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免疫学的题目
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自稳4、免疫监视5、微生物二、填空题l、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三大类。
3、免疫功能包括────、────、────。
4、免疫应答分为先天具有的────和后天获得的────两种类型。
5、在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反应过高会引发───,反应过低或缺如则可发生──。
三、最佳选择题1、免疫是指:( )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B.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3、免疫对机体是( )A.有利的B.有害的C.有利也有害D.有利无害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5、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E.英国7、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易发生( )A.肿瘤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反复感染E.移植排斥反应8、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噬菌体B.细菌C.支原体D.真菌E.放线菌9、关于微生物的特点错误的是( )A.结构简单B.繁殖迅速C.分布广泛D.多数致病E.可对人体有利四、问答题1、简述免疫的概念和功能、表现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发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3、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则保持免疫耐受;若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文档: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以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抗原】含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
【佐剂】将其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3.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体】抗体是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丝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丝裂原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故可将丝裂原视为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大二下学期医学免疫学考试免疫名解及问答
免疫考前突击名解:1、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2、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3、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4、抗原(Ag):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5、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TCR、BCR、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6、B细胞表位:抗原分子中能被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BCR)或B细胞所分泌特异性抗体识别的表位7、T细胞表位:抗原分子中能被T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8、异嗜性抗原 :又称Forssman抗原,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9、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需要T细胞辅助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10、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可分为TI-1Ag和 TI-2Ag11、抗原结合价:1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天然蛋白大分子为多价抗原,半抗原为单价抗原)12、超抗原(SAg)只要极低浓度(1-10ng/ml)就能激活2%-20% T细胞克隆发挥极强的免疫应答13、抗体 (Ab)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淋巴细胞在有效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14、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分泌型和膜型15、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有NK细胞、巨噬细胞,以NK细胞为主16、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复合抗原上某一抗原表位的均一抗体(或同源抗体)17、补体(C):是人或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存在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糖蛋白,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包括能辅助抗体发挥溶菌作用)18、补体受体(CR):是表达于细胞表面能与某些补体成分或补体片断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19、膜攻击复合物(MAC):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
文档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以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抗原】含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
【佐剂】将其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3.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体】抗体是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丝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丝裂原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故可将丝裂原视为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及问答总结
1.免疫: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self-nonself),对“非己”抗原发生清除、排斥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稳定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稳定三大功能。
2.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或毒素)的一种免疫保护作用,或称为抗感染免疫。
如果免疫应答表现过于强烈,则在清除抗原的同时,也会造成组织损伤,即发生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如免疫应答过低或缺如,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某些免疫细胞能发现并处理(杀伤、消毁)体内经常出现的少量异常细胞。
4.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正常情况下,机体可经常地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以维持免疫机能在生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性。
1. 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应答产物(A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亦称免疫原.2. 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3.抗原性:指能与免疫应答产物相互作用起反应的性能。
原称反应原性或免疫原反应性4.半抗原: 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5.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族: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7.共同抗原: 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8.异嗜性抗原: 在人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它们之间有广泛交叉反应,与种属特异性无关。
又称Forssman 抗原。
9.超抗原: 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既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但其激活机制与方式有别于常规抗原与有丝分裂原.10.TD-Ag : 胸腺依赖性抗原, 这类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绝大多数Ag属此类。
免疫学重点
