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以广东省北滘镇为例
生态镇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镇建设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把小镇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生态镇。
让这里的居民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享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
二、具体措施1.规划布局(1)合理划分功能区。
将小镇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休闲区等,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
(2)优化交通布局。
规划合理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2.生态建设(1)绿化提升。
加大绿化投入,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绿色景观。
(2)水系治理。
加强水系治理,确保水质清澈,提高水环境质量。
(3)垃圾分类。
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节能减排(1)推广清洁能源。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2)建筑节能。
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提高建筑能效。
4.社会和谐(1)优化公共服务。
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丰富文化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
深入了解小镇现状,收集相关资料,为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详细的生态镇建设方案。
3.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生态镇建设,提高居民参与度。
4.分步实施。
按照方案步骤,逐步推进生态镇建设。
5.监督评估。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确保生态镇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四、预期成果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优良,水环境质量提升。
2.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建筑能效提升。
3.社会和谐程度提高。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4.小镇知名度提高。
生态镇建设成果显著,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五、注意事项1.因地制宜。
结合小镇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态镇建设方案。
2.保障资金。
确保生态镇建设资金充足,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3.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项目质量。
4.动态调整。
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5.重视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实施。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出发,探讨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壤、水资源、空气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日益严重,生活垃圾、污水、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成为了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
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成为了当前的紧迫任务。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正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积极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确保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农村环境治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保障农民的生活安康至关重要。
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村环境治理对保护土地、水资源、空气等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保护农业生产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而且,农村环境治理还对于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政策措施不够全面,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
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不够大,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很多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对策研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Vol.39 No.122021年12月环境保护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对策研究陈 鹏(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广州 510030)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广东省提出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美丽广东的目标。
通过对“十三五”以来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梳理,本文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策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1)12-0128-04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1.12.035Research on Eff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CHEN Peng(Guangdong Provincial Cleaner Production Association, Guangzhou 510030, China)Abstrac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goals and tasks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puts forward the goal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Guangdong with the focus on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By combing the effects of Guangdong Provinc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main problems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ffect; countermeasures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探究广东省的生态建设现状,本调查以绿美广东为主导,对广东省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
经过多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一、广东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损害。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各地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指标均超过了国家标准,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二、广东省生态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尽管生态环境状况不佳,但是广东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大了生态建设的投入和力度,特别是在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同时,广东省也出台了多项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三、广东省生态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尽管广东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的生态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很多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缺乏具体的环保行动。
2.资源浪费严重。
广东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普遍。
3.环境治理能力有限。
尽管广东省政府加强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但是仍然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生态建设应加强科技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广东省的生态建设,我们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
同时,可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投入和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广东省的生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有取得进展的希望。
