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 例题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72f15aa300a6c30c229f64.png)
一、选择题1、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D )。
A.0~0.2B.0.1~0.3C.0.3~1.0D.0.2~0.72、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 )无关。
A 、入射光的波长B 、液层的高度C 、液层的厚度D 、溶液的浓度3、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系数与( )有关。
A 、光的强度B 、溶液的浓度C 、入射光的波长D 、液层的厚度4、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 )有光。
A 、液层的厚度B 、光的强度C 、溶液的浓度D 、溶质的性质5、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A. mol.L -1.cm -1B..cm.mol.L -1C.L.mol -1.cm -1D.L.cm.mol.-16、某钢样中含镍0.12%,已知某显色剂与之作用后114103.1--⋅⋅⨯=cm mol L κ,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显色,加水稀释至刻度。
取部分试液于470nm 波长处测定,比色皿为1cm ,如欲使A =0.434,应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镍的分子量为58.69)A.0.63mgB.1.63mgC.2.63mgD.3.63mg7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8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
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 和3cm 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
A 0.188/1.125B 0.108/1.105C 0.088/1.025D 0.180/1.12010、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知识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知识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546069680203d8cf2f2491.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
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为________ ,用3cm吸收池测量,T为__________ 。
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时的透光度为T,当其浓度为(1/3)c时的透光度为_____ 。
3、分子中共轭体系越长,冗^冗*跃迁的基态和激发态间的能量差越_____ ,跃迁时所需的能量越________ ,吸收将出现在更长的波长处。
4、称取苦味酸胶0.0250g,处理成1L有色溶液,在380nm处以1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0.760,已知其摩尔吸收系数&为104-13Lmol 一1.cm-1,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
5、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子的运动包括三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
其中能量最大是______ ,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在可见光区使用的光源是____ 灯,用的棱镜和比色皿的材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 ;而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是_______ 灯,用的棱镜和比色皿的材质一定是______ 。
8、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的是分子的__________ 跃迁,它还包括了_____ 和______________ 跃迁。
9、在紫外吸收光谱中,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有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44483baaea998fcc220eb4.png)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
答案:0.149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
答案:80二、判断题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0.2~ 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答案:正确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供参考)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282ba218e9951e79a89274d.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760~1000nmB、400~760nmC、200~400nmD、小于400nmE、大于760nm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具有波动性B、只具有粒子性C、具有波粒二象性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A、白光B、红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E、紫色光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光B、绿光C、紫光D、蓝光E、青光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A、200~1000nmB、400~760nmC、1000nm以上D、200~760nmE、200nm以下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A、不超过±0.1%B、1%~5%C、5%~20%D、5%~10%E、0.1%~1%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I t / I0称为A、吸光度B、透光率C、吸光系数D、光密度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A、越大B、越小C、保持不变D、等于0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C、波长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E、溶液温度的关系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A、入射光的波长B、吸光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溶剂的性质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12.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13.不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A 、棱镜B 、光栅C 、准直镜D 、狭缝E 、光电管14.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A 、0~0.2B 、0~0.7C 、0.2~0.8D 、0.7~1.0E 、1.0~2.015.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A 、0.1%B 、1.0%C 、10%D 、20%E 、50%1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 时,测得透光率为T 。
分光光度法 例题
![分光光度法 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0e51ffba0d4a7302763aec.png)
