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学专题-共点力的平衡专题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专题三 共点力平衡的应用 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专题三 共点力平衡的应用 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4fe614f121dd36a22d8213.png)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提升训练
对点训练
典型考点一 静态平衡问题 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 A 放在质量为 M 的三角形斜面体 B 上,现用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 F1、F2 分别推 A 和 B,它们均静 止不动,且 F1<F2,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解析
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 A 相连,轻 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 A 的质量为 m, 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 B 后,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 90°时,A、 B 恰能保持静止,则物块 B 的质量为( )
2 A. 2 m
B. 2m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解析
6.如图所示,硬杆 OA 可绕过 A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进行转动,不计钢 索 OB 和硬杆 OA 的重力,∠AOB 等于 30°,如果钢索 OB 的最大承受拉力 为 2.0×104 N,求:
(1)O 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 (2)杆 OA 对 O 点的最大支持力。 答案 (1)1.0×104 N (2)1.7×104 N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A.A 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B 对 A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F2-F1 D.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答案 CD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答案
A.FOA 逐渐增大
C.FOB 逐渐增大 答案 B
B.FOA 逐渐减小 D.FOB 逐渐减小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共点力的平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共点力的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e1bf863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7.png)
有些题目中常出现“缓慢”一词,则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动态平衡问题
例:如图所示,粗糙木板 AB 的 B 端用铰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一质
量为 m 的物体。当木板以铰链为轴逆时针由水平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物
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A.始终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B.始终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m
B
共点力
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将四种情况分成两类,一是共点力,二是平行力。丁
图可以很明显看出来是三个力作用于同一点,甲图三个力虽然不是作用于同一
点,但是三个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所以也是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于同一点上,或者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
作用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作共点力。
平行力
把公式(1)(2)式代入(3)有
可求得
ℎ
=
h=μb=0.4×6m=2.4m
滑梯至少2.4m高,儿童才能从滑
• 按照顺序进行受力分析(并画示意图)
N
N
重力
f静
弹力
摩擦力
其他力
……
v
f动
G∥
G
• 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检验受力分析
• 正交分解,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连接体问题
例: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 m 的四块相同的砖,
用两个大小均为 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
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4 mg、2 mg
C.2 mg、mg
)
B.2 mg、0
D.4 mg、mg
【课件】共点力的平衡+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共点力的平衡+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9131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b.png)
可表示为:Fx合=0,Fy合=0
[典例2] “风力仪”可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 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 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 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 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 那么风力大小 F 跟金属球的质量 m、偏角 θ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呢?(重力加速度为 g)
试结合上述情景讨论下列问题: (1)观察三幅图中的作用力,哪些是共点力? (2)哪些图中的力能求合力?哪些图中的力不能求合力?
提示:(1)甲图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 O 点上,乙图中三个力虽然 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甲、乙图中都是 共点力。丙图中的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 不能交于一点,所以不是共点力。
3.力的分解——根据实际作用效果
三角函数
正交分解法
1.原理: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2.步骤:
(1)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2)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3)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个分力矢量和,即
Fx = Fx1+Fx2+Fx3+…… Fy = Fy1+Fy2+Fy3+…… (4)求共点力的合力: 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
力的分解实例
力的分解实例
力的分解应用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μ。现将大小为 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 的恒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共点力的平衡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共点力的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fde15f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c.png)
力的分解法
根据三角形定则,通过作 图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
图解法注意事项
确保作图准确,注意比例 尺的选取和单位长度的设 定。
近似计算在复杂问题中运用
近似条件
当某些力相对于其他力较 小时,可以忽略不计,从 而简化计算过程。
近似方法
采用近似公式或近似值进 行计算,如三角函数近似 值等。
近似计算误差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或叠加。
共点力特点
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点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力的合成原理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 些力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称 为合力。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原来 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力的分解原理