第一章抗原习题自测一、名词解释1.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3.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4.AFP:即甲胎蛋白,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胚胎性抗原,原为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出生后仅含微量或全部消失,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则明显增高,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FP,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5.超抗原(SAg):某些抗原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以后,与TCR Vβ链结合,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
6.载体效应:只有当初次与再次免疫时,半抗原耦联在相同的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原抗体的再次应答。
二、填空题1.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因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2.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3.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4.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5.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决定的。
6.TD-Ag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
7.免疫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异物性大分子量,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宿主的遗传特性8.肿瘤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和瘤相关抗原9.抗毒素是中和外毒素和抗体10.交叉反应的出现是由于共同抗原的存在。
11.动物来源的抗毒素对外毒素来说是抗体对人而言是抗原12.人类重要的血型抗原有ABO血型抗原和Rh血型抗原13.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三、最佳选择题1.有关TI-Ag哪项是错误的(B )A.包括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等少数抗原物质 B.刺激B细胞产生的抗体仅为IgGC.不引起细胞免疫反应 D.不引起免疫记忆 E.分子上有大量重复的、相同的抗原决定簇2.与种属无关性质相同的抗原称为(C )A.共同抗原 B.类属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E.自身抗原3.与免疫原性有关的是(E )A.分子大小 B.外源性程度 C.组成与结构 D.物理性状 E.上述全部因素4.周围免疫器官是(E)A.T、B细胞发生的场所 B.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C.T、B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 D.A+B E.B+C5.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D )A.脂多糖 B.多糖 C.类脂 D.蛋白质 E.多肽6.抗毒素对人体来说是( A )A.抗原 B.抗体 C.半抗原 D.抗原抗体复合体 E.以上都不是7.除了免疫原性外,抗原还有另一些特性(E )A.毒性 B.过敏性 C.特异的反应性 D.上述A+B E.上述D+C8.类毒素(C)A.有抗原性和毒性 B.没有抗原性而有毒性 C.有抗原性而没有毒性 D.没有抗原性也没有毒性 E.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9.抗原必须是大分子物质是因为大分子物质(E )A.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多 B.化学结构较稳定 C.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 D.能刺激和调节抗体的形成 E.以上都对10.抗原的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的(E )A.性质有关 B.种类有关 C.空间构型有关 D.分子大小有关 E.种类、数目、空间构型有关11.自身抗原的出现是由于 (E )A.隐蔽自身抗原的释放 B.自身成份受理化、生物因素的影响,结构改变C.禁忌细胞复活,产生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 D.免疫细胞功能异常 E.以上都对12.下列哪项不是超抗原的特点(E )A.极低浓度既可以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B.不需经过APC加工可直接递呈给T细胞 C.T细胞对其识别无MHC限制性 D.作用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 E.与丝裂原作用相同13.异物性物质指(D )A.异种物质 B.同种异型物质 C.改变的自身成份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14.关于TD-Ag哪项是错误的(D )A.需在T细胞和巨噬细胞协助下,才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B.结构复杂,表面决定簇种类多 C.产生的抗体多为IgG D.不引起细胞免疫 E.大多数天然抗原属此类15.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是指:( E)A.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能 B.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淋巴细胞的性能 C.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D.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E.与相应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16.免疫学中的“非已物质”不包括:( E )A.异种物质 B.同种异体物质 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 D.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 E.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17.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时,引起受体排斥反应的物质属于:( B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18.TD-Ag:(E )A.是指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 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C.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 D.只能诱导产生IgM抗体 E.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或)体液免疫应答19.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B)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 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 D.可脱去毒素的毒性保留抗原性 E.可改变毒素的特异性20.肿瘤相关性抗原是指:( D )A.某一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 B.肿瘤细胞不表达的抗原 C.正常细胞不表达的抗原 D.肿瘤细胞高表达,某些正常细胞也可以少量表达的抗原 E.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高表达的抗原21.癌胚抗原:(E)A.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B.可以用作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C.在所有肿瘤中均可查到 D.结合在细胞表面,不易脱落 E.对宿主无免疫原性四、问答题1.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因素:①分子的大小;②化学组成和结构;③异物性;④宿主的遗传性;⑤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以及是否应用佐剂等因素。
免疫学名词解释及答题
免疫思考题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的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淋巴细胞表面不同的粘附分子与特定组织HEV表面的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决定该细胞的去向。
5、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在于:①分布更加合理,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②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产生③使机体所以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的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因此,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并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6、固有分子模式概念及其特点:是启动和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具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在感染早期,位于机体皮肤粘膜表面的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对IMP (固有分子模式)进行泛特异性识别,介导以炎症效应为主的固有免疫及吞噬杀菌效应。
或者清除衰老损伤细胞以维持生理平衡。
包括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
特征:①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②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须③可被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
