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学习题(2-6章)
生态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个)1、生态位的英文是___BA.habitat B.niche C.site D.place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B.蛔虫C.珊瑚虫D.青蛙3、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B.奥德姆C.苏卡乔夫D.坦斯利5、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
A.热带或亚热带B.温带C.寒温带D.极地6、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D.稻田养鱼或养鸭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
A.海洋B.河口湾C.红树林D.盐湖8、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10、在___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 B.利用性C.种间D.种内11、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_C__的负指数关系。
()A.阿伦法则B.Hamilton定律C.比尔定律D.贝格曼规律1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__A_。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13、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C )A食草动物 B 杂食动物 C 肉食动物 D 碎食动物14、下列动物类群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是(D )A无脊椎动物 B 外温性脊椎动物 C 内温性脊椎动物 D 原生动物1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S389)16、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含答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典型例题

(含答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典型例题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利用野猪与家猪杂交的方法,培育出了肉质口感更佳的瘦肉型猪。
这说明野生动物具有巨大的、有待开发的A.已知价值B.直接价值C.潜在价值D.间接价值2、小明在花卉市场观察到了金发藓、刚毛藻、肾蕨等不同植物,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的植物是刚毛藻B.③处可填写“具有输导组织”C.④代表的植物利用孢子繁殖D.三种植物都主要生活在水中3、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门B.纲C.属D.种4、2021年4月以来,我国云南各地政府和群众科学有序引导北迁的亚洲象群南返,圆满完成了北迁亚洲象群的处置工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B.保护野生象最根本的措施是迁地保护C.保护野生动物就是要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资源D.当野生象与人类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应当立即捕杀5、在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以下两类动物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环境不同B.生殖方式不同C.体内有无脊柱D.体温是否恒定6、吉林省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在于()A.打造旅游胜地B.为人类提供多种山珍C.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D.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7、下列行为有利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是()A.偷猎B.乱捕滥杀C.灭绝老鼠D.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养台8、今年4月在首领带领下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北上旅行,深深牵动着地球村村民的心,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B.提前预判象群去向,尽量避免象群与人类产生冲突C.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D.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9、继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后,在非洲多个国家发现新型变异新冠病毒。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新型变异毒株命名为“奥密克戎”。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练习题(含解析)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第 1 页,共 42 页2/25生态学章节习题第一章绪论(15个)一、单选1.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A. 生物群落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个体生态学。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生态学的发展概括起来,分为()A. 六个时期B. 五个时期C. 四个时期D. 三个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分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3.生态学学派分化是在()A.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B.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C.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D. 现代生态学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出现了多个研究重点不同的学派。
在植物生态学方面,英美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极学说,该学说侧重于动态生态研究;法瑞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对群落结构的研究,即侧重于静态生态研究;北欧学派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瓦尔明(E.Warming)在植物地理学方面的工作;苏联学派则主要在生物地理群落(近似于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第 2 页,共 42 页2/254.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 生物个体B. 生物种群C. 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5.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A. 生物组织层次B. 生物类群C. 生境类型D. 应用领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又叫生物圈生态学)。
生态学基础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基础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一个猴群占据某个山头,不让其他猴群进入,这一现象在生态学中称为()A、领域行为B、自疏现象C、种群调节D、密度效应正确答案:A2.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油菜C、菠菜D、晚稻正确答案:D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浓度的增加()。
A、CO2B、SO2C、NO3D、NH3正确答案:B4.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A、气候顶极B、地形顶级C、偏途顶极D、土壤顶极正确答案:A5.下列因素中,属于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较甜最主要原因的是()A、昼夜温差大B、紫外线强C、降水多D、日照时间短正确答案:A6.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A、垂直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纬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正确答案:C7.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时。
