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一个孝顺的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有哪些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06cd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5.png)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有哪些方法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起码规范,不会孝敬父母的人,在社会上就不会宽容别人。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方法1.让孩子知道父母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让孩子了解父母通过劳动给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换来的,要百倍珍惜,并要有感激之情。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所提出的问题,决定让他们了解家庭经济问题到什么程度。
家境困难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懂得生活应该俭朴,与父母共同克服困难;家庭富裕的要让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在学习、品德上努力上进,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
2.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
父母怎样对待长辈,孩子将来就会怎样对待父母。
当孩子明白他有为家人的欢乐、幸福出一份力,并能自觉地为维护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愿望时,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它要求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对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并自觉抵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要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扩大为社会责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
比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关心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亲属,当知道他们当中有人生病了,带上孩子去探望,当他们求助时,尽自己所能给以帮助。
然后引导孩子尊敬老师、关爱同学、邻居,进而关心帮助社会上不相识的人。
3.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教育孩子尽早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这样可以使孩子从中体验父母的辛苦,减轻父母的负担。
4.教会孩子同情、体谅和怜悯别人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学会理解父母,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权欢乐、幸福,孩子不仅应知道自己有需要和愿望,还应想到父母和亲人的需要和愿望。
父母要教会孩子对人有同情心,告诉孩子为了实现父母和亲人的愿望,可以适当地限制或放弃自己的部分需要和愿望,比如父母应坚持让孩子把好吃的先让给长辈;与孩子一同上街购物,要求孩子帮助拎些东西;父母下班回家,应主动让父母安静休息,当家里条件不许可时,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与愿望等等。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92e62e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6.png)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孝敬父母的教育。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呢?一、言传身教,亲身示范幼儿园家长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行为语言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家长应该尽量注意自己的语言、态度和行为举止,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孝敬父母。
比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送药、贴补等等,这些行为能够在孩子心中营造一种以爱心为纽带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二、耐心解释,引导思考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经常耐心解释和引导孩子思维,引导孩子理解什么是孝敬父母。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交流身边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告诉孩子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体现出尊重、关心和照顾年迈的父母。
三、注重感恩教育孝敬父母的核心是“感恩”,家长不能忽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好处和帮助,这样能够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同时也能让孩子懂得珍惜父母的付出。
四、耐心引导,合理引导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要适量引导孩子,而不是关注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过度的发号施令会让孩子厌烦和反感,家长的教育目标应该让孩子从内心中产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
家长还可适当将爱心与褒奖相结合,通过赞美和奖励形式鼓励孩子懂得孝敬和尊重父母。
五、家庭教育,参与互动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支持,家长需要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包括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庭活动,例如拾荒、居民区的义务清洁、去养老院陪伴老人等等,这些举动让孩子更好的感受到父母对老人的爱和照顾,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学会尊敬和孝敬父母。
六、合理安排,爱与约束相结合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爱与约束相结合,家长在孩子行为不当时,不仅要强调孝敬,而且要给予合适的惩罚。
在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表现上,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制定多样化的规定,这些规定能够帮助孩子逐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引导孩子孝敬父母。
如何教育孩子孝顺长辈
![如何教育孩子孝顺长辈](https://img.taocdn.com/s3/m/23c9ba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d.png)
如何教育孩子孝顺长辈孩子孝不孝顺,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关系,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正确的教育孩子。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孝顺长辈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孝顺长辈的方法1、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
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
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
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2、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
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3、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
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
学前儿童孝敬父母品质培养教案
![学前儿童孝敬父母品质培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886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e.png)
