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https://img.taocdn.com/s3/m/619626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5.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家训可谓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读他的家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他的名言,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启示。
一、勤奋与自律1.1 “无志者,常立志。
”这句话给人一种强烈的警醒。
没有目标,生活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一气。
我们得时刻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方向。
志向并不一定要宏大,但必须有。
就像打拼的青年,心中要有梦想,才能在风雨中不迷航。
1.2 还有一句“力行而不怠”。
这告诉我们,光有理想是不够的。
实现梦想还得靠行动。
很多人都想当成功者,然而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
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虽说“滴水穿石”,但这水得不停地流。
二、修身与齐家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经典之语,真的是智慧的结晶。
个人的修养是基础,家庭的和谐是前提。
一个人若不先修身,那再大的抱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曾国藩在这方面可谓身教,平日里处事严谨,待人宽厚,家中和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2 说到齐家,咱们得明白,家庭就是小社会。
一个家庭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成长。
和睦的家庭,就像温暖的港湾,给人支持和力量。
想想自己的家,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也该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呢?2.3 当然,修身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要求。
还得注重内心的修炼。
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境中逆风飞翔。
曾国藩说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坚持与感悟。
面对挫折,心中不能有惧怕,反而要如猛虎般勇敢。
三、处世之道3.1 “待人接物,宜以和为贵。
”这句话简直是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气生财,和睦生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想身边,多少因小事而结怨的人,反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3.2 还有“宽容大度,胜人一筹”。
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
真正的强者,不仅能忍受风雨,还能包容他人。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精选3篇]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4adde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b.png)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精选3篇]【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第1篇】《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
而《曾国藩家书》也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
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材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
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的一个夜晚,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
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
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
他在底下背《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
倒腾来倒腾去,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
这个小偷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噌”的从房梁上跳下去了,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
2024年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2024年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89802b4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b.png)
51、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52、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53、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5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55、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5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2、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3、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3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36、广其识则天下大。
3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8、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9、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4、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45、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4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40、勿过多怜悯。
4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家训,这十句话值得后世品读
![曾国藩家训,这十句话值得后世品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4079d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3.png)
曾国藩家训,这十句话值得后世品读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来看看曾国藩家训中这十句经典之句,值得后世品读。
一、诲弟篇精选
业精之法在于专。
读书宜专一耐久
不贪财不失信不白是为处世为人之本
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
二、戒傲惰精选
再戒傲惰,戒骄满
有福不享尽,有势不使尽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不培坟墓,不谋田庐
三、谕儿篇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阅书贵在有恒
临危遗嘱:一意读书、勤俭治家。
曾国藩家训(三)《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家训(三)《撑起两根穷骨头》](https://img.taocdn.com/s3/m/aed7f8f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4.png)
曾国藩家训(三)《撑起两根穷骨头》清朝官员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别是曾国藩最后已经升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收入应该是很可观的。
因此曾国藩虽然不至于过多么奢侈的生活,应该也不会过得很清苦,可是曾国藩和他的家人却一直过得异常清苦,而且曾国藩也在给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勤俭节约才是兴旺的根本,而骄奢懒惰就是失败的温床,守得住贫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什么一个“穷”字会让他坚持了一辈子?前些年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那么我们就想问了,做官到底要学曾国藩的什么呢?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在晚晴政坛始终屹立不到,要学应该学他那个左右逢源的做官技巧。
但是,曾国藩的做官技巧到底是什么?说起来有一大堆。
但曾国藩他自己认为,他做官的根本以及做官最大的技巧就一个字,什么字呢?穷。
在给九弟的家书中曾说过,他觉得弟弟们也要当官,先把为官的心得说说。
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章明鉴临,予不食言。
”我向来认为做官发财是羞耻的,做官贫穷为荣,我将来遗产里有做官的钱是违背人生信仰的。
老天可以作证,我绝不食言。
清廉为本,才是好官,但这话里还有三个蹊跷处,一是清廉是应该的,正常的事,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为什么他要发誓呢?二是内容上,将来遗产里有做官的钱,是可羞的,但我们知道他做到了总督,遗产里怎么可能没有做官的钱呢?两江总督工资高呀,怎么没有呢?三是客观事实与这段话的矛盾。
他是湖南湘乡人,清代没出过大官,后来有许多。
因为他喜欢提拔乡人。
所以有许多老乡。
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成了最大的乡绅富户。
他说不贪财,不是矛盾吗?是不是放空炮呢?我们先放下一三,先看第二,他到底有没有留官银为遗产呢?有多少遗产呢?多少应该有一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https://img.taocdn.com/s3/m/6be959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5.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个名字可真不陌生。
他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家训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言,看看其中的真谛。
一、修身齐家1.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简单易懂,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修身,首先得从自己做起。
