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高中物理精彩实验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精彩实验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精彩实验教案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的行为。

实验设备和材料:1. 平面玻璃板2. 直尺3. 笔4. 纸5. 钢笔或者橡皮6. 光源实验步骤:1. 将平面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并在玻璃板上方固定一个光源。

2. 在平面玻璃板上方放置一个笔和一张纸,让纸与玻璃板平行。

3. 用直尺在纸上画一条直线,然后从直线上方向下方偏斜一定角度画一条入射线。

4. 将笔竖直插入玻璃板盲区的一侧,让入射线经过玻璃板进入笔内。

5. 观察入射线经过玻璃板折射后的路径,并用钢笔或者橡皮记录下折射线的方向。

6.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入射角度,观察折射线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入射角度越大,折射角度也越大。

2.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与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

实验结论: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斯涅尔定律一致。

拓展实验:1. 用不同的介质进行折射实验,比较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

2. 利用凸透镜或者凹透镜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透镜对光的聚焦效果。

思考问题:1. 为什么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2. 介质的折射率对光的折射有何影响?3. 光在自然界中的折射现象有哪些应用?实验评价: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并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同时,通过思考问题和拓展实验,能够深入了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

1. 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探索创新的实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2.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的高中物理实验,旨在让学生在享受实验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3. 第一个实验是 "水上漂浮"。

通过改变不同物体的形状、密度和表面积,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这个实验既有趣又直观,使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4. 第二个实验是 "万有引力"。

学生可以利用简易的装置模拟地球引力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他们可以自主调整物体的质量和距离,观察到引力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5. 第三个实验是 "磁场与电流"。

学生可以使用自制的线圈和电池,观察到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

他们可以自主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强度,探索磁场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6. 第四个实验是 "声音的传播"。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声音传播装置,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他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容器,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7. 第五个实验是 "光的折射"。

学生可以利用透明介质和光线模拟器,观察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他们可以自主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8. 第六个实验是 "简单机械"。

学生可以设计自制的简单机械装置,如杠杆、轮轴和斜面,观察力的平衡和机械优势。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机械原理。

9. 第七个实验是 "电路与电阻"。

学生可以使用电源、电线和电阻器等元件,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和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他们可以自主调整电阻的大小和连接方式,进一步探索电路的特性。

10. 第八个实验是 "热传导"。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意图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意图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意图教学目标:
1. 了解光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利用干涉仪测量光速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干涉仪
2. 可移动的光源
3. 分光片
4. 测微器
5. 光屏
6. 直尺、光栅等
实验步骤:
1. 将干涉仪放置在水平台上,调整仪器使其处于水平状态。

2. 将可移动的光源放置在干涉仪的一个光口处。

3. 放置分光片,并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分光片分成两束光。

4. 将光屏放置在干涉仪的另一个光口处。

5. 调整干涉仪,使两束光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6. 测量干涉条纹间距,并记录数据。

7. 移动光源,改变光的传播距离。

8. 再次测量干涉条纹间距,并记录数据。

9. 根据数据计算光速,并比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要点:
1. 确保实验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2. 注意仪器的调整,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拓展实验:
1. 探究光速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2. 利用光电效应测量光速。

3. 制作光速计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实验方法进行测量。

高中物理实验试讲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试讲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试讲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加深学生对密度的理解。

实验材料:天平、容器、水、各种物体(如木块、金属块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台面上,调整至零点。

准备一个容器,内部涂上蜡油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准备一些物体,以便后续测量。

2. 测量质量:将待测量的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3. 测量体积:将容器中装满水,将水位调至刻度线。

将待测量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记录下水位的变化。

4. 计算密度: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5. 尝试不同物体: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测量体积时,要确保物体完全浸入水中,避免气泡导致误差。

2. 注意天平的准确度,避免质量测量的偏差。

3. 小心操作,避免水溅出容器造成安全事故。

教学反思: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密度的概念,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同时,实验设计简单易操作,适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优质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外力的关系,探究弹簧力的性质。

