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智力作为主要的目的,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愉悦性。
小学生自改作文指导[论文]
![小学生自改作文指导[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3130f2aef8941ea76e0547.png)
小学生自改作文指导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文中错误,常常喜欢用红笔刀砍斧削,改得满纸通红。
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往往马虎看,导致作文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甚至下次作文仍然犯上次作文的错误。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指导作文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改上。
学生作文喜欢一锤定音,草稿写完后不愿认真修改,因而作文水平提高不快。
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明白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并作具体指导,坚持长期训练,提高他们鉴赏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多种形式,指导改法1.下水示范。
我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每次习作后,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
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效仿。
2.讲评试改。
我梳理出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
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
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
这样学生具体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悟出我该怎样改,给学生指明修改的方向,降低学生修改习作的难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
3.集体评改。
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人手一份,我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
我还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
并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改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
4.先读后改。
一是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集中,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论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论文范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被置于很重要的位置。
下面我就新课程中,如何指导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模式。
在学生构建知识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并不是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师要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去。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的成因及特点,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知识模式。
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构建过程,也是学生求简意识得到发展的过程,但学生自己不一定能构建好“最简”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最简单、最科学的模式。
要完成这一任务,往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整合与多次模式的渐进来完成。
不少数学问题都可以删繁就简,寻求解题的捷径。
例如,加法能用乘法进行简便运算,减法能用除法进行简便运算。
二、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大量而繁杂的知识需要教师整理、归纳和总结。
倘若教师能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彻求简原则,则对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大有裨益。
例如,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可统一归纳为用“底面积乘高”求得。
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命名。
对某些知识,经常训练学生给予准确而精练的命名,是培养学生求简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就非常简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领悟。
怎样指导农村小学生习作论文

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习作前言在语文教学中,每逢作文课,教师和学生大都感到为难。
尤其是农村学生,见识不多,阅读面窄,并且大多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少,缺少关爱。
以致养成平时懒散,不爱看书,不愿动脑等不良习惯。
学生的作文内容大多相同,语句大致相似,而有的偏离中心,方言满篇,言不达意,甚至有些学生应对作文的方式大多是抄袭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我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习作。
一、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要把握住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式,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一)句子的完整性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所以教师应随着低年级教学“句子”就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加强。
以使学生形成完整句子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后一部分说明干什么?引导学生辨别句子,纠正句子的错误,做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二)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口头造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敏捷、灵活的反应能力,这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了直接的作用。
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句末打上标点符号。
如学生用“想念”造句,有的说:“我想念妈妈。
”有的说:“我天天想念远方的好妈妈。
”第二句就显得内容更丰富、充实。
只有造内容充实的句子,才能完成低年级作文起步的教学任务,为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奠定基础,减缓坡度。
(三) 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说话、写话的训练,大纲规定作文能力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加强学生说话、写话的训练。
人们学习语言总是从模仿开始。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们开展读报活动、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活动等,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们说话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从能说过渡到会写,使学生在作文中正确地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优秀7篇】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优秀7篇】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篇一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
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一、巧引妙渗《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
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
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
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
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
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
“”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
“……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
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
“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
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
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好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好作文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写生活随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富有时代的动感,才能让他们的作文以一种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品质吸引所有的读者。
