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原创]杂环化合物
![[原创]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b06d4d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3.png)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在环状有机化合物中,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非碳原子时,这类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这些非碳原子叫做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氮、氧、硫。
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其数量几乎占已知有机化合物的三分之一,用途也很多。
许多重要的物质如叶绿素、血红素、核酸以及临床应用的一些有显著疗效的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等,都含有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内酯、交酯和环状酸酐等环也含有杂原子,如但由于它们与相应的开链化合物性质相似,又容易开环变成开链化合物,所以不包括在杂环化合物之内。
本章主要讨论那些环系比较稳定,并且有不同程度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杂环化合物可按杂环的骨架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
单杂环又按环的大小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稠杂环按其稠合环形式分为苯稠杂环和稠杂环。
(一)音译法杂环化合物的命名主要采用外文译音法,按英文名称译音,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例如:H 2C COH 2CCOO CH 2CCH 2CH 2O O H 2C丁二酸酐δ-戊 内酯N H Pyrrolo 吡咯O Furan 呋喃S thiophono 噻吩N NH 咪唑Imidazole SNthiazole 噻唑N Pyridino吡啶O Pyrin 吡喃N NPyrimidine 嘧啶NH Indole 吲哚N NN N H Purine 嘌呤音译法是根据国际通用名称译音的,使用方便,缺点是名称和结构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二)以相应的碳环母核命名即在相应的碳环的名称上冠以杂原子的名称。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原则:1.以杂环为母体,编号从杂原子开始。
环上只有一个杂原子时,杂原子的编号为1,依次用2、3、4…;或从临近杂原子的碳原子开始,标以希腊字母α、β、γ,邻近杂原子的碳原子为α位,其次为β位,再次为γ位。
2.当杂环上连有-R ,-X ,-OH ,-NH 2等取代基时,以杂环为母体,标明取代基位次;如果连有-CHO ,-COOH ,-SO 3H 等时,则把杂环作为取代基。
杂环化合物

+ H2SO4 S
2)H2 )
25℃
S
SO3H
S
4. 用途:合成药物 用途:
H2 MoS2
S
(四)吡咯
N H
含氮化合物的碱性取决于氮原子上未共用 电子对与H 结合能力。 电子对与 +结合能力。 1.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 131℃,难溶于 1.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b.p 131℃,难溶于 物理性质 易溶于醚或醇中。 水,易溶于醚或醇中。 鉴别:盐酸松片反应呈红色。 鉴别:盐酸松片反应呈红色。
N H
O
S
2. 吡啶
sp2杂化 共平面 大π键 π电子数为6,符合休克尔规则(4n+2)。 电子数为 ,符合休克尔规则( )。 具有芳香性(比苯小) 具有芳香性(比苯小) 电负性: 电负性:N>C,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 , 亲电取代比苯困难,且主要为β 位 比苯困难 低,亲电取代比苯困难,且主要为β-位。 比较容易发生亲核取代,且主要在α 位 比较容易发生亲核取代,且主要在α-位。 容易发生亲核取代 碱性。 N上有未共用电子对,容易接受质子,具有碱性。 上有未共用电子对,容易接受质子,具有碱性
CHO
α-呋喃甲醛 呋喃甲醛
HO CH CH OH H CH C H CHO OH OH
戊糖
稀HCl
O
CHO + 3H2O
2. 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b.p 161.7℃,在光、热空气 无色液体, ℃ 在光、 中,很快产生树脂状聚合物 黄→褐→黑 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遇苯铵醋酸盐溶液呈深红色, 遇苯铵醋酸盐溶液呈深红色,也能鉴别戊糖
7
N N N N H
2 4 8 3 9
5
O
苯并吡喃(氧杂萘) 苯并吡喃(氧杂萘)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N NH
HN N
卟 吩
Woodward 20岁获博士学位,30岁当教授,48岁时 (196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一生人工合成了20多种结构 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当之无愧的有机合成大师。
CH=CH2 H3C N
+
CH3 CH=CH2 N
Fe Cl N H3C HOOCCH2CH2 N
-
CH3 CH2CH2COOH
乙 酸 酐 O +CH3COONO 2 -5~-30 C 乙 酸 酐 S +CH3COONO 2 -10 C
0 0
O
NO2
+CH3COOH +CH3COOH
S
NO2
+
N H
N SO3
+
-
C2H4Cl2
100 ¡ æN H来自SO3H+
N
(二)化学性质
(3)磺化反应
+
N H N SO3
+ -
C2H4Cl2
(二)化学性质
3、亲电取代反应
比苯容易,亲电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α位上。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吡咯 >呋喃>噻吩>苯
