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yeec维修网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992d5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9.png)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身体内部高分辨率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为了保证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非常重要。
MRI质量控制1. 磁场稳定性检测:MRI的磁场稳定性对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
定期检测磁场强度和均匀性,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系统校准:进行系统校准,包括梯度线性度、像素尺寸、空间分辨率等,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信号到噪比(SNR)检测:SNR是MRI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检测小信号变化和细微结构非常关键。
通过标准化的方法,测量SNR并确保其高于最低指标要求。
4. 运动伪影检测:运动是MRI图像产生伪影的常见原因。
利用肌肉扫描、运动标记或追踪技术来检测和纠正运动伪影。
5. 干扰物检测:检测和排除可能产生伪影的干扰物,如金属器械、电子设备等。
MRI性能检测1. 空间分辨率检测:通过脊髓模型、线阵等标准物,测量MRI 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以评估其分辨率能力。
2. 时间分辨率检测:利用高速连续图像采集技术,测量MRI系统的时间分辨率。
评估其对动态变化过程的捕捉能力。
3. 脂肪和水信号韧化检测:使用脂肪和水信号韧化物,评估MRI系统对不同组织信号的韧化程度。
4. 灰度一致性检测:通过均匀灰度标准物,检测MRI系统的灰度一致性,评估其对不同灰度值的准确呈现能力。
5. 均匀性检测:利用均匀性物,测量MRI系统的均匀性,评估其图像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MRI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对于确保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提高诊断准确性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MRI系统的性能稳定和图像质量的一致性。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adaf4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5.png)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一、引言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领域。
为了确保MRI系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
本文档旨在提供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二、设备准备1.核磁共振设备的选择:选择符合国家和地区标准的MRI设备,并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功能和性能。
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供应商的指导和要求,完成MRI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设备校准: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校准,包括磁场校准和梯度校准等。
三、日常质控1.基本测试1.1 磁场均匀性检测: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测量MRI磁场的均匀性,并记录测量结果。
1.2 信号到噪比(SNR)检测:使用标准的测试物体和测试方法,测量MRI系统的信号到噪比,并记录测量结果。
1.3 空间分辨率检测:使用合适的测试物体和测试方法,测量MRI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并记录测量结果。
2.声学噪音测试2.1 声学噪音级测量: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测量MRI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声学噪音级,并记录测量结果。
2.2 噪音控制措施: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的噪音控制措施,确保操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安全性检测3.1 静电放电测试: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测量MRI设备的静电放电情况,并记录测试结果。
3.2 强磁场安全性测试: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测量MRI设备中的强磁场对人体的安全性,并记录测试结果。
3.3 放射性检测:检测MRI设备可能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性能检测1.图像质量评估1.1 对比度检测:使用合适的测试物体和测试方法,测量MRI图像的对比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1.2 噪声检测:使用合适的测试方法,测量MRI图像的噪声水平,并记录测量结果。
1.3 空间分辨率检测:使用合适的测试物体和测试方法,测量MR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并记录测量结果。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简版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62c9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1.png)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可以人体内部高分辨率图像的非侵入性医学成像技术。
它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产生详细的人体器官、组织和病变的图像。
MRI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是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图像质量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MRI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MRI质量控制MRI质量控制旨在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处于良好状态,以产生高质量、可靠的图像。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1 环境控制MRI设备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在安装和运行设备时对环境进行控制。
常见的环境控制措施包括:- 避光:MRI设备对外界光线非常敏感,所以需要在设备周围进行避光处理,以减少光线的影响。
- 温湿度控制:MRI设备运行时需要保持恒定的温湿度,温度通常控制在18°C-22°C之间,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 禁磁区域:MRI设备的禁磁区域是指设备周围的安全区域,必须保持没有金属物品或磁敏物品的存在,以防止对患者和设备的危害。
1.2 设备检测和校准MRI设备需要定期进行功能检测和校准,以确保各个方面的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常见的设备检测和校准项目包括:- 磁场强度校准:通过使用已知磁场强度的参考物体(如水或盐水),验证设备的磁场强度是否准确。