生活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都有我们独特的感受,而不少同学的作文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而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不好,却觉得单调乏味。
记得我第一次把写生活随笔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时,我得到的是一片惊呼:“老师,我们回家抄美文,写阅读笔记吧!”、“美文需要抄写,需要鉴赏,但我们也不能隔岸观火,岸上学游泳啊!随笔必须写!”强硬的把作业布置下去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格式、一样的语调:“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或很晚),吃过饭后,我去上学。
”或“今天我上了一节美术课,比较快乐。
”或“今天我不高兴,作业太多”……诸如此类,那么丰富的生活、那么有活力的生命在他们笔下演绎成这么干瘪的语言,这么乏味的描述,那不是生活随笔,那简直就是一个最无聊的记事本!面对着这样的作业,再有热情的人也感到了寒冷,我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这是学了六七年语文的中学生吗?这样的作业还有写的必要吗?是我错了吗?还是学生错了?我该怎么办呢?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尤其是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增加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学生的写作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于是,我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去述说他们最想说的话,比如:发现哪个孩子课间的惊呼,我提醒他这种惊呼就是一种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是随笔中最好的素材;发现哪个孩子情绪不好,我就提醒他可以将这种烦恼诉之于随笔;发现哪个孩子因为受到表扬而兴奋异常时,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查看他当天的随笔中是否有比这个情节更重要的感受……我抓住所有转瞬即逝的机会向学生表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随笔的素材,这更是我们写作之源!我也在用最渴盼的眼睛,去寻找着学生随笔中的生活,例如有哪一段时间因为腮腺炎的流行,人人自危,每天的道听途说,有个女生的随笔这样写到:近几天我感到非常的紧张、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开始发烧,于是很担心,赶紧去村里医生那里求治,被排除了腮腺炎之后,我听到了虽然疼痛却又十分侥幸的“谢天谢地”的祈祷;而接连几天的让我筋疲力尽,让我毫无神采,一天天肿起来的脖子让我的痛苦更加深重:“除了疼痛,还有怨恨,都是那个医术不精的医生让我格外受苦,真是庸医害人!”一字一句,一行一段,读着这样的随笔,我体验到了成功:生活随笔已经引导学生走进了生活。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学生惧怕写的心理,循循善诱地作了一些尝试。
一、给学生一架梯子,激发表达的欲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写作文难不难呀?”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难。
“对,太难了,如果不难的情况下,我们很多同学就不会垂头丧气了。
可是,写作文好像又并不是太难,如果太难了,书店里又有那么多的小学生作文获金牌金奖呢。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难道写作文真的有奥妙吗?同学们,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走进那些获金牌金奖作文的小学生心灵世界吗?”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答道:“愿意!”课堂上的氛围瞬间变得热烈起来,那些怕写作文的学生表情转眼间由垂头丧气变为聚精会神,似乎每一张小脸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动态。
然后再加以引导:最近,我在网上查找那些获金牌金奖作文的小学生留言,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心声:同龄朋友们,不要总是问我们为何会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文?其实,要写好一篇作文根本就没有捷径。
以前,我们也是同大家一样,一提到写作文,真如上刀山下火海,大脑空空,无从下笔。
后来,我们把老师所讲的方法“多观多看多记多写”落实在行动中,天长日久,就写成好作文了。
请大家别怕,千万不要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
其实,写作文就是写生活的本身,是我们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告诉别人,就这么简单。
只要大家每天都坚持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一月后就能写出好作文了,不信试试看,在这里与各位拉钩了。
“同学们,写作文真的象他们所说的这样简单吗?”很多学生将信将疑。
这个时候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站在习作兴趣的梯子上,鼓励他们细心体验,观察生活,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从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原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告诉别人,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小学生作文怎么教

小学生作文怎么教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教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展示优秀的作文、组织写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写景观察活动、开展思维导图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再次,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写作技巧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比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组织写作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最后,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老师可以通过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之,教小学生写作文需要多方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等都是很重要的。
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

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是每位语文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正确的作文辅导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通常对写作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玩耍和游戏。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身边事物、观看优秀作文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其次,要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通常比较低,他们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写作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
可以通过讲解写作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内容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在写作中有所收获。
再次,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写作指导。
小学生通常缺乏写作经验,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写作指导。
可以通过批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写作训练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写作中逐渐成长。
最后,要鼓励小学生多写作。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写作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鼓励小学生多写作,多尝试不同的写作题材和写作风格,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正确的作文辅导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老师和家长需要通过激发兴趣、培养技巧、给予指导和鼓励练习等方式来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精心辅导下,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如何指导三年级小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指导三年级小学生写好作文?【篇一】1、写的作文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对要表达的内容说不清楚,说不明白。
2、无话可说。
面对作文题想不出几个句子,不知道写什么。
究其原因是找不到材料,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
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不会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辞藻来叙述,以至作文写得短,枯燥无味,写不具体。
3、错字太多,影响全篇。
儿童对文字记忆力较差,当心里有一大堆话想要表达时,总有一大堆生字困扰着他,容易出现许多错别字,打断他的思维,使他的条理显得更加紊乱。
4、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知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是学生了解周围事物的主要技能,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如何对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指导?1、丰富学生观察的内容。
