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轨道卫星观测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动力分析_刘猛
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和底沙再悬浮
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和底沙再悬浮陈一强;陈沈良;马宗文;彭俊;刘锋【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1(029)002【摘要】Based on the surficial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measured daily for one year, the tidal level measured hourly and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of winds measured at a fix station located at Gudong in the Huanghe River Delt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ata of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entered into the sea from the Huanghe River, the variations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and their dynamic mechanisms were studied by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SC in the Gudong nearshore area of the Huanghe River Delta shows distinctly a seasonal variation, thatis,higher in winter and lower in summer. Within a spring — neap tide circl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fluctuates jaggedl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commonly observed during the springneap tide circle.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SSC in the Gudong nearshore area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resuspension of bottom sediments caused by shoreward wind waves, rather by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entered into the sea from the Huanghe River. The small tidal range, the weak tidal current and the low tidal dynamic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jagged fluctuation of the SSC in theGudong nearshorearea.%根据黄河三角洲孤东潮位站1a的表层逐日悬沙质量浓度、逐时潮位和风速风向以及多年黄河入海水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冬高夏低季节性变化,大小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呈锯齿状波动,区别于常见的大潮高小潮低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认为,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是由向岸风浪引起的泥沙再悬浮过程控制,而非黄河入海水沙造成.潮差小,潮流弱,潮汐动力不足以掀动底沙,是造成悬沙质量浓度大小潮周期内变化规律特别的原因所在.【总页数】6页(P157-162)【作者】陈一强;陈沈良;马宗文;彭俊;刘锋【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3.2【相关文献】1.潮流作用下洋山港水域悬沙和底沙的交换 [J], 陈沈良;李向阳;俞航;谷国传2.悬沙组分对再悬浮过程响应的初步研究--以长江口南槽口门为例 [J], 张一乙;杨旸;陈景东;徐海东;高建华;汪亚平3.金塘水道潮流—悬沙相关性及其与再悬浮作用的关系 [J], 高抒;张立人4.金塘水道的悬沙输运和再悬浮作用特征 [J], 李占海;高抒;沈焕庭5.长江口底沙再悬浮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J], 成凌;程和琴;杜金洲;戴志军;江红;陈中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口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分析
辽河口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分析
赵学凯;郭凯元;周运浩;贾莉园;杨智博;张勤旭;张明亮
【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
【年(卷),期】2024(42)1
【摘要】基于2019—2020年HY-1C CZI的L2B级泥沙数据和同期气象、水文数据,应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开展辽河口海域悬浮泥沙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潮汐是该海域悬浮泥沙日变化的主导因素,落潮期平均悬浮泥沙质量浓度高于涨潮期;径流对辽河口海域悬浮泥沙质量浓度影响的范围主要在近岸区域,一般不超过5 m等深线;当落潮流流向与风向相反时,浑浊带常横向扩展,而当落潮流流向与风向相同时,浑浊带则收缩在辽河口顶部;风速与悬浮泥沙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离岸越近,风对悬浮泥沙的作用越强烈,这可能与风、浪的协同作用有关;受潮流、径流和风浪的影响,8 m等深线内侧通常发育为最大浑浊带。
【总页数】11页(P36-46)
【作者】赵学凯;郭凯元;周运浩;贾莉园;杨智博;张勤旭;张明亮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省近海生态环境与灾害防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7.1
【相关文献】
1.基于GF-4卫星反演的珠江口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
2.基于GEE的黄河口表层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珠江河口悬浮物中重金属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基于信息分析理论的珠江河口及深圳湾悬浮泥沙时空变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湾北岸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古海平面的指示意义
杭州湾北岸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古海平面的指示意义战庆;赵宝成;陈昆钰;史玉金;王寒梅【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24(43)4【摘要】对杭州湾北岸3处现代潮滩沉积物进行高精度粒度分析,查找研究区潮滩不同微相的粒度特征和差异,提取基于粒度分析的潮滩微相识别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到该区域的全新世钻孔潮滩沉积物中,识别钻孔潮滩沉积微相,据此建立研究区全新世早期的海平面曲线。
