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6章 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 第六章 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 第六章 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ddc450da26fff705cc170af4.png)
旅游学概论
§6.1 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
一、不同学者的旅游业概念
美国旅游学家唐纳德· 兰德伯格——《旅游业》:“旅游业是 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旅游关联到旅客、 旅行方式、膳宿供给、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它构成一个综合性 的概念──随时间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个正在形成和正在统一的 概念。 ” 日本学者土井厚先生——《旅游业入门》:旅游业就是在旅 游者和交通、住宿及有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旅游签证、中间联 络、代销代购,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利用本商社的 交通工具、住宿设备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日本旅游学家前田勇先生——《观光概论》:“旅游业就是 为适应旅游者的需要,由许多不同的独立的旅游部门开展的多种 多样的经营活动。”
第六章 旅游业
Tourist Industry
旅游学概论
学习目的:
•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性质和构成 •掌握旅游业的一般特点
•了解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
通、旅游娱乐、旅游商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以及它们各自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游学概论
本章重点、难点:
•旅游业的界定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业各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
景点等产品和服务,然后对这些单项产品进行设计组
合并融入自身的服务内容如导游服务等,使之成为能 满足旅游者整体需要的包价旅游产品的旅行社。 • 分为旅游批发商(Tour Wholesaler)和旅游经营商 (Tour Operator)两个亚类。
旅游学概论
旅游批发商 Tour Wholesaler 经济实力较雄厚,在 是否从事 组成自己的包价旅游 零售业务 产品后一般不从事零 售业务,而是通过独 立的零售商向旅游大 众零售。 产品的设 多以现成产品为主 计组合 风险 经营风险较小
第6章 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
![第6章 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77628264964bcf84b9d57bae.png)
旅游业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及在旅游动机与 旅游目的地实现之间架起了一座便利的桥梁。
6.2 旅行社业
6.2.1.1旅行社的定义 6.2.1.2旅行社的类型
6.2.1.1旅行社的定义
旅行社业是组织、接待游客和向游客提供 咨询和代办服务的各类旅行社的总称。是 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重 要流通环节,是沟通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生 产者的中介组织;它同旅游交通、旅游饭 店一起为旅游活动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和方 便,构成了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6.4旅游交通业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是旅游业 发展的命脉。现代大众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态势,除因国民经济 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原因外, 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原因。
6.4.1旅游交通的概念和作用
6.4.1.1旅游交通的概念 6.4.1.2旅游交通的作用 (1)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2)旅游交通是人们实现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
6.3.3.2根据饭店计价方式划分
(1)欧式计价饭店 (2)美式计价饭店 (3)修正美式计价饭店 (4)欧陆式计价饭店 (5)百幕大式计价饭店
6.3.3.3根据饭店经济类型划分
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旅游饭店分类方法, 可分为国有饭店、集体饭店、私营饭店、 联营饭店、股份制饭店、外商投资饭店、 港澳台投资饭店和其他经济类型饭店。
6.1.2.3 关联性
旅游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相邻 产业具有依托性和带动作用。
6.1.2.4 敏感性
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较,旅游业更具 有敏感性。旅游商品价值的实现容易 受到来自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 作用和影响。
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
![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81e8261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e.png)
五、旅游业的构成
最初我国把旅游业分为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并把它们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延伸,人们对旅游业的构成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我国的旅游实际情况来看,旅游业的构成主要包括旅行社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客运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及行业组织、旅游信息咨询业(旅游电子商务),共八个部门。
2、绿色饭店标准
绿色饭店有三大标准——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和食品安全;健康:提供给消费者有益于健康的服务和享受;环保:减少和避免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我国绿色饭店以银杏叶作为标识。根据饭店在安全、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程度的不同,绿色饭店分为A级至AAAAA级。
课后小结:
主要学习了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的相关知识,旅游业的定义、性质、构成和特点,旅游业的作用。绿色饭店的相关知识点。
