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地理信息系统及rs遥感学习教材(最全)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1章 GIS概论ppt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1章 GIS概论ppt课件
(2)关联性:系统的各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精选ppt课件2021
12
(3)功能性(目的性):系统具有特定功能,为特 定目标服务。
(4)环境适应性:其他外部元素构成系统的环境, 系统与环境要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 统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地球就是一个既有序又复杂 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在地球表层,气候、水文、 土壤、植被、地形等各地理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 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空间体系称为地理系统, 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体系。
23
2. GIS与地图学及电子地图 GIS实际是地图的一个延续,可以认为用地理信息系统扩展
地图工作的内容。 GIS脱胎于地图,并成为地图信息的又一种新的载体形式,
地图是GIS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地图学理论与方法对GIS 有重要的影响。 地图强调的是基于可视化理论对数据进行符号化表达,而 GIS则注重于信息分析,通过地理数据的加工处理而获得空 间分布规律;地图也具有一定的图示空间分析功能,但它 的定量分析主要局限于比例尺量测距离和用求积仪量测面 积。一旦印刷成图,地图便成为自成体系的模拟化信息表 达显示,所包含的信息很难与其他信息相结合,它对信息 是一种静态的表达。而GIS在专业化地学分析模型支持下, 其空间分析功能要比纸质地图强大,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程 序(接口)它可以方便地与其他数据集成,并对信息实现 多维动态表达。通过GIS图层的操作可及时生成新的信息。
数据获取与更新数据源空间数据的采集与数据库网络计算机硬件数据与信息传播数据处理储存数据库信息提取与分析gis互操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webgis技术等精选pptgisgis发展趋势发展趋势11gisgis理论发展需求理论发展需求图形与属性结合图形与属性结合gisgis与与rsrs的结合的结合gisgis与与gpsgps的结合的结合gisgis与与eses集成专家系统集成专家系统的结合的结合精选pptgisgis发展趋势发展趋势1111gisgis理论发展需求理论发展需求图形与属性结合图形与属性结合gisgis与与rsrs的结合的结合gisgis与与gpsgps的结合的结合gisgis与与eses的结合的结合精选pptgisgis发展趋势发展趋势2222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gisgis的工程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的工程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说课稿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说课稿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具体的应用和工作原理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在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分析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兴趣方面,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但如何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深入探究的欲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2)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增强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2、教学难点(1)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

[全]高中地理(GPS、RS、GIS,大气逆辐射)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GPS、RS、GIS,大气逆辐射)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GPS、RS、GIS,大气逆辐射)考点详解•1、GPS、RS、GIS地理信息技术,又称为“3S”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它可以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的时间与空间信息。

①GPS: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某一个物体的位置(点信息),主要用来定位,例如汽车上的导航系统、手机上的地图。

②RS:遥感,确定地面物体的分布特征(面),主要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等。

例如利用空中的遥感卫星,监测1998年长江洪水的受灾范围。

③GIS:处理GPS和RS获取的信息,例如分析某地大气污染的变化。

一般来说,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采用遥感(RS)获取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数据,作图,最终形成一个“数字地球”。

图1 全球定位系统(GPS)示意图•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热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①太阳暖大地: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②大地暖大气。

地面升温后,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长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温度升高(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量来源);③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会向宇宙和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即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图2 大气的受热过程例题16、2020年初,蝗虫灾害从非洲蔓延到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应对蝗虫灾害的过程中,主要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完成的任务是()A. 综合评价蝗虫灾害损失B. 精确操控无人机喷洒农药C. 即时监测作物受灾面积D. 迅速查询蝗灾的相关数据18、“霜重见晴天”说的是清晨地表覆盖白霜,往往预示着白天天气晴好。

白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A. 地面吸收热量多,空气水汽含量高B. 地面辐射较弱,地表温度下降慢C. 大气吸收热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D. 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热量多答案:C、D精讲精析:(1)分析遥感技术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卷最全题库(共九套含答案)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卷最全题库(共九套含答案)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卷最全题库(共九套含答案)《地理信息系统》试卷1⼀、专业术语解释(每题3分,满分15分)1、地理信息系统答: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空间数据编码答: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种易于被计算机和⼈识别的符号系统表⽰出来的过程。

