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如何测心电图操作方法
如何测心电图操作方法
测心电图的操作方法如下:
1. 让被检查者脱下上身衣服,保持身体舒适、放松,赤膊或穿低领衣服。
2. 确定测试位置,该位置是在胸部左侧,一般在第4或第5肋间空隙处。
3. 首先做好电极的准备,将电极放在被检测者身上,分别固定在胸前、左喉旁和左腹壁上。
4. 将测量仪器打开,设定好测量参数,按下“开始测量”按钮,接下来仪器会开始记录心电图。
5. 被检查者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静止,不要移动身体,如果感到不适或疼痛,应告知医生。
6. 测量完成后,将电极取下,并将记录的数据保存或打印出来,医生会根据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心电图检查之前,被检测者应该避免喝咖啡和茶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应尽量保持放松,并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
操作,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精品PPT课件
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 位心,右室肥厚等及左 后分支阻滞等。
30
二、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一)P波
• 形态:正常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 迹。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14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
• 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 变化。
• 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时间和方
向的变化。 •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
间。 •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U波:产生机制不清楚,认为是后继电位的影响
15
QRS波群命名
• R波: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 • Q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 • S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 • Rˊ波:S波之后出现再向上的波。 • Sˊ波:Rˊ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叫做。 • QS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时。 • 书写表示法:振幅(波形)较大者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较小者用
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 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 /分。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 (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 计算出心率。
26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人体心电实验报告
人体心电实验报告引言人体心电是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方法,通过记录心电图可以了解心脏的节律和肌肉收缩情况。
心电图通常用于诊断和监测心脏疾病,如心脏病和心律不齐等。
本实验旨在了解人体心电的基本原理,并进行心率和心电波形的测量。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设备和材料- 心电仪- 心电贴片电极- 计算机实验步骤1. 将心电贴片电极连接到人体的胸前,确保电极贴合牢固。
2. 将电极连接到心电仪。
3. 打开心电仪的软件,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4. 让被试者静坐或平躺,保持身体舒适。
5. 开始记录心电图,持续5分钟。
6. 停止记录,并保存数据。
7.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心率的测量实验记录到的心电图数据包含了心脏电活动的波形和时间信息。
通过分析心电图中的R波峰,可以计算出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用“bpm”(每分钟跳动次数)作为单位。
通过对心电图数据的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心率(bpm)65因此,被试者的心率为65次/分钟。
心电波形的测量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我们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和细微的变化。
心电图是由心脏的电位变化所引起的,主要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舒张。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电图中的P波、QRS波群和T波。
这些波形的形状和间隔时间可以提供有关心脏健康和功能的信息。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心电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心率和心电波形的测量。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得到了被试者的心率为65次/分钟,并观察到了心电图中的P波、QRS波群和T波。
心电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和监测心脏健康的方法。
通过分析心电图可以发现心脏疾病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本实验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和应用心电图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1] Hu, X., Ding, H., Kondoz, A.M., 2014. A Wearable ECG Monitoring SystemUsi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37, 60–65.。
心电图操作考核总结 (2)
心电图操作考核总结
经过心电图操作考核,我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如下:
1.准备工作做得良好:我在考核前对设备进行了检查,确认设备运行正常,同时我还准备好了所需的电极贴片和导联线,确保可以顺利进行测试。
2.仔细操作、规范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我保持了良好的动作协调,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我认真清洁患者的皮肤,正确贴好电极贴片,并保证导联线的连接稳固。
3.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在操作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关心患者的感受,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我在贴电极贴片时轻柔地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或不适。
4.及时记录心电图数据:在操作过程中,我及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在纸张上标注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记录时间。
这有助于后续的分析以及与其他医生的交流。
5.小结和反思:总结考核后,我回顾了整个操作过程,对自己在其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我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有
时缺乏自信,下次需要更加自信地进行操作。
同时,我还
需要继续学习和熟悉心电图的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操
作水平。
综上所述,我在心电图操作考核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但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
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电图操作水平。
最新心电图实验报告
最新心电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心电图(ECG)的记录与分析,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心电图机的使用、心电图波形的识别和解读以及相关心脏病理的理解。
实验方法:1. 受试者准备:选择一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确保其在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
2. 心电图机设置:根据制造商指南,调整心电图机至标准导联设置,并确保所有导联线与受试者皮肤接触良好。
3. 导联安置:按照标准12导联位置,将导联贴正确安置在受试者胸部、手腕和脚踝相应的位置上。
4. 记录心电图:开启心电图机,记录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至少3分钟。
5. 数据分析:使用心电图分析软件对记录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识别P波、QRS复合波、T波等波形,并计算PR间期、QT间期等关键参数。
实验结果:心电图显示受试者的心率为72次/分钟,处于正常范围内。
P波规律出现,表明心房正常激动。
QRS复合波形态正常,表明心室除极正常。
T波平稳,无明显异常。
PR间期和QT间期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结论:根据本次心电图记录与分析结果,受试者的心脏电生理活动正常,未发现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心脏病理改变。
建议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