研究表明:杭州湾北岸现代高潮滩盐沼沉积物粘土含量明显高于高潮滩下部和中潮滩,而砂含量与之相反;高潮滩盐沼平均粒径等粒度参数明显小于中、高潮滩的粒度参数;盐沼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峰态宽缓,明显区别于高潮滩下部和中潮滩。
上述现代潮滩微相粒度敏感指标可成功应用到钻孔潮滩沉积微相划分中,并建立了该区域全新世早期海平面曲线。
曲线显示,9700~8700 cal a BP 期间海平面上升约11.6 m,海平面上升速率可达1.2 cm/a。
现代潮滩不同位置沉积物粒度参数的规律性差异可作为潮滩微相识别的有效指标,为古潮滩沉积微相识别和古海平面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11页(P516-526)【作者】战庆;赵宝成;陈昆钰;史玉金;王寒梅【作者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地面沉降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学国际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P736.2【相关文献】1.杭州湾北岸芦潮港潮滩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其粒度控制2.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沉积动力作用的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3.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微地貌特征及其海床侵蚀指示意义4.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间变化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5.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径流、潮流和风浪共同作用下近岸悬沙浓度变化的周期性探讨——以杭州湾和长江口交汇处的南汇嘴为例
收 稿 日 期 2 0 — — 9 0 7032
资助 项 目 :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长 江 来 沙 锐 减 背景 下 河 口 口 门 区 冲淤 调 整 的 初 步 研 究 (0 7 03 ; 育 部 长 江 学 者 和 创 新 团 队 4564)教 发 展 计 划 项 目—— 高 浊 度 边 缘海 生 物地 球 化 学 过 程 ( C I 0 2 ) 国家 重 大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规划 项 目— — 长时 间 尺度 河 口近 P SRT 4 7 ;
岸 环 境演 变 及其 对 河 口过 程 的 响 应 ( 0 2 B 1 4 7 20C 420)
作者简介 : 郜 昂 ( 9 9)男 , 南 长 垣 人 , 士 研 究 生 , 要从 事海 岸 带 地 貌 变 化 的 相 关 研 究 , 17 , 河 博 主
*通 讯 作 者 , - i:la g s lc e n , d . n E ma s n @ k e. c u e u c l y
通 站 的 月 均 流 量 呈 显 著 负 相 关 , 其 与 流 量 滞 后 1 尤 9d的 相 关 性 最 好 。研 究 区 日悬 沙 浓 度 变 化 主 要 为 大 、 潮 和 季 小
节 性 周 期 变 化 , 者 受 潮 动力 引起 的 泥 沙 沉 降一 再 悬 浮 控 制 , 者 受径 流 冲 淡 作 用 、 平 面 高 度 、 差 、 况 的 季 节 前 后 海 潮 风 性变化控制。 关 键 词 : 沙 浓度 ( S ; 州 湾 ; 波 分 析 ; 关 分 析 悬 S C) 杭 小 相 中 图 分 类 号 :7 4 3 P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6 4 ( 0 8 0 — 0 40 1 7 — 6 7 2 0 ) 10 4 — 7
杭州湾口北部的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和动力沉积作用研究
杭州湾口北部的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和动力沉积作用研究刘阿成
【期刊名称】《海洋通报》
【年(卷),期】2002(021)001
【摘要】在杭州湾口北部海区以1 km的网格间距采集了6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表明,粉砂和粘土为主的细颗粒沉积类型占90%强,主要分布在开阔海区;细砂为主的沉积类型占近10%,集中在岛屿附近.按颗粒质量百分数,细砂粒组占约10%,粉砂占60%,粘土占30%.表层沉积物中的砂主要来源于岛峡下的晚更新世陆相砂砾的侵蚀产物;粘土来自长江输沙;粉砂主要来源于长江输沙,但东南部海区明显受外海来沙的影响,含量增加约10%.
【总页数】8页(P49-56)
【作者】刘阿成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临测中心,上海,2001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14.6
【相关文献】
1.九龙江口一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响应 [J], 左书华;韩志远;赵洪波;杨华
2.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规律及沉积动力分区 [J], 肖晓;石要红;冯秀丽;徐元芹
3.辽东湾西岸典型岬湾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水动力条件浅析 [J], 刘世
昊;丰爱平;夏东兴;杜军;胡维芬;李平;张志卫
4.烟台套子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响应 [J], 左书华;韩志远;许婷
5.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底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作用研究 [J], 孔祥淮;刘健;李巍然;王淑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湾淤泥质海岸岸线变化及其动态模拟
杭州湾淤泥质海岸岸线变化及其动态模拟施伟勇;戴志军;谢华亮;张小玲【摘要】The measured data from a muddy coast segment located from the Nanzhu Harbor to Longquan in the northern coast area of the Hangzhou bay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shoreline chang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s well as associated dynamic simulation in the muddy coast segment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ch of the muddy coast segment has been being in an erosion state in recent 10 years due to the decreasing in the incoming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moving of erosion/ accretion waves from east to west. This will cause the whole shoreline in the area studied to retreat. Moreover, due to the action of seasonal wave climate, the beach of the muddy coast segment is in a silting state in winter half year and an eroding state in summer half year. As a result, the shoreline is pushed seaward in winter half year and retreated landward in summer half year. However, some parts of the shoreline may be retreated landward in winter half year and advanced seaward in summer half year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local engineering actions. As to the prediction of shoreline changes, it is possible to use the BF neural network mode with input vectors of - 3 m and -8m isobaths.