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聋校数学教案
聋校数学教案标题:聋校数学教案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目标:1.理解初中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一课:整数运算教学内容: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听力有障碍,可以通过图示、实物模型和手势交流的方式讲解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
第二课:平方与开方教学内容:平方数、平方根等概念的引入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平方与开方的概念,并进行计算练习。
第三课:代数式教学内容: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代数式的概念,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讲解方程的解法。
第四课: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图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进行计算练习。
第五课:百分数与比例教学内容:百分数和比例的定义、计算及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百分数和比例的概念,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讲解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六课: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并进行实例演示和练习。
第七课: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统计和概率的概念,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讲解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学评价方法: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个人能力。
2.组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3.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验和作业测验,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适应措施:1.提供图示和实物模型来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第32课时
第32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九的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出示练习九第5题制成的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
2、计算
36.4+68.8-7.35 4.07×8.6+9.125
5.51×9.5×0.12 32.34÷2.1÷0.14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的第6~9题。
1、第6题。
做题前,让学生讨论一下每题都含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然后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余的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做完后集体小结,订正。
2、第7题。
做题前,指名学生说一说截取积的近似值和截取商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教师逐个批改纠正。
3、第8题。
学生读题后,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计算。
4、第9题。
带领学生读题后,引导分析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作业
练习九的第6、7题。
人教版聋校数学的教案范文
人教版聋校数学的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理解数字1-10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字1-10的读写。
2. 能够用手指正确地数出1-10的物体。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2. 能够用语言描述数字的大小顺序。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实物图片1-10。
3. 数数棒。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尝试用数字来描述它们。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数字1-10的意义,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3. 练习:让学生用手指正确地数出数字卡片上的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数字的大小顺序。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字1-10的重要性。
第二章: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加减法算式卡片。
3.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加减法算式卡片和实物图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算式卡片上的题目,并及时给予反馈。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认识货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常用的货币单位及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货币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货币单位与面值的关系。
2. 能够解决实际交易问题。
教学准备:1. 人民币实物。
2. 货币计算器。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二、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师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课件展示)
1、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教学
重、难点
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教具准备:
(训练器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角板,量角器,直尺,七巧板。
课时安排:
总复习 5课时
第1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容
第116页上第1、2题,复习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填完后,指名B类学生说一说每一小题根据什么定律来填写的。
2、第6题:先让学生自己计算。
集体订正时,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道题各用了哪些运算定律。(A、B)
本课时
重、难点
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教
学
过
程
︵
方
式
方
法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外出活动如何防止中暑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3、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个图形的概念,明白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按照规定的步骤作图。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归一两步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性和语言组织能力。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第3、4页的例3、例4,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4~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小数减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做下列各题0.32+0.45 0.27+0.69 1.4+1.9指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注意什么?二、新授1、出示例3。
引导学生把0.65元改成6角5分,0.48元改成4角8分,然后自己列竖式计算,得出的数再改写成小数。
再引导学生直接列竖式计算。
然后提问:百分位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从百分位减起,百分位不够减,要从十分位退1作10,在百分位加十在减。
教师强调:计算小数的减法时,也要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2、练习让学生自己做相应的“做一做”题目。
做完后集体纠正并提问。
3、教学例4。
出示例4,引导学生和例2比一比,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观察竖式列的是否正确。
再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
4、引导学生做7.81-3.736提问:7.81千分位没数怎么办?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指名一生到黑板前板演。
5、练习做相应的“做一做”习题学生做,教师巡视检查,辅导有误的学生。
6、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法则作总结。
三、巩固练习做练习一的4、5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批改总结。
四、小结五、作业练习一的第6、7题。
教后记:这两节课带领了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
在教学中联系整数的加减发的意义和计算的法则,使学生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的运算中来。
这样就更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意义和法则。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科教案教师:张钦2013年2月18日(教案编写格式说明:正文详细内容:采用小4号宋体。
采用多倍(1.25倍)行间距,进行双面打印。
教案应比实际进度提前1—2周编写完成并打印出来,以备随时提供检查用。
)2、练习做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A类学生对照算式说明小数除法的意义。
3、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件出示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横式:提问:21.45除以15是否可以理解成把21.45米平均分成15份,求每份是多少?(3)①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整数部分的计算。
提问:把21米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几米?商的1应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A)②讨论:余下的6米不够除以15该怎么办?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提问:64表示64个什么?商4为什么写在十分位上?由学生继续完成此竖式。
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
