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探究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国际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
本文将就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首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等。
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然而,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其次,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PET-CT等。
其中,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此外,MRI检查对于肝脏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和浸润情况,对于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病理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肝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对于不能行肝组织活检的患者,可通过经皮肝穿刺抽吸术或手术标本来获取组织学诊断。
最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AF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癌的风险。
此外,AFP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如AFP-L3、PIVKA-II等的检测,能够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
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时,应全面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支持。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4参考文献 [1]董俊.病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MR/检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即核磁共
1996:523.
振成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肝癌的临床研究与诊断。 MRJ在发现肝癌、鉴别诊断和肝癌分期上均很有帮助。通常 情况下肝癌在T】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 高信号¨“。块状型和结节型肝癌Mlu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 部位、大小和范围;而弥漫型肝癌由于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解 不清,MRI常不能显示病变范围。肝癌的肿块内可有脂肪变 性、囊变、坏死、出血、纤维间隔等变化,大的肿瘤由于其生长 速度超过其血液供应,约70%可发生中心坏死,于Tl加权像 的低信号仲可混杂有不同强度的高信号,于T2加权像的高信 号中可混杂有不同强度的低信号。如果肝癌合并静脉瘤栓, MRI有特征性表现。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中的瘤栓可使 血液流动效应消失,在T。加权像上呈较高信号,在T2加权像 上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使用顺磁性对比剂GI)一DTPA,其 作用主要是缩短Tl时间,增强Tl对比度,从而增加病灶与肝 实质之间的信号差异。动脉期:肝癌明显强化,有的大肿瘤因 病灶液化、坏死而呈不均匀强化,有的肿瘤有分隔而见分隔强 化。门脉期:门静脉和肝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病灶的信号已
2.3
cT检查:cT(Computed Tomography)即计算机横断体层
摄影,对软组织的分辩率高、横断成像并可进行增强扫描,可 清楚显示肝癌原发病变的位置、形态、扩散范围及血液动力学 变化,对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 后有重要价值。原发型肝癌CT常分为四型¨。6J:①巨块型: 癌组织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或不清,形态 不规则,形成巨大肿块,其内常有坏死且常形成门静脉栓子。 ②结节型:肿瘤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可有纤维性 假包膜一般很少向被膜侵润及形成门静脉栓子。③弥漫型: 肿块呈直径5—10 1'11111的无数个小癌结节相互融合,分布与全 肝,结节大小较一致。④小癌型:直径小于3 cm或相邻两结 节之和小于3 cm,边界清楚,常有包膜,手术切除率极高。文 献报道三型中结节型为最常见类型,而弥漫型最少见。原发 性肝癌并肝硬化常见,据统计约占80%左右。CT动态增强扫 描对于不同类型的肝癌都有着决定性的诊断意义。增强动脉 期:最近研究表明动脉期强化时间在20—25 s最佳。绝大多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诊 断 正 确 率 , 期 联 合 扫 描 检 Ⅲ 率 高 达 9 % 。多 层 螺 旋 c 三 5 T
通 过 横 轴 扫 描 三 维 采 集 数 据 , 以 进 行 多 种 方 向 的重 建 , 于 可 由
高 , 影 响我 同人 民健 康 的重 大 疾 病 。据 卫 生 部 统 计 我 围每 年 是 约 l 人 死 于肝 癌 , 全 球 肝 癌 死 亡 总数 的 4 % 。 因此 , H 3万 占 0 PC 的 早期 发现 和诊 断 对 于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降 是
维普资讯
Chn s p tlg i ee He a oo y,Ap 0 7, l1 No 2 r2 0 Vo 2, .