一个已知的力可以按照一定的规 则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分力,这 些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原来的力相 同。
02
火箭发射时需克服重力,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推力实现力的平
衡。
空间站姿态控制
03
空间站需通过姿态控制系统实现各种外力矩的平衡,以保持空
间站的稳定姿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 ,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 法则来分析物体的加速 度和速度变化。
02
平衡状态分析
平衡状态定义及条件
平衡状态定义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平衡条件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矢量和为零。
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区别
静态平衡
物体相对于地面或参考系保持静止不动,受到的合力为零。例如,放置在水平面 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等,保持静止。
04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35cec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4.png)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实质是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若物体所受的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在一个方向上各力的大小之和,与另一个方向各力大小之和相等。
2、三力平衡:三个不平行力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为三个以上的平面汇交力,都可以通过等效方法,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
为此,必须首先掌握三力平衡的下述基本特征:(1)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等值法)。
(2)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两个分力必定跟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分解法)。
(3)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若三个力不平行,则三个力必共点,此即三力汇交原理(汇交共面性)。
(4)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三个力的矢量图必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拨:在进行一些平衡类问题的定性分析时,采用共点力平衡的相关推论,可以使问题简化。
一、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平衡,但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1)明确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2)选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巧选某平衡体(整体法和隔离法) 作为研究对象;(3)受力分析:对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规范画出受力示意图;(4)选取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及数学解析法;(5)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合力为零的相应方程,然后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37684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1.png)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端与水平面相切。
穿在轨道上的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F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轨道对球的弹力为N。
在运动过程中()A.F增大,N减小B.F减小,N减小C.F增大,N增大D.F减小,N增大【答案】A【解析】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其中θ为支持力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当物体向上移动时,θ变大,故N变小,F 变大;故A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动态分析2.如图所示,物体的重量为2kg,两根轻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的拉力F,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
【答案】【解析】作出物体A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Fy =Fsinθ+F1sinθ-mg=0 ①Fx =Fcosθ-F2-F1cosθ=0②由①②式分别得:③④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F1≥0⑤;F2≥0⑥由③⑤式得F有最大值:.由④⑥式得F有最小值:综合得F的取值范围:.【考点】物体的平衡;正交分解法。
3.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一定.当汽车速度为v时,汽车做匀速运动;当汽车速度为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P/mv B.2P/mvC.3P/mv D.4P/mv【答案】C【解析】当汽车速度为v 时,汽车做匀速运动,汽车受力平衡,则有,根据功率与速度关系公式得:,当汽车速度为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以上各式联立解得:,选ABD 错误,C 正确。
所以选C 。
【考点】本题考查机动车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
4. 重150N 的光滑球A 悬空靠在墙和木块B 之间,木块B 的重力为1500N ,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则(1)光滑球A 球受到墙和木块B 给的弹力大小分别为多少?(2)木块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多少?【答案】(1)F N 3=1 650 N ,F f =150N ,(2)F N 3=1650 N ,F f =150N ,【解析】小球A 和木块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A :F N 1cos 60°=m A g F N 1sin 60°=F N 2可得:F N 1=300 N ,F N 2=150 N对B :由F N 1′=F N 1,F N 1′cos 60°+m B g =F N 3 及F N 1′sin 60°=F f 可得:F N 3=1 650 N ,F f =150 N ,对整体分析,竖直方向: F N 3=m A g +m B g 水平方向: F f =F N 2可得:F N 3=1650 N ,F f =150 N 【考点】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5.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 和CD 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 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 3.5 共点力的平衡
![高中物理必修一 3.5 共点力的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84e12b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0.png)
针对训练2 如图5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
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tamngθ
B.F=mgtan θ
C.FN=tamngθ
D.FN=mgtan θ
图5
解析 对小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FN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进行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水平方向有:FNcos θ=F 竖直方向有:FNsin θ=mg 联立解得 F=tamngθ,FN=smingθ.
则a、b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
图3
√A.34
B.43
C.45
D.5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两个弹簧的弹力,如图所示, 则有:FFab=mmggcsoins 3377°°=34 而Fa=kxa,Fb=kxb 解得xxab=34 故A正确,B、C、D错误.