(2)旅游业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1)旅游业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作用。
①有助于改变传统观念和社会意识。
②有助于文明的传播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旅游业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作用。
5.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1)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美化和保护。
(2)旅游业的发展加速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根据该定义,可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3、从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可以认识旅游业的性质:文化性质、经济性质、产业性质。
三、旅游业的特点
从旅游业的职能和实际作用来看,旅游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服务行业,但是与一般服务行业相比又有着许多特殊性,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显示出自身的特点:
第三节旅游的媒介—旅游业分析
![第三节旅游的媒介—旅游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9141cde80d4d8d15a4f6d.png)
第四节 旅游保障----旅游政策法规与旅游组 织
旅游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旅游的 主体旅游者、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旅游业 所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的运作过程。 然而,这仅仅是从旅游活动的外显 特征来观察;倘若更深人地去考究, 就不难发现在旅游活动这个系统整 体之中,有着一种能决定旅游活动 命运的无形力量,它就是旅游政策 和法规。
例如,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国际旅游特别是旅游收人的增长率大 幅度下降。2001பைடு நூலகம்发生在美国的“9·11” 恐怖事件,不但使美国旅游业受到重 创,而且波及世界。我国的SACI病毒 期间,旅游人数大减,很多酒店裁减 人员或歇业。
5、涉外性
当代旅游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 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由于各国的 社会制度、政治信仰乃至生活方式 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发展国际 旅游业的政策性特别强。因此,加 强政治责任感、自觉遵守外事纪律 是每个旅游从业人员的天职。
3、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AIEST)
成立于1951年5月。其成员都是来 自世界各地著名的旅游专家、学者。 其宗旨是鼓励、支持成员间的交流 和致力于学术研究,并出版发行 《旅游评论》季刊,是一个民间性 的学术团体。它在理论研究上享有 很高的威信,如提出了著名的“艾 斯特”定义。
1、文化性质 2、经济性质
三、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业与一般服务行业相比 又有着许多特殊性,在其运 行的过程中显示出自身的特 点,归纳起来有以下5点:
1、综合性
由于旅游业经营者必须为旅游者提 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体 化服务,涉及交通业、建筑装修业、 工业、商业和手工艺品开发业、旅 游教育事业,以及各种服务业等等, 实际上是许多有关行业的综合体。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讲义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72f50f6bd97f192279e995.png)
第六章旅游业的产品一、产品的概念产品——从现代经营角度看,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
二、旅游产品的定义1.从供给角度(旅游经营者)从供给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其他媒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2.从需求角度(旅游者)从需求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所获得的一段旅游经历和感受。
3.从旅游市场角度从旅游市场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市场上交换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4.普遍定义旅游产品是在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的,用于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所有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三、旅游产品的特点1、无形性;旅游是一种“经历”,旅游产品属于非物质的无形产品。
2、不可转移性;旅游产品地点上的不可转移和与服务相关的设施和用品在所有权上的不可转移。
3、不可储存性;旅游企业只是在规定的时间交付有关产品的使用权,如宾馆、交通。
4、生产和消费同步性;一般都是旅游者来到生产地点时才予生产并交付使用。
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
5、综合性;“行、游、住、食、购、娱”多种形式。
四、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消费者不易检查旅游产品的质量。
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更使得消费者无法在决定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之前检查和验证旅游产品的质量。
因此,确保旅游产品的质量才显得更为重要。
旅游服务产品的质量有其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
所谓外部标准指能够符合并满足顾客的期望;所谓内部标准则指能够符合并满足服务工作本身的规范和标准。
第二节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旅游产品开发的概念旅游产品开发是根据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的活动,包括对旅游地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开发两个方面。
旅游产品的开发涉及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诸多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
06011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06011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70892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e.png)
06011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部分1.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就业移民的人。