学前儿童孝敬父母品质培养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前儿童应该能够:1. 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2. 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3. 学会表达爱和关心。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前儿童孝敬父母的意识;2.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感恩;3. 培养学前儿童表达爱和关心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通过幼儿园活动和亲子讲座等形式,让学前儿童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
可以使用图片、故事、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孝敬父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2. 学会感恩父母通过进行游戏、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前儿童体验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付出。
在活动中,鼓励学前儿童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并引导他们思考父母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3. 表达爱和关心通过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学前儿童表达爱和关心的能力。
鼓励他们动手制作礼物、写爱的卡片,亲自送给父母。
同时,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影片等形式,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用文字、语言和行动表达爱和关心。
四、教学步骤1.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通过展示图片,讲述爱的故事,向学前儿童解释孝敬父母的含义和重要性。
鼓励学前儿童分享与父母的亲子活动,培养他们对亲子关系的认识。
2. 学会感恩父母组织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例如制作贺卡、绘画、角色扮演等。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回顾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并帮助他们写下对父母的感谢之词。
3. 表达爱和关心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制作小礼物或写爱的卡片,并鼓励他们亲自送给父母。
同时,教师也可以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爱和关心。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孝敬父母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行动;2. 评估学前儿童在制作贺卡、绘画、写作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3. 收集学前儿童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活动材料:绘画纸、彩色笔、贺卡纸、剪刀、胶水等;2. 图片、故事、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 亲子讲座、亲子活动等形式。
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
![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https://img.taocdn.com/s3/m/e9528c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f.png)
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在当今社会,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感恩和孝顺作为这些价值观中的重要部分,不仅能够让孩子具备健康自信的心态,还能够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本文将探讨教育孩子感恩和孝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培养方法。
一、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心态的体现。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可以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点滴感恩,并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当孩子懂得感恩时,他们会更加快乐,不会过分追求物质,而是能够从内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父母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
首先,父母要树立榜样,自己要时刻感恩,并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感恩的重要性。
其次,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及被帮助者的感激之情。
最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感恩日记,每天写下一些自己感恩的事物,并分享给家庭成员。
二、孝顺的意义孝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具有抚养子女的父母期望他们尊敬父母、关心家庭的重要含义。
孝顺不仅表现在言传身教以及照顾父母的行为上,更体现在对社会他人的尊重和帮助上。
教育孩子要孝顺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
想要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父母首先要加强亲子沟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增加孩子对家庭的认同感。
其次,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能够主动承担家庭中的义务,学会关心、照顾他人。
最后,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孝顺的故事或者参观养老院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孝顺的重要性和如何实践孝道。
三、培养感恩和孝顺的方法为了培养孩子感恩和孝顺,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家庭规矩:制定一些家庭规矩,例如每周一次全家参与公益活动、每天晚饭时一起分享感恩的事情等,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
2. 角色扮演:父母可以模拟不同的情景,供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感受到不同人的感恩和孝顺之心。
教子篇文言文
![教子篇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f322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8.png)
教子篇文言文孝子之道——教子篇尊敬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关于教子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而教子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繁杂的琐事中教育好子女,成为了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文言文的形式,为您详细讲述教子的原则和技巧。
教子之道古人云:“教子有三法,无人不宜之。
”这可见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古人留下的智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孝顺为本。
四书五经中常常强调谨遵孝道,因为孝顺是文化的根基,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孝顺的核心是尊敬和体谅父母,而尊敬和体谅的表现就是孝顺。
只有孝顺的心,才能发扬至善至好的品德,通过父母的言教和言行,让子女铭记,尊重并遵守家庭的规矩和社会的道德。
二、明确目标。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发展的人。
在学习方面要注重知识和才能的培养,注重德与智的双重育人,既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德,又要培养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在生活方面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也是自己和家庭的骄傲。