・
讲 座 ・
原发 性 肝癌 的影 像诊 断 研究 进 展
谭 一 清 王俊 鲁玲 李红兵 张 晓磷
原 发性 肝 癌 ( H ) 我 国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期 因 PC是 早 无 特 异 的 临 床 表 现 , 以 发 现 难 , 预 后 较 差 , 死 率 逐 年 增 其 病 常 规 。由 于 多 排 螺 旋 C T的使 用 , 明显 提 高 了 P C的 检 出 率 及 H
灶 大 小 、 态 、 位 、 目及 有 无 病 灶 内 出血 坏 死 等 。 从 病 灶 边 形 部 数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1、CT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应用随着CT功能的日益发展和完善,CT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螺旋CT,电子束CT和多尾CT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扫描速度和图象后处理功能,能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肝脏的分期扫描、动态扫描及癌灶和血管的三维重建。
有助于癌灶的准确定位,判断癌灶与邻近肝静脉、门静脉和其他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了解肿瘤的血供、与非癌变肝组织之间的境界是否清晰、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有无门脉癌栓等,从而有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诊断率、评估肿瘤的生长方式、生物学行为,选择治疗方案,预测预后等。
1.1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CT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辩率有利于发现病灶、准确定位及判断病变的性质。
目前,S-CT,E-BCT,Multi-sliceCT的反应,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皆有了显着提高。
CT能清晰显示癌灶与肝静脉、门静脉及肝门胆管和邻近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有天门静脉癌栓、肝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等。
CT扫描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了解有无动-静脉、动-门脉短路存在,判断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等。
此外,经肝动脉注入造影剂后CT扫描,更有利于发现肝内微小病烂及其数目。
1.2CT评估原发性肝癌生物学行为的价值①反映肿瘤大体生长方式:CT扫描可显示肿瘤有无包膜及包膜是否完整、癌与非癌变肝组织交界是否清晰、有无门脉癌栓、肝静脉、门静脉及肝门胆管等是否受累,以此判断肿瘤的生长方式,如呈侵袭性生长或膨胀性生长。
②反映原发性肝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根据癌灶大体形态特征、增强表现及血供情况,可初步判断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如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并可在一定程度判断肝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特点③反映肿瘤血供特征:根据癌灶是否强化、强化程度及是否均匀、供血动脉显示情况,可反映肿瘤血供是否丰富。
肿瘤包膜是否强化,可判断包膜结缔组织内血管是否丰富。
肿瘤血供丰富。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肝癌属于恶心肿瘤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肝癌对人体的危害性相当大,一旦怀疑自己患有肝癌,就要及早的采取措施进行诊断。
那么,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专家的介绍。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一、肝癌的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检查,应用B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操纵简单且用度低,是目前较好有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二、肝组织活检:该项检查具有一定创伤性,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性高,可谓是获得小肝癌确诊的有效方法,因其在检查上还存在一些禁忌症,所以在肝癌的诊断上该项检查应用不是很广泛。
三、甲胎蛋白:目前临床上AFP检查可谓是诊断肝癌的特异性高的指标,其能在肝癌的早期就可出现浓度升高的反应,当检测AFP200ug/L、持续升高2个月以上或AFP400微克/升以上时,在排除妊娠、新生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活动型肝炎等情况外,即提示肝癌。
四、血液酶学检查肝癌: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谷氨酰转肽酶高的原因有哪些),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等可高于正常范围,但因其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检查。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篇伽玛刀的定位极准确,误差常小于0.5毫米;每条伽玛射线剂量梯度极大,对组织几乎没有损伤。
但201条射线从不同位置聚集在一起可致死性地摧毁靶点组织。
它因功能尤如一把手术刀而得名,有无创伤、不需要全麻、不开颅、不出血和无颅内感染等优点,手术时间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伽玛刀也不是立即显效的,常需要3个月至半年时间才能显效,甚至1~2年后仍有效果。
伽玛刀的出现的确是神经外科的一大进步。
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人接受了治疗。
空军总医院放疗科拥有“中国伽马刀第一人”的夏廷毅专家,夏廷毅专家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经验有目共睹,各大媒体都有报道,胰腺癌晚期十年生存记就是最好的视频案例。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发热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肝大、腹水等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原发性肝癌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PET-CT等。
在B超检查中,原发性肝癌呈低回声或等回声肿块,边界模糊,部分病灶可出现点状强回声。
CT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界及血供情况,对于肝内转移灶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MRI检查对于肝脏的软组织分辨更好,对于小肿瘤和血管浸润的显示也更为清晰。
PET-CT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也有着重要意义。
常规的血清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α-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的检测,这些指标的异常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肝穿刺活检是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手段,通过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外科 ) &($&(& *