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齐家,家庭和睦,才有力量。
一个人能把家里管好,才能想更远的事,像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1.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也是曾国藩很看重的一句。
交朋友得讲究品质,文人之间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
朋友不仅是玩乐,更是互相支持、互相激励。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难能可贵。
二、勤勉与学习2.1 “不怕慢,就怕站。
”这句话很形象,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
很多人总想一蹴而就,然而成功往往需要耐心和坚持。
每一步都算数,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慰。
只要你在前行,就不会离目标太远。
2.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曾国藩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品格。
书本里藏着智慧,教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2.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很合适。
学习的过程就像交朋友,有时需要“见面”。
今天的知识,明天就可能用得上。
把握时间,抓住机会,才不会让知识从手中溜走。
三、为人处世3.1 “言必行,行必果。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说话得有信用,做事要果断。
很多人说话大话连篇,却常常做不到。
这就容易让人失去信任。
而信任一旦失去,重建可就难了。
3.2 “德不孤,必有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拥有良好品德的人,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人若有真诚和善良,总能遇到那些温暖的力量。
做人就是要真诚,待人以诚,才能收获真情。
四、总结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虽是古人的智慧,却在现代依然闪耀着光辉。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精选)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a4162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1.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精选)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训不仅对自己的家庭有着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启示。
下面是我精选的一些曾国藩的名言,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名言,感受到曾国藩的家训智慧和思想。
1.诚实守信,在家为人,出门为士。
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还是身为一个士人,诚实守信都是我们最基本的准则。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广学博闻,博学多才。
曾国藩崇尚知识,认为广博的学问和多才多艺是一个士人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3.勤俭节约,厚德载物。
勤俭节约是曾国藩的家训之一,他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尊重。
只有勤俭节约,才能教育子女在充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品质。
4.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曾国藩一直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这个思想也体现在他对自己家族的教导中,他希望家族的子孙能够用心努力,不断进取。
5.爱国为民,勤政为民。
曾国藩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政治生涯,从事清廉政务。
他深知作为一个官员,应当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这种勤政为民的思想也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
6.尊师重道,传承美德。
曾国藩非常注重师道尊严,他深信德性教化的重要性。
他教育子孙要尊敬师长,传承美德,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以此来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7.慎思明辨,审时度势。
曾国藩非常重视智慧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他教导子孙要慎思明辨,审时度势,不盲从、不轻信。
他强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8.勇往直前,勇于担当。
曾国藩认为勇往直前和勇于担当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不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勇气和坚持都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他希望家族的子孙能够秉持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种种挑战。
家训曾国藩(合集5篇)
![家训曾国藩(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ea4b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c.png)
家训曾国藩(合集5篇)1.家训曾国藩第1篇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训》是我们总经办读书会阅读并学习分享的第二本书。
起初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训》?我初浅的认为,曾国藩不过是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而已。
可有幸读了郦波所著的《曾国藩家训》后,让我感受颇深。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为人处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书籍,阅读并学习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曾国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平凡”真实,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好父亲,也是个孝顺的儿子。
他总是告诫他们要认真研究学问,要读好书但又不能读死书。
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
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
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
“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
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
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
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
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
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养不教,父之过”。
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
《曾国藩家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24eaae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8.png)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如下:
1.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5. 治学应以明德为本,并应重视健康和家风。
6.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7.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 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9.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0. 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11.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以上是部分曾国藩家训语录,这些言论是他对家庭、子女、亲朋好友的劝告和期望。
曾国藩家书名言
![曾国藩家书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ce958c4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2.png)
曾国藩家书名言曾国藩家书名言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家书名言1第一篇君子之大过人处——修身篇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第二篇学问之道无穷——勤学篇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34.凡人必有师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38.凡人作一事,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3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40.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41.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42.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43.下笔造句、落笔结体,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44.习大字,总以间架紧为主45.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46.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47.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48.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第三篇求友匡己之不逮——交友篇49.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50.求友匡己,大益也;盗虚名,是大损也51.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52.君子处顺境,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53.