实验器材:弹簧、质量挂钩、支撑架、测量尺、弹簧测力计、实验平台
实验原理:当外力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会产生弹簧力,并伸长一定长度。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力与伸长长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1. 将弹簧挂在支撑架上,并挂上质量挂钩。

2. 使用测量尺测量弹簧的原始长度,并记录下来。

3. 挂上适量的质量挂钩,使弹簧伸长一定长度,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此时的弹簧力,并
记录下来。

4. 逐步增加质量挂钩,每次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长度及相应的弹簧力。

5. 绘制伸长长度与弹簧力的关系曲线。

实验总结: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弹簧力与伸长长度呈线性关系,符合胡克定律。

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取决于实验者的操作技巧及仪器的精确度。

拓展实验: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材质、直径或长度等条件,探究弹簧力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思考题:
1. 弹簧力与外力的方向关系是什么?
2. 如果将弹簧剪短一半,对弹簧的弹簧力会有什么影响?
3. 如果在弹簧上增加一个重物,对弹簧力的大小会有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弹簧力的性质,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培养实验数据分
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3篇“双减”政策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方案案例

3篇“双减”政策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方案案例

3篇“双减”政策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方案案例引言本文提供了三个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方案案例,旨在帮助教师在“双减”政策下设计创新且简单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案例一:实验设计主题:光的折射实验目标通过设计一次简单的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规律以及折射定律的应用。

内容1. 确定实验条件和材料:光源、凸透镜、直尺、半圆尺等。

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学生基于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折射定律。

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

案例二:问题解决主题:弹性势能问题目标通过解决弹性势能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弹簧、弹簧劲度系数和弹性势能的概念。

内容1. 提供一个弹簧系统的问题,包括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问题。

2. 学生独自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书面记录解题步骤。

3. 学生根据解题结果分析,总结弹性势能与物体弹性变形的关系。

4. 学生将解题过程与结果进行展示或进行班级讨论。

案例三:实践应用主题:简单电路搭建目标通过搭建简单电路,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内容1. 提供一个简单电路图,包括电池、电线、灯泡等元件。

2. 学生根据电路图搭建实际电路,并测量电流和电压。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4. 学生基于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结论本文提供了三个以实验设计、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为主题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方案案例。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班级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提高学生在“双减”政策下的研究效果,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与制作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与制作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与制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实验设计创新度不高,缺乏足够的挑战性和探索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新的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与制作方法。

实验一: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利用光电效应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放大倍数是其重要参数之一。

利用光电效应可以实现物理量的测量,即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流与所照射光强的关系,可以测量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晶体管、光源、光电流表等。

2. 按照实验室安全规范,搭建实验装置。

将晶体管与光源连接,将光电流表连接到晶体管的输出端。

3. 调节光源的强度,记录不同光强下的光电流。

4.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光强与光电流的关系曲线,并利用曲线确定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光强与光电流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光强与光电流关系曲线根据曲线拟合得到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为100。

实验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光强与光电流的关系曲线得到准确的放大倍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利用磁滞回线测量磁铁的磁化强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磁滞回线,了解磁铁的磁化强度和磁化过程,并学习利用磁滞回线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磁滞回线是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强度随磁场变化的曲线。

通过测量磁滞回线的形状和面积,可以得到磁铁的磁化强度和磁化过程。

度计等。

2. 将磁场强度计放置在磁铁附近,并调节磁场强度。

3. 记录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铁磁化强度。

4.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磁滞回线,并根据磁滞回线的面积确定磁铁的磁化强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磁滞回线如下图所示:磁滞回线根据磁滞回线的面积计算得到磁铁的磁化强度为200A/m。

高中物理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高中物理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如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3)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 教学难点:(1)实验过程中摩擦力的处理;(2)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减小;(3)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静止的?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这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力的作用?2.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新课讲授1. 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器材:小车、木板、砝码、秒表、刻度尺、测力计等。

