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 (略)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
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
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
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
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
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体内温度的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温病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1. 邪气:中医理论认为,外界的各种病因可侵入人体,形成邪气。
邪气分为寒邪、暑邪、湿邪、燥邪、风邪、湿热邪等不同类型,每种邪气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病理变化。
2. 温感:温感是指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能力。
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有外界邪气侵入时,温感会出现异常变化,如寒症或热症。
3. 寒症:寒症是指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寒邪可引起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凝滞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寒战发热、四肢冰凉、腹痛腹泻等症状。
4. 热症:热症是指由外界热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引起体内阴液亏损或津液失调等病理变化,表现为高热、口渴多饮、大便秘结等症状。
5. 温病:温病是指由外界寒邪或热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温病可分为寒温病和热温病两类,分别具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6. 热与寒:热与寒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判断疾病性质的重要参考依据。
热与寒可以相互转化,即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寒转热或由热转寒表示疾病进展的状态。
7. 温热病:温热病是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指的是由外界热邪侵袭引起的疾病。
温热病通常发热较高,伴有口渴、尿赤、烦躁等症状,常见的温热病有中暑、猩红热等。
8. 温热邪毒:温热邪毒指的是外界热邪侵袭人体后产生的病理变化。
温热邪毒通常具有高热、神疲、口渴、肌肉疼痛等严重症状,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如霍乱、流行性感冒等。
9. 温证:温证是指由外界温邪侵袭所引发的病证。
温证可分为温热证和温寒证两类,具体表现为发热、口渴、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有疟疾、温毒等。
10. 温化:温化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疗法,将体内温度的异常变化重新调节至正常水平的过程。
温化可通过增加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等方式实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温病学名词及其解释,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温病学说
一、概念、特点及开展规律概念:温病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开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开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温病发生开展总是趋势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是其病程开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起病急,传变快;二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是易化燥伤阴;四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开展概况、时期:(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
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二)宋金元时期〔开展时期〕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
提出:"六气皆从火化"。
"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和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拟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温病学》学习心得(3篇)
《温病学》学习心得《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在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独到之处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我对《温病学》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首先了解到了温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温病是一种由温邪引起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高热、热毒炽盛和热势壮烈。
而对于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温的变化、舌苔、脉象等因素,以及病因、病机和病情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随后,我学习了温病的病机病机主要有温邪、正气、邪气、正邪交争和脏腑经络等。
其中,温邪是引起温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人体抵抗邪气的力量,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因,正邪交争是温病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脏腑经络是温病的发病部位和传导通道。
二、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医诊断的特点和方法。
中医诊断重视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在温病诊断中,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闻诊主要通过闻气、闻声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问诊主要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切诊主要通过按摩患者的腧穴、经络等,来判断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温病的病程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温病早期,应以疏散邪气、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疗,如辛凉解表法,以达到驱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在温病中期,应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消除病邪。
在温病晚期,应以温通腑气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功能的方法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四、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温病的常用药物和处方。