建议:1.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疾病筛查工具,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2. 对于有心脏病风险因素的个体,应增加心电图检查的频率,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3. 心电图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受试者的安全。
心电图测试的原理
心电图测试的原理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它是以心脏肌肉收缩与舒张所产生的细微电流变化为基础而设计的。
心电图测试的原理主要包括心脏电活动生成、采集和分析三个步骤。
心脏电活动生成是心电图测试的第一步。
心脏是由心脏组织和心肌组成的。
心脏组织中存在着特殊的细胞,叫做起搏细胞和传导细胞。
起搏细胞具有自律性,能自发地产生脉冲,而传导细胞负责将脉冲传导到整个心肌组织中。
因此,正常情况下心脏组织中会一直存在着电活动。
这种电活动会经由心脏引导系统,从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出发,一次经过心房、房室结、心室间隔和左右束支,最终分别到达心脏的两个心室。
在这个过程中,心脏电活动所产生的电势变化可以通过电极记录下来。
心脏电活动的采集是心电图测试的第二步。
心电图采集通常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来实现。
标准的心电图采集需要使用10个电极,其中4个电极分别贴在每个四肢的肢体上,而另外6个电极则贴在胸部。
这些电极贴上之后,会与心脏电活动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
这些电流会被放大,并转换成图示信号。
心脏电活动的分析是心电图测试的第三步。
心电图机会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波形图。
波形图上的上升和下降代表着心脏电活动的不同阶段。
根据标记好的时间和电压比例,医生可以根据心脏电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诊断。
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着心房的除极过程,QRS波群反映了心室除极和房室结传导过程,而T波则是心室恢复极化的过程。
根据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和时间间隔,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节律、传导和收缩情况,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心律不齐、心脏扩大或肥厚、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诊断。
总的来说,心电图测试的原理是基于心脏电活动的生成、采集和分析。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细微变化,医生可以诊断并监测心脏疾病。
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已经成为临床中常用的心脏功能评估和诊断工具。
心电图试验报告
院系:研究生院班级:4班学号:1004320110276 姓名:李传标心电图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电图测试的环境。
2. 学习心电图的测试方法,会正确的放置每个电极的正确位置。
3. 认识心电图的正常波形,看懂的心电图,并对结果简单分析,学会识别异常心电图。
判读窦性心律、心电轴异常二、实验原理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
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
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
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
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通过不同的导联方式,就能得到相应的特征心电图。
心电图是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目前没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替代心电图。
对诊断心肌梗塞、心肌供血不足、电解质紊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特征性不强;对心房心室肥大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心脏的瓣膜病变诊断意义不大。
三、实验器材心电图仪、导电膏、生理盐水、棉签实验对象:姓名:性别:年龄:测试日期:试结束。
四、实验方法1、让受试者呈仰卧位,在放置电极之前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拭电极放置位置,增强导电。
联接右手腕、左手腕、左踝、右踝内侧的肢体导联的四个电极;在受试者的左右手、左右脚、胸骨旁第四肋间左侧放置1电极右侧放置2电极,在右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的交点放置4电极,在2,4电极中点放置3电极,平对4电极与左腋前线的交点放置5电极,平对5电极与左腋中线的交点放置6电极。
(如图)2、令受试者安静放松,待心率稳定之后开始描记心电图。
3、所有导联波形结束之后,摘下电极,测五、实验结果每一个小格在X方向上表示0.04秒,Y方向上表示0.1mV六、讨论与分析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心电图由一系列相同的波群构成,一个典型的心电图包括以下成分:1.P、QRS、T 、 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
心电图怎么做
心电图怎么做心电图概述心电图是指对心脏电活动的检测和记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心脏电位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的脉搏、节律、传导速度、心脏负荷等情况,对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肌病变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检查方法1. 患者准备:检查前需脱去上身衣服,戴好地线和胸导联;不要喝咖啡、茶、可乐等带有咖啡因的饮料,并在检查前用温水将双手和双脚洗净。
2. 布置仪器:将心电图记录仪插上电源并打开,放置在离患者10—20厘米的地方,如果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还需连接好胸导联并粘好导电胶片。
3. 配置导联:将每个电极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其与心脏相连,以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4. 开始记录:在导联配置完成后,启动心电图记录仪并告诉患者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免注册到干扰信号,记录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如需记录更长时间的可选择24小时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的治疗方法心电图是一种诊断手段,不具备治疗作用。
但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指导医生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选择,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心电图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心电波形,如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对于心电图检查发现的病理波形,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加以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诊断。
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心电图的检查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心脏疾病,进而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 患者需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以避免影响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
2. 心电图检查前,患者需正确预测和配戴导联,以确保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3.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安静,尽量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避免检查结果出现误差。
4. 心电图是一次低剂量的放射线检查,能量很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及少年儿童应根据医嘱谨慎采取,确保检查安全。
5. 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厥、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寻求医生帮助。
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正常心电图