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54.帮人则委屈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55.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56.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57.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58.于有才无德者,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59.以方寸为严师,左右近习之人,畏清议60.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61.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第四篇家道之所以可久——治家篇6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63.凡大员之家,无半宇涉公诞,乃为得体64.兄弟之间,一言欺诈,终不可久65.孝友之家,可绵延十代八代66.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67.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68.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69.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70.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71.治家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72.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73.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74.三致祥:孝、勤、恕75.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76.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77.商人断不肯甘言于前,刻薄于后78.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79.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80.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81.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82.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第五篇处位则可高可卑——为政篇83.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8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85.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柱好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86.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87.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88.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89.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90.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91.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92.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93.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9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95.积劳之人,非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享福之人96.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97.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98.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99.居官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100.吏治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曾国藩家书名言21、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d1f6f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6.png)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文,号雷泉,湖南浏阳人。
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曾国藩的家规、家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家庭价值观念,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典籍。
曾国藩的家训,全称为《曾氏家训》,是他对后人传承家风、传统道德的宝贵遗产。
《曾氏家训》分为如下十篇:第一篇“大道体静”是主篇,主要讲述做人的准则,言谈举止等。
第二篇“崇实守信”讲述的是为人处世、守信用、安贫乐道。
第三篇“持行恭敬”是讲述做人要有礼仪之节、持行自重。
第四篇“谦让宽厚”是关于做事处事的态度,要讲究和谦谦让。
第五篇“深思远虑”是重要的一篇,主要讲述谋事要深思远虑,择善固执。
第六篇“文明资治”是针对官员管理社会治理的篇章。
第七篇“习劳附廉”是讲述做人的态度,要有恒心、勤勉工作,廉洁奉公。
第八篇“节俭废奢”是关于物质生活的节约、良俗传承。
第九篇“乐志听群”是讲述做人的心态,要乐观向上、宽容待人。
第十篇“深耕教子”是关于家教的理念,要教育子孙知识、依法治理等。
《曾氏家训》良心之作,其宗旨是以家庭为基础,在家庭内部建立崇高、宽容、尊重和互助合作的家风道德,后人可以受益颇多。
例如,第一篇“大道体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即:明心见性、自律、知行合一、心静自在;第二篇“崇实守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就是信誉;第三篇“持行恭敬”告诉我们,对于长辈要有所尊敬,对于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则要而谦容,这是一个人自我的表现;第四篇“谦让宽厚”表明了一个人做事要有“报本恩、报私恩、报仇恩”的原则,也即回报社会的同时要回报亲友;第五篇“深思远虑”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在自己情感和智慧的引导下,遵循世界之道的思想方式方法,中庸之道的知行方式和方法进行行动。
在当今社会,传统家风和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曾氏家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份好的参考,其核心课程的目的是传达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例如诚实守信,勤劳工作,孝道爱国,等等或者基本学习技能,如阅读、写作、算数、科学等,这些都是人生必备的。
2024年曾国藩家训名言
![2024年曾国藩家训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75480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2.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曾国藩家训名言1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
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6ffde3dd36a32d72758197.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
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
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
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
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
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
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
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
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
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
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
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
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
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
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
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
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全文[精选3篇]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全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004e8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b.png)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全文[精选3篇]【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全文第1篇】曾国藩,作为中国自孔子以后的一个半完人中的半个,其在立言立德立功这三个中国传统文人中的三大标准方面几乎都做到了,这真是非常难得。
虽然说他是半个完人,其中不无贬损之意,但是也未尝不是一种肯定。
曾国藩一生律己很严,治家有道,治军有方,堪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对于这些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在这部曾国藩的家书里面,我首先关注的是他在书信中所涉及到的大量的关于征缴太平天国的内容。
曾国藩的书信翔实具体,是非常好的指导了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如何治军,如何布置安排的史实性材料。
比如曾国藩在咸丰四年四月初四的家书中就详细记录了湘潭之役,其副将塔齐步大破太平军的情况。
而且尤为难得的是他也没有讳言自己的战败,其亲自率领的军队居然遇敌溃。
结合曾国藩在书信中的这段描述,以及其他的历史材料,对于这一形象更加充实而立体的影响。
由于曾国藩此后自带兵必遭败绩,因此他避开了安庆和天京的两场大战的前线,但在书信中依然可以看到他对九弟困守前敌的殷殷关切之情。