(1)卤代反应
O
S
+ Br2
二氧六环
0℃
乙醚 0℃
O
S
Br
Br
+ Br2
(二)化学性质 (2)硝化反应
乙 酸 酐 N H +CH3COONO 2 -10 C
0
N H
NO2 +CH3COOH
沸点:吡咯、噻吩和呋喃分别为131℃、84℃、31℃
(二)化学性质
1、酸碱性
吡咯碱性极弱, 氮上的氢原子显示出弱酸性, pKa为17.5, 能与强碱共热成盐。
杂环化学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第一节杂环化合物:在环状化合物中,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元素的原子时,称为杂环化合物。
一、 分类和命名 1. 分类:五元 含O环大小 六元 杂原子 含N稠杂环 含S2. 命名:按外文名词译音,并以口做偏旁,表示环状化合物。
例如:呋喃,读作“夫南”杂环编号:⑴ 单杂环编号时,总是以杂原子为”1”位.⑵ 环中有相同的原子则由带取代基的一个杂原子开始.(或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个杂原子开始.)⑶ 如果环中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杂原子,则按照O---S----N 的顺序编号. 例如:Ⅰ 五元环:N HOSNN HNN HNS呋喃 噻吩 吡咯 咪唑 吡唑 噻唑 五元环中含多个杂原子的,其中有一个为氮原子的叫做唑. Ⅱ 六元环:ON621345NN 621345N N621345吡喃 吡啶 咪啶 吡嗪Ⅲ 稠杂环N HN N N N HO11122233344455566677789吲哚 嘌呤 苯并吡喃NN N NNN11122233344455566677788喹啉 异喹啉 喋啶二、结构与芳香性:1. 呋喃:有芳香性。
2. 噻吩:有芳香性。
S::3. 吡咯:有芳香性。
N H::4. 吡啶:有芳香性。
NO::三、性质:(呋喃、噻吩、吡咯、吡啶)1.亲电取代反应:同芳环一样:可以发生卤代、硝化、磺化及傅氏反应。
呋喃、噻吩、吡咯等富电子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当两个α位被占时才可能进入β位;反应的活性比苯大。
吡啶等缺电子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β位;反应的活性比苯小。
⑴卤代反应:O -0℃Cl2OCl+Cl Hα-氯代呋喃O 0℃BrHOBr+BrHα-溴代呋喃S CH COOHSBr+BrHα-溴代噻吩吡咯极易被卤代:N HNaOHNHIIII+I H2,3,4,5-四碘吡咯+I24 NH SO+Br2NBr+BrH~300℃β-溴代吡啶⑵硝化反应:硝化试剂-乙酰基硝酸酯(CH3COONO2)低温下反应。
十二 杂环化合物

(二) 喹啉
N
重要的衍生物
OH CH3O N CH3 CH(CH2)3N(C2H5)2 N N HO O O O
扑疟喹啉
10-羟基喜树碱
1 喹啉的碱性
.
. . . . . . . . . .N
.
.
PKb
N 9.1
N 8.8
喹啉的碱性与吡啶相当
2 亲电取代
6
5 8
4
N
活化环 7
3 2
1
钝化环
有利于亲核取代生, 且主要发生在2位
CH2CHCOOH N H 色氨酸 OH HO O NH2 N H 色胺 O O CH OH OH S O 硫靛蓝 S CH2CH2NH2
(一) 吲哚
[试分析] 亲电取代发生在苯环还是杂环上?
3
..
并指出具体位置。
亲电取代主要发生在杂环3位
N H
N N C6H5 N H + C6H5N
+
N ClN H
综上所述:亲电取代主要发生在吡啶环的β位,、位 不发生反应。
Br2
300℃ HNO3, H 2SO4 300℃ H2SO4, HgSO4 220℃
Br N NO2 N S O3H N
N
吡啶环也象硝基苯一样,不能发生傅克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3、 亲核取代反应
吡啶环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位,以位为主。
C6H5Li
+ LiH N C6H5
N
CH3ONa
N
Cl
Cl CH3OH
N
OCH3
NH2
+ NH3 N N
+ HCl
4、 氧化
CH3
第10章 其他类有机化合物简介

3 4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有机化学
一、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1.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
从化学结构上看,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 或者是能水解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即分子中含 有下列结构:
2.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一般根据它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可
分为三大类。 ①单糖 ②低聚糖
葡萄糖是醛糖,分子中含醛基,所以有醛基的化学性质,
易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有机化学
二、单糖
(3)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 2. 果糖 (1)果糖的来源和结构
(2)果糖的性质和用途 果糖可用作食物、营养剂和防腐剂。它在人体内极 易转变为葡萄糖,在食品工业中也可作调味剂。
有机化学
三、低聚糖
1. 蔗糖
蔗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二糖,它广泛存在于植 物的茎、叶、根、种子和果实内,其中以甘蔗和甜菜含 量最多,故称为蔗糖或甜菜糖。 2. 麦芽糖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有机高分子
多糖类化合物。它们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构 成植物基干的基础。
有机化学
第三节 高分子化合物
1 2
3 4
概述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高分子材料
有机化学
一、概述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含义 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是由许多链节结构相同而聚合度不同