3、不规则三⾓⽹答:⽤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表⽰要素包括地形、降⽔等,按照实测点分布将他们连成三⾓⽹。

4、数据与信息答:数据:是指某⼀⽬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与解算,即信息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5、元数据答:数据的数据。

⼆、填空(共15个填空,每⼩空1分)1、地理空间实体主要类型包括点、线和⾯等。

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属性和时间等。

3、空间数据查询的类型包括基于SQL扩展、可视化和⾃然语⾔等。

4、常见的GIS软件有 ARC/INFO 、 MAPGIS 、 ARCVIEW 等。

5、传统数据库结构主要有⽹状、层次和关系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

)1、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B )、系统性、通⽤性和标准化、可扩展性等。

A.实⽤性;B.⼀致性;C.移植性;D.安全性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的是(D )。

A.数据格式转换;B.投影转换;C.图幅拼接;D.数据分发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C)。

A地形分析 B缓冲区分析 C逻辑运算 D叠置分析4、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20世纪( C )起步。

A.60年代初;B.70年代初;C.80年代初;D.90年代初5、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设备的是(B )。

A.扫描仪;B.绘图仪;C.数字化仪;D.键盘四、简答题(共7⼩题,每⼩题6分。

)答题要点: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6分)(1)数据采集与编辑(1分)(2)数据存储与管理(1分)(3)数据处理和变换(1分)(4)空间分析和统计(1分)(5)产品制作与现实(1分)(6)⼆次开发和编程(1分)2、简述游程长度编码⽅法(6分)游程指相邻同值⽹格的数量,游程编码结构是逐⾏将相邻同值的⽹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格的值及合并⽹格的长度,其⽬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导学案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导学案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

2、掌握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能够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难点(1)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

(2)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相互关系。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3、实践操作: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相关软件或在线平台,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组成1、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它能够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提供重要的支持。

2、地理信息技术的组成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简称“3S”技术。

此外,还包括数字地球等相关技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1、工作原理GPS 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它通过接收至少 4 颗卫星发射的信号,测量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接收机的位置(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2、特点(1)全球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和导航。

(2)全天候: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能够在任何时间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高精度: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4)实时性:能够实时提供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书籍推荐经典著作和参考书推荐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书籍推荐经典著作和参考书推荐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书籍推荐经典著作和参考书推荐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GIT)是一门涵盖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原理来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

在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选择适合的专业技术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经典著作和参考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这一领域。

一、GIS基础知识类书籍推荐1. Peter A. Burrough, Rachael A. McDonnell著,《Principl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CRC出版社这本书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GIS 的基本原理、数据模型、空间分析方法等内容。

适合初学者入门,也是进阶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2. Paul A. Longley, Michael F. Goodchild, David J. Maguire, David W. Rhind著,《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ce》,Wiley出版社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GIS教材,既涵盖了GIS的理论基础,又介绍了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书中还提供了大量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IS技术。

二、地理空间分析类书籍推荐1. Michael J. de Smith, Michael F. Goodchild, Paul A. Longley著,《Geospatial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Software Tools》,Wiley出版社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地理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内容涵盖了空间统计方法、空间插值、空间聚类等重要概念和技术。

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融合了环境科学、地理学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环境监测、评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 GIS、RS 和 GPS 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技能。

熟悉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 GIS 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

能够利用 RS 技术获取环境信息,并进行解译和分析。

能够使用 GPS 进行野外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定位。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GIS 概述:GIS 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

GIS 数据结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GIS 数据采集与输入:地图数字化、遥感影像处理、GPS 数据导入等。

GIS 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存储与检索。

GIS 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GIS 地图制图与输出:地图设计、符号化、专题地图制作。

2、遥感(RS)技术RS 概述:RS 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

遥感影像获取:传感器类型、遥感平台、影像分辨率。

遥感影像预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

遥感影像解译:目视解译、计算机解译方法。

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水体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GPS 概述:GPS 的组成、工作原理、定位精度。