7、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①异物性②化学属性③分子量④分子结构⑤分子构象⑥易接近性⑦物理性状二、宿主的特性:①遗传因素②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皮内注射和皮下免疫途径荣誉诱导免疫应答,肌内注射次之,静脉注射效果较差,口服免疫则易诱导耐受。
8、比较不同的免疫刺激剂的区别:一、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免疫学练习题
免疫学练习题绪论部分一、名词解释1.免疫2.固有性免疫3.适应性免疫二、选择题A型题1.免疫是指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B.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3.免疫对机体A.有利B.有害C.有利又有害D.无利也无害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4.免疫防御功能有缺陷可表现为A.免疫缺陷病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免疫耐受性E.恶性肿瘤5.免疫功能过于强烈时可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恶性肿瘤D.免疫缺陷病,E.免疫耐受性6.免疫系统不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组织C.免疫分子D.免疫细胞7.人患传染病后产生的免疫属于A.人工被动免疫B.自然自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非持异性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8.给人注射胎盘球蛋白属于A.人工被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自然自动免疫D.非持异性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9.以下哪种属于死疫苗A.鸡霍乱杆菌疫苗B.炭疽杆菌疫苗C.破伤风杆菌抗毒素D.狂犬病病毒E.白喉杆菌抗毒素10.可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是A.免疫防御功能B.免疫监视功能C.免疫耐受功能D.免疫调节功能E.以上均不是X型题11.适应性免疫A.有特异性,无记忆性B.无特异性,有记忆性C.后天接触抗原获得D.先天遗传获得E.有特异性和记忆性12.由T、B淋巴细胞介导免疫称为A.固有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获得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E.适应性免疫13.以下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方法是A.用白喉杆菌抗毒素治疗白喉B.用炭疽杆菌疫苗预防和治疗炭疽病C.接种牛痘预防天花D.用破伤风杆菌抗毒素治疗破伤风E.用破伤风杆菌类毒素免疫动物14.免疫功能的正常表现有A.清除病变细胞B.抗病毒C.自身稳定D.清除突变细胞E.自身免疫病15.免疫功能的异常表现有A.超敏反应B.发生肿瘤C.自身免疫病D.持续感染E.抗感染作用四、问答题16.什么是免疫?它有哪些功能?如它们出现异常将发生什么情况?17.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主要特征上有哪些区别?免疫组织和器官一、名词解释1.中枢免疫器官2.外周免疫器官3.淋巴细胞再循环二、选择题18.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髓B.胸腺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19.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扁桃体B.淋巴结C.胸腺D.脾脏E.肠淋巴组织20.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是A.髓B.胸腺C.腔上囊 D.淋巴结 E.血液21.下列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胸腺B.法氏囊C.淋巴结D.骨髓E.肝脏22.以下关于胸腺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胸腺可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细胞B.胸腺是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C.胸腺可产生胸腺激素D.胸腺可培育和输出成熟的B细胞23.以下关于骨髓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骨髓是造血器官B.骨髓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C. B细胞在骨髓中发生、分化、成熟D. 是T细胞的发育成熟场所24.鸟类的腔上囊相当于人类淋巴组织中的A.胸腺B.骨髓C.淋巴结D.脾脏E.以上都不是25.机体对某种传染病有终身免疫功能,主要是由于有A.造血干细胞B.处女型淋巴细胞C.记忆性淋巴细胞D.效应性淋巴细胞E.以上均对26.以下哪项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是错误的A.脾脏中以B淋巴细胞为主B.淋巴结中以B淋巴细胞为主C.脾脏有血液过滤作用D.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E.脾脏是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B型题问题(29~33)A.脾脏B.骨髓C. 淋巴结D.胸腺E.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9.淋巴细胞针对来自血液中的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30.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及细胞免疫中枢免疫器官是31.可对淋巴液中抗原异物进行过滤和清除的外周免疫器官是32.T淋巴细胞发源地是33.作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外周免疫器官是抗原一、名词解释1.抗原2.半抗原3.完全抗原二、选择题A型题39.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是:A.异物性、反应性B.免疫原性、抗原性C.结构的复杂性、反应性D.大分子、易接近性E.易接近性、异物性40. 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A.变应原B.完全抗原C.半抗原D.佐剂E.载体41. 半抗原的基本特点是:A.分子量小B.无免疫原性,无抗原性C.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D.无免疫原性,有抗原性E.以上都不是42.从抗原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脂多糖B.蛋白质C.多糖类D.DNAE.脂肪43.决定某种物质免疫原性因素不包括:A.特异性B.异物性C.大分子性D.化学成分E.结构复杂性44.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A.完全抗原B.共同抗原C.改变的自身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半抗原45.马血清抗毒素对人而言属于: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独特型抗原D.共同抗原E.合成抗原46.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是: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47.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A.免疫耐受B.超敏反应C.自身免疫性疾病D.免疫缺陷E.免疫排斥48.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 载体B.抗体C.抗原D. 佐剂B型题问题(49~50)A.自身抗原B.肿瘤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异种抗原E.异嗜性抗原49.外毒素属于:50.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属于:X型题51.决定某物质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是:A.宿主年龄性别等B.物质的化学组成、分子量的大小等C.进入肌体的途径、剂量、次数等D.含有的水分多少E.与宿主亲缘关系的远近52.隐蔽的自身抗原包括:A. 甲状腺球蛋白B.眼晶状体C. 脑组织D.精子三、问答题1. 抗原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免疫球蛋白一、名词解释1.抗体(Ab)2.免疫球蛋白(Ig)二、选择题A型题54.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A.胎盘球蛋白B.抗毒素血清C.淋巴细胞抗血清D植物血凝素 E.白喉抗毒素55.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A.2条多肽链组成B. 两条H链和两条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C. 铰链区连接的2条多肽链组成D.二硫键连接的H链和L链组成56.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免疫球蛋白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B.抗体是化学结构的概念C.所有的抗体都是Ig,所有Ig也都是抗体D.Ig并非都有抗体活性E.抗体并非都是免疫球蛋白57.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A.IgAB.IgMC.IgGD.IgDE.IgE58.可形成多聚体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和IgGB.IgA和IgDC.IgD和IgED.IgM和IgAE.IgG 和IgE59.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A.SIgAB.IgMC.IgGD.IgDE.IgE60.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A.IgA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G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E类抗体61.