与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比,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A、不确定B、相等C、较少D、较多正确答案:B8.“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反映的是植物的()A、边缘效应B、他感作用C、密度效应D、种间关系正确答案:C9.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正确答案:C10.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N(T—C)中,C表示()A、生物学零度B、摄氏零度C、月平均温度D、年平均温度正确答案:A1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元B、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C、种群是多种生物的集合D、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正确答案:C12.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正确答案:D13.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优势种B、稀有种C、亚优势种D、伴生种正确答案:A14.下列中国科学家中,对生态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动物行为生态学考试试题

动物行为生态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面哪个不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A. 动物个体B. 动物种群C. 动物群落D. 动物物种2. 动物行为生态学主要关注的是动物的哪些方面?A. 动物感知和认知能力B. 动物的生长发育C. 动物的繁殖行为D. 动物的物种分布3. 哪种类型的动物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行为?A. 捕食行为B. 飞行行为C. 婚恋行为D. 逃避行为4. 动物行为生态学主要采用哪种方法来研究动物行为?A. 实验方法B. 观察方法C. 模拟方法D. 统计方法5. 下面哪个不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之一?A. 每个个体的行为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 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食物和伴侣C. 动物行为具有适应性D. 动物行为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6. 动物行为生态学主要关注的是动物行为的哪个层次?A. 个体层面B. 物种层面C. 种群层面D. 生态系统层面7. 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动物的决策行为,决策行为是指动物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如何做出决策。
下面哪个不是决策行为的因素?A. 外部环境因素B. 遗传因素C. 心理因素D. 社会因素8. 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常常涉及动物的社会行为。
下面哪个不是社会行为的类型?A. 合作行为B. 竞争行为C. 迁徙行为D. 交流行为9. 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动物的亲代行为,亲代行为是指动物在繁殖季节对后代的照顾和保护行为。
下面哪个不是亲代行为的类型?A. 哺乳行为B. 孵卵行为C. 抚育行为D. 交配行为10. 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动物的空间行为,空间行为是指动物在空间范围内的活动模式。
下面哪个不是空间行为的类型?A. 聚集行为B. 迁徙行为C. 防御行为D. 躲避行为11. 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动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B. 动物个体的社会行为C. 动物的物种分布与地理分布D. 动物的进化和遗传机制12. 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A. 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B. 统计法、模拟法、计算机模拟法C. 统计法、实验法、计算机模拟法D. 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13. 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农业、畜牧业、生态保护等领域B. 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C. 电子科技、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D.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领域14. 下面哪个层次的动物行为研究所需的数据最为丰富和复杂?A. 个体层面B. 物种层面C. 种群层面D. 生态系统层面15. 下面哪个不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A. 动物行为具有适应性B. 动物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C. 动物行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 动物行为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16. 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哪个学科密切相关?A. 生物学B. 化学C. 数学D. 物理学17. 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动物的迁徙行为。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学习要点: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1. 组织;2. 器官;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一、填空题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高中生物《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练习题

47.有20粒三年生的植物种子,发芽后的第一年有7棵死亡,第二年又有5 棵死亡,但剩下的个体平均每棵结了2粒种子。第三年这20颗种子所 剩下的个体都死了,但在死之前,又有3个个体各生产了2粒种子。请 问以这样的种子生产率,该植物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 )
A.争夺交配对象 B.遇到敌害
C.食物短缺
D.占领巢区
• 生态学家研究了美国Mendota湖的能量流动。得数据如下表(单位:卡/cm2·年)。据 表回答以下2题:
浮游植物
其他植物
入射日光能 生物量
呼吸 生物量
呼吸 动物摄食量 分解者分解量
118872
299
100
22
7
42
10
55.以下是根据表中数据所得的该生态系统的比率,其中最准确的是( )。
A.太阳能利用率约0.4%
B.湖底有机物沉积量是269卡/cm2·年
()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仅增加光强至11000lx,那么,这100株油菜每小时 的产氧量应该 ( )。
A 50g; B 38g; C 5g; D 60g; E 增加; F 减少; G 不变
35.在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中,对最适条件选择的节律性变化( )
A大都由生物内在的节律引起 B 大都由内外因素共同决定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23.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的地区,植被类型是:( )
A灌丛 B草原 C森林
2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 A周期性波动 B季节性消长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爆发
25.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 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动物生态学课后题题单

1.生态学(Ecology)2.法尔规律(Farr rule)3.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4.进化(evolution)5.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6.标志重捕法7.样方法8.去除取样法9.最大出生率(maximum natality)10.生命期望(life expentancy)11.集合种群(matapopulation)12.猖獗13.种群崩溃(population crash)14.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15.尼科森的平衡学说16.多衡点(multiple stable points)17.基因库(gene pool)18.哈文定律(Hardy-Weinberg law)19.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20.渐变群(cline)21.地理亚种22.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23.r-K连续体(r-K continuum )24.杂草对策25.协同进化(coevolution)26.自私基因(selfish gene)27.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 )28.进化稳定对策(Evolutionary StableStrategy)29.隐蔽(crypsis)30.婚配制度(mating system)31.领域行为32.家区(home range)和领域(territory)33.利它行为(Altruism)34.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35.回报(reciprocity)36.偏利共生37.他感作用(allelopathy)38.似然竞争(apparent competition)39.竞争排斥原理40.性状替换41.中度干扰假说42.理想自由分布(Ideal Free Distribution)43.群落(community)44.生态等值种(ecological equivalent )45.群落交错区(ecotone):46.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 school):47.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 school):48.同资源种团(Guild):49.生态系统(ecosystem)50.营养级(trophic level)51.生物量(biomass)52.生产量(production)53.生态平衡(ecosystem stability)54.景观(Landscape)55.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56.斑块(patch)57.廊道(corridor)58.模地(matrix)59.最大持续产量60.有害生物(pest)6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62.生态系统多样性动物生态学课后题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