只有广大公众和政府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生态建设,才能让广东省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规划文本委托单位: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压力 (1)1.1环境现状 (1)1.2存在问题 (3)1.3机遇挑战 (4)第二章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 (6)2.1指导思想 (6)2.2规划原则 (6)2.3规划范围和期限 (7)2.4规划目标 (7)第三章生态与环境功能区划 (10)3.1生态功能区划 (10)3.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11)3.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12)3.4声环境功能区划 (13)第四章主要任务 (20)4.1促进产业转型,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20)4.2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 (23)4.3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27)4.4防治噪声污染 (32)4.5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臵 (33)4.6重金属污染防治 (35)4.7整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 (36)4.8加强环境风险应急防范 (38)4.9强化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 (38)第五章重点工程计划 (39)5.1水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39)5.2大气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1)5.3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2)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6)第六章保障措施 (47)6.1政策保障 (47)6.2组织保障 (48)6.3资金保障 (48)6.4技术保障 (48)6.5规划的滚动实施 (49)附录----文本有关的用词说明 (50)名词解释 (50)第一章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压力1.1 环境现状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顺德位于珠三角腹地,北邻广州,南近港澳,面积806.6平方公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10年,顺德区常住人口为246.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2.54万人,流动人口123.63万人。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1935.57亿元,人均GDP约为全国人均的3.1倍,广东省人均的2倍,已处于工业化的成熟阶段。
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新突破 大镇强镇将升格为“镇级市”

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新突破大镇强镇将升格为“镇级市”作者:麦婉华来源:《小康》2014年第12期“财大权小”,一直是广东珠三角众多经济“巨型镇”的“心结”。
根据最新的《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显示,东莞市虎门镇、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东莞市长安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广州增城新塘镇、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东莞市厚街镇、东莞市常平镇分别位居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排名前十位。
其中,东莞、佛山分别有4镇入选,中山亦有小榄镇入选。
以2013年广东省各镇中GDP 排名最高的狮山镇为例,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约 803亿元,比广东的潮州(798亿)、河源(720亿)、汕尾(710亿)和云浮(623亿)四个地级市分别的生产总值都要高,可谓“富可敌市”。
然而,这些经济强镇虽人口、经济都相当于地级市,但管理权限却只有正科级。
例如,位于佛山的容桂以前公务员编制不到80人,却要负担50万人口和上万家企业的公共服务,因此当地只能长期聘请“合同工”,解决基层行政人员不足的问题。
镇一级行政部门无法提供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常有“小马拉大车”之感。
日前,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制订《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规划》指出,2020年之前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下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推进强镇战略。
也就是说,这些“巨型镇”有望得到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升级为“镇级市”。
如此一来,困扰广东珠三角经济强镇多年的“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状况将有望得到改变。
“镇级市”的前世今生“镇级市”一词,并不是最近才有。
早在100多年前,广东就有政策提出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镇扩权,提升成市。
根据历史资料,当时设市的镇有佛山(今佛山市祖庙街道办)、九江(今佛山市九江镇)、海口(今海南省海口市)、江门(今江门市蓬江区)、梅菉(今湛江市吴川市区)、陈村(今顺德区陈村镇)、石龙(今东莞市石龙镇)等7镇。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2008年4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I 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现状概况及条件分析......................................................................... - 1 - 一、区位概况............................................................................................. - 1 - 二、自然条件概况..................................................................................... - 1 - 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2 - 四、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 2 - 五、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 2 -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 3 - 一、规划依据............................................................................................. - 3 - 二、规划原则............................................................................................. - 4 - 第三章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 6 - 一、功能定位............................................................................................. - 6 - 二、规划目标............................................................................................. - 6 - 第四章规划布局设计...................................................................................... - 7 - 第五章各类用地功能.................................................................................... - 10 - 一、居住用地........................................................................................... - 10 - 二、公共设施........................................................................................... - 10 - 第六章道路交通............................................................................................ - 11 - 一、交通系统........................................................................................... - 11 - 二、道路等级........................................................................................... - 11 - 三、道路交通设施................................................................................... - 11 - 第七章绿地景观系统.................................................................................... - 12 - 第八章城市设计指引.................................................................................... - 12 - 一、“水城” 理念..................................................................................... - 12 - 二、城市空间模式................................................................................... - 12 - 三、水城文化........................................................................................... - 12 - 四、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道路.......................................................... - 13 - 五、营造特色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 13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 1 - 前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总体规划》和《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概念规划》的修编对北滘镇新城区提出了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塑造城市特色为目标重点突出区域中的地位、商务功能、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内容。
北滘镇发展历程

北滘镇发展历程
北滘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下辖的一个镇,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滘镇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从一个传统的农业聚集地逐渐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镇。
20世纪50年代,北滘镇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
当时,镇上的主要农作物是稻米和蔬菜,农民们过着朴素的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北滘镇开始逐渐转型。
在20世纪70年代,北滘镇开始注重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一些小规模的工厂和企业也在镇上建立起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变化为北滘镇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北滘镇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修建了更多的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提高了交通和供水供电条件。