三、因材施教。
子女各有天分和特长,父母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特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自信和成就感,激发潜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榜样示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重要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做人方式。
因此,作为父母,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
教子的技巧在以古人的智慧为基础的教育原则下,我们还需掌握一些实际运用的技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子女。
一、沟通交流。
与孩子进行真诚的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对他们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和指导,以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二、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引导和启发。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六点建议人生感悟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六点建议人生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53290a0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0.png)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六点建议人生感悟孩子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和老师,他同样会尊重身边的人,一个随和而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顺利,他的生活怎么会不幸福?由此看来,能够拥有一颗孝心是多么可贵啊!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教育都要从孝敬开始。
培养建议一:给孩子“演”出孝敬来与其说孝敬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演”出来的。
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是因为他没有看到父母如何孝敬自己的祖辈。
一个众所周知的广告:一位母亲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儿子看到了,也颤颤巍巍地端来一盆水,准备给妈妈洗脚。
孩子的世界是纯净和空白的,他从父母那里学习语言和行为,当孩子看到父母给爷爷奶奶捶背的时候,“捶背”这个动作就第一次映入了孩子的视线;当孩子看到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态度,孩子就知道: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当父母把老人时时刻刻都放在心里,经常去关怀、问候、体贴、照顾,孩子就会知道:爷爷奶奶在爸爸妈妈的心里很重要。
这种重视本身就无形中使孩子提起了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孝敬。
当然,父母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知道孩子会模仿,就假装做样子。
这种假装同样会被孩子完完全全学会。
一位父亲,自从明白了要以身作则教孩子孝顺,就在一天早晨,临出门时,当着儿子面给自己的父亲鞠了一躬,说:“爸爸,我们出门了。
”他和儿子出去后,儿子就问:“爸爸,您刚才给爷爷鞠一躬,是做给我看的吧。
”父亲哑口无言。
因为平日里父亲对爷爷没有特别恭敬,父亲此时的鞠躬,让儿子感到真的是在“表演”。
所以,父母要用真诚心去孝顺自己的长辈、尊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才是把真实的孝敬传达给孩子。
培养建议二:对自己的父母和颜悦色一个人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就是让父母放心、开心。
当父母一提起自己的儿女,就觉得很心安、很满足、很高兴时,这个儿女肯定做到了孝敬。
而为人儿女最基本的,应该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切忌说话大呼小叫,更不应对父母发脾气、使性子。
老了才发现 让子女孝顺是有条件的 有两件事你要留个心眼
![老了才发现 让子女孝顺是有条件的 有两件事你要留个心眼](https://img.taocdn.com/s3/m/fe7dbc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a.png)
老了才发现让子女孝顺是有条件的
有两件事你要留个心眼
让子女孝顺是有条件的,因为在法律上父母对子女有经济和生活安排的责任,同样的,对子女要求孝顺也有一定的条件。
比如,要让孩子们孝顺,最重要的是家庭结构要稳定,家长们要亲子相处融洽,同时父母们有义务给孩子们正确的教育,孩子们才能学会孝顺父母。
当然,孩子孝顺也要给父母们一定的回报。
有时候,父母们会帮孩子解决一些困难,或者
他们会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孩子要懂得回报,如果家长们带给他们的是爱、温情,
孩子们应该像给自己的家人似的反过来爱父母,而不是以物质作为回报,去改变父母的心意。
另外,想要孩子孝顺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家长的能力问题了。
教
育的方式和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不一样,过分地严格,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让孩
子失去孝顺的动机;而过分放任孩子,孩子也不会有孝顺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在把握好处理孩子的方式,与孩子有愉快的交流,孩子自然就会孝顺,也能得到父母的满意。
总的来看,对子女要求孝顺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家长们只有考虑到一切因素,为孩子提供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教育,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孝顺,才可以培养出有孝顺精神的子女。
教育孩子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教育孩子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41ef00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e.png)
教育孩子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下面是一些教育孩子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一美德。
1.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2.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孝顺父母是尊重生命、珍惜亲情的体现。
3.父母养育之恩,永生难忘。
孝顺父母是我们回报养育之恩的最好方式。
4.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顺父母是我们让他们安享晚年的责任和义务。
5.孝顺父母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感恩之心和敬畏之情的体现。
6.孝顺父母要从点滴做起,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7.孝顺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关怀和陪伴。
8.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孝顺父母是我们对他们无私爱的回报和感恩。
9.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熠熠生辉。
10.孝顺父母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自己和后代负责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行为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孝顺父母:1.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2.尊重父母的意见和选择,不与他们顶嘴或争吵。
3.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定期陪他们进行体检。
4.在重要的日子或节日里,给父母送上祝福和礼物,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感恩之情。