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
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
力.那么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的质量m、偏角θ之间有什么
样的关系呢?(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见解析
图4
解析 选取金属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金属球处于平衡 状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考点二 三力平衡问题
5.(2020·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上期末)如图3所示,
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上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
下端连接在小球上.小球静止时,弹簧a、b与竖直方
高一物理课题—共点力平衡与动态分析练习及答案
![高一物理课题—共点力平衡与动态分析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aac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2.png)
高一物理课题—共点力平衡与动态分析练习及答案一、共点力平衡练题1. 一根长为2m的细木棍,质量为0.5kg,其左端离支点30cm处有一个重量为8N的物体挂着,求木棍的质心离支点的距离。
答案:根据平衡条件,木棍的质心应该位于支点的正上方,所以质心离支点的距离为0cm。
2. 在一个水平光滑的桌面上,放置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A,物体A的正下方离桌面10cm的位置有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B,求物体B离物体A的距离。
答案:由于物体A和物体B的质量相等,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物体B离物体A的距离为0cm。
3.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A和一个质量为6kg的物体B共同悬挂在一个绳子上,绳子两端分别与两个天花板固定,物体A离左边固定点的距离为2m,物体B离右边固定点的距离为3m,求绳子的张力。
答案:根据平衡条件,物体A和物体B的重力合力应该与绳子的张力相等,所以绳子的张力为10N。
二、动态分析练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沿着水平方向以5m/s的速度运动,受到一个3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²。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沿着水平方向以10m/s²的加速度运动,受到一个2N的水平向左的力作用,求物体的摩擦力。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5N。
由于物体受到一个2N的力向左的作用,所以摩擦力应该为3N。
3.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沿着斜面以2m/s²的加速度向下滑动,斜面的倾角为30°,求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到斜面上的分力大小。
答案: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到斜面上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乘以斜面的正弦值,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到斜面上的分力大小为25N。
以上是高一物理课题—共点力平衡与动态分析的练题及答案。
物理必修一共点力平衡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共点力平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9ac0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d.png)
物理必修一共点力平衡知识点
在物理必修一中,有以下关于力平衡的知识点:
1. 力的平衡定律:受力平衡时,物体所受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力的合成与分解:任意多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对象受到的多个力。
3. 物体平衡条件: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并且力的力臂对称。
力的力臂等于力的方向垂直于力臂与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4. 物体受力平衡的判断:通过对物体所受力的平行和垂直分量之和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受力平衡。
5. 杠杆原理:杠杆的原理表明,在平衡条件下,左侧受到的力和右侧的力与其力臂之积相等。
6. 平衡力的应用:通过平衡力的应用,可以解决各种问题,如质量的测量、平衡条件的判断等。
7. 平衡力的示意图:力学中常使用示意图来表示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况,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些是物理必修一中关于力平衡的重要知识点。
理解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对物体受力平衡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课件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4291dfe53a580216fcfebb.png)
一、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①静止——静态平衡 ②匀速直线运动——动态平衡
思考:物体某时刻速度为零,能否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V=0
a=0 是平衡状态 a≠0 不是平衡状态
二、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
R
力如何变化?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 的固定斜面上,则该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分别为多大?(分别用合成法,正交分解法完成)
30˚
动态平衡
例2.细线AO和BO下端系一个物体P,细线长AO>BO, A、B两个端点在 同一水平线上.开始时两线刚好 绷直,BO线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细线AO、BO 的拉力设为FA和FB,保持端点A、B在同一水平线 上,A点不动,B点向右移动;使A、B逐渐远离的过 程中,物体P静止不动,关于细线的拉力FA和FB的 大小随AB间距离变化的情况是( )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三力平衡条件 :
其中一个力和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物 体处于平衡态。
思考: n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 F合=0
注意: 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 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
2、将物体所受各个力正交分解,则 平衡条件可表示为下列方程组: Fx=0,Fy=0
A.F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 B.F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
例3: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光滑
半球面上高h处悬挂一定滑轮.重为
G的小球用绕过滑轮的绳子被站在
高一物理必修1共点力的平衡精品PPT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1共点力的平衡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e1b637011ca300a7c39036.png)
4、处理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为方便学习与使用课件内容, 课件可以在下载后自由调整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2
易错点提醒:速度为0≠静止
【方法总结】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 (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看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 匀速运动)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看合力是否为零).
例题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电灯通过两根细绳OB与 OA悬挂于两墙之间,细绳OB的一端固定于左墙B点, 且OB沿水平方向,细绳OA挂于右墙的A点。求:当细 绳OA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两细绳OA、OB的拉力FA、 FB分别是多大?
等值反向
学生活动:对下列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分析
F23
F2
F1 等效替代
F3
F2
G
F1
思考归纳:三力平衡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① 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则这两个 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二力平衡.
