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
■ 嘧露窗窜
■ 临床 ■ 药学
中药 注射 剂 的不 良反应 及 其应 对
刘慧 英 刘 田 旺
( 大同市药 品检验所 , 山西 大同 0 7 0 ) 3 0 6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 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 采用现代科学 技术
与 方 法 , 中药 、 然 药 物 的 单 方 或 复 方 中 提 取 有 效 物 质 制 成 从 天 的可 供 注 入 体 内 ( 括 肌 肉 、 位 、 内 、 下 、 脉 以及 其 他 组 包 穴 皮 皮 静
不 断 增 加 , 中 药 注 射 剂 的不 良反 应 在 中 药 不 良反 应 中所 占比 而
且同时增 加了不 良反应 的预 知难 度。其次 , 中药注射剂都有其 特定的 p H值 , 在输液 过程 中, 由于溶液的稀释使 p H值有所改 变而降低 了其 稳定性 , 而产生不 溶性 的微粒 , 从 造成不 可预知 的药 物不 良反 应产生 。另外 , 其他 的人 为因素如滴速控制不 当
21 注 射 剂 本 身 存 在 的质 量 问 题 : 处 方 药 味 复 杂 , 材 . 如 药
所含 的有效成 分不 明确 ; 原料 或辅料来 源较 多 , 同厂 家的产 不 品, 药材来源也有 所不 同, 而常用 的辅料 在生产应 用过程 中没 有注射用标 准是 造成热原及致敏物质 的因素 ; 生产工艺多数 比 较粗糙新技 术 、 新方法 的应用 较少 , 有些工 艺不合理 , 少数是提
也会 使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率增 加 。
2 患者个人体 质的差异 所造成 的不 良反应 , : . 3 如 老年人 组织器官 功能逐渐 衰弱 、 老化 , 理功能逐渐减弱 , 生 机体对药物 的耐受性下 降 , 同时老年人一 般病种 较多 , 需要 联合用药 的机 会也较多 , 以, 所 老年患者发生药 物不 良反应的可能性 比较 大。 而儿 童由于肝 肾功能和酶系统 的发 育不成熟 , 药物对这些器 使 官的损伤 比较 大 , 体对药物 的敏感 性 比较 高 , 机 也容易 引起不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液发展史上第一个品种是柴胡注射液70年代23种进入1977版达到1400种左右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约有109种50个是多味药药典甚至出现了一些致死病例的报道3]19931996年占20%天坛医院2003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为76.76%[4]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1.1 多发性和普遍性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多于扶正补益类外用药多而且重多器官消化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的损害200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发现可能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有51种表现形式多样型变态反应其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Untoword Effect and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现轻者为荨麻疹及药疹占25.3%占10.2%消化系统反应占9.2%血液系统占4.4%泌尿系统占2.6%死亡病例大多为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致死多发生在首次用药中30分钟内数次用药出现ADR仅12例清开灵的136例ADR中其中50%发生在用药的半小时以内刺五加注射液所引起的103例不良反应且初次用药发生率较高79.61%中度损伤26%轻度损伤65.4%重度损伤17.7%好转7%1例因心室颤动而死亡过敏性休克昏迷癫痫大发作脱髓鞘性脑病由于重度不良反应对机体危害最大因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具有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庄洁女副主任药师任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 1000501.4 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不同厂家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有效成分成为致敏原药物剂型改变许多中药口服无过敏血塞通注射液络泰粉针剂三七总苷片剂型改变后而成为过敏源多肽可作为全抗原水牛角提取物酶如绿原酸化学性质活泼丹参中的丹参酮与酸性结晶体作为半抗原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具免疫原性2.2 制剂质量2.2.1 药材质量中药材受产地影响极大受土壤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影响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差别更大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往往与其生产批号呈明显的相关性复方丹参注射剂的ADR较集中发生在个别生产批号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水溶性酚酸类物质原儿茶酚醛等邻苯二羟基化合物是一种半抗原物质发现有大量鞣质存在理化性质接近保留丹参的有效成分比较困难[10]实验研究使小鼠发生一级过敏反应含量为99.0%双黄连针剂使用时仍不会出现不良反应2.3 微粒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有效成分溶解度降低而析出[13]造成供氧不足造成过敏反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粒而合并用药出现的ADR多数较严重内毒素含量增高反之则变化不大溶液中的成分增加产生ADR的机率增大而由于浓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及分子状态等原因变色则属于配伍禁忌36/136分开输注均未见ADR[7]在性别尤其在遗传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同一剂量但有的病例会出现不良反应在清开灵针剂所致ADR中其中过敏体质者容易出现较严重ADR2.6 与原发病有一定关联有的注射剂的ADR是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发生的其CNS原发病发生CNS不良反应非CNS原发病者抗凝致脑梗死15]剂量滴速过快或浓度过高而引起一系列ADR浓度呈下述关系而浓度则与ADR严重程度有关ADR越严重[7]所含成分过多制剂过程中使用的辅料稳定剂3 中药注射液使用建议建议注意以下问题: 避免用于年老体弱34慢滴速开始用药适应滴速5特别出现呼吸困难哮喘或呛咳等症状时6提高质量中西医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临床诊断是而中医临床诊断则是中药的使用讲究用药对证则中药就是安全毒副作用极少的; 药不对证则中药不仅无效更为严重的则会致死中成药约60%的处方者为西医师病是造成目前中药不良反应数量日趋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高血压病眩晕症肝肾不足证还可以表现为甲亢所以虽然同是高血压病的病人所开立的处方不同的情况证而不同病症表现的患者所开的药物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同类药症同病异治其根本原因在于临床使用中药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患者浅表性胃炎服用三九胃泰胶囊怕冷加重患者的胃痛症有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脉沉迟等一派寒证的表现对慢性胃炎中本例患者胃痛属脾胃虚寒证在清开灵注射液的ADR与证型关系研究中发现虚证三组其ADR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小于5小学习提纲1.掌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2.熟悉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可能原因时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7]清开灵注射液临床适用于里热实证感冒风热证尚属可用但必须配伍发散表寒药物加重病情因其邪在肌表而临床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往往是在风寒表证未解的状态下导致疾病缠绵难愈4.2.1 发热反应多见于清热解毒类注射液使用清热解毒类注射液治疗反出现寒战4.2.2 腰痛及胃肠反应多见于清热解毒类注射液可致寒凝经脉气血腹痛4.2.3 心悸对无体虚的患者使用补益类注射液则会出现心悸5 中药注射液使用注意应注意12345能肌内注射者则不使用静脉注射因此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目前参考文献1施怀生J1994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述20502-507.3梁进权钟艳萍20003和培红.142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6邓响潮.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与分析20038张伯礼.310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49-50.7蔡皓东.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石娜.103例刺五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李筠.丹参注射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9270-272.11张春滨顾文涛.精制前后穿琥宁原料药动物不良反应的比较[J].黑龙江中医药,2003,(2): 46-47.12童路.双黄连注射液的工艺及在临床的不良反应[J].上海医药420027号致急性心肌梗塞2例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6103.15田林红雷天光.运用蝮蛇抗栓酶期间发生脑梗塞1例[J].临床内科杂志4M尹慧2收稿日期试 题简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
3 8
1. .4忽视 中药 的用量 : 和 西药一 样 , 调节 人 的生理 功 能 , 2 中药 既能 治 疗疾 病 , 能对 身体造 成 伤害 , 不 良反应 。 与其用 量密 切 叉 引起 这 相关。 对不 属 于有毒 中药 的药 物 , 超量 用药 也会 发生 不 良反应 , 如 肉桂过量 会发 生血 尿 , 参 过量会 对 中枢 神经 系统 产 生毒 性甚 至 人 呼吸 衰竭 而死 亡[。对 安全 用量 范 围 的药 物 , i o l 长期 服用 毒 性成 分 也会 在体 内蓄积 引起 不 良反应 。 长期 服 用牛 黄解 毒丸可 引起 砷 如 中毒 , 长期泡 服番 泻叶 可能 发生 低 血钾 , 可 能导 致肝 硬化 [。 也 1 久 1 】 服雷 公藤 片可 导致 再 生障 碍性 贫血 [。 因此 , 1 2 1 严格 掌 握 中药 的用 法用 量是 安全 用药 的基本 保证 。
中药不 宜与 四环素 类 同服 ,因为 会形 成不 溶性 物 质影 响 吸收 ; 牛 黄 解毒 丸不 宜与 亚铁 盐同 服 , 易产 生有 毒物 质㈣。 容 1 .不适 宜 的中西 药物 合用 会 产生不 良反应 : 了提 高 临床药 物 I2 3 为 疗效、 缩短病程 , 中西药物联用被广泛应用 , 但是, 中西药物联合 应用 会产 生 的不 良反 应却 常常 被大 家 所忽视 , 含钾 的 中药夏 枯 如 草、 白茅 根配 伍 保钾 利 尿 药 易产 生 高 血 钾 ; 一些 酸 性 中药 ( 山 如 楂、 乌梅 ) 胺类药 合用 会 出现结 晶 尿 、 尿等 ㈣。 与磺 血 2 探讨 临床 合理 用药 的措施 2I加强抗 生 素使用 管 理: 生 素滥 用 引发 的不 良反应 危 害极 大 , . 抗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非常重要 , 卫生部颁发了关于《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了规范。 , 临床医 师应 高度重 视 , 真贯 彻执 行 , 格 掌握 适应 症 和用 法用 量 , 认 严 减少 抗生 素不合 理使 用所 造成 的伤 害 。 2 个 体 化 给药 : 的个 体 差 异 很 大 , 高 、 重 、 别 、 龄 等都 . 2 人 身 体 性 年 是 影响 药物 作用 的因素 , 据 每 个人 的特 性 , 根 制定 个 体化 给 药方 案 , 以提高药 物疗 效 。 可 2 3联合用药应考虑周全: 在药物联合应用中以抗生素联合应用 最 为广 泛 , 滥用 的现 象也 最多 见 。有 些 人在 使用 抗 生素 时喜欢 而 “ 撤大网”多种抗生素齐上阵, 为越多越好 , , 总认 抗生素之间除了 可 以产 生协 同作 用外 ,还可 以 产生拮 抗作 用 及增 加毒 副 反应 , 如 繁殖期杀菌剂与抑菌剂药物联用会影响疗效 , 头孢丙烯分散片与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