!"" 主要对组织的纵向弛豫时间 ’ () * 、横向弛豫时间 ’ (! * 及质 子密度进行成像, () 是指质子由受电脉冲激发至横向磁化 后恢复至纵向磁化的时间; (! 由共振质子间的相互磁性作 用引起,即共振质子保持相干性或保持在相位中旋进的时 间。正常肝组织在 () 加权像为低信号,而在 (! 加权像上为 高信号,脂肪则正相反。 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的信号强度与正常肝组织相比, 前者 () 与 (! 弛豫时间皆延长,用 () 加权像或 (! 加权像的 自旋回波技术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用短 (! 加权像自旋回波技术时,肝细胞癌的信号强度高于周围正 常肝组织。由于肝细胞癌与正常肝组织弛豫时间 () 与 (! 差 别显著,因此磁共振成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很容易。癌灶 伴有出血、坏死、脂肪变性和纤维瘢痕等改变时,其磁共 振成像表现为混杂不均匀信号。肿瘤周围水肿带和假包膜 为早期肝癌特征性改变,前者在 (! 加权像上表现为弥漫高 信号强度,后者不论 () 加权像或 (! 加权像均表现为一个薄 的低信号环。 磁共振扫描不需要放射线,且强磁场和电脉冲不会造 成急性或慢性损伤,与 +( 及超声相比,磁共振成像确定病 变大小的能力与超声相仿而强于普通 +(;矢状面、冠状面 或任意平面成像均可完成,不需造影药即可显示血供情 况。因此,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上,磁共振成像的准确度明 显优于 +(,其对比分辨率亦优于 +(,而空间分辨率则与 +(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磁共振成像有以下特点: ! 能十分 清楚地反映肿瘤与肝内血管的关系; " 对肝肿瘤的定位准 确;# 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 可进行矢状和冠状 位的直接成像;% 在不注射造影药的情况下可区分胆管与血 管。此外,应用顺磁性造影药可提高对肝癌的检出能力。 ! 放射性核素显像 新核医学仪器的发明、检查方法的进展使肝脏放射性 核 素 显 像 已 成 为 , 超 、 +(、 磁 共 振 等 无 创 检 查 的 有 效 补 充,它能显示直径 $ -. 的病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 描 ’ /01234 567871 4.0//071 +(, 9:;+( * 及 正 电 子 发 射 计 算 机断层扫描 ’ 57/08<71 4.0//071 +(, :;( * 三维显像技术的 开发使其分辨率显著提高。目前,放射性核素显像可发现 ) -. 以下的肝脏病变,多种肝脏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联合 使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鉴别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 目前常用的肝脏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包括如下 $ 个内 容: ! 肝脏胶体显像,放射性胶体物质能被肝脏网状内皮 系统吞噬,肝内某一部位的网状内皮系统一旦破坏,吞噬 放射性胶体物质的能力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本法只能检出 破坏网状内皮系统的病变,在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方 面作用有限; " 肝血流灌注和血池显像,正常肝脏的血液 供应, =%> 来自门静脉, !%> 来自肝动脉,静脉注射肝血 池显像剂如放射性核素锝 ? @@.(- A B 红细胞,通过肝血流灌注 对肝血池进行显像, 因肝细胞癌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 血流量大,属多血供型肿瘤,肝血流灌注显像的动脉像 内,肝细胞癌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肝血池影像呈现 为充填或部分充填的特征表现,对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准 确,对肝细胞癌的诊断阳性率为 C#> D "#> ,肝血管瘤在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学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学进展影像诊断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笔者综述了原发性肝癌在超声、DSA、CT、MRI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研究进展。
标签:肝癌;影像诊断原发性肝癌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血清蛋白测定一直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诊断方法。
近年来,由于对原发性肝癌病理认识的加深和外科手术迅速发展,对肝癌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各种影像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为提高小肝癌SHCC(瘤体直径≤3cm)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手术治疗时机。
笔者就肝癌影像诊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1 原发性肝癌的各种影像学表现1.1B超B超无创伤性可称之为肝癌筛选的“最佳工具”,肝癌90%由B超检查发现,直径在1.0~2.0cm的肿瘤即可检出。
肝癌的超声表现为:①边缘低回声带(晕环)。
②镶嵌样图像。
③隔壁回声。
④外侧阴影。
⑤后方回声增强。
结节型和肿块型2cm以上的肝癌表现为内部有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和内部有隔壁回声,呈典型的镶嵌样图像;肿瘤超过5cm者边界不清,直径在3~5cm发现率约70.5%;弥漫型肝癌为混杂性回声,与正常肝脏分界不清。
刘华丽等认为肝癌的超声表现多样:①直接征象:高回声型占多数,其次是低或混合性回声。
②间接征象:病灶周围多数伴有声晕,部分有卫星结节,巨块型内部常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超声的确诊率为87.3%。
戴琳认为小肝癌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为瘤灶多呈类圆形、单发,以弱回声光团居多,病灶周边清晰,有完整包膜伴有暗晕,暗晕是超声鉴别小肝癌和其它良性肿瘤的典型特征。
经静脉注射“全氟显”超声造影剂后肝癌特征是造影前超声显示病灶呈弱回声光团,注射造影剂后超声显示病灶迅速显影回声增强,动脉像肝癌病灶与周边正常肝组织边界对比清晰,延迟期病灶呈低回声,消退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肝组织呈现“快进快出”特征。
徐金峰静脉注射气体微泡混悬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动脉期微泡迅速进入肝癌的微血管内使肿瘤快速整体增强,较大肝癌到达峰值时可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同时由于动静脉瘘的形成,门脉期快速消退呈低回声,延迟期进一步消退。
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恶性肿瘤。
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
因此,准确了解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筛查手段,原发性肝癌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回声不均匀的肿块,边缘模糊,有时可见到强回声,边界有软组织外推和血流丰富的表现。
此外,在超声检查中还可观察到周围肝脏的异常结构和肿胀情况,有利于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分期。
二、CT检查CT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血供等信息。
原发性肝癌在CT图像上呈现为低密度灶,边缘不规则,有时可见到斑点状、条索状的高密度影,局部有明显的造影剂浓聚现象。
此外,CT检查还可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和转移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MRI检查MRI检查对于显示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有利于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原发性肝癌在MRI图像上呈现为信号强度不均匀的低信号灶,边界清晰,周围肝脏受损程度较轻。
通过MRI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四、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功能性影像学检查,通过检测肿瘤的代谢活性,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原发性肝癌在PET-CT图像上呈现为代谢活跃的高吸收灶,周围正常组织代谢活性较低。