② 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 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Fcos300=f=μN=0.2x100=20
提醒:
20 40 3 Fcos300 3 (N)
1、先画受力图 2、区分重力和压力
3、表达式不要连等
4、物理量要有单位
1、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
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是合力等于零。
高一物理共点力平衡
![高一物理共点力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d69753270c22590103029d79.png)
高一物理共点力平衡(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进行合成或分解时只要求会用直角三角形讨论计算,因此,对物体受力进行正交分解,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的平衡问题较为常见.在建立正交坐标系时,其基本原则是使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这样分解的力个数少,求解时方便.d .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利用合成法分析问题时,其平衡方程为:F 合=0利用分解法特别是正交分解法分析平衡问题时,其平衡方程为:F x =0 F y =0e .数学方法求解建立平衡方程后,利用数学方法即可得到结果.在平衡问题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代数法、三角函数法、相似三角形法、极值问题等,通过对学生选择数学方法解题过程的考查,可以鉴别其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
热身练习:1.若两个共点力F 1、F 2的合力为F ,则有( ).(A)合力F 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B)合力F 的大小可能等于F 1,也可能等于F 2 (C)合力F 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F 的大小随F 1、F 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2.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 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 1 (B)1F 2 (C)2F 1 (D)0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重为G 的圆球,被长为r 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 和墙壁的弹力N 分别是 ( ).【3】(A)T=G ,2GN = (B)T=2G ,N=G(C)G 23N ,G 3T ==(D)G 33N ,G 332T == 4.某压榨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B 为固定绞链,C 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滑块,通过滑轮可沿光滑壁移动,D 为被压榨的物体.当在铰链A 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压力F 时,物体D 所受的压力等于______.【3】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甲挡板竖直、乙挡板与斜面垂直),求(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之比。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e1582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4.png)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已知m1>m2。
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1、2的数值均未给出D.以上结论均不对【答案】D【解析】将三个物体看作整体,则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三角形木块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D.【考点】整体法及隔离法的应用。
2.如图所示,离地H高处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处于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k均为大于零的常数,电场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的电场中,物体与竖直绝缘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已知.时,物体从墙上静止释放,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下滑后脱离墙面,此时速度大小为,最终落在地面上。
则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沿墙壁下滑时,物体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从脱离墙壁到落地之前的运动轨迹是一段直线HC.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物体与墙壁脱离的时刻为【答案】 CD【解析】试题分析: 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μqE=ma,随着电场强度E的减小,加速度a逐渐增大,做变加速运动,当E=0时,加速度增大到重力加速度g,此后物块脱离墙面,脱离墙面后合力不为0,物体脱离墙面时的速度向下,之后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运动轨迹为曲线,故A、B错误;、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脱离墙面电场力一直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得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C正确;当物体与墙面脱离时电场强度为零,所以E=E-kt=0,解得时间t=E/k,故D正确.【考点】电场强度;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8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G=5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求:AO绳和BO绳所受拉力的大小.【答案】FAO =5N (4分) FBO="5N" (4分)【解析】据题意,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据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到的拉力为:AO绳拉力:BO绳拉力:【考点】本题考查物体平衡条件。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c85072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e.png)
所受合外力为零。
例题:
如图所示,如 果小球重3N, 光滑斜面的倾 角为30º,求 斜面及挡板对 小球的作用力。
讨论与交流
若挡板以其下端为轴沿逆 时针方向缓慢转至水平, 在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作 用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练习:
1、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 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加重 重物G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 断。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复习与回顾:
01
矢量的运算法则:
02
平行四边行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 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
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复习与回顾:
请分析汽车在刹车的过程中受哪 几个力的作用,并画出其示意图? 用绳子拉着的气球悬在半空中, 请分析其受力情况,并画出其所 受力的示意图? 风向
01 概念
02
什么叫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称为共 点力。
03
什么叫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04
什么叫共点力的平衡? 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M
N
O
C G
练习:
1
2
如图所示,半径为0.6m的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
在距球心正上方1.0m的天花板点O处悬一根长
0.8m长的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线下端固定一
o