此外,北滘镇还积极引进外资,吸引了一些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滘镇的城市规划也得到了改善。
建立了更多的学校、医院、商场和娱乐设施,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休闲条件。
同时,北滘镇也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目前,北滘镇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镇,拥有完善的基础
设施和一定的工商业发展。
它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吸引了外来人口的进入。
北滘镇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一个地区从农业向工商业转型的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地方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典型案例

广东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典型案例包括:
1. 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水井村:这里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并建设起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设施,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水井村还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合作社+农户+游客”模式,推动村庄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2. 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白马村:这里注重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打造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同时,通过开展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建设等工程,白马村实现从“环境差”到“环境美”的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以上案例表明,广东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注重村庄环境的整治和生态保护,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也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每个村庄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生态文明乡镇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乡镇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镇作为基层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乡镇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可行的措施,以推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 制定并严格执行乡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2. 加大对乡镇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3. 加强乡镇水土保持工作,推广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保护乡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推进绿色发展。
1. 加大对乡镇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等绿色产业,推动乡镇经济转型升级。
2. 支持乡镇开展生态旅游业,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促进乡镇旅游业的发展。
3.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乡镇产业的绿色发展。
三、促进生态文明教育。
1. 加强乡镇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 在乡镇学校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者和传播者。
3. 建立乡镇生态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四、加强生态文明监督。
1. 建立健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机制,对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2. 加强对乡镇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环境状况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3. 加强对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北滘镇发展历程

北滘镇发展历程北滘镇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镇区。
以下是北滘镇的发展历程。
北滘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候的北滘镇仍然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小镇。
有许多农民在这里务农,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北滘镇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在1980年代,北滘镇着眼于经济的发展,开始大力发展工业。
农民逐渐转变为工人,农田被规划为厂区,工厂纷纷建立起来。
这使得北滘镇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来到这里。
同时,北滘镇也积极引入外资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水平。
21世纪初,北滘镇开始注重发展服务业。
各种购物中心、酒店和娱乐场所相继建立,吸引周边地区和外地游客前来消费。
同时,北滘镇也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了镇区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北滘镇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在科技园区内,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了整个镇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滘镇实施“金、智、绿、新”发展战略,将其定位为佛山市的高科技、高端产业基地。
政府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为科技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北滘镇从一个农业小镇成长为佛山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现在,北滘镇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
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在这里建有分支机构,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
北滘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的辛勤努力。
政府积极引导镇区发展,为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人民也积极融入发展中,通过创业和就业努力改善生活。
总而言之,北滘镇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地方,从农业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工商业中心。
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预示着它炙手可热的未来。
全国优秀村镇规划案例集_特色小镇

·“多廊” 指沿镇区主要道路以及水系沿岸进行绿化构成的带状绿化廊道,串联各景观节点形成镇区 绿化网络
天际线控制图
城镇风貌控制
·容积率 以多层居住建筑为主,以体现热水镇浪漫温馨旅游小镇风貌,容积率一般为 1.0—1.5。中 小学容积率≤ 0.9。
生态保护全域启动。先后关闭中小煤矿、化工、畜禽养殖企业 19 家,整治库区沿岸农庄 45 家,所有库区村及周边农庄推广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拆除漳河流域筑坝拦汊、 拦网养殖 52 处。埋设界桩划定了漳河水库“三圈”保护红线,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周边环 境综合整治和环保世纪行活动,漳河水库纳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整体水 质保持国家 II 类水质,局部达到 I 类水质,国家级生态保护林 12.42 万亩,森林覆盖率 40.62%。
·生态缓冲区 生态敏感性高,作为城市开发活动的生态缓冲地带,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允许城市绿地、 景观园林、小型休闲设施以及市政设施建设。
·城市发展区 项目基地内生态敏感性相对较低的区域,可用于住区、酒店、商业、商务等生态友好型城 市功能开发,但区内建设应控制开发规模、开发密度并且需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
64
置石驳岸——亲近自然 自然驳岸——草坡入水 人工驳岸——亲水平台
湖南省汝城县热水镇总体规划(2014-2030)
城镇概况
·热水镇地湖南省处汝城县东部,距县城 41 公里,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脚踏三省、 鸡鸣五岭”之称,已获得全国重点镇。镇域面积 138.74 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 1.16 万 人。2015 年,镇 GDP 为 2.39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1.4 万元。
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案例

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案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案例导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方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将着重介绍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示了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
案例一: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河北省于2017年设立了“雄安新区”,意在缓解北京的发展压力,重塑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雄安新区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
通过建立全程循环水系统,实现了雨水集中利用;在城市绿化方面,推行了“森林城市”概念,大面积植树造林,提升绿化覆盖率。