合成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62.免疫球蛋白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中和外毒素B.阻止病毒吸附或穿入细胞C.参与Ⅳ型超敏反应D.调理作用E.介导ADCC效应63.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凝聚的IgAC.IgED.IgME.IgG64.在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Ig是:A.IgAB.SIgAC.IgMD.IgEE.IgG65.以下哪项不是IgG的特点:A.可分为4个亚类B.是血清含量最高的IgC.是唯一能能主动通过胎盘的抗体D.半衰期约2~3周E.有激活补体、调理作用,但无ADCC作用66.在抗病毒中起抑制病毒繁殖作用的物质是:A. 中和抗体B.干扰素C.抗毒素D.抗生素B型题问题(67~74)A.IgAB.IgMC.IgGD.IgDE.IgE67.巨球蛋白是:68.血清含量最高:69.初次免疫应答早期产生的抗体类别主要是:70.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类别主要是:71.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Ig是:72.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的Ig是:73.防止病原体从粘膜侵入的Ig是:74.天然的血型抗体是:X型题75.Ig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直接溶解靶细胞C.IgG、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D.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76.关于IgG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介导ADCC作用B.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C.有4个亚类D.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E.被称为巨球蛋白,五聚体结构77.关于IgM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B.初次免疫接种后最先产生的抗体C.能穿过胎盘D.能激活补体78.SIgA主要存在于:A. 泪液B.初乳C. 唾液D.支气管分泌液79.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有:A.激活补体作用B.调理作用C. ADCC作用D.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E.杀伤作用三、问答题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免疫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免疫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解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响抗原:是能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并通过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抗体,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响的物质。
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指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胸腺依赖抗原/TD-Ag:是指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
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是指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
抗原决定基/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别化学基团,是淋巴细胞抗原受体〔TCR / BCR〕或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根本结构单位。
共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抗原。
交叉反响:某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他种抗原发生的反响。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即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抗原。
抗体/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即免疫球蛋白。
抗体的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外表的IgG Fc受体〔FcγR〕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ADCC作用: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IgG与靶细胞外表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外表的IgG Fc受体结合,增强或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组织液和某些细胞膜外表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能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质。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在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主要功能是结合、提呈抗原肽,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12.可变区(V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1/4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体有害的反应。
1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1.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antibody ,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14. 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NK细胞是介导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ADCC的主要细胞。
15. 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immunologic 3.免疫防御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16.J链(joining chain):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
湘南学院 免疫名词解释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32.简述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33.何谓免疫?举例说明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
34.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
二、名词解释28.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9.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30.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
31.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32.适应性免疫的基本特征有:特异性,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多样性,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耐受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有保护性的免疫耐受;自限性,异物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自我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扩大和累及正常组织。
33.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抗原性异物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并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对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免疫耐受。
主要发挥如下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2)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
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immunityytem,IS)识别“自我(elf)”与“非我(non-elf)”抗原,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防御机制。
2.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或:指能够刺激机体IS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且能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与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5.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或:不同种属生物中存在的共同抗原表位),又名Forman抗原。