%通过对杭州湾北岸南竹港龙泉岸段实测岸滩断面资料的统计分析,进而对淤泥质海岸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模拟预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因长江来沙减少以及侵蚀/淤积波自东向西移动,导致近10 a来该岸段岸滩处于侵蚀状态,其中岸线整体后退;因季节性的波侯作用,岸滩具有冬淤夏冲的特征,岸线则表现为冬涨夏退,因局部工程作用影响的岸线则具有冬退夏涨的特征.此外,基于-3m和-8m等深线构建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报岸线的变化是可行的.【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2(030)001【总页数】9页(P36-44)【关键词】岸线变化;淤泥质海岸;动态模拟;杭州湾北岸【作者】施伟勇;戴志军;谢华亮;张小玲【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7岸线变化是海岸演变和海岸带集成管理的核心研究内容[1-2]。
杭州湾海域水体悬沙粒度统计分析
注: 表中数据是各断面根据该断面上所有测站在大、中、小潮的涨急、落急、高平、低平 4 个潮时, 表、中、底 3 层不同粒级的出现频率计算 ( 算术平均) 得到的。
6. 1% 。 中潮期间, 粒径为 4. 00~20. 20 Lm 的悬沙, 其出现频率则以乍浦断面为多, 占 78. 2% ,
澉浦与金山断面相当, 分别占 76. 4% 和 75. 1% , 粒径大于 20. 20 Lm 的悬沙从澉浦断面的 8. 6% 减小到金山断面的 5. 3% 。
图 1 杭州湾原型水文观测测站分布示意图
2 样品来源及处理方法
样品来自 2000 年 9 月在杭州 湾进行的原型水文泥沙观测所获取的 648 个悬沙粒度样品, 其中澉浦断面的样品为 144 个, 乍浦断面的样品为 288 个, 金山断面的样品为 216 个。
X 收稿日期: 2002-07-18 作者简介: 茹荣忠 ( 1949- ) , 男, 广东新会市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工程水文的研究。
小潮期间, 粒径为 4. 00~20. 20 Lm 的悬沙, 在澉浦断面、乍浦断面和金山断面出现频 率分别为 75. 3% 、73. 9% 和 73. 7% , 粒径大于 20. 20 Lm 的悬沙, 出现频率则从澉浦断面 的 10. 2% 下降到金山断面的 5. 4% ( 见表 1) 。
3. 3 悬沙粒径的垂向变化
底层 1. 0 1. 8 5. 5 6. 4 10. 4 11. 0 10. 7 9. 8 9. 4 9. 5 9. 0 7. 6 4. 6 1. 9 0. 5 0. 2
·16·
东 海 海 洋
20 卷 4 期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表层的出现频率在 5. 1% ~7. 5% , 底层增大到 7. 2% ~12. 7% 。粒径 小于 4. 00 Lm 的悬沙, 其出现频率则随水深的增加而变小, 表层为 16. 9% ~18. 5% , 底层 减小到 11. 7% ~14. 7% 。
静止水色卫星GOCI及其应用进展
【综述】静止水色卫星GOCI 及其应用进展李冠男1,2 ,祥1,王新新1,2 ,孙广轮1,王林2 ,王( 1.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摘要: 海洋水色遥感技术是新兴的探测技术,能够通过遥感平台上搭载的探测器对海表水色信息进行探测进而获取海洋信息。
随着极地轨道卫星发展逐渐成熟,地球静止卫星也进入了发展阶段,开启了水色遥感技术的新时期。
本文基于地球同步卫星的优势特点,着重总结了第一颗地球静止水色卫星GOCI( 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 的主要参数信息及标准水色算法,同时对各算法的应用范围、计算公式及各方法的联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验证了GOCI 数据的实用性,最后指出了GOCI 在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第二代地球同步遥感器进行简要论述,以期为海洋探测研究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静止水色卫星; 传感器; 参数信息; 算法; 实际应用中图分类号: X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6336( 2014) 06-0966-06DOI:10.13634/ki.mes.2014.06.026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LI Guan-nan1,2 , WANG-Lin2 , WANG-Xiang1,2 ,WANG Xin-xin1,2 , SUN Guang-lun1,2( 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116026,China; 2.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Dalian 116023,China)Abstract: Ocean color technology is a new exploration technology; sensors obtain the information by detecting ocean surface. With development gradually mature of polar orbiting satellite,the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which starting the new period of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dvantage char-acteristics of geostationary satellites,this paper emphatically summarized the main parameter information and ocean color algorithms of GOCI as the first 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remote sensors,briefl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ran-ges,calculation formula of ocean color algorithms and the linkages of the algorithms,discuss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and verify the availability of GOCI data. Finally,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and briefly discussed the second-generation geostationary remote sensors.Wishes to provide more technical supports for ocean exploration researchKey w ords: 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 sensors; parameter information; algorithm; practical applicationsⅡ类水体是水色遥感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水体受浮游植物、悬浮物和黄色物质共同影响,水体集中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河口及近岸地区,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1-2]。