(A类生试着说一说)(4)巩固练习:(分组完成)。
指名A类生板演先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再针对竖式中各数的含义提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A、B)四、小结:1.提问: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对齐?2.今天学习的除法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与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3.组织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质题答疑。
五、拓展练习1.列竖式计算(分组完成)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注意及时解决(重点辅导B、C类生)。
2.列式计算。
(1)两个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3)64.6是17的多少倍?3.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六、作业P34 练习六。
聋哑人特殊学校数学七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数列概念,并能够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2.学生能够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问题;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列的性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数列的概念及判断数列的性质;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运用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聋哑学生可能不习惯于使用符号表达数学知识;2.能否将数列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学准备:1.相关教学资源:数列的教材、教具、计算器等;2.制作数列的手势示意图,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时间:10分钟)1.利用手势示意图,向学生展示数列的概念。
比如,利用手部动作表示一个一个地加或乘,让学生对数列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2.引导学生回忆一些他们熟悉的数列,比如自然数数列、偶数数列等。
Step 2 讲解等差数列(时间:2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等差数列,并结合手势示意图,教给学生等差数列的定义。
2.教师通过数列的手势示意图,展示等差数列的特征:每一项都与前一项相差相同的数,用符号表示为“a1,a2,a3,...”。
3. 向学生介绍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4.通过例题和手势示意图,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通项公式求解问题。
Step 3 讲解等比数列(时间:2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等比数列,并结合手势示意图,教给学生等比数列的定义。
2.教师通过数列的手势示意图,展示等比数列的特征:每一项都与前一项的比值相同,用符号表示为“a1,a2,a3,...”。
3. 向学生介绍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r^(n-1),其中an 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4.通过例题和手势示意图,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通项公式求解问题。
Step 4 运用数列解决问题(时间: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
人教版聋校数学的教案范文
人教版聋校数学的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敏感度。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写法。
2. 学习数字1-5的读法。
3. 进行数字1-5的书写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1-5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来感知数字。
2. 教授数字1-5的写法,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3. 教授数字1-5的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4. 进行数字1-5的书写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数字1-5的写法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数字1-5的读法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10的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敏感度。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写法。
2. 学习数字6-10的读法。
3. 进行数字6-10的书写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6-10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来感知数字。
2. 教授数字6-10的写法,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3. 教授数字6-10的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4. 进行数字6-10的书写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数字6-10的写法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数字6-10的读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加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认知和敏感度。
教学内容:1. 学习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 学习加法运算的规则。
3. 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入加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来感知加法运算。
2. 教授加法运算的规则,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3. 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的规则的掌握程度。
初中聋生数学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聋生数学教案设计模板教案标题:初中聋生数学教案设计模板教案目标:1. 帮助聋生初中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2. 培养聋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聋生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聋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聋生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和应用能力。
3. 聋生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手势、图像等方式帮助聋生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如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引发聋生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聋生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IEP)和听力辅助设备。
2. 聋生学生的学习资源,如教材、练习册等。
3. 手势、图像、实物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手势和图像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概念,如数轴、整数等。
- 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2. 概念讲解(15分钟)- 通过手势和图像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数学概念,如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利用实物或图片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概念。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书面上进行数学运算练习。
- 鼓励学生利用手势、图像等方式解决问题,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学习过程,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情况。
2. 学生书面练习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3. 学生在拓展与应用环节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针对不同聋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提供个别辅导和巩固练习。
2. 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动学习平台。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C类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学习到本册相关内容,并能完成作业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第一周
2月18日——2月
22日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第二周
2月25日——3月1日
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乘法
2
4
第三周
3月4日——3月
57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例5小数的连加连减完成相应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一的第811本课时重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2 —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
数学科
教
案
教师:张钦
2013年2月18日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第12~16题。
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17~22题。
本课时
重、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教
学
过
程
︵
方式方法源自︶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2、生活安全(含防溺水、防火)
3、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和例2比一比,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观察竖式列的是否正确。(重要辅导B、C类生)
再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
4、引导学生做7.81-3.736
提问:7.81千分位没数怎么办?根据是什么?