6.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7.超抗原:是指某些抗原物质,在极低浓度下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是一类多克隆激活剂。
8.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决定基。
9.抗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Ab)。
10.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针对单一抗原表位产生的均一性的高特异性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2.补体系统:是由补体、补体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受体)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13.过敏毒素:C3a、C5a被称为过敏毒素。
它们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C3aR、C5aR结合,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14.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即活化的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参照人卫完整
第一章名词解释: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重点阐述该系统识 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和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疾 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等。
)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若免疫防御功能缺陷或缺如, 会引起免疫缺陷病;若应答过强,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导致组织损伤和 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疾病等。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基因突变形成的肿瘤细 胞,坏死或衰老细胞。
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一般情况下,机体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发生免疫应答,这称为自身免疫耐受, 这赋予了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如果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紊乱, 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的全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 适应性免疫应答。
问答题:试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侵入抗原和体内突变、死亡细胞来维持机体内环 境稳定功能的总称。
概括为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免疫系统的组成T 淋巴细胞 H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现胞、中性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MHC 分子 细胞因予受体其他(■嗜酸性粒解胞和嗜鼠性粒细胞等)试比较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获得形式固有性(或先天性) 后天获得 抗原参与无需抗原激发 儒抗原激发 । 发挥作用时相早期,快速(数分钟至4 •天) 4 -5天后发挥嫩皮靛4L 免底原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 T 细胞受体、H 细胞受体 免疫记忆无 有.产生记忆细胞 参与成分用菌、杀菌物质,补体,炎症因子T 细胞《细跑免疫敌应F 细胞等) 吞噬细胞,NK 细胞r NKT 细艇 — B 驱典f 佳裱免疫•抗体)第二章名词解释: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 免疫细胞匚口周—■里濯巴结融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_ 免疫分子 模型分子 务泌型分子 TCRTf*祢5免疫球蛋白 ECR 机M 唯补体 CD 分抬嗡郛胞因子 黏附分和明 占K 细胞 NKT 细胞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部资料)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1.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
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2.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
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3.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见概念。
(2)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
免疫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区分“自己”与“非己”物质,从而达到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与免疫调节的一种生理功能。
2、抗原(Ag):能诱导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3、异物性:T、B淋巴细胞在胚胎期、在成熟前未充分接触过的物质(未被阴性选择过的物质)。
4、易接近性:指抗原分子的特殊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互接触、结合的难易程度。
决定免疫原性的强弱。
5、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的特性。
6、抗原性(反应原性):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7、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物质基础):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又称为表位。
8、抗体(Ab):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9、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Ab都是Ig,Ig不一定都是Ab)10、超抗原(SAg):是一类由细菌外毒素、菌体某些成分、逆转录病毒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构成的不同于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
这类抗原作用不受MHC限制,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或B细胞。
11、补体(complement,C):是正常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12、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补体及其调节因子和相关膜蛋白共同组成的一个反应系统。
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病理性反应,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和放大系统。
13、细胞因子(CK):是一大类由细胞分泌的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
14、白细胞分化抗原(LDA):是指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膜表面分子。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指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2.innate immune response 固有免疫应答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凋亡,畸变的细胞等“非己”的抗原异物后迅速活化并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的物质,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生理过程。
3.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适应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4.antigen determinant 抗原决定基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5.adjuvant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6.Super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
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7.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指具有杀伤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死靶细胞的过程。
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互补决定区即抗原互补决定区。
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plement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0.cytokine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1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分化抗原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整理)免疫学复习题.