个重为10N的小球A,试分析小球受到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图1图2专题2 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导学目标 1.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推论.2.掌握整体法及隔离法的应用.3.会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及极值问题.一、共点力的平衡[基础导引]1.如图1所示,一个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扶梯匀速上升,它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斜向上的拉力D.重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2.在图2中,灯重G=20 N,AO与天花板间夹角α=30 °,试求AO、BO两绳受到的拉力多大?[知识梳理]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_或力的____________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平衡状态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该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________为零,即F合=____或{ΣF x=0ΣF y=0思考:物体的速度为零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一回事吗?二、平衡条件的推论 [基础导引]1.如图3所示,斜面上放一物体m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在互成一定角度的五个水平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这五个力矢量首尾连接后组成一个什么样图形?若其中一个向南方向的 5 N的力转动90°角向西,物体将做什么运动?[知识梳理]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为一对____________.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________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图4图5 图6 3.多力平衡 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________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考点一 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几种方法考点解读1.力的合成法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合成法”是解决三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2.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列平衡方程求解:F x合=0,F y 合=0.为方便计算,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以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为原则.3.三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三角形,进而处理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叫三角形法;三角形法在处理动态平衡问题时方便、直观,容易判断. 典例剖析例1 如图4所示,不计滑轮摩擦,A 、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现 加一水平力F 作用在B 上使B 缓慢右移,试分析B 所受力F 的变 化情况.例2如图5所示,重为G 的均匀链条挂在等高的两钩上,链条悬挂 处与水平方向成θ角,试求: (1)链条两端的张力大小; (2)链条最低处的张力大小.例3 如图6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 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摩擦,则球对挡板的压力是 ( ) A .mg cos α B .mg tan α C.mgcos α D .mg思维突破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一般解题思路: 1、 确定研究对象(整体或者隔离分析);2、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整体法只分析系统所受外力);3、 合成或者正交分解,列出平衡方程;4、 解方程,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图7图9考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考点解读“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 典例剖析例4 如图7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 和BC 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 绳子BC 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 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 .增大B .先减小,后增大C .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 思维突破 动态平衡问题思维导图:跟踪训练1如图8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体A 、B 用细绳 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B 悬挂着.已 知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 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绳子对A 的拉力将增大 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增大 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 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考点三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考点解读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 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典例剖析例5 物体A 的质量为2 kg ,两根轻细绳b 和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A 上,在物体A 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 的拉力F ,相关几何关系如图9所示,θ=60°.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 求拉力F 的取值范围.(g 取10 m/s 2) 思维突破解决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1)物理分析方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2)数学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画出函数图象),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但利图8图10图11图12用数学方法求出极值后,一定要依据物理原理对该值的合理性及物理意义进行讨论或说明.跟踪训练2 如图10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 相连并悬挂于O 点,用力F 拉小球a 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 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则力F 的大小可能为 ( )A.3mg B .mg C.32mg D.33mg考点四 整体法和隔离法例6 如图11所示,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方法提炼:1.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理解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整体法的优点在于只需要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的相互作用.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的方法,隔离法的优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表达清楚.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整体法优势:只分析系统所受外力,受力简单易于分析计算。
缺陷:只分析外力,无法求解系统的内力。
隔离法:分析内力,求解内力。
使用技巧:通常对于两个或者多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共同加速度的物体,求解相关问题应先进行整体分析,再进行隔离分析。
即“先整体,后隔离”! 跟踪训练3 如图12所示,在斜面上放两个光滑球A 和B ,两球的 质量均为m ,它们的半径分别是R 和r ,球A 左侧有一垂直于斜 面的挡板P ,两球沿斜面排列并处于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倾角θ一定,R >r 时,R 越大,r 越小,B 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B .斜面倾角θ一定,R =r 时,两球之间的弹力最小C .斜面倾角θ一定时,无论两球半径如何,A 对挡板的压力一定D .半径一定时,随着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A 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A 组 常规平衡问题(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 第15题)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 2(F 2>0)。
由此可求出图13A.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 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 .物块对斜面的压力(2013高考重庆理综第1题)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 ,则椅子各个部分对他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 .GB .G sin θC .G cos θD .G tan θ(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8题)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A )B 组 动态平衡问题1.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 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13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 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 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B 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靠近 (C 点与A 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 A .先变小后变大 B .先变小后不变 C .先变大后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5题)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