杭州湾口北部的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和动力沉积作用研究
维普资讯
次 要 的沉积 类 型进 行 了简化 ,如将 粉砂 质砂 与砂 质粉砂 用 同一符 号表 示 ,这 样 做 并不会 影 响本 文的主 要研 究结 果。 由图 3可见 ,粘 土质粉砂 是 本区最广 泛的沉积类 型 ,主要分 布在 开
阔海撼,l在北部、南部和中部海域, 曼 口 这与长江1 和 浙 江 沿 海 的 主 要 沉 积 类 型 是 一 3
2 表 层 沉 积 物 类 型 和分 布
沉 积物 粒度 分析 采 用综 合法 ,沉积物 命名用 谢 帕德三 角 图分类 法 ”。研究 海 域 的沉 积
物类 型有粘 土 质粉 砂 、细砂 、粉砂 、粉砂 质 粘士 、砂 质粉砂 、粉砂 质砂 、砂前 砂 ・ 枯土 。以 细砂 为主 的沉积 类 型 占近 1 %, 以粉砂和 粘 士为 主 的细颗粒 沉积类 型 占 9 0 0% 强。沉积 物 命 名采 用谢 帕德 三 角 图分 类 。 图 3是根 据 6 1个表 层 沉积物 样 品的粒度分 析结 果绘 制 饷 + 对 2
海 洋 通 报
2l 眷
凰 2 囊屠沉 积 物取 样站 位
Fi S m p i sa insf u fc e i n s g2 a l ng tt o or ra es d me t s
l 水 文 泥 沙 条件
ll 长 江 径 流 和 泥 沙 、
长 江年均 径 流量约 为 92 ×1 ’ , 年 输砂 量 为 4 6 0 长江 泥沙 在随 径 漉 向外 扩 . 5 0 、 ×l、 8 散 豹过程 中 .约 有一 半 沉积在 口门 区和 水下 三角 洲 ,南汇边滩 及 祟 明东滩成 为重 要 的沉 积 带 … 部分泥 沙 随冲淡 水绕过南 汇咀 ,由东北 向西南进入 杭州湾 (图 1 ,成为杭 州湾 的 , )
海岸工程中悬浮泥沙源强选取研究概述
科技资讯2016 NO.06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业 技 术7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随着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加剧,各类海岸工程包括港口建设、开挖航道、修建防波堤、围海造陆等,都会对周围海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而其中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的扩散输移对工程效果、海域环境等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悬浮泥沙的扩散输移范围和浓度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及悬浮泥沙引起的水质环境改变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1 泥沙模型的发展悬浮物输运数学模型大致可分为欧拉型和拉格朗日型两大类。
欧拉法计算量小,应用较广,它以悬浮物的空间浓度分布为研究对象,多采用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对悬浮物输运方程进行求解;拉格朗日法则通过追踪每个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置,采用统计的方法得到流场内不同时刻的悬浮物浓度分布。
该方法模拟精度高,但计算量相对较大[1]。
泥沙数学模型始于20世纪中期,经历了从一维、二维到三维,从非耦合到耦合的发展历程。
一维泥沙数学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长时空的泥沙问题,包括河道、水库的泥沙运动或长期的河床冲淤演变等。
随着实际工程的需要,近年来一维泥沙模型还被应用于非恒定流、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状态、复合水道以及异重流、往复流等不同流态的情况研究。
目前在悬沙、底沙输移以及河床演变中应用最广的是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一般分为平面及垂向二维模型。
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建立在垂向平均的基础上,模拟区域泥沙场的平面分布。
考虑水动力因素,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主要分为如下4类[2]:(1)只考虑潮流作用,适用于潮流作用为主、波浪影响小的地区;(2)考虑波浪掀沙、潮流输沙作用,这种模型在挟沙力的确定中考虑波高因子的影响;(3)考虑波浪掀沙及波浪场对潮流场影响的泥沙模型,通过底摩擦力和辐射应力在潮流场的计算中引入波浪作用;(4)考虑波浪掀沙以及波流相互作用的泥沙数学模型,在(3)的基础上考虑流场对波浪场的影响,即波流场的相互作用。
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沉积动力作用的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沉积动力作用的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邢云;张卫国;杨世伦;俞立中【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07(025)002【摘要】根据2004年9月-2005年8月杭州湾北岸中潮滩固定观测点重复采集的表层沉积物的磁学参数和粒度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域潮滩沉积物磁学性质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沉积动力的响应.结果表明, 该观测点潮滩沉积物磁学参数存在显著的月际变化,2004年12月底-2005年5月上旬的半年中,SIRM、χARM、χfd%、χARM/χ、χARM/SIRM等参数出现高值,指示了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细晶粒亚铁磁性矿物,对应于潮滩淤积时段和较细的沉积物粒级组成,其余各月上述磁参数值较低,对应于潮滩沉积物较粗的侵蚀期.上述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潮滩冲淤过程中沉积动力的变化.【总页数】7页(P267-273)【作者】邢云;张卫国;杨世伦;俞立中【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相关文献】1.杭州湾北岸芦潮港潮滩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其粒度控制 [J], 刘莹;张卫国;杨世伦;罗艺;董辰寅;俞立中2.强潮海湾近岸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动力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J], 赵建春;戴志军;李九发;李为华3.长江口现代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和自生铁硫化物的分布 [J], 高晓琴;王张华;李琳;吴绪旭4.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间变化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 [J], 陈沈良;杨世伦;吴瑞明5.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J], 曹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Landsat和NOAA遥感资料联合监测杭州湾的悬浮泥沙
应用Landsat和NOAA遥感资料联合监测杭州湾的悬浮泥
沙
陈呜;李士鸿
【期刊名称】《泥沙研究》
【年(卷),期】1989()3
【摘要】本文根据杭州湾泥沙质地特性、粒径分布选择适用的、精度较高的悬浮泥沙遥感定量经验模式.布置Landsat-TM数据的同步泥沙取样,由同步资料选择最佳波段、确定参数,并配合使用多时相NOAA-AVHRR数据,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得到不同潮情下的泥沙分布,进而分析杭州湾泥沙随潮流的变化情况.