人教版聋校数学的教案范文
人教版聋校数学的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数字1-51.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学生能够用手指表示数字1-5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难点:用手指表示数字1-51.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5手指表示数字的图片1.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数字的手势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1-5,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用手指表示数字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用手指表示数字1-5,并说出对应的数字4. 总结:通过手指游戏,巩固学生对数字1-5的认识1.5 作业布置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1-5,并记录在作业本上第二章:数的比较2.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较数字的大小难点: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2.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10尺子2.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尺子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数字的大小比较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用语言表达大小关系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比较数字1-10,并用语言表达大小关系4. 总结:通过尺子游戏,巩固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比较2.5 作业布置学生比较数字1-10,并用语言表达大小关系,记录在作业本上第三章:加法的概念3.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学生能够用手指表示加法运算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加法的概念难点:用手指表示加法运算3.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10手指表示加法的图片3.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加法运算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用手指表示加法运算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用手指表示加法运算,并说出对应的数字4. 总结:通过手指游戏,巩固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3.5 作业布置学生用手指表示加法运算,并记录在作业本上第四章:减法的概念4.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学生能够用手指表示减法运算4.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减法的概念难点:用手指表示减法运算4.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10手指表示减法的图片4.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减法运算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用手指表示减法运算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用手指表示减法运算,并说出对应的数字4. 总结:通过手指游戏,巩固学生对减法运算的理解4.5 作业布置学生用手指表示减法运算,并记录在作业本上第五章:加减法的应用5.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加减法运算的结果5.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语言表达加减法运算的结果5.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10实际问题场景图片5.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加减法的应用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语言表达运算结果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语言表达运算结果4. 总结:通过实际问题场景,巩固第六章:认识数字6-106.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学生能够用手指表示数字6-106.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数字6-10,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难点:用手指表示数字6-106.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6-10手指表示数字的图片6.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数字的手势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6-10,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用手指表示数字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用手指表示数字6-10,并说出对应的数字4. 总结:通过手指游戏,巩固学生对数字6-10的认识6.5 作业布置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6-10,并记录在作业本上第七章:数的进一步比较7.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比较数字6-10的大小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7.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较数字6-10的大小难点: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7.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6-10尺子7.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尺子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数字的大小比较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6-10,引导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用语言表达大小关系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比较数字6-10,并用语言表达大小关系4. 总结:通过尺子游戏,巩固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比较7.5 作业布置学生比较数字6-10,并用语言表达大小关系,记录在作业本上第八章:加减法的进一步应用8.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加减法运算的结果8.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语言表达加减法运算的结果数字卡片6-10实际问题场景图片8.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加减法的应用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6-10,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语言表达运算结果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语言表达运算结果4. 总结:通过实际问题场景,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应用8.5 作业布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语言表达运算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第九章:认识分数9.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9.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用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难点: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9.3 教学准备分数卡片实物道具(如饼、水果等)1. 引入:通过实物道具,引导学生关注分数的概念2. 讲解:展示分数卡片,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用语言表达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用实物道具表示分数,并说出对应的分数4. 总结:通过实物道具,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9.5 作业布置学生用实物道具表示分数,并记录在作业本上第十章:综合练习10.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综合练习的结果10.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语言表达综合练习的结果10.3 教学准备综合练习题目实物道具(如玩具、学习用品等)10.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物道具,引导学生关注综合练习题目2. 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练习题目,并用语言表达结果3.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解决综合练习题目,并用语言表达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手指表示数字和加法运算解析:对于聋校学生来说,手势是他们理解和表达数字和运算的重要方式。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第7课时