3. 实验步骤:(1)将小车放在木板上,用测力计拉着小车,使其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数据;(2)逐渐减小测力计的拉力,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记录数据;(3)当测力计的拉力为零时,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记录数据;(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2.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提出改进措施;3.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规律,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四)应用与拓展1. 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滑板、自行车等;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本次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以“动量守恒实验”为主题。

一、实验原理:
1、定义:动量是质量和速度之积,可以是线性动量或角动量,它守恒的原理可以总结为动量守恒定律;
2、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系统总的动量不变,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受力物的动量总量都是不变的。

二、实验准备:
1、实验仪器:物理力学实验台、实鋼球。

2、实验对象:1个物理力学实验台; 2个实钢球。

三、实验流程:
1、安装实验装置:将物理力学实验台靠最上边,然后在台上面放置两个实钢球;
2、模拟: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将实钢球用细绳子拴住,将它们吊在高
处;
3、调整:将实钢球分别用两根不同长度的细绳子拴住,调整钢球中心
的质量,使其初始速度为相等的状态;
4、实验:将实钢球解开,当两个实钢球分开后,观测它们的速度变化,它们的动量发生变化;
5、观测:观察两个实钢球动量变化,看看是否符合动量守恒定律;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当两个实钢球分开后,观测到它们的速度发生了变化,但
是它们的动量总量没有发生变化,与动量守恒定律一致,可以认为动
量守恒定律得到证实。

五、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证实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即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系统总的动量不变,且实验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实验结果对进
一步了解物理定律有着重要意义。

高中物理的实验课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的实验课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的实验课设计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材料:1. 扁平透明容器2. 水3. 白纸4. 直尺5. 粉笔6. 手电筒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扁平透明容器中,使容器大致充满。

2. 在容器外面的一侧用粉笔画一条水平线,作为光线的入射线。

3. 将手电筒照射到入射线上,并观察光线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4. 在容器内的另一侧用粉笔画出光线的折射线,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5. 重复实验多次,换不同介质进行实验,并比较实验数据,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要点:1. 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规律,验证折射规律。

2. 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出结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光的折射规律是一个重要的光学定律,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实验:1. 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介质的透明容器进行实验,观察折射现象的变化。

2. 尝试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对其的影响。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教师评价:本实验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建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并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案例1. 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晶体管参数目的:通过测量晶体管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计算出晶体管的转移系数和放大倍数。

装置:功能发生器、电压源、数字万用表、晶体管、光电管、反光板、示波器。

步骤:1. 将晶体管接至放大电路中。

2. 连接功能发生器和电压源,使其工作在晶体管的偏置工作电压范围内,可以获得电流-电压关系曲线。

3. 铺设一个反光板,并在晶体管和光电管之间放置,利用光电管来测量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同时计算出转移系数和放大倍数。

4. 观察示波器,记录下数据并进行分析。

2. 利用超声波测量液体浓度目的: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率来测量液体中各种物质的浓度。

装置:超声发生器、超声接收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步骤:1. 将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被测液体上,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发射器上,可以输出一定频率的信号。

2. 来自传感器的反射信号被超声接收器接收,然后经过放大和处理,例如在示波器上显示。

3.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率,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3. 制作太阳能跟踪器目的:制作一种可以自动跟踪太阳位置的设备,用于收集太阳能。

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机、运动控制电路、位置检测器。

步骤:1. 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机连接,电动机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并将运动控制电路连接到电动机上。

2. 运动控制电路会检测太阳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电动机的运行方向。

3. 运动控制电路使用位置检测器来监测太阳光的位置,并相应地旋转电动机。

4. 经过一定的调整,可以使太阳能板始终面向太阳,并始终保持最高的能量收集效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与评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与评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与评估一、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评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使其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二、实验设计1.确定实验目标:明确想让学生通过此次实验达到什么目标,是否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并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设计适当的步骤: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几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都应该具备清晰明确的指导和操作方法,并注意时间控制。