- 磁场均匀性检测:使用特定的均匀性测试物体(如球状或柱状物体),检测设备磁场是否均匀。
-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高分辨率测试物体,检测设备在空间上的分辨能力。
- 灵敏度校准:通过调整设备的接收机和放大器等参数,确保设备对信号的接收和放大能力符合要求。
1.3 图像质量评估MRI设备的最终目标是高质量的图像,因此需要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
常用的图像质量评估指标包括:- 信噪比(SNR):用于衡量图像的信号强度和背景噪声之间的比值,信噪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 对比度:用于衡量图像中不同组织或结构之间的亮度差异,对比度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847ce72af1ffc4ffe47ac9c.png)
复杂的磁共振成像物理参数测量,应由专业的医学物理学
表1 核磁共振区域4个分区
安全分区
地点
安全规定
1区 核磁共振单元以 所有人员可自由出入。 外区域包括: 办公室,其他科 室,走廊等。
2区 患者检查前准备 患者及其家属不可自由走动, 室,体检室,核 除非有磁共振安全工作人员陪 磁共振安全审查 伴。 室,换衣室等。
DENG Jie 1.Children's Memorial Hopital, Chicago USA; 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icago US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procedures of quality assurance (QA) and quality control (QC)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ystem during its installation and routine clinical uses. It is mainly focused on system acceptance testing, daily system check and QC test and annual system performance testing. 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QA/AC program in a MRI facility, and the exact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gram will essenti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for both clinical and research studies using the MRI techniques.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cceptance testing; quality assurance; quality control; medical inaging equipment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1]本月修正2023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1]本月修正2023](https://img.taocdn.com/s3/m/02696c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a.png)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引言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其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人体的内部结构图象。
为了确保MRI图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MRI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
本文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目的、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MRI质量控制的目的MRI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MRI图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由于MRI设备是一种复杂的技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浮现一些问题,例如图象失真、背景噪声等。
通过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检测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MRI图象的质量。
常用的MRI质量控制方法1. 空间分辨率检测空间分辨率是MRI图象中最小可见细节的能力。
通过使用模板或者分形分析等方法,可以评估MRI图象的空间分辨率。
如果空间分辨率低于标准要求,可能需要调整扫描参数或者检修设备。
2. 对照度检测对照度是MRI图象中组织或者结构之间亮度差异的程度。
通过比较灰度值、信噪比等参数,可以评估MRI图象的对照度。
如果对照度不足,可能需要优化扫描序列或者调整设备参数。
3. 几何失真检测几何失真是MRI图象中物体形状和位置失真的程度。
通过使用标准物体或者几何校正方法,可以评估MRI图象的几何失真程度。
如果几何失真超过标准范围,可能需要进行校正或者更换设备部件。
4. 均匀性检测MRI图象中的均匀性指的是各个区域的亮度一致性。
通过使用均匀性校正板或者灰度测量方法,可以评估MRI图象的均匀性。
如果均匀性不达标,可能需要优化扫描参数或者进行均匀性校正。
5. 稳定性检测MRI设备的稳定性是指设备在连续使用中的性能稳定程度。
通过定期检测MRI设备的稳定性,可以确保MRI图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扫描重复性、信号稳定性等。
性能检测的重要性MRI设备的性能检测是确保MRI图象质量的关键步骤。
性能检测可以匡助检测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性能下降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b723e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磁共振室是一种高精度的医学设备,用于进行人体内部的成像检查。
为了确保磁共振室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的成像结果,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方法和评估指标等。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成像质量的准确性,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通过定期的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保证磁共振室的正常运行。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1. 日常巡检:每天开机前进行设备的巡检,包括检查设备的电源、冷却系统、磁场均匀性等。
确保设备的各项参数符合要求,没有异常情况。
2. 定期校准:每月对设备进行校准,包括磁场校准、梯度线性性校准、收敛校准等。
通过校准可以保证设备的参数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质量控制测试: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控制测试,包括信噪比测试、空间分辨率测试、线性度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设备的成像质量和性能。
三、质量控制的评估指标1. 信噪比:信噪比是评估设备成像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信噪比测试可以确定设备的噪声水平和信号强度,以评估设备的灵敏度和图象质量。
2. 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评估设备分辨能力的指标。
通过空间分辨率测试可以确定设备的最小可分辨物体大小,以评估设备的成像清晰度。
3. 线性度:线性度是评估设备梯度系统性能的指标。
