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cb85c28c8762caaedd33d41d.png)
配型:提高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 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 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减轻排斥反应。
和效应细胞
猜猜我是谁
在免疫细胞队伍中有一位优秀的同志,他 是常规部队,在外敌入侵时,他总是冲锋 在前,如果敌人过于强大,他会抓俘虏送 给特种兵,以助特种兵制作相应弹药攻击 敌人,他还任劳任怨,担任着打扫战场的 工作。有时他又是医生,对奄奄一息的老 者、伤病员实施安乐死。
1. 过敏反应
• 机理: 过敏原
免疫失调
学习交流
要求:自主思考2分钟,合作讨论,积极交 流 1.简述免疫失调(知识树)
2.比较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 3.说说为什么艾滋病人会丧 要求:合作讨论,积极交流
1.你知道免疫学有哪些应用? 2. 说说你知道的免疫预防 3.免疫检测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的什么特性? 4.器官移植会引起什么反应?一般怎么解 决?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2)不破坏组织细胞 特点: 。 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预防:找出过敏原,避免接触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实例: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结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系统功能:防卫功能、监控清除功能 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 缺陷病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 疫治疗
检测
探究点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免 疫 自身免疫 失 调
免疫 缺陷
含义:已免疫的机体 再次 接受 相同抗原 时 发生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053da37c1cfad6185fa746.png)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举例:细菌、病毒、癌细胞、衰老细移植的器官 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抗体
特性:特异性
分布:血清、组织液、淋巴
体液免疫: B细胞主要依靠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
有特异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过高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免疫功能过低
五、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 2.抗原检测 3.器官移植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黏膜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B细胞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 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早、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 疫出现晚、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1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值分化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共30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共30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9011e5a2161479161128a0.png)
扁桃体 淋巴结病毒,为什么凯瑟琳没有生病? 为什么骨髓移植能治疗SCID,骨髓与免疫系统有什么关系?
大卫的免疫系统缺乏的是第几道防线?
(一)体液免疫
Q1、什么是抗原、抗体? Q2、抗体怎么产生的? Q3、最终抗原如何被消灭?
12
(一)体液免疫
抗体与抗原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后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破裂死亡。
例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
Q3、最终抗原如何被消灭?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是不是免疫能力越强越好呢?
当然不是
过 敏 反 应
系
统
自
性
身
类 风 湿
红
免
关
斑
疫
节
狼
病
炎
疮
快速判断
小试牛刀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
靶细胞裂 释放 解死亡
沉淀或 细胞集团
抗原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
生 集中
免 成 分布 吞噬细胞
疫 系 统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产
淋巴细胞
生
B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 抗体、 溶菌酶等
Q7、切除胸腺(或者先天胸腺发育不良)后对人
体免疫的影响是什么?
靶Q8细、胞骨裂髓解遭,到抗破原坏释后放对,人进体入免体疫液的造被影体响液血是免什疫干么清?除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
Q2、抗体怎么产生的?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都不能产生,故特异性免疫完全丧失,非特异性
免疫也受到影响。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靶细胞裂解,抗原释放,进入体液被体液免疫清除。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442ab284ac850ad024208.png)
【引导思考】画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 程并解说。
吞噬细胞
抗原
体 液 免 疫 过 程
二 次 免 疫
T细胞
淋巴 因子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三)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使抗原隐藏 的抗原 决定簇暴露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刺激
呈递抗原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分泌淋巴因子,刺激 B细胞,呈递抗原
提示:(1)抗原刺激后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给T细胞, 一方面,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产生记忆(B)细胞和抗体; 另一方面,T细胞接受后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2)注射过甲流疫苗的人不一定不会感冒,原因有:疫苗 具有特异性,如果甲流病毒变异或者其他流感病毒侵入人体, 甲流疫苗也不起作用;因为甲流疫苗产生足够抗体和记忆细 胞的时间是14天,在此期间感冒,疫苗不能起作用。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淋巴因子 (被抗原入侵的宿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主细胞)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 酶体酶被激活, 使其通透性改 变,渗透压变 化,最终裂解 死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 关细胞的作用来 发挥免疫效应。 如诱导产生更多 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 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 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 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 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 举例: 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 风湿性心脏病:
进攻
抗体
进攻
酿脓链球菌 表面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人教版教学课件324_免疫调节_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324_免疫调节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08c04d33687e21af45a954.png)
陕西女孩被毒蛇咬伤 急寻多价抗蛇毒血清 但由于娟子所中的是何 毒无法得知,交大一院 急诊科杜医生说,在无 法弄清毒源时,非“多 价”血清不可 上海生物研究所研制生 产有抗腹蛇蛇毒血清、 抗五步蛇蛇毒血清、抗 抗体特点 眼镜蛇蛇毒血清、抗银 环蛇蛇毒血清。 目前国内尚无“多价抗蛇毒血清”,
?
