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100道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2、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权力高度集中 B.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严格的等级差别 D.君主专制独裁
3、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5、《韩非子》载,商代“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手”。说明商朝
A.社会矛盾尖锐 B.乱丢垃圾的问题十分严重
C.高度重视公道的维护 D.重视环境卫生
6、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最能说明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
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 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
7、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⑦④①③ D.④①②③
8、以描写古人智谋和浩大战争场面为突出特色的(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9、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宝玉的荔枝色哆罗呢箭袖……,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绉裙……冯紫英拿来
推销的鲛绡帐……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A.外国商品普遍进入市民家庭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10、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造成上
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乾隆时期,水患频繁 B.与水争地
C.清朝腐败,疏于治水,水患频繁 D.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
1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的出现 B.井田制瓦解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12、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说明盛唐时期
A.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
C.邢窑白瓷的生产规模较大 D.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到全国
13、《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14、.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这是因为
A.商人反对重农抑商政策 B.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不力
C.整个社会生产不断进步 D.重农抑商政策不合国情无法推行
15、依据西击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6、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⑤②③④①
17、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
A.动用军队 B.征调百姓C.招募手工业者 D.有专业的匠户从事工程
18、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19、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战国时期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①多为工商业中心②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兼有政治、商业中心双重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21、中国古代史上,相权被一次又一次地分割,但宰相的职务在很长时间内又并未取消。这说明
A.皇权尚不足够强大 B.丞相大多是皇帝的亲信
C.丞相受制于皇帝,没有实权 D.皇权与相权虽有矛盾但又相互依赖
22、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B.加强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4、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百世不迁之宗”的说明,这是指
A、大宗的嫡长子
B、大宗的庶子
C、小宗的长子
D、小宗的次子
25、汉武帝颁行“附益之法”的直接目的是
A.剥夺分割诸侯王的封地 B.限制诸侯活动,不得参与政事
C.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D.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维护统一
26、乾隆时《江南县之.木棉谣》:“大妇弓弹中妇织,绿鬟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更高。”此谣反应出的社会现象不包括
A. 江南纺织业的发展
B. 封建地主剥削的沉重
C. 商品经济有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7、汉代有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这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B.《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
C.张衡对月食做出的科学解释 D.《史记》对天文现象的记载
28、清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普遍流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B.地主、商人积极投资田地
C.经济作物增长超过粮食作物 D.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29、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这时的中国对正在扩展的工业革命豪无反应,最直接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制度腐朽
30、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日;“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秦日:“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帝”是指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
31、“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发愤”著史,反映了古人一种什么精神
A.隐忍苟活 B.忍辱负重,艰苦创业 C.励精图治 D.卧薪尝胆,立志复仇
32、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3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3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35、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A.郡 B.县 C.州 D.省
36、《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
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37、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前期江南的农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相同原因是
A.北方大量人口的南迁,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8、西周时期,一位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该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39、唐朝的商品经济比前代更为发达,其中最能反映其发达程度的是.
A.开元通宝成为通用货币 B.政府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
C.交易场所中有许多邸店 D.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40、下图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