通过线性度测试可以确定设备的梯度系统的线性范围和线性误差,以评估设备的成像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每次进行质量控制测试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记录包括测试日期、测试人员、测试方法和结果等。
报告应包括测试结果的详细数据和分析,以及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五、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惟独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干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成像质量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避免影响诊断结果的错误。
同时,质量控制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总结:磁共振室质量控制是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和成像质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c688c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1.png)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MRI设备的性能和结果的准确性,对其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QC)和性能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MRI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的相关问题。
MRI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进行MRI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制定标准操作流程(SOP):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制定明确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预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步骤。
设备校准:所有的MRI设备都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在正确的磁场强度下运行。
数据验证:对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环境监控:对MRI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控,如温度、湿度、磁场等,确保其在设定的范围内。
定期维护:MRI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防止设备故障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评估MRI设备的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检测方法:图像对比度:通过比较不同组织类型的图像对比度,可以评估设备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
均匀性测试:通过在已知的均匀物质上产生图像,可以评估设备的磁场均匀性。
伪影测试:通过在已知的物体上产生伪影图像,可以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扫描速度测试:通过测量设备完成扫描所需的时间,可以评估设备的扫描速度。
敏感性测试:通过在已知的磁场变化下设备是否能正确响应,可以评估设备的敏感性。
MRI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对于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策略和定期的性能检测,可以大大提高MRI设备的性能和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其他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提供准确的图像数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方法用于MRI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印刷已经成为了现代印刷行业的重要支柱。
数字印刷具有高效、灵活和个性化的特点,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e4c3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6.png)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I图象的质量和准确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标准。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内容。
1. 设备校准- 确保磁场强度和均匀性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定期的磁场校准来保证准确性。
- 检查梯度线性度和均匀性,以确保图象质量和准确性。
- 校准RF线圈以确保信号强度和均匀性。
2. 图象质量控制- 检查图象分辨率和对照度,确保图象清晰度和准确性。
- 检查图象几何畸变,以确保图象的空间准确性。
- 检查图象噪声水平,以确保图象质量和信噪比。
- 检查图象伪影,如化学位移伪影、磁场不均匀性伪影等,以确保图象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控制- 检查磁场强度和梯度系统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 检查RF线圈的安全性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 监测设备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定期检查设备的辐射安全性能,以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操作标准- 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零部件等。
- 建立设备使用日志,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
-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5. 质量控制记录和评估-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包括设备校准记录、图象质量控制记录和安全控制记录等。
- 定期评估设备的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建立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通过遵守以上MRI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确保MRI图象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的质量控制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MRI质量控制标准是保证医疗影像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关键措施。
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图像信噪比检测方法分析
![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图像信噪比检测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de33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e.png)