GPS 数据采集:野外数据采集方法、仪器操作。

GPS 数据处理:坐标转换、误差分析。

GPS 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污染源定位、生态监测样点布设。

4、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

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书

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书

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专业书1.《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遥感原理及其应用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著作。

全书共15章.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至第5章为遥感基础。

重点闻述遥感系统的基本理论、物理概念、遥感数据源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及各类遥感信息的特征;并分别介绍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等。

第二部分:第6至第10章为遥感分析方法。

主要阐述迢感图像的解译、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综合分析方法、数据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并着重介绍遥感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其模型等。

第三部分:第11至第15章为迢感专题应用。

这一部分以理论、方法、实例相结合,择用国内外典型实例,从土地、植被、水体和海洋、地表能量平衡与土壤水分、地质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映遥感信息科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本书内容丰富,具基础性、前沿性,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作为地学、环境、空间信息等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有关高等学校师生及各专业领域的广大遥感科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2.《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刘慧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内容提要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全国高等学校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深教材。

教材注重反映现代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经济建设实际,注重反映遥感应用内容。

全书以较大的篇幅系统介绍了计算机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并且在诸如地物光谱多光谱成像仪、微波遥感,特别是3S(RS、GIS、GPS)集成等世界领先技术方面,注重适当引入。

主要内容包括:遥感基本概念、电磁辐射和地物波语、遥感成像原理、逐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分类处理、遥感的应用及实例、3S集成,以及新型遥感平台与传感器等。

书后还附有遥感缩写字母表和常用词汇选编。

GIS培训课件第一部分

GIS培训课件第一部分
矢量数据概念
矢量数据是以点、线、面等几何元素为基础,通过坐标表示其位置的 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空间分析方法
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缓冲区分析
根据点、线、面等地理要素,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 区多边形。
叠加分析
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 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元数据建立
为空间数据建立元数据描述信息,包 括数据来源、质量、处理过程等,以 便于数据共享和使用。
实例分析: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案例介绍
以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例, 介绍空间数据采集与处
理的全过程。
数据采集
通过野外测量、遥感技 术等方法获取城市基础
地理信息数据。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编辑、质量 控制、格式转换与标准
GIS作为智慧城市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各类 智慧应用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支撑。
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协同
通过GIS平台,实现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 务协同,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3
智慧应用创新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开发一系列智慧应 用,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等,推动 城市可持续发展。
06
推动GIS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GIS培训课件第 一部分
汇报人:XX 2024-01-24
目录
• GIS概述与基本原理 •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 空间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 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 GIS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 GIS发展趋势与挑战

推荐那些年我读过的GIS和遥感类书籍

推荐那些年我读过的GIS和遥感类书籍

推荐那些年我读过的GIS和遥感类书籍作为一个“拿来主义者”,我对书籍是很挑剔的,看书速度是很快的,然而还是有一些书我认真看过,至少是看过其中的几个章节,接下来,我会向大家推荐这些有用的书。

其中红色的书为重点推荐的教材。

1ArcGIS操作类ArcGIS10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从入门到精通我导师写的书,我能不认真看吗?大四毕业,在上研究生之前的几个月里,我拿着光盘里的数据,把这本书上的操作全部顺了一遍。

特别适合在假期的时候自己对着书上的步骤做,别管出不出错,顺一遍总是好的。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因为学了第一本书,这本书我只在图书馆里看过,没有深入学习,在GIS圈里人气很高的,毕竟是南师大汤国安老师的力作。

和下面这门慕课MOOC配套。

https:///course/NJNU-12067748032遥感操作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第二版)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写得是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而我是GIS专业的。

对遥感并不是很熟悉,也没有老师手把手教,那我只好把这本书认认真真的学习,从数据的矫正到监督分类、土地监测,全都有详细的步骤,可以说的本科毕业论文全靠这本书救命了,个人五星推荐。

3开发类JavaScript构建Web和ArcGIS Server应用实战我接触WebGIS的第一本入门书,也可以说是接触开发的第一本书,因为这本书,我了解了网页开发原来是这门回事。

这是一本翻译书,而书中的内容在我开始学习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的官方文档时,才发现原来就是官方文档上的东西啊,从此再也没看过这本书。