荨麻疹 、玫瑰 疹 、水 疱 等各 型皮 疹 。药 物 热 表 现 为高 热 、 寒 战等。过敏性 休 克 表 现 为胸 闷 、呼 吸 困难 、大 汗淋 漓 、
心率加快 、血 压下 降 、意识 不清 、口唇紫 绀和 四肢厥 冷等 。 循环 系统 损害 表 现 为胸 闷、心悸 、心 律失 常 、血 压异 常 、
心绞 痛 等 。造 血 系 统 损 害 表 现 为 血 小 板 异 常 、紫 癜 、 白 细 胞减少 等。神 经 系统 损 害 表 现为 头 晕 、头 痛 、 口唇麻 木 、
中医治病讲究 辨证 论治 与辨病 施治 相结 合 ,采用现 代
制剂方法研制 的中药注 射剂 仍保 留 了传 统 中药的特 点 ,因 此临床应用时亦应遵循这一 原则 。而有调 查显示 ,双黄 连 、 清开灵 、穿琥 宁等 常 用 中药 注射 剂大 部 分在 西 医 院使 用 , 西 医 师 往 往 只 强 调 辨 病 施 治 ,而 忽 略 或 抛 弃 辨 证 论 治 。 例 如清开灵本 应 用 于热 证发 热 ,却 被误 用 于表 证初 起 发热 ,
中药注射液不 良反应 的发生 ,有 时还与给 药速度有关 。 如某些输液操作也 可能增 加不 良反 应发 生的概 率 ,即使 医 生处方中药物用量 不大 ,而 护士 在实施 输液 时将滴 速调 得
注射剂不 良反应 的发生 有 的与其所 含辅 料有关 ,如有 学者
对 国 内鱼 腥 草 注 射 剂 的 助 溶 性 辅 料 吐 温 8 0的 含 量 进 行 测 定 ,发 现 不 同厂 家 生 产 的鱼 腥 草 注 射 剂 中吐 温 8 O含 量 相 差 八倍之多 ,而吐温 8 0具有显 著的致敏作 用 。再如穿琥 宁注 射剂 的辅料琥珀酸盐 和莲 必治 注射剂 辅料 亚硫 酸盐也 具有 致 过 敏 特 性 ,极 易 导 致 患 者 发 生 变 态 反 应 等 。 3 与所 含他 物有 关

