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章节专项练习及详解-第2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

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章节专项练习及详解-第2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

第2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一、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答案】ABCD【解析】战后以来,促使经济加速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①科技革命的大发展;②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③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答案】ABCD【解析】战后逐渐形成和深化的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②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③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④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当然,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还处于逐渐形成中,不仅存在着不全面、不广泛、不完善、不配套等诸多问题,还存在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利益不对称、权利不平等、规则不公正等问题,存在着协调机制受不同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干扰的问题,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还任重而道远。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A.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B.金融、货币与投资市场的全球化C.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D.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答案】ABCD【解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①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包含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和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②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③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表现为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④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包括()。

A.发达国家结构性失业增加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拉大C.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失业者增多D.促进了南北贫富差距的缩小E.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答案】ABCE【解析】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和不同利益集团带来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并形成一些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如结构牲失业的增加和社会阶级摩擦的加剧;②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如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拉大,因发达国家的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和失业者增多,因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环境恶化,等等;③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如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非法移民的增多,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非法武器的国际扩散,传染病的国际蔓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B.经营环境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世界经济概论》思考题答案第8章思考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思考题答案第8章思考题答案

1.简述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答:分为三个时期:一、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直接投资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美国居主导地位。

二是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投资”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以后,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国进行直接投资,日本企业也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因此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得到迅速发展。

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的高潮迭起时期以70年代中期发生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超过国际间接投资总额为标志,国际直接投资逐步形成向全球大规模扩展的新阶段,期间出现了三次国际直接投资高潮。

三、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的新趋势1.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呈现较大的波动性2.国际直接投资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3.一些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新成员2.试述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主要方式。

答: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1.市场导向型动因市场导向型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原有市场、拓展新市场和克服贸易障碍等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1)扩大原有市场。

(2)拓展新市场。

(3)克服贸易障碍。

2.资源导向型动因资源导向型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为了从国外获取稳定而廉价的生产要素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1)获取自然资源。

(2)利用人力资源。

(3)获得技术与品牌资源。

3.效率导向型动因效率导向型投资是指为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1)降低产品成本。

(2)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4.优惠政策导向型动因优惠政策导向型投资是指企业为了享有东道国的优惠政策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东道国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融资优惠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奠定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世界经济概论第2章复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第2章复习题答案

第2章复习题答案—、判断题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正确。

(课本P38)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

正确。

(课本P41)3.世界性移民中的大部分是从发达国家移向发展中国家。

错误。

改为:世界性移民中的大部分是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P44倒数第1段)二、填空题1.世界经济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

(课本P38)2.现在,世界经济正从经济国际化阶段过渡到经济全球化阶段。

(课本P38)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

_____(P40)4.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

(P46倒第1段)三、选择题1.不定项选择题1)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BCD) (P48)A.欧佩克(OPEC) B. 欧洲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2) 二战尚未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创立以下哪几个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

(ABD)(P48)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B .世界银行(IBRD)C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D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3) 1971 年,第26 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是:(BCD)(P53)A.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200 美元B. 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低于10%C .成人识字率低于20%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 美元(4) 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国家有哪几个?(ABDEF)(P49)A .英国B. 法国C .民主德国D. 意大利E. 加拿大F. 美国。

《世界经济概论》第4章思考题答案_3824

《世界经济概论》第4章思考题答案_3824

第四章思虑题答案1、简述市场经济系统多样性的原由。

因为不一样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组成市场经济系统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也就不一样 ,从而使市场经济系统体现出多样性。

详细来说 ,造成市场经济系统多样性的原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时候 ,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易形态也就必定体现出很大差异和多样性。

第二 ,经济制度的差异。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经济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全部制构造的差异。

不一样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 ,生产资料全部制构造就不一样 ,经济制度也就不一样 ,这类差异必定要经过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系统反应出来 , 由此决定了不一样国家市场经济系统的特色和差异 ,决定了市场经济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上层建筑其实不是齐整划一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异,各国的上层建筑的形态各不同样,这就决定了各国成立的市场经济系统也拥有各自的特色 ,相互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四 ,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

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都对市场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参加者的行为发挥侧重要的规范和调理作用。