3.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陈光甫。
4.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社会旅游。
5.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政治游说。
6.旅游活动的媒介是旅游业。
7.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社会性。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9.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是评价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10.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1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12.旅游动机是人们做出旅游决策并付诸实施时,对旅游效果产生的一种心理预期。
13.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14.直至198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才成为真正的企业。
15.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16.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定向性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旅游路线。
17.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直接性。
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f8e4bd6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
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
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
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
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一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一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第三节旅游的媒介—旅游业
![第三节旅游的媒介—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203bf314ff00bed5b9f31deb.png)
第三节为旅游 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与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提供服务条 件的中介。 2、旅游业 ①硬件—旅游基础设施(如道路、桥 梁、机场、车站、码头、供电系统以 及邮政电讯系统)和旅游服务设施 (如饭店、餐厅、娱乐所、旅游购物 商场、旅游班机、和旅游汽车、旅游 船)
②软件(各种专业人才) 如导游服务、饭店服务、 购物服务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 旅游设施为条件,以出售劳务为特征 的经济性产业。 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旅游资 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 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组合起来的“组合型”产品。
二、旅游业的性质
4、世界旅行社协会(WATA)
成立于1949午,是一个民间性 的国际旅游组织。总部设在瑞 士日内瓦。其会员对象均是国 有和私营的旅行社企业。每年 出版年刊——《世界旅行社协 会万能钥匙》,免费提供给会 员社。
5、国际旅馆协会(IHA)
总部设在巴黎。该协会的成员,大者 为各国的全国性旅馆协会;小者为与 旅馆相关的其他组织,以及旅馆(饭 店)企业和旅馆院校乃至个人。故而 前者为协会的正式会员,后者为联系 会员。 该协会的主要宗旨是联络其会员并研 讨国际旅游的旅馆供需情况,促进会 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协调旅馆与相 关行业的关系等。
(二)我国的旅游组织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旅游组 织大体可分为行政、行业和 学术团体三种类型。
1、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在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中,分为三个 层次,即国家旅游局、省(直辖市, 自治区)旅游局和县(市)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直属 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最高行政领 导机构。下设6个职能司(室)和 机关党委。
旅游学概论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05e853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4.png)
旅游学概论旅游业首先,旅游业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休闲、娱乐、文化、经济等目的,从居住地出发,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到达其他地方进行旅行活动的产业与行业。
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包括消费者是主动参与者,旅游产品是无形的,旅游活动具有临时性和临时性等。
旅游业可以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前者是指人们跨越国界进行旅行的活动,后者是指国内游客在境内进行旅行的活动。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初创期是指旅游业开始萌芽阶段,此时特点是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相对较少;成长期是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阶段,此时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旅游产品也丰富多样;成熟期是指旅游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此时旅游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包括产生的就业机会、拉动消费和增加税收等,它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加社会认同感等方面;环境效益则是指旅游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的滥用和破坏、旅游服务质量不佳、行业标准不统一等。
因此,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旅游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管理;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社会需要提高旅游意识,弘扬文明旅游的理念。