这些举措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二:广东深圳的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深圳市一直致力于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以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
通过建立分类收集体系,并与社区居民合作,深圳成功实施了全市范围内的垃圾分类工作。
深圳还鼓励企业参与资源回收,促进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降低了环境风险,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案例三:云南丽江的生态旅游开发云南丽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生态环境,丽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旅游政策和措施。
限制游客数量,规范旅游行为,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等。
在生态游览区域,禁止机动车进入,采用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和自行车。
这些举措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案例四:山西晋城的清洁能源转型山西晋城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期以来依赖煤炭产业发展。
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晋城开始进行清洁能源转型。
通过投资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晋城逐渐减少了对煤炭的依赖,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还鼓励能源生产企业改变发展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和公共交通。
试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建设

试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建设摘要:新时期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大综合文明建设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保证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城乡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和范畴。
本文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背景,着重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实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引言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是一门将基础和应用内容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和管理相结合的专业。
通过城乡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涉及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是学好这个专业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了解更多,我们才能协调环境、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因素,展示正确的城市化道路。
因此,这个专业必须涵盖广泛,视野开阔。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带来了污染问题。
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既不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也不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
政府政策既体现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又完善生态文明体系的决心。
我国生态文明的领域已经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扩展到绿色发展。
在专业化管理的推动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和热门话题。
二、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解读城乡规划城乡规划非常重要。
转变规划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制定城乡发展战略时,还应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审视城市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把生态文明规划与城市特色紧密结合起来。
生态规划理念应体现在城市定位、城市文化、城市布局、城市功能等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理念要贯穿于整个规划体系,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它一方面是政府不断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法律武器,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空间设计和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是控制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必要环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项目研究计划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项目研究计划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本文将从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二、现状1. 城市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处理不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2. 农村方面:农村经济逐渐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存在的问题1. 城市方面: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2. 农村方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屡禁不止;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滞后。
四、未来发展方向1. 城市方面: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推进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农村方面: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农民环保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五、建议与措施1. 政府层面:加大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城乡规划和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企业层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3. 公众层面: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宜居!。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保护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保护规划选择此案例的原因:1.选题:岭南水乡村落的保护--对于佛山的了解较多(公园设计),2.碧江村的例子比较典型。
区位:补充: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年,古称“迫岗”,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
存在问题:自然环境方面:1.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碧江村的水乡村落特色:岭南水乡村落最特出的特色是以水为脉,水系是水乡村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的排放、污水处理的设施缺乏等导致碧江村的水系污染严重。
2.不少河涌、水塘等水域被侵占:“以前碧江的河涌到处都流通,跟现在的逢简差不多,可如今的碧江已几乎没有河涌,全部填埋了。
而剩下为数不多的河涌,例如碧江隧道从河涌变成了“下水道”,成为排污、排废水的渠道。
”这是今天城市网《河涌长期黑臭,美丽水乡已成为回忆》的报道。
3.古树名木缺乏保护:人工环境方面:*空间格局的破坏:*特色建筑的损毁:碧江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工作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
碧江村有不少具有传统风貌的甚至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但是由于过于分散,并且某些建筑被低估而没有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导致特色建筑损毁。
*原始居民的流失和生活原真性受到破坏。
由于碧江村内的配套设施不足,生活环境差等原因,园主居民大量迁出的同时大量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外来人口与原住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水乡村落居民生活的原真性受到了破坏。
社会文化层面:*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村落迅速衰落从而失去活力。
虽然碧江仍保留着数量较多、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但是,碧江乃至北滘镇的快速发展已对村落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威胁,村落旧有的场所、节点、街巷空间正逐步缺失,部分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空间被侵占,出现了水体污染、河涌被填埋,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协调等诸多问题。
传统生活中的“扒龙艇”(赛龙舟)活动场所不断被蚕食,体现田园风光的桑基鱼塘逐渐湮没,严重缺乏保护意识的旧区改造,也使名街、名路、名屋、名桥、名树一次次面临灭顶之灾,景观空间不断被挤占缩小,以至传统的水系、街巷的肌理不复存在,水乡村落整体环境不断被破坏“”。
生态文明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文明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入对城市规划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理念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文明理念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1.1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人们更加注重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绿色建筑等方面。