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图像信噪比检测方法分析摘要:本文先分析出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质量控制图像扫描的检测方法,进而研究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最后阐述SNR检测方法的内核,通过这些检测方面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里质量控制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图像信噪比检测方法引言:现代临床影像方面主要依托着高质量的图像数据,作为医用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评价体系,需要良好的信噪比功能。
所以研究MRI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来对于成像系统的诊断和修复带来新的方向。
1、图像扫描检测方法第一,注重扫描条件。
在检测环节里,需要根据扫描序列来安排,例如自旋回波、脉冲重复时间、脉冲回波时间和激励次数等环节流程。
根据具体环节来进行下一步安排,制定环节表格,利用NR接收线圈来制定头部线圈。
第二,测量方法。
利用表格矩阵实验室的方法里图像处理功能程序,读取和处理均匀分布层数里DICOM的图像,根据这些图像来完善SNR自动的检测系统,保证测量采集方面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减少数据失误。
第三,图像处理。
图像第一步处理方法需要在MATLAB里读取DICOM格式的均匀层扫描图像信息,转化出灰色图像之后,开展高斯滤波,针对边缘检测里高斯滤波的图像处理来去除图像中面积很小的物体影像,进而提取出最外围影像中边缘处理,之后第二步图像处理是霍夫检测,利用变化检测技术让图像空间反射数据到达参数空间,利用外界数值点来满足自身参数形式描述图像中边缘曲线,针对噪声值的设置让图像空间复杂情况简单化,开展质量检测。
第四,感兴趣区域空间里针对霍夫上面检测中体模里数据,结合外围圆形边缘的平移功能,还可以旋转确定ROI的数据,计算统计量时,也要考虑ROI的最小值,像素点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都需要进一步统计,来确保设备检测质量问题。
第五,根据前面检测结果分析来看,均匀性图像检测,说明内部ROI像素点强度密度越是分散,均匀数值越是差,导致不同检测的信噪比差异,同样信噪比和均匀性相关性,说明SNR和均匀性U之间有着相关性,但是关键性不大,需要进步来考虑中心ROI中心像素值的变化,对于SNR的影响很小,所以噪声值变化导致忽略评估图像本底噪声值的分析,所以需要研究结构噪声值变化。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513f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a.png)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制定MRI质量控制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内容:1. 设备校准-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磁场强度、梯度线性度、射频场均匀性等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 校准后需要进行验证,包括磁场均匀性测试、信号强度均匀性测试等。
2. 图像质量评估- 对每个病人的MRI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图像分辨率、对比度、噪声水平等方面的评估。
- 使用标准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如MTF(调制传递函数)、SNR(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估。
-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图像,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新扫描、调整扫描参数等。
3. 图像几何校正- 对于MRI图像的几何畸变,需要进行校正,以保证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几何精度。
- 使用专业的几何校正工具,根据标准模板进行校正,确保图像中的结构位置准确。
4. 运动校正- MRI扫描过程中,患者的运动会导致图像模糊和伪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运动校正。
- 使用运动校正技术,如导航技术、重建技术等,对运动伪影进行校正,提高图像质量。
5. 安全控制- MRI扫描涉及到强磁场和射频辐射,需要采取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MRI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 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磁场漏磁、射频功率等。
6. 数据存储和管理- 对于MRI图像和相关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要建立规范的流程和系统。
- 确保图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防止数据丢失或篡改。
- 对于重要的病例和研究数据,进行备份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7. 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 对于MRI质量控制的每个环节,需要记录相关的操作和结果。
- 编制质量控制报告,对每个扫描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
- 根据质量控制报告,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b1b3040652ea551810a687b0.png)
谢松城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与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标准,提 高影像质量的重要工作。 磁共振的QA/QC是确保每一个磁共振检查者的生 命安全以及疾病得到及时诊断的根本保障。 。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验收检测应该在扫描患者之前和大修之后进行。
大修包括替换或维修以下子系统部件:梯度放大 器、梯度线圈、磁体、射频放大器、数字板和信 号处理电路板。
MRI性能检测
MRI性能检测方法 (Magphan 体模)
一、有关信息登记 1,登记受检单位名称、设备型号、生产厂家、 安装日期等; 2,登记受检设备技术参数如FOV、矩阵、平均 次数、扫描序列、扫描序列时间参数设置、层 厚系列和外围设备等; 3,登记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类型等。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QA) 与质量控制(QC)
质量控制(QC)是质量保证的一个主要部分。 质量控制是指一系列不同的技术程序,可以保证得到满意 的质量目标,如高质量的MRI诊断影像,其包括以下4个 步骤: 1.验收检测:对新安装或进行大修的设备性能检测。 2.设备性能基准数据的建立 3.发现并排查设备性能指标的改变,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4.确认使用设备性能产生异常的原因并加以校正。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国外对MRI的QA/QC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 代,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AAPM)和美国放 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提出了的QA/QC基本的一些系列标准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9ab83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d.png)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一、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磁共振室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磁共振室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磁场均匀性、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几何畸变、运动伪影等方面的内容。