综上所述,旅游学概论涉及到旅游业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等内容,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各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2698378476eeaeaad1f330b8.png)
二、旅游交通业
游客人数的变动必然导致旅游交通在旅游旺季运力 紧张,旅游淡季运力过剩,为了调节旅游人数的变化, 使游客的数量和旅游交通的运输能力大致相匹配,旅游 交通部门往往利用票价浮动的杠杆来调节旅游需求,如 民航部门在旅游淡季对机票进行打折,以免造成运力的 浪费;铁路、公路和水运部门在旅游旺季提高票价以调节 客流。
一、旅行社
9.编印旅游指南、旅游地图、名胜介绍等明信片及小册 子。
一、旅行社
10.拍摄旅游纪录片、录像片,制作旅游幻灯片等。 11.向旅游者提供导游和陪同人员。 12.根据旅游者的要求,联系有关部门,组织对口专业旅 游,安排座谈会、学术报告、技术交流和文艺表演等。 13.发售旅行支票。 14.旅游业务咨询。
第六章 旅游业
旅游业的三 大支柱产业
(传统看法)
旅行社业 旅游交通业 旅游饭店业
旅游业四大 支柱产业
1、旅行社 2、旅游交通 3、旅游饭店
4、旅游购物
新增
一、旅行社
(一)近代旅行社业的产生 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正式创办了世界上第一 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成为世界旅行代理业 务的开端,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七)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趋势 3.品牌化经营
在旅行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行社的品牌经营应运而生。
旅行社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一靠产品有特色,文化 内涵丰富,不落俗套;二靠产品质量上乘、稳定,信誉度 高;三靠企业的形象策划,如设计鲜明独特的图形徽标,. 生动易传的宣传口号,装修醒目的门市部,工作人员的 统一着装以及渗透在全体职员行动中、企业活动各个环 节中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二、旅游交通业
(一)旅游交通业的特点 3.舒适性 旅游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工具相比更强调舒适性。 不管是飞机、旅游列车还是旅游车船公司,在内部设施、 服务质量、服务项目等方面,都追求舒适性。旅游交通 工具如飞机、列车、汽车等,往往带有空调、音像设备 和角度可调的高靠背椅等,这样游客在乘坐时能使身体 得到休息,精神得以放松。
旅游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终稿]
![旅游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b058b0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d.png)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1.古代旅行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A、生产力水品低下,生活物资匮乏,人类被迫迁移B、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资料的相互交换产生旅行C、社会财富的集中,使得有部分人可以外出游玩2.简要叙述一下世界古代旅行的发展概况。
答:A、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 年至公元476 年》B、中世纪黑暗时期《公元500 -1400 年》C、7.8世纪阿拉伯帝国旅行家苏莱曼D、11世纪起的十字军东征,促成欧洲基督徒从事非军事行为的旅行商业或朝圣E、依斯兰教的兴起促发了亚太地区的朝圣旅游(如印尼到麦加)F、13世纪(1271-1295)的马可波罗G、15世纪中叶地中海贸易受阻西欧国家另寻出路促成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H、16 世纪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3.简述近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答:A、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B、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C、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使旅行活动更为便捷4.简述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答:中国近代旅游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人数进一步增加,范围更加广泛,中国旅游业也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1923年8月15日,著名爱国资本家陈光甫先生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投资创办的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名中国旅行社)。
5.世界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A、战后国际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战后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C、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D、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空距离。
E、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激发了人们的旅游动机F、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G、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H、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使旅游业的发展有了坚强的后盾。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第六章 旅游业名师教学资料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第六章 旅游业名师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af3d1abe1e650e53ea9902.png)
国际旅行社:入境旅游、出境旅游 、国内旅游 国内旅行社:国内旅游
第四阶段(以2009年5月1日国务院发表《旅行社条例》为标志)
旅游业是旅游发展的产物,又是旅游发展的推动者。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业为旅游主体(旅游者)和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结合起到媒介和桥梁作用。
1. 旅游业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
旅游供给=自然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交通运输设施+ 文化资源
2. 旅游业是推动旅游交换关系的组织者
旅游供给方面:根据市场需要组织配套产品 旅游需求方面:组织客源
二. 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的产业 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
