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事业单位专家指导:行程问题题型全汇总
公考行程题型归纳
公考行程题型归纳一、行程问题概述行程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行程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路程、速度、时间等,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形成多种复杂的题型。
二、基础行程模型基础行程模型是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包括直线行程和曲线行程两种。
直线行程模型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即速度=距离/时间。
曲线行程模型涉及到圆周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等知识点。
三、相对速度问题相对速度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难点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相对速度问题中,需要考虑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速度的合成和分解有深入的理解。
四、相遇与追及问题相遇与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运动学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相遇与追及问题中,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或者两个物体在某一地点相遇。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追及和相遇的条件有深入的理解。
五、环形跑道问题环形跑道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另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环形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环形跑道问题中,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圆形跑道上运动,它们可能迎面相遇,也可能背向而行。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环形跑道的运动规律有深入的理解。
六、多次往返问题多次往返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复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往返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多次往返问题中,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一个物体从起点出发,经过多次往返运动后回到起点。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往返运动的规律有深入的理解。
七、火车过桥问题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另一种特殊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火车过桥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火车过桥问题中,火车从桥的一端驶向另一端,同时桥上的路灯或其他物体也在移动。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火车过桥的运动规律有深入的理解。
八、时间与距离计算时间与距离计算是行程问题的核心知识点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时间和距离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行程问题的常见题型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行程问题的常见题型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的行测技巧和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一)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二)正反比关系定义若A B=固定值,则A与B成反比关系若,则A与B成正比关系(三)正反比在行程问题中的具体运用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关系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二、模拟练习例题1:甲乙二人都是从M地向P地行驶,已知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6:5的关系,问甲乙二人行走MP长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多少?中公解析:根据当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速度之比为6:5,则时间之比为5:6的关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题2:甲乙丙三人都是从M地向P地行驶,已知甲乙丙三人速度之比为1:2:3的关系,问甲乙丙三人行走MP长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多少?中公解析:根据当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速度之比为1:2:3,则时间之比为。
(路程一定可以设为1。
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例3:两名运动员进行110米栏赛跑,结果甲领先乙11米到达终点。
同样乙与丙进行110栏赛跑,结果乙领先丙11米到达终点。
如果让甲与丙进行110米栏赛跑,那么甲到终点时,丙跑了多少米?A.88B.89C.90D.91中公解析:此题需要进行比例的统一,甲乙的速度比为110:(110-11),乙丙的速度比为110:(110-11),所以进行比例的统一得到甲乙丙速度比为100:90:81。
化简得到1:0.9:0.81.也就是所甲跑完了全程,丙仅跑了全程的0.81。
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答题技巧
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答题技巧资料来源: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行程问题的重点在于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考来考去总是这三个点,那命题人如何增加难度呢?一是改变考查形式,比如直接求速度变成间接求解,二是增加因素,比如流水对船速的影响、车身长对路程的影响,等等。
但归根究底还是考一个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命题就围绕这个公式展开,一般都是已知一个或多个运动过程,每个运动过程包含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与此同时,不同的运动过程间这三个量必然存在某个共通点,比如路程相同,或者相同时间。
因此,行程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就是: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运动过程,结合问题看未知量、找出已知量,如果有多个运动过程,找出彼此之间共通点,从一点延伸到面,列出数学表达式,思路一目了然。