不一样的社会存在着不一样的社会文化传统,鉴于这类不一样的文化传统成立的市场经济系统也就体现很大差异。

市场经济系统的多样性意味着市场经济系统其实不存在独一的模式,成立市场经济系统不可以简单地模拟和移植别国模式,一定从本国实质出发,探究和成立切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政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市场经济系统 ,只有这样 ,所成立的市场经济系统才能富裕生命力 ,才能很好地发挥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作用。

2、试述全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 ,致使了全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形成 ,为经济全世界化深入发展供应了重要的系统条件。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 世纪末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 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 世纪60 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 世纪70 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 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 世纪70 年代开始,到20 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世界经济概论》选择判断1-6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选择判断1-6及答案

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X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世界经济概论二参考答案.docx

世界经济概论二参考答案.docx

世界经济概论二参考答案(适用于商学院X X级X X专业X X学生)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X2. V3. X4. V5. X6. X7. V8. X9. J10. V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经济全球化: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1分),使生产要索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金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2分)。

2.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1分),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了公司或附屈机构(1分),这些国外了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1分)。

3.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木国市场免受国外商M的竞争(2分);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人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分)。

4.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屮免除关税和限额(1分),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国经济调节的组织(1分)。

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1分)。

5.汇率目标区:英国学者威廉姆逊等人提出的关于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1分),指通过协商规定主耍货币Z间的汇率波动的目标幅度,幅度可达10%,当汇率波动超越目标区里,就实行干预(1分)。

其旨在既扩大汇率的灵活性,乂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答:(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1分);(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屮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2分);(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1分);(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分)。

世界经济概论(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开大学

世界经济概论(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开大学

世界经济概论(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世界经济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A:对 B:错答案:对2.19世纪初,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已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性经济体系。

A:对 B:错答案:错3.应当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发展运动的有机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分割开来研究。

A:错 B:对答案:对4.比较优势理论属于世界经济学科理论基础之一。

A:对 B:错答案:错5.以下选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世界经济的论述的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张 C: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D: “向外国学习”思想答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张6.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A:中国关于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是在西方国家引领下开展的 B:20世纪60年代初,学术界就曾提出过关于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的问题 C: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扩展和深入,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D:世界经济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在中国经历了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答案:中国关于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是在西方国家引领下开展的7.以下选项属于世界经济研究对象的是()A:国别与地区经济 B:世界经济整体 C:国际经济关系 D:国际政治关系答案:国别与地区经济;世界经济整体 ;国际经济关系8.以下选项描述不正确的是()A:学习世界经济概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在学习过程中要专注于理论研究,不需要关注方针政策 C: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对各个国家、地区经济不需要深入理解 D:学习这门课程要注重以小见大,学会从局部视角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答案:在学习过程中要专注于理论研究,不需要关注方针政策;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对各个国家、地区经济不需要深入理解第一章测试1.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世纪70年代 C:地理大发现时期 D: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2.自然条件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13章思考题答案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13章思考题答案

第十三章世界经济深刻变化中的中国经济
1.试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2008年9月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全面冲击,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虽然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此次危机还是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界经济也由此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加速孕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加快变革。

(2)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出现的复杂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既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孕育着中国发展的新优势,同时也使中国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世界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首先,虽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和世界经济发
1。

南开24年秋季《世界经济概论》作业参考二

南开24年秋季《世界经济概论》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世界经济概论》作业参考1.当子公司的产品面临当地企业产品竞争时,总公司就大幅度的()价格,来增强子公司的竞争能力,打败竞争对手选项A:提高价格选项B:降低价格参考答案:B2.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时,会引起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下降,有利于扩大进口,减少进口,使国际收支变为()选项A:顺差,逆差选项B:逆差,顺差参考答案:B3.跨国公司境外投资通常有两种方式()选项A: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选项B:兼并,收买选项C:收购,新建选项D:兼并与收购,新建参考答案:D4.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不同,其区别在于: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对企业的(),间接投资则是以获取()为主要目的选项A:控制权。

利润选项B:决策权。

利息选项C:经营权。

股息,利息选项D:利润,股息,利息参考答案:C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起源于各国()的不同,即一国出口的是密集的使用该国()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的使用该国()要素生产的产品选项A:自然资源。