第一篇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记录分析技术第一章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正常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应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它反映了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和恢复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心电图机的作用是将微弱的心脏电流放大并记录,其种类较多,有单导心电图机、三导心电图机和12导联心电图机.目前临床多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其优点是可以同步采样、分析、测量、储存及传递等.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炎、某些电解质紊乱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均具有较大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对不明原因的心悸、胸痛、心力衰竭、晕厥、昏迷、休克及某些部位的疼痛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第一节心电图检测及分析方法一、心电图导联体系引导心脏电流至心电图机的连接电路称为导联,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组成不同的导联.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已形成了由Einthoven始创而目前国际通用的导联体系,即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3个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3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和6个胸前导联(V1~V6).常规心电图有诊断盲区,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某些附加导联.(一)常规12导联1. 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电极所在部位之间的电位差,由Einthoven最早创用,又称标准导联.①Ⅰ导联:左上肢电极(黄色)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电极(红色)连接负极,当左上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②Ⅱ导联:左下肢电极(绿色)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电极连接负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③Ⅲ导联:左下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左上肢电极连接负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左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2.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反映肢体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Wilson将左、右上肢和左下肢三个电极各通过一个5000Ω电阻,并将这3根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中心电端(电位接近于零,又称为无干电极).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放在肢体上的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称为单极肢体导联.Goldberger进一步改进成在描记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的联系截断,使原来较小的心电图波幅增大50%,即称为单极加压肢体导联.①aVR导联:右上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右上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②aVL导联:左上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左上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③aVF导联:左下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3. 单极胸导联反映胸壁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左、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导线各串联一个5000Ω电阻,并将三者连接起来组成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胸壁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①V1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②V2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③V3导联:电极置于V2与V4连线的中点;④V4导联: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⑤V5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⑥V6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在成年妇女,V4、V5导联电极应放在胸壁乳房的下方.当V1~V6探查电极下的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在某一导联中,正极与负极之间假想的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6个肢体导联轴均在额面上,构成额面六轴系统;6个胸前导联轴近似在一个水平面上,构成横面六轴系统.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反映额面和横面心电向量的变化.临床应用中注意,如果只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则不能反映横面心电向量的变化,某些只出现在胸导联的心电异常将会漏诊,如前壁心肌梗死;相反,只描记胸导联心电图,则不能反映额面心电向量的变化,某些只出现在肢体导联的心电异常将会漏诊,如下壁心肌梗死.(二)特殊的导联1. 左背部导联包括V7~V9导联.①V7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②V8导联:电极置于左肩胛线与V4同一水平;③V9导联:电极置于后正中线与V4同一水平.在后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大及心脏向左后移位时可选用左背部导联.2. 右胸导联包括V3R~V6R导联.①V3R导联: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3导联的对应部位;②V4R导联: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4导联的对应部位;③V5R导联: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5导联的对应部位;④V6R导联: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6导联的对应部位.右胸导联对右心室肥大、右位心及右室心肌梗死有较大诊断价值.3. 高一或两肋及低一或两肋胸导联多用于高侧壁心肌梗死、肺气肿或身材高大的患者.①V'1~V'6或V''1~V''6导联:在V1~V6导联上1个或2个肋间安置电极;②V'1~V'6或V''1~V''6导联:在V1~V6导联下1个或2个肋间安置电极.4. V E导联为单极胸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剑突下.用于肺气肿与前间壁及右室心肌梗死的鉴别.5. S5导联为双极胸导联,正极置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负极置于胸骨柄处.在常规导联P波显示不清时采用.6. MCL导联为双极胸导联,负极置于左锁骨外1/3的下方,地线电极置于右锁骨外1/3的下方,正极置于V1位置为MCL1导联,正极若置于V6位置为MCL6导联.MCL导联对于诊断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右室性期前收缩有价值,常用于心电监护.7. 头胸导联(HC导联)参比点负极(可选右上肢电极)与地线电极置于右前额,两者相距2~5mm,正极(可选左上肢电极)置于胸背腰腹不同部位,一般选择常规胸导联各点,测试点数目根据诊断需求而定.头胸导联形式上是双极导联,本质上其单极性优于Wilson导联.头胸导联具有全方位病变定位能力,对常规导联不易显示的病变有明显的优越性,对P波的显示清晰.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描记在方格纸上.方格纸由大、小方格组成,小方格的边长为1mm,5个小方格构成1个大方格.当走纸速度为标准的25mm/s时,横向1个小格为0.04s,1个大格为0.2s.当定标电压为标准的1mV使曲线上移10mm时,纵向1个小格为0.1mV,1个大格为0.5mV.在特殊需要时,走纸速度可调快至50mm/s(0.02s/小格),定标电压调至1mV=20mm(0.05mV/小格)或1mV=5mm(0.2mV/小格).(一)心率的测量1. 计算法心律规则时,测量P-P或R-R间距(s)算出心房率或心室率.计算公式:心率(次/min)=60/P-P或R-R间距(s).心律不规则时,采用5~6个心动周期的平均P-P 或R-R间距计算.测量出P-P或R-R间距后,也可以直接从自R-R间距推算心率表中查得每分钟的心率(表1-1).2. 快速推算法心电图机标准的走纸速度为25mm/s,即5个大格/s,也即300大格/min,目测P-P或R-R间距的大格数算出心率.计算公式:心率(次/min)=300/P-P或R-R 间距(大格).如P-P间距为1个大格则心房率为300次/min(300/1),如为2个大格则150次/min(300/2),如为3、4、5、6个大格则分别为100(300/3)、75(300/4)、60(300/5)、50(300/6)次/min.在心律绝对不规则时,可数30个大格(6s)内有多少个P-P或R-R,再乘以10,即得每分钟的心房率或心室率.(二)各波段时间和振幅的测量1. 时间的测量各波时间的测量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侧至终点的内缘.①单导联心电图:P波及QRS波群时间应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群测量;P-R间期应选择P 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测量;Q-T间期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测量.②同步12导联心电图:P波及QRS波群时间应从最早的起点测量至最晚的终点;P-R间期应从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群起点;Q-T间期应从最早的QRS波群起点测量至最晚的T波终点.2. 振幅的测量 P波振幅测量应选择P波振幅最大的导联,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准.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测量,统一采用QRS波群起始部水平线为参考水平.如果QRS波群起始部为一斜段,则以相邻的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作为参考水平.