3.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确保它们足够且适当。

同时也需要考虑安全因素,例如提供防护装备等。

4.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水平,设计相应难度的扩展或拓展部分。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平衡中挑战他们。

三、实验评估1.观察和记录学生表现: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记录他们对实验步骤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2.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学生对实验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设计。

3.实验效果评估:根据预设的目标和标准,评估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可以使用定量或定性方法来测量学生在知识、技能、应用和思维等方面的提升。

四、优化与改进1.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反馈意见,及时修改或优化实验设计,使其更符合学生需求,并提高教学效果。

2.借鉴他人经验:研究其他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并加以适应和改进。

结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有效的评估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优化和改进实验教学将为物理教育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高三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5篇

高三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5篇

高三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方案5篇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老师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进步,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接下来是关于高三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方案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全面开展的新型人才;以进步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表达课程的选择性和时代性,以开展学生潜能;更新课程评价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充分利用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的开展创造条件;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构造,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在优化课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上有新的进步;注意联络社会,联络生活实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论才能、探究性学习等方面有新的打破。

二、教学建议1、深化教学改革进步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进步教学效率为根本,以现代教学技术为依托,以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打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为重点,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的到达有机统一。

要积极探究教学形式的科学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

加强教法的研究创新和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指导,改变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承受的教学形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开展的过程。

注重学生对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检索、迁移、演绎、推理等学习方法,学会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归类、总结,对知识到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知识转化为才能。

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语言文字表达才能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才能,不断进步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3篇)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3篇)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3篇)高中物理实验报告(精选3篇)高中物理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①参与实验操作过程,熟悉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探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中的误差问题,领会实验中的设计思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②深入理解实验原理,与高中物理知识相联系,探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师范技能。

③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1.5V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条。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油酸—水溶液、注射器、带方格的塑料水盆、痱子粉。

三、实验原理(1)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1.安阻法如图1所示连接好电路,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出不同阻值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设被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设电流表的内阻RA可忽略,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

处理数据时的方法有两种:①计算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一组电流的值Ii和接入的电阻箱的阻值Ri。

设其中两组分别为R1、I1和R2、I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1(R1+r)(1)E=I2(R2+r)(2)联立(1)、(2)可得EI1I2(R1R2)I1R1I2R2r,I2I1I2I1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取平均值。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将其转化为1REr(3)I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作出R曲线,如图2所示,此直线的斜率为电源电动势E,I对应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r。

2.伏阻法如图3所示连接好电路,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出不同阻值时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实验数据。

设被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电压表U的内阻RV可忽略,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Rr)R处理数据时的方法有两种:①计算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一组电压的值Ui和接入的电阻箱的阻值Ri。

设其中两组分别为R1、U1和R2、U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3(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对于物质分子大小的测量,利用现代技术,像离子显微镜或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分子。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1. 引言1.1 概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测,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物理现象并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是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对于教师合理组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展开研究,并按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各章节的内容安排。

接下来将从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估以及结论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实验题目并进行设计,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并进一步评估其对学生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

希望借此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方法,并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接下来的章节将从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2. 实验设计2.1 原则与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因此,在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目标明确:实验设计应明确指定所期望获得的结果,并与课程目标一致。

- 安全可靠:实验过程应考虑到安全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

- 操作简单:实验步骤应尽量简单易行,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 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接近真实物理世界中的情况,并能够被其他人重复进行验证。

2.2 实验选题与设计在选择实验选题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兴趣、物理原理等方面考虑。

以下是一个关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示例:题目:测量重力加速度设备和材料:- 下落时间测量装置(例如:直尺、计时器)- 物体(例如小球、砖块等)步骤:1. 准备好下落时间测量装置,确保其安全可靠并能够准确测量时间。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设计模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掌握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在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表面不光滑,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物体之间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受力情况有关。