丰裕,稀缺选项B:资源禀赋,稀缺,丰裕选项C:要素禀赋,丰裕,稀缺参考答案:C6.有些国家按跨国公司的利润额征税,跨国就利用内部交易,即()来少纳税或逃税。

具体做法是,从高税率地区的公司向低税地区的公司出口时,索取()价,或从低税地区向高税地区出口时,索取()价选项A:到岸价格,高,低选项B:离岸价格,低,高选项C:转移价格,高,低选项D:转移价格,低,高参考答案:D7.当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相互实行自由贸易时,此种一体化形式为()选项A:关税同盟选项B:自由贸易区选项C:共同市场选项D:经济联盟参考答案:B8.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它不是价值实体,只起着换取()的作用,它以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作为基础,使用后基本不需要归还选项A:特别支付的权利,外汇选项B:黄金,美元选项C:特别支付的权利,美元选项D:储备基金参考答案:A9.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既有()投资形式,又有()投资形式。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7章思考题答案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7章思考题答案

1.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

解答: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制,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支付结算及其货币关系所确定的规则、惯例和机构安排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汇率制度的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及其组织。

从历史的演进过程与特征看,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1)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大约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结束于1914年一战爆发之际。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实行固定汇率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履行国际支付、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的职能;国际收支也可以实现自动调节。

(2)布雷顿森林体系。

随着一战的爆发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日益加重,国际金本位制也难以为继,随着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在该体系下,美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货币与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在IMF框架下进行。

(3)牙买加体系。

由于克里芬难题的存在,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崩溃了,从此进入了牙买加体系时代,也称无体
1。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 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该理论被称为()理论。

A. 协议分工B. 垄断优势C. 比较优势D. 产品生命周期3.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理论。

A. 议协分工B. 技术差异C. 产品差异D. 自然资源禀赋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创立了()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 垄断优势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国际生产折衷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A. 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 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6. 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逐步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理论。

A. 雁形模式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产品差异7. 反对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增加供给才能摆脱“停滞膨胀”学派,是()。

A. 后凯恩斯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应学派8.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长约50至60年的长期波动,这种长期波动被称为()周期。

A. 基钦B. 朱格拉C. 康德拉季耶夫D. 库兹涅茨9.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10.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世界经济概论》思考题答案第9章思考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思考题答案第9章思考题答案

1.简述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其次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人均水平,发达国家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再次在经济结构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明显体现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特征, 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时期,而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工业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特征还没有明显体现,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社会阶段,而一部分极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依旧处于前工业社会阶段。

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指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欧盟)之间在不同时期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美国和日本的地位在相对下降。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

其次,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收入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收入和低收入国家。

四、现阶段全球经济出现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无法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一种状态,其中尤其是指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相互依赖基础上国际收支的非均衡状态,主要体现为世界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和国际金融领域的严重失衡。

全球贸易失衡的盈余方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赤字方主要是美国。

全球金融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金融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中拥有超级霸权的地位,而拥有大量美元储备的亚洲国家不得不依赖美元并被迫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支撑者。

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二

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二

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二1、多选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是()。

A.保障经济运行环境B.实现四大经济运行目标C.规范市场行为D.为国有经济扫清障碍正确答案:A, B, C2、多选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江南博哥),其影响在美国也表现的最为突出,主要有()。

A.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B.促进了制度创新C.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D.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发展规律正确答案:A, B, C3、问答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正确答案:(1)获得规模经济效益;(2分)(2)加强市场竞争,推动利益增长;(2分)(3)刺激投资;(2分)(4)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分)4、问答题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正确答案:所谓美元化,指美国以外的国家将美元作为部分或全部法定货币的进程。

(2分)(1)汇率风险将消失或大大降低。

(3分)(2)为本国提供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3分)。

5、多选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主要表现在()。

A.加入APEC并积极推动其健康发展B.倡导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C.参加亚欧合作会议D.倡导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确答案:A, B, C, D6、问答题分析评价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你认为该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吸引外资战略调整有何意义?正确答案:(1)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三方面优势的整合:所有权优势、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个转移途径、区位优势。

