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词的语言魅力。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对比等。
2、教学难点(1)理解秋瑾词中所表达的女性解放意识和爱国情怀。
(2)感受词的时代意义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词的内容。
2、讲授法:讲解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重点词句等,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秋瑾的视频或展示秋瑾的图片,介绍秋瑾的生平事迹和她在革命中的重要贡献。
(2)提问学生对秋瑾的了解程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满江红》,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和情感。
(3)点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背景介绍(1)介绍秋瑾创作《满江红》的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地位以及秋瑾个人的经历和抱负。
(2)让学生了解词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为理解词的内涵奠定基础。
4、词句解读(1)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重点词句,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等,理解其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5、情感体会(1)引导学生思考秋瑾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对女性解放的渴望、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等。
(2)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细节描写,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6、艺术手法分析(1)探讨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四面歌残终破楚”)、对比(“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岳飞的民族自豪感和忠诚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把握。
(2)诗中抒情手法和修辞技巧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文学素养。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比较教学法:对照其他作品,分析《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满江红(怒发冲冠)》,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
3. 教学资源:教学PPT、视频、音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吟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介诗人岳飞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题“满江红(怒发冲冠)”,阐述诗题的意义。
(2)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意象和情感。
(3)讲解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和修辞技巧。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范文三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创意《满江红》是一首词。
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教学重点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预习要求?1. 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 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铺垫 (5分钟)?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
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1)秋瑾( 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
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4)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写下《满江红》这首词抒怀。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余秋雨,浙江人,1946年生,中国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有《艺术创造工程》等专著多种;著有散文集多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逐节阅读,正音正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思路,研读课文。
整篇文章分三部分。
先来研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六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以人们心目中已经成为定论的长城和都江堰作对比,开宗明义标明观点,推出主题。
第2自然段,写长城之伟大。
作者说长城不如都江堰,并不是否定长城。
长城的伟大之处,主要在于它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是久远历史和民族演化的见证。
反过来,写长城的伟大,也不会减低前面对都江堰的评价。
第3、4、5自然段,具体对比长城与都江堰的不同。
作者认为,都江堰在哪四个方面胜过长城?历史更悠久,为民造福更直接,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今天仍然像最初那样有价值。
“灌溉”一词既是实写“都江堰”的水利功能,又比喻对民族人民的养育作用。
第4自然段用一组排比句解释“灌溉”的深层意义。
第5自然段再以三组对比,从外在形象,象征意义,再到内在精神,对二者进行比较,以反复印证咏叹的笔法赞美都江堰,支持文章的观点。
第6自然段,用短句,并另起一行。
目的是推出并强调主角。
小结:第一部分,用长城做对比,说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写以前心目中的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根本没放在眼里。
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是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
与第一部分结尾盛赞并隆重推出“都江堰”又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伏悬念,引人人胜。
第8自然段,写走进都江堰的过程。
这一段写得细致、真切、传神。
是从哪些感觉角度来写的?先是视觉“草木茂盛”,再是触觉“渐觉滋润”,再是直觉、听觉、第六感觉,最后是心理感应。
终于全身心地被震撼。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一、导入(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闻一多的这首诗,热情澎湃,抒发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犹如隆隆的地火在运行,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
在闻一多迸着血泪,呼唤祖国自强时,让我们把时光往前推800多年,也有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衰而“怒发冲冠”,他是谁?(岳飞!)二、新授1、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满江红教案
经典诵读《满江红》教案刘传景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够背诵《满江红》。
2、初步理解词的意思,感受岳飞的英雄气概与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3、初步培养学生朗读、背诵、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吟诵并熟读会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师生合作背诵《论语》里的句子,营造古典国学的背诵氛围。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刚才我们诵读了孔老夫子的名言,现在,刘老师要带大家继续穿越时空,来到宋朝。
(板书)(播放ppt)二、初步感知1、师解读时代背景:北宋末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这幅,就是当时的百姓在逃离家乡的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孩子,假如你就是途中那位骨瘦如柴、饥寒交迫的老人,你觉得你的命运会怎样?生谈感受。
2、那假如你是这位正在被敌人欺负的汉子,一个男人,你会怎么做?生谈感受,(※为自己命运而抗争,※太了不起了,在那个朝代,你一定是位英雄。
)3、大将军岳飞(板书)在经历这样的时代变迁时,提笔写下了今天我们要诵读的这首词,它就是满江红。