1、在吸收光度法中,It /I0定义为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A 吸光度B 透光率C 百分透光率D 消光度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1cm厚度的比色皿,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浓度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0.260,乙0.390,若甲的浓度为4.40×10-3mol/L,则乙的浓度为()A 2.20×10-3mol/LB 3.30×10-3mol/LC 4.40×10-3mol/LD 6.60×10-3mol/L3.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比色皿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比色皿的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D.用卫生棉擦去比色皿外壁的水珠E.待测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4.标准曲线法在应用过程中,应保证的条件有()A.至少有5~7个点;B.所有的点必须在一条直线上;C.待测样品浓度应包括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之内;D.待测样品必须在与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并使用相同的溶剂和显色系统E.测定条件变化时,要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将下列各百分透光率(T%)换算成吸光度(A)(1)38%(2)7.8% (3)67%(4)55% (5)0.01% 6.取1.000g钢样溶解于HNO3,其中的Mn用KIO3氧化成KMnO4并稀释至100mL,用1.0cm吸收池在波长545nm测得此溶液的吸光度为0.720。
用1.64×10-4 mol/L KMnO4作为标准,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为0.360,计算钢样中Mn(55)的百分含量。
(0.18%)7.某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3000 L/mol·cm,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在1.0cm吸收池中的吸光度为0.425,试计算此溶液的浓度。
(3.27×10-5)8.已知某溶液中Fe2+ 浓度为150g/100mL,用邻菲罗啉显色测定Fe2+,比色皿厚度为1.0cm,在波长508处测得吸光度A =0.297,计算Fe2+—邻菲罗啉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分光光度法考试题例
![分光光度法考试题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8da91af61fb7360a4c653f.png)
艾科锐公司化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分光光度法科室姓名成绩时间一、单项选择题〔 20 分〕1、一束 ___经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 B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2、________互为补色。
〔 A 〕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那么说明_____〔 C〕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经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取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矫捷度低。
4、下述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_____。
〔 C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5、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 需控制在 4~6 之间,平时选择 ____缓冲溶液较适合。
〔 D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 、NH3— NH4Cl C、NaHCO3—Na2CO3 D、 HAc—NaAc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_______。
〔 C 〕A、 400 ~760nm; B 、 200 ~400nm C 、 200 ~760nm D 、 200 ~ 1000nm7、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_____。
〔 B 〕A、溶液参比; B 、空白溶液;C、样品参比;D、褪色参比8、722 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 ________。
〔 A 〕A、可见光区 B 、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都适用9、722 型分光光度计不能够测定 ________。
〔 C〕A、单组分溶液 B 、多组分溶液 C、吸取光波长> 800nm的溶液 D、较浓的溶液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
〔 B〕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 D 、光学玻璃吸取池适用于紫外光区11、控制适合的吸光度范围的路子不能够够是〔 C 〕A、调整称样量 B 、控制溶液的浓度 C 、改变光源D、改变定容体积1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差异在于〔 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取池的个数D.检测器的个数13.在吻合朗伯特 - 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取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B 〕A. 增加、增加、增加B.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增加、不变、减小1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D 〕A. 调治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吸取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治入射光的光强度D.除掉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取的影响15.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响的显色剂选择原那么错误的选项是〔 B 〕A. 显色反响产物的 ?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 ?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 ?值愈小愈好D.显色反响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 ?值相差愈大愈好16.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以下哪个因素相关〔 B〕A. 溶液浓度B.测定波长C.仪器型号D. 吸取池厚度17、有 A、B 两份不相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 A 溶液用吸取池,B 溶液用吸取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那么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
分光光度法计算例题
![分光光度法计算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fe2db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3.png)
分光光度法计算例题今天咱们来一起看看分光光度法的计算例题呀。
这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数学小冒险呢。
先来讲个小故事吧。