(整理)免疫学复习题.免疫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平衡和稳定的⼀种⽣理学反应。
2、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防⽌外界病原体的⼊侵及清除已⼊侵的病原体。
3、免疫⾃稳:指机体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实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4、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机体识别抗原清除抗原的全过程。
5、抗原表位(epitope):⼜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6、免疫活性细胞:指T、B细胞,其表⾯具有抗原受体,识别抗原后能活化、增殖和分化,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或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7、半抗原(hapten)(不完全抗原):仅具有抗原性,需与载体蛋⽩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
8、佐剂(adjuvant):佐剂指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混合注射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9、TCR-CD3复合物:是T细胞抗原受体与CD3分⼦以⾮共价键结合成的复合物,存在于所有的T细表⾯。
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TCR特异识别由MHC分⼦提呈的抗原肽,⽽CD3转导T细胞活化的第⼀信号。
10、基因重排:基因⽚段在特异性重组酶的作⽤下连接成⼀个完整的、有转录功能的活性基因的过程。
11、BCR:即成熟B细胞表⾯的膜型免疫球蛋⽩--mIgM和mIgD,是B细胞特有的抗原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功能性结构。
12、调理作⽤:抗体如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
13、模式识别受体(pa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PRR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的特定分⼦结构的受体。
免疫名词解释与问答
二名词解释1 免疫学2 现代免疫学三问答题1 试述现代免疫学的含义及其背景。
2 试述克隆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免疫学发展中的意义。
二、名词解释1.immunity 免疫2.innate immune response 固有性免疫应答3.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适应性免疫应答4.immune cell recirculation 免疫细胞再循环三、问答题1. 试述免疫系统防卫和致病的双重功能的理论基础。
2. 简述免疫的功能。
二名词解释:1 抗原2 免疫原性3 抗原性4 完全抗原5 半抗原6 载体7 载体效应8 抗原决定基9 构象决定基10 顺序决定基11 功能性抗原决定基12 隐蔽性抗原决定基13 抗原结合价14 T细胞表位15 B细胞表位16 分子构象17 分子构象易接近性18 TD-Ag19 TI-Ag20 异种抗原21 同种异型抗原22 自身抗原23 异嗜性抗原24 独特型抗原25 独特型26 超抗原27 佐剂三问答题:1 谈谈抗原。
2 叙述抗原两个特性。
3 谈谈抗原免疫原性本质。
4 谈谈抗原特异性。
5 叙述抗原决定基。
6 比较构象决定基与顺序决定基。
7 叙述T B细胞表位。
8 何为半抗原-载体效应。
9 谈谈抗原的理化性质。
10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是什么?11谈谈异嗜性抗原在医学中的作用。
12 叙述独特型抗原。
13 叙述超抗原。
14 叙述佐剂。
15 叙述佐剂种类。
16 叙述佐剂增强免疫应答机制。
二、名词解释1.Antibody, Ab 抗体2.immunoglobulin, Ig 免疫球蛋白3.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 重链和轻链4.variable region, V区5.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超变区6.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互补决定区7.Ig domain Ig 功能区8.Fab and Fc9.Opsonization 调理作用10.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11.Monoclonal antibody, mAb三、问答题1.简述Ig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抗原一名词解释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性物质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半抗原:本身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当予蛋白载体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时,获得免疫原性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可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抗原性质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功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能与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决定簇隐蔽的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无法触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共同抗原:存在于两种不同抗原分子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些)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些)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
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是,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活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混合而成,使用时与水溶性抗原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剂中形成油包水乳剂。
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的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就成为弗氏佐剂二问答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1.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产生免疫记忆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1.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只刺激B细胞产生IgM 3.无免疫记忆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大肠杆菌O86含人血型B物质,肺炎球菌14型含人血型A物质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甲状腺球蛋白——桥本甲状腺炎眼晶状体蛋白和眼葡萄膜色素抗原——晶状体过敏性和交感性眼炎精子——男性不育脑脊髓和神经髓鞘蛋白抗原——脱髓鞘脑脊髓炎和外周神经炎4.什么是抗原?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有何不同?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5.正常情况下机体为什么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克隆选择学说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数目庞大的免疫细胞系,这些免疫细胞能对相应抗原行进识别和选择。
2.在胚胎期,自身组织抗原与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免疫细胞接触后,可使之破坏或处于无功能抑制状态,成为禁忌细胞系。
出生后,体内能够识别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免疫细胞不复存在或处于抑制状态,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3.出生后,非己抗原进入体内,与免疫细胞结合,激活免疫应答。