有机化学
四、合成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
成材料及涂料、黏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这些新型的合成材
料,一般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弹性好,可塑性、绝缘性和耐 腐性好等特点,是一般天然材料所没有的,所以在工业、农业 、航空、医疗卫生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塑料 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成分,在加工过程 中可塑制成型,而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多数塑料
第17章 杂环--2

-吡啶甲酸 3-吡啶甲酸
§17-1 概 述
二、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1、五员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如吡咯。在吡咯中,成环的五个原子(1个N,4 个C)均为sp2杂化,形成三个键,2p轨道以侧面交 盖形成大键,其环上的电子数符合4n+2,因而具 有芳香性。 • •
H H
C C
•
H N H
吡咯分子中的键
§17-3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Br2 0℃
Br– Br–
N H
–Br –Br
2,3,4,5-四溴吡咯
CH3COONO2
–NO2 N 2-硝基吡咯 H –SO3H N 2-吡咯磺酸 H –COCH3 N 2-乙酰基吡咯 H
N H
SO3 N·
不能用混酸、 H2SO4直接 (CH3CO)2O 硝化、磺化
§17-3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E
EE E E AA A A E A
E E
中间体有三个主要共振式 中间体有三个主要共振式 中间体有三个主要共振式 中间体有三个主要共振式 中间体有三个主要共振式 较稳定 较稳定 较稳定 较稳定 较稳定 满足八隅体 贡献大
E E H H
E - H+ A
E+ E+
A A
A
E
A A
中间体有三个主要共振式 较稳定 A A
§17-3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2、六元杂环化合物
0.95 ① 亲电取代: 0.85 N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杂环上的电子 N 云密度降低,因而比苯难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吡啶的一元取代总是发生在间位。
+ Br2
N
0.82
浮石催化 300℃
FeBr3 50℃ H2SO4 300℃ H2SO4 50-60℃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2004年8月13日
(三) 六元杂环化合物
N N 吡啶 N 嘧啶 H2N N 磺胺嘧啶(SD) SO2 NH N
(1) 碱性与亲核性
由于氮上孤对电子与苯环共面,不参与环体系的共轭 由于氮上孤对电子与苯环共面,不参与环体系的共轭, 所以吡啶有碱性和亲核性,且碱性大于苯胺: 所以吡啶有碱性和亲核性,且碱性大于苯胺:
(
。) b.p81 C
(苯层)
浓 H2SO4 室温 分液 蒸馏
无噻吩苯
S 。 ( b.p84 C) .
S
SO3H (酸层)
2004年8月13日
付氏酰基化: 付氏酰基化:
N H
+(CH3CO)2O
150-200 C 60%
。 N H COCH3
2004年8月13日
(2) 加成
O N H
+ H2 + H2
2004年8月13日
例:
N N N
+ Br2
。 300 C
以上
Br N
β溴代吡啶
+ H2SO4 + 混酸
350 C
。 。 N
SO3H NO2 N
β吡啶磺酸
300 C 24h
β硝基吡啶 (产率很低, 6%) 约
2004年8月13日
(3) 亲核取代
N N
+ NaNH2 + KOH
N NH2 N OH
能与强酸成盐
不能与强酸成盐, 不能与强酸成盐,遇酸分解
2004年8月13日
另一方面,吡咯有弱酸性: 另一方面,吡咯有弱酸性:
N H
+
KOH(S)
H2O
N+ K
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

号时,把连有氢原子的杂原子编号为 , 号时,把连有氢原子的杂原子编号为1,并使其余 杂原子的位次尽可能小 。
CH3
4
N3
N 2 1
4 –甲基咪唑 甲基咪唑
(3)如果环上有多个不同杂原子时,按氧、硫、 )如果环上有多个不同杂原子时,按氧、
氮的顺序编号
H 3 C
4
N
3
H 3 C
5
S
1
2
4,5–二甲基噻唑 二甲基噻唑
+
H2 O
吡啶的硝化反应需在浓酸和高温下才能进行, 吡啶的硝化反应需在浓酸和高温下才能进行,硝基 主要进β-位 主要进 位。
(3)磺化反应 )
+
O N
+ SO 3
C2H4Cl2 室温三天 O SO 3H
+
N
+
N H
N
+
SO3Biblioteka -C2H4Cl2100 ℃
N H
SO3H
+
N
吡咯,呋喃对酸很敏感,强酸能使它们开环聚合, 吡咯 呋喃对酸很敏感,强酸能使它们开环聚合,常用温和的非质子 呋喃对酸很敏感 磺化试剂:吡啶与SO 的加成物。 磺化试剂:吡啶与 3的加成物。
4
N3
4 5
N3 S1
2
O
S
N H
5
N1
2
呋喃 噻吩 吡咯 (furan) (thiophene) (pyrrole)
咪唑 (imidazole)
H
噻唑 (thiazole)
4 5
N3 N1
2
O
吡喃 (pyran)
6
N
吡啶 (pyridine)
第17章 杂环化合物

双烯合成:呋喃、吡咯、噻吩都含有共轭二烯结构, 理论上都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 芳香性最弱的呋喃很容易进行双烯合成反应,和顺丁
烯二酸酐加成,主要生成内式异构体。
CO
O +
O O
30℃
O H H + O O
O O H O H
CO O
吡咯一般不发生双烯合成。
内式(90%)
噻吩基本上不发生双烯加成,即使在个别情况下生成也 是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体,直接失硫转化为别的产物。
H3C
CH3COONO2
N H
(CH3CO)2O , -10 ℃
N H
NO2
CH3COONO2
S
(CH3CO)2O , -10℃
S
NO2