5.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6.在学习上努力进取,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7.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向父母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总之,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以上的经典句子和具体行为示例,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一美德,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珍惜亲情。
儿童孝敬父母的做法
![儿童孝敬父母的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18fb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5.png)
儿童孝敬父母的做法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儿童在孝敬父母方面的表现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更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复杂,生活节奏快速,儿童孝敬父母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从小懂得孝敬父母,落实孝敬父母的行动呢?一、尊重父母尊重父母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因此我们要从小学会尊重父母。
儿童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尝试尊重父母:1.文明用语:儿童在与父母沟通时要用文明用语,不要使用语言攻击或互相指责的言辞。
2.礼貌用语:儿童与父母交流要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这样表现出尊重和关爱。
3.关心父母:儿童可以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情,如在父母生病时给予帮助和照顾,在父母情绪低落时给予关心和鼓励,这都是尊重的表现。
二、行动孝敬除了口头上的孝敬,儿童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表现孝敬。
例如:1.帮助家务:家务活不是父母的事情,而是全家人的事情。
儿童要学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等。
2.节约用水用电:父母在工作中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儿童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如正确使用电、水,节约资源。
3.尊重父母意见:即使孩子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也要尊重和接受。
尽量跟父母和睦相处,和父母多交流沟通,一起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三、关注父母心理儿童需要关注父母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孝顺和爱。
家长离开孩子忙于工作,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没有人陪伴,因此孩子应该采取行动来减轻父母的精神负担,让他们体会到儿子/女儿的关爱。
例如:1.开心聊天:与父母多交流,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通过交流,增加亲子间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孩子的关心。
2.送礼物:儿童可以自己制作卡片、写诗歌、画画等,表达孝心。
3.照顾父母:当父母病了、身心疲惫时,给予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儿子/女儿的关爱。
四、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情怀,让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并对生命中的点滴感到感激。
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
![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https://img.taocdn.com/s3/m/8b4fa3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3.png)
教育孩子要感恩和孝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他们感恩和孝顺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和孝顺是人类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它们不仅能使孩子具备良好的价值观,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如何教育孩子感恩和孝顺,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表达谢意的态度。
它让孩子知道他们得到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他人的付出。
通过感恩,孩子能够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并对周围的人产生尊重和感激之情。
感恩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感恩能让孩子体会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来自他人的善意。
这样的认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谦卑和珍惜之心,使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能够赋予他们丰富的人生意义。
2.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感恩能够培养孩子的关心和体贴之心,使他们更加善于感知他人的困难和需要。
在与他人交往时,孩子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主动提供帮助,从而建立起健康和谐的社交关系。
3. 增强心理健康:感恩有助于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当孩子懂得感恩时,他们会更加乐观、自信,并更加坚韧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感恩心态能够抵御消极情绪,让孩子更加快乐、满足。
二、如何教育孩子感恩教育孩子感恩是一项需要长期耐心教导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感恩方面取得积极的效果:1. 起到榜样作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要自己以身作则,积极地表达感激之情并展现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孩子会通过模仿来学习感恩的态度和行为。
2. 引导思考和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与孩子讨论他们所获得的帮助和支持,并帮助他们思考他人的付出。
同时,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成就,提醒他们要感谢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
3. 鼓励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孩子感恩心态的有效途径。
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带他们去探望有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4. 提供正面的反馈和激励:当孩子表现出感恩的态度时,家长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激励,让孩子明白感恩是值得称赞和奖励的行为。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407f856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8.png)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基本美德之一。
作为孩子,要想长大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人,就需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本文将从情感沟通、生活卫生、精神寄托、家庭和睦四个方面来论述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一、情感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孝顺之道最终落脚的地方。
一个孩子是否懂得孝顺,取决于他和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否密切。
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情感沟通,以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多与父母交流:孝顺的第一要素就是体谅和关注父母。