乙 侵入 人 产生 抵抗乙肝病 抗原的概念: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 肝 乙肝病毒 体 抗击 病 应的的物质叫做抗原。 毒的物质 毒 (病原体) (免疫功能的球 蛋白) 天花 侵入 人 产生 抵抗天花病 天花病毒 消灭 病毒 体 毒的物质
浆细胞
3)效应阶段: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抑制其繁殖或对宿 主细胞的黏附P37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P37
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
反应 阶段
效应 阶段
抗原
吞噬 细胞
T细胞
记忆 B细胞 细胞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如果太爱干净,使我们无法经常接受抗原的刺 激,因而体内的抗体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 抵抗力也就较弱。
检测习题2 :
牛痘疫苗是用取自牛的牛痘(一种天然 的轻型病毒性传染病)脓包中的浆液制成。 1961年以后,我国由于推广了新生儿接种牛 痘疫苗的措施,天花已在我国终止传播了。 牛痘疫苗中的物质是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 了抗体,同时还产生了 记忆细胞。
(1)结合图解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 (2)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将体液免疫过程 构建出来
吞噬细胞
抗原
1. 体 液 免 疫 过 程
感应 阶段
T细胞
淋巴因子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1bc24d69eae009581bec27.png)
• 解析 类毒素的本质比较复杂,但不属于蛋白质 类的物质,它是一种抗原,能刺激人体发生免疫 反应;抗毒素是一种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抗毒 素与类毒素发生反应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 答案 A • 4.(2010·山西金谷中学质检)下图是高致病性禽 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 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生成
胸腺 免疫作用 吞噬细胞
成熟 集中分布 淋巴结 淋巴细胞 淋巴因
T细胞 B细胞 抗体
子
• • • • •
1.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 皮肤 、 。 黏膜 杀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菌物质 吞噬 细胞。 (如溶菌酶)和
•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 定病原体。
• • • • • • •
•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B细胞在 骨髓中发育而成,只有浆细胞才会产生抗 体。A、B、C均错。 • 答案 D
• 温馨提示 ①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 ,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 ②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 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 ③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 加强作用,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能起作用。
•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 观察其患病情况。 • (4)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 • 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 ②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 ③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 破坏风毒素; • ④观察两组生活状况。
•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 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 (1)制备疫苗 •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 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 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 的疫苗。
(完整)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免疫调节》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免疫调节》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63cc352cc58bd63186bdfe.png)
课题: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1课时
“泡泡男孩”
陕西女孩被毒蛇咬伤 急寻多价抗蛇毒血清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而组成的
(发挥免疫 (2)、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统 作用的细胞) 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的杀伤作用示意图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3、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
Bone marrow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疫 细胞 免 疫 示 意 图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免疫细胞 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HIV引起,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细胞,使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过程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
系 Thymus 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发生严重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
细
胞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感谢观看
免疫器官 抗 体
营地
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战斗的场面
第三道防线
“作战武器”
如:抗体
a、化学本质:蛋白质
b、存在部位: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体液免疫
“作战对象”
抗原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b、举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1课时
“泡泡男孩”
陕西女孩被毒蛇咬伤 急寻多价抗蛇毒血清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而组成的
(发挥免疫 (2)、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统 作用的细胞) 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的杀伤作用示意图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3、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
Bone marrow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疫 细胞 免 疫 示 意 图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免疫细胞 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HIV引起,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细胞,使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过程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
系 Thymus 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发生严重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
细
胞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感谢观看
免疫器官 抗 体
营地
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战斗的场面
第三道防线
“作战武器”
如:抗体
a、化学本质:蛋白质
b、存在部位: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体液免疫
“作战对象”
抗原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b、举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免疫调节(PPT)
![免疫调节(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3febcfad51f01dc281f175.png)
1.二次免疫时只是记忆细胞起作用对吗? 主要是记忆细胞起作用 2.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有何特点? 二次免疫既快且强 3.a,b各表示什么? a为抗体浓度 b为患病程度
9
有些微生物如病毒和有些致病 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的,而 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的,那 么机体如何消灭这些病原体呢?