温病中常用的药物有石膏、阿胶、生石膏、麻黄、柴胡、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邪开表、清热利湿等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温病患者。
同时,在温病的治疗中,常用的处方有麻黄汤、五苓散、桂枝汤等。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中医对于温病的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作为中医学的学生,我有幸能够学习和研究温病学,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对于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于温病的诊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温病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的理论体系。
中医是一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中草药和针灸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的医学体系。
而温病学则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为研究对象。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
这些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的温病学学习,还对我以后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提供了基础。
其次,学习温病学让我了解了温病的病因和病机。
中医强调疾病的病因与病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了解了病因和病机,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不同病因导致的温病,如风寒、风热、湿热等。
同时,我也学习了温病的病机,如卫气失和、正气不固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温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再次,学习温病学让我掌握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中医诊断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注重辩证论治,强调辨证论治是中医疗法的核心。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如望、闻、问、切等。
在温病的诊断中,我学会了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询问,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这使我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准确地辨证论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学习温病学让我掌握了温病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中医治疗温病注重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中草药的应用、针灸的技巧等,以及如何使用温病方剂和穴位的选择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不仅了解了温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还了解到中医对于治疗的整体观念和方法,如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等。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中医-福建籍温病学十大名家
中医-福建籍温病学十大名家引言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温病的诊断与治疗。
福建省是中医药发源地之一,拥有许多温病学领域的知名专家。
本文将介绍福建籍温病学十大名家及其贡献。
1. 陈桥令陈桥令(1917年-2010年),福建平和人,被誉为现代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致力于温病学理论的研究与总结,对温病的分类、特点及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陈桥令温病论》是温病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2. 陈积庵陈积庵(1795年-1876年),福建南安人,被誉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整理总结了温病医学的前人经验,创立了温病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他的著作《陈积庵诊疗正宗》对温病的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3. 杨绳华杨绳华(1912年-2006年),福建惠安人,是温病学的先驱。
他对温病的发病机制、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编的《温病学》是温病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4. 黄保元黄保元(1933年-),福建连城人,是温病学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他对温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温病学的新理论。
他的著作《黄保元温病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温病学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5. 李成林李成林(1947年-),福州人,是温病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致力于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辨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温病学的新观点。
他的著作《李成林温病论》对温病学的概念、分类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6. 陈昌健陈昌健(1958年-),福州人,是温病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
他在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陈昌健温病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温病学做了系统的总结。
7. 蒋晓明蒋晓明(1965年-),南平人,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之一。
他长期从事温病的辨证论治研究,提出了多种新的辨治方法。
他的著作《蒋晓明温病学》是温病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8. 古季图古季图(1972年-),闽侯人,是温病学的年轻代表之一。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温病学》学习大纲
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湿热交蒸,充斥气分,酿成热毒 气分湿热久郁,酿成痰浊,蒙蔽心包 暑湿郁蒸少阳气分,气机郁阻 气分暑湿郁蒸,弥漫于上中下三焦 湿温病气分证后期,余湿未尽,脾气不 舒,胃气未醒 肺胃热毒充斥,攻冲头面
烂喉痧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 温热类(冬春)、湿热类(夏秋雨湿较盛、气候炎热季节)、温毒(冬春)
选方 银翘散、桑菊饮
宣白承气汤 清燥救肺汤
清营汤 清宫汤送服凉开三宝
羚角钩藤汤 犀角地黄汤 加减复脉汤 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黄连阿胶汤
青蒿鳖甲汤
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雷氏芳香化浊法、三仁汤
雷氏宣透膜原法
王氏连朴饮
甘露消毒丹 菖蒲郁金汤 蒿芩清胆汤
三石汤 薛氏五叶芦根汤
普济消毒饮
凉营清气汤 炎热季节)、温毒(冬春)
湿困中焦 邪阻膜原 湿浊偏盛 湿热并重 困阻中焦
《温病学》学习大纲
湿
热
类
湿热蕴毒证治
湿热酝痰蒙蔽心包
湿热蕴毒 湿热酝痰
证治
蒙蔽心包
暑湿郁阻少阳证治 暑湿郁阻少阳
暑湿弥漫三焦证治 暑湿弥漫三焦
余湿留恋证治
后期余湿留恋
温
大头瘟毒盛肺胃
证治 .