动物生态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
Ecology 源于希腊文,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
生态学与经济学(economic)具有相同的词根。
(1)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赫克尔E. Haeckel, 1869)。
研究科学的自然历史(埃尔顿C. Elton,1927)(2)研究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克什卡洛夫Кашкаров, 1954)(3)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 1954)(4)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存活、数量及分布的意义(纳乌莫夫HayMoB, 1955, 1963) (5)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相互作用的科学(Krebs, 1972, 1978, 1985, 1994, 2001)(6)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E. Odum, 1953, 1959, 1971, 1983)(7)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 Odum, 1997 )(8)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2.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经典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按组织层次(levels of organization)划分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
(2)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
(3)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
(4)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稳态和调节功能)。
动物生态学考试试题

动物生态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动物属于恒温动物?()A 鱼B 蛇C 鸟D 青蛙2、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A 促进物质循环B 帮助植物传粉C 分解有机物D 制造有机物3、以下哪种生态因素对动物的影响是间接的?()A 温度B 食物C 天敌D 地形4、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其自我调节能力()A 越强B 越弱C 不变D 无法判断5、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小狗算算术B 猴子骑自行车C 蜜蜂采蜜D 海豚顶球6、动物的社群行为最显著的特征是()A 形成一定的组织B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C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D 以上都是7、大多数鸟类迁徙的主要原因是()A 寻找食物B 气候变化C 繁殖需要D 躲避敌害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 循环流动,逐级递减D 循环流动,逐级递增9、以下哪种动物的栖息地范围最广?()A 大熊猫B 老鼠C 老虎D 丹顶鹤10、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哪种方式不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A 保护色B 警戒色C 拟态D 种内互助11、以下哪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属于卵生?()A 猫B 狗C 鸡D 猪12、生态平衡是一种()A 绝对平衡B 动态平衡C 永久平衡D 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13、动物的领域行为有利于()A 交配B 觅食C 防御D 以上都是14、以下哪种动物属于消费者?()A 草B 蘑菇C 兔子D 细菌15、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建立的。
A 先天性行为B 遗传因素C 环境因素D 激素调节1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草B 羊C 狼D 细菌17、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包括()A 动作B 声音C 气味D 光合作用18、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 农田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19、动物的分布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 食物B 栖息地C 天敌D 气候20、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分解者?()A 秃鹫B 蚯蚓C 蝗虫D 麻雀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动物生态学复习题(两套)

动物生态学习题之一一 . 名词解释:1. 食物链2. DO3. 平流层 4 .TSP 5. 苯并(a)芘 6. LEq7. 辐射逆温8. 土地处理系统 9. 生物多样性 10. 赤潮二问答题:1.试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根据生态学原理,简述生态农场的特点,并设计一生态农场的循环模式;3.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请阐述你的观点;4. 什么是" 温室效应"?试从国际合作和具体的技术措施两方面论述如何防治。
请阐述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的类别与种类;5. 简述噪声控制的原理及途径.─、名词解释:环境容量群落食物链 COD 富营养化 A声级逆温层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不可再生资源二、问答题: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当前世界及中国人口状况的特点是什么?3 试分析各类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4 请详细叙述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的类别与种类,并举例说明;5 试分析说明"酸雨"的形成机制,并从国际合作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论述如何防治 "酸雨"?6 设有三个噪声,其声压级分别为Lpl、Lp2和Lp3,问叠加后的声压级 Lpl+2+3是多少?并计算三个噪声95dB,95dB,98dB叠加后的声压级。
7 中国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如何?试阐述你对人类未来环境的观点 ?动物生态学复习题之二一、名词解释(说明概念并举例)1.生物圈(Biosphere)2.生态学(Ecology)3.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4. 伯格曼定律( Bergman's law )5. 阿冷定律(Allen's law)6. 小气候(microclimate)7.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8.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city)9.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10. 适应(adaptation)11.贝格曼定律(Bergman's law)12. 驯化(acclimation and accimatization)13. 等渗动物、变渗动物、低渗动物14.滞育(diapause)15.最大出生率与实际出生率16.动态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17.静态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18.内禀增长率19.r-选择(r-selection)20.K-选择(K-selection)21.适应辐射(adaptive radiation)22.领域(territory)与领域行为(territorial behavior)23.社会等级(social behavior)24.利他行为(altruism)25.高斯原理(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25.高斯原理(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26.协同进化(coevolution)27.植物的防御反应(plant defense)28.互利共生(mutualism) 29.群落(community)30.边缘效应(edge effect)31.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32.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33.先锋种(pioneer species)34.总初级生产力(GP)35.净初级生产力(NP)36.群落演替(succession)37.生态系统(ecosystem)38.食物链(food chain)39.食物网(food web)40.营养级41.生态效率42.迁移行为43.惧异原则44.原生演替45.次生演替46.生态锥体47.印随学习48.生态入侵49.节律行为50.密度制约因素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2.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动物生态学复习题