二、磁场均匀性磁场均匀性是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磁场的均匀性,可以使用磁场扫描仪进行检测。
扫描仪可以测量磁场的偏差和非均匀性,通过调整磁场的校正参数,使其符合标准要求。
三、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是评估磁共振室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使用信号强度标准样本进行测量,标准样本应具有一致的信号强度。
通过测量标准样本的信号强度,可以评估磁共振室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四、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评估磁共振室成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使用空间分辨率标准样本进行测量,标准样本应具有不同直径的小孔。
通过测量标准样本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评估磁共振室的成像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
五、几何畸变几何畸变是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几何畸变可以通过扫描标准样本进行评估,标准样本应具有已知的几何形状。
通过测量标准样本的几何畸变,可以评估磁共振室的成像几何是否符合要求。
六、运动伪影运动伪影是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评估磁共振室对运动的敏感性,可以使用动态标准样本进行测量。
动态标准样本应具有已知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通过测量动态标准样本的运动伪影,可以评估磁共振室对运动的抑制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七、结论磁共振室质量控制是确保磁共振成像技术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磁场均匀性、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几何畸变、运动伪影等方面的评估,可以确保磁共振室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同时,定期进行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检测和校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对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的详细描述,包括磁场均匀性、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几何畸变、运动伪影等方面的内容。
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bf1ace3ce518964bce847c6f.png)
磁共振的质量保证
《磁共振成像(MRI)质量控制手册(ACR)》
质量保证(QA) 与质量控制(QC)
质量保证(QA)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包括了MRI医生 制定的所有管理实施方案,以确保以下工作: 1.每一个成像步骤都是当前临床工作所需要的,适宜的。 2.扫描的图像要包含解决此问题所必需的信息。 3.记录的信息得到正确的解释(诊断报告的准确),并被 患者的主管医师及时获得。 4.检查结果的获得应尽可能减少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花 费及患者的不便,且同时满足上述第2条的要求。
并于2002年和2004年又分别发布了MRI的QA/QC测 试白皮书。
在以上材料发布之后,核磁共振的QA/QC工作被 作为常规医疗设备的检测和管理工作确定下来,在某些 国家和地区更是被强制要求进行
磁共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磁共振系统的QA、QC已开展 多年,但其工作仅集中在磁共振基本成像参数的监测上, 对fMRI、DTI、MRA、弥散、灌注等高级成像技术的质 量控制和保证尚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阶段。同时, 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质量控制与保 证体系已不能反映不同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超高场系统、 高场超导型系统与低场永磁型系统)的成像质量区别。 因此,与X线摄影的QA、QC相比,磁共振成像系统和 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仍显滞后。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 与性能检测
谢松城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与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标准,提 高影像质量的重要工作。
磁共振的QA/QC是确保每一个磁共振检查者的生 命安全以及疾病得到及时诊断的根本保障。 。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8cf50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7.png)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磁共振室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磁共振室的设备和操作符合高质量的要求,以保证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背景和目的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
为了保证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磁共振室质量控制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磁共振设备的性能稳定,操作流程规范,图象质量优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二、磁共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1. 设备维护和校准a. 定期维护:磁共振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检查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b. 校准:磁共振设备应进行定期校准,确保磁场均匀性、梯度线性性和射频场均匀性等参数符合要求。
2. 操作规范a. 安全操作:磁共振室应设置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磁场安全、射频辐射安全和磁共振对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要求。
b. 患者准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标准程序对患者进行准备,包括问询病史、安全筛查、患者安全教育等。
c. 扫描参数设置: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和扫描部位,设置合适的扫描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图象。
3. 图象质量评估a. 空间分辨率:通过评估图象的分辨率,判断磁共振设备的成像性能。
b. 信噪比:通过测量图象的信号强度和噪声水平,评估磁共振设备的灵敏度和图象质量。
c. 均匀性:通过检查图象的均匀性,评估磁场均匀性和梯度线性性。