毒盛肺胃
毒
烂喉痧毒燔气营
类
(血)证治
毒燔气营(血)
好发季节
温热类(冬春)、湿热类(夏
《温病学》学习大纲总表 病机
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肺经痰热壅阻,肠腑热结不通 燥热之邪壅肺,气阴两伤 热灼营阴,扰神窜络 热入心包,炼液成痰,痰热闭窍 邪热亢盛,深入厥阴,引动肝风 血分热毒炽盛,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温病日久,真阴耗伤,邪少虚多 温病后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温病后期,肾阴耗伤,心火仍炽,心肾 不能互济 温病后期,阴液亏损,余邪留伏阴分 湿温病初起,卫气同病,外内合邪,湿 重热轻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A.流感B.肺炎C.腹泻D.痢疾答案:C2.中医温病学中的温病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A3.中医认为,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A.寒邪B.湿邪C.阳邪D.热邪答案:D4.下面哪个症状不属于温病的常见表现?A.高热B.咳嗽C.腹痛D.胸闷答案:C5.中医温病学中,以下哪个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温病?A.解表B.清热C.散寒D.涌吐答案:B二、简答题1.请简述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治疗方略等。
其基本理论包括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入侵,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热邪与正气的斗争,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等症状,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
2.请简述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
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四诊合参。
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信息;闻诊主要辨别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主要通过脉搏的变化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论述题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于温病学试题的答案解析:1.答案选C,腹泻不属于中医温病学的范畴。
温病主要指热邪入侵人体所致的疾病,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发热、咳嗽等,与腹泻无直接关系。
2.答案选A,中医温病主要发生在春季。
春季天气转暖,阳气上升,为病邪易侵入人体,故温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
3.答案选D,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
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邪入侵,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引起病变。
4.答案选C,腹痛不是温病的常见表现。
温病的常见表现主要是高热、咳嗽、胸闷等症状,与腹痛无直接关系。
5.答案选B,清热是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治则之一。
温病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故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以排除体内的热邪。
综上所述,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基本理论、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经典条文必读--[温病学]温病学条文
中医经典条文必读--[温病学]温病学条文“中医经典”条文必读《温病学》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
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
急急透斑为要。
4、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冬瓜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学,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6、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
恐成功反弃。
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充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7、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欲饮。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热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热病学阶段:古代医家首先提出了热病的概念,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都有涉及热病的记载,这标志着温病学的起步阶段。
2. 温病学形成阶段:在唐、宋两代,随着对热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温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温病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 温病学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温病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病学家们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如《温病条辨》等。
4. 温病学现代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现代温病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如辨证施治、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总之,温病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深入研究热病本质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温病学是中医中的一种传统医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各种温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辨证施治等方面的问题。
在中医诊疗实践中,温病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一、什么是温病?
温病是指由外感热病、暑湿病、火热病和内伤气热所致的一类疾病。
温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汗出不止、口渴喜凉、小便短赤等症状。
温病的临床特点是热毒内盛,症状重、病程长。
二、什么是外感热病?
外感热病是由风热、暑热、暖热等因素引起的一类热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寒热往来、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
三、什么是暑湿病?
暑湿病是由暑湿邪气侵袭所致的一类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身热不退、头重身倦、口渴欲饮、小便不利等症状。
四、什么是火热病?
火热病是由阳明经气分热盛所致的一类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面赤口渴、便秘不通、唇干口渴、舌质红绛等症状。
五、什么是内伤气热?