呋喃比较特殊,先生成稳定的或不稳定的2,5-加成产物, 然后加热或用吡啶除去乙酸,得到硝化产物。
CH3COONO 2
O
5℃ -30 ~ -
O
+
H NO 2
H CH 3COO
(196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Ⅲ、与生物有关的杂环及其衍生物举例
CH2 H3C N H3C H N H H O O COOCH3 CH3 CH3 Mg N CH3 N R CH3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R=CH3:叶绿素A R=CHO:叶绿素B
O
CH3 CH3 CH3
Ⅲ、与生物有关的杂环及其衍生物举例 血红素:
Ⅰ、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 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N H (pyrrole) 吡咯 N N (pyrimidine) 嘧啶
O (furan) 呋喃
S (thiophene) 噻吩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S
N H
O
C、S、N、O中电负性是O > N >S >C 因此芳香 性的强弱为以上排列。
(2) 五元杂环化合物是富电子体系,而苯环为等电子 体系,故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高,其亲电取代反应比苯 容易,尤其易发生在α- 位。杂原子的存在相当于在环上 引入了― NH2、―OH、 ―SH 等活化基团而使环活化, 故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泼顺序是:
1. 五元杂环化合物
4 3 2
Z
C
C2
C3
C3
C4
呋喃 吡咯 噻吩
0 .1 3 6 (0 .1 4 3 ) 0 .1 3 7 0 (0 .1 4 7 ) 0 .1 7 1 4 (0 .1 8 2 )
0 .1 3 6 1 0 .1 3 8 3 0 .1 3 7 0 C =C 0 .1 3 4
0 .1 4 3 0 0 .1 4 1 7 0 .1 4 2 3 C C
发生部分α位。富电子五员杂环与吡咯相似。
O + C H 3C O O N O 2 硝酸乙酰酯
-5 ~ 3 0 ℃ __
O
0℃ 乙酸或乙酐
-1 0 ℃ 乙酐
4
N O 2 + C H 3C O O H
S
+ C H 3C O O N O 2
__
S
__
N O 2 + C H 3C O O H
N H
+ C H 3C O O N O 2
S 四氢噻吩
N H
+ 2H 2
Ni 200℃
N H 四氢吡咯
+ H2 N
Pt C H 3C O O H
N H
碱性强弱:六氢吡啶 > 吡啶 (仲胺) (叔胺)
13-杂环

N9 H 嘌呤 purine
N3
N 10
4
蒽
吖啶 acridine
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包括基本环和环上取代基 两部分,取代基的命名与一般化合物大体一致。
1.杂环基本环的命名
简单的杂环(看作杂环的基本环)都有一特 定的名称,按英文音译名选择相应的汉字,旁 边加“口”,表示环状化合物:
+ 2 HCl O H2 己 二胺 H2O 己 二酸 Cl(CH2)4Cl NaCN NC(CH2)4CN
二、α-呋喃甲醛(糠醛)
1. 制备
C5 H8O4 + n H2O n 稀HCl n C5 H10O5
戊聚糖
HO CH CH OH H
戊醛糖
HC HC O CH C CHO + H2O
H CH HO C OH
氧化硫的加合化合物。
+ SO3 N
CH2Cl2 室温
N SO3
(固体,含量90 %)
噻吩比较稳定,既可以直接磺化(产率稍低), 也可以用温和的磺化试剂磺化。
O
ClCH2CH2Cl
SO3-
N H
O
+
N SO3
r. t. 3 days N H
-
O3 S
O
SO3-
N H
ClCH2CH2Cl
Ba(OH)2
CH2 CH2 CH3 CH3 + 4S 600~650 oC + 3 H2S S
2 HC CH + S
2 HC CH + H2S
300 oC S
Al2O3 400 oC S +
H2
3.鉴别: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在非强酸性条件下,有些亲电试剂也可以在吡 啶环上进行。
亲核取代反应
喹啉和异喹啉也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喹啉 在2位C, 4位C较少。异喹啉主要在1位C,几乎没有 3位C的产物。
氧化反应
衍生物
喹啉的衍生物是许多生物碱的母体结构
H
CH3O H
HO
N H
CH3O
N
N 奎 宁 (金 鸡 纳 霜 )
1
嘧啶pyrimidine mp 22oC
4
5 N3
6
2
N
1
吡嗪pyrazine
mp 57oC
4
5
N3
6 N2 N
1
1, 2, 3-三嗪
4
5N 3
6 N2 N
1
1, 2, 4-三嗪
4
5N
3
N
6
2
N
1
1, 3, 5-三嗪
都有弱碱性,但比吡啶碱性弱。
最重要的衍生物是嘧啶衍生物,在生理和药理上 有重要地位:
黄样离子
CH3 HO
CH3
O CH3
O 黄酮
VE
第三节 稠杂环
一、苯并五元杂环
N
O
S
N
茚
H 吲哚
苯并呋喃
苯并噻吩 异 吲 哚
mp52oC bp173~175oC bp221oC
N
N
N
N H
O
S
苯 并 咪 唑 苯 并 恶 唑 苯 并 噻 唑
N
N N
N N
H
H
吲 唑 苯 并 三 唑
吲哚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
制备:甘蔗渣、花生壳、高粱杆、棉子壳等含 有戊多糖,将它们打碎放入反应釜,加入稀硫 酸,通入水蒸气加热,戊多糖水解为戊糖,戊 糖失水成糠醛。
第14章杂环化合物

43
5 12
S
NH2
5 43 61 2
N
CH3
Br
Br
' 43
5 12
Br ' N
Br
H
2-氨基噻吩 3-甲基吡啶 (氨基噻吩) (甲基吡啶)
2,3,4,5-四溴吡咯 (,,,-四溴吡咯)
2.环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杂原子时,应 使杂原子位次之和最小,并将连有氢原子或取 代基的杂原子编号定为1。如环上有不同杂原子 时,按O、S、-NH-和-N=的顺序编号。
sp2杂化轨道上,伸向环平面外侧,未参与
共轭,可结合质子,因此吡啶具有弱碱性。
H
H
H
N
H
H
吡啶的分子轨道示意图
d+
d-
d-
d+ N
d+
d-
电子云的 交替极化