国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国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国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前言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制剂中的重点及难点,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但是,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不同患者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与药物质量、使用方法、患者自身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国内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

局部反应多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渗出等,全身反应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心慌、过敏反应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调查,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其中,全身不良反应占比较大,高达58.5%;局部不良反应占比较小,仅为2.9%。

另外,有19.1%的患者出现两种以上不良反应,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

不良反应的原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药物来源和质量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中药提取物,不可避免地存在来源和质量的问题。

一些不合格的中药提取物可能会导致注射剂产生毒性。

使用方法和技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涉及到注射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的提示等方面。

如果使用方法不合理,就会导致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自身因素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成分过敏,或者因为身体状况等原因,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注射时不安静或过于紧张,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预防和处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需要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预防在药物选择、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合理使用药物,按医嘱规定注射,避免过量和频繁使用。

处理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注射剂,并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着重加强中药注射剂制备质量的控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中药注射剂的技术创新,提高临床医生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意识,对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浅议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

浅议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
4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
(1)重视药材的质量管理。(2)加强辨证论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注射剂。(3)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理学研究,加速制定国家统一的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规范,使中药注射剂有标可循。提高制剂的纯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4)加速中药注射剂的毒理学研究。目前我国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是有限的,尤其是现代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于传统制剂,毒性大小也必然不同,因此不能局限于,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5)建立健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只有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逐级申报、管理和分析系统,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监护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各种预防、诊断和分析手段,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和患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识别和预防能力。做到事前防卫、事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决策分析,才能把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彭国平,饶力群,蒋科胜.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2:28.
浅议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
目前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日益增多。国内文献报道,中药不良反应以注射剂的发生率最多,约为75%,如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不良事件接连发生。双黄连粉针剂是因为颗粒大、工艺粗糙而被放弃使用,穿琥宁注射剂是因为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停用,因而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临床上对药品的需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呈现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为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以过敏反应较为严重,临床使用应密切观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内蒙古中医药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38-0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杨吉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医医院(755000)2012年7月25日收稿1.2.4忽视中药的用量:中药和西药一样,既能调节人的生理功能,治疗疾病,又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引起不良反应。