(以上三方面分别论述,各3分共9分,只写要点最多得5分)。

(2)联系中国“现阶段吸引外资战略调整”的实际,分析论述,6分。

7、单选()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跨国公司D.各国消费者正确答案:C8、多选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通过()等来影响世界经济,引发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世界经济概论》全套思考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全套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各自取决于哪些条件?2.简述1929—1933年大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4.试述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哪些深层次矛盾?思考题解答1.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国土面积、自然资源、气候和地理位置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内市场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

自然条件的差别虽是国际分工产生的重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的条件:(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交通运输和通信业的发展,(4)世界货币的出现。

2.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简称大危机)。

大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2)美、英、法等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德、日、意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3)国际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总之,为了尽快从1929—1933年大危机中摆脱出来,美、英、法等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和调节,而德、意、日则采取了法西斯统治。

大危机致使国际金融领域混乱无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由此导致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矛盾日益尖锐,进而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其主要有如下表现如下:(1)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世界工业生产全面下跌。

(2)全球贸易严重萎缩,国际金本位制瓦解。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美国、日本大发战争财促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形成鲜明对照,英国、法国、德国的综合经济实力都遭到严重削弱。

世界经济概论习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习题及答案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 盾有何变化

要点:冷战结束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 超级大国解体,但社会主义作为影响世界 经济的重要力量仍然存在。冷战前,资本 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的核心体现是美苏 争霸;冷战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 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融入南北矛盾更广阔的视野 中,成为南北矛盾重要的部分。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相互 关系是什么


要点: (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 界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2)世界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 和世界市场的发展。(3)国际分工为世 界市场上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供 了基础,世界市场为国际分工生产提供了 价值实现的环境。
试述当代世界经济中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或国 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及消长变化



要点(4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 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倒优势的年 代,这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达到了 历史的顶峰。 (2)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第初到70年 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并成为世 界经济中能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再加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从 而导致了美国国际经济地位从顶峰上下落的时 期。

(1)国际分工以水平化为主,并不断深化。 (2)世界商品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3)劳务、货币、金融、技术、信息等世界市 场也一一发展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发达世界市 场体系。(4)产业资本国际化有了长足进展, 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5)发展中国家成 为独立经济体,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6) 在水平化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各国对外经济关 系以全球为对象。(7)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 步伐加快。(8)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3.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压力。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

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

各国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

经济全球化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

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增强了人类和谐化。

在经济全球化中,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

它们的危害不仅涉及发展中国家,也涉及发达国家,甚至涉及整个世界。

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

第三章1.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1)全面性和世界性。

2)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3)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4)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影响:战后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使生产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资本积累,扩大了商品市场。

(2)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劳动者日益智力化,劳动工具日趋自动化,劳动对象日趋人工化。

(3)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强化性要素。

(4)产业结构的变化。

其变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

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服务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现代化。

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3.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趋势如何今后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将是产业结构软化。

(1)高技术化趋势。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将出现明显的高技术化倾向。

(2)服务化趋势。

第三产业在为企业部门服务,为个人提供服务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第一、二产业内部对服务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3)融合化趋势。

产业结构融合化的发展,日益突破传统产业的界限,为产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和空间。

(4)国际化趋势。

产业结构的国际化,使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2.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哪些社会经济问题(1)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劳动力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老化,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经济事业的迅速发展。

(2)劳动力短缺。

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劳动力后备不足。

因此,那些老龄化国家,纷纷吸收外籍人才和年轻的劳动力,以此来弥补本国劳动力的不足。

(3)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从而加重国民的税收负担。

6.何谓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部各地区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有:(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3).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第五章2.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竞争能力较弱的国家,则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成长起来的国家,为保护传统产业,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则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3)本国的经济状况。

如一国国内经济出现严重萧条和失业,对外贸易逆差,国际收支赤字,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竞争力下降,则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反之,则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4)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那些同进口商品竞争的行业和与之有生产联系的各种力量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推崇者;相反,以出口商品生产部门为中心参与许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力量,则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

(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系。

一国对那些政治、外交关系友好,经济上不会构成威胁的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出口;对那些政治或经济上敌对国家则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3.何谓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及运行机制各是什么WTO的宗旨是:(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落实GATT 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所有成果。

WTO的运行机制,包括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加入和退出机制、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

这些机制为WTO的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组织保障。

第六章1.何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特征是什么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

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