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 的变化情况是A .F N 保持不变,F T 不断增大B .F N 不断增大,F T 不断减小C .F N 保持不变,F T 先增大后减小D .F N 不断增大,F T 先图14减小后增大C 组 临界与极值问题2.如图14所示,绳OA 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 ,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水平绳OB 所承受的最大张力为5 N ,竖直绳OC 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张力,在确保绳OA 和OB 不被拉断的情况下,绳OC 下端悬挂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D 组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14题)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 、B 、C 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 水平,则弹簧A 、C 的伸长量之比为A .3∶4B ..4∶3C .. 1∶2D .2∶1(2013高考北京理综第16题)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 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 sin 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 sin αcos α 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 )g(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20题)如图8,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 A.P 向下滑动B .P 静止不动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 .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图1图2图3图4课时规范训练(限时:30分钟)1.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 ) A .mg cos θ B .mg tan θ C.mg cos θ D.mgtan θ2.一只蚂蚁从半球形小碗内的最低点沿碗壁向上缓慢爬行,在其滑落之前的爬行过程中受力情况是 ( ) A .弹力逐渐增大 B .摩擦力逐渐增大C .摩擦力逐渐减小D .碗对蚂蚁的作用力逐渐增大3.如图2所示,质量m 1=10 kg 和m 2=30 kg 的两物体,叠放在动 摩擦因数为0.5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250 N/m ,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 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质量为m 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当移动0.40 m 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 ( )A .100 N B .300 N C .200 N D .250 N4.如图3所示,a 、b 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物块, 它们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b 与斜面 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块a 所受的合外力大于物块b 所受的合外力 B .物块a 对斜面的压力大于物块b 对斜面的压力 C .物块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于FD .物块a 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块b 对斜面的压力5.如图4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A 上,另一端与套在粗 糙竖直杆MN 上的轻圆环B 相连接.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一点O , 使物体A 及圆环B 静止在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现稍微增加力F 使O 点缓慢地移到实线所示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圆环B 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此过程中,圆环对杆的摩擦力F 1和圆环对杆的弹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 )A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 B .F 1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C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D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减小图5图76.如图5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 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 ′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2mg B .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12mgC .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D .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2mg7.如图6所示,A 是倾角为θ的质量为M 的斜面体,B 是质量为m 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物块B 上表面水平.物块B 在一水 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斜面体静止不动.设重力 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地面对斜面体A 无摩擦力B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F N B =mg cos θ C .A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N A =(M +m )g D .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为F8.如图7所示,长度相同且恒定的光滑圆柱体A 、B 质量分别为m 1、m 2,半径分别为r 1、r 2.A 放在物块P 与竖直墙壁之间,B 放在A 与墙壁间,A 、B 处于平衡状态,且在下列变化中物块P 的位置不变,系统仍平衡.则 ( )A .若保持B 的半径r 2不变,而将B 改用密度稍大的材料制作,则物块P 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增大B .若保持A 的质量m 1不变,而将A 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则物块P 对地面的压力增大C .若保持A 的质量m 1不变,而将A 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则B 对墙壁的压力减小D .若保持B 的质量m 2不变,而将B 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则A 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图6答案基础再现一、基础导引 1.A 2.40 N 20 3 N知识梳理 同一点 延长线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合外力 0思考: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但速度为零,而且加速度(或合外力)为零.有时,物体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加速度都不为零,都不属于平衡状态.因此,物体的速度为零与处于静止状态不是一回事. 二、基础导引 1.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 2.五个矢量组成一个封闭的五边形;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的匀变速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知识梳理 1.相等 相反 平衡力 2.合力 相等 相反 3.合力 相等 相反 课堂探究例1 见解析解析 对物体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建立直角坐标系.在y 轴上有F y 合=F N +F A sin θ-G B =0,①在x 轴上有F x 合=F -F f -F A cos θ=0,②又F f =μF N ;③联立①②③得F =μG B +F A (cos θ-μsin θ).又F A =G A可见,随着θ不断减小,水平力F 将不断增大.例2 (1)G 2sin θ (2)G cot θ2 例3 B 例4 B跟踪训练1 C 例5 2033 N≤F ≤4033 N 跟踪训练2 A例6 (M +m )g mg tan θ 跟踪训练3 BC分组训练 1.C 2.5 N 3.B4.见解析 解析 如图所示,进行受力分析,环Q 保持平衡F T2sin θ=m 2g θ=β-α所以F T2=m 2gsin (β-α)环P 也保持平衡,将m 1g 、F T1分解到AB 上则F T1sin γ=m 1g sin α(γ=π2-β)所以F T1=m 1g sin αcos β=F T2=m 2gsin (β-α)得β=arctan [m 2+(m 1+m 2)tan 2 αm 1tan α]代入上式,得F T1=(m2g)2+[(m1+m2)g tan α]2答案1.B 2.B 3.B 4.B 5.A 6.C 7.C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