【总页数】6页(P29-34)
【关键词】悬浮泥沙;泥沙;Landsat;遥感数据
【作者】陈呜;李士鸿
【作者单位】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2.3
【相关文献】
1.基于GOCI的近岸高浓度悬浮泥沙遥感反演——以杭州湾及邻近海域为例 [J], 江彬彬;张霄宇;杜泳;黄大松;杨顶田;姚玲玲
2.基于Landsat 8的长江口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 [J], 马骅;钟煌亮;罗章;朱磊;施峰
3.基于Landsat 8的长江口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 [J], 马骅;钟煌亮;罗章;朱磊;施峰;;;;;
4.基于Landsat8数据的舟山群岛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研究 [J], 潘磊剑;郭碧云
5.基于GF-4卫星的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J], 邵宇杰;胡越凯;周斌;陈芳;何贤强;王国军;袁小红;周亚丽;于之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杭州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姓名:裴楚妮班级:景观12-2学号:2012025233一、研究区概况杭州湾是钱塘江河口区外海滨部分,外形呈喇22叭状,自海口向内由宽变窄。
受季风影响,风向主要表现为季风特征,风速湾口大于湾顶。
全年空气比较湿润、多雨,属亚热带地区。
杭州湾泥沙为淤泥物质,潮流是泥沙搬运、沉积的主要动力,波浪在泥沙搬运中起着次要作用。
研究区位于慈溪市,是杭州湾的咽喉部分。
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因而景观变化显著。
其具体范围为:东经120? 55? ~121? 30?,北纬30? 10? ~ 30? 42?,包括水域在内,面积约2500km2二、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研究区采用2000年6月、2002年11月和2005年6月三期杭州湾慈溪湿地的TM 遥感影像。
遥感信息的分析识别主要依据地物反射光谱特性,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特性。
例如湿地的水特性使得它的反射光谱特性与其他地类有很大不同,这是遥感监测湿地的基础。
湿地植物种群有特定的反射光谱,尤其在近红外波段,不同植物种类的反射率离散程度较大,有利于湿地植被类型的识别,这也是湿地遥感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遥感数据处理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IMAGIN 8. 7完成几何校正,方法采用从地形图到遥感图像的校正方法,二阶多项式拟合,质量控制在均方根误差小于0.5像元。
同样,将不同年份的遥感图像以已经经过校正并带投影坐标系统的2000年遥感图像为基准,进行一一几何校正,使各幅图像均具有相同的投影系统,并且能够在同一视窗下叠加显示,没有变化的部分应该完全重叠。
根据分析需要,对T M 5、4、3波段做假彩色合成,岸线提取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做出湿地岸线提取图。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为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但对湿地研究尚无成熟的完全自动分类方法,只能进行半自动解译[10],即对遥感图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后,再参考目标区最新的土地利用图、地形图、交通图及其他相关图件进行人工目视解译修正。
杭州湾及洋山深水港动力和泥沙条件分析
杭州湾及洋山深水港动力和泥沙条件分析徐啸; 佘小建; 崔峥; 毛宁; 张磊【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9(040)005【总页数】8页(P504-510,517)【关键词】杭州湾; 洋山港; 海洋动力; 泥沙运动特点【作者】徐啸; 佘小建; 崔峥; 毛宁; 张磊【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 TV1431 杭州湾动力和泥沙条件1.1 杭州湾地理地形概况图1 杭州湾地理地形形势(图中五角星为海洋测站位置)Fig.1 Geographic and topographic map of Hangzhou Bay杭州湾呈喇叭形河口湾,东西长90 km,湾顶澉浦断面宽约20 km,到金山—庵东一线,宽度骤增,至湾口(南汇嘴—甬江口)南北宽达 100多km,湾口以内面积约5 000 km2,平均水深8 m左右。
湾口外东和东南有舟山群岛掩护,众多岛屿主要分布在10 m等深线以外海域。
杭州湾东北与长江口相连。
长江口径流量是钱塘江的41倍,输沙量更是钱塘江的127倍[1]。
杭州湾的泥沙输移趋势主要受控1.2 杭州湾潮汐潮流特征1.2.1 杭州湾潮汐特征杭州湾属强潮海湾,外海潮波原为前进波性质,进入舟山群岛海域,由于边界反射、磨擦等条件影响,潮波发生变形,本海域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
潮波性质基本上接近驻波形态。
由湾口至湾顶潮波逐步增强,表现为潮差增大,涨落潮波不对称,浅水分潮的振幅从东往西随着水深变浅而逐渐增大,湾口芦潮港平均潮差为3.24 m,至湾顶浙江澉浦平均潮差为5.71 m。
1.2.2 杭州湾潮流特征东海的潮流向西运动部分,以南汇嘴—大戟山为界,北侧涨潮流进入长江口,南侧进入杭州湾。
杭州湾内相邻的岛屿形成多个岛链,进出杭州湾的潮流通过这些岛链时,分别形成绕岛水流和岛链之间的通道水流,水流形态较为复杂。
由图1可见,杭州湾湾口处南北各有一个潮流深槽向西延伸到杭州湾口门内,外海涨潮流沿这两个潮流深槽进入杭州湾中部水域,到达金山深槽后折向西南;落潮主流方向相反。
杭州湾浅层粉土动力特性研究
杭州湾浅层粉土动力特性研究
刘瑞民;叶银灿;陈小玲
【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
【年(卷),期】2013(031)003
【摘要】选用杭州湾广泛分布的浅层粉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动三轴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加载频率及动应力对杭州湾海底浅层粉土动应变、临界循环应力比和动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加载条件下,重塑样比原状样在更小振次内达到破坏,原状样动强度大于重塑样;结构性是影响土样动强度的重要因素,结构性对土样强度的影响随着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强,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弱;加载频率的变化也对试样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大,试样达到破坏所需振次加大,试样临界循环应力比也随之增大.