1、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答题技巧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考查形式,指两人(或两车等)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是研究“速度”、“相遇时间”和“两地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三个量中比较难理解一点就是相遇时间,两人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某一点。
很明显,运动时间相同,这个时间就称为“相遇时间”,做题时要谨记这个等量关系,是隐含的已知条件。
尤其,近年来考题难度有所增加,单一的相遇问题很少考,综合题比较多,因此,做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抓准核心,当题中涉及相遇问题时,谨记“相遇时间相同”这一点,利用等量关系巧妙求解未知量,化未知为已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解出最终答案。
2、行程问题之追击问题答题技巧追及问题指的是两人(物)在行进过程中同向而行,快行者从后面追上慢行者的行程问题。
它考虑的是两人(物)在相同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差。
命题人一般会从三个角度命题,直线运动中有两个:“同地不同时出发型”和“同时不同地出发型”;还有一个是环形运动中的“同时同地出发型”,这里要注意一点,它的路程差是一个隐含的已知条件,与追上次数有关。
第一次追上,路程差是一个周长,第N次追上,路程差是n个周长,做题时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很难理清思路。
行程问题 九大题型 与 五大方法 附行程问题典型例题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与“五大方法”。
很多学生对行程问题的题型不太清楚,对行程问题的常用解法也不了解,那么我给大家归纳一下。
1、九大题型:⑴简单相遇追及问题;⑵多人相遇追及问题;⑶多次相遇追及问题;⑷变速变道问题;⑸火车过桥问题;⑹流水行船问题;⑺发车问题;⑻接送问题;⑼时钟问题。
2、五大方法:⑴公式法:包括行程基本公式、相遇公式、追及公式、流水行程公式、火车过桥公式,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而且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
示意图包括线段图、折线图,还包括列表。
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
另外在多次相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ps:画图的习惯一定要培养起来,图形是最有利于我们分析运动过程的,可以说图画对了,意味着题也差不过做对了30%!⑶比例法: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数值。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有些条件(如路程、速度、时间等)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ps: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
⑷分段法: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
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⑸方程法: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或比例都很难求解时,设条件关系最多的未知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ps:方程法尤其适用于在重要的考试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行程问题公式目录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解题关键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公考行程问题技巧
公考行程问题技巧说起公考行程问题的技巧,我有一些心得想分享。
我刚开始备考公务员的时候,一遇到行程问题就头疼得不行。
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绕来绕去找不到出口。
首先呢,咱们来说说最基本的公式:路程= 速度×时间,这个就像是做饭的基本食材一样,缺了它可不行。
比如说,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问行驶了多远?这就是直接套用公式的简单例子,这时候路程就等于60×3 = 180千米。
这种简单题就像是走路碰到一块小石头,轻松就能跨过去。
那要是复杂一点的呢?假如是相向而行或者相背而行的问题,这就像两个人面对面走路或者背对背走路。
两个人相向而行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减少的速度就是两人速度之和;相背而行时,距离增加的速度就是两人速度之和。
比如说,A、B两人,A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B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他们相向而行,一开始相距20千米,问多久能相遇?这时候就可以把A和B想象成两个合作的小蚂蚁,它们共同完成20千米的路程,二者速度和是5 + 3 = 8千米/小时,根据公式时间= 路程÷速度,那就是20÷8 = 小时就能相遇啦。
对于那些追击问题,就好比是两个人在赛跑,一个人在前面跑,一个人在后面追。
后面人的速度比前面人快,快出来的那部分速度就是用来缩短他们之间距离的关键。
比如说,甲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乙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先出发1小时,甲再出发追乙,甲追乙就是他们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乙先走1小时就先走了6×1 = 6千米,甲每小时比乙多走8 - 6 = 2千米,那甲追上乙就需要6÷2 = 3小时。
对了,还有个事儿要说。
在解行程问题的时候,画图是个特别好的方法。
就像给你一堆乱线,你把它整理好画出来就清楚多了。
有时候单纯看题脑袋里乱糟糟的,但把图画出来,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我得承认,这个画图法虽然好用,但也有局限性。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总结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归纳总结拓展简单地将行程问题分类:(1)直线上的相遇、追及问题(含多次往返类型的相遇、追及)(2)火车过人、过桥和错车问题(3)多个对象间的行程问题(4)环形问题与时钟问题(5)流水、行船问题(6)变速问题一些习惯性的解题方法:(1)利用设数法、设份数处理(2)利用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段处理(3)利用和差倍分以及比例关系,将形程过程进行对比分拆(4)利用方程法求解1. 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直线上的相遇、追及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两类问题,这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行程问题解决的基础例题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题2. 两名游泳运动员在长为3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每秒游1米,乙的速度是每秒游0.6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5分钟。