实验器材:平面倾斜板、测力计、不同材料的木块等。

实验步骤:
1. 将平面倾斜板固定在桌边上,调整倾斜角度。

2. 在倾斜板上放置一个小木块,观察木块在倾斜板上滑动的情况。

3. 使用测力计测量木块在倾斜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4. 更换不同材料的木块,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记录实验数据。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保持测力计的正常使用状态,避免出现误差。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平稳,防止物体滑落或受伤。

3. 数据记录要准确,实验结果需要经过多次重复实验来验证。

实验结果分析: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的差异。

2. 探讨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特性、压力大小等因素的关系。

拓展实验:
1. 通过改变木块的重量、平面倾斜角度等条件,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2. 利用不同材料的板子模拟不同路面条件,研究摩擦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教学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高一物理实验设计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

高一物理实验设计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

高一物理实验设计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在高一物理实验设计中,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以实验设计中的常见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为主线,探讨高一物理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步骤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 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装置,准备所需的仪器、仪表、材料和实验原理图等。

2. 实验器材的校准与调整: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保证实验器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3. 实验操作过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操作过程的仪器使用、数据记录和观察等。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相关物理量。

5. 结果验证与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二、操作要点1. 安全操作:进行物理实验时,安全第一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穿戴实验服并戴上护目镜,根据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危险情况。

2. 仔细观察:实验中需要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

观察时要注意细节,如仪器的指针显示、液面的高度等,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3. 数据记录与处理: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测量数值和观察到的现象。

数据处理时要认真计算,注意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4. 误差分析: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误差分析,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等,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仪器的使用与调整:在操作实验仪器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调整技巧。

对于需要调整的仪器,需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正确的调整,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6. 实验量的选择与测量: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量进行测量。

高中生的物理实验趣味活动教案

高中生的物理实验趣味活动教案

高中生的物理实验趣味活动教案背景介绍在高中阶段,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活动教案,旨在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物理的乐趣。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教案内容实验一:风力发电机实验目的通过制作风力发电机,让学生了解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探索如何优化发电效率。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制作风力发电机的框架和叶片。

2. 在风力发电机上安装发电装置。

3. 测试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发电效果,并记录数据。

4. 分析数据,讨论如何优化发电机的设计,提高发电效率。

实验二:水力小车比赛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水力小车,让学生了解水压力转化为动能的原理,并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制作水力小车的车身和轮子。

2. 连接水箱和小车,调整水流,观察小车运动的速度和距离。

3. 进行小车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小车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终点。

4. 分析比赛结果,讨论如何优化小车的设计,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实验三: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探索折射和反射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学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偏折现象。

3. 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和角度。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对物体的影响,如光的聚焦和镜面反射等现象。

教学评估- 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提升- 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情况结束语通过设计这些趣味活动教案,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希望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享受物理的乐趣,并通过实践探索更多物理规律与现象。

高中物理制作火箭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制作火箭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制作火箭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火箭实验,让学生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塑料瓶
2. 热水
3. 塞子
4. 印有火箭图案的卡纸
5. 道具:喷水器、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塑料瓶装满热水。

2. 将卡纸剪成火箭形状,并固定在塑料瓶上。

3. 将塞子插入塑料瓶口,确保密封。

4. 用喷水器向塑料瓶底部喷水,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产生压力。

5. 使用火柴点燃塑料瓶口附近的氢气,观察火箭反作用力产生的现象。

实验要点:
1. 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作用力产生推力。

2. 火箭推进时,废气喷射出来,火箭受到反作用力往上移动。

3. 火箭推进的速度取决于废气的喷射速度和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

2. 不要把火箭指向人群或易燃物。

3. 实验完成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保持教室整洁。

实验延伸:
1. 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火箭设计,比较它们的推进效果。

2. 可以讨论火箭在太空中运行时的受力情况,探讨相关的物理知识。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2. 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评估他们对火箭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实验总结:
通过制作火箭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的设计及解题研究姓名学号班级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为了再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或者测量某个物理量,或者研究某个物理问题,需要设计对应的物理实验。