旅游业既包括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如农业、工业、建 判定一筑个业企等业;或又行包业括是一否些属非劳物动质密资集料型生的产标部准门是,其如工海资关成、本在 其全部邮营电业、成公本安和、费医用疗中卫所生占机比构例、的科高技低文。化由教于育旅等游。业据的美产品 是以提国供、劳澳务大为利主亚的等旅国游的服统务计,分其析产,品直的接提和供间不接存为在游大客量提的消 耗性原供材服料务成的本工或业者部消门耗达性3原0余材个料,成涉本及较1少08,个从门而类使,工具资有成本 在全部综营合业性成的本特和点费。用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正是由于这一点, 决定了旅游业的劳动密集性。
About another 340 or so mid-tier operators account for a combined market share of about 30%,
with the balance of market share (30% 20%) attributed to about 2,000 ‘mom and pop’ operators, who sell tours primarily to travelers in their local market.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第六章 旅游市场90页PPT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第六章 旅游市场9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67954d9ec3d5bbfd0a74e8.png)
第六章 旅游市场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第二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与海外客源市场 第四节 旅游产品与旅游营销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一、市场的概念与旅游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市场的概念与旅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场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
(一)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旅游市场划分也称为旅游市场细分化。 所谓旅游市场细分是指:旅游企业根据旅游者群之间
的不同需求把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从中选 择自己目标市场的方法。
二、世界旅游市场格局
(3)欧洲区内产生的国际旅游者由于对欧洲区内主要旅 游目的地旺季时的拥挤和不便感到不满,因而在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将可能到亚太地区旅游。
(4)随着近年来恐怖事件在欧美地区的不断升级,许多 旅游者将目光放在相对比较安全的东亚太地区,比如 日本来华旅游者人数的逐年上升和到美国旅游的人数 的大幅度下降正印证了这一点。
建国初期,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实行遏制、封锁政策,西方国 来华人士甚少。 当时我国接待的海外游客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为了扩大统一战线和贯彻侨务政策,接待了一些海外侨胞回国探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以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
常用的这类标准有: (1)人口统计因素 (2)按旅游心理特征细分 (3)按旅游消费行为和方式细分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划分是根据旅游者的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婚姻状况、 家庭生命周期、收入水平、职业、文化程度、宗教、民族、种族、宗教 信仰、社会阶层等因素进行细分。
《旅游概论第六章》课件
![《旅游概论第六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dabe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2.png)
市场特点
旅游市场的独特性和变化 性,如季节性需求和多样 化的旅游产品。
市场趋势
探讨旅游市场的最新趋势, 如可持续旅游和个性化旅 游体验。
旅游产品和服务
了解旅游产品的分类和特点,探索旅游服务的需求和创新。
旅游产品分类需求
分析旅游者对服务的期望和需 求,如好客礼仪和便利设施。
战略策略
介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如市场营销和合作。
挑战与未来
分析旅游行业面临的挑战和 未来发展趋势,如文化冲突 和新兴市场。
服务创新
介绍旅游领域中的创新技术, 如智能导游和在线预订系统。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了解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1 目的地重要性
2 选择因素
探索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体验和满意度的 重要性。
分析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如自然 景观、文化遗产和安全情况。
旅游行为和消费决策
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行为以及旅游消费决策的因素。
《旅游概论第六章》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带你了解旅游概论第六章的主题和目标,并深入探讨旅游市场、 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行为和消费决策以及旅游规划和发 展。让我们开始吧!
旅游市场概述
定义旅游市场的范围和特点,分析旅游市场的趋势。了解旅游市场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市场定义
旅游市场的全面定义,包 括旅游的各类形式和活动。
1
行为类型
介绍旅游者的不同行为类型,如探险模式和休闲度假模式。
2
消费决策
探讨影响旅游消费决策的因素,如预算、品质和推荐。
3
消费者特点
分析旅游者的消费者特点,如消费动机和购买行为。
旅游规划和发展
了解旅游规划的概念和目标,探索旅游发展的策略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2 服务性
旅游业既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也不以商品交换 为主。它是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为 凭借,为旅游者参观游览提供劳务服务而获得比 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旅游者在购买 了某种旅游产品以后一直到消费完成,所得到的 是高层次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旅游服务是由各种不同服务组成的总体,包括了 饭店服务、交通服务、导游服务、代办服务、文 化娱乐服务、商业服务等等,与其它行业不同的 是,旅游服务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6.1.2. 旅游业的特点
6.1.2.1 6.1.2.2 6.1.2.3 6.1.2.4 6.1.2.5
综合性 服务性 关联性 敏感性 涉外性
6.1.2.1 综合性