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2. 火车过人、过桥与错车问题在火车问题中,速度和时间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特殊的地方是路程。
因为此时的路程不仅与火车前进的距离有关,还与火车长、隧道长、桥长这些物体长度相关下面教你一招——以静制动法解决火车过桥问题。
呵呵~~这种类型的题目,看起来复杂,眼花缭乱,其实我们可以以静制动,只看火车头或火车尾在整个行程中的路程。
而当有多个变量(火车过人、两辆火车齐头并进,齐尾并进等)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变量看做静止,只需要研究另一个变量的行程以及二者的速度和或速度差,就可以轻松求解、屡试不爽。
例题3. 一列客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
已知在客车的前方有一列行驶方向与它相同的货车,车身长为320米,速度每秒17米。
求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所用的时间。
例题4. 某解放军队伍长4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进。
一战士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排尾到排头并立即返回排尾,那么这需要多少时间?(这道题超级经典~)例题5 有2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进,12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已知快车每秒行驶18米,慢车每秒行10米,求快车车身长度多少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那么慢车车身长度是多少米。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汇总近年来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中的行程问题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例如相遇追及、队伍行程、流水行船、往返相遇等等一系列行程问题,让许多考生很是头疼。
不要怕,今天拯救你,给大家汇总了数量关系当中的行程问题的公式,通过归纳、整理、例题让各位各位考生更加清晰的掌握这些公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行程问题(1)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2) 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3)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4)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5)往返相遇问题公式: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 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以上就是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的汇总,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道例题,来帮助大家巩固!【真题演练】小张和小王两人错过末班公交车,小王以6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回家,与此同时小张以80米/分钟的速度沿反方向回家。
3分钟后小张发现小王的身份证在自己包里,于是立即调头以180米/分钟的速度跑步追小王,但每跑1分钟休息1分钟,那么从两人分开到小张追上小王需要多长时间?(追上时,小王还没到家)A.14分钟B.20分钟C.17分钟D.11分钟【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两人分开3分钟后相距(80 + 60)x3 = 420米,此时小张开始追小王,每2分钟追180 - 60 x 2 = 60米,经过5次(10分钟)追赶,可以追上60 x 5 = 300米,最后还剩420 - 300= 120米,只需120/(180 - 60) = 1分钟,则追赶总时间为10 + 1 = 11分钟。
公考行程问题经典例题
公考行程问题经典例题大家都知道,公考的行程问题可真是一个大坑,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接触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打破了“无敌”神话。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早晨一睁眼,脑袋里全是要做的事情,整个人恍若隔世似的,完全不清楚该从哪里开始。
于是,脑袋一热,就决定抓起行程表,一通乱填,搞得自己最后不仅没节奏,反倒更糊涂了。
来来来,咱们一起聊聊这些行程问题,看看怎么能少走点弯路。
行程问题嘛,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给定的条件,安排一系列的活动,最后算出来每一个活动的具体开始和结束时间。
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有点“坑”。
比如,有这么一道经典题目:你得为一名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安排几场面试,每场面试之间至少有1小时的空隙,而且不同面试的顺序是固定的。
怎么样?是不是看着就有点眼花缭乱了?这可不仅仅是计算问题,还是大脑的一场运动。
怎么安排才最合理,能让每一场面试都准时开始并结束,不掉链子,才能给考生最好的体验,免得等候过长或者错过了什么。
咱们从最基础的情况讲起,假设一开始给你一堆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目标是安排它们,确保所有活动按顺序进行,也就是最简单的排程问题。
这时候有一个重点:你得搞清楚时间的“界限”。
什么意思?就是说,一旦你把时间界限搞清楚了,安排起活动来简直就像炒菜一样,一气呵成,根本不拖泥带水。
比方说,给定几个活动,每个活动的时间限制不一样,你得先找出那个最早可以开始的活动,然后再按照顺序安排后面的活动,不能打乱它们的顺序,否则一切白费。
所以啊,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弄清楚每个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接下来咱们得说说“空档”的问题。
很多题目里,都会提到各个活动之间必须有间隔,比如说必须至少有1小时的空隙。
这样一来,你就得时刻记得计算活动结束后的间隔时间,尤其是那些“紧巴巴”的安排,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想象一下,活动A刚好结束了,你是不是应该给活动B留下足够的空档?这时候,眼睛一大亮,你才突然发现,空档的时间可以调剂着用来整理心情,喝点水,调整一下状态,毕竟考生也不是机器,需要一些喘息的空间。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之行程问题专题
五、特殊的思维方法。
整体的思维方法 例 1C、D 两地间的公路长 96 千米,小张骑自行车自 C 往 D,小王骑摩托车 自 D 往 C,他们同时出发,经过 80 分两人相遇,小王到 C 地后马上折回,在第 一次相遇后 40 分追上小张,小王到 D 地后马上折回,问再过多少时间小张与小 王再相遇?