那你愿意去读一读,了解一下它的内容吗?三、诵读感知1、(自由读)请大家打开你手中的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师范读)我看到有的孩子读着读着,就愁眉苦脸了,遇到问题了是吗?没关系,我也想来读一读,也许我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我最喜欢的就是伴着音乐读,(ppt)3、(生再读)掌声,我先替大家保留,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朗读,你一定有新的收获,那咱们小声得再去读一读,愿意配上音乐吗?4、(指生读)大家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那么谁来读给大家听?你准备怎么读?你读下阕5、(评价)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生评价,我的掌声暂时保留,现在要送给你。
6、(小组读)谁愿意开个头,带领你小组内其他同学一起来读?四、解读岳飞与时代背景1、小朋友读的有板有眼、字正腔圆,不过看了下面这幅图,你一定会有对这首词有新的感受。
我先问问大家,在你的印象中,咱们中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生答:雄鸡。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吟诵《满江红》,激发学生朗诵、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课前温故师: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中很多诗人写的爱国诗篇更是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你可以选择一首爱国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听吗?(一稿:课件出示两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庐山瀑布》,两首现代诗《乡愁》《只要明天还在》,注明诗题、作者。
齐读之后,又师生互动一起回忆《论语》中的有关名句。
座谈时,我们主要提出异议:这样的导入,会不会喧宾夺主?回顾这么多内容,对本课知识点有无辅助?讨论后,决定精简,学生自由选诵爱国古诗。
这样做有两个明确目标:1、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诗歌积累容量;2、通过背诵,可以为新诗词的学习铺垫一下爱国情调。
)一、介绍背景资料,初识岳飞。
过渡:孩子们的积累非常丰富,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继续穿越时空来到宋朝。
(板:宋)1、师介绍背景。
师:宋朝时期,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非常强大,而宋朝统治者无能,因此,宋朝一直受到外族的侵犯与掠夺,当时(图片)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老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在这民族存亡、国家危难之时,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抗金英雄,岳飞(板:岳飞)就是其中的一位,你能从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谈谈你对岳飞的了解吗?2、生介绍资料。
师: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就在即将完成抗金大业时,奸臣秦桧勾结金兵,陷害岳飞,使得岳飞抗金被迫结束,他壮志未酬,痛心疾首,仰天长啸,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壮词——(板并齐读:满江红)(一稿:课件出示“战乱”画面,师提问:假如你是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汉子,一位男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学生简单回答后,老师引语: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跟你们一样,也有满腔的热血想去保家卫国,他写下了《满江红》这首诗词。
《满江红》朗诵教学设计
《满江红》朗诵教学设计1、找两位同学上讲台,一位同学默写全篇,一位同学把《满江红》这一词牌的格律抄在黑板上。
2、其余同学对照课下注解自由诵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真正弄懂词句意思。
B、读准字音、断对句子。
C、要动动手,把疑难词句的意思写出来,多音字的读音标上,不好断的句子用/着重标出。
词作如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格律如下:(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二、集体诵读,解决浅易问题。
浅易问题有:1、读不准字音。
2、断句不正确。
3、停顿长短不齐。
三、集体诵读,感知语速语调重音。
四、分析内涵,说说读法,示范朗读。
如果没有反复诵读作为铺垫,就进行理性的分析,学生反而会说不清、道不准、析不透。
分析阶段,要给学生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大胆争辩,深入透彻地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并且要鼓动学生把他所分析出来的语速语调用准确优美的有声语言传达出来,这个阶段必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独特的朗读。
具体做法如下:1、让学生说说每一句应当怎么读,理由是什么。
有的学生可以用图示的方式把语调的高低变化讲得很清楚。
2、让学生以分析为依据大胆地示范朗读,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录音。
朗读一两句即可,不论朗诵成什么样的水平,都坚决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
3、教师要细心地发现学生思想的分歧所在,挑动他们去对抗、去争辩、去自圆其说、去针锋相对。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课文《满江红》是秋瑾在1903年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愤慨,对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以及对妇女解放的追求。
教学时,应着重分析词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词的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 分析词的语言特点,领会词的艺术魅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词的语言特点,领会词的艺术魅力。
难点:理解词的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情景引入:播放《满江红》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
然后,提问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词的背景,介绍秋瑾的生平和创作这首词的动机。
分析词的语言特点,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让学生领略词的艺术魅力。
3. 例题讲解(15分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满江红》中的名句,分析其含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词,提高文学素养。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如:请学生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表达效果。
5. 课堂互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秋瑾背景:外国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主题:愤慨、担忧、追求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抒发真情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满江红》,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含义。
答案:略2. 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表达效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1)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五首》中的《满江红》。
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朗读与解析,对作者秋瑾的背景介绍,诗词中表现手法和情感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满江红》的朗读技巧,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 分析并理解秋瑾通过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满江红》的朗读节奏,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诗词中意象的解读,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满江红》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探究:学生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了解作者秋瑾的背景。
3. 讲解:教师详细解析《满江红》的每一句,分析诗词的意象、手法和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和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意象:例如“红”字在诗词中的作用。