【总页数】6页(P49-54)
【作者】刘瑞民;叶银灿;陈小玲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11
【相关文献】
1.考虑索局部振动的斜拉桥动力特性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动力特性分析[J], 布占宇;吕忠达;徐爱敏;叶贵如;谢旭
2.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动力特性研究 [J], 田竞;杜春雪;王江锋;侯庆雷;郭林芳
3.钱塘江河口浅层粉土吹填后的动力特性试验 [J], 陈式华;栾姗姗;沈水进;方华建;马庆宏
4.复杂应力路径下粉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J], 赵津东; 董金梅; 沈震; 陈凡
5.复杂应力路径下粉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J], 赵津东; 董金梅; 沈震; 陈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泥沙粒径及射流速度对沙床冲刷的影响
泥沙粒径及射流速度对沙床冲刷的影响刘思源【摘要】射流冲刷在众多疏浚工程中应用广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很有必要.基于Eulerian二相流模型和k-ε湍流模型,以粒径为0.04~0.23 mm 的沙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二维垂向淹没射流冲刷沙床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粒径和射流速度对沙床冲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粒径范围内,最大冲刷深度和悬浮泥沙体积与流速成正相关,与粒径成负相关,且流速的影响更大.【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7(048)023【总页数】6页(P79-83,99)【关键词】泥沙粒径;射流流速;射流冲刷;数值模拟【作者】刘思源【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1射流在疏浚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耙吸式挖泥船的工作中,射流在辅助切削、降低耙头切削力和防止耙头堵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且射流通过增加水体扰动,使泥沙悬浮,可有效提高疏浚效率。
考虑到挑流冲刷一般也作为射流冲刷问题考虑,对射流冲刷进行进一步研究很有必要。
目前,国内外对射流冲刷问题已经有了较多研究成果。
Aderibigbe[2-3],Rajaratnam[4], Mih[5]和Westrich等[6]通过物理实验分别研究了喷口直径(4~40 mm)、泥沙粒径(0.53~2.42 mm)、射流速度(0.66~4.6 m/s)和靶距(即喷口到沙床平面的距离,0~0.82 m)对冲刷深度和冲刷坑形态的影响,最后认为靶距、喷口直径和弗劳德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Ansari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了泥沙黏性的影响[7],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黏性沙范畴。
随着近年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CFD方法研究泥沙相关问题。
Liu等使用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模拟了带自由表面的冲刷问题[8],邓军等研究了掺气射流对河床的冲刷,结果均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9]。
太湖水动力对悬浮泥沙作用的数值模拟
太湖水动力对悬浮泥沙作用的数值模拟
赵津京;魏志平;刘璟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18(000)0z1
【摘要】湖泊中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动力条件,研究太湖水动力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有利于通过改善水动力条件来改善太湖水生态.采用三维水动力水生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太湖湖流模型和波浪模型,并经过模型验证;将验证好的湖流和波浪模型结果用于泥沙悬浮物模型的输入条件,计算不同湖流和波浪条件下的太湖冲淤变化和悬浮物浓度值,分析湖流和波浪对悬浮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的水动力驱动作用力主要为风,风速越大,湖中水流和波浪越大,引起的悬浮泥沙浓度越大.利用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太湖水流、波浪和泥沙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7页(P110-116)
【作者】赵津京;魏志平;刘璟
【作者单位】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61;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61;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52.3;X524
【相关文献】
1.套子湾围垦工程施工期悬浮泥沙扩散数值模拟 [J], 田小卉;许婷
2.太湖水动力学三维数值试验研究:1.风生流和风涌增减水的三维数值模拟 [J], 胡维平;濮培民
3.闽江口B6区块采砂悬浮泥沙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J], 余钦明
4.闽江口B6区块采砂悬浮泥沙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J], 余钦明;
5.水动力扰动作用对太湖水体胶体相痕量金属浓度影响的模拟 [J], 张战平;朱广伟;孙小静;高永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γ密度仪测定杭州湾浮泥和淤泥重度简介
γ密度仪测定杭州湾浮泥和淤泥重度简介
李樟苏;吴永进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简要介绍用γ射线密度仪对所测上海港杭州湾深水航道东试挖槽浮泥和淤泥重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竣工四个月来已回淤2.4M厚的细颗粒泥沙,浮泥层平均淤厚为40CM,回淤量达37万M^3。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李樟苏;吴永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8.6
【相关文献】
1.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时间序列模型和预测 [J], 邓杰;程宗毛
2.基于 GOCI 数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两侧水域悬浮泥沙浓度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J], 刘波;程乾;曾焕建;杨润华
3.基于GOCI的近岸高浓度悬浮泥沙遥感反演——以杭州湾及邻近海域为例 [J], 江彬彬;张霄宇;杜泳;黄大松;杨顶田;姚玲玲
4.基于GF-4卫星的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J], 邵宇杰;胡越凯;周斌;陈芳;何贤强;王国军;袁小红;周亚丽;于之锋
5.杭州湾三维悬浮泥沙输运模型初始场的伴随法反演研究 [J], 杜云飞;张继才;王道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湾地貌及沉积界面的活动性
杭州湾地貌及沉积界面的活动性
冯应俊;李炎
【期刊名称】《海洋学报》
【年(卷),期】1990(012)002
【摘要】杭州湾的地貌发育过程中具有沙坎区、潮流槽脊区、平缓堆积区三种特
征分区.杭州湾的沉积界面具有高度的活动性.本文引用沉积界面活动层和混合系数,作为描述和分析各区沉积界面动态特征的定量指标.根据地形时序过程和^(210)Pb 放射性比度在沉积剖面中分布的推算,年周期波动的活动层为0.1—4m,多年波动的活动层为0.5—8m,并由沙坎区往湾口逐渐减小;混合系数从沙坎区的10^(-3)cm/s、潮流槽脊区10^(-4)cm^2/s至平缓堆积区10^(-5)cm^2/s量级,也向湾口逐渐降低,比湾外的长江水下三角洲高出1—3个数量级.