孩子应该学会仔细倾听父母的话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同时,孩子也应该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让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
2、每天都表达爱意:这种表达可以是行动,也可以是言语。
孩子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受到他们的孝顺和爱意。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应该经常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3、保持联系:即使如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直接交流同样重要。
孩子在外学习或工作时,都应该保持与父母的联系,以便及时地了解家庭的情况和健康状况。
二、生活卫生孝顺并不仅仅意味着关注父母的情感,更意味着关注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保持家庭卫生: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应该积极参与家务活动,保持家庭的整洁和卫生。
无论是清洗卫生间、擦拭地面还是收拾床铺,都要认真负责,不偷懒不推脱。
2、照顾父母的健康:孝顺的孩子应该积极为父母做好生活起居,清洗、煮饭、购物等都要亲力亲为,关心父母的饮食和锻炼等问题,帮助他们保持健康和活力。
3、学会急救知识:当家中发生突发情况,孝顺的孩子应该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和家庭成员,如拨打电话求救、施救措施等。
三、精神寄托孝顺的孩子不仅关心父母的情感、生活和健康状况,也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寄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由衷赞扬:孩子要学会给父母鼓励和支持,包括使他们感到高兴的话语和鼓励。
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孝顺方法有哪些
![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孝顺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9ca886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孝顺方法有哪些孝,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孝顺。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从小教育孩子孝顺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从小教育孩子孝顺的方法第一,明确家庭关系。
家庭中,应当营造一种长幼有序的环境,让孩子从小知晓长幼尊卑。
比如等父母长辈都到齐才能吃饭;看电视先征求长辈的意见等。
第二,坚持细节训练。
孩子的道德标准和生活习惯几乎完全在家长的引导下建立。
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比如,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回家主动和父母问好”;中学生可以要求“父母生病时主动照顾”等。
第三,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最善模仿,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
因此,父母绝不能让家庭中出现上面的“小木碗”。
须知,您今天给自己的父母倒一杯水,将来您的孩子就可能端一碗汤,送到您的床前。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1、让孩子知道并感恩家长给他的爱。
孩子不孝敬父母是父母娇惯的结果,也是"妈妈爱吃鱼头"行为"榜样"的结果。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自己不吃,让孩子吃,自己不穿,让孩子穿,甚至给孩子当马骑,使孩子感觉到父母这么做是理所应当的。
有些父母有好吃的总是先让给孩子,有吃的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自己吃"鱼头",还谎称自己喜欢吃"鱼头",久而久之,对孩子的"爱"在无形中使孩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就是以我为中心,非我莫属的自私霸道的坏习惯,孝心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真心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的感受爱、体味爱。
也许我们许多家长已经习惯于付出,并不希望得到回报或感恩,或者认为孩子少不更事,自己的作为没有必要对他们解释,因此孩子只是静静的等待获取,从来不知道父母或亲人对他的殷殷之情。
这实在不足取。
家长的作为要对孩子讲清原因,让孩子知道并体味亲人给他的爱,这个过程也是教会孩子学会爱的过程。
当你把好吃的东西给孩子吃时,告诉孩子你也喜欢吃。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486d83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b.png)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包括:
1. 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生日当天送上祝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经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为他们分忧解难。
3. 认真回复父母的短信,不要因为他们的啰嗦而表现出烦躁,尊重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4. 常和父母谈心,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近况和成长。
5. 帮助父母完成一些家务活,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生活。
6.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父母放心。
7.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不要轻易反驳他们,保持沟通和理解。
8. 学习一些养生之道,教会父母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9. 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让他们能够更充实地生活。
10. 每年为父母洗一次脚,或者捶一次背,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和孝顺。
这些行为可以帮助小孩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让他们感受到孩子的爱和关怀。
教育孩子从孝道开始-以身作则(孝心故事六篇)
![教育孩子从孝道开始-以身作则(孝心故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3013c767ec102de3bd895b.png)
教育孩子从孝道开始_以身作则〔孝心故事六篇〕篇一:关于孝心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城市里面,住着一位富人。
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爱练武,不懂文;二儿子懂文,不懂武;三儿子什么都不懂,但很孝顺。
一天,父亲病故与世长辞了,三个儿子悲哀万分。
这时大儿子边哭边说:“父亲都死了,哭也没用,俺看,先分财产吧!”“好!”“武器就归俺,你们又拿不动。
”大儿子边挑武器边说。
二儿子咂咂嘴说:“我是学会计的会花钱,所以珠宝就给我吧”大儿子和二儿子基本上都把好的拿走了,只剩下一些书被三儿子拿走。
三儿子想了想,说:“父亲死了,母亲还活着,但母亲又不能自己住,是不是?”二儿子挠挠头,说:“让母亲在三个儿子家各住一个月,习惯了那个,就住哪个!”“好!”第一个月,母亲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让母亲扎马步,挑水,大儿子在厨房里偷偷吃肉,在客厅给母亲吃硬饼,母亲看了,就走了,去投奔二儿子家了二儿子是个文人,但很狡诈,只给母亲喝比水还稀的粥,母亲想吃肉,二儿子说:“我的肉比大哥的硬饼还硬您吃不动。
”母亲不敢有怨言,离开了二儿子家!母亲来到三儿子家,三儿子看到母亲比以前消瘦了许多,马上给母亲做了特别多的好吃的让母亲吃!从此,三儿子单独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任务,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还天天陪母亲聊天,给他讲书里的故事。
母亲在三儿子家里生活的越来越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她逢人就夸自己的三儿子。
但三儿子面对别人的赞扬,只是笑笑,说:“母亲把我们养大,现在我所做的不及母亲养育我们的十分之一,没什么可夸的!”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的耳朵里,他们派众神去迎接母亲和三儿子,把母亲授为吃苦耐劳佛,把三儿子授为孝顺神!从此三儿子孝顺母亲的美德就在人间流传开来。
篇二:孝心的故事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