适合入门开发使用。

Web GIS从基础到开发实践(基于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我感觉这是市面上目前最好的WebGIS教程了(在我导师也要出webgis教程之前),我对这本书的学习可认真了,虽然代码有些老,大概是3.9版本的,但是这本书的代码可以跑起来呀!后来我学习就主要以官方文档为主了,这本书也一直在看。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四、应用人员 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管理 信息管理
咨询
数据整理
系统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应用程序开 发、信息提取、地理第决六章策GIS。基本理论知识
五、应用模型
由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混合模型组成,用于 解决某项实际应用问题,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适宜性模型 公园选址模型 洪水预测模型 人口扩散模型 森林增长模型 水土流失模型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2 GIS的基本构成
• 一、硬件系统 • 二、软件系统 • 三、数据管理 • 四、应用人员 • 五、应用模型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硬件系统
地理数据
软件系统
输入设备
数据输入
系统操作 计算机系统软件

存储设备 数据存储
理 数
系统支持
GIS软件

信息输出 库 地理分析
输出设备
GIS软件
GIS基本功能软件
标准软件
(图形、数据库等)
系统库
(编程语言、数学库等)
操作系统
(系统调用、设备运行、网络等)
基础软件 系统软件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GIS
三、空间数据
由数据库实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用于空间数据的 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和更新等。
定位 拓扑关系
属性
第六章GIS基本理论知识
(2)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或称空 间数据。空间数据通常可以抽象成点、线和面等 方式进行编码,并以空间坐标形式存储,或者以 一系列栅格单元来表达连续的地理现象。
(3)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它的空间数据结构 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空间查询功能、强 大的图形生成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 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关于arcgis比较实用的书籍

关于arcgis比较实用的书籍

关于arcgis比较实用的书籍关于ArcGIS比较实用的书籍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

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和应用ArcGIS的用户来说,选择一本实用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本关于ArcGIS比较实用的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ArcGIS。

1.《ArcGIS入门教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教程,由ArcGIS官方出版,内容全面而系统。

书中详细介绍了ArcGIS的基本概念、操作界面、数据引入与导出、地图制作、空间分析等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通过逐步实践和练习,读者可以快速掌握Arc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方法。

2.《ArcGIS空间分析与应用》这本书主要介绍了Arc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和应用方法。

书中包括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空间分析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利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ArcGIS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实战》这本书主要介绍了ArcGIS中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书中包括了地理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数据清洗与整合、数据转换与投影、数据可视化等内容。

通过实际案例和实战操作,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ArcGIS Python编程与应用》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ArcGIS开发和应用的方法。

书中包括了Python语言基础、ArcPy模块的使用、自动化地理处理、地理数据分析等内容。

通过学习Python编程,读者可以进一步扩展和定制ArcGIS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5.《ArcGIS网络分析与应用》这本书主要介绍了ArcGIS中的网络分析技术和应用方法。

书中包括了网络数据模型、网络分析工具的使用、路径分析、服务区分析等内容。

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ArcGIS 中进行网络分析,并将其应用于交通、物流等领域。

3S(RS、GIS、GPS)原理详解及区别与联系

3S(RS、GIS、GPS)原理详解及区别与联系
GPS
——
GPS卫星星座(空 间部分)、地面监 控系统(地面控制 部分)、GPS信息 接收机(用户设备)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七分。
项目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环节 电磁波→收集→传 信息源→数据处
(工作流 输→处理分析→成 理→数据库→空
程)

间分析→表达
——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 周期短、限制少、 应用广
(1)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洪涝灾害、森林火 灾等, 分析范围,确定救灾物资最佳路径, 受灾人口、财产转移等
(2)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大型商场 的选 址(考虑人口、交通分布等)
(3)在城市管理中的有应用:信息管理与服务、 交通管理、环境管理、防灾减灾、治安管理、 医疗救护、车辆导航等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七分。
项目 概念
简称 别称
遥感技术
在航空器和航 天器上利用一 定的技术装备 对地物进行感 知
RS
人的视力的延 伸
地理信息系统
专门处理地理空 间数据的计算机 系统
GIS 地图的延伸
遥感平台、传 技术装 感器、遥感信
备 息的传输与处 理
计算机软件、硬 件
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 范围内适时进行 导航、定位的系 统
博纳电影传媒
GPS、RS、GIS 2007年推荐影片排期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页,编六点 七分。
一 遥感技术(RS)
1、定义:用飞机、飞船、卫星等工具,使 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划 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 带形式记录下来,传到地面,揭示物体的特 征、性质及其变化。
二.“3S”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础, 人类对生产、生活的管理需求,则是“数字地球”技术快速 发展的内在动力。