6.Rh抗体与ABO血型抗体有何区别?Rh抗体为什么只能在Rh-者体内产生?Rh抗体生成后可能产生什么后果?1.ABO血型抗体是天然抗体 RH在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只有在免疫情况下才会形成2.ABO血型抗体属于IgM RH抗体属于IgG3.ABO血型抗体不能穿过胎盘 RH抗体可以穿过胎盘胎儿流产新生儿溶血症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一名词解释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末B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同种型:同一种属每个个体共有的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标记,在异种体内可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即遗传标志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
独特型: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和T、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Fab段(抗原结合片段):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将其重链于铰链区间二硫键近N端处断裂,获得的三个片段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片段,含有抗原结合部位(VL和VH)F(ab’)2: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可从重链铰链区二硫键近C端处断裂,大分子片段保留铰链区和二硫键为Fab双体,具有双价抗体活性,能与两个相应的抗原决定簇结合Ig类别转换:一个B细胞克隆在分化过程中V-D-J功能性基因片段保持不变,而发生C基因重排的过程分泌型IgA:由两个单体IgA、一条连接链(J链)和一个分泌片借二硫键连接组成Gm因子:γ链的同种异型标志Am因子:α链的同种异型标志Km因子:κ链的同种异型标注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由于浆细胞恶性增生可发生于多处骨髓本周蛋白:骨髓瘤患者尿中可检出一种凝溶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由一株B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专一的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一系列在氨基酸组成和结构上与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或/和恒定区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分子二问答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所有Ig单体的基本结构由四条多肽链,即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
重链:近N端1/4区为重链可变区(VH)剩下的3/4为重链恒定区(CH)轻链:近N端1/2为轻链可变区(VL)剩余的1/2为轻链恒定区(CL)生物学功能:1.VH和VL是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2.CH1-3和CL为Ig遗传标志所在处3.IgG的CH2和IgM的CH3是补体(C1q)结合部位,参与补体激活4.IgG的CH3和IgE的CH4有亲细胞活性,能使Ig结合固定于具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表面。
2.简述免疫球蛋白分类和分型的依据分类:根据重链恒定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分为IgG(γ)IgA(α)IgM(μ)IgD(δ)IgE(ε)分型:根据轻链很定去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分为κ型和λ型3.图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产生的酶解片段,并简述各片段的生物学功能Fab段:具有单抗体活性,只能与一个相应的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
Fc段:不能与抗原结合,因具有CH2和CH3功能区可以激活补体、结合细胞和通过胎盘,Ig对它种动物的免疫原性也取决于Fc段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能与两个相应的抗原决定簇结合PFc’:无生物学活性4.何谓Ig的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它们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同种型:同一种属每个个体共有的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标记,在异种体内可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即遗传标志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
独特型: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和T、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5.真对Ig同种异型决定簇(遗传标志)的抗体能否与下列Ig分子或其功能区起反应?γ2λ2ε2κ2δ2λ2(μ2λ2)5κ型L链V区λ型L链C区6.试比较各类Ig的结构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功能7.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2.激活补体3.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介导I类型超敏反应4.通过胎盘(IgG)8.何谓克隆抗体McAb?简述制备McAb的原理单克隆抗体(McAb):由一株B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专一的抗体制备:第三章补体系统一名词解释过敏毒素:指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活性片C3a、C4a、C5a免疫粘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C3b或C4b粘附于具有C3b受体的细胞表面的现象。
通过粘附形成大的复合物,便于吞噬细胞清除C1抑制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03778的血清单链糖蛋白I因子:是相对分子质量为87812的一种异二具体血清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过敏毒素灭活剂:即血清羧肽酶N,相对分子质量为309339,由八条相同的多肽链组成。
具有羧基肽酶活性,可去除C4a、C3a和C5a羧基末端的精氨酸残基,使它们丧失其过敏毒素活性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经典途径:以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C1~C9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路径旁路途径: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备解素)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而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导致细胞溶解破坏的补体活化途径C4结合蛋白(C4bp):一种血清糖蛋白,由8条相同的多肽链组成膜辅因子蛋白(MCP):单链穿膜糖蛋白(CD46),广泛分布于各种血细胞(红细胞除外)、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行刑胶质表面促衰变因子(DAF):单链膜蛋白分子(CD55),广泛分布于各种血细胞和体内其他组织表面,但在病原微生物和某些补体激活物表面缺如同种限制因子(HRF):相对分子量为64861的膜蛋白,又称C8结合蛋白。
这种膜结合性调节分子广泛分布于正常人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上二问答1.试比较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点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2.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3.条例和免疫黏附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趋化作用3.列出膜结合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机制P85膜辅因子蛋白(MCP):促衰变因子(DAF):同种限制因子(HRF):4.列出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任选其中两种说明其调节作用机制C1抑制物:与活化C1中的C1r-C1s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是大分子C1裂解,从而导致C1酯酶(C1s)失活,丧失酶解正常底物的能力C4结合蛋白:H因子:I因子:5.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系统是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