在一条马路上小明骑车与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骑车速度是小光速度的倍每隔1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光每隔2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明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相邻两车间隔多少630千米40千米小时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之行程问题专题
QQ 群: 214066327
行程问题的“三原色”路程、速度、时间。问题千变万化,归根结底就是这 三者之间的变化。行测问题细分来看有四大类:一是相遇问题;二是追及问题; 三是流水问题;四是相关问题。 1、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也是相向运动的问题.无论是走路,行车 还是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的 核心就是速度和。 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可以表示成: 路程= 速度×时间,还可以变形成下两个关系式:速度= 路程÷时间, 时间= 路 程÷速度. 一般的相遇问题: 甲从 A 地到 B 地,乙从 B 地到 A 地,然后两人在 A 地到 B 地之的 某处相遇,实质上是甲,乙两人一起了 AB 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有: (1)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全程 (2) 全程=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例 1: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人都按原定速度 行进,那么 4 小时相遇;现在两人都比原计划每小时少走 1 千米,那么 5 小时相 遇。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可以想象,如果甲、乙两人以现在的速度(比原计划每小时少走 1 千米)仍然走 4 小时,那么他们不能相遇,而是相隔一段路。这段路的长度是多 少呢?就是两人 4 小时一共比原来少行的路。由于以现在的速度行走,他们 5 小时相遇,换句话说,再行 1 小时,他们恰好共同行完这段相隔的路。这样,就 能求出他们现在的速度和了。 【解】1×4×2÷(5-4)×5=40(千米) 这道题属于相遇问题,它的基本关系式是:速度和×时间=(相隔的)路程。 但只有符合“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相同时间相遇”这样的特点才能运用上 面的关系式。但在实际问题中、两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出发,或因题目的其他条
【推荐】行测行程问题的快速解题技巧-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行测行程问题的快速解题技巧行政是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行程问题的快速解题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行测行程问题的快速解题方法行程问题是反映物体匀速运动的应用题。
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
涉及两个物体运动的,又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
但归纳起来,不管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还是“多个物体的运动”,不管是“相向运动”、“同向运动”,还是“相背运动”,他们的特点是一样的,具体地说,就是它们反映出来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纳为:速度×时间=路程。
但一味的猜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解题速度,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比例的思想。
如何快速的运用比例的思想迅速的解决掉行程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一个关键。
【例题1】狗追兔子,开始追时狗与兔子相距20米。
狗跑了45米后,与兔子还相距8米,狗还需要跑多远才能追上兔子?A.25米B.30米C.35米D.40米【答案】B。
【解析】狗跑了45米,这是兔子在狗前方8米处,也就是距离狗的起点53米,兔子在起点20米处开始跑,那么兔子跑了33米,在相同的时间下狗和兔子跑的路程笔试45:33,也就是15:11,说明狗和兔子的速度笔试15:11,要追8米的路程根据正反比关系可以得到,当狗跑30米的时候兔子刚跑22米,狗刚好追上兔子。
此题也可以根据整除特性,兔子的速度是15的倍数,选出答案。
【例题2】甲、乙两地间的公路,汽车行全程需1.4小时,步行全程需14小时。
一个人由甲地出发,步行3.5小时后改乘汽车,他到达乙地总共用多少小时?【答案】A。
事业单位行测指导:解行程问题技巧.doc
事业单位行测指导:解行程问题技巧2018事业单位行测指导:解行程问题技巧一、比例的核心利用份数之比代替实际量之比。
也就是说直接将比例看成份数,如:A:B=3:2,就直接把A看作3份,B看作2份。
二、正反比例存在M=A×B的关系,且有不变量1、若M不变,则A与B成反比;反比即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对应的数之比,如M一定,A1:A2:A3=3:2:1,则B1:B2:B3=2:3:6。
2、若A(B)不变,则M与B(A)成正比;正比即和之前的量的比例一致,如B一定,A1:A2:A3=3:2:1,则M1:M2:M3=3:2:1。
三、具体应用例1.甲乙二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0公里每小时,乙的速度为48公里每小时,两人在距离AB中点48公里处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A.156B.324C.432D.864分析:由于甲乙两人是同时出发的,所以到相遇时两人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甲乙所走的路程和对应的速度成正比,由于V甲:V乙=60:48=5:4,所以S甲:S乙=5:4,一共走了9份,中点就是4.5份,所以甲比中点多走0.5份就对应了48公里,所以一共9份就对应864公里。
故答案为D。