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分布不平均,氮原 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大,碳原子的电子云 密度较低,尤其是氮原子邻位、对位的电 子云密度降低得比间位多,所以吡啶的亲 电取代反应比苯难,并且主要发生在间位 (即位)上。像吡啶这类环碳上的电 子云密度比苯低的芳杂环亦称为“缺” 芳杂环。吡啶是一个极性分子;氮原子的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方向一致。
3.尿酸(urate):2,6,8-三氧嘌呤称为尿 酸
O HN ON
H
NH NO H
OH
N
N
HO N
N OH H
2,6,8-三氧嘌呤(酮型) 2,6,8-trioxypurine
2,6,8-三羟基嘌呤(烯醇型) 2,6,8-trihydroxypurine
第二节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机能不可缺少的微 量有机化合物.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D、K、E 水溶性维生素: B族 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 素P等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0.1431 0.1361
0.1362 O 0.70D
0.1423 0.1370
0.1714 S 0.51D
芳香性: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N H
1.58D
键长
0.1429
0.1371
0.1383 N H
1.81D
8
2、吡咯、呋喃、噻吩的化学性质 (1) 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N S
浓H2SO4,SO3
N S
1,2-唑取代 在4-位
Br
N
Br2
N AcOH-H2O
H
N N H
N
O2N N
HNO3,H2SO4
N
N
H
H
O2N NH 咪唑环取代在4-位
N
N 发烟H2SO4
S
HgSO4, 250℃ HO3S
N
噻唑环取代以5-位为主
S
25
唑的烷基化或酰基化通常发生在氮原子上。
N CH3I S
碱性:
NH O pKa -2.03
H N O 1.3
H N S 2.4
NH N H 2.5
1,2-唑与1,3-唑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有:
H N N H 7.0
1,2-唑 1,3-唑
N>
N H
N >
N H
N>
N
S
O
N
> S
N O
24
亲电取代反应
N HNO3,H2SO4 O
O2N N
O
HO3S
H2S
O
NH
3
H2O
H 2S
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作用
有皮肤潮红、瘙痒、胃肠道反应,轻度肝功能减退 及视觉障碍等。
———副作用
特殊功效
1、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轻胃肠障碍; 2、使皮肤更加健康; 3、预防和缓解严重的偏头痛; 4、减轻腹泻现象; 5、治疗口腔、嘴唇炎症,防止口臭;
硝苯吡啶(nifedipine)
又名硝苯定、硝苯地平、心痛定
扩张型心肌病
由于血管平 滑肌对该药的敏 感性较心肌强 3~10倍,故此,在 剂量不足影响心 肌收缩力时,已 有明显扩张外周 小动脉作用,降 低心脏后负荷,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
•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 •提高心肌缺血耐受性 •降低外周阻力 •使心率反射性加快。
糖尿病高血压
•明显扩张血管, 改善胰岛的血 液供应,降低血压 •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并能抑 制某些与胰岛素“对抗”的激 素, 提高胰岛素水平
•影响肝脏葡萄糖的输出量, 使 血糖下降。
肾绞痛。
贲门失弛缓症。
肺心病急性期。
其他疾病
支气管哮喘。 瘀胆型肝炎。
急性腹痛。
慢性腹泻。
2.制备
-NO2 C6 H5 CHO+2CH3 COCH2 COOCH3 +NH3
Ⅰ Ⅱ Ⅲ
→
△
3.硝苯吡啶的临床应用
硝苯吡啶
Ca+
主要作用机理为阻滞钙离子通道 。而血管细胞对其尤为敏感。
Before 3 钙离子在人体中的作用
1.钙离子是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2.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 3.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 4.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
目录
两种物质
维生素பைடு நூலகம்p 硝苯吡啶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吡咯、呋喃和噻吩的结构
噻 吩 吡 咯
呋 喃
O
S
N H
O:1s22s22p4
S:1s22s22p63s23p4
N:1s22s22p3
呋喃、噻吩、吡咯都表现出与苯相似的芳香性。 芳香性大小比较: 苯>噻吩> 吡咯>呋喃。
二、五元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呋喃是无色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噻吩与苯共存于煤焦油中,噻吩是无色而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吡咯存在于煤焦油和骨焦油中,是无色液 体,有弱的苯胺的气味。 水溶性: 溶解1份吡咯、呋喃及噻吩,分别 需要17、35、700份的水。
乙 酸 酐 O +CH3COONO 2 -5~-30 C 乙 酸 酐 S +CH3COONO 2 -10 C
0 0
O
NO2
+CH3COOH +CH3COOH
S
NO2
+
N H
N SO3
+
-
C2H4Cl2
100 ¡ æ
N H
SO3H
+
N
(二)化学性质
(3)磺化反应
+
N H N SO3
+ -
C2H4Cl2
(5)氢化反应
四氢噻吩
(6)鉴别反应 噻吩和靛红在硫酸作用下呈蓝色; 呋喃蒸气使盐酸浸过的松木片显绿色; 吡咯蒸气遇盐酸浸过的松木片显红色。
三、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1、呋喃及其衍生物
呋喃甲醛又叫糠醛,化学性质与苯甲醛相似,能 发生银镜反应;遇苯胺醋酸溶液呈深红色,此反应用 以鉴定糠醛;糠醛遇盐酸浸过的松木片显绿色。
杂环化合物