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手法,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内容:作者:秋瑾意象:红、马、剑等手法:对偶、排比、设问情感:爱国、壮志未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并背诵《满江红》。
选取诗词中的一个意象,进行解读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答案:诗词背诵:学生自行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意象解读:示例:“红”字象征着革命热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秋瑾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育。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2)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满江红》(秋瑾),该诗是秋瑾在1903年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愤慨,以及对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详细解读这首词的背景、意境、用词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满江红》,使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背景及其词作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满江红》的诗意、诗境及诗中的关键词汇。
难点:分析秋瑾的词风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历史背景为切入点,介绍秋瑾的生活年代以及当时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引发学生对《满江红》创作背景的好奇心。
2. 诗文解析:(1)朗读《满江红》,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诗中的关键词汇,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3)讲解秋瑾的词风,如婉约、豪放等,并与其他词人进行对比,突出秋瑾的独特地位。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出诗中所描述的画面。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1. 诗文2. 诗人:秋瑾3. 创作背景:民族危亡、列强瓜分中国4. 诗意:表达作者对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和反抗精神5. 词风:婉约、豪放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为《满江红》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示例:《满江红》是秋瑾在民族危亡之际,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一首词。
词中“怒发冲冠”、“潇潇雨歇”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内心的愤慨和无奈。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2.分析《满江红》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感受其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满江红》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3.诗歌的朗读、背诵和鉴赏。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语法。
2.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满江红》的作者岳飞,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岳飞是哪个朝代的将领吗?他有什么著名的抗金事迹?二、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满江红》,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字词和古汉语语法,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诗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纠正发音和背诵。
第二课时一、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岳飞在《满江红》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观点。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2.鼓励学生创作以《满江红》为主题的绘画、书法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三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满江红》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二、课后作业1.背诵《满江红》。
三、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诗歌鉴赏、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表现。
3.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和革命精神,通过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秋瑾的生平和革命精神2. 诗词《满江红》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分析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诗词创作的关系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诗词《满江红》的译文和注释2. 学生教材:诗词《满江红》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秋瑾的照片、革命事迹图片和相关视频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引导学生了解秋瑾的革命精神。
2. 诗词鉴赏: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对诗词进行逐句解析,分析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
3.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诗词创作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诗词《满江红》的主题和秋瑾的革命精神,强调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瑾和《满江红》的读后感,深入思考诗词中的革命思想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深入了解秋瑾的其他诗词和革命事迹,进一步感受秋瑾的革命精神。
2.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交流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读后感作业: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秋瑾和《满江红》的理解和感悟,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秋瑾《满江红》教案
秋瑾《满江红》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满江红》详细内容:本课主要学习秋瑾的《满江红》一词。
这首词是秋瑾在辛亥革命前夕,以满江红为词牌,表达她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词中充满了激情和斗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意义,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满江红》。
3. 分析《满江红》的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满江红》的内容和意义,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
难点:分析《满江红》的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教科书、字典。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满江红》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激情和斗志。
2. 朗读:让学生跟随音频一起朗读《满江红》,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讲解《满江红》的背景和意义,解释词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4. 分析:分析《满江红》的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词的艺术魅力。
5.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回答有关《满江红》的问题。