结合CT和PET的信息,可以全面评估肿瘤的生长速度、浸润情况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PET-CT检查等多种手段,每种检查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症。
了解不同检查方法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为患者争取更好的生存机会。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特点。
由于其默默无声的发展,很多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一、早期诊断1. 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非特异,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
然而,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困难。
常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血清AFP水平升高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指标,但其缺乏特异性,在早期肝癌中阳性率并不高。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手段,可以观察到肿块形态及其血流情况。
2. 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可以提供较为清晰的肝脏解剖结构,并观察到可能存在的肿块。
CT增强扫描则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的血运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是良性还是恶性。
MRI与CT相比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解剖信息。
3. 生物标志物除了AFP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物标志物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如AFP-L3、GP73等。
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期诊断的困难。
二、治疗策略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公认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根治治疗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对于早期肝癌而言,手术切除具有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恢复正常生活质量等优点。
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晚期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因此仅少部分患者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2.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电热能将肿瘤组织进行破坏。
相较于传统的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对于局限性的早期肝癌而言,射频消融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3. 经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适用于肿瘤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肝癌患者。
该方法通过导管插管将抗癌药物输送到肝动脉中,直接作用于肿瘤灶。
TACE主要具有两个效应:一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二是阻断肿瘤灌注部分供应血管,从而降低其营养供给。
莫迪司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AFP、CA125、CEA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效果及诊断效能研究
莫迪司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AFP、CA125、CEA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效果及诊断效能研究作者:***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1年第19期【摘要】目的:研究探討莫迪司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联合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癌胚抗原(CEA)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效果及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疑似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莫迪司MRI增强扫描,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25、CEA)。
比较组织病理学、莫迪司MRI增强扫描、肿瘤标志物及联合诊断的诊断阳性率;以术后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莫迪司MRI增强扫描、肿瘤标志物及联合诊断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各检测方法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109例确诊为肝癌。
莫迪司MRI增强扫描、肿瘤标志物的诊断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诊断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Kappa一致性检验,联合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78,P<0.05),莫迪司MRI增强扫描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29、0.503,P<0.05)。
三种诊断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诊断的各诊断效能指标最高。
结论:莫迪司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AFP、CA125、CEA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可作为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替代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莫迪司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 血清癌胚抗原[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diagnostic efficacy of MODIS enhanced MRI combined with alpha fetoprotein (AFP),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 and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suspected liver cancer patients with liver occupying spac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fter admission,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ODIS enhanced MRI,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AFP, CA125, CEA) were detected. The positive rates of histopathology, MODIS enhanced MRI, tumor markers and combined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were used as the goldstandard to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MODIS enhanced MRI, tumor markers and combined diagnosis