2024版《ArcGIS教程》PPT课件

2024版《ArcGIS教程》PPT课件

01 ArcGISChapter软件背景及功能01020304用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公共设施选址等。

城市规划应用于环境监测、生态评估、自然保护区规划等。

环境保护支持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灾后重建等。

灾害管理用于精准农业、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气候分析等。

农业领域应用领域与案例01ArcGIS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图层窗口、属性窗口等部分。

020304常用操作习惯包括使用快捷键、定制工具栏、保存工作空间等。

图层管理是关键操作之一,涉及添加、删除、调整图层顺序和透明度等。

属性表编辑也是常用操作,用于查看和编辑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界面布局及操作习惯02数据管理与处理Chapter数据类型及格式支持栅格数据矢量数据以像素为单位的图像数据,支持GeoTIFF、ERDAS Imagine式。

属性数据导入数据导出数据数据转换030201数据导入与导出方法数据编辑与整理技巧编辑工具属性表编辑拓扑处理数据裁剪与合并03地图制作与可视化Chapter图层操作包括图层的添加、删除、重命名、调整顺序、设置可见性等基本操作,以及图层的属性设置、符号化、标注等高级操作。

图层概念图层是地图的基本组成单元,用于组织和管理空间数据,每个图层代表一种地理要素或现象。

图层属性图层属性包括空间范围、坐标系统、数据格式、字段信息等,可以通过图层属性窗口进行查看和修改。

地图图层概念及操作符号化表达方法符号类型ArcGIS提供了丰富的符号库,包括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等,用于表达不同地理要素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符号设置可以通过符号选择器选择合适的符号,也可以通过符号属性编辑器自定义符号的样式、颜色、大小等参数。

动态符号化根据地理要素的属性值动态设置符号的样式和颜色,实现地图的交互式表达。

01020304数据准备专题图设置专题图类型选择地图整饰专题图制作流程04空间分析功能介绍Chapter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原理及应用缓冲区分析原理应用示例4. 结果分析与解释对叠加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取有用信息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二级辅导教材(二级资料)

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二级辅导教材(二级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要点说明本节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由于计算机基础是信息化工程师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考生都应该接受过相应的教育与培训,因此,《计算机基础》部分就不再详细阐述,现列出知识要点,供考生参考复习。

1、一级考试大纲规定的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 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部署、常见软硬件故障排除3、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等)4、常用Office软件的使用 5、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MSSQl、Oracle)的基本操作:安装、使用、数据库及表格的新建,数据备份、导入、导出、权限管理、数据恢复。

6、常用标准化查询语句(SQL)的使用(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表的创建)7、TCP/IP协议8、常用网络设备(网卡、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作用及技术性能9、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行网络设置 10、局域网的组建技术、管理、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11、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及简单实现方法12、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危害13、常见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与常用防病毒软件第二章GIS原理本部分内容略,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要求,参照一级辅导材料复习。

全国GIS 应用水平考试二级辅导教材此资料只供学习交流,不做盈利性发行,此材料编写参考了大量资料,所引文字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第三章GIS应用3.1、计算机制图的生产工艺机助制图是将地图资料数字化,利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处理,通过绘图仪绘出新编的地图方法。

20世纪70 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硬件的持续发展,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历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地图制图领域使用计算机必要性在于:①能更快更便宜地生产现有地图;②能生产特殊用户需要的地图;③能在缺少技术人员的情况下生产地图;④允许用同样的数据进行不同图形表示的实验;⑤易于进行统计分析;⑥改变了仅以印刷地图当作空间数据存储介质的现状,增大了信息载负量,因而减少了数据压缩分类和数据综合对质量的影响;⑦能生产手工方法难以生产的地图,如三维地图、立体地图等;⑧能生产那些已确定地图内容取舍原则而连续生产的地图;⑨自动化的引入导致整个地图生产过程的工艺革新、工时节省和技术改进。