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
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
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叫我起床吧。
如何教孩子孝顺
![如何教孩子孝顺](https://img.taocdn.com/s3/m/d92d455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5.png)
如何教孩子孝顺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孝顺,培养他们尊重长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和榜样示范等方面,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孝顺。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是孩子学习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最初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我们要展现出孝顺的榜样,对待长辈要尊敬有礼,关心关爱他们的生活。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应该感谢身边人的帮助和付出。
最后,要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正确分辨孝顺的真正含义。
不论家境贫富,孝顺都不意味着物质上的供养,而是关心、尊重和关爱。
二、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我们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困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满足,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其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给孩子一定的家务和义务,培养他们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同时通过亲子活动加强亲子关系。
最后,要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让孩子有机会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成熟度。
三、通过榜样示范教育孩子孝顺榜样示范是教育孩子孝顺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关注伟大的历史人物、身边的模范人物,让他们学习他们的行为和言行。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经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例如,可以组织家庭志愿者活动,参观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孝顺的价值和意义。
四、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乐于助人是孝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从小让他们学会关心困境和弱势群体。
首先,通过讲述助人的故事和典型事例,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eb9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a.png)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1.1 主题:做个孝顺的孩子1.2 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理解孝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孝顺意识和行为。
1.3 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1.4 教学时间:40分钟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孝顺的定义和重要性。
2.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与父母交往中的沟通能力,提高孝顺行为。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增强孝顺的意愿。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孝顺的定义和重要性。
3.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与父母交往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孝顺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孝顺意识。
四、教学内容4.1 孝顺的定义:讲解孝顺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孝顺是一种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
4.2 孝顺的重要性:分析孝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孝顺的重要性。
4.3 孝顺的行为:列举孝顺的行为,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孝顺。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一个孝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顺的思考。
5.2 新课导入:讲解孝顺的定义和重要性。
5.3 情景模拟:分组模拟与父母交往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沟通和孝顺。
5.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孝顺的行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孝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体现孝顺。
5.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孝顺的感悟,加深对孝顺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6.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情景模拟的表现。
6.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孝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孝顺的认识和感受,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孝顺行为。
七、教学资源7.1 故事材料:收集一些孝顺的故事,用于导入和新课教学。
7.2 讨论题目:准备一些关于孝顺的讨论题目,用于小组讨论环节。
7.3 作业模板:为学生准备一份关于孝顺感悟的作业模板,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a8fa58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3.png)
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以小孩十个孝敬父母的行为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孩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从小就学会如何孝敬父母。
下面我将介绍十个小孩孝敬父母的行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尊敬父母小孩应该尊敬父母,不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要尊重他们。
当父母和小孩意见不合时,小孩应该虚心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顶嘴或争辩。
同时,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父母丢脸。
二、孝顺父母小孩要懂得孝顺父母,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
在学习上,小孩也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给父母争光。
三、关心父母小孩要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心情。
可以主动询问父母的近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父母生病或情绪低落时,小孩可以主动煮汤或陪伴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
四、节约开支小孩应该懂得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乱买零食、不乱要求买玩具等。
可以学会理财,将零花钱积攒起来,给父母减轻负担。
五、助力家庭小孩可以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如整理书桌、打扫卫生、洗碗等。