正向波振幅测量,从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测量至波的顶端;负向波振幅测量,从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测量至波的底端.ST段移位时振幅测量目前无统一标准,一般多采用以下方法:ST段呈水平型移位时,从参考水平线上缘(或下缘)垂直测量至ST段的上缘(或下缘);ST段呈上斜型或下斜型移位时,可以在J点后40、60或80ms处测量,分别以ST40、ST60、ST80表示之.(三)平均心电轴的测量平均心电轴一般指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即平均QRS向量),通常以其额面的投影与Ⅰ导联轴正侧段之间的角度表示.平均QRS 电轴反映了心室在整个除极过程中平均电动势的方向与强度.1. 振幅法分别测量Ⅰ和Ⅲ导联QRS波群中各波的振幅,并分别计算出Ⅰ和Ⅲ导联QRS 波群振幅的代数和,然后将这两个数值分别在Ⅰ和Ⅲ导联轴上画出垂直线,两条垂线的交叉点与电偶中心0点的连线即为心电轴,该轴与Ⅰ导联轴正侧的夹角即为心电轴的角度.另外,也可将Ⅰ和Ⅲ导联QRS波群代数和的值,通过查表法直接得出心电轴的度数(表1-2).2. 目测法根据肢体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电轴有无偏移.①心电轴正常:Ⅰ和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均正向.若Ⅰ导联R/S=1,心电轴垂直于aVF导联轴为+90º;若aVF导联R/S=1,心电轴垂直于Ⅰ导联轴为0º.②心电轴左偏:Ⅰ导联QRS波群主波正向,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负向.若Ⅱ导联R/S=1,心电轴垂直于aVL导联轴为-30º;若Ⅱ导联R/S>1,心电轴在-30º以内,反之心电轴在-30º以外.③心电轴右偏:Ⅰ导联QRS 波群主波负向,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正向.若aVR导联R/S=1,心电轴垂直于Ⅲ导联轴为+120º;若aVR导联R/S>1,心电轴>+120º,反之心电轴<+120º;若RⅢ>RⅡ,心电轴>+100º.④心电轴极右偏:Ⅰ、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均负向.正常心电轴范围为0º~+90º(Ⅰ象限),多数在+30º~+90º;+90º~+180º(Ⅱ象限)为心电轴右偏,其中+90º~+120º为轻、中度右偏,+120º~+180º为重度右偏;0º~-90º(Ⅳ象限)为心电轴左偏,其中0º~-30º为为轻、中度左偏,-30º~-90º为重度左偏;-90º~-180º(Ⅲ象限)为心电轴极右偏,又称无人区电轴.心电轴的偏移受心脏在胸腔内的解剖位置、两侧心室的质量、心室内传导系统的功能以及激动在心室内传导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横位心、横隔高位、左心室肥大、左束支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可使心电轴左偏;垂位心、心脏右移、右心室肥大、右束支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等可使心电轴右偏;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及部分左室起源的室性搏动等可使心电轴极右偏.当有2个或2个以上的肢体导联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等于1时,表示心电轴垂直于额面,不能确定度数,情况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见于正常人.(四)钟向转位假设心脏可沿着由心尖部至心底部的假想长轴转位,则在横面六轴系统中,正常V3或V4导联图形(R/S=1)出现在V5、V6导联上,称为顺钟向转位(clockwise rotation),出现在V1、V2导联上,称为逆钟向转位(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钟向转位图形在正常人中常见,提示与心电位的变化有关,而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在临床上,顺钟向转位在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中有一定价值.表1-1-2 自Ⅰ、Ⅲ导联查心电轴表(单位:度)说明:如Ⅰ、Ⅲ导联电压超过表内数字则均折半后查表三、心电图分析方法(一)分析步骤1. 记录合格的心电图至少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加做右胸或左背部导联,走纸速度和定准电压符合要求,基线平稳,排除各种人工伪差.有条件最好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及选用合适的导联加长记录,以利于心律失常的分析.2. 确定心脏的主导节律选择P波清楚的导联测量P-P间距是否规则,P波形态是否符合窦性P波特点;如无P波,应观察有无异位P波(P')、逆行P波(P-)、心房扑动波(F)或心房颤动波(f),观察QRS波群形态、R-R间距是否规则以及QRS波群与心房激动波之间有无关系等,以确定异位的心脏节律是房性、房室交界性或室性.3. 按顺序测量各波、段和间期值按顺序正确测量P波、P-R间期、QRS波群、T波、Q-T间期的时间和振幅,不要忽略P-R段和U波的测量.同步记录测量最宽的QRS波群时间,可避免将QRS波群组成部分的q或s波误判为逆行P波.肢体导联心电图P波、QRS波群或T 波振幅的代数和符合下述规律:Ⅰ+Ⅲ=Ⅱ,aVR+aVL+aVF=0.此规律有助于理解不同导联波形的变化,如Ⅰ导联正向P波和Ⅲ导联负向P波振幅相似,则Ⅱ导联的P波必定平坦不易发现,不用全观其他导联则易作出房室交界性心律的诊断.4. 对照正常和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进行分析判断应熟悉心电图各波、段及间期的正常范围以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指标,并对类似的心电图改变具有鉴别诊断能力,必要时需与以往的心电图作比较,以发现新近出现的异常.5. 密切结合临床作出心电图诊断临床资料全面,心电图改变典型,可直接作出某种疾病或某种病理改变的心电图诊断,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左心室肥大等;临床资料不全面,心电图改变典型,只能提示符合某种疾病或某种病理的心电图改变,如提示慢性肺心病心电图改变、提示左心室肥大;临床资料缺失,心电图改变不典型,只能作出某种心电图异常的报告,如肺型P波、异常Q波、左室高电压、长Q-T间期等.6.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有明显优势,图形改变典型可直接作出诊断,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但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旁路的定位等需结合动态心电图和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二)梯形图的应用心电图梯形图(ladder diagram)是以图解的方法显示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传导过程,由Thomas Lewis首创,又称Lewis曲线.简单心律失常心电图很容易诊断,不需制作梯形图,但对复杂心律失常,常需借助梯形图进行分析、诊断.梯形图对复杂心律失常的理解及机制的阐明很有价值,是分析复杂心律失常的一种必要手段.梯形图绘制方法以常见的房室梯形图为例简述其制作方法:①在心电图下方画出四条横线形成三行,上行A代表心房,中行A-V代表房室交界区,下行V代表心室;②对准P 波起点在A行画一竖线为心房兴奋,对准QRS波群起点在V行画一竖线为心室兴奋,连接A、V竖线在A-V行画一斜线为房室之间传导,斜度代表房室传导的速度;③必要时,可测量P-P 间距标在A行两条竖线之间,测量R-R间距标在V行两条竖线之间,测量P-R间期标在A-V 行斜线右侧,所有时间数字均以1/100s为单位.根据需要,以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绘制窦房梯形图(窦房结激动未能在心电图上显示出来,可在P波起始前0.08s处画直线)、束支梯形图、异-室梯形图、窦-房-室梯形图或异-室-房梯形图(见图1-1-1).常用缩写字母和符号常用缩写字母有S(窦房结)、A(心房)、V(心室)、E(异位兴奋点)、S-A(窦-房交界区)、A-V(房室交界区)、E-V(异-室交界区)、BB(束支)、R(右束支)、L(左束支)、a1-4. 表1-1-4 心电图梯形图解常用符号一、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变异的临床意义(一)P波P波为心电图上第一个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①P波形态:多呈圆钝形,有时可出现轻度切迹;②P波方向:在I、Ⅱ、Ⅲ、aVF、V4~V6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③P波时间:≤0.11s,P波切迹间距<0.04s;④P波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正向波<0.15mV,呈双向波时振幅算术和<0.2mV;⑤Ptfv1值(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波在V1导联呈正负双向时,负向P波的振幅(mm)与时间(s)乘积>-0.02mm·s.根据P波方向可判断心律,P波在Ⅱ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为窦性心律,否则为异位心律、镜像右位心或左、右手导联线接错.P波时间延长多提示左心房扩大或房间束传导延缓,P波振幅增高多提示右心房扩大、间歇性心房内传导阻滞或低血钾;P波消失常见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交界性心律或高血钾等.Ptfv1绝对值增大提示左心房扩大或左心房负荷增加.(二)Ta波Ta波代表心房复极的电位变化.Ta波方向与P波相反,因振幅较低常与P-R段、QRS波群或ST段重叠在一起而难以识别.在某些情况下,如肺型P波后或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时P 波显著增大,可使Ta波显露.Ta波增大可使P-R段终末部分、J点及ST段初始部分压低,造成P-R段或ST段下移的假象,此时P-Ta段非水平直线而是呈上斜弧形可资鉴别.(三)P-R段P-R段是自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房除极结束后房室结-希浦系统电活动的过程,也代表心房复极早期(P-Ta段)的电位变化.由于此过程产生的电力过小,心电图只描记出一等电位线.正常P波与P-R段的时间比值为1.0~1.6,比值增大提示左房扩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比值缩小提示房室交界区传导延缓.P-R段抬高>0.05mV,压低>0.08~0.1mV,考虑心房肌梗死,但应除外P波高大时Ta波负值增大引起的P-R段压低.P-R 段偏移也见于急性心包炎早期.(四)P-R间期P-R间期是自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时间,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间期长短与年龄、心率有关.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P-R间期正常范围为0.12~0.20s.