完整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包括光盘数据)

完整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包括光盘数据)

完整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包括光盘
数据)
简介:《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由南京师范⼤学汤国安教授和杨昕合作编写的。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主要介绍了ArcGIS的使⽤基础、ArcGIS空间分析⼯具及地学分析实例。

具体内容包括:ArcGIS简介、ArcMAP基础操作、数据的创建与编辑、数据的变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空间系统分析、⽔⽂分析以及空间分析建模等。

此外,该书还配有具典型性意义的实例分析及⼤量的随书练习材料,并在光盘中辅以相应数据,以便学⽣课后练习和复习。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实⽤性与易读性的结合,既可作为⾼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测绘学等相关学科学⽣的教材,也可为科学研究、⼯程设计、规划管理等部门的科技⼈员提供参考。

更多请⾃⼰搜索。

同时发在ESRI中国社区,欢迎前去讨论
2009年1⽉12⽇已更新为固定的下载地址!
下载以下5个⽂件。

其中数据被分卷压缩为3个包,放在同⼀⽬录下解压缩即可。

由于上传的⽹站不⽀持中⽂⽂件夹,导致压缩包名称乱码,下载后请⾃⾏修改。

为⽅便各取所需,分为三部分:
1.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四次更新,内容和以前⼀样,请勿重复下载】
2.实例和练习指导书【第四次更新,内容和以前⼀样,请勿重复下载】
3.实例和练习数据(即光盘数据)【第四次更新,内容和以前⼀样,请勿重复下载】
部分资料预览图⽚
☆欢迎⼤家加⼊GIS 交流QQ群: 10675670(⾼级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mote Sensing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RS & GIS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讲稿)第一章GIS 概述§1.1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一、GIS产生的背景:地理学——地图绘制(手工、计算机)——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CGIS(1963年)二、GIS的发展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 空间技术的发展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定位的特点 1.全球地面无缝覆盖,全天候定位。

2.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

3.观测时间短。

4.提供三维坐标。

5.使用简便。

GPS系统:美国于1978-1993年发射,共24颗卫星。

其中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GPS卫星向用户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调制波,它含有:载波(L1和L2)、测距码(C/A码和P码)和数据码(导航电文)。

C/A码伪距,精度约为20米左右(民用)P码伪距,精度约为2米左右(军用)GLONASS系统: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并于1993年启用由24颗卫星组成。

目前在轨14颗卫星;预计于2010年左右使卫星数量达到“满员”状态。

民用信号定位精度:30米。

“伽利略”系统:30颗卫星组成欧空局和欧盟合作于1999年启动。

2005年12月28日,首颗试验卫星Glove-A成功发射;预计2008年底前全部发射入轨。

民用信号精度:1米。

“北斗”系统:“北斗1代”:2000-2003年发射3颗静止轨道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2颗工作卫星、1颗备用卫星)。

北斗2代:“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定位精度为10米。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的特点:能够快速、大范围获取地面影像和地表专题数据•SRTM计划——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2000年)(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覆盖范围在北纬60度至南纬56度之间。

10天内,有99.968%被一次覆盖,94.59%两次,49.25%三次,24.1%四次。

DEM高程数据间隔为1弧秒,约30米,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相当于1∶5万地形图SRTM由三部分组成:主雷达天线、桅杆、机外雷达天线(Outboard radar antenna)现代GIS的相关技术:地理学、遥感技术、测量学、数学和统计学、制图技术、计算机科学、专家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1.2 GIS的相关概念1、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形等。

2、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它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变化而改变。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能成为信息•数据只有通过解释、解算才能成为信息--使用者的知识背景。

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物紧密相关的-信息正确性与精确度的保证。

(2)信息的适用性:不同的信息适用于与之相关的领域。

(3)信息的传输性:信息在传输时,其原始意义并不改变。

(4)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使用对其本身无损失。

3、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4、信息系统:具有处理、管理和分析数据功能的系统,它能为人们的决策提供正确、有用的信息。