例2.甲与乙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跑向B地,跑完全程分别用了3小时和4小时,下午4点时,甲正好位于乙和B第之间的中点上,问两人是下午什么时候出发的?A.1点24分B.1点30分C.1点36分D.1点42分分析:甲与乙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跑向B地,跑完全程分别用了3小时和4小时,由于跑完全程的路程相同,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T甲:T乙=3:4,所以V甲:V乙=4:3。
在同时出发的运动过程中,甲乙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甲乙所走路程和速度成正比,由于V甲:V乙=4:3,所以S甲:S乙=4:3,即甲走了4份,乙走了3份,此时甲正好位于乙和B第之间的中点上,由于甲乙之间差1份路程,所以甲距离B地也差1份路程,进而可知总路程为5份,而甲走了其中的4份,也就意味着甲走了全程的4/5,那么时间也用了全程的4/5,即3×4/5=2.4小时,用了2.4小时后是4点,所以甲乙两人是1点36分出发的,故答案为C。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
行程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广大考生普遍反映行程问题难,题型多,找不到复习重点和方向。
为了给广大考试在行程问题备课中提供高效的复习指导,中公教育专家特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行程问题作如下总结。
希望广大考试依据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的考试规律做好复习计划和准备。
一、近十年国考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根据对近十年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程问题是每年必考题型,其难度基本保持稳定。
常考比例法、列表法、流水行船问题,备考时练习行程问题要掌握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使题干条件直观展示在线段图中,便于辅助考生快速解题。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把握。
对于时间较充裕的考生,建议进行科学性、全面性的复习,对于时间不够充足或者对行程问题无法牢固掌握的考生,可以重点掌握比例法、列表法解题,熟练把握流水行船问题的公式,掌握相遇问题,会应用比例法、特值法、列表法解答流水行船问题,要学会快速画出线段图解题。
二、近十年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真题解析2004年50.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12.5米/秒,第二列车上的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共用了6秒,则第一列车的长度为多少米?()。
A.60 B.75 C.80 D.135【中公解析】答案:D。
火车过桥问题。
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属于两列车相遇问题。
路程及为第一列列车经过旅客实现的距离。
即路程为第一列列车的车身长度。
S=(12.5+10)*6=135米。
2005年42.甲、乙、丙三人沿着 400 米环形跑道进行 800 米跑比赛,当甲跑 1 圈时,乙比甲多跑 17 圈,丙比甲少跑 17 圈。
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A.85 米 B. 90 米 C.100 米 D. 105 米【中公解析】2007年53. A、.B 两站之间有一条铁路,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停在 A 站和 B 站,甲火车 4 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火车 5 分钟走的路程.乙火车上午8 时整从B 站开往A站,开出一段时问后,甲火车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上午 9时整两列火车相遇.相遇地点离A、.B两站的距离比是15:16.那么.甲火车在()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A. 8时12 分 B. 8时15 分 C. 8 时 24 分 D. 8 时 30 分【中公解析】答案:B。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行程问题解题方法汇总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行程问题解题方法汇总(温馨提示:下载文档后,按住键盘ctrl,左键点击可以打开文章链接)行程问题一直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一个热点,都是每年必考的一类题型。
在行程问题中,所考察的知识点多,常考的知识点有相遇追击问题、多次相遇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牛吃草问题、时钟问题、走走停停问题、接送问题等。
每种类型都有固定的、可套用的解题方法。
我们将其一一总结出来,并加以细致分析,最后熟练掌握之后,在考试中就可以顺利解答了。
数学运算中解题思路最广、方法最灵活的就是行程问题了。
行程问题基础知识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相离)路程追及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我们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恩能够提高我们的解题速度和能力。
深刻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巧妙解题速度的单位一般为米/秒、米/分、千米/时等,代表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代表的是一种线性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这里应注意单位时间其实是可以人为规定的,相当于方程里面设未知数为X,那么路程和速度也相对的被人为规定了,比如某人在一段时间内走过了10千米,那么他在10倍这段时间内就走过了100千米。
能够灵活的运用这种关系,对于理解题目和简化计算过程都非常有好处。
发车间隔问题发车间隔问题的典型例题如下:人在路上走,每a分钟有一辆公车从后面追上他,每b 分钟迎面驶来一辆该路公车,求发车间隔(假设发车间隔时间固定)。