旅游活动是—项综合性的活动,为旅游活动 服务的旅游业也是综合性的服务业。经营旅 游业必须具有三大要素:旅游吸引物(经过初 步开发和包装后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 游服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有吃、住、行、 游、购.娱的各种需要,为满足旅游者的各 种不同的需要,就有各种不同行业为旅游者 提供商品和服务。
6.2.2旅行社的性质和作用
6.2.2.1旅行社的性质 6.2.2.2旅行社的作用 (1)传播旅游信息 (2)提供旅游咨询 (3)代办旅行手续 (4)组织旅游产品 (5)协调旅游过程
6.1.4旅游业的功能
6.1.4.1旅游业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 把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与经营景点联系起来, 就不难看出,在全部旅游供给中,绝大部分是由 旅游业提供的。 6.1.4.2旅游业是旅游交换关系的组织者 在供给方面,旅游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组织自 己的一系列配套产品;在需求方面,旅游业更是 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的产品组织客源。 6.1.4.3旅游业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旅游业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及在旅游动机与 旅游目的地实现之间架起了一座便利的桥梁。
6.2 旅行社业
6.2.1.1旅行社的定义 6.2.1.2旅行社的类型
6.2.1.1旅行社的定义
旅行社业是组织、接待游客和向游客提供 咨询和代办服务的各类旅行社的总称。是 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重 要流通环节,是沟通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生 产者的中介组织;它同旅游交通、旅游饭 店一起为旅游活动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和方 便,构成了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6.2.1.2旅行社的类型
国务院于2009年4月颁布了新修订的《旅行社条例》,从 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取消了原来国内 旅行社与国际旅行社的划分,不再区分国内旅游业务和入 境旅游业务的准入条件,旅行社以经营旅游业务范围为主 ,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 按照国家旅游局2009年5月1日起实施的《旅行社条例实 施细则》规定:《条例》中所称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 提供的相关旅游服务,主要包括:交通服务;住宿服务; 餐饮服务;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服务;导游、领队服务 ;咨询、旅游活动设计服务。
旅游业是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旅 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保障。20世纪50年代 以来,现代旅游蓬勃发展,旅游逐渐成为 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今,旅游业已跃 升为世界上经济产出最大的产业,而且, 伴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它 还会以令人惊叹的加速度继续向前飙进。
6.1.1旅游业的概念
(如图6-2所示)
6.1.3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业由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 主体部门、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并对前者产生影响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部 门构成。
住宿接待部门 ●涉外饭店、宾馆 ●农场出租住房 ●出租公寓、别墅 ●度假村 ●野营营地等
交通运输部门 ●航空部门 ●海运部门 ●铁路部门 ●城市公共汽车 ●长途汽运公司
旅游商品经营部门 ●旅游定点购物商店 ●旅游商品直接厂家 ●大型商场、商店 ●超级市场 ●纪念品摊点、商贩
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 ●各级旅游管理机构 ●国家旅游组织 ●地区/州旅游组织 ●地方旅游组织 ●旅游协会
2.间接旅游部门
旅游业的七个主要组成部分
6.1.4旅游业的功能
6.1.4.1旅游业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 6.1.4.2旅游业是旅游交换关系的组织者 6.1.4.3旅游业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 利条件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 产品为手段、以旅游市场为对象,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 旅游者多样化需求并以此获得经济利益的综合性行业。旅 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是旅 游业经营管理的五大要素。 旅游业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为一体,通过 提供“一条龙”服务,推动和刺激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 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和旅行社 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6.1.2.3 关联性
旅游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相邻 产业具有依托性和带动作用。
6.1.2.4 敏感性
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较,旅游业更具 有敏感性。旅游商品价值的实现容易 受到来自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 作用和影响。
6.1.2.5 涉外性
旅游业素有“民间外交”的称号,是一种 涉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旅游市场由国内 旅游和国际旅游两部分组成,通过旅游活 动可加强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增进相互 之间的友谊,有利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 地发展。
旅游业务组织部门 ●旅游经营商 ●旅游批发商 ●旅游零售代理商 ●会议安排组织商 ●预订服务代理商
1.直接旅游部门
旅游业的七个主要组成部分
餐饮服务部门 ●旅游定点餐厅 ●宾馆餐饮部 ●老字号特色小吃 ●民间美食城 ●餐饮摊点、商贩
游览娱乐场所经营部门 ●国家公园/花园/动物园 ●主题公园 ●博物馆 ●娱乐城/休闲中心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第6章 旅游活动的媒介 ——旅游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业的概念,理解旅 游业的性质,熟悉旅游业的构成;掌握旅行社的分类、 作用及职能;旅游饭店的作用及分类;旅游交通的作 用、类型及特点;旅游景区(点)的概念、分类。
关键词汇
旅游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旅游交通
6.1 旅游业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