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按外文名词音译 成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N H (pyrrole) 吡咯 N N (pyrimidine) 嘧啶
O (furan) 呋喃
S (thiophene) 噻吩
N H
干乙醚N MgX源自N COR RI N RN H N H
COR
R
N H
+ KOH 固体
热 N K
+ H2O
N H
+ RMgX
N MgX
+ RH
RCOCl N H
KOH(固体) 热
N K
N COR RI N R
N H N H
COR
R
RCOCl
RMgX
N H
干乙醚
N MgX
N COR RI N R
CH3COONO 2 E Ac2O E NO2
(2)、磺化反应
Py / SO 3 E SO3H E + H5C5NH Cl
+ -
SO3 H5C5NH
-
+
HCl
E
(3)、卤化反应
Br2 I2/HgO E Br2 Br Br E E I Br (E=NH) Br (E=O,S) E Br (E=O,S)
N H N H
COR
R
CH3MgI _ CH4
CH3I N MgI RCOCl N K N COR CHO N CH3
K
N H
CHCl 3/KOH N H
+
N2Ar N H
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2.1.4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选述Selected Introduction of HeterocyclicCompounds and Their Derivatives(1)呋喃及其衍生物。
呋喃存在于松木焦油中,是无色而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沸点320C ,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它遇盐酸浸湿的松木片显绿色,被称为松木片反应。
用此反应可以检查呋喃的存在。
呋喃是有机合成的原料。
①α- 呋喃甲醛。
α- 呋喃甲醛最早是由米糠与稀酸共热制得的,故又称糠醛,通常利用含有多聚戊糖的农副产品如米糠、玉米芯、高梁杆、花生壳等作原料来制取:OCHO(C 5H 8O 4)n + nH 2O+H HC C HHO HC CH OH +-3nH 2O多聚戊糖 戊醛糖 糠醛纯粹的糠醛是无色而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沸点1620C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
在空气中被氧化聚合为黄色、棕色以至黑褐色的物质。
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呈鲜红色反应,可用于糠醛与戊糖的鉴别。
糠醛是一个不含α-氢原子的不饱和醛,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发生氧化、还原、歧化和聚合等反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油漆、树脂、医药和农药等工业。
②呋喃类药物。
呋喃坦丁、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是一类5-硝基呋喃甲醛的衍生物。
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其结构式如下:OO 2NCHNOO 2NN H呋喃坦丁 呋喃唑酮OO 2NCHNH C NH 2O呋喃西林呋喃坦丁又名呋喃妥因。
它是鲜黄色晶体,味苦,熔点约2580C (分解),难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溶于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
由于它的分子中含有酰亚胺结构,故显弱酸性,能与碱生成盐。
它主要用于抑制和杀灭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伤寒杆菌等,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
它是黄色粉末,熔点254~2580C (分解),难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呈弱酸性。
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对其最为敏感,故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菌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4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选述Selected Introduction of HeterocyclicCompounds and Their Derivatives(1)呋喃及其衍生物。
呋喃存在于松木焦油中,是无色而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沸点320C ,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它遇盐酸浸湿的松木片显绿色,被称为松木片反应。
用此反应可以检查呋喃的存在。
呋喃是有机合成的原料。
①α- 呋喃甲醛。
α- 呋喃甲醛最早是由米糠与稀酸共热制得的,故又称糠醛,通常利用含有多聚戊糖的农副产品如米糠、玉米芯、高梁杆、花生壳等作原料来制取:OCHO(C 5H 8O 4)n + nH 2O+H HC C HHO HC CH OH +-3nH 2O多聚戊糖 戊醛糖 糠醛纯粹的糠醛是无色而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沸点1620C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
在空气中被氧化聚合为黄色、棕色以至黑褐色的物质。
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呈鲜红色反应,可用于糠醛与戊糖的鉴别。
糠醛是一个不含α-氢原子的不饱和醛,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发生氧化、还原、歧化和聚合等反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油漆、树脂、医药和农药等工业。
②呋喃类药物。