这与其用量密切相关。

对不属于有毒中药的药物,超量用药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人参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10]。

对安全用量范围的药物,长期服用毒性成分也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如长期服用牛黄解毒丸可引起砷中毒,长期泡服番泻叶可能发生低血钾,也可能导致肝硬化[11]。

久服雷公藤片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2]。

因此,严格掌握中药的用法用量是安全用药的基本保证。

1.3中西药物联用不合理1.3.1忽略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西药的配伍禁忌已引起重视,而中西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易被忽略,如含有金属离子的中药不宜与四环素类同服,因为会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吸收;牛黄解毒丸不宜与亚铁盐同服,容易产生有毒物质[13]。

1.3.2不适宜的中西药物合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为了提高临床药物疗效、缩短病程,中西药物联用被广泛应用,但是,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却常常被大家所忽视,如含钾的中药夏枯草、白茅根配伍保钾利尿药易产生高血钾;一些酸性中药(如山楂、乌梅)与磺胺类药合用会出现结晶尿、血尿等[14]。

2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2.1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抗生素滥用引发的不良反应危害极大,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非常重要,卫生部颁发了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了规范。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伤害。

2.2个体化给药:人的个体差异很大,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等都是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以提高药物疗效。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依据 。
是 可 以预 防的 ,在 致死 性 药 品不 良反应 中 ,5 %可通 过 专 业 药 7 师 的 工作 加 以预 防 ,所 以,患 者在 用 药 时应 多 听 取专 业 药 师 的
1 中药注射剂的不 良反应
以中 医 药理 论 为 指 导 ,采用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和 方法 ,从 中药
反应 常见 的有 :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胃肠 道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和输液反应等 。 2 中药注射 剂的不 良反应 的预防措 施
目前 在 国 内超过 5%的 药 品 不 良反应 是 与 剂 量有 关 , 且 0 并
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 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 反应 , 这就是药品不 良反应【2 I 。只要合理使用药物 , 能避免 _ 】 就 或使其危 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本文浅析 了中药注射剂的不 良 反应和一些预防措施,以期为加强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提供
[ 丽萍, 3 停# 张延军, 赵树进. 中药注射剂不 良 反应的特点及成因[ . J 中国医院 ]
药学杂 志, 0 , 2 2 1) 0 (1 【 李丽 . 4 】 中药注 射剂 不 良反应报 告分析 [ . J 中成药,0 3(0 】 2 0, ) 1
[ 杜 国安, 荣, 明, . 5 ] 付志 陈世 陈雯 中药注 射剂 不 良反应 的原 因及 预防对 策 [. J J 时珍国 医国药,05(9 2 0, ) O
【 关键词 】 中药注射剂;不 良反应 ;预防
[ s at I ipprcmmo d eto T M jci s r r f ve d a d n l e slt ns a ge ret Abt c] nt s a e o r h , ns e f c f C i et n e i y e i i e s n o a b e r we,n a zda ou o rt i i odro l a y i t e sn eh ne h f ue f C i et n rvd iec. n ac e ae s T M jc o so o i e d ne t s o n i tp ev [ ewod ] T M jc o ; v r at n ; rvnin K y rs C i et nAd es r ci sPee t n i ee o o 药 品 作用 于 机 体 ,除 了发 挥 治 疗 的 功 效 外 ,有 时还 会 由于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因此 , 需要 高度重视 中药注射剂 的不 良反应 和预防措施 , 试述 如下 。
1 不 良 反应 原 因
药, 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 的适应证 对号入座 , 经辨 证 不
而 盲 目用 药 。
药物因素 。输液时因添加多种药物 , 致药 物微粒 、 热源相 互叠加可引起输 液反应 。中药注 射剂 内所含成 分 比较复 杂 , 多为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 一些色素 、 鞣质 、 淀粉 、 白质 等成 分 蛋 以胶态形式存在 于药 液 中, 当与 氯化 钠注射 液配伍 可 因盐 析 作用而产生不溶性微 粒 , 导致输 液反 应。 中药 的有效 成分 多 含有大分子物质 , 如蛋 白质 、 多肽 、 多糖 等 , 这些化 合物 能够 刺 激肌体免疫系统 , 生免疫 应答 。也 可刺 激免疫 系统 产生抗 产
中药注射剂 的用 量应该 对药 物 的性 质 、 患者 的病情及 个 体差异 等诸多 因素综合分析而 定。如果不 了解药物 的成分 尤 其是含有毒性的或 不 良反应较 大 的成 分 , 主观认 为中药注射
剂 不 易 过 敏 而 随 意 增 加 剂 量 , 可 能 产 生 严 重 的 不 良后 果 。 很
使用 时间过长而消毒液 的浓度 降低 , 消毒 液 可能因 细菌污染
而发 生 输 液 反应 。 输 液 速度 和 浓 度 因 素 。 根 据 2 0 0 5年 版 中 国 药 典 的规 定 ,
静脉给药的内毒素 阈值 是 5 u ( g・ ) E / k h 。对于细菌 内毒素检 查合格的产 品, 如果输液 中加入 的药物浓度过 高 , 者是 输液 或 速度过快 , 得单位时 间内进入体 内的内毒素超过 了 阈值 , 使 在 临床上就会 出现细菌 内毒素 检查合 格 的同一 厂家 、 同一批 号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部分 中药 的 有 效 成 分 并 未 完 全 清 楚 , 药 物 成 分 对 体 内代谢过 程 、 效 关 系 、 品 质 量 、 定 性 等 研 量 产 稳 究工作 滞 后 , 中药 制 备 成 针 剂 并 使 用 于 临 床 只 有
12 过 敏性 休克 .
过 敏性休 克是变 态反应 中对 机
现。 见表 1 。
表 1 中药 注 射 剂 常 见 不 良 反 应
应为 主 , 要 是 对 皮 肤 损 害 , 常 见 为 过 敏 性 皮 主 最 疹、 麻疹 、 疹 、 素沉着 、 肤瘙 痒、 泡 、 荨 丘 色 皮 水 水 肿 、 脉炎 、 静 严重 致剥脱 性皮 炎等 。 2 2 变态 反应 变态 反 应 也 是 中药 注 射 剂 常致 . 的不 良反 应 之 一 , 与 药 物 中 的成 分 及 机 体 特 异 它 性有关 。变 态 反 应 集 中表 现 为 过 敏 性 哮 喘 、 敏 过
药物 的浓度 越高 , 良反 应越 重 。 不 2 3 引起 不 良反 应 的 时 间 不 良反 应 可 发 生 于 . 任何年 龄 , 重 程 度 与 患 者 的 年 龄 无 关 。一 般 中 严
药物热 寒颤 、 高热 心 血管 系统的一般损害 胸 闷心慌 、 心悸 、 室性早搏 、 静脉炎 胃肠 系统损害 泌尿 系统损害 血液 系统损害 肝胆 系统损害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全身损害 呼吸系统损害
荨麻疹 、 面部或四肢皮疹 、 弥漫性出血点 、 全身红斑疹伴瘙痒 全 身不适 、 过敏性休克 呼吸困难 、 干咳 、 气促 、 双肺干湿哆音
性休 克 、 管性水 肿 、 头水 肿 、 麻 疹 、 红 热样 血 喉 荨 猩
药疹 、 大疱 性 表 皮 坏 死 性 松 解 症 、 部 红 肿 坏 死 、 局 紫癜 、 脱 性 皮 炎 、 物 热 、tvn —Jh sn综 合 剥 药 See s o no 征 、 清病 样 反 应 、 血 内毒 素 样 症 状 等 。此 外 , 良 不 反应 的严 重 程 度 与 药 物 的 稀 释 度 有 一 定 的关 系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在中药制剂的使用过程中,以下2项常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证不符致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虽然不像中药处方一样可随证加减,但每种中药注射剂都有其功能主治,决不可滥用。