有个小科学家小明,他想知道一种神奇果汁里有多少营养成分。
他就用到了分光光度法。
比如说,我们知道一个标准的营养溶液,它有个固定的浓度,就像一杯很甜很甜的糖水,我们知道它里面糖的量是确定的。
这个标准溶液在分光光度计里会显示出一个数字,我们就叫它吸光度。
假设这个标准溶液的浓度是10克每升,它的吸光度是0.5呢。
现在小明测试他的神奇果汁,测出来的吸光度是0.3。
那怎么算出果汁里营养成分的浓度呀?这就像比较两个东西的大小一样简单哦。
我们可以这样想,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是有个关系的。
因为标准溶液浓度是10克每升的时候吸光度是0.5,那我们就可以说1克每升的浓度对应的吸光度是0.5除以10,也就是0.05。
那小明的果汁吸光度是0.3,那果汁里营养成分的浓度就是0.3除以0.05,算出来就是6克每升啦。
再举个例子哦。
小红在研究一种彩色的颜料水。
她有个已知浓度的标准颜料水,浓度是5克每升,这个标准颜料水的吸光度是0.4。
她想知道自己新调出来的颜料水的浓度。
新颜料水的吸光度是0.2。
那我们还是先算出1克每升对应的吸光度,0.4除以5等于0.08。
那新颜料水的浓度就是0.2除以0.08,算出来是2.5克每升呢。
分光光度法的计算就像这样,通过比较标准的东西和我们要测试的东西,根据吸光度的关系,就能算出浓度啦。
是不是很有趣呀?就好像在做一个很特别的数学谜题一样。
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不管是测试果汁、颜料水还是其他的东西,都能算出它们里面我们想知道的成分的浓度哦。
以后要是我们也想当小科学家,去探索那些神秘的东西,这个方法就很有用啦。
第十二章-分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分光光度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5a6097f61fb7360b4c65fa.png)
第十二章分光光度分析法(一)判断题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之间。
()2. 吸光度A与透光度T成反比。
()3.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
()4. 同一物质与不同显色剂反应,生成不同的有色化合物时具有相同的ε值。
()5. 可见光源用钨丝白炽灯,紫外光源用氘灯。
()6. 若显色剂用量多,则显色反应完成程度高,故显色剂用量越多越好。
()7. 一般来说,加入有机溶剂,可以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8. 浓度相对误差仅与仪器读数误差相关。
()9. 浓度较高时测量相对误差大,浓度较低时,测量相对误差小。
()10.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11.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12. 在光度分析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二)填空题1.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A=kbc,式中A代表,b代表,c代表,k代表。
当c 的单位用mol·L-1表示时,k以符号表示,称为。
2. 下列物质水溶液选择吸收光的颜色为:CuSO4;K2Cr2O7; KMnO4。
3. 光度计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但都主要由、、、、五大部件组成。
4. 分光光度计的表头上,均匀的标尺是,不均匀的标尺是。
5. 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吸光度为时,测量误差最小。
6. 在以参比溶液调节仪器的零点时,因无法调至透光度为100%,而只好调节至95%处,此处测得一有色溶液的透光度读数为35.2%,该有色溶液的真正透光度为。
7. 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580 ~ 620nm范围内的光,它显色。
8. 测量某有色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比色皿测定时其T=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0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A为,用3.0cm比色皿测定,T为。
9. 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光系数为6.17⨯103L·cm—1·mol—1,若要求使用1.0cm比色皿,透光度在0.15 ~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89540a482fb4daa58d4bf8.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0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5.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B )A. 蒸馏水 B.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B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B )A. 蒸馏水B. 试剂空白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8.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B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B. 光栅(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9.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B)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10.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 )A.200~360nm B.360~800nm C.100~200nm D.200~800nm11.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C. 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12.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C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3.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A 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CD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C )A. 显色反应产物ε大的显色剂B. λmax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14.分光光度法中,选用λmax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C )A. 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15.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 B C )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1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A CD )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D. 显色剂的用量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λmax) ______未变,只是____吸光度______改变了。
仪器分析--可见分光分光度法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可见分光分光度法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950f1767ec102de2bd89ee.png)
姓名:班级:学号: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填空题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