小儿或心动过速时,P-R间期相应缩短;老年人或心动过缓时P-R间期相应延长,但一般不超过0.22s.正常P-R间期的最高限度见附表1-3.P-R间期延长多提示房室传导延缓,P-R间期缩短常提示心室预激或房室交界性搏动等.(五)QRS波群QRS波群是心电图上第二个波,常由2~3个波组成,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①QRS 波群时间:0.06~0.10s,少数可达0.11s;②QRS波群形态:在I、Ⅱ导联主波向上,在aVR 导联主波向下;在V1、V2导联呈rS型,R/S<1;在V3、V4导联呈RS型,R/S=1;在V5、V6导联呈Rs型,R/S>1;③QRS波群振幅:R I<1.5mV,RⅡ<2.5mV,RⅢ<1.5mV,R I+SⅢ<2.5mV;R aVR<0.5mV,R aVL<1.2mV,R aVF<2.0mV;R V1<1.0mV,S V5<0.7mV,R V1+S V5<1.2mV,R V5及R V6<2.5mV,R V5+S V1<4.0mV(男)或3.5mV(女);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在6个肢体导联不应<0.5mV,在6个胸导联不应<1.0mV,否则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胸导联低电压;④Q波:除aVR导联外,Q波振幅<同导联1/4/R,时间<0.04s;Ⅲ导联Q波可以>同导联1/4/R,但深吸气后可明显变小;V1及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可呈QS 型.QRS波群时间延长提示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或室性异位搏动.QRS波群振幅增高可见于小儿、胸壁薄的年轻人、心室预激或心室肥大患者;QRS波群低电压见于肥胖、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浮肿、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心力衰竭等患者.异常Q波多为病理性,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室肥大等.(六)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界点称为J点,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和复极开始.J点大多位于等电位线上,常随ST段偏移而发生移位.J点上、下偏移的正常范围≤0.1mV.J点上移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J点下移多见于心动过速.当J点上、下偏移>0.1mV,并持续一定时间,形成尖峰状或圆顶状的波形时,称为J波.J波多为病理性,在低温、高血钙及脑外伤等患者中可见.(七)ST段ST段是自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早期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正常ST段多位于等电位线上,可有轻度的偏移.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V4~V6导联<0.1mV,在V1、V2导联<0.3mV,在V3导联<0.5mV;ST段压低在任一导联均<0.05mV.正常ST段时间≤0.15s.ST段延长可见于低血钙、冠状动脉供血不足;ST段缩短见于高血钙、早期复极综合征等.ST段抬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室壁瘤、早期复极综合征及心脏手术后等;ST段压低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前者可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低血钾或某些药物影响,后者见于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室预激等.(八)T波T波是心电图上第三个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①形态:呈圆钝状,平滑而宽大,直立时升支缓而降支陡,倒置时降支缓而升支陡;②方向:大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即在I、II、V4~V6导联直立,在aVR倒置;V1~V3导联T波可直立、倒置或双向,但如Tv1直立则Tv2和Tv3不应倒置,如Tv3倒置则Tv1和Tv2也应倒置,且倒置的深度V1~V3应逐渐递减;③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直立T波应>同导联1/10R,否则为T波低平;胸导联T波可高达1.2~1.5mV;V1导联T直立时,Tv1多<Tv5、v6.T波高耸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高血钾、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心室预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等;T波呈对称性深倒置见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等;Tv1>Tv5、v6见于左心室负荷增加、早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及心肌病等,也见于青少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少数正常人.另外,过度通气、坐立位、进食后或吸烟等生理因素也可使T波由直立变为低平或倒置.(九)Q-T间期Q-T间期是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的时间.Q-T 间期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愈快,Q-T间期愈短,反之则愈长.心率在60~100次/min时,Q-T间期正常范围为0.32~0.44s.通过心率校正的Q-T间期称为校正的Q-T间期(Q-Tc).Q-Tc是指心率在60次/min时的Q-T间期,其正常上限值为0.44s.临床上Q-T间期正常上限值可采用查表法(见表1-1).Q-T间期延长见于低血钾、低血钙、服用胺碘酮类药物、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长Q-T 综合征等;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钾、高血钙、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短Q-T综合征等.(十)U波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处出现的圆钝小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其产生机制仍无定论.U波方向与T波一致,振幅<0.2mV或<同导联1/2T波.U波在胸导联较肢体导联易见,以V3、V4导联最清楚.U波增高见于低血钾、洋地黄和胺碘酮等药物影响、颅脑疾病及心动过缓等;U波倒置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及心室肥大伴心脏收缩期负荷过重等.运动后的U波倒置可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一个独立指标,而且常提示左前降支病变.二、心电图常见伪差非心脏电活动所产生的心电图改变,称为心电图伪差(artefacts).某些心电图伪差可掩盖心电图本身的图形,使诊断发生困难,严重的可出现诊断错误.(一)交流电干扰心电图呈规律的50~60次/s 的纤细波纹,能掩盖心电图波形.常见干扰源有:①周围有交流电用电设备;②导联线或地线接触不良或断离;③病人肢体接触铁床;④心电图机性能故障.(二)肌肉震颤心电图呈不规则的10~300次/s 的细小波纹,易误诊为心房颤动波.常见原因有:①患者精神紧张,肌肉不松弛;②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太紧;③患者病理性抽搐或颤动,如震颤麻痹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三)心电图基线不稳心电图基线上下漂移或突然升降,可影响ST 段的判断.常见原因有:①呼吸不平稳;②肢体动作或身体移动;③导联线牵拉过紧;④电极板或吸球与皮肤接触不良;⑤电极与导联线接头松动.(四)走纸速度和定准电压的伪差 走纸速度过快、过慢或快慢不均,可出现心电图波形失真并可误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常见原因有卡纸、选择走纸速度的按钮错误或心电图机故障.常规情况下,心电图方格纸纵向1个小格为0.1mV ,即外加1mV 电压,描笔上、下摆动10个小格.如外加1mV 电压,描笔上、下摆动不足或超过10个小格,心电图描记的波形振幅比实际的振幅小或大.常见原因有心电图机故障和人为因素.如在特殊情况下将定准电压换成“1/2”或“2”倍电压描记后未及时换回标准“1”电压,使其后描记的心电图均误判为低电压或高电压.(五)导联线连接错误1. 肢体导联线连接错误:常见为左、右手导联线反接,使肢体导联心电图酷似右位心的图形.即Ⅰ导联P-QRS-T 波群均倒置,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aVR 与aVL 导联图形互换,aVF 导联图形不变.与右位心不同的是胸导联图形无改变.2. 胸前导联线连接错误:可使V 1~V 5导联R 波逐渐增高和S 波逐渐降低的规律消失而出现突然递增或递减.如V 1与V 2导联线接错,V 1与V 2导联的图形互换,则R V1>R V2或S V1<S V2,此时R 波在V 1、V 2导联突然递减,在V 2、V 3导联又突然递增,易误为前间壁r 波递增不良.第三节 心电图实例分析心电图特征 P aVR 导联倒置,P 波时间和振幅正常,P-R 间期0.16s.QRS 波群时间0.08s ,I 、Ⅲ(aVF )导联QRS 主波向上,即心电轴不偏;V 1、V 2导联呈rS 型,R/S <1,V 5、V 6导联呈Rs 型,R/S >1,V 3导联R/S =1,即钟向转位不明显.各导联QRS 波群振幅无异常.T Ⅲ浅倒,Tv 1~v 3倒置,倒置深度V 1~V 3逐渐递减.S-T 段无移位,Q-T 间期0.36s.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各波、段及间期均在正常范围,单个T Ⅲ倒置无意义.心电图特征 6aVF 、V 4~V 6导联直立,在aVR 导联倒置,P 波时间和振幅正常,频率82次/min.P-R 间期0.08s.QRS 波群时间0.07s ,心。
心电图是检查什么的
心电图是检查什么的心电图记录的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而心电图它又是检查身体哪些部位,能检测出哪些疾病,它又能对确诊病症学起到什么样的辅助作用,中康体检网为您一一解答。
想要了解心电图的功能以及作用,我们就要从心电图前世今生开始说起。
心电图电图记录的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是心脏搏动时产生的生物电流用心电图机从身体特定部位记录下来的电位变化图。
因心脏局部发生的电位变化沿着形成容积导体的组织到达体表,可从体表记录下来。
在人是指一般以电极贴附于体表的特别指定部位导出电位而记录下来的波形。
1856年克利克和米勒首先直接在心脏上记录到心搏时产生的电流。
1887年瓦勒发现在身体表面也可记录到这种电流。