内伤气热是由内蕴邪气所致的一类热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烦、口渴、胸闷、气促等症状。
六、温病的辨证施治
温病的辨证施治,按照《内经》的理论,要求根据病情判断温邪所在,进而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健脾等,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
以上是一些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在中医诊疗实践中,温病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多年来一直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各种类型的温病,中医师应具有综合辨证能力,针对不同病情施以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一、引言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温病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温病学说的起源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治而言,这也是温病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伤寒论《伤寒论》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张仲景撰写,主要介绍了伤寒时期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1. 温邪理论温邪理论是指人体在遭受外来邪气侵袭后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发热、汗出等现象,这些都是人体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反应。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时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逐渐形成了温邪理论。
2. 三焦理论三焦理论是指人体内的三个“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别对应着心肺、脾胃和肾膀胱等器官。
在温病学说中,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症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疾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而形成了三焦理论。
四、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1.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温病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李时中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详细介绍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2.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对温病学说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治法。
3. 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传统中医学中的温病学说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五、温病学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1. 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在现代临床中,温病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提高免疫力通过温补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3. 促进康复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温病学——春温病提要摘要:正文:春温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
初起即可出现高热、烦渴、甚至痉厥等里热证表现。
一般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较多,故多认为是里热内伏所致,是伏邪温病的代表病种。
春温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阴亏、正气不足、冬季又感受寒邪、寒邪郁而化热所致,故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候。
亦有兼见表证者,但表证为时甚短。
根据本病初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发病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证的,称为“伏邪自发”;一种是里热盛而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症状的,称为“新感引发”。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故起病之初又有发于气分和发于营分之分。
从气分发出者,可入营、入血;从营分发出者,既可外出气分,亦可深入血分。
由于本病里热炽盛,热邪多易侵犯心营而发生神昏,或因热邪淫及于肝而致热盛动风,至病变后期,每致热灼肝肾之阴而为邪少虚多之候。
春温病的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并须注意顾护阴液。