那么对于这种问题我们会注意到因人走在路上与电车相遇可以是任意的时间,因此较难确定哪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是与问题有关的,但是从后面追上来的每一辆车始终有一个相同的间隔时间,同时迎面开来的车也是每辆车之间有一个相同的间隔时间,所以同一方向发出的公车具有相同的间隔路程,把这类问题转化成相遇或追及模型就非常容易解决。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事业单位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事业单位数量关系之行程问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其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数量关系的行程问题则是数量关系部分的重点、难点,一直让考生困扰。
行程问题一般包括普通行程问题、相遇追及问题、多次相遇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牛吃草问题、时钟问题,下面先为考生梳理普通行程问题和相遇追及问题。
1.普通行程问题例题:甲地到乙地,步行比骑车速度慢75%,骑车比公交慢50%,如果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并且步行返回,共用1个半小时,问: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多长时间?A.10分钟B.20 分钟C.30分钟D.40分钟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得到三种方式的速度比关系:步行:骑车:公交=1:4:8,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关系,三种时间比为:8:2:1,一个半小时即90分钟代表比例中的8+1=9份,则2份时间代表20分钟。
小结:对于普通行程问题,考生需要掌握行程的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以及各种正反比关系:如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关系。
2.相遇追及问题例题: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同时出发,不停顿的往返于A、B两地之间。
80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又过20分钟乙第一次超越甲。
则甲乙速度之比为( )。
A.1:8B.8:1C.1:9D.9:1答案:C。
解析:如下图,从出发经过80分钟,甲乙做相遇运动,即S=(V甲+V乙)×80,从出发经过100分钟,乙比甲多走了AB的全程,即S=(V乙-V甲)×100,两式联立80V 甲+80V乙=100V乙-100V甲,180V甲=20V乙,V甲:V乙=1:9。
小结:对于相遇追及问题,考生需要掌握相遇和追及的基本公式(相遇:路程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路程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并且审清题目中主体的运动轨迹,可以通过画图帮助了解。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题型总结(2)行程问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题型总结(2)行程问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题型总结行程问题一、基本类型(1)基本公式:路程=时间X速度(S=V x T)(2)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距离S=(v1+v2)X 相遇时间T追及距离S=(v1+v2)X追击时间T(3)环形运动问题环形周长S=(v1+v2)X反向运动时间T环形周长S=(v1-v2)X 同乡运动时间T(4)多次相遇问题同起点单边型多次相遇问题路程和2nS=(v1+v2)X t两边出发两边型多次相遇问题路程和(2n-1)S=(v1+v2)X t (注意:n为相遇次数,代求量。
S一般已知,同起点的第一次相遇发生在速度快的一方到达目的地后折返相遇)(5)流水行船问题顺流S= (v船+v水)*顺流时间t逆流S= (v船—v水)*逆流时间t(6)等距离平均速度V=(2V往V返)/(V往+V返)二、解题方法:方程法、图示法、赋值法、比例法。
(1)基本行程问题1、匀速运动型,常用方法:方程法&比例法破题点:关于时间、路程、速度的等量关系。
2、变速运动型:(整个过程速度不完全相同,每段的运动量是匀速的)破题点:找到题干中相等的量总路程=分段路程之和总时间=分段时间之和3、间歇运动型:(有一段或多段时间物体是静止的,即没有运动)需要注意的实际运动时间是什么破题点:路程=实际运动的时间*速度可带入选项排除法解题!(2)相遇追及问题1、单次直线型相遇;甲乙同时从A、B两点分别出发。
相遇时,其距离S,也就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S=甲乙的速度和乘以时间。
2、单次直线型追击:甲乙都从A出发,速度慢的一方先出发,速度快的后出发,然后追上,则等量关系为:在速度快的一方出发时,速度慢的一方已经先出发走了S,S=速度差乘以速度快的一方走的时间,也就是速度快的一方追赶用的时间。
3、多次直线型相遇两地距离S=(v1+v2)X t除以(2n-1),n为相遇次数即:相遇次数n=S除以(v1+v2)X t4、环形相遇问题:甲乙从同一点同时出发,环形周长S=(v1+v2)X t若甲乙有相隔距离,则用周长减去相隔距离若不是同时出发,则时间一般考虑后出发的,先出发的一方时间另行计算出先出发的距离。
行测行程问题解题方法
行测行程问题解题方法
行测中的行程问题通常都是与时间、距离、速度等相关的运动问题,常见类型有相向出发、相遇、交错等。
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解题方法:
1. 画图法
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绘制出相应的图形,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比如相向而行问题,可以画出两人相向而行的图形,标上相对速度,根据两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出两人相遇的时间点;而对于相遇问题,则需要画出两人的运动轨迹,通过交点来确定两人相遇的时间和位置。
2. 路程、速度、时间图
在解题时可以采用路程、速度、时间图的方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现出来。
比如相向出发问题,可以将两人行程的路程距离、速度和时间用图表来表示,将两者之间的距离表示为一条线段,两人相遇的点为交点,从而计算出两人相遇的时间。
交错问题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
3. 解方程法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可以采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