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为,用3cm吸收池测量,T为。
2、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 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T,若采用2 cm比色皿测定,则透光率为。
3.摩尔吸光系数ε与吸光系数a的关系为:,一般要求摩尔吸光系数ε数值为:。
4、称取苦味酸胶0.0250g,处理成1L有色溶液,在380nm处以1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0.760,已知其摩尔吸收系数ε为10 4.13 L〃mol -1 〃cm -1 ,则其摩尔质量为。
5、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 4 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______未变,只是__________改变了。
6、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0.2~0.8范围内,可采取措施有和。
二、选择题1、下列四种因素中,决定吸光物质摩尔吸收系数大小的是()A. 吸光物质的性质B. 光源的强度C. 吸光物质的浓度D. 检测器的灵敏度2、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评价依据是()。
A 摩尔吸光系数εB 吸光度AC 透光率T%D 最大吸收波长λmax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在pH 5.0 时,用邻二氮菲(在pH 5.0 时邻二氮菲呈无色)光度法测定微量Fe 2+ ,则应选择下列哪种溶液作为参比?()A.试剂空白B.试液C.蒸馏水D.都正确5、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 吸收池,B溶液用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 A是B的1/2B. A等于BC. B是A的4倍D. B是A的1/26、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 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7、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小、不变、减小C.减小、增加、减小D.增加、不变、减小8、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A.200-780B.200-400nmC.200-600nmD.400-780nm9、分光光度法中,采用参比溶液的目的是()A.扣除背景干扰B.方便测量C.寻找最大吸收波长D.提高测定灵敏度10.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2~3mg/L,水样不经稀释直接测量,若选用1cm的比色皿,则配制那种浓度系列的工作溶液进行测定来绘制标准曲线最合适?(a=190 L/g〃cm)()A.1, 2, 3, 4, 5mg/LB.2, 4, 6, 8, 10mg/LC.100, 200, 300, 400, 500μg/LD.200, 400, 600, 800, 1000μg/L11、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的入射光为:()A.白光B.单色光C.可见光D.紫外光12、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分光光度法试卷-答案版
![分光光度法试卷-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4ed0ff2cc58bd63186bd67.png)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分光光度法试题2
![分光光度法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4f6515ed551810a6f5248677.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A.钨灯B.卤钨灯C.氘灯D.能斯特光源2.在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少不变减少C.减少增加增加D.增加不变减少3.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 ×10-5mol/L,在λmax=380nm时, 有透射比为50%, 用1.0cm吸收池, 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L/(mol⋅cm)]为( ) A.5.0 ×104 B.2.5 ×104 C.1.5 ×104 D.3.0 ×1044.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情况。
下列说法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5.下列有关最大吸收波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B.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最大吸收波长不同C.大的吸收波长有利于提高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D.分光光度法中常选用λmax作为入射光6..在310nm时, 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 A.1 B.0.1 C.0.9 D.0.057.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A.T2B.T/2 C.2T D.T8.A和B若此二种物质的某溶液在λ1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0.754,在λ2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0.240,问B的浓度是多少?()A .0.64×10-5mol/L B.0.80×10-5 mol/LC.0.64×10-4mol/L D.0.80×10-4mol/L9.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A.光源的个数B.单色器的个数C.吸收池的个数D.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10.朗伯-比耳定律表达式中的系数A.与波长大小有关,与物质性质无关B.常使用摩尔吸收系数ε,其单位是L/(g·cm)C.影响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D.系数的大小应适宜11.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其摩尔质量M(A)>M(B)。
分光光度法习题
![分光光度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09ebdc26fff705cc170a3d.png)
一、填空题1.摩尔吸收系数越大,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测定的灵敏度。
2.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是。
3.溶液的吸光度与及的乘积成正比。
这就是朗伯比尔定律。
4.通常选用吸收曲线的最大波长进行测定,这是因为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收曲线较为平坦,既能得到最高的,又能保证标准曲线。
5.分光光度计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检测系统。
6.溶液的吸光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吸光度的读数范围要保证在的范围里。
调整吸光度的方法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1.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无光。
A、入射光的波长B、液层的高度C、液层的厚度D、溶液的浓度2.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系数与()有关。
A、光的强度B、溶液的浓度C、入射光的波长D、液层的厚度3.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与()有关。