1903年爱因托芬首次用弦线电流计加以描记,使测定技术规范化,并用罗马字母命名心电图各波。
此法经过后人的改进很快被应用于临床心脏病的诊断。
心电图的原理与介绍心电图的全称为“心动电流图”,简称EKG或ECG,是一种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简单检查。
一般用于心脏问题的检测和定位。
心脏的搏动是由电信号来激发的。
电信号产生于右心房的顶部(窦房结),然后电信号不断下传直到心脏底部。
随着电信号的传输,会导致心脏肌肉收缩。
而随着心脏的收缩,血液也会由心脏泵往身体的其他部分。
心电图能够测定一个人心跳的速度。
它还能够测定心脏的跳动节律(可能稳定、也可能紊乱)以及心率记录的位置。
心电图还可以记录电信号通过心脏每一部分时的强度和时间。
有时候心电图又称为12导程心电图(12-leadEKG),因为它是通过同时测定人体12个部位的信息来得出心脏的电活动的。
含义与应用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动态心电图报告分析
动态心电图报告分析简介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通过记录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电信号,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功能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分步介绍动态心电图报告分析的过程。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分析动态心电图报告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信息: 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2. 测试时间段: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时间段,通常为24小时。
3. 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
步骤二:整体观察首先,我们需要对整个动态心电图报告进行整体观察。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率变化:观察心率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如节律是否规律等。
2. ST段变化:检查ST段是否有抬高或压低的情况,这可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3. 心律失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步骤三:详细分析在整体观察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动态心电图报告进行详细分析。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律分析根据QRS波群的形态和间距,我们可以判断心律是否规律。
正常的心律应该是规律的,即QRS波群间距相等。
若存在心律失常,可以进一步判断具体的类型。
2. ST段分析ST段是心电图中的一个重要波段,其变化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情况。
我们需要仔细观察ST段是否有抬高或压低的情况,并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分析。
3. P波分析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通过观察P波的形态和间距,可以判断心房的除极是否正常。
若存在异常,可能是由心房扩大、房颤等引起。
4. 心率变异性分析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心率的变异性,我们可以了解到心脏的自主神经调控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功能异常。
步骤四:结论与建议在完成详细分析后,我们需要总结出结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根据动态心电图的具体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结束语动态心电图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对报告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什么[007]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什么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电极在身体表面记录心脏电信号,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和节律,进而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疾病状态。
本文将就心电图检查的应用、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一、心电图的应用1、评估心脏的节律和传导功能,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室性心律、心房传导阻滞、心室传导阻滞等。
2、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程度,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3、评估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如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置换等。
4、对一些身体不适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病情观察,如头晕、心悸等。
二、心电图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用于控制心律失常、减缓心率、扩张血管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需根据病情而定,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2、电复律适用于需要急救的房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通过外置除颤器或内置起搏器等电刺激治疗进行干预。
3、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置换、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治疗方法,在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干预治疗。
三、心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前需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基本信息,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特别是是否有心脏病史、是否患有过敏性疾病及糖尿病等。
2、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需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胸针等取下,避免干扰信号采集。
3、如果需要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需在检查前2-3小时禁止进食、不吸烟和不饮酒。
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管。
4、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保持身体放松、平静呼吸,尽量避免说话或活动,以利于信号采集。
5、特定情况如妊娠期、重度肥胖,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监测。
总之,心电图检查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通过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心脏疾病并进行干预治疗,有效避免疾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产生。
在进行检查前需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准备,检查过程中需保持身体放松并遵循医嘱,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心电图能否测试出癫痫病心电图在癫痫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心电图解读
心电图机有多种导联方式,常用的有12导联和18导联。
导联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医生对患者的诊断需求。
P波
QRS波群
T波
QT间期
01
02
03
04
反映心脏左右心房的电生理活动,正常值小于0.12秒。
反映心脏左右心室的电生理活动,正常值在0.06-0.10秒之间。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电图上出现ST段和T波的异常改变,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VS
心电图的监测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
心电图的监测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非药物治疗,如心脏康复训练、导管消融等。
反映心脏心室肌的复极化过程,正常值在-0.5~+0.5mV之间。
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正常值在0.32~0.44秒之间。
02
CHAPTER
正常心电图解读
总结词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是心电图的第一个波。
详细描述
P波在正P波的形态在某些导联上可以略有差异,这是由于心房除极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电位差所引起的。
心房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提前。
房性早搏
心房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则。
心房颤动
心房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传导受阻。
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提前。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