第7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4~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同样适用,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各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的第4~10题。
1、第4题。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然后教师批改,了解情况。
2、第5题。
提醒学生要认真观察式题,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哪些不能。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一说哪些能用简便方法。
3、第6题。
求未知数X。
做之前,告诉学生和以前学习的整数情况下求未知数X,依据是一样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根据。
4、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教师批改。
5、第8题。
让学生试做,指名一生到黑板前板演。
做完后,教师集体总结。
6、第9、10题。
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对有疑问的加以辅导。
三、作业
练习二第5、6、7题。
人教版盲校数学教案
人教版盲校数学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盲校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盲校学生掌握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盲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盲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盲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和特点。
2. 合理使用教具和辅助工具,帮助盲校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3. 如何针对盲校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听觉和触觉等感觉途径,帮助盲校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2. 如何引导盲校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人教版盲校数学教材及教具。
2. 触觉图形、盲文资料等辅助工具。
3. 盲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的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触觉图形或盲文资料,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通过触摸教具,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2. 利用盲文资料,演示相关数学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或练习。
2. 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和教具,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3.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个别辅导与巩固(15分钟)1. 针对个别学生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2. 利用触觉图形和盲文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六、课堂反思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收获。
2. 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利用电子辅助工具和盲文软件,帮助盲校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2. 创设数学游戏和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质量和准确度。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重、难点
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教
学
过
程
︵
方
式
方
法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外出活动如何防止中暑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3、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个图形的概念,明白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按照规定的步骤作图。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归一两步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性和语言组织能力。
5、通过混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6、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填完后,指名B类学生说一说每一小题根据什么定律来填写的。
2、第6题:先让学生自己计算。
集体订正时,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道题各用了哪些运算定律。(A、B)
让学生说一说,再提问: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学生说完后,填入表格内。
6、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教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关系,怎样验算乘法和除法
三、复习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a)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b)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先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A、B),然后提问:小数和乘法的计算成本法则与整数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聋哑学校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1-10。
2. 正确书写数字1-10。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数字1-10的认识。
2. 学生正确书写数字1-10。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数字图片。
3. 白板或黑板。
4.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观察。
2. 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1-10。
二、新课1. 教师讲解数字1-10的含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出数字1-10。
3. 教师出示数字图片,让学生找出对应的数字。
三、练习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2. 教师出示数字图片,学生找出对应的数字。
3. 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查。
四、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2. 教师出示数字图片,学生找出对应的数字。
二、新课1. 教师讲解数字1-10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1-10。
3. 教师示范正确书写数字1-10,学生模仿。
三、练习1. 学生独立书写数字1-10。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3. 学生之间互相检查书写。
四、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
3.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聋校数学教案范文
聋校数学教案范文标题:聋校数学教案导语: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聋校的数学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数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建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和运算符的认识:通过视觉和触觉手段,让学生了解数字和数学符号的含义。
教授基本运算符(加、减、乘、除)的符号和含义。
2.数字运算:教授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通过多种可视化工具,如数字图表、计算器等,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几何图形:教授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并进行视觉展示。
通过手势和表情,指导学生学习图形的判断和比较。
4.数据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图表和图形中提取有用信息。
5.数学应用:以生活场景为基础,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总金额、制定旅行计划等。
三、教学方法和技巧:1.多种感官刺激:使用视觉和触觉刺激,如图表、计算器、实物模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
2.清晰的手势和表情: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和表情传达数学概念和运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互动授课: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