呋喃坦丁、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是一类5-硝基呋喃甲醛的衍生物。
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其结构式如下:OO 2NCHNOO 2NN H呋喃坦丁 呋喃唑酮OO 2NCHNH C NH 2O呋喃西林呋喃坦丁又名呋喃妥因。
它是鲜黄色晶体,味苦,熔点约2580C (分解),难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溶于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
由于它的分子中含有酰亚胺结构,故显弱酸性,能与碱生成盐。
它主要用于抑制和杀灭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伤寒杆菌等,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
它是黄色粉末,熔点254~2580C (分解),难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呈弱酸性。
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对其最为敏感,故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菌痢等。
呋喃西林又名呋喃新。
它是柠檬黄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及醇。
主要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枯草杆菌等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由于它的毒性较大,已很少内服,多作为外用消炎药。
(2)吡咯及其衍生物。
吡咯存于煤焦油和骨焦油中,是无色油状液体,沸点131℃,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在空气中它被逐渐氧化呈褐色并发生树脂化。
吡咯蒸气遇浸过盐酸的松木片显红色,这个特性反应可用来检验吡咯及其低级同系物。
吡咯的衍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卟啉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有一个基本结构称卟吩环,是由四个吡咯和四个次甲基交替相连而成的复杂大环,环上的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了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含有卟吩环结构的化合物叫卟啉化合物。
重要的天然色素如叶绿素、血红素等都含有卟吩环。
它们的结构式如下:N N NN2CH 2H H C2CH 2O O CH CH 2CH 2CH 22COOHHOOC卟吩 叶绿素 血红素(叶绿素a :R 为-CH 3叶绿素b :R 为-CHO)① 叶绿素。
叶绿素存在于植物的叶和绿色的茎中。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藏在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叶绿素在植物内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叶绿素有多种,最重要的是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可以用色谱法把它们分开。
在大多数植物中,它们的比例为3∶1。
叶绿素a 比叶绿素b 更为重要。
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Ⅱ环3位上叶绿素a 是甲基(-CH 3),而叶绿素b 则是醛基(-CHO )。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物理性质方面有所不同,叶绿素a 是蓝黑色粉末,分子式为C 55H 72O 5N 4Mg ,熔点117~120℃,其乙醇溶液呈蓝绿色,并有深红色萤光;叶绿素b 为黄绿色粉末,分子式为C 55H 70O 6N 4Mg ,熔点120~120℃,其乙醇溶液显绿色或黄绿色,有红色萤光。
它们都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难溶于石油醚。
叶绿素有旋光性。
由于分子中有两个酯键,容易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若用硫酸铜的酸性溶液小心处理叶绿素,则铜可取代镁,其他部分的结构不变,仍显绿色,但比原来的绿色更稳定。
因此常用来浸制植物标本。
② 血红素。
血红素存在于高等动物的体内,是重要的色素之一。
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血球中。
血红蛋白在高等动物体内起着输送O 2和CO 2的作用。
血红蛋白可与氧气配价结合,形成鲜红色的氧合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不稳定,这与氧气的分压有关,因此在缺氧的地方可以放出O 2。
由于这一特性,血液可在肺中吸收氧气,由动脉输送到体内各部分,在体内微血管中,氧的分压低而释放出氧,为组织吸收。
CO 与血红蛋白配合的能力比氧大200倍,因此在CO 存在时,血红蛋白失去了输送氧气的能力。
这就是CO 使人中毒的原因之一。
对血红素的研究使人们对卟吩族色素以及生命现象中最重要的呼吸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噻吩的衍生物。
生物素和先锋霉素是噻吩的重要衍生物,其结构如下:O CCH 2O3SCH 2O NSOCOONaHOOC(CH 2)生物素 先锋霉素Ⅰ生物素又名维生素H ,是人体必须的维生素之一,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如谷物、蔬菜和肉类中。
生物素是无色针状晶体,熔点232~2330C ,溶于水和乙醇。
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稳定,遇强碱或氧化剂易分解。
在动物的生理过程中参与CO 2的固定及羧化过程。
人体缺乏它会导致身体疲乏,食欲不振,贫血和皮肤发炎、脱屑等。
先锋霉素是由孢头菌素C 合成的一类广谱抗生素。