曾国藩的家书对于我们了解太平天国那一段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多读一读。
此外,既然是家书,所以在对于子女的教育,家人如何相处等方面曾国藩也都在家书中不因厌烦的一一写明,他指导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如何治学读书,把两个儿子都培养成了非常优秀的道人才。
而且曾国藩眼界开阔,还指导曾纪泽要学习外语,最终早就了中国第一个大使。
这些内容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学问,教育子女,甚至为人处世也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全文第2篇】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
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
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6faf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1.png)
曾国藩家训全文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二、身不饥不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补天之技,人尝有之!三、不孝父母,莫为人;不爱国家,莫为国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故君子忧道不忧贫,志不在温饱也。
要令天下都无事,虽一夫之受劫,亦要救;令天下都安乐,虽一妇一女之不欢,亦要抚。
四、乱世功名易就,学问难成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世家之招牌,礼义之旗帜也。
谆谆教诲,不绝于耳;殷殷期盼,沁人心脾。
教之深,爱之切!天可鉴,日月明。
五、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六、须先能立,尔后才有用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搪塞,此心绝无主宰,莫非空言,如何学得有用?七、为人处事,须能忍辱负重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在人困时伸援手,方显慷慨之本心。
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勿以小嫌疏至戚,弃金石之坚而资豺狼之恶。
八、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能耐轻浮之习气耳。
君子则不然。
左丘明有云:“人之所易,我必及之;人所难及,我亦服之。
”九、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吾今在外,与官场中人交际,偏重人者,处处遭逢得意;偏自用者,处处有掣肘之事。
十、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120e3f9af242336c1fb95e0a.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曾国藩家训语录李润良选编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引自同治二年十二月咸丰十四日《谕纪瑞》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鈜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引自《曾国藩家书》P.16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
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引自《曾国藩绝学》P.374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晚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自传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停歇。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一包,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一百五十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
将终身以之。
引自《曾国藩家书》P.15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为师当严而有恒。
引自《曾国藩家书》P.63,71,299,1121修身十二款: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不具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精选3篇]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655ac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2.png)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精选3篇]【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十句第1篇】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
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
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
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
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
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91b6bd783e0912a3162a94.png)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
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
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
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
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
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
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
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
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
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
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
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
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
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
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
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
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
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
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
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
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
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
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
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
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
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
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
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
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
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
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主要,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
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
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
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
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
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
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
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
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
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条: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⑥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⑿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篇二: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曾國藩家訓語錄30條1、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
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
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淩我之身,或淩我之子孫。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無有紀極,人于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
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
8、讀經有一耐字訣。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
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9、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