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C4—思维导图
毛中特课本第四章思维导图word版
![毛中特课本第四章思维导图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df1b7a48d7c1c708a145d2.png)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尝试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1.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3.1.“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不完善的方面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
1.4.非对抗性的
1.4.1.都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1.举社会主义旗,自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主道路
2.2.为开创中特社主提供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3.科学社主的理论和实践
3.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3.1.必须马助结合中实,探索符合中过特点的社主建设道路
3.2.~~实际出发的社主建设,规模速度与国力相适应,不急于求成
3.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指正条件下党建设
3.4.~~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吸收人类文明
3.4.1.共建社会主义
1。
毛中特思维导图纪夏楠
![毛中特思维导图纪夏楠](https://img.taocdn.com/s3/m/cbcff6c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0.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上)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十、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十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6个主要内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原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因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意义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与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深远意义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本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本质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如何理解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涵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 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 设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总布局(上)对外开放是中国人民准确把握历史和时代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上)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的构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十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原因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和重要意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性质)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族大团结。
毛中特各章结构图示
![毛中特各章结构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cd7454be1e650e52ea99e1.png)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对社 会主义本质的 新认识
:本质论的内容、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 主义的根本任 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理解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理 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社会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理 论
第一节从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转变的思 想
第二节 社会 主义改造道路 和历史经验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内容、必要性、可能性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一节 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二节 建 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 系 第三节 加强 思想道德建 设和教育科 学文化建设
体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独立 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三节 社会 主义制度在中 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 会 主 义 的 本 质 和 根 本 任 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初步探索
粉笔2019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 毛泽东思想 思维导图全(自制)
![粉笔2019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 毛泽东思想 思维导图全(自制)](https://img.taocdn.com/s3/m/2b5a797233687e21af45a94e.png)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tips:五四运动
经过
第一阶段:北京——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工人
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完整提出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组织上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 理论
形成和 发展
形成轮廓: 十二大到 十三大
走向成熟: 十三大到 十四大
1982年党的十二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南方谈话
三个有利于、黑猫白猫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喝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变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坚持科学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发展才是硬道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中心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经济、文化)
经济纲领
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双重性质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中特思维导图
![毛中特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135c0613b3567ec102d8ab9.png)
家资本主义等
1953年年过渡时期总路路线
理理论提出(由于实践的改变)
完成土土改后及时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打底
一一化(一一体)
生生产力力力维度
三改(两翼)
生生产关系维度
理理论依据
个体
农业改造
集体:合作化
组社社(互助 低级 高高级)
手手工工业改造
组社社(供销 供销 生生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
必要性
原因
经验 (三大大法宝)
党的领导的有力力力量量及其政策的不不错误
统一一战线的基础
与非非劳动者联盟
主要是工工农联盟
主要是与⺠民资的联盟
三大大作⻛风
新中国成立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1949-1956
3种主要经济成分
经济
Turning过渡性的非非独立立社会形态
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
⺠民族之间
不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可以分为
杂碎
正确处理理人人⺠民内部矛矛盾的问题
比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走
毛毛泽东提出
可以消灭了了资本主义又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
发展商品生生产、利利用用价值规律律
两参一一改三结合
巩固和发展了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了宝贵经验、理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邓小小平理理论
基本问题与主要内容
“三步走走”战略略”
主要内容(科学体系)
改革革开放理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理论
“两手手都要抓 两手手都要硬”
毛中特第四章ppt课件
![毛中特第四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84d8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9.png)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应客观看待 这些局限性,并从中吸取教训。
如何将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将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 业不断发展。
下一步行动计划
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
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参加学习班等方式,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的 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
详细描写
毛中特第四章理论强调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等原则,这些 原则在社会治理中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践行这些原则,可以 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 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4
CHAPTER
毛中特第四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详细描写
该案例探讨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形势对政治稳定的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 建设
毛泽东在建国后提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思想,如“过渡时期”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 建设总路线”等,为中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应深入理解其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毛中特第四章ppt课件
汇报人: 202X-12-30
目录
CONTENTS
• 毛中特第四章概述 • 毛中特第四章主要内容 • 毛中特第四章理论应用 • 毛中特第四章案例分析 • 毛中特第四章总结与思考
01
CHAPTER
毛中特第四章概述
章节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中国面临改革开放的转折点,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毛中特第四章思维导图结构图总结
![毛中特第四章思维导图结构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71d6ba3169a4517723a3c5.png)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尝试的理论成果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调动⼀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论⼗⼤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内部⽭盾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盾的基本⽅法、⽅针和意义⾛中国⼯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农业为基础,以⼯业为指导,农轻重为序重⼯业与轻⼯业并举 中央和地⽅并举沿海和内地并举 ⼤⼩型企业并举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意义 举社会主义旗,⾃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主道路 为开创中特社主提供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科学社主的理论和实践 经验教训必须⻢助结合中实,探索符合中过特点的社主建设道路 实际出发的社主建设,规模速度与国⼒相适应,不急于求成
坚持⺠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指正条件下党建设
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吸收⼈类⽂明。
毛中特18版 第十章(上)思维导图-高清脑图模板
![毛中特18版 第十章(上)思维导图-高清脑图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dbf4b2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3.png)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总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两全、两jiàn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以质取胜人力资本三去一降一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总述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抓好产业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市场市场主体活力城乡区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开放型经济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 中特社 政治发展道路总述坚持党、人民、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特有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基本政治制度(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总述党派工作(各民主党派)民族工作(民族共同体)宗教工作(中国化)统战工作(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宪法和基本法聚焦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祖国统一总述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两岸和平发展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台独思想上:“两岸一家亲”理念共圆中国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表述不不同。
看清题⼲干要求,⽆无具体
说明,则是邓的表述。
1956-1976 关于⽑毛泽东的著作,重
点考察这两个❗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旧社会的基本
⽭矛盾—对抗性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人⺠民同 反抗社会主义⾰革命 和 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 社会
势⼒力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理理论
(1956-1976)
重要思想成果
《论⼗十⼤大关系》(1956)⽑毛泽东
原则/基本指导思想: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关于处理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 ⽑毛泽东
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1957年年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不断地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人⺠民根本利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相适应—基本⽅方⾯面 ;相⽭矛盾—⾮非基本⽅方⾯面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人⺠民对于 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 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同 当前经济⽂文化不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两类性质不不同的⽭矛盾(从政治上划分,性质完全不不同)
敌我⽭矛盾:根本利利益对⽴立—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
%正确处理理两类不不同性质的⽭矛盾
基本⽅方法:敌我⽭矛盾—专政 ;⼈人⺠民内部⽭矛盾—⺠民主
❗具体⽅方针❗
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
物质利利益分配: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利益⼈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民主集中制原则
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路和共产党领导为前提)⺠民族:⺠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意义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力量量,把全党的注意⼒力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路
《论⼗十⼤大关系》:论述了了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轻、重、农三者关系问题就是⼯工业化道路路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路
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还有⼀一整套的“两条腿⾛走路路”⽅方针—重和轻,中央和地⽅方,沿海海和内地,⼤大型和中⼩小型)⾛走中国⼯工业化道路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不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时间更更⻓长)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陈云提出了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工商经营: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生产计划: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市场: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行机制的改⾰革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陈云:建⽴立“适合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
⽑毛泽东:“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理;改⾰革不不合理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
邓⼩小平: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加强企业管理理,实⾏行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总结: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意义和经验教训
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了宝贵经验、理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理论和实践。
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力量量发展⽣生产⼒力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力相适应,不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Jessit_4_JLU
关于陈云的考点(史纲和这⾥里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