例如,在土地利用方面,通过合理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和废弃工业用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在建筑物能源使用上更加注重绿色化;在绿化方面,提倡植被覆盖率高、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绿化模式。
1.2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入也促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关系。
例如,在交通规划方面,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在建筑设计方面,要注重节能减排和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在社区规划方面,要注重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性。
二、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体现2.1 生态景观规划生态景观是指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等元素,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布局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并利用人工湖泊、人工湿地等手段改善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手段,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2 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中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建筑。
通过采用节能材料、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整治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整治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需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的环境整治。
一、重视生态保护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加强对乡村水源、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乡村的生态平衡,确保乡村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和恢复。
二、加强环境整治乡村环境整治是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需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农业污染等问题的整治,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三、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是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应当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五、保护农村生态文化乡村的生态文化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重视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乡村风俗习惯,加强对乡村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传承和发扬乡村的生态文化,提升乡村的整体文化软实力。
六、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
八、推动乡村绿色交通乡村绿色交通建设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编制指南(讨论稿)二〇一五年元月目录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1(一)总体思路1(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二、规划编制工作程序2(一)确定任务2(三)规划大纲2(四)规划编制2(五)规划审查2(六)规划报批和实施3三、规划内容与要求3(一)总则3(二)创建现状与问题5(三)规划目标与指标5(四)重点任务6(五)重点项目10(六)效益分析10(七)保障措施11(八)规划附图12附录:13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是统筹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的一项基本条件。
为指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施方案可参照本《指南》。
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导向,以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抓手,大力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乡镇“生产发展美、生态环境美、生活富裕美、乡风人文美”。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简化规划编制程序,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达性。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
规划编制要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
以问题、目标为导向,明确规划重点任务。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规划编制依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尊重农村乡土文化和自然风貌,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文化传承、自然风貌。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于规划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问题。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关于规划定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以广东省北滘镇为例发表时间:2016-11-10T11:41:25.42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3期作者:关伟诚[导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北滘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围绕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劣势,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发展生态经济、构筑优美生态环境、培育特色生态文化、优化生态人居、创新生态制度和实施重点工程等方面,开展北滘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
佛山市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北滘分局佛山 528311【摘要】本文分析了北滘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围绕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劣势,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发展生态经济、构筑优美生态环境、培育特色生态文化、优化生态人居、创新生态制度和实施重点工程等方面,开展北滘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北滘镇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Beijiao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n the light of it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planning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as inclusive of the delimi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environment,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the optimizing of the ecological habitat,the innova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projects.Keywords: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Construction;Beijiao Town北滘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州主城区、佛山新城、顺德主城区三城的交汇处,地处珠三角洲河网地区,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水乡,镇域内河网密布。
北滘镇产业特色明显,支柱产业主要有家电制造、金属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制造等。
家电制造业优势尤为显著,产业集群程度高、产业链完善,是国际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多年来,北滘镇立足于制造大镇和水乡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之路。
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北滘镇人民政府携手全镇人民,与时俱进,提出了自己生态文明建设构想。
1 北滘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1.1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生态文明理念将指导北滘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未来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北滘镇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文明城镇。
另一方面,北滘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缓解其对外资源的依赖,克服其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
1.2 提升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区域实力的有效促进北滘镇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历史悠久,环境宜人。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有利于提升北滘镇的综合竞争力,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深化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北滘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形成新的价值观、财富观、道德观、法制观。
建设生态文明能够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切实地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造福子孙后代,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从而最终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过渡。