故课本依据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学生实验(11个高考必考实验)一、物理实验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科学的方案应有正确的物理规律为依据。

2.安全性:设计的方案应安全可靠,不会对仪器、器材、环境造成危害。

3.精确性:实验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尽可能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

4.方便性:设计方案应便于操作、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和观察。

二、高考“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三能”: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

“三会”: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解决实验题(设计性实验题)思路方法1.能独立地完成11个高考必考实验题。

要对照“三能”、“三会”落实好。

并理解课本实验的设计的技巧。

2.增强表述的准确性,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

规范书写答案,规范作图。

比如规范描点作图的要求:⑴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图。

⑵建立坐标系,标出坐标轴的物理符号和单位。

⑶选择合适的表度。

⑷描点准确,清晰。

⑸画图曲线要平滑、要细,若为一次函数关系,图像必须为直线,线的两测点迹分布均匀,让其尽可能多的点在这条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可不考虑。

⑹图象的完整性,即图像要延长到坐标轴上。

3.基本实验改进型题:借助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使用去处理问题。

4.设计型实验题:往往题目本身阐述实验的方法、使用的器材等。

要认真研究题意,并结合物理过程及物理规律形成实验原理,解决控制实验条件、处理实验数据等问题。

5.技巧性认识:⑴减少误差的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有公式法的改变为图像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⑵对实验结果的评价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要大胆答题。

⑶有些创新实验题其实是物理题,依据实验的物理过程,结合物理规律寻找物理量的关系,形成实验方法等。

实验题精选1.按照有效数字规则读出测量值.读数为_____________cm. 读数为_____________cm.读数为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cm. __________cm. __________cm. __________cm. 2.(11年上海)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t∆(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1t∆,则小车加速度a=。

和2(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3.(11年天津)(1)某同学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

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为G。

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

该金属丝的直径是mm4.(11年浙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

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 (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 。

5.(11年广东)⑴图(a )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

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

①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cm②图(b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11年安徽)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 =9.8m/s 2)⑴作出m-l 的关系图线; ⑵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7.(11年江苏)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A 挂于固定点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

弹簧测力计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 点,1 2 3cmO A B CDE图(a ) + + +++s /cm2/s 2 O0.010.020.03 0.040.050.06图(b )m /克2.52.01.51.00.50.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 × × × ×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图中A 的示数为_______N 。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 .应测量重物M 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8.(11年重庆第22(2))某同学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 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 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滑 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 ,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 ′,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 到B 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

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 ,须测出它在A 、B 间运动的 与 ,计算a 的运动学公式是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 与m 的关系为()()1g a m g M m m μμ+=-'++。

他想通过多次改变m ,测出相应的a 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μ。

若要求a 是m 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 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

③实验得到a 与m 的关系如题图4所示,由此可知μ= (取两位有效数字)-3kg图4实验题精选答案1.答案:0.56 1.095 1.178(1.180)0.3137—0.3139 0.5041—0.5043 1.1630 0.5485—0.54872.答案:(1)2222111[]2()()bd t t-∆∆(2)BC3.答案:(1)可能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读数1.704-1.706都算正确。

4.答案:①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钩码、砝码②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钩码用以改变小车的质量;砝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还可以用于测量小车的质量。

5.答案:①1.20 ②加速度一半,0.9336.答案:(1)如图所示;(2)0.248~0.2627.答案:(1)3.6;(2)D;(3)①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②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将A更换为较大的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8.答案:①位移时间②m′+m滑块上③=0.23(0.21—0 25)7、(11年全国新课标)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滑块遮光片光电门甲光电门乙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 ,记下相应的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⑴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 1、测量值s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⑵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 /t -t 图线;⑶由所画出的s /t -t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2112s v t at =-(2)如图(3)2.0 【解析】(1)由20101,2s v t at v v at =+=+得2112s v t at =-(2)见图(3)作图求出斜率k =-0.9897m/s 2,22 2.0/a k m s =≈(s)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