动物生态学复习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是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是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耐受性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存。
限制因子原理认为,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内自运的接近于24小时周期性的节律。
冷害是指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而冻害是作物在℃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而基因库是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而基因型频率是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
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表。
边缘效应是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内禀增长率是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生物种群不受其他因子限制时的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生态学练习题(含答案)

欢迎阅读一、单项选择题(共60个) 1、生态位的英文是___B A .habitatB .nicheC .siteD .place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
A .牛B .蛔虫C .珊瑚虫D .青蛙3A 4A 5A 6A 7A .海洋8A .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 .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 .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 .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
A .次生演替B .快速演替C .内因性演替D .外因性演替10、在___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B.利用性C.种间D.种内11、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_C__的负指数关系。
()A.阿伦法则B.Hamilton定律C.比尔定律D.贝格曼规律1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__A_。
()C.D.1212120206251542217、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18、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141)19、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D(175)AB.C.D21(D)。
A.植物22AC.100(65)2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B.s2/m=1C.s2/rn显着大于1D.s2/m显着小于124、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的爆发(20)25、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B.紫光C.绿光D.蓝紫光26、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27A.湖泊28A.BCD29AC30AB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生态学习题(二)

一、选择题1.A2.D3.D4.B5.B6.D7.A8.C9.D 10.A11.A 12.C 13.B 14.A 15.C 16.A 17.A 18.C 19.C 20.B21.C 22.A 23.A 24.B 25.A 26.C 27.A 28.D 29.B 30.C31.D 32.D 33.B 34.A 35.A 36.A 37.D 38.D 39.D 40.B41.B 42.C 43.D 44.D 45.C 46.D 47.C 48.B 49.A 50.D51.A 52.B 53.C 54.A 55.B 56.D 57.D 58.A 59.A 60.D61.C 62.B 63.C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 ] A.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子D.外来因子2.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3.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 ]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稳定因子D.非密度制约因子4.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5.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6.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7.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 8.当光强度不足时,CO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至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9.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 ] A.高温、高湿B.高温、中湿C.中温、高湿D.中温、中湿10.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随着种群密度而改变,该因子属于[ ]A.密度制约因子B.直接因子C.间接因子D.限制因了11.一般来讲,当生物生长旺盛时,其耐性限度会[ ]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2.蒲公英、杨树、柳树等植物光补偿点位置较高,它们属于[ ]A.阴性植物B.中性植物C.阳性植物D.酸性植物13.短波光随着纬度的降低和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14.日照长度属于[ ]A.第一性周期变动因子B.非周期变动因子C.次生性周期变动因子D.稳定因子15.一般来说,暖和的地区生物种类比寒冷地区的生物种类[ ]A.少B.一样C.多D.不确定16.小麦的生物学零度要比咖啡的生物学零度要[ ]A.低B.高C.一样D.不确定17.在海洋的深层浮游植物很难生存的原因是[ ]A.光线微弱B.营养减少C.没有土壤D.盐分较大18.在太阳光谱中,能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的光是[ ] A.蓝、绿色B.紫外光C.红、橙光D.红外光19.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光强达到一定值后,光合作用效率不再增加,这个值称为[ ]A.光照点B.光辐射点C.光饱和点D.光补偿点20.红外光对黄花蚕豆苗叶片的伸展有[ ]A.促进作用B.抑制作用C.杀菌作用D.无影响21.很多鸟类迁徒和开始生殖的时间取决于[ ]A.食物的丰缺变化B.温度的变化C.日照长短变化D.降水的变化22.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 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23.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 ]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24.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 ]A.光饱和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25.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色26.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 ]A.红光B.紫光C.绿光D.兰紫光27.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28.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29.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 ]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30.