首先需要根据问题中所给的条件列方程,然后化简、代入、消元,在数学上求解出问题的答案。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综上所述,行测中的行程问题需要注意细节问题,例如要注意两人相遇的时间点还是距离、速度在题目中是否有单位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解答,都需要对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进行仔细分析,清晰表达,逐步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练习过程中建议多做一些类似题目,加强理解和运算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归纳总结拓展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归纳总结拓展简单地将行程问题分类:(1)直线上的相遇、追及问题(含多次往返类型的相遇、追及)(2)火车过人、过桥和错车问题(3)多个对象间的行程问题(4)环形问题与时钟问题(5)流水、行船问题(6)变速问题一些习惯性的解题方法:(1)利用设数法、设份数处理(2)利用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段处理(3)利用和差倍分以及比例关系,将形程过程进行对比分拆(4)利用方程法求解1. 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直线上的相遇、追及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两类问题,这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行程问题解决的基础例题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题2. 两名游泳运动员在长为3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每秒游1米,乙的速度是每秒游0.6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5分钟。
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2. 火车过人、过桥与错车问题在火车问题中,速度和时间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特殊的地方是路程。
因为此时的路程不仅与火车前进的距离有关,还与火车长、隧道长、桥长这些物体长度相关下面教你一招——以静制动法解决火车过桥问题。
呵呵~~这种类型的题目,看起来复杂,眼花缭乱,其实我们可以以静制动,只看火车头或火车尾在整个行程中的路程。
而当有多个变量(火车过人、两辆火车齐头并进,齐尾并进等)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变量看做静止,只需要研究另一个变量的行程以及二者的速度和或速度差,就可以轻松求解、屡试不爽。
例题3. 一列客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
已知在客车的前方有一列行驶方向与它相同的货车,车身长为320米,速度每秒17米。
求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所用的时间。
例题4. 某解放军队伍长4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进。
一战士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排尾到排头并立即返回排尾,那么这需要多少时间?(这道题超级经典~)例题5 有2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进,12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已知快车每秒行驶18米,慢车每秒行10米,求快车车身长度多少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那么慢车车身长度是多少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事业单位专家指导:行程问题题型全汇总
中公教育黄思林老师:行程问题是考过行测的人最怕遇到的,因为行程问题变化形式非常多,题型也多种多样,要完全做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针对此问题,中公教育专家们总结出了行程问题里面会考到的大部分题型,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一、相遇问题
1.一次相遇
例1.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54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时。
问:假设甲乙相遇地点为C,则CB相距多少千米?这一段路程和甲乙第一次相遇时乙走过的路程是什么关系?
中公解析:CB为30千米,即为到第一次相遇时乙走过的路程。
甲再一次回到C点是从B到的C,故甲走过的路程实际上是一个全程加上CB,即54+30=84(千米);甲乙再一次相遇的时候,两人走过的路程和为3倍的全程,每个人所走过的路程也是他第一次相遇时走过的路程的3倍,则甲走过的路程是24×3=72(千米)(甲第一次相遇时走过的路程为4×6=24千米)。
2.多次相遇
例2.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以均匀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离A地6千米,继续前进,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中公解析:根据“多次相遇中的2倍关系”原理,可知甲从第一次相遇之后到第二次相遇走了6×2=12千米,在整个时间段内甲走了6+12=18千米。
因为甲是到达B地之后返回,相遇地点距离B
地3千米,因此AB两地间的距离是18-3=15千米。
3.环行相遇问题
例题3.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背向出发,沿400米环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两人至少经过多少分钟才能在A点相遇?【2011-事业单位】
A.10
B.12
C.13
D.40
中公解析:甲、乙要在A点相遇,则甲、乙行走的路程必是400的整数倍,而甲乙的速度和是130米/分钟,设所需时间为t,则有130t必然是400的倍数,排除A、B、C三项,选择D。
若正面求解:甲走一圈需400÷80=5分钟;乙走一圈需400÷50=8分钟,取5和8的最小公倍数,即40分钟。
二、追及问题
1.两者追及问题
例4.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的速度是100公里每小时,汽车B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公里,此刻汽车A在汽车B前方80公里处,汽车A中途加油停车10分钟后继续向前行驶。
那么从两车相距80公里处开始,汽车B至少要多长时间可以追上汽车A?