5、地图:是将地理环境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缩绘于平面上的图形。

a 由数学决定的结构b 特定的符号系统c 现象表示的取舍和概括6、地理信息:是指表示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1)定位特征:通过地理坐标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2)多维结构的特征:除地理位置外,还有多个专题和属性(3)时序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需及时采集和更新•地图与地理信息的关系: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统数据源•地图是GIS的查询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3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研究采集、管理、分析地理数据和输出地理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规划等所需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的概念并非指地理学,而是广义地指地理坐标参照系统中的坐标数据、属性数据以及以此为基础而演绎出来的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按功能分类:1.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

为特定的专门的目的服务,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农作物估产信息系统、草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

2.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信息服务为目标。

如国家级、地区级、市级或县级等。

3. 地理信息系统工具(GIS Tools):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

GIS与其它系统的区别: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区别1 . DBMS缺乏空间实体定义能力2 . DBMS缺乏空间关系查询能力3 . 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GIS与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1. 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2. 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GIS与其它系统的区别GIS与地图数据库的区别: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GIS与CAD系统的区别:1 . 二者虽然都有参考坐标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主要处理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2. CAD的坐标无地理意义,不能进行地理坐标转换。

§1.4 GIS的发展历史一、国外GIS的发展1.起步阶段(1960s):注重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

相关组织机构纷纷成立。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 T. Tomlinson首先提出GIS这一术语,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1969年,ESRI (环境系统研究所)建立;1969年,Integraph公司建立。

2.发展阶段(1970s):注重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受到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

3.推广应用阶段(1980s):注重空间决策支持分析。

应用领域迅速扩大,与RS结合,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

1981年,ESRI ARC/INFO GIS发布;1985年,GPS成为可运行系统;1986年,MapInfo 建立;1986年,SPOT卫星首次发射;1987年,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杂志出版;1989年,Ingegraph 发布MGE;1989年全球有报价的GIS软件达70多个。

4.用户时代(1990至今): 注重GIS社会应用与服务-商业决策和政府管理GIS技术迅猛发展-GIS产业化。

控件式GIS成为GISTools的发展方向;WebGIS蓬勃发展;三维GIS崭露头角。

5.国外主流GIS软件:ARC/INFO(ArcView、ArcObject、ArcIMS)-ARCGISGENAMAP(澳大利亚)MGE(Modular GIS Environment)MapInfo(MapinfoProserver、MapX、MapXtreme、SpatialWare)ERDAS二、我国GIS的发展1.准备阶段(1970后期): 舆论准备、提出倡议、组建队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

1980年中科院遥感所成立第一个GIS研究室2.试验阶段(1981-1985): 理论探索和区域性研究;制定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规范。

1:100万国土基础信息系统和全国土地信息系统1 :400万全国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3.初步发展阶段(1986至20世纪末):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被列入我国“七五”攻关课题,并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研究领域,已逐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应用效益。

4.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末到现在): 理论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三维GIS、WEBGIS 走向应用,GIS市场开始形成。

5.国产主流GIS软件: GeoStar(武测)MapGIS(地大)CityStar(北大)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GIS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进一步结合,构成地理学日趋完善的技术体系-3S技术;(2)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的研究更加深入;(3)GIS应用模型开发日趋加强;(4)GIS智能化;(5)GIS网络化-WEBGIS;(6)三维GIS第二章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1 遥感概述一、遥感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

遥感一词的英文为Remote Sensing,意思是遥远的感知。

60年代由美国人EvelynPruitt(美国海军研究局)提出。

广义理解: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实际工作中,重力、磁力、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被划为物探(物理探测)的范畴。

因而,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的范畴。

狭义理解:遥感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二、遥感技术系统根据电磁波理论,不与目标物接触,从远处用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相互间的关系的综合技术系统,称为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1. 遥感信息源2. 空间信息获取3. 遥感数据传输与接收4. 遥感信息处理、提取与分析5. 遥感信息应用6. 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7. 遥感技术系统组成遥感信息源: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

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