二 起主 、 二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 作 要 细 次 用靠 呈递抗原 胞 效 免 免 T细胞 应 疫 增殖分化 疫 细 的 效应T细胞 胞 过 记忆细胞 分泌 直 程 密切接触 接 淋巴因子 ( 靶细胞 接 细 触 胞 增强免疫效应 靶细胞裂解死亡 靶 内 细 ) 胞 病原体释放
抗原
T
10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 细胞 体液免疫 抗原 浆细胞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接触,使靶细胞破裂
产生效应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 抗原结合 方式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1.抗原和抗体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 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 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 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 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2.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 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 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疫过弱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传播 途径
患病 特征
病因、 死因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87fe0fbed5b9f3f90f1ca9.png)
3.免疫系统的组成 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胸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所,如骨髓、 ________、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吞噬细胞 (2)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①_____________ :不具特异性;②淋巴细胞: 骨髓 起源于骨髓中______________;T细胞(迁移 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_______ 中成熟)。 抗体 淋巴因子 (3) 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_____、效 应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以及溶菌酶等。
种类项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 目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 过程中形成的后天 来源 的先天性免疫 性免疫,并非人人 都有
区 无特异性、作用弱、 有特异性、作用强、 别 特点 时间短 时间长 第一道防线(皮肤、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或异物)起作用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免疫类型比较 项目 主要作用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细胞
T细胞
作用过程
主要 效应T细胞、淋巴因 免疫 子 物质 特异性抗体 (干扰素、白细胞介 或细 素等 ) 胞 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胞 ( 即靶细胞 ) 、自 作用 体液中的抗 身突变细胞(即癌 原 对象 细胞)或来自异体 的移植组织器官
对抗原有作用的细胞分类 (1)处理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 (2)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3)呈递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1)原因: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自身物质 “敌我不分”地将 ______________当做外来 异物进行攻击。 风湿性心脏 (2) 实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________________病。
人教版教学免疫调节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人教版教学免疫调节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4730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9.png)
第9页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 激阶段。
2、反应阶段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 后转化和增殖阶段。
3、效应阶段 效应免疫细胞细胞 作用和产物释出阶段
第10页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等体液中抗体与相应抗 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过程
①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如何改变? 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
②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 吞噬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和记忆细胞
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3、取一只小鼠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
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皮肤移植更易成
功。这个试验结果阐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主要作用
是( B)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1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共同点是( B)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它们两者之间关 系?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 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
用
物)起作用
无专一性
具专一性
生来就有
后天逐步形成
作用弱,时间短 作用强,时间长
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形成,特异 性免疫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第4页
第4节:免疫调整
第1页
免疫系统构成是如何?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T细胞 B细胞
第2页
免 疫系统防卫功效是如何?
免疫功效就是清除病菌及其毒素,保持机体生 理平衡。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辨认“自己”、排除 “非己”,以维持内环境平衡和稳定。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 激阶段。
2、反应阶段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 后转化和增殖阶段。
3、效应阶段 效应免疫细胞细胞 作用和产物释出阶段
第10页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等体液中抗体与相应抗 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过程
①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如何改变? 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
②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 吞噬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和记忆细胞
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3、取一只小鼠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
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皮肤移植更易成
功。这个试验结果阐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主要作用
是( B)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1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共同点是( B)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它们两者之间关 系?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 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
用
物)起作用
无专一性
具专一性
生来就有
后天逐步形成
作用弱,时间短 作用强,时间长
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形成,特异 性免疫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第4页
第4节:免疫调整
第1页
免疫系统构成是如何?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T细胞 B细胞
第2页
免 疫系统防卫功效是如何?
免疫功效就是清除病菌及其毒素,保持机体生 理平衡。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辨认“自己”、排除 “非己”,以维持内环境平衡和稳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6cb12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0.png)
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 制肿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 么,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的呢?
HIV入侵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抗原和抗体
抗原的概念: 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响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 一般具有异物性〔非己物质〕
一般为病原体、外来异物、移植器官等 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 胞也会成为抗原。 大分子性 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点: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你 没有专一性。
2.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特点: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 具有专一性。
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 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响,但是,当时 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 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 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 用。
课堂总结
二次免疫和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
第二次参加抗原X 抗 第一次参加抗原XLeabharlann 体 浓 度抗体A0
7 14 21 28 35 42 49 56
时间/d
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免疫反响有何特点?为什么?