d. 几何畸变:通过测量标准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评估磁共振设备的几何畸变程度。
4. 质量控制记录和分析a. 记录:所有的质量控制活动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设备维护和校准记录、操作规范执行记录、图象质量评估结果等。
b. 分析:定期对质量控制记录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 培训和持续改进a. 培训:磁共振室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磁共振设备的原理、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
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
![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c5f3e24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2.png)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10·2018年第02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8)02-0110-02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梁连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0)摘要:做好磁共振设备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是确保磁共振成像质量及准确度的重要工作。
分析了磁共振设备的成像原理,并为磁共振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磁共振设备;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医学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8.02.1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磁共振设备具有安全、无辐射、精确度高等优点,并由于其对软组织滑膜、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的分辨率高,被应用于医学检查中,对提高医学检查的准确性、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磁共振设备的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原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简单而言是利用原子核内自旋的质子(人体内最广泛存在的是氢的质子核,我们目前成像的粒子是氢的质子),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接收外界传递的电磁能量(射频)而发生自身的自旋频率的变化,再将这种能量的变化释放出来,产生信号,通过线圈接收,经计算机运算后重建成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2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2.1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操作人员应具备岗位需求的基本素质,必须取得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对设备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环境条件,以及设备的调整方法和参数选择等;加强操作培训,熟练操作,避免因误操作引起医疗事故和设备故障,往往有很多设备故障是因为操作不规范,常年累积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了影响;要有执业医师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根据病人的病情合理地选择扫描序列和参数,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序列,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对设备因扫描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耗。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f356273b0717fd5370cdc9b.png)
MRI性能检测方法 (Magphan 体模)
? (五)图像线性度(几何失真)
在下幅图像中分别测量 X方向与Y方向的小 孔间距 ,并与被测体测实际距离比较,用下式求出 线性度 (L):
L=(D0 - D)/ D0 (3)
MRI性能检测方法 (Magphan 体模)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磁共振系统的 QA、QC已开展 多年,但其工作仅集中在磁共振基本成像参数的监测上, 对fMRI、DTI、MRA、弥散、灌注等高级成像技术的质 量控制和保证尚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阶段。同时, 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质量控制与保 证体系已不能反映不同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超高场系统、 高场超导型系统与低场永磁型系统)的成像质量区别。 因此,与 X线摄影的QA、QC相比,磁共振成像系统和 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仍显滞后。
MRI性能检测方法 (Magphan 体模)
二、体模定位
把体模水平放置在扫描床上已安装好 的头部线圈内,用水平仪检查是否达到水 平。其轴与扫描孔的轴平行,定位光线对 准体模的中心。首先进行横断面的定位像 扫描,由所得到的横断面定位像确定经过 体模中心的矢状面扫描,由所得的矢状面 图像确定对体模各个层面的扫描。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的实施
? 选择一名技师作为主要质控技术人员,执行预定的质量 控制检测。
? 确保适当的检测设备和材料应用于执行技术人员的 QC检 测。
? 安排人员和时间表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记录和解释结果。
? 定期反馈有关临床影像质量和质量控制过程的正、反面 信息。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 与性能检测
基于质量控制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周期性图像性能测试方法
![基于质量控制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周期性图像性能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e18a2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5.png)
基于质量控制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周期性图像性能测试方法张梦【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6(013)011【摘要】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保证MRI设备图像质量,确保MRI图像的真实可靠,以满足临床诊断对图像质量的需求。
依据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以及医疗诊断对MRI技术的要求,采用周期性图像性能测试方法,对图像信噪比、均匀性、伪影、几何畸变、层厚及空间分辨力等性能参数进行周期性测试;按照数据偏差的严重性将检测周期规定为3~6个月。
将测试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设备各项系统性能是否达到质量评价标准和稳定性质量保证,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标准,保证影像质量,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发现更优的测试方法。