A、液层的厚度B、光的强度C、溶液的浓度D、溶质的性质4.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A、0~0.2B、0.1~∞C、1~2D、0.2~0.85.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作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A、欧姆定律B、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C、为库仑定律D、朗伯-比尔定律6.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溶液浓度都相等,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透过光强度相等B、吸光度相等C、吸光系数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对7.某溶液的浓度为ρ(g/L),测得透光度为80%,当其浓度变为2ρ(g/L)时,则透光度为A、60%B、64%C、56%D、68%8.有色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则测定时()越高A、灵敏度B、准确度C、精密度D、吸光度9.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A 、400-700 nmB 、200-400nmC、200-600 nmD、400-780nm10.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A、蓝色光B、绿色光C、黄色光D、青色光11.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光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颜色的深浅12.吸收池透射比偏差小于()方可配套使用。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bff3eedd3383c4ba4cd21b.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1. 浓度 0.0750mol/L Co(NO3)2溶液在 550nm 处的吸光度为 0.380。
在同一比色皿,相同波长下测得另一 Co(NO3)2溶液的吸光度为 0.260,试求该溶液的浓度。
答:A1 = εbc1 A2 = εbc2A2/A1 = c2/c1c2= (A2/A1)⋅c1 = (0.260/0.380)×0.0750 = 0.0513 mol/L2. 某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80nm,光线通过该化合物的 1.0×10-5mol/L溶液时,透射比为 50%(用 2cm 吸收池),求该化合物在 280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
答:A = εbc , 而A = -lg Tε= -lg T/bc = -lg0.50/(1.0×10-5×2 )= 1.5×1043. 苯胺的λmax=280nm时, 其摩尔吸收系数ε=1430, 若采用1.0cm吸收池, 要制备透射比为30%的苯胺水溶液100mL需要多少克苯胺? [M(苯胺)为93]答:-lg(I/I0)=εbc已知b=1.0cm, ε=1430-lg(I/I0)=-lg0.30=0.52∴c=-lg(I/I0)/εb=0.52/(1430×1.0)=3.6×10-4mol/L故 93×3.6×10-4×100/1000=0.0034(g)即制备100mL溶液需要0.0034g苯胺。
4. 据报道, Pd与4,4'-双( 二甲基氨基 )硫代二苯甲酮的配合反应是测定Pd的最灵敏显色反应之一, 其摩尔吸收系数高达2.12×105L/(moL·cm)。
假定最小可测吸光度为0.001, 所用吸收池的光程为10cm, 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d的最低可能浓度是多少? 如果吸收池的容积为10mL,可以测定的最小质量Pd量是多少? [A r(Pd)为106.4]答:A=εbcc=A/bε=0.001/(10×2.12×105)=4.72×10-10mol/L106.4×4.72×10-10×10/1000=5.02×10-10g=0.502ng5. 0.500g钢样溶解后, 以Ag+作催化剂, 用过硫酸铵将试样中的Mn氧化成高锰酸根, 然后将试样稀释至250.0mL, 于540nm处, 用1.00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39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390a9ff524ccbff121845f.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760~1000nmB、400~760nmC、200~400nmD、小于400nmE、大于760nm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具有波动性B、只具有粒子性C、具有波粒二象性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A、白光B、红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E、紫色光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光B、绿光C、紫光D、蓝光E、青光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A、200~1000nmB、400~760nmC、1000nm以上D、200~760nmE、200nm以下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A、不超过±0.1%B、1%~5%C、5%~20%D、5%~10%E、0.1%~1%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I t / I0称为A、吸光度B、透光率C、吸光系数D、光密度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A、越大B、越小C、保持不变D、等于0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C、波长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E、溶液温度的关系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A、入射光的波长B、吸光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溶剂的性质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12.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13.不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A 、棱镜B 、光栅C 、准直镜D 、狭缝E 、光电管14.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A 、0~0.2B 、0~0.7C 、0.2~0.8D 、0.7~1.0E 、1.0~2.015.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A 、0.1%B 、1.0%C 、10%D 、20%E 、50%1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 时,测得透光率为T 。
第十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与答案
![第十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d8baeb856a561253d36f04.png)
第十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
一、选择题
1、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如其他试剂对测定无干扰时,一般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作为 测定波长,这是由于:
A.入射光的强度;
B.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
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强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答( )
9、某有色溶液浓度为
c
时,透光度为
T0。将其浓度稀释为原来的
1 2
时,其吸光度为: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T0;
B.2T0;
C.−lg
1 2
T0;
答(