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31.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甜菜C.萝卜D.水稻32.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平均温度B.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33.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 ] 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34.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 ]A.有利B.不利C.一样D.不确定35.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36.一般来讲,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比生长在低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要[ ] A.低B.高C.一样D.不确定37.下列植物属于窄温好热的生物种是[ ]A.亚热虎B.甲壳虫C.雪球藻D.椰子38.下列温度指标中,对植物的分布影响不太大的是[ ]A.年平均温度B.有效总积温C.极端温度D.日平均温度39.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d℃,则其在26℃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 ]A.30d B.50d C.40d D.20d 40.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 ]A.恒温条件B.昼夜变温C.高温条件D.低温条件41.小麦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单产较高是由于[ ]A.日照时间长B.昼夜温差大C.降雨多D.土壤肥沃42.下列条件中,对生物的物候状况影响不大的是[ ]A.地理位置B.海拔高度C.种群密度D.年际气温变化43.很多动物有休眠现象,植物中的休眠现象[ ]A.不确定B.较少C.不存在D.较普遍4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A.有密茸毛B.有厚木栓层C.细胞含水量降低D.发达的根系4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A.放松恒温性B.昼伏夜出C.体重加重D.夏眠46.当水量低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点时,植物会[ ]A.缺氧B.烂根C.休眠D.萎蔫47.我国森林分布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A.800mm左右B.600mm以上C.400mm以上D.200mm以上48.下列植物中属于阳性湿生植物的是[ ]A.小麦B.水稻C.荷花D.松柏4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旱生植物特征的是[ ]A.通气组织发达B.叶片呈针状C.有白色绒毛D.角质层加厚50.海洋生活的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 ]A.低渗的B.高渗的C.不确定D.等渗的5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5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叶面积较大B.根系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叶片较多5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 ]A.粘土B.砂土C.壤土D.黄土5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团粒结构B.片状结构C.块状结构D.柱状结构5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 ]A.酸性岩母质B.冲积物母质C.风积母质D.黄土母质5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 ] A.植物B.原生动物C.节肢动物D.微生物5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特征一般类似于[ ]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58.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对植物的有利影响的是[ ]A.风媒B.“旗形树”C.矮化D.风折59.下列植物中防风能力最强的是[ ]A.常绿阔叶树B.落叶阔叶树C.针叶树D.灌木60.就有效防护距离来讲,效果最差的林带类型是[ ]A.通风林带B.疏透林带C.混交林带D.紧密林带6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 ]A.直接作用B.能量交换作用C.间接作用D.物质交换作用62.不同坡向生物状况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A.母质不同B.太阳辐射量不同C.气温不同D.土壤不同63.我国东部山地北坡植被的特点多是[ ]A.喜光、耐湿B.喜热、耐旱C.喜湿、耐阴D.喜冷、耐干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生态学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

生态学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与陆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在形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
A、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不发达B、叶片较小,通气组织发达C、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发达D、叶片较大,通气组织不发达正确答案:C2.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A、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B、环境资源不受限制C、环境资源是有限的D、多个种群共存正确答案:B3.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度B、水分C、坡向D、海拔正确答案:B4.__________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A、初级净生产力B、初级总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正确答案:C5.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B、天然气C、石油D、煤正确答案:A6.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A、光周期现象B、温周期现象C、春化现象D、滞育现象正确答案:C7.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弱的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冻原D、温带草原正确答案:C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A、生物B、岩石圈C、大气D、水正确答案:B9.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次级生产B、次级生产量C、初级生产量D、初级生产正确答案:D10.按照环基耶尔的植物生活型分类,马尾松属于()A、地上芽植物B、隐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正确答案:D11.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
A、氮B、二氧化碳C、磷正确答案:C12.下列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银杏B、蚯蚓C、白菜D、牛正确答案:B1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增长型B、混合型C、衰退型D、稳定型正确答案:A14.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水圈B、大气圈C、岩石圈D、土壤圈正确答案:C15.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正确答案:A16.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还原者——生产者、消费者的残体B、生产者——二氧化碳、水C、消费者——生产者D、生产者——有机营养正确答案:D17.与低纬度地区植物相比,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A、相同B、不确定C、较低D、较高正确答案:C18.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稀有种B、伴生种C、亚优势种D、优势种正确答案:D19.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物积累比热带雨林高,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代澍旺盛B、分解作用弱C、分解作用强D、没有分解者正确答案:B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A、发芽B、生长C、繁殖D、腐烂正确答案:D21.下列矿质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练习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请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1. 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如植物。