A.2小时
B.3小时10分
C.3小时50分
D.4小时10分
中公解析:汽车AB间的追及距离为80公里,当A车加油停车时两者的速度差为120公里每小时,
当A车行驶时两者速度差为120-100=20公里每小时。
A车加油的10分钟B车追上120×=20公里。
剩下80-20=60公里,B车追上用时为60÷20=3小时。
故汽车B至少要3小时10分钟可以追上汽车A。
备考:相遇问题里面有多次相遇,那么追及里面的多次追及有没有,如果有是怎么样的情况?
1.环形追及问题
例5.甲乙分别在环形跑道的直径上同时同向出发,环形跑道周长为60米,甲得速度为60米/分,乙的速度为70米/分,那么乙要多少分钟才能第二次追上甲?
中公解析:甲乙为追及问题,甲乙的速度差为10米/分,环形周长为60米,所以第一次追上的追及路程为30米,所以用了3分钟,第二次追上甲追及路程为一个环形跑道的周长,即需要用6分钟,那么总共用了9分钟。
三、流水行船问题
例6.一客船往返于A、B两地,已知A、B相距36千米,客船一往一返分别需要2小时和3小时,假设水流速度保持不变,求水流速度及船速分别是多少千米/小时?
A.5,13
B.4,14
C.3,15
D.2,16
中公解析:设水速为x千米/小时,船的静水速度是y千米/小时,则有下面两个方程:,
,解得:x=3,y=15
备考:商场里面的扶梯问题;人在风中行走…等也属于流水行船问题。
四、牛吃草问题
例7.有一牧场长满牧草,每天牧草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A.8
B.6
C.5
D.4
中公解析:此题为典型的牛吃草问题。
设一头牛一天吃草量为1,牧草的生长速度为x,牧场可供25头牛吃t天。
根据题意可得(10-x)×20=(15-x)×10=(25-x)×t,由第一个等式解得x=5,代入x解得t=5天,故选择C。
备考:池塘抽水问题;森林砍树问题...也都属于牛吃草问题。
五、时钟问题
例8.四点半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直线的时刻为( )。
A.4点40分
B.4点45分
C.4点54 分
D.4点57分
中公解析:时针一小时走30度,每分钟走0.5度;分针1分钟走6度。
四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45度,则第一次成直线需要(180-45)÷(6-0.5)=24又分,即4点54又分时第一次成直线。
备考:时钟问题里面还常常考一个钟坏了,经过多少时间,坏钟实际时间等。
六、接送问题
例9.AB两个连队同时分别从两个营地出发前往一个目的地进行演习,A连有卡车可以转载正好一个连的人员,为了让两个连队的士兵同时尽快到达目的地,A连士兵坐车出发一定时间后下车让卡车回去接B连的士兵,两营的士兵恰好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营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为32千米,士兵行军速度为8千米/小时,卡车行驶速度为40千米/小时,求两营士兵到达目的地一共要多少时间?
中公解析:由于卡车的速度为士兵行军速度的5倍,因此卡车折回时已走的路程是B连士兵遇到卡车时已走路程的3倍,而卡车折回所走的路程是B连士兵遇到卡车时已走路程的2倍,卡车接到B 连士兵后,还要行走3倍B连士兵遇到卡车时已走路程的才能追上A连士兵,此时他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因此总路程相当于4倍B连士兵遇到卡车时已走路程,所以B连士兵遇到卡车时已走路程为8千米,而卡车的总行程为(3+2+3)×8=64,这一段路,卡车行驶了64/40=1.6小时,即1小时36分钟也是两营士兵到达目的地所花的时间。
备考:这是车速固定,人速不同的情况。
那么如果人速不同,或者车速不同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去中公解析?
中公教育黄思林老师:在此只是对行程问题的题型做了一个总括,属于概括性的东西。
有关行程问题更多详细精彩的讲解,考生们可以通过中公的精讲班和网校视频公开课进行深入了解。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