6.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自己创作以满江红为词牌的词,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板书结构:背景和意义词牌特点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答案:由于作业是主观性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秋瑾的其他词作,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文学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方面1. 秋瑾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女革命家,她的词作多体现出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满江红》正是她在革命前夕,以满江红为词牌,抒发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革命斗志。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领会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满江红》,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主要知识点:介绍《满江红》的作者、背景、诗词内容。
2. 技能点:朗读、背诵、分析诗词。
3. 教学资源:《满江红》原文、诗词鉴赏文章、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
2. 互动讨论: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诗词感悟。
3. 角色扮演:模拟古人吟诵诗词,体验诗词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满江红》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主题。
3.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满江红》,体会诗词韵律美。
4. 诗词分析:讲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诗词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按小组形式排列,方便讨论和互动。
2. 课堂纪律:强调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 小组讨论:分享诗词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词的分析和感悟。
八、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诗词鉴赏文章,拓宽知识面。
2. 课后作业: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悟。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细节1. 知识目标:确保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补充说明:应详细阐述《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包括作者岳飞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课题叫什么?(齐读课题)1、介绍满将红《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
这首词是谁写的呢?2、介绍岳飞PPT展示岳飞图片:岳飞,抗金名将,精忠报国3、PPT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词作,读准字音发、冠、车、缺、血、朝、阙(二)再读词作,知人论世,读出节奏1、了解作者PPT展示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
从小天资聪悟,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臂力超人,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
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已达一万八千人。
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
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家军,扩充了抗金力量。
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有感情吟颂《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适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3、通过与《小重山》的比较进一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前置预习】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教师激情导题。
曾经有一位申明大义的母亲,曾经有一位赤胆忠心的儿子;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儿子对母亲唯一的承诺会聚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无人不晓。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他,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板书题目、作者)2请学生讲述对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三、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解决生字词,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境界。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自己诵读体会词人的感情,从中受到感染。
3、几个学生说出读后的感悟,大家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读出气势,营造氛围。
4、用两个问题梳理全文,分析作品。
问题:①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说出理由。
②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③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明确:①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理清思路,了解情感。
②《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③“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
(板书)全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节奏稳健,抒发了岳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苏幕遮》、、李清照的词等,引出《满江红》)二、走进作者1、请学生讲述对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2、教师总结。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
19岁时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
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板书),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
岳飞没有专门的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奏章、诗词等。
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
绍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烩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
岳飞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诠释了他的爱国主义的真谛。
三.朗读-体悟1、教师范读,并解决生字词。
(配乐)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4、通过提问,介绍词的大意,简单分析作品。
问题:①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②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明确:①《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满江红诵读设计
《满江红》诵读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吟颂《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2、新时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二、活动分类:集体三、人员及队形:34人,分别为18人和15人(队形成弧形)四、诵读材料及简介:1、原材料: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简介: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
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
岳飞情郁于中,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六、诵读过程指导:男1:一个战乱的年代女1:一位真正的英雄男2:一段抗金的赞歌女2:一尊不朽的丰碑男1:“还我河山”志犹在,长剑在手缚苍龙!是谁在望潇潇秋雨,对天长啸?是谁的英雄壮怀,喷薄倾吐?男2:独上高楼,仰天长啸,望着被雨水冲刷过的国土,一片报国之情充满心怀。