2 北滘生态文明建设现状2.1 建设优势1、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北滘镇地方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近几年人均GDP高达16万元,历来重视产业转型升级,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全面加快珠三角经济带产业集聚核心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镇的建设。
北滘镇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势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撑。
2、产业逐渐转型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北滘镇启动总部经济、工业设计产业、家电全产业链“三大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得到各界的亲睐和关注。
北滘镇积极探索产业转型的方向,以家电全产业链、总部经济、工业设计、电子商务为驱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产业更具竞争力。
为北滘镇经济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交通设施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北滘镇加快市政建设,路网逐步成型,实现快速路网外延,社区道路贯通,大大提高交通环境和出行便利。
北滘镇推动土建项目,丰富小城内涵,通过新城区“产城交融”、旧城区“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发展方式,高效紧密地完成多项大型项目,新城地标不断涌现,提升绿化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场地。
4、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谐2014年4月18日,广东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签订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协议。
至2016年,双方将在5大方面进行合作,力争顺德届时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要求。
北滘镇顺应顺德区发展趋势,抓住机会,力争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为顺德争光。
2.2建设劣势1、城建用地与生态用地矛盾突出北滘镇用地扩张明显,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交错间杂;用地边界模糊,从用地性质上看,工业用地面积较大,土地结构不合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及自然保留地所占空间资源十分有限,土地储备严重不足。
2、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三产业比重较低2014年北滘镇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0.67∶74∶25.33。
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一产业严重萎缩。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为主,对外依存度高,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第三产业结构还不足以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也延缓了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3、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深化北滘镇现有工业企业3000余家,数目巨大,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相对应的环境压力。
北滘镇水域面积广,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涌内,河涌水质迅速恶化。
镇内工业园(区)布局分散,加大了污染物排放管理与控制的成本。
镇内农地的破碎,阻碍了农业园(区)向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推进。
4、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北滘镇目前针对生态文明示范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仍有待完善,包括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5、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北滘镇大多数企业的绿色生产意识仍然较为淡薄,绝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行清洁生产。
部分市民的文明意识十分淡薄,乱穿马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以及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时有所见,这也影响了北滘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3 北滘生态文明建设内容3.1加强生态管控,识别生态红线适宜范围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将北滘镇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集中区、连片基塘湿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其它重要苗圃绿地、主干河涌及其两岸植被绿化地区、道路防护绿带、隔离绿地以及其他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划定为北滘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配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满足生态保护红线开发保护要求,禁止从事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以及其它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以重要生态限制要素为依据,明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边界、管理归属权和策略。
3.2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绿色北滘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体系农业产业格局主要是针对20个社区中的10个涉农社区,在全面推进北滘镇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以“现代、都市、生态、景观”为主题内容,以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生态、生产、生活”为定位,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发展主线,构建“两地一区”三大版块发展格局。
两地:西部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和东部畜禽生态养殖基地。
一区:中部生态农业种植区。
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体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产业结构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两大主导产业(家电制造业和金属材料制造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全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
产业布局方面,通过对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调整,形成以北滘工业园为主体,各社区工业区相对分散,各门类工业相对集中的总体工业布局。
3、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体系调整北滘镇服务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完善生活型服务业,提升生活品质,积极拓展新型业态。
完善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的消费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和集聚辐射功能,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高级化的生活需求为目标,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家庭服务业。
3.3构筑优美环境支撑体系,营建秀美北滘1、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加强污水管网配套建设,严格控制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直排入城镇水系。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两岸的水利设施的管理与建设,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水利设施与自来水厂取水口联动运行管理制度。
推进北滘镇“一河一策”等内河涌的综合整治工程,提高内河涌断面水质达标率。
根据全镇河涌实际情况及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逐步扩展“一河一策”的整治范围,建立动态台账,及时跟踪整治效果。
2、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施工工地扬尘,加强施工扬尘环境监理和执法检查。
推进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加强扬尘污染综合管理,建立由城建、环保、市政、园林、城管等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
加强工业粉尘治理,全面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烟尘治理。
制定北滘镇VOCs企业整治工作方案,并根据工作进度要求对北滘镇化工、印刷、家具、制鞋等重点行业 VOCs企业开展排查工作,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发出责令整。
3、妥善处置固体废弃物选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部分居住小区作为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规划建立“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的垃圾清运设施系统。
完善工业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储存系统。
拓展资源化利用途径,建立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体系。
大力推进北滘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和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4、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要求,完善环境监察队伍机构,增加环境执法人员编制,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环保硬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