利用班队活动、游玩、家庭生活、校园环境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要求学生有定向性的观察人、观察景、观察物。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通过观察,在头脑中留下事物的印象,并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训练,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进而迁移到有条理地写作文能力和说话是一致的,说话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用笔来说话,学好作文,必须学好说话。
说话是在不知不觉的摹仿中进行的,但不一定能把话说好说对,成为作文的基础。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进行说话训练。
1、指导学生正确发言,说完整话、说清楚话,开展各种活动,诱导学生说话。
2、加强诵读能力的训练。
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增强语感,学会多种句式,进而把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吸收、积累,形成连贯、精确的表达习惯。
3、复述,是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方式,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方式有:详细复述,主要靠记忆来完成;简要复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创造性复述,掌握原文中心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续编课文,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自身的感受和原文融为一体,体现个性,使文章的词汇化为自己的知识。
小学生四年作文范文 如何指导四年级小学生写作文

小学生四年作文范文如何指导四年级小学生写作文一、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
每天花一定时间朗读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好段落,精彩的语句要背出来、默出来。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各种书都要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把好的章节、段落摘抄下来。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中华经典美文。
二、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
(1)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
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
(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
我们平时习作,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最好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有真实感的材料。
只有这些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
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平时要耐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寻美习作,以文炼人的目的。
三、精心安排写作材料。
(1)并列法。
即在表现文章中心是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乱空间的位置,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断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采用有详有略的方式并列地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
(2)对比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的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由于农村小学生知识面不宽,因此作文时常觉得无话可说,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拍改作文这种情况,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
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
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
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做好记录,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点,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三、命题合理,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犹如火种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烧。
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米下锅。
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那么我们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为
此,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使学生能突破一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
教师必须思想端正、目的明确,在教学前要想出好题,从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为出发点,不要在命题上为难学生。
2.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命题
在班级里,学生有家庭状况的差异,如有的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
为此,我们可能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
此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及时性。
四、训练审题能力,把握写作要点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第一是析题的训练。
可将一些题目让学生详细剖析,把握题目的“表”与“里”,“露”与“含”的意思。
围绕题目提几个“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自问自答,直到能回答出“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如《捉鱼》,学生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捉鱼?什么时候?为什么捉鱼?怎样捉鱼?结果如何?”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就抓住了重点词“捉”理清了事情的发展顺序。
《记有意义的一件事》,要抓住“有意义”;第二是辨析训练。
可将一组题目,要求学生比较,区分异同,弄清
要写的内容、中心及角度。
如《记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与《记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进行比较,后一个范围较大,除了写刻苦学习之外,还可写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等内容。
此外,还要有选题、配题、拟题训练等。
如果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写作文,就能迅速地找到一把通过“审题关”的“金钥匙”。
五、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
就作文教学而言,老师要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刻苦训练作文的自觉性,平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写好作文的重要性。
(2)经常给学生读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文和较好的学生写作,并结合班级实际,表扬勤于刻苦写作的学生。
(3)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即兴作文。
(4)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农村、矿山、及著名旅游景点等参观访问,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达到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善于思考,现场口头描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现实作文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却不是这样,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写葫芦文。
提供提纲,扎起框架,让学生填“框架文”,像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忽视了训练过程,忽视了学生习作中的主体性,使学生陷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鹦鹉学舌、假话空话连篇,千篇一律,很难写出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吐真情,有创意的作文,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总之,,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想怎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使学生把写话、习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能力,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因此,把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作为统一的整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地完成,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切实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