可以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让家庭更和谐幸福。
六、尊重父母的朋友和长辈小孩应该尊重父母的朋友和长辈。
当父母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小孩可以礼貌地打招呼、热情接待。
当长辈给予建议时,小孩要虚心听取并表示感谢。
七、给父母写信小孩可以给父母写信,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可以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教导之情。
这样的举动会让父母感到温暖和幸福。
八、尊重父母的意见小孩要尊重父母的意见,不要随意反驳或不听。
可以虚心地接受父母的建议和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父母的意见是为了小孩的成长和发展,应该认真对待。
九、关爱父母的朋友小孩可以关心父母的朋友,尊重他们并帮助他们。
可以主动提供帮助,比如帮他们拿东西、帮他们解决问题等。
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的朋友感到温暖和感激。
十、表达爱意小孩要经常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可以说一句“我爱你”或者给他们一个拥抱。
如何培养学生的孝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孝心](https://img.taocdn.com/s3/m/d6ac021359eef8c75fbfb3db.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孝心辽源市实验中学姜晶孝道是以孝为准则来处理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
孝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
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的爱心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会公德的根基。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
”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但是,随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们的许多传统价值观正在日渐丧失,例如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孝道。
据最近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30%左右的老人过着独居的生活,没有得到子女的赡养,有52%的老人表示,子女们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不闻不问。
上海市部分中小学的随机调查显示,40%的学生从不跟父母说感激的话,认为自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应该对自己好。
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对人对事冷酷无情。
加强学生的孝心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在培养“孝敬父母”品德方面存在一些误区:(1)认为“品德是虚的,分数才是实的”、“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是孝敬父母”。
(2)认为“听父母话的子女才是孝顺子女”。
(3)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4)认为“棍棒之下会出孝子”。
(5)在家中过分娇纵、溺爱自己的子女,忽视子女孝敬父母品德的培养。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一)从细节入手学会孝言孝行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
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人手,从小引导学习“孝言孝举”。
例如: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等等。
另外还有像: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看电视让频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
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
孝心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人手,教育他们怎样孝敬父母长辈。
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很多学生都是愿意按照家长和教师的指点去做的。
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
生活中的孝心教育细节还有许多方面。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039f802a77232f60dccca174.png)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哈尔滨市建伟小学校李晓媛一、背景分析现在的孩子感情还不够丰富,再加上娇生惯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也形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
对身旁的一些人的付出总是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包括对老师的付出、学生的帮助等都没有感恩之心,因此,我想通过本次德育实践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感恩之情,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事中学会知恩、感恩,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进而用实际行动去报恩,做一个心中有爱,珍惜他人劳动,知恩报恩的人。
同时,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活动目的1、古人云: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
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
"恩人"者,乃于己有大恩大德者。
2、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教育学生学习感恩,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在感恩的社会里。
三、活动重点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尊重他人劳动,感谢他人对你自己的帮助。
四、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当中,学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结合统一”的教学目的,从而真正实现“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导行教育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教一个孝顺的孩子节选自蔡礼旭老师《如何经营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教育的二大主轴,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一定要非常的了解,一个是「长善」,一个是「救失」。
刚刚提到救失的问题里面,我们了解到孩子小的时候,假如我们处处都只为他着想,处处就是要满足他所有的需要,他就只会想到自己,而没想到别人。
所以他自然就会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
比较自私他就不懂孝顺,不懂替人着想。
所以我们要把根本原因找到,才能把问题慢慢的解决掉。
假如孩子现在已经七、八岁了能不能来得及?甚至于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来不来得及?这确确实实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在杭州演讲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七十岁,我们上课上到第三天,这位老先生走到我们前面来,他说:蔡老师,我七十岁才来补这个孝道的课。
他自己听了也很欢喜,但是也有遗憾,七十岁才听。
有一个高中女孩她听完课之后,每天回家都有很大的变化,到了第五天课程结束之后,她的阿姨觉得她变了一个人,所以马上坐了车子赶到我们上课的宾馆去。
结果我们已经离开了,她的阿姨不死心又问到我们住的电话,打电话去,她说:中国文化居然可以在短短五天之内改变一个高中生,她觉得这个力量太不可思议。
所以她有小孩要送给我们教,她自己的孩子。
我们说我们的老师都来自海口跟深圳,她说没关系,我送到深圳去。
她效法古人要千里寻师。
不过最重要的,影响孩子最大的还是父母。
所以不是孩子要赶快学,是父母要先赶快学。
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君子务本,你根本要找到了才能够本立道生!你为人父之道,你的家道才能架得起来。
所以一定要从自己的修身开始做起,也是做孩子的好榜样。