心室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过快。
心室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则。
03
02
01
窦房结的电信号传导受阻。
心电图能查出什么
心电图能查出什么一、心电图能查出什么心电图是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常见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健康。
心电图能够检测出许多心脏问题,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室肥厚、传导阻滞、心肌病变等等。
以下是心电图能够检测出的一些问题:1.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律不规律或不稳定,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律不齐的发生。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收到的血液不足以满足心肌需求,导致心肌损伤。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ST段以及T波变化,这些变化在心肌缺血时非常常见。
3.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指心肌供血不足,导致部分心肌坏死。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ST段抬高、Q波出现等特征,这些变化在心肌梗塞时出现。
4. 心室肥厚:心室肥厚是指左心室或右心室增大。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R波振幅变大,QRS波群时间延长等现象,这些现象常见于心室肥厚。
5. 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指心脏内传导系统出现障碍,导致心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P波消失、QRS宽度增加等变化,这些变化常见于传导阻滞。
6. 心肌病变:心肌病变是指心肌出现炎症、退化、硬化等变化。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ST段和T波的改变,并且这些变化是心肌炎症和心肌病变的特征。
二、治疗方法心电图并不能直接治疗或改善病情,它只是一种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检查结果呈现出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心律不齐的治疗:治疗心律不齐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心脏消融等。
2.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治疗:对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及时开展血栓溶解、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非常重要。
同时也需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力和压力。
3. 心室肥厚的治疗:治疗心室肥厚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使用,例如ACE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
4. 传导阻滞的治疗:传导阻滞的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药物治疗以保持心脏稳定为主,心脏起搏器也是治疗传导阻滞的有效方法。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分析方法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分析方法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而形成的图形,对于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1. 确认记录方法和标准化:首先要确认心电图的记录方式和标准化是否符合要求。
心电图记录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导联贴附的正确性,以及记录过程中的等基准线、时间和电压标定。
同时,还需要对记录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如运动、肌肉震颤等)进行判断和排除,确保波形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观察基本波形:正常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T波表示心室的复极过程。
观察P、QRS和T波的形态、振幅、时间、间距等参数,可以初步评估心脏的传导功能和除极、复极过程的正常性。
- P波通常应该为正负相交曲线,代表心房除极,如果出现变形、振幅增高或减低,可能提示心房肥大、心房异位起搏点激动等异常;P波的时间一般在0.06-0.12秒之间,长于0.12秒可能提示房室传导阻滞。
-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个向下的Q波、一个向上的R波和一个向下的S波组成,其时间一般在0.06-0.1秒之间。
波形形态的异常可能提示心肌梗死、心肌肥厚、束支传导阻滞等疾病。
- T波表示心室的复极,应该是一个向上的波形,其振幅和形态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T波改变可能反映不同的心脏异常,如缺血、心肌损伤、电解质紊乱等。
3. 分析心电图的节律性:观察心电图中R-R间期的规律性,可以判断心脏节律的正常性。
正常情况下,心室的R-R间期通常是相等的,如果出现R-R间期的不规律或变异过大,可能提示心律失常的存在。
此外,注意观察心房和心室的节律和相对关系,可以判断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特殊心律失常。
4. 评估心室肥大和传导阻滞:通过观察QRS波群的振幅和时间来评估心室肥大和传导阻滞的存在。
心室肥大通常会导致QRS波群振幅的增高,心室内传导阻滞如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则在QRS波群的形态上有特殊的改变。
心电图报告及分析范文
心电图报告及分析范文英文回答: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is a medical test that measures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heart.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rt's rhythm, rate, and overall health. The ECG report is a detailed analysis ofthe recorded electrical signals, and it helps doctors diagnose various heart conditions.In my case, the ECG report showed a normal sinus rhythm, which means that my heart is beating at a regular rate and rhythm. This is a good sign and indicates that my heart is functioning properly. The report also showed normalintervals and segments, which further confirms the healthy state of my heart.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abnormalities that can be detected in an ECG report. For example, if there is an abnormality in the P wave, it could indicate atrialfibrillation, which is a common heart rhythm disorder. If the QRS complex is widened, it may suggest a conduction defect in the heart. These abnormalities can help doctors identify potential heart problems and develop a treatment plan.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ECG report is just one piece of the puzzle when it comes to diagnosing heart conditions. Doctors als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symptoms, and other diagnostic tests to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 Therefore, it's crucial to consult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to interpret the ECG report and determine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中文回答:心电图是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医学检查。
正常静息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及与运动心电图的对比分析
正常静息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及与运动心电图的对比分析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状况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在解读正常静息心电图波形时,我们可以了解心脏的基本功能状态,并将其与运动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正常静息心电图波形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P波:P波代表心脏的心房收缩,通常应具有均匀、对称的外观。
在Ⅱ导联上,正常的P波应该是向上的,其幅度通常在2.5毫伏以下。
同时,P波的持续时间一般应在0.06秒至0.12秒之间。
2. PR间期:PR间期代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正常范围应为0.12秒到0.20秒,过长可能表明传导延迟,过短则可能意味着传导障碍。