作为姓“中”的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时也不能离开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只有对疾病做出正确的中医辨证后,才能合理安全地使用该药,并使其药效得到完全发挥,毒副作用降至最低。

而在临床上,“发烧用清开灵针,感染用双黄连粉针,心血管病用香丹针(复方丹参注射液)”,这是医生(包括中医和西医)圈内形成的不成文的法则。

西医医生往往是依据药品说明书使用中药注射剂,而说明书上陈述的多为实验研究及药理学研究内容,功能主治或适应症内容也大多是西医病名,缺乏中医证的描述。

这样的状况也让那些想要坚持辨证论治思想的中医们一筹莫展,只能是凭借对组方药物的了解与经验来用药。

众所周知,西药的适应症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而中药的作用取决于药性,注射剂也不例外,中药注射剂本身属什么药性,一般情况下,在药品说明书上是看不出来的,不了解中药其结果必然是盲目使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部分大型综合性医院中95%的中药注射剂由西医生所开,这些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缺乏的临床医生在应用中药注射液时,在适应症的选择上必然就少了辨证论治,而多了“望文生义”,从而在临床上滥用中药注射液,直接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增加。

对策: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使用。

配伍不合理致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临床单独使用较少,多与其他药物(中西)联合使用,由于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复杂,与输液及其他药物配伍不当,会产生溶液的pH改变、澄明度变化、絮状物或沉淀出现、颜色改变等一系列变化。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特别是西药配伍应用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

目前,临床上常将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如西药配伍应用,以达到中西药连用的协同增效作用,但如果配伍不当则容易引起注射液颜色改变等药液物理、化学反应,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时,会立即出现浑浊,有时有絮状沉淀,有时析出结晶等。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预防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预防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预防标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由传统中药引起的ADR也日渐增多。