2.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 分解者:分解死亡生物体和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如细菌和真菌。
4. 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光、温度等,为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练习题 2: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1. 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具有自然演替过程。
2. 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养殖场等,由人类活动创造或改变。
3. 城市生态系统:以人类活动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低,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显著。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 1:什么是生态位?请举例说明生态位的概念。
参考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和所执行的功能。
它包括物种的生存空间、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鸟类可能以树冠层中的昆虫为食,而另一种鸟类可能以地面上的昆虫为食,它们在生态位上有所不同。
练习题 2: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请简述之。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 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使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
2. 能量流动: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
3. 信息传递:物种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信号进行信息交流。
4.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第三章生态演替练习题 1:什么是生态演替?请简述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参考答案:生态演替是指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过程。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如下:- 初生演替:发生在从未被生物占据过的环境中,如火山岩、沙丘等。
动物生物学课经典习题

动物生物学课经典习题动物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章: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1.什么是动物的组织?组织是一种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相似,技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
动物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什么是器官和系统?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进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组织。
系统是在功能上密切相关的一些器官联系在一起,完成某一连续的生理功能。
3.什么是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经血液和淋巴输送。
4.什么是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通道管腔内或身体表面,分泌物经导管排除。
5.骨陷窝、软骨陷窝、神经纤维、髓鞘、神经膜细胞、郎飞氏节是什么?骨陷窝:在骨板之间和骨板内有许多椭圆形的小腔叫骨陷窝。
软骨陷窝:包埋软骨细胞的小腔成为软骨陷窝。
髓鞘:髓鞘视神经膜细胞的细胞膜反复缠绕在轴突外表形成的多层膜结构。
神经膜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
郎飞氏节:髓鞘和神经膜都有节段性,一段一段地包在轴突外表,段与段之间有狭缝,称为郎飞氏节。
6.简述四大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上皮组织:由许多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具极性,无血管,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细胞间紧密排列,具有纤毛或鞭毛等结构。
有保护、分泌、排泄、吸收等功能。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基质和纤维)构成。
细胞间质多,细胞少,细胞分散于细胞间质中。
有血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等。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
无细胞间质,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神经。
肌细胞成纤维状。
进行收缩运动。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
感受身体内外刺激和传导冲动。
第二章: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1.卵细胞的极性卵黄相对较多的一段为植物极,另一端为动物极。
2.动物的卵裂有哪几种主要形式?有何不同?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分裂,卵子分裂为完全分离的单个细胞。
等裂:大小相等。
不等裂:大小不相等。
不完全卵裂:卵子分裂不彻底,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动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Document

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2.限制因子:3.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度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个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社会性寄生物:不通过摄取寄主的组织获益,而是通过强迫寄主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面获利,如杜鹃的巢寄生。
5.生物学零度:6.贝格曼定律:恒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如北半球)身体趋于大,而在气候温和的地区,身体趋于小7.互利共生:8.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9.风的生态学意义:影响动物飞行,为昆虫提交尾为的机会,传播信息。
10种群绝对密度调查方法的是标志重捕法,航拍法。
11.生态锥体:12.封闭种群:同种动物包括双亲和后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社群见成员不能互相交换,彼此相互依赖,具有识别本社群内成员和外来者的机制,并且排斥外来者的通过家庭关系建立起来的社群。
13.生境: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了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14.自然种群三个特征 ( )()()。
15.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16.种群相对对密度调查方法有捕捉法,鸣声计数。
17.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表现有种群平衡,不规则波动,种群灭亡,生态入侵。
18.生物生殖适应对策中r-对策的特点()()。
19. 影响着种群平衡性比率的因素有局域配偶竞争,局域资源竞争,亲代状况的影响,种群整体的性比。
20.三基点温度:温度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
1.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
2.最优觅食理论:就是将生物的捕食过程进行优化,即根据需要将有些能量最大化或最小化,以使之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最为有利。
3.次级生产:4.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就是生物的耐受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生物就无法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一)
一、名词解释
适应组合;生态位;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法则(公式);阿仑定律和贝格曼定律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
2.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主要的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动物的活动与静止;动物的迁徙;光和换羽、换毛;昆虫滞育
3. 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有机体与环境(二)
一、名词解释
霍普金斯生物气候定律
二、简答题
1. 动物对光照会产生那些适应?
