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玻璃熔制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熔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在玻璃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研制一种新型玻璃或新产品,改善玻璃的性质,改革玻璃的熔制工艺,探讨各种因素对玻璃性能的影响等都需要进行熔制实验。玻璃熔制实验是进行生产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和材料研究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

1.掌握玻璃组成的设计方法和配方的计算方法。

2.了解玻璃熔制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影响玻璃熔制的各种因素。

3.针对生产工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4.熟悉高温炉和退火炉的使用方法和玻璃熔制的操作技能。

5.掌握玻璃熔制制度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玻璃制品的性能要求,设计玻璃的化学组成,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配料,制备好的配合料在高温下加热,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使各种原料的机械混合物变成了复杂的熔融物,即没有气泡、结石、均匀的玻璃液,然后均匀地降温以供成型需要。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

三、仪器设备

硅钼棒电炉(使用上限温度为1 600℃)一台、控温仪一台、马弗炉一台、天平(感量0.001 g)、坩埚、不锈钢挑料棒、500 mm以上坩埚钳、加料勺、护目镜、石棉手套、成型模具等。

四、实验步骤

1.配料

熔制玻璃采用多种原料进行配料,配料与玻璃成分、原料有关。

配料是根据设计的玻璃成分和选择的原料的化学组成来计算的,为得到指定性能的玻璃,在实验室熔制玻璃要反复多次熔制,多次修改玻璃成分,以达到合乎要求的玻璃性能和其他条件,因此要反复改变料方,改变原料和它们的质量配合比。

配料时应注意原料中所含的水分变动,要确切地掌握原料的化学成分,然后可按所要求的玻璃成分,根据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来计算料方。计算时有些原料(如碳粉)并不引入玻璃成分中,则应根据需要另行计算。

配料时必须准确称量各种原料,注意适当的气体比,配合料应含有适当的水分,必须重视均匀混合,并防止飞尘和结块,粉料的化学成分和玻璃制品的化学成分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计算料方时可加以调整。

2.熔制

料配好后,即将粉料加到经在炉内预热到指定温度的坩埚里,然后放入炉内(为防止坩埚意外破裂造成电炉损坏,可将坩埚放入浅的耐火匣钵中,坩埚底部垫Al2O3粉)进行熔化。

粉料入炉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把熔炉升温,在升温同时,必须将料配好,且把坩埚准备好,升温的控制是根据化什么料而定,因为不同的玻璃加料温度不同。因此,必须事先拟订一个熔制的温度制度,即从加料开始,经过澄清,直至出料为止的温度和时间的曲线。

温度制度主要根据玻璃成分来制定。但常常加入一些澄清剂或其他原料后,就能改变温度曲线。在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通过实践是不能解决的,不能单靠理论推算,因为影响熔制的因素很多。

即使确定了合理的温度制度,还不一定能熔制好玻璃,除了严格控制温度条件外,还

涉及到耐火材料坩埚的质量,侵蚀性不同的玻璃,对坩埚也有相应的要求。特别熔制光学玻璃,则坩埚的质量是关键。在实验室里常采用白金坩埚,白金坩埚也有老化问题,白金坩埚被侵蚀后会影响玻璃的质量。此外,原料本身的纯度、颗粒度、水分以及配合料的均匀性、含水量、料形等以及炉内的气氛、压力都与熔化有关。

总之,粉料入炉前的准备有以下几项:

1.起始电压则为工作电压的 l/4到 l/3,大约采用 15min的起始电压,然后很快转换到下一挡,在 30 min内可转到全工作电压。以后,一般以 300-400℃/h的速度升温。对于硼酸酐等含有高温下产气物质的配合料,则升温速度要降低,以防物料溢出。

(2)准备好坩埚,耐火材料坩埚必须预热,尤其是新坩埚,要防止开裂。

(3)配好合格的粉料。

(4)拟订好温度制度。

准备工作做好后,坩埚在炉内达到加料温度时,即可开始加料。当然有些料也可在加料温度前投入坩埚。加料一般都要分几次,因为熔化时有大量气体逸出,翻腾很剧烈,所以第一次加料不能加满,在第二次加料时,坩埚的料粉基本上已经熔化,这样就可以稍满些。加料的次数、数量和相隔时间,就要看玻璃熔化的实际情况,加料可在炉外加,这就需要加得快,尽可能减少飞尘。加料时间太长,会使炉内温度波动大大。

料加完后,主要是玻璃熔化阶段,实际上这个时间较短。在高温下配合料很快转化为玻璃液,在实验室熔制玻璃时,加料温度相当于玻璃熔化温度,加料的过程处于玻璃熔化的过程中。粉料熔化后,玻璃还需澄清,即去除玻璃液内可见的气泡,这样较复杂,常采取提高温度,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2-3h)。此时使玻璃液不但去除一些小气泡,同时也使玻璃液更均匀。也有在提高温度后,再适当降低些温度,更有利于消除气泡,还需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快慢、位置和方向等都直接影响到玻璃熔制的质量和速度,搅拌浆的材料和结构也很重要。所以熔制光学玻璃尚需拟订搅拌制度,即转速和时间的曲线,一般控制在30一60 r/min。

在坩埚里熔制玻璃,加料、熔化、澄清、均化虽可分成先后阶段,而实际上是交错进行的。加料时玻璃已在熔化,澄清主要去除小气泡,但大量气泡逸出是在熔化时,澄清时亦难免还有些原料尚未完全熔化,因此又是玻璃熔化的继续。根据玻璃成分不同,决定澄清的温度和时间。常常加些澄清剂,主要目的为了去除气泡,并缩短澄清时间。玻璃液去除气泡对玻璃液均化亦有利。但有时亦不一致,如升高温度降低玻璃液粘度有利于气泡逸出,但由于增加了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而产生不均匀,甚至相反发生更多的气泡,这就取决于耐火材料的质量。玻璃液保持一定时间澄清后,挑出的料如果无砂粒、条纹和大气泡,并且透亮均匀,即可开始冷却,在冷却过程中,亦对气泡的均匀性有关,因此需要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的终点即达出料温度。

3.出料

冷却到一定温度即可出料。在实验室中,玻璃的成型一般采取模型浇注法或“破埚法”。前者把坩埚从炉内取出,倒在预热的模子里成型(块或棒),然后送入退火炉,根据规定的温度(一般500-600℃)进行退火,当冷却到接近室温时,即可从退火炉取出玻璃制品。应注意的是成型时玻璃液倒入模子时,不使气泡和条纹再产生,并防止开裂。特别应注意退火温度制度的控制。后者是在完成熔制后,连同坩埚一起冷却并退火,冷却后再除去坩埚,得到所需要的试样。

五、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

在熔制实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熔制实验完成后,可按下表填写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