因此,开展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定期对收集到得ADR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1. 中药注射剂的常见不良反应1.1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组成成分复杂,如果提纯工艺不够,在存放过程中成分易发生改变或产生新的成分。

另外,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伍用,均可使不溶性微粒增加,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金银花是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其中含有的绿草酸是一种高致敏的抗原物质,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可产生高致敏反应[2]。

1.2肝肾毒性:肝、肾作为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也最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

在药物不良反应损害中,有10%-15%为肝脏损害[3]。

中药注射剂的滥用,剂量过大,长期用药和配伍不当是导致肝肾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增多的重要原因。

例如,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可致肝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黄芪注射液可致肝功能损害,导致黄疸[4]。

1.3发热:中药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杂质均可作为热原引起发热丹参注射液可致患者出现寒颤、发热(39.1℃)、头痛、全身发抖[5]。

1.4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溃疡等。

临床鱼腥草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1.5心血管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室性早搏、心绞痛发作并加重、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甚至心衰,可见于多种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过程中。

1.6神经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头部胀痛、四肢乏力。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2.1药物因素: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比较复杂,多为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一些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它们均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这些化合物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也可产生抗体致敏T淋巴细胞,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6]。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引言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虽然中药注射剂在治疗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效果,但也不可忽视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系统的介绍,以便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风险。

常见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荨麻疹等轻度症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主要与个体的过敏体质有关,但也可能与注射剂的成分、保存条件等因素有关。

2. 中毒反应部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还表现为中毒反应。

中毒反应可能是因为注射剂中含有有毒物质,或者剂量过大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

常见的中毒反应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

为减少中毒反应的风险,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3.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中药注射剂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会增强或减弱其他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尤其是具有潜在相互作用风险的药物。

必要时,应进行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

4. 注射部位疼痛和炎症有些中药注射剂在注射过程中可能引发注射部位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是由于注射剂对组织刺激过度导致的,多数情况下是暂时的,不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但在注射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注射技术,避免对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5. 药物残留中药注射剂中可能含有药物残留物质,这些残留物质在体内长期积累可能会对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注意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度使用。

预防和应对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策略1.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不同的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不同的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注射剂的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增多及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

据报道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占比重59.88%~76.76%甚至更高。

中药注射液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见,为非静脉的用药的9.2倍。

本文就近年来药物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做一分析如下。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类型皮肤损害:表现为荨麻疹、瘙痒、红斑、水疱、剥脱性皮炎,发生率22.21%。

其主要原因:①中药注射剂所致皮肤损害一般较轻,停药后症状减轻,自行处理,不宜引起患者重视,就诊率低;②某些损害初发潜伏期较长,医生忽略了对既往史的询问,以致漏诊;③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而且临床联合用药较多,难以明确致敏药物。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21.06%,大多患者在首次用药后5~15分钟内发生。

呼吸系统:表现为喉头及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发生率12.82%。

类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但血压正常或稍降低,发生率11.04%。

消化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发生率均10%以下。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患者个体差异: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他们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有报道1例患者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查该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1]。

剂型与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虽然具有起效快,便于临床急症应用的特点,但由于缺少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其引起过敏反应的可有性大大增加。

23例不良反应均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其中有2例为过敏性休克。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①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导致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现有的中药注射剂产品绝大多数是提取混合物,并没有分离出能够进行完全定性和定量的产品,这决定了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导致了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

②药材质量不稳定导致批回差异:中药注射剂所用的药材,由于产地不同,受土质、气候、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的影响,药材所含成分有较大差异,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差别就更大。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2020/4/27
14
2、1989年发生含色氨酸的植物药制剂引起嗜酸 细胞性肌痛综合征的暴发流行,共发生1500 余例,其中至少37例死亡
3、2019年发现Kava或Kavaine(麻醉椒或麻醉 椒碱)引致严重肝损害,全球共68例,其中6例 需行肝移植,3例死亡,为此德国、加拿大、 英国、瑞士、爱尔兰等国已从市场撤出含此成 份的药品和饮料
2020/4/27
28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偏低
成分多而复杂,无法一一质控
现行的鱼腥草注射剂质量标准是98年修订后的,只能对1种成 分进行控制也一度引起 人们关注。
相当一部分中药注射剂对反映其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主 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未规定。
2020/4/27
24
辨证论治的淡化
中药注射剂产业化所导致: 1、处方固定化,难以随证加减。 2、为使质量可控性提高,研发时简化原方。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中医用药具有高度的针 对性和灵活性,处方可随证加减,但是这种特点很 难在中药注射剂上得到体现。
2020/4/27
25
中药注射剂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
《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 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 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内、 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以及 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中药药剂学》
2020/4/27
3
(一)、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静脉注射
SDA-ADR中心10年收到与中药相关的病例数和死亡 人数,约占全部报告总数的5%。
20世纪50年代ADR仅有26例,60年代147例,70年代 398例,80年代2217例,而1991~1994年的4年内即达到 3273例。