10、有机显色剂的优点很多,下列不属其优点的是: A.反应产物多为螯合物,稳定性高; B.反应的选择性高,可避免干扰反应发生; C.一般反应产物的ε值大,故灵敏度高; D.显色剂的ε值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答(
释 10 倍。在同样条件下显色后测得吸光度为 0. 30,则钢样中镍含量为:
A.0.05%; B.0.1%;
C.0.5%;
D.1%
答( )
6、以浓度为 2.0×10−4mol⋅L−1 某标准有色物质溶液做参比溶液调节光度计的 A=0。再用标准
曲线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得某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为 4.0×10−4mol⋅L−1。则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
2
三、计算题 1、一有色化合物(M=327.8g⋅mol−!),在 610nm 处的ε=6130L⋅mol−1⋅cm−1。称样溶解,在 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稀释液 5.00mL,再稀释至 100mL,用 2cm 比色皿测定,欲使吸光 度为 0.320。问需称样多少克? 2、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 Fe2+,称取 0.500g 试样,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邻二氮菲显色并稀 至 50.0mL,然后用 1cm 比色皿测定此溶液在 510nm 处的吸光度,得 A=0.430。计算试样中铁 的含量;当显色溶液再冲稀一倍时,其透光度是多少?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验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e04d2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760~1000nmB、400~760nmC、200~400nmD、小于 400nmE、大于 760nm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具有波动性B、只具有粒子性C、具有波粒二象性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A、白光B、红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 E 、紫色光4.测定 Fe3+含量时,加入 KSCN 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光B、绿光C、紫光D、蓝光E、青光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A、200~1000nm D、200~760nmB、400~760nmE、200nm 以下C、1000nm 以上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A、不超过±0.1%B、1%~5%C、5%~20%D、5%~10%E、0.1%~1%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 I t / I 0称为A、吸光度B、透光率C、吸光系数D、光密度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A、越大B、越小C、保持不变D、等于0 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C、波长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E、溶液温度的关系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A、入射光的波长B、吸光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溶剂的性质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12.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T13. 不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A 、棱镜B 、光栅C 、准直镜D 、狭缝E 、光电管14.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A 、0~0.2B 、0~0.7C 、0.2~0.8D 、0.7~1.0E 、1.0~2.015. 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A 、0.1%B 、1.0%C 、10%D 、20%E 、50%16.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 时,测得透光率为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吸收光度法中,It /I0定义为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百分透光率
D 消光度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1cm厚度的比色皿,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浓度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0.260,乙0.390,若甲的浓度为4.40×10-3mol/L,则乙的浓度为()
A 2.20×10-3mol/L
B 3.30×10-3mol/L
C 4.40×10-3mol/L
D 6.60×10-3mol/L
3.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比色皿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比色皿的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D.用卫生棉擦去比色皿外壁的水珠E.待测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
4.标准曲线法在应用过程中,应保证的条件有()A.至少有5~7个点;B.所有的点必须在一条直线上;C.待测样品浓度应包括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之内;
D.待测样品必须在与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并使用相同的溶剂和显色系统
E.测定条件变化时,要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将下列各百分透光率(T%)换算成吸光度(A)
(1)38%(2)7.8% (3)67%(4)55% (5)0.01% 6.取1.000g钢样溶解于HNO3,其中的Mn用KIO3氧化成KMnO4并稀释至100mL,用1.0cm吸收池在波长545nm测得此溶液的吸光度为0.720。
用1.64×10-4 mol/L KMnO4作为标准,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为0.360,计算钢样中Mn (55)的百分含量。
(0.18%)
7.某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3000 L/mol·cm,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在1.0cm吸收池中的吸光度为0.425,试计算此溶液的浓度。
(3.27×10-5)
8.已知某溶液中Fe2+ 浓度为150g/100mL,用邻菲罗啉显色测定Fe2+,比色皿厚度为1.0cm,在波长508处测得吸光度A =0.297,计算Fe2+—邻菲罗啉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ε=1.1×104)
9.已知石蒜碱的分子量为287,用乙醇配制成0.0075%的溶液,用1cm吸收池在波长297nm处,测得A值为0.622,其摩尔吸收系数为多少?(ε=2380)
10. 双波长计算:
水杨醛的特征吸收波长为328,258nm,苯酚的特征吸收波长为278,271nm。
苯酚吸收曲线:
A271 = 22. 457 C + 0. 001 (mg/L)
水杨醛吸收曲线:
A328 nm = 31. 914 C -0. 011
A271 nm = 1. 337 1 C + 0. 0016
对某未知浓度混合样品测得吸光度A328 :0.217 A 271:0.279 试用单、双波长两种方法计算苯酚、水杨醛的浓度(mg/L)
(苯酚:9.01 水杨醛9.08 )
C水杨醛= 31. 31 A328 nm + 0. 344 (1)
C苯酚= 44. 53 A271 nm - 1. 866 A328 nm - 0. 13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