热在气分者,初起宜苦寒清泄里热;热在营分者,治宜清营养阴,透热外达;兼表证者,佐以解表。
如热盛动血者,治宜清热凉血;热盛动风者,治宜凉肝息风;热伤肝肾之阴者,治宜滋养肝肾之阴。
本病辨证论治分以下6个部分提要介绍。
1气分证治春温气分证大多里热炽盛。
1.1热郁少阳本证为春温初起,温热病邪郁于少阳气分所致。
以身热、口苦而渴、胸胁不舒、脉弦为主症,兼见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症。
治以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兼有表证者,佐以疏表透邪。
方用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方。
1.2热郁胸膈本证为热郁气分,胸膈气机不畅所致。
以身热不甚、心烦懊忄农为主症,兼见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等症。
治以清宣郁热。
方用栀子豉汤。
1.3热灼胸膈本证为郁热灼于胸膈所致。
以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为主症,兼见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治以清泄膈热。
方用凉膈散。
热灼胸膈与热郁胸膈的鉴别要点:两者相比较,热郁胸膈是春温病发于气分的轻证,为里热郁于上焦气分;本证则为气分里热燔灼于上焦胸膈的重证,不仅里热重,热势高,且津伤较甚,并影响阳明腑气失于通降,因此二者病位虽同,而病情轻重有显著差别。
1.4阳明热盛本证为热邪未从少阳或胸膈而解,传入阳明,或里热外发阳明所致。
以壮热、汗多、大渴、脉洪大为主症,兼见心烦、面赤、舌红苔黄等症。
治以清热保津。
方用白虎汤。
1.5阳明热结本证为胃热不解下移大肠,与肠中糟粕相结所致。
其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均可参见风温章。
但由于本病患者每有阴津亏虚,且在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耗灼阴液与阳气,所以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相杂之证。
每见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或阳明热结兼气阴两虚。
此外,本病邪热亦可盛于小肠,下注膀胱,形成阳明腑实与小肠热盛兼见之证。
1.5.1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以腹满、便秘、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口干咽燥、唇裂、脉沉细等症。
治以滋阴攻下。
方用增液承气汤。
1.5.2阳明热结兼气阴两虚以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等症。
治以攻下腑实,补益气阴。
方用新加黄龙汤。
1.5.3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以腹满、便秘、小便涩痛、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口渴、心烦等症。
治以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
方用导赤承气汤。
2营分与血分证治春温病出现营、血分证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其中营分证既可见于初发,也可从气分发展而来。
营分热邪不解,即可深入血分。
2.1热灼营阴本证多见于营阴素虚而受邪较重者;亦有因病发于气分,热不外解,而内传入营所致。
本证以身热夜甚、神昏躁扰、口反不甚渴、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为主症,兼见斑点隐隐、脉细数等症。
治以清营透热,养阴生津。
方用清营汤。
2.2气营(血)两燔本证为气分热邪未解,营(血)分热邪又盛,以致形成气营(血)两燔。
以壮热、烦躁、舌绛苔黄,或发斑、吐血、衄血为主症,兼见口渴、头痛、脉数等症。
治以气营(血)两清。
气营两燔者,用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气血两燔、斑点显露者,用化斑汤;热毒亢盛、病情危重者,用清瘟败毒饮。
2.3热盛迫血本证为血分热毒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
以身灼热、发斑或各部位出血、舌深绛为主症,兼见昏狂谵妄、脉数等症。
治以凉血散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
本证与热灼营阴证比较,病情更深重,有广泛的出血见症,且斑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
而热灼营阴证以营热阴伤为主,出血见症轻微,仅见斑点隐隐。
2.4热与血结本证乃热搏血瘀、蓄于下焦所致。
以少腹坚满、舌有瘀斑、脉沉实为主症,兼见小便自利、神志如狂、口干而漱水不欲咽、舌紫绛、脉涩等症。
治以攻下泄热,活血逐瘀。
方用桃仁承气汤。
3热入心包证治本证为春温里热炽盛,内闭心包所致。
3.1热闭心包本证多由营分证失治,热邪灼液成痰,痰热内闭心包所致。
以身灼热、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为主症,兼见舌謇、肢厥等症。
治以清心豁痰开窍。
方用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本证之神昏与热灼营阴之神昏病机不同,程度亦有轻重之别。
热灼营阴的神昏是营热扰心,心神外越所致,尚无痰热内阻,所以昏谵较轻,且有躁扰见症,而无舌謇,肢厥之象。
本证则为痰热阻闭心窍,心神内闭,故昏谵较重,甚至昏愦不语而舌謇,肢厥。
3.2内闭外脱本证与风温病之内闭外脱证辨治相同。
4热盛动风证治本证是由于热邪深入厥阴,肝经热盛而动风。
以身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脉弦数为主症,兼见头晕胀痛、神昏、舌质干绛等症。
治以凉肝息风。
方用羚角钩藤汤。
热盛动风一般发生于春温的中(极)期,其来势较急,病情危重。
但在热盛动风证候中,动风是标,其本为肝热炽盛。