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防治

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防治
上呼吸道感 染、 炎、 热、 血栓、 出血 等疾病 , 肺 发 脑 脑 19 92年 1 2月被 国家 中医药 管 理局 指 定 为全 国 中医 医 院急诊 ( ) 必 备 的 中成 药 。常 见 的不 良反 应 有 皮 科 室
异 绿原 酸 , 既具 有 抗 菌 抗 病 毒 作 用 , 具 有 致 敏 原 作 又 用 , 引起变 态反应 。黄芩 黄 素 分子 中带 有 3个 邻 位 可
龄 , 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度 与患 者 的年 龄 关 系 不大 。有 过 敏 史 的 且
疹、 发热寒战 、 过敏性休克 ; 较重的不 良反应有过敏性 休克 、 喉头水 肿 、 识 障 碍 、 意 昏迷 、 急性 左 心 衰 竭 、 剥脱
性 皮炎 、 癫痫 大发作 、 急性 肾功 能衰竭 、 脱髓 鞘性 脑病 、 心室颤 动及 多器 官功能 衰竭 。
的酚羟基 , 其性质很不稳定 , 容易被氧化成为醌类衍生 物, 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据研究 , 金银花食人后经
小 肠分 泌物作 用 , 可变成 无致敏 性物 质 。因此 , 口服一 般不 引起过 敏 , 而静脉滴 注使 过敏原 直接 进入血 液 内 , 极 易 引起 过 敏 反应 发 生 。不 良反 应 可 发 生 于 任 何 年
关键 词
剂型; 中药浓缩颗粒剂
为 3 7 其 中不 方便 、 :, 不快 捷是 最 主 要 的 因素 。社会 的 需求 促进 中药 的改革 , 中药 饮 片浓缩颗 粒应 运而 生 , 这 是 时代 的产 物 。
中药浓 缩颗 粒剂 最近 十年 引进 澳洲 , 者从 19 笔 96
中药浓缩 颗 粒剂是 近二 十年 来 出现 的一个新 的剂
年轻 人 、 童 以及西 方人 的认 同 , 儿 这充 分说 明 了这 一新 剂 型是受 欢迎 的 。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液相 当于丹参 、降香各 1克。复方丹参 注射液具有扩张冠脉 血管, 胆酸等纯 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为棕黄色或棕红 色的澄明液体 。清
保护心肌缺血缺 氧 、清 除 自由基 、保护肝损 害 、镇静 、改善 血液流变 开灵注射液具有解热 、保护脑组织 、抗肝损伤等药理作用 。清开灵注
学等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不 良反应为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休 射液用于热病神 昏、中风偏瘫 、神志不清 、慢性肝 、上呼吸道感染 、肺
克 、喉头水肿 、破伤风样反应 、口腔溃疡 、呕吐 、腹痛 、室性早 搏 、心绞 炎等症。清开灵 注射液 主要不 良反应 为皮疹 、风团瘙痒 、药物 热伴畏
痛加重 、抽搐 、排 红色汗 、静脉炎 、血管炎 、舌部不适 、舌 根发麻等 。 寒 、丘疹 、过敏性休克 。
1.2脉 络 宁注 射 液
2讨 论
1.3葛 根 素注 射 液
中药注射剂存在着多种不 良反应,其 中以过敏反应居多 。中药
葛根素系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葛 材的采集地 ,生长情况 ,加工与储存 的条件 等有 差异导致 中药注射
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 和脑 血管 、降低心 肌耗 氧量 ,改善微循环 和抗 剂化学成分也有所差异。中药注射剂成分往往复杂,中草药在提取
1.1复方丹参 注射液
战、胸闷 、心慌 、荨麻疹 、高热 、乏力等。
复方丹参注射液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脑血管意外 、 1.9清开灵注射液
慢性肝炎 、流行性 出血热和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每毫升方丹参注射 清 开灵注射液 为板蓝根 、金银花 、栀子 、水 牛角 、珍珠母 、黄芩 、
血小板聚集 的作用 。葛根素注射液用 于治疗心肌梗 死 、视 网膜动、静 过程 中未 除尽杂质 ,残 留的杂质如鞣质 等输入静脉 后引起 过敏反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简介参麦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心绞痛、高血压等病症。

但是,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参麦注射液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经过临床观察,参麦注射液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肝脏损害: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现象。

2.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哮喘等。

3.肌肉疼痛:出现肌肉酸痛、肌肉萎缩等症状。

4.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现象。

以上不良反应都与参麦注射液的成分和使用方法有关。

不良反应原因分析目前,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麦冬、黄芪等多味中药材。

由于中药材的不同品种、不同采集和加工方法等对药效和药理活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可能存在品种、质量差异,在使用过程中引发不良反应。

此外,在使用参麦注射液时,还需遵循医嘱,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滥用情况。

预防和控制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不适,也增加了医疗费用。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1.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在参麦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应选用优质、质量稳定的中药材,提高注射剂的质量和效果。