答:光对动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它是生物的昼夜周期性、季节周期性节律的外界“触发器”(trigger)。
生命活动的昼夜节律(如动物的活动与静止的交替)、季节性节律(如繁殖、换毛、迁徙)都与光照周期(photoperiod)有直接的联系。
2.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主要的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动物的活动与静止;动物的迁徙;光和换羽、换毛;昆虫滞育
3. 简述火的生态作用
4.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5. 为什么动物选择光这个信号作为繁殖的启动信号?
6. 简述动物对高山环境的特殊适应特征
7.对于水生生物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什么?
第四章种群数量动态
一、名词解释
种群;物种;种群动态;内禀增长力;种群分布型;
二、简答题
1. 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种群生态学和种群生物学的区别
3.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举例)
4. 什么是标志重捕法,以该种方法调查动物数量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局限性: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的迁出迁入;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
5. 与个体相比,动物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6. 动物种群年龄锥体的三个类型及其含义
7. Deevey种群存活曲线的三个类型及其含义;一般鱼类鸟类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哪个类型?
8. 动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有几个类型?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的方法;海鸥和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属于哪个类型?
9 .什么是集合种群,集合种群与通常所说的种群有何区别?
答: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斑块生境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通常所说的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集合种群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也就是说多个局域种群集合而组成的系统,因此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10.什么是生命表?生命表的类型及其含义
第五章种群增长
一、名词解释
生态入侵;
二、简答或论述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模型并说明参数的生物学含义
不考虑年龄结构的动物单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1)增长率不变的离散增长模型
(2)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离散增长模型
不考虑年龄结构的动物单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1)增长率不变的连续增长模型
(2)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连续增长模型,即:logistic模型
2. 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及修正项的生物学含义和分析。
3.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答: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逐渐的、按比例的变化。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3.有关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学派,各个学派所强调的种群调节机制是什么?
答:(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强调外因,认为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该理论又分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和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a.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增殖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b.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强调食物因素对种群调节的作用,种群的调节取决于食物的量也取决于食物的质。
(2)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的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 a.种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b.他们认为种群自身的密度变化影响本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成熟、迁移等种群参数;
c.种群调节是各物质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能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自动调节理论又分为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遗传调节学说。
a.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限制了种群增长,随着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调节其调节作用的强弱;b.种群增长由于某些生理反馈机制而得到停止或抑制,使得社群压力下降,这就是种群内分泌调节的主要机制;c.当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较松弛,结果种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个体存活下来,当条件回归正常时,这些低质个体因自然选择压力加大而被淘汰,便降低了种内变异性,这就是遗传调节的主要机制。
第六章种群遗传与进化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基因库;遗传漂变;哈文定律;适合度;地理变异;协同进化
二、填空,简答或论述题
1. 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具有()和(),()个体之间。
2.测定遗传漂变强度的指标是什么?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4.论述地理物种形成的步骤和方式(或地理物种形成学说)5.决定自然选择的生态压力包括哪些因素?
6. r-选择属于()自然选择而K-选择属于()自然选择7.r-对策者与K-对策者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