通过口语和手语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能力。
4.创造性示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5.个别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6.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活动安排:1.导入活动:用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介绍当天的教学内容。
2.教学主体: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3.练习和巩固:设计练习题和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他们的理解。
人教版聋校数学教案
篇一:聋校数学第十八册教案聋校数学第十八册教案第一单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教学过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有甲乙两个数,它们的和是10,甲数的2倍比乙数小四,求这两个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为10--x2x+4=10--xx=210--x=8甲数为2,乙数为8。
设甲数为x,乙数为yx+y=10y--2x=4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x+y=10y--2x=4x=2y=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 p3练习p5----二、作业:p5----1、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学目标:用正确的方法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学过程:一、回顾。
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概念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p3---3三、习题讲解。
p6----4、5四、作业。
p6--4、5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代入消元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一、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甲、乙两数的和是25,甲数的2倍比乙数大8,求甲乙两数。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yx+y=25(①2x-y=8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由①得y=25-x ③把③代入得2x--(25-y)=8x=11把x=11代入③得y=14所以x=11y=14练习:x+y=252x-y=8二、作业:p11—2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理解代入消元法的指导思想,较熟练地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一、回顾代入消元法。
代入消元——二、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或x。
(1)x+y=-3 (2)2x+y=5 (3)3x+4y-1=0 (4)5x-2y+12=0 解:(1)x+y=-3 y=-3-x (2)2x+y=52x=5-yx=5/2-1/2· y略……2、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数学第十册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2 —2013 学年度)
第二学期
数学科
教
案
教师:张钦
2013年2月18日
(教案编写格式说明:正文详细内容:采用小4号宋体。
采用多倍(倍)行间距,进行双面打印。
教案应比实际进度提前1—2周编写完成并打印出来,以备随时提供检查用。
)
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三、新授
1、教学例5。
黑板出示例5:
例5 计算
(1)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B类生板演。
(2)指名A类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为什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0倍,同时扩大100倍行吗?(A)
2.总结计算法则。
(1)提问:①我们是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
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是由谁决定的?(引
导A类学生说一说)
(2)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法则。
(投影仪展示)
(3)对照书中计算法则找出总结不够全面之处。
提问:为什么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A、B)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七的第5~10题。
1、第5题。
让A、B类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说一说如何移动算式中的小数点,特别要注意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位数不够
用“0”补足。
如有错误及时帮助纠正,并再次强调。
2、第7题。
改错题,先让学生找出错误(A、B),再改正。
3、第9题。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第1小题的计算结果,直接说出第
2、3小题的得数。
(A、B)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六、课后作业 P40 练习七
A类学生:5~10
B类学生:6、8、9
C类学生:6、8
第 25 课时
本课时
教学内
容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七的第11~16题。
本课时重、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
学
反
思
第 28 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7、例8(循环小数),
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八的第1、2、3题。
本课时
重、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过程︵方式方法︶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2、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②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
车。
③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
二、新授
算出感知,揭示矛盾。
1.黑板出示算式,揭示矛盾,激情引欲。
①②③
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每组完成一题,看哪一组同学完成
最快。
(指三名A、B类同学报演,其他同学完成在练习本
上)尽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计算。
在算中让他们去感知去体会“无限”与“有限”,“循
环”与“不循环”的数学现象。
教师评出冠军组,待学生发现不公平后请同学说出其中的
道理。
2.讨论:
①第(2)(3)最难在哪儿如果继续除下去,会是什么
样子的
②商为什么会重复出现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订正时,出示教师根据商的无数位,是无限的,在两个商的后
面加上“……”,如,根据余数的重复出现
导致商重复出现,教师把重复出现的余数用红笔圈出。
3、循环小数的概念
(1)讨论:
①第②③题的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A)
②第②③题题的商的小数部分又有什么不同?(A、B)
备注
学过程︵方式方法︶
师生问好,点名,
安全知识早知道:
点蚊香时需要注意什么
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人们常用蚊香驱蚊。
蚊香虽小,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检查。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
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
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就安全多了。
二、复习准备
1.口算
订正时着重问一问学生:
是怎样口算的?为新知辅垫
2.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A、B类),为知识迁移做准备。
揭示课题,师板书: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
三、探索新知
教学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例10,一只蜜蜂小时飞行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倍。
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1)指名A类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并列式:
提问:求的是什么?
(2)尝试计算
B类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练一练:
提问: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与整数连除、除加、除减有什么联系(A类)
结论: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完全相同。
四、课堂小结
1.从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充分发表学生意见)
2.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A、B)五、巩固新知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8=÷□÷□
÷÷=÷□
2.对比练习
六、作业 P49 练习九
A类学生:1~4
B类学生:1、2、3
C类学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