【总页数】11页(P213-223)
【作者】冯应俊;李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7.121
【相关文献】
1.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沉积动力作用的响应:以杭州湾北
岸为例 [J], 邢云;张卫国;杨世伦;俞立中
2.杭州湾口北部的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和动力沉积作用研究 [J], 刘阿成
3.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间变化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 [J], 陈沈良;杨世伦;吴瑞明
4.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分区及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J], 柴小平; 魏娜; 任世军; 母清林; 胡序朋; 杜晓琴
5.代表我国冰冻圈地貌与沉积研究跃上新台阶的一部力作──《中天山冰冻圈地貌过程与沉积特征》评介 [J], 潘保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沙研究2013年2月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第1期静止轨道卫星观测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动力分析刘猛,沈芳,葛建忠,孔亚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要:利用静止轨道水色遥感卫星GOCI的一天多景数据,采用基于半经验辐射传输模型(SERT),反演获得杭州湾海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结合三维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型(FVCOM),模拟卫星成像时刻杭州湾水位、潮流分布状况。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潮流变化是该海区在涨落潮、大小潮悬沙分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风浪作用导致杭州湾海域悬沙浓度枯季明显大于洪季。
关键词:静止轨道卫星;悬浮泥沙;动态变化;海洋数值模拟;杭州湾中图分类号:TV1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68-155X(2013)01-0007-071引言杭州湾位于浙江省北部,港口航道、滩涂及水产资源丰富。
上海、宁波等经济开发区环绕南北,经济开发利用价值巨大[1]。
杭州湾地形特殊,具有潮大、流急、含沙量高等特点,而高浓度含沙水体对港口影响巨大。
因此,掌握杭州湾海区悬浮泥沙的变化规律,无疑对海区以后的工程决策、区域地形演变、沉积侵蚀速率有着重要意义[2]。
多年以来,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杭州湾悬浮泥沙运动规律,很多学者以站点实测资料为基础,探讨了该海域悬沙变化问题。
陈吉余等[3,4]依托长江口南汇嘴的实测泥沙和流速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到杭州湾的泥沙输移途径;针对杭州湾内浅滩、岛屿等的泥沙变化规律其他学者也进行了分析[5-8]。
然而基于测船的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比较离散,很难了解整个湾内的悬浮泥沙分布及变化全貌。
由于卫星遥感具有覆盖面积大、多次重访的特点,有利于探测海域悬浮泥沙的连续分布和变化。
早期,陈夏法[1]利用NOAA卫星影像对杭州湾悬浮泥沙进行了多实相的遥感分析;陈鸣等[9]利用Landsat和NOAA遥感资料联合监测了杭州湾的悬浮泥沙。
21世纪以来,更多学者采用了Sea-WiFS、MODIS、MERIS海洋水色卫星数据观测杭州湾悬浮泥沙的分布[2,10,11]。
然而受卫星重访周期的限制,极轨卫星遥感反演最多只能获得每天某一时刻的悬沙分布,无法获得一个潮周期时间内悬沙分布的变化过程。
由于潮周期内的流速变化和水位变化是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2],故结合连续时刻的悬沙遥感反演及卫星成像时刻海区的潮流情况,可为杭州湾海区悬浮泥沙分布及变化规律的揭示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本文收集了覆盖杭州湾海区每小时重访的静止轨道水色卫星数据GOCI,利用Shen等[13]半经验辐射传输模型(SERT)反演杭州湾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同时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型FVCOM,模拟了卫星成像时刻前后的杭州湾海域的潮流分布,综合分析了杭州湾海域悬沙的浓度随不同潮情和季节的变异特性。
收稿日期:2012-09-07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2009050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39003,4127137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76110009);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业务项目(2012KYYW02,2011RCDW03)作者简介:刘猛(1989-),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岸带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E-mail:liumeng_824@126.com通讯作者:沈芳。
E-mail:fshen@sklec.ecnu.edu.cn72研究区域杭州湾是一典型喇叭型强潮河口,基本呈东西走向,全长85km,湾口连线(芦潮港—镇海)宽98.5km,湾顶连线(澉浦—西山)宽19.4km,海湾水域面积4800km2。
杭州湾口至湾顶乍浦海底地形平坦,平均水深8 10m,北部沿岸有一长度约为60km的深槽,其水深一般为10 15m,局部地区水深达20 40m[8]。
杭州湾海区潮汐运动的基本能量来自西北太平洋,且以M分潮起支配作用,潮汛性质属2于非正规半日潮。
平均落潮历时略大于涨潮历时,从湾口芦潮港到湾顶澉浦,平均潮差从3.21m逐渐增大到5.57m[14]。