【方法点拨】记忆细胞不能直接生成抗体,需要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通过浆细胞生成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
特点:时间短 作用强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四节免疫调节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四节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733b945fe4733687e21aa33.png)
感应阶段
体 液 免 疫
浆细胞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病毒、结合杆菌、麻风 杆菌等进入细胞内,如何 被消灭呢?
靠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的过程
感 应 阶 段 抗原 (存在 于细胞 外液中)
吞噬细胞 暴露、呈递 (吞噬、处 抗原物质 理)
直接刺激
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B细胞
反 应 阶 段 效 应 阶 段
二次反应
B细胞
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HIV模式图
HIV攻击淋巴组织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 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C
6.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7.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的免疫属于
B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A.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B
B.非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如第一二道防线被突 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就发挥作用了。第三道 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 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 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 用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 血液和淋巴结 中)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吞噬细胞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溶 3免疫活性物质 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为________细胞,由________细胞分化形成,分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抗体由细胞的[]________合成,[ ]________分泌到细胞外的体液中。
(3)在抗体的合成加工分泌中需大量能量,主要由[]________提供。
异物性 M>大于10000 大分子性 蛋白质等 特异性 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示意
抗 体
• 抗体的定义: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特异性
• 抗体的形成: B细胞 抗原 浆细胞
合成 分泌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过敏原: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
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抗体
• 抗体的分布(体液中)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 抗体作用条件:
①只对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起作用 ②只对内环境中的抗原起作用(在抗 原进入细胞后起不到作用)
体 液 免 疫 的 过 程
(P37)
抗 原
体液免疫
T细胞 T细胞
B细胞 增 殖 分 化
B细胞
分 化
浆细 胞
二次反应 浆细胞
吞噬细胞(吞噬处理)
抗原 (体液中) 直接刺激 感应阶段 二次免疫反应
暴露、呈递 抗原物质
T细胞 B细胞
四) 体 液 免 疫
B细胞群
反应阶段
增殖 浆 记忆细胞 分化 效应B细胞
抗原 效应阶段
+ 抗体 (存在于体液中)
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应答
抗原
抗原入侵宿主 细胞了!
被抗原侵入的组织细胞 (靶细胞)
A、线粒体
B、核糖体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
练 习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 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 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 结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B ) A、造血干细胞 C、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 抗原结合时, 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 因___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 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 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 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_____________。
(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 过血液循环而播放,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而予以彻底 消灭 (2)细胞免疫的作用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 露后,再由抗体消灭之。(两种免疫互相配合,共同发 挥作用) 来源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 细胞
生理作用
吞噬病菌、呈递抗原, 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 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的类型
先天的,不针对哪一种病 非特异性免疫 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 (先天免疫) 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后天的,只对某一特定的 特异性免疫 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 (获得性免疫)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 (专一性)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
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
练 习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D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练 习
对儿童接种某种疫苗,可获得对某种 病的免疫力,该免疫力的产生与哪种 细胞器关系最大( B )
骨髓中的造血干 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 细胞 B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产生浆细胞 和记忆细胞
识别和呈递抗原、产生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产生抗体,不能识别抗原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T细胞、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
识别抗原、杀死靶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 中产生浆细胞、效应T 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
特异性免疫--抗原
抗原: 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e.g.细菌 病毒 寄生虫 异种动物血清… 注意: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 抗原,如癌细胞等。 抗原的三大性质:
快 点 呀 怎 么 办 呢?
T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 殖
分 化
分 化
细 胞 免 疫
被抗原侵入的组织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破裂死亡
(五)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
暴露,呈递 吞噬细胞(吞噬处理) 抗原物质
T细胞(受体互补) 增 殖 分 化
抗原 (侵入细胞)
反应阶段
二次反应
增殖 记忆细胞 分化 效应T 细胞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
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
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而致人死亡。
HIV模式图
HIV攻击淋巴组织
艾滋病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侵入细胞
效应阶段
作用
靶细胞
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
淋巴 因子
靶细胞裂解死亡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作用对象 主要免疫 不 细胞 同 点 作用方式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B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效应B细胞产生的 密切接触; 效应T 细 抗 体 与 相 应 的 抗 胞释放淋巴因子,促 原特异性结合 进细胞免疫作用 1、都有三个阶段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 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 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淋巴细胞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 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相同点
2、都能产生记忆细胞而且在二次免疫反应 中都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体液免疫 作用 对象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即被抗原入侵 的宿主细胞)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 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作用 方式 联系
浆细细包产生的抗体与 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