通过对MRI影像检查的图像质量进行控制,为临床诊断提供优质的MR图像。
【总页数】3页(P145-147)【作者】张梦【作者单位】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医学工程科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基于自动计算和线上分析的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J], 张春青;赵慧慧;邱建峰;王洪;贺瑶瑶;袁子龙;郭磊;侯坤;彭磊;杨秀云;徐龙春2.浅谈磁共振成像图像的质量控制 [J], 梁东群;方佳3.基于美国放射学院(ACR)标准的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及处置界限建立 [J], 付丽媛;梁永刚;陈自谦;钟群;肖慧;许尚文;熊晖;林迪逵4.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图像均匀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J], 林迪逵;吴剑威;付丽媛;熊晖;陈自谦5.基于ACR体模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信噪比自动测量研究 [J], 付丽媛;陈自谦;梁永刚;陈佳敏;黄志峰;熊晖;吴凤祥;钟群;肖慧;许尚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5abc82b307e87100f69647.png)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
但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
现就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标准;诊断;质量;措施【中图分类号】R3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4-0216-01随着近年医疗影像设备及技术的飞跃性突破,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维护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高效运行,使所得数据真实有效,对于科研和临床具有重要意义[1]。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使其在临床使用时成像技术更加成熟。
1.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概念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保证的概念较为广泛,主要包含技术层面上的诸多措施以及确保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的质量管理等方面[2]。
涉及的内容有科研和临床研究中的图像质量问题,以及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例如选取可提供优质图像以及保障系统稳定的成像方法,使所得图像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图像信息提供方面,临床诊断时设置最佳扫描序列和参数,从而获得优质图像,消除患者自身或者系统等因素造成的伪影,正确判读采集的数据信息。
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组成有技术应用方面及技术手段的实施两个部分,两者紧密相连,其中质量控制主要有如下步骤:(1)采购设备过程中需合理选择型号、厂家和配置;(2)合理场地规划,保证顺利安装磁共振系统设备;(3)调整测试以及验收该系统设备;(4)获取对系统性能的基准值;(5)按照现阶段的业绩标准,对系统相关功能和指标进行检测判定有无偏差;(6)纠正相关功能指标等存在偏差的问题后,需再次测试验证[3]。
因此,严格检查质量控制步骤,确保有效控制磁共振成像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谢松城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与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 (Q lit A质量控制(Q litControl,QC)是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标准,提高影像质量的重要工作高影像质量的重要工作。
⏹磁共振的QA/QC是确保每一个磁共振检查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疾病得到及时诊断的根本保障。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国外对MRI的QA/QC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代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 i A i ti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AAPM)和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 i C ll f R di lACR)提出了的QA/QC基本的一些系列标准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AAPM在1990年和1992年发布了AAPMreport no.18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report no18--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and phantom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AAPM report no.34--Acceptance testing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 ti f ti i i systems作为半官方测试标准。
在两篇报告中,阐明了核磁共振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出了磁场均匀度、共振频率、空间分辨率、对比度等共三十多项成像参数的测试方法、工具和测试标准同时强调了对具和测试标准,同时强调了对fMRI等高级成像技术进行QA/QC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个别可能的测试方法。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ACR也在1998年发布了Phantom Test Guidance for the ACR MRI Accreditation Program和Sitethe ACR MRI Accreditation Program SiteScanning Instructions for Use of the MR Phantom for the ACR MRI Accreditation Program两份文件。
提出对磁共振系统进行图象质量测试为主的QA/QC时,时应使用的体模和相应测试方法相结合。
ACR还将以前的建议标准进行了进步规范的建议标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并于2002年和2004年又分别发布了MRI的QA/QC测试白皮书。
在以上材料发布之后,核磁共振的QA/QC工作被作为常规医疗设备的检测和管理工作确定下来,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更是被强制要求进行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磁共振系统的QA、QC已开展多年,但其工作仅集中在磁共振基本成像参数的监测上,对fMRI、DTI、MRA、弥散、灌注等高级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和保证尚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阶段。
同时,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质量控制与保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已不能反映不同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超高场系统、高场超导型系统与低场永磁型系统)的成像质量区别高场超导型系统与低场永磁型系统)的成像质量区别。