而造成肝热的原因,又有气分、营分、血分或气血两燔之分,故对热盛动风证的治疗,除息风止痉外,应辨明引起肝热的原因而清之,这才是治疗动风之根本所在。
如为气分热盛,引动肝风,以壮热、口渴、脉洪大或弦数、抽搐为主症,则治以清泄阳明,息风止痉。
方用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
如为心营热盛,引动肝风,以灼热烦躁、抽搐、舌绛为主症,治以清营养阴,凉肝息风。
方用清营汤加白芍、羚羊角、钩藤,冲服紫雪丹。
若血分热毒炽盛,出血见症明显,可用犀角地黄汤合羚角钩藤汤。
5热灼真阴证治春温病热邪在中焦不解,消烁阴液,势必损及真阴,导致下焦温病。
病至于此,邪热渐衰,而阴虚之证渐形突出,每每形成邪少虚多的阴虚内热之证。
5.1阴虚火炽本证为热伤肾阴,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所致。
以身热、心烦不得卧、脉细数为主症,兼见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等症。
治以泻南补北。
方用黄连阿胶汤。
5.2肾阴耗损本证为热邪久羁,损伤真阴所致。
以低热、咽干、齿黑、舌质干绛、脉虚细为主症,兼见神倦耳聋、脉结代等症。
治以滋阴养液。
方用加减复脉汤。
本证与阴虚火炽证比较,两者均有真阴亏损,但阴虚火炽证为肾阴虚而心火亢,本证则纯属阴精亏损。
临床审证,不可相混。
5.3虚风内动本证为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所致。
以齿黑唇裂、手足蠕动或瘛疭、舌质干绛为主症,兼见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可见时时欲脱,形消神倦,脉虚细等症。
治以滋阴潜阳息风。
方用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本证与热盛动风证虽均为肝风内动之证,但二者的病机、证候、治法皆不相同。
本证由热久伤阴,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而致,其证属虚,故称“虚风”,多发生于温病后期邪少虚多之时。
热盛动风由热邪盛,引动肝风所致,其证属实,故称“实风”,多发生于温病中期(极期)邪盛之时。
阴虚动风之抽搐多徐缓无力,表现为蠕动、颤动。
热盛动风之抽搐多强急有力,表现为两手紧握、角弓反张等。
6邪留阴分证治本证多见于春温后期,由余邪留伏阴分所致。
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为主症,兼见能食形瘦、脉细数等症。
治以滋阴透热。
方用青蒿鳖甲汤。
7小结7.1药物的应用要点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汤、黄连阿胶汤和青蒿鳖甲汤均可治疗阴虚有热之证,但它们所治的证候不同,治法、方药也有区别。
加减复脉汤中选用甘咸寒滋润之品,是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故适用于温病日久,下焦肾阴耗损而致的阴虚内热证。
大定风珠在加减复脉汤的基础上,加重滋阴填补之药,又加入重镇潜阳之品,以滋补填塞欲绝之真阴,潜镇收敛欲脱之阳气,故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之虚风内动,以及阴虚不能敛阳、阳气欲脱之证。
由此可知,加减复脉汤与大定风珠都用于邪少虚多之证。
黄连阿胶汤以滋阴药与清热泻火药共同组成,刚柔相济,补泻并施,故适用于阴虚火炽证。
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鳖甲为君药,配以滋阴养液之品,滋清并用,清中有透,适用于阴虚而有余邪留伏阴分者。
7.2春温与风温的鉴别要点春温是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诊断要点主要应抓住初起即见里热盛的证候特点,结合发于春季进行审辨。
春温和风温都发生于春季。
风温病的病因是风热病邪,感邪后即发病,因而在初起见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之肺卫表热证。
春温病是温热病邪自内外发所致,初起即可见身灼热、烦渴,甚则痉厥、发斑等里热证候。
风温初起病变部位在肺卫,后期易出现肺胃阴伤之象。
春温初起病变部位在气分或营分,病情重,变化快,后期常见肝肾阴伤证候。
春温由新感引发者,初起可见表里同病,有恶寒、无汗或少汗之表证,易与风热感冒相混淆。
但风热感冒不特发于春季,四季皆可发生,以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等肺卫见症为主,里热症状不明显。
在恶寒消失后,其发热等症亦随之减轻,一般5~7天即愈。
春温则特发于春季,发病急,病情重,以突发高热、烦渴、尿赤、斑点隐隐等里热炽盛见症为主,短暂的恶寒消失后,里热证候反而转盛,甚至很快出现神昏、发斑或厥脱等症。
病程也明显长于风热感冒。
两者应详加鉴别。
温热类温病-春温点击数:13152温热类温病-春温一、填空题1.春温病的治疗原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并须注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春温是由____________而发的____________热病。
3.春温初期,有病发于______________和病发于____________之别。
二、选择题A型题4.春温名首见于:A、《内经》B、《难经》C、《千金方》D、《诸病源候论》E、《伤寒补亡论》5.春温的致病病邪是:A、风热病邪B、暑热病邪C、温热病邪D、疫疠毒邪E、温毒病邪6.春温病的治疗原则是以:A、清暑泄热为主B、清燥养阴为主C、疏风清热为主D、养阴生津为主E、清泄里热为主7.下列哪种病可参考春温病辨证施治: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膜脑炎C、肠伤寒D、痢疾E、猩红热8.春温初起可病发于:A、卫分或气分B、气分或营分C、营分或血分D、血分或气分E、气分或营分9.有关春温论述,下列哪个是错的:A、不会出现卫表证B、初起可发于气分C、初起可发于营分D、起初即见里热表现E、初起即见伤阴表现10.下列哪项不属于春温初起的临床表现:A、身热微恶寒B、痉厥C、斑疹D、脉濡E、神昏B 型题A、《素问》B、《难经》C、《千金方》D、《诸病源候论》E、《伤寒补亡论》11.春温名首见于:12.“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