3.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的兴奋与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该是窄、均匀的。
在Ⅱ导联上,正常QRS波群的持续时间为0.06秒至0.10秒。
4. ST段:ST段代表心室收缩后的复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处于等电位线上方,与基线平行。
5.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正常的T波应该是向上的,其幅度一般应该小于或等于相应的R波。
同时,T波应该与QRS波群具有相同的方向。
与正常静息心电图相比,运动心电图在运动期间捕获心脏的电活动,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运动心电图通常在运动负荷测试中使用,以评估心脏在体力活动中的反应。
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心电图的波形与静息心电图类似。
然而,由于运动期间心脏代谢活动的增加,运动心电图可以展现一些变化,如心率的增加、ST段压低或抬高等。
这些变化可以帮助评估心脏对体力活动的适应性。
运动心电图波形的解读需要与运动负荷程度进行对比。
在运动负荷增加时,心脏的电活动也应该相应增加。
例如,运动负荷增加时,心率的增加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通过比较运动期间和静息期间的心电图波形,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化,从而评估心脏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功能状态。
除了心电图波形本身,解读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检结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期前收缩:心室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 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称期前收 缩,或额外收缩。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 段较长的心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实验目的]:学会并掌握记录心电图 的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二)传导性 心肌细胞有传导兴奋的能力 心脏的特殊传 导系统包括窦 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 束、左右束支 和浦肯野氏纤 维。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传导的速度
SAN:窦房结 AM:心房肌 AVN:结区 BH:房室束 PF:浦肯野氏纤维 TPF:末梢浦肯野
氏纤维
VM:心室肌 传导速度单位:
心房兴奋
0.06-0.10 心室兴奋开始
0.20-0.60 心室兴奋结束
0.12-0.20 心房心室传导时间
3.固定电极
① 受试者去掉身上的金属制品,脱鞋及上 半身衣物,仰卧在检查床上,两脚自然 分开,室温最好在20-25℃
② 身体电极放置部位用酒精擦拭,去除 汗、脂与污垢等
③ 均匀地将导电液涂在电极板上,然后电 极固定在身体部位上
4. 进行测量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注意事项
1.仪器应妥善接地,排除干扰 2.引导电极的安装应松紧适当,不能太松也
m/s
心脏各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传导速度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第一站:窦房结
心房
第二站:房室结
束支
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
心室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三)兴奋性
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即兴奋性。 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兴奋性要经历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A:动作电位曲线 B:机械收缩曲线 ERP:有效不应期 RRP:相对不应期 SNP:超常期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普通心肌: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特殊心肌:即心脏的传导系统,具有自律性、
兴奋性、传导性。 (一)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 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窦性心律: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 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异位节律: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引起 的心脏活动。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2.导联方法
① 标准肢体导联 Ⅰ--正极左臂,负极右臂 Ⅱ--正极左足,负极右臂 Ⅲ--正极左足,负极左臂
②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右臂 avL----左臂 avF----左足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③单极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处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 V3--在V2-V4连线的正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处 V5--在V4-V6连线的正中点 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上
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心脏概述
心脏是一个由心肌 组织构成并具有瓣 膜结构的空腔器官,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装置,是实现泵血 功能的肌肉器官。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一、心脏的一般结构
四个腔室:右心房 和右心室;左心 房和左心室。
瓣膜:房室瓣 半月瓣
功能:保证血流在 心脏内朝着一个 方向流动,防止 血液逆流。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心电图机、导电液、分规、
放大镜、检查床 [实验步骤]: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一、心电图测试原理
在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所伴随的生物电 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遍全身,使身体各部位 出现有规律的电变化,将引导电极放在肢 体、躯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均可记录到每 一心动周期中规律性的电变化,该电变化 曲线就是心电图(ECG)。
②时间测量:常用25mm/s的走速,这时心电图纸上 横坐标的每一小格(1mm)代表0.04s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
R QRS 波群:左右心 室先后兴奋去极
P 波:左右心房除极
S-T 段:心室去极完毕,各部无电位差
S-T 段
T 波:心室复极
Q
P-R 间期
S
Q-T 间期
P-R 间期:心房除极开 始到心室除极开始
Q-T 间期:心室开始 兴奋去极到全部复极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1mV 0.04秒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QRS波群的命名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心电图波形正常值
名称
电压
持续时间
意义
P波 0.25以下
QRS波 0.5-1.5
T波
0.2-0.5
P-R(PQ)间期
ST段
Q-T间期
0.06-0.10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立即产生第二次兴奋 的特性,称为不应性。
有效不应期内,接受第二个刺激,肌膜不 会进一步发生去极化。
相对不应期内,给予高于正常阈刺激的强 刺激,则可能引起幅度较小、传导较慢的 动作电位。
超常期内,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阈值较正 常低,兴奋水平高于正常水平。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不能太紧 3.受试者检查前避免饮用引起兴奋的饮料,
应休息30分钟。测试时要充分放松,以防 肌电干扰。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三、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
心室肌细胞动作Biblioteka 位心电图测试与分析四、心电图分析
① 波幅测量: 纵坐标每一小格(1mm)代表 0.1mv。 测量波幅时,凡向上的波形,其波幅应 从基线的上缘测量至波峰的顶点;凡向下的波 形,其波幅应从基线的下缘测量至波谷的底点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通常完全的心电图,由12种导联的记录组成, 包括三种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 三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以及六种单极胸导联(V1-6)。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标准导联与加压肢体导联
aVR
Ⅰ
Ⅱ
Ⅲ
aVF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aVL
二、心电图的测试方法
1.记录仪准备 ①接上地线 ②插上电源线,打开记录仪开关 ③将记录纸速度调至25mm/sec ④记录热笔调至记录纸中央 ⑤转送记录纸,校正1mv标准电压高度, 使其刚好10mm高度 ⑥记录仪调至暂停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
外侧
下方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心电图测试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