好,我们刚刚提到孩子的过失,还有什么?傲慢。
孩子的傲慢从哪里学来的?还有家长在教孩子的时候都说,这个世界上你爸爸最聪明,真有这种人。
这么一讲,孩子学到什么?傲慢。
我们之前也讲到一个事例,孩子给他学一大堆英文,也没教他做人,带到长辈的面前开始说:我这个孙子多厉害,念英文给你们听。
结果孩子答了好几个,突然问奶奶说:奶奶,那书本的英文怎么说?奶奶说:我怎么会知道?结果答不出来,小女孩说:奶奶,你怎么这么白痴?你看学知识跟技能而没有学德行,知识愈高愈瞧不起父母、瞧不起大人。
所以你看三、四年级的孩子回到家里问妈妈一大堆,有一些常识、科学常识妈妈不知道,他会跟妈妈说:妈,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所以做人德行是根,要先扎,他才不会傲慢。
我们为人父母警觉性要很高,不能无形当中长了自己孩子的傲慢。
所以很多人都说孩子就是要好好的夸,有很多话不能讲错,也不能听错,夸总有个标准,夸什么?孩子会背英文你就说:你真了不起。
他还真的觉得自己真了不起。
所以这个夸能成就一个孩子,也能够害一个孩子。
就像一把刀,你用对了,它可以帮你切很多东西;用错了,伤了自己,伤了别人。
一个孩子有傲慢的时候会不会伤人?处处会让人家无地自容。
所以我在这个点上,傲慢,我特别谨慎。
因为我曾经在澳洲求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年轻人,他差不多二十四、五岁,这么年轻就懂得学习圣贤学问。
我一看到他就很高兴,后生可畏,马上走过去就说:这么年轻,真不简单就知道来学习,很好。
我们认不认识他?还不认识,就掩不住自己的高兴,就大大的赞扬了他一番。
结果过一个礼拜,因为我们住在一起,我看到他一些行为应该修正,当然因为我学过《弟子规》,所以我在劝他的时候也是「怡吾色,柔吾声」,态度也很好。
因为我大他很多岁,我就跟他沟通这件事情。
结果我才一讲他,他的脸马上变了,不好看。
我马上言语收回来,劝到一半赶快煞车,不然可能两个人的交情还没建立就损害了。
因为他在学校里面他属于晚辈,每个长辈看到他都说真了不起,现在就知道学习。
夸到最后怎么样?好话听多了,一听到批评他的话马上受不了!所以称赞人要针对他的德行称赞才不会有副作用。
而德行的标准在哪?最简单的标准、最简单的纲领就是《弟子规》。
当他对父母非常尽心尽力,你可以告诉他:你这么孝顺,懂得报父母恩。
因为这跟他的性德相应,所以他会更觉得自己要更孝顺。
当你走到他的房间里面去,他各种东西都摆得很好,这是对东西的礼敬,恭敬心。
你可以告诉他:你这么摆,我们一看都赏心悦目,相信你平常在生活当中一定是有条不紊。
你针对他的德行去称赞,他会更自我去要求、去提升。
所以这个夸也是学问,要循着德行去夸才不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刚刚又提到孩子礼貌的问题,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见到长辈从来不打招呼,而且经书背得很好,但是对长辈都不打招呼。
因为我们有课程跟家长做沟通、做探讨,其中我跟家长说:孩子一生能不能遇到贵人,我现在就看得出来。
我常常跟我的学生家长这么讲,学生家长马上一听,眼睛怎么样?瞪得很大,耳朵都竖起来了。
现在人特别现实,一讲到跟他有利的马上就专注起来。
我说孩子能不能遇贵人绝对不是他要大学毕业的时候,你才跑到观世音菩萨面前说:菩萨,我儿子就快要从大学出来,你一定要让他找到一个好工作,要让他找到一个好上司。
每天去求有没有用?假如这样就求到了,那观世音菩萨不就被你贿赂了?那他还是圣人?所以这样做不如法。
怎么样才是孩子一生能遇贵人的关键你要找到,就是孩子的礼貌,对长者的礼貌,对长者的恭敬。
当他有这个态度,长辈一看到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一样,因为他有恭敬就会有受教的态度。
所以长辈跟他讲什么,他马上都点头微笑:谢谢你今天跟我讲这一段话,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他愈恭敬,这些有智慧的人、有经验的人就愈愿意提拔他。
所以这个礼貌对他一生能不能遇到名师、遇到贵人是一个关键点。
我自己就是得利于这个礼貌,因为父母有教,得利于这个礼貌太多的地方,往后我举的很多的例子都跟礼貌有直接的相关。
当我这么一讲完之后,这位孩子的家长就回去,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隔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来,差不多还有三公尺的距离,就对着幼儿园的老师说:邵老师,您好。
这个老师还没回过神来,这个孩子居然向我问好!还没回过神来。
突然脑子里想到,这个孩子昨天晚上绝对不是练钢琴,绝对也不是练英文,昨天一晚上练什么?练鞠躬,练礼貌。
所以孩子很多的行为都不是他的问题,是谁的问题?是父母有没有重视这一些教导的问题。
其实孩子那么小很好教的。
所以因为他父母知道厉害了,知道礼貌很重要,马上就改变。
所以很多的家长都说我这个孩子从小就不问人,那是因为他还没有警觉到礼貌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
有时候当我们接触到一些朋友,刚好有小孩的,我们也可以就这些观点给他一些建议、一些分享,很可能会改变他教育孩子的一个态度。
刚刚又有提到哪一些是现在孩子的问题?懒惰,有没有小孩一、二岁的时候你就觉得他很懒惰,有没有?孩子都是蹦蹦跳跳的。
我记得我那个小外甥两岁多的时候,刚好有一天他母亲在擦桌子,结果擦到一半的时候母亲去做其它的事,刚好孩子就走过来,自己就开始擦了,自己擦了。
因为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很勤劳,孩子会模仿你的动作;但是勤劳的父母不见得能教出勤劳的孩子,那还要教对方法。
所以当这个孩子一跑过来,其实他会不会擦?他不会擦,哪那么厉害!他就在那里好玩一下,模仿模仿。
结果我姊姊就跑过来,她说:小伟,年纪这么小就懂得帮妈妈的忙,真有孝心,好孩子。
他一听要孝顺,很好。
接着又跟孩子说:小伟,你下一次擦桌子一定要记住,这个四边的角也要擦到,假如你连四边的角都懂得把它擦干净,那你擦桌子是做得非常完美,一百分。
这个孩子记住了什么?记住了做事的方法,同时也肯定了他的孝心,所以他同时学孝又学做事。
所以孩子任何一个情况都可能是你教导他的机会点出现。
假如这个时候妈妈跑过来:你那么小别搅和了,妈妈擦就好。
你这一只手给他推两次、推三次之后,他以后过不过来?就不过来帮忙。
甚至于很多家长就说:你只要把书给我念好就好,其它的事统统不用管。
「统统不用管」这句话就把孩子推到哪里去了?所以你看现在很多的太太为什么对先生颇有微词,常常都说先生的生活习惯很差。
我常常会跟这些太太沟通,我说你别怪他,因为他从小这些生活习惯都没有自己去处理,一些工作家事他没有自己去做,所以他才会袜子脱起来就乱丢。
你也就别责怪他,相夫教子要慢慢教。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人一定要把孩子教勤劳,不然你会把这个懒惰的习惯传给孩子,然后他这个懒惰的习惯还会害到别人,所以这种事不能干。
很多的女性特别照顾儿子,然后都不让她孩子做事,可是她又常常抱怨先生很懒惰。
但是她却又再创造一个会让下一个太太很痛苦的人出现。
所以人要能够想得深、想得远,这特别重要。
所以让孩子从小做家事劳动,他才不会懒惰。
我们刚刚提的是孩子的一些状况,而且都事出必有因,只要从因上,错误的因赶快把它断除掉,慢慢孩子的行为就会愈来愈好。
除了「救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定要长他本性的善良,「长善」。
诸位朋友,您觉得孩子有哪一些善对他的一生至关重要,一定要从小赶快把他引导出来。
哪一些善?这位朋友说孝,中国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这一句话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意思是孝开了,百善都开,孝是德之根本,德的根本。
所以孔夫子才说「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
所以找到根本,德行才长的起来。
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当一个孩子有孝心的时候,他很多行为就会起很大的变化。
比方说我们《弟子规》说的「父母呼,应勿缓」,所以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讲话对父母很冲?不可能。
而当一个人对父母讲话都懂得恭敬,他这个态度一内化,他以后面对长辈讲话也会恭敬。
《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有孝心的孩子他懂得要去关怀、体恤父母,这个时候他关怀、体恤父母这种心慢慢内化,又能够转移到对其他的长者,甚至于他所有的亲人。
所以孩子的关怀心、孩子的细心从哪里开始?从对父母的这一份孝心开始。
然后对他自己的身体他也会爱护,因为他有孝心,怕父母担忧,所以「身有伤,贻亲忧」。
我们有一个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记上写上: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了是不孝,因为「身有伤,贻亲忧」。
所以当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养成很多摧残自己身体的坏习惯?就不会,他会自爱,他会自重。
再来「德有伤,贻亲羞」,所以他有这份孝心,他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绝对不能让父母丢脸。
诸位朋友,我们小时候最怕听到哪一句话?最怕听到别人骂我们「你真没家教」,这句话好象突然一听啥坏事都不敢干了,深怕丢父母的脸。
所以孝心一开,他的善行就开了,所以教孝特别重要,孝不得不教。
我常常说这个孝有很大的作用,不只是德行的根本,这个孝同时可以让你判断一个人好不好,我们人生当中什么时候要判断人?你要判断朋友,你要判断合作的伙伴,甚至于很重要的你要判断伴侣,择偶很重要。
所以中国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男怕入错行也是要看对人,你要跟对人事业才有好发展;女孩子要找到好的对象,一生才有保障,不然一生都会很辛苦。
那要用什么标准去看好的对象?其实孝道可以帮你找到好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