岳飞的一腔忠诚鼓舞着他写下了这篇气吞山河的盖世雄文合:请欣赏13机电(高考)班集体朗诵《满江红》集体:(激情的,高亢的)《满.江红》,(低缓的)岳飞男2:(愤怒的,激情的,语速缓慢)怒.-.发.-.冲.-.冠.--(右手抬起与肩齐),凭.-阑-处--(手缓缓向外移动)、(低沉)潇潇雨歇(右手收回)。
(激情)抬./.望眼,仰天..(右手和../.长啸头同时向上抬看天),壮--怀--激烈(手缓缓收回)。
(语速较快)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抬右手作展望状)。
(语速缓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稍停顿)空---悲-切。
(男2回归队伍)集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语调依次升高,稍停顿,低沉)空-悲-切。
重诵《满江红》:诵读教案设计
重诵《满江红》:诵读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满江红》是清代爱国诗人岳飞创作的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诗歌。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浓郁的艺术气息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其语言简练、抒情深挚,表达了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堪称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经典之作。
现在,随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普及和推广,适当地将这首诗歌纳入学生诵读训练中,既可以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经典诗歌的文化价值,也可以引导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感情。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目标(1)了解《满江红》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2)掌握诵读技巧,正确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感情;(3)懂得如何诠释这首诗歌中热爱祖国的精神,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内涵,让他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3.情感目标(1)在诵读《满江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热情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感悟;(2)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养他们的良好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1.教学内容:《满江红》诵读(1)了解诗歌的背景与作者了解岳飞与南宋抗金战争,并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理解其具有的丰富的民族精神。
(2)学习诵读技巧让学生了解诵读的音律韵律及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诵读《满江红》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诗歌的内涵,感悟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感。
辅导学生逐字逐句读诵,使诗歌中的意境更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教学活动安排(1)背景知识介绍在正式学习《满江红》诵读前,教师应该介绍学生与这首诗歌的相关背景和诗人的相关情况,为后续诗歌诵读做好铺垫。
让学生先理解这首诗歌的意义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领悟。
(2)学习诵读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向学生说明如何正确地把握语调、注重节奏、做到声音抑扬顿挫,并抓住词汇变化的重点,体现诗歌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有感情吟颂《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适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3、通过与《小重山》的比较进一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前置预习】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1、教师激情导题。
曾经有一位申明大义的母亲,曾经有一位赤胆忠心的儿子;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儿子对母亲唯一的承诺会聚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无人不晓。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他,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板书题目、作者)
2请学生讲述对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解决生字词,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进入
词的境界。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自己诵读体
会词人的感情,从中受到感染。
3、几个学生说出读后的感悟,大家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读出
气势,营造氛围。
4、用两个问题梳理全文,分析作品。
问题:①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说出理由。
②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③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明确:①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理清思路,了解情感。
②《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
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
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
的英雄气概。
③“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
(板书)
全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节奏稳健,抒发了岳飞的悲
愤之情,表现了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5、学生根据以上理解接着朗读――体味本词意思,找出几
位学生到讲台上试读,其他同学体会,进一步理解把握岳
飞的感情
四、开展小组活动,深入体会作者内心世界,依据文本进行再造。
1、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完成本词的自我阅读体会和讨论,
要求每小组按照该词的意境描述画面,可用各种形式(如
散文性语言、画画、小品等)来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3、抽取几个小组进行现场展示。
(要求学生推荐代表进行
解说或展示,并上交文字说明)
五、教师点拨:
岳飞这首《满江红》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
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
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
“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五、最后在学生中选取一位诵读尽量做到“岳飞再世”把感情推向高潮
战争时期、国家危难时刻,需要像岳飞这样赤胆忠心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其实和平时期又何曾不是这样?2008年的中国同样遇到了困难,8.0级地震突袭四川,国家有难了,关键时刻,怎么办?21世纪的青年勇敢的站出来了,21世纪的“岳飞”一个个走向了四川。
中国有了他们怎能不腾飞!
六、比较阅读《满江红》与《小重山》从而掌握豪放词的特点
投影《小重山》:
小重山(南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问题:
学生说出两首词的异同,从哪儿看出的,自由发言。
明确:
都是表达岳飞的抗金报国的壮怀。
但是风格不同:《满江红》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
《满江红》以壮怀激烈而著称,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是其早年之作。
《小重山》则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满江红》豪放十足,《小重山》则婉约有加。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词
2、搜集整理学过的爱国诗词
八、最后欣赏歌曲《满江红》,结束全文。
九、板书设计
满江红
上阕:壮志难酬的豪情精忠
建功立业的急情报国
下阕:对金的深仇大恨还我河山
报国的赤诚之心怀古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