目前人工合成的先锋霉素类药物有十余种,其中先锋霉素Ⅰ又叫头孢金素,是白色结晶粉末,味苦,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它的抗菌谱广,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萄球菌和一些格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尿道和肺部的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及腹膜炎等。
(4)咪唑、吡唑和噻唑。
咪唑、吡唑和噻唑都有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五员环,它们的结构式如下:N N N N N S123451234512345HH咪唑 吡唑 噻唑这些杂环化合物与吡咯、吡啶相似,具有闭合的六个π电子的共轭体系,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都是非苯芳香环。
咪唑、吡唑都是无色晶体。
咪唑熔点88~89℃,沸点255℃。
吡唑熔点70℃,沸点188℃。
易溶于水和乙醇。
而噻唑是无色液体,沸点117℃。
咪唑和吡唑环上都有两个氮原子,然而只有一个氮原子上有氢,这个氢原子能快速地在两个氮原子之间移动,故有互变异构现象:N N CH 3NHNCH 3N N CH 3NH NCH 312345123451234512345HH3―甲基吡唑 5―甲基吡唑 4―甲基咪唑 5―甲基咪唑在吡唑中3-位和5-位的取代物实际上是一种,在咪唑中4-位和5-位的取代物实际上也是一种。
若这两个杂环氮原子上的氢被其它基团取代后,上述互变异构现象就消失了。
下面,就咪唑、吡唑和噻唑三者的酸碱性、环的稳定性及亲电取代反应等三方面作简要介绍。
① 酸碱性。
吡唑与吡咯在酸碱性方面比较,有着明显的不同,吡咯显弱酸性,而吡唑则显弱碱性。
这是因为在吡唑分子中除含有亚氨基(―NH ―)外,还有一个叔胺结构的氮原子(―N=)。
咪唑的碱性(Kb=1.2×10-7)较其同系物吡唑(Kb=3.0×10-12)为强,吡唑能与硫酸、盐酸、硝酸等反应成盐,但在水中很易水解,而咪唑由于碱性较强,故可生成稳定的盐。
咪唑、吡唑与吡咯一样,与氮相连的氢原子可以被钾置换生成钾盐。
噻唑的碱性很弱,水溶液呈中性,与酸作用生成稳定的盐。
这是由于氮上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质子的缘故。
② 环的稳定性。
吡唑、咪唑对酸较稳定,可用硝酸、硫酸进行硝化、磺化。
对氧化剂相当稳定,不被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环上有支链时可被氧化为羧基而环系不受影响。
例如:NNCH 3NN 4NN HOOCHOOCH HHH噻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与酸不起作用,也不受还原剂的影响,在缓和条件下氧化,环系也不受影响,强烈条件下则引起环破裂。
③ 取代反应。
咪唑、吡唑可以发生硝化、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但需较强烈的条件,取代基进入4-位:NNNNCH3NNNNO2NH H H H324324噻唑的亲电取代反应更难发生,往往需要在强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例如:N SNS 200 CH SOSO3H以上所述性质说明,吡唑、咪唑有较强的芳香性,这与它们的结构密切相关。
这两个环的结构特点是第二个氮原子除以一个π电子参与环的共轭体系外,尚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所以较易和质子结合成盐,具弱碱性;同时该氮原子的存在,通过吸电子的诱导效应降低了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环较稳定,以致亲电取代需要较强烈的反应条件。
噻唑的芳香性也比呋喃、噻吩强,环上增加一个电负性较强的氮原子,有助于环的稳定。
(5)吡啶及其衍生物。
吡啶最初发现于骨焦油中,在煤焦油中含量较多。
它是具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5.3℃。
能与水混溶,又能溶于乙醇、乙醚、苯、石油醚等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并能溶解氯化铜、氯化锌、氯化汞、硝酸银等许多无机盐。
吡啶是一种叔胺,显弱碱性。
工业上用稀硫酸提取煤焦油的轻馏分,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使吡啶等碱性物质游离,再进行分馏提纯。
吡啶是良好的溶剂,又是合成某些杂环化合物的原料。
吡啶的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维生素PP、维生素B、辅酶I及辅酶Ⅱ等都含有吡啶环。
①维生素PP。
维生素PP属B族维生素,包括β-吡啶甲酸及β-吡啶甲酰胺两种。
结构如下:N COOHNCONH2β-吡啶甲酸(烟酸,尼克酸) β-吡啶甲酰胺(烟酰胺)熔点230~237℃熔点128~131℃二者的生理作用相同,参与生物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促进组织代谢,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维生素PP也叫抗癞皮维生素,因为体内缺乏它时会引起癞皮病。
二者都是白色结晶,对酸、碱等都比较稳定。
β-吡啶甲酰胺加氢氧化钠液液与之共煮,则产生氨气,而β-吡啶甲酸无此反应。
维生素PP存在于肝脏、肉类、谷物、米糠、花生、酵母、蛋黄、鱼、蕃茄等内,现在多用合成品。
②维生素B6。
维生素B6也是吡啶的衍生物,它由下列三种物质组成:N CH2OHCH2OHHOCH3N CH2OHHO CH3CHONCH2OHHOCH3CH2NH2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维生素B6存于蔬菜、鱼、肉、蛋类、豆类、谷物等中。
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及乙醇。
耐热,在酸和碱中较稳定,但易被光所破坏。
动物机体中缺乏维生素B6时,蛋白质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
(6)嘧啶及其衍生物。
嘧啶又称1,3-二氮苯,无色晶体,熔点22℃,沸点124℃,易溶于水,它的碱性比吡啶还弱。
由于氮原子具有吸电子效应,能使另一个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因此碱性也随之减弱(即结合质子的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