图1中为模拟得到的2011年4月5日0:00-13:00的流速、流向的逐时过程图。
如图1所示,湾内涨落潮流为往复流性质,但涨落潮方向南北有所差别。
在湾内中部和南部地区,涨落潮流向基本呈NW-SE方向。
在湾顶位置,出自钱塘江河口的落潮流,大部分过庵东浅滩转向东南,小部分沿杭州湾北岸深槽向东北流向湾口,在金山沿岸附近变为正东向,最后在长江口落潮流的影响下转向东南。
海区内涨潮流方向基本上与落潮流相反。
图1杭州湾及模拟4月5日部分站位表层的流速、流向逐时过程线图Fig.1Surface current velocities and directions at stations in Hangzhou Bay on April5,20113数据与方法3.1GOCI数据GOCI(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传感器搭载于由韩国2010年7月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水色卫星CMOS(Communication Ocean an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传感器设计地面分辨率500m,可实现以36ʎN和130ʎE为中心、2500km刈幅、每天10景的拍摄任务,其中8景成像时间在白天,2景在夜晚(红外)。
白天的成像时间从地方时8:00-15:00每小时一次。
表1列出了传感器其他部分信息。
表1GOCI传感器数据特性Table1Characteristics of GOCI sensor波段12345678中心波长/nm412443490555660680745865波段带宽/nm2020202020102040最大海洋辐亮度/(W/(m2·um·sr))150.0145.8115.585.258.346.2 3.023.4本文收集了2011年4月5日、12日和8月19日的时间覆盖为太阳高度角适中的9:00-14:00六个时刻共18景GOCI影像数据进行悬沙浓度的遥感反演。
所选卫星影像成像时刻的潮流条件包括了涨潮和落潮,时间分布覆盖了洪、枯季。
3.2方法3.2.1悬浮泥沙浓度的反演方法8本文采用基于半经验辐射传输模型(SERT )的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13],其表达式如下R rs =(αβC ss )/(1+βC ss +1+2βC 槡ss )(1)其中R rs 为遥感反射率(也称离水辐射反射率),C ss 为悬浮泥沙浓度,α、β为经验参数。
考虑到宽范围悬沙浓度(如0.020 2.5g /L )下可能出现的遥感反射率饱和,Shen 等[13]通过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多波段转换的反演方案,提出较低悬沙浓度(如<0.020g /L )下R rs (555)敏感度较高,中等悬沙浓度(如<0.20g /L )下R rs (660)敏感相对较高,R rs (745)可反演高悬沙浓度(>0.20g /L ),以提高宽范围悬沙浓度的反演精度。
GOCI 的3个波段555nm 、660nm 、745nm 转换参数见表2。
表2GOCI 选用波段在SERT 模型中的α、β值Table 2Two parameters of SERT model at candidate GOCI bands波段/nm555660745α0.0480.07210.0982β43.841616.97542.50523.2.2杭州湾潮流的数值模拟杭州湾海区岛屿众多,岸线复杂多变,岛屿岸线对水流方向起到十分重要的诱导作用。
根据实测资料,湾内岛屿间水流垂向变化明显,存在明显的三维特征,杭州湾海区独特的地形和水动力特性对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提出了要求。
本文采用三维无结构三角形网格有限体积的河口近海数值模式FVCOM (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 ),模拟杭州湾海区对应卫星成像时刻的水位和潮流分布图。
FV-COM 应用在杭州湾海域有两个优点:(1)计算网格为无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可以准确的拟合杭州湾区域多岛屿、多汊道地区的岸线;(2)三维模式,可模拟流速的垂向变化,模型验证详见参考文献[15]。
4结果利用SERT 模型反演得到了2011年4月5日、4月12日和8月19日杭州湾海区表层悬浮泥沙浓度。
限于篇幅,文中只列出了表示4月5日9:00-14:006个时刻的表层悬沙浓度反演结果和对应时刻的表层流场分布(图2);4月12日、8月19日当日10:00的表层悬沙浓度反演结果(图3)。
5高时间频率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5.1悬浮泥沙浓度的潮流周期性变化5.1.1悬浮泥沙随涨、落潮的变化杭州湾海区含沙量随涨落潮流的变化显著。
如图2所示,杭州湾海区含沙量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且在湾口北部和庵东滩地前缘海区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含沙量区。
这与杭州湾涨落潮流流路基本吻合。
在4月5日9:00-14:00期间,杭州湾湾内整体处于大潮涨潮中期到落潮初期阶段,如图2中潮流部分所示,由于湾口南部舟山岛屿的层层阻隔,杭州湾北部作为涨潮流的主要通道,水位抬升过程明显快于南岸。
经南汇嘴进入杭州湾北岸水域的长江下泄泥沙[4,16-18],受NW 向涨潮流的顶托沿杭州湾北岸向湾顶输运。
落潮时,钱塘江落潮流大部沿南岸而出,在庵东浅滩前缘,水流辐散,在潮流和风浪作用下,平均含沙量达到2.5g /L ,而后在偏南落潮流的作用下向湾口运移。
用反演得到的每个时刻的悬沙浓度减去上个时刻的反演结果,可得到不同时刻间整个杭州湾海域的悬沙净变情况。
在4月5日的结果中,有一明显的净增水团在靠近杭州湾北岸边向湾顶位置移动。
在4月12日的结果中,随着落潮流的不断增大,杭州湾南岸悬沙浓度不断增加。
这形成了杭州湾悬沙类似于“ ”形的北进南出的基本格局。
涨落潮流流路主要影响了杭州湾泥沙的整体运移趋势,而涨落潮流速的变化控制了悬沙浓度的变化趋势。
如在4月5日的反演结果中,在图1中湾口P5点位置,当涨潮流速由1.47m /s 降到0.42m /s 时,对应的悬沙浓度从1.66g /L 减小到0.72g /L 。
湾顶P13点位置,涨潮流速由1.64m /s 下降到0.68m /s 时,悬沙浓度从2.64g /L 降低到1.24g /L ;在4月12日的反演结果中,在P5点,当落潮流速从0.55m /s 增加到0.9m /s 时,悬沙浓度从0.117g /L 增加到0.226g /L ;湾顶P13点,当落潮流速从0.53m /s 增加到1.05m /s 时,悬沙浓度从0.106g /L 增加到0.293g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