2.限制滥用情况:医院应加强药品管理,规范医师开药行为,建立药物使用监测系统,避免参麦注射液的滥用现象。

3.加强监测和反应报告: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参麦注射液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反应报告,及时向患者解释并采取有效措施。

结尾以上就是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分析和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引导医师开出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合理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闫建坤刘剑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13期
[摘要] 系统收集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从多层面、广角度进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的分析。

揭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是目前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和研制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47-02
Discussion on cause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YAN Jiankun1,LIU Jian2
(1.Baotou Medical Insititute of Technology, Inner-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Baotou014030,China;2.Baotou Chaoju Ohthalmic Hospital, Inner-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otou 014060,China)
[Abstract]Systematically collecting the reports of ADRs,which were reported in domestic related literature,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from the multile, the wide point of view of TCM
injections.Allergic reactions of ADRs is 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affect clinical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Some reference were provided for clinical safety,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ADRs;Rational use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瑰宝,为我国医疗保健和生存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不断进步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提取单方或复方药材中的各种活性物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制剂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危急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颇具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1]。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急剧增多,其安全性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安全性成为中药注射剂一个最怕被触及,也最易受打击的软肋。

本文拟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

中药注射剂具有传统中药和现代注射剂剂型的双重特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主要可概括归纳为患者的机体因素、药物因素和临床用药因素等三方面因素。

然而,具体到某一类或某一品种中药注射剂,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个)因素是主要的,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诱因,至今尚没有定论[3]。

1患者的机体因素
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加,其中双黄连注射液早在2001年就因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并导致多名患者死亡而首先被通报。

经研究发现,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的比例为最高,且反应类型多为速发型超敏反应[4]。

还有鱼腥草注射液,自1988年批准上市,全国年用量近3亿支,50亿人次以上的患者接受了鱼腥草注射剂的治疗,至2006年4月13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现了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494例,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近100例。

绝大部分患者不产生变态反应,推测与特异体质有关。

2药物因素
2.1药材因素
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毒性、疗效等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这些都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中药注射剂所采用的药材由于产地不同、采集季节不同,所含有效成分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中药材注射剂往往是由多种中药成分提取精制成的复方制剂,目前已列入国家标准的109种中药注射剂中, 属复方制剂的有50种, 药味越多就越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2工艺因素
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落后,除去12个保密品种外,很少见有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在制备过程中,药材中含有的淀粉、色素、鞣质、多肽蛋白质、树脂、绿原酸等杂质难以除尽, 会以胶体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进入机体后极有可能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全抗原,引起变态反应。

有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所含辅料有关。

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增溶剂、抗氧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等,实验发现,鱼腥草挥发油与聚山梨酯-80(吐温-80)可能作用生成稳定的胶团传荷络合物,存在产生免疫毒性的可能性。

2.3标准因素
大部分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专属性低,仅能对所含个别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无法对所有成分作出定性、定量分析,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能作出限量检查。

中药材种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如农药、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微生物的污染等都会影响到药材的质量。

由于原料来源、包装材料、生产条件、生产过程控制不同,同一产品不同厂家内在品质相差较大,增加了临床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临床用药剂量
3.1与给药剂量相关
剂量过大可能是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医护人员
应特别注意控制给药剂量,2次/d静滴给药,避免高浓度一次性静脉给药,滴速应控制在40滴/min 以内[5]。

3.2与合并用药有关
临床上常将中药注射剂与西药配伍使用,以达到中西药联用协同增效作用。

由于中药成分
复杂,注射剂的研制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至今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尚属科研空白, 因此应尽量单独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6],如确属必要时也应在两药之间适当加输液隔开,或间隔一段时间使用,防止几种药物在血液中混合发生化学反应,而发生不良反应。

3.3与稀释剂有关
中药注射剂应选用适宜溶媒,以避免沉淀、变质及减少不溶性微粒。

如参麦、复方丹参、
银杏叶、华蟾素等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因盐析产生大量不溶性颗粒,增加不良反应的机会,一般应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复方苦参、灯盏花注射液偏碱性,则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避免与pH值过低的注液体配伍使用,以免有效成分析出、
沉淀,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应参照说明书作出正确的溶媒选择。

综上所述,虽然中药注射剂存在不良反应,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要做
到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必须重视生产、使用中的各个环节并加以防范。

充分发挥中药注
射剂疗效,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周超凡.应当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依法再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6,4(6):8-11.
[2]陈文滨,丘文戈,丘远聪.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及临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
生,2009,47(31):62-63,67.
[3]吴嘉瑞,张冰,常章富.基于信息学理念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研究思路探讨[J].
中国执业药师,2009,6(6):12-14.
[4]郭姗姗,王意忠,张毅,等.BN大鼠和豚鼠评价双黄连注射液的过敏反应[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9,23(2):128-133.
[5]张冰,吴嘉瑞.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思考[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6,4(6):14-18.
[6]李玉环,李中菊,王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与预防[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09-110.
(收稿日期:2010-0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