因此,与X线摄影的QA、QC相比,磁共振成像系统和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仍显滞后。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我国对MRI的QA/QC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包尚联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的林意群教授和康立丽教授、全军大型医疗设备检测中心的任国荃教授等和他们的学术团队对磁共振常用成像参数和系统性能的测试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多篇文章和专著统性能的测试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多篇文章和专著。
⏹2006年,我国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WS/T 263—2006(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目前国内已经开展的⏹目前,国内已经开展的MRI的QA/QC工作的医院也仅集中在磁共振基本成像参数的监测方面,但是,国内大部分医院没有开展MRI的QA/QC工作。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磁共振质量控制与保证是一项重要的影像技术工作之,也是影像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超导性一,也是影像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超导性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利用磁共振进行fMRI、DT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angiography,MRA)、磁共振波谱分析(MRi h MRA)磁共振波谱分析(MRSpectroscopy,MRS)等偏重于基础研究的高级磁共振技术出现同本成像相高级成像技术共振技术出现。
同基本MRI成像相比,高级成像技术的原理互不相同,其最终的信息反映也不简单的限于二维图像,同时大量的图象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会应用于磁共振高级成像。
而早期的基于图像的基本磁共用于磁共振高级成像而早期的基于图像的基本磁共振QA/QC显然已不满足高级成像技术的QA/QC。
磁共振的质量保证《磁共振成像(MRI)质量控制手册(ACR)》()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质量保证(是个整体性概念它包括了QA)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包括了MRI医生制定的所有管理实施方案,以确保以下工作:1.每个成像步骤都是当前临床工作所需要的,适宜的。
每一个成像步骤都是当前临床工作所需要的,适宜的。
2.扫描的图像要包含解决此问题所必需的信息。
3记录的信息得到正确的解释(诊断报告的准确),并被.记录的信息得到正确的解释(诊断报告的准确),并被患者的主管医师及时获得。
4.检查结果的获得应尽可能减少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花费及患者的不便,且同时满足上述第2条的要求。
费及患者的不便且同时满足上述第条的要求磁共振的质量保证《磁共振成像(MRI)质量控制手册(ACR)》⏹质量保证计划包括很多方面,如功效研究、继续教育、质量控制、预防性维护和设备检测。
QA程序的首要部门是质量保证委员会(Qualit AssuranceCommittee,QAC),此组织负责QA程序的整体规划、设定目标和方向、制定规章、以及评估质量保证划设定目标和方向制定规章以及评估质量保证活动的效用。
应该由一个或多个放射医师、合格的医学物理⏹QAC应该由个或多个放射医师、合格的医学物理师/MRI技术专家,MR技术主管人员和护理等的其它放射科工作人员,也包含护士、文秘、医疗助理,甚至还有放射科以外的医疗和后勤人员,如相关的临床至还有放射科以外的医疗和后勤人员如相关的临床医师等。
总之,只要有助于MRI成像、研究、向患者提供帮助的任何人,由于他们的努力会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都应当看作是QAC的一员。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质量控制(QC)是质量保证的一个主要部分。
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个主要部分质量控制是指一系列不同的技术程序,可以保证得到满意的质量目标,如高质量的MRI诊断影像,其包括以下4个的质量目标如高质量的诊断影像其包括以下步骤:验收检测对新安装或进行大修的设备性能检测1.验收检测:对新安装或进行大修的设备性能检测。
2.设备性能基准数据的建立3.发现并排查设备性能指标的改变,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4.确认使用设备性能产生异常的原因并加以校正。
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的实施选择名技师作为质控技术人执行定的质量⏹选择一名技师作为主要质控技术人员,执行预定的质量控制检测。
⏹确保适当的检测设备和材料应用于执行技术人员的QC检测。
⏹安排人员和时间表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质量控制检测、记录和解释结果。
⏹定期反馈有关临床影像质量和质量控制过程的正、反面信息。
信息⏹至少每三个月回顾一次质控技术人员的检测结果,如果还未获得稳定的结果,则应更加频繁还未获得稳定的结果则应更加频繁磁共振的应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验收检测应该在扫描患者之前和大修之后进行。
大修包括替换或维修以下子系统部件:梯度放大器、梯度线圈、磁体、射频放大器、数字板和信号处理电路板。
电路板MRI性能检测MRI性能检测方法gp模(Magphan 体模)一、有关信息登记1,登记受检单位名称、设备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等;2,登记受检设备技术参数如FOV、矩阵、平均次数扫描序列扫描序列时间参数设置层次数、扫描序列、扫描序列时间参数设置、层厚系列和外围设备等;33,登记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类型等。
MRI性能检测方法(Magphan 体模)⏹SMR100⏹SMR170MRI性能检测方法gp(Magphan 体模)二、体模定位把体模水平放置在扫描床上已安装好的头部线圈内,用水平仪检查是否达到水平。
其轴与扫描孔的轴平行,定位光线对准体模中首先行横断面定位像准体模的中心。
首先进行横断面的定位像扫描,由所得到的横断面定位像确定经过体模中心的矢状面扫描,由所得的矢状面体模中的矢状面扫描,由所得的矢状面图像确定对体模各个层面的扫描。
MRI性能检测方法gp(Magphan 体模)三、扫描条件在无特别要求时,在后面的性能检测中,均采用饱和恢复自旋回波成像脉冲序列(SE),TR=500ms,TE=30ms,FOV=25cm,矩阵256×256,平均次数2矩阵平均次数次,单层扫描层厚=10mm。
MRI性能检测方法(Magphan 体模)四、扫描图像及参数测量()信噪比(一)信噪比对Magphan体模正方体第二层面扫描。
体模正方体的第二层面内部充满均匀CuSO2溶液,配液为CuSO4溶液,浓度为1g/l;四周各有一条斜边(可用于测量层厚)。
1/l四周各有条斜边(可用于测量层厚)在正方体图像的中心和圆柱形容器图像的外侧分别测量ROI (感兴趣区)像素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信号强度等于正方形中心像素平均值(S)减去圆柱形容器外侧像素平均值(S即背景ˊ值)。
噪声值等于正方形中心像素标准偏差(SD)。
)通过下列计算式可以得到信噪比(SNR)通过下列计算式可以得到:SNR=(S-Sˊ)/SD (1)MRI性能检测方法(Magphan 体模)(二)图像均匀度在上述均匀场图像内部取九个区域作为测试点(即中心区和距中心点3/4半径的周边上,取0°,45°,90°,135°,180°,225°,270°,315°等八个区),用ROI测量各区域的像素平均值。
找出九个315用测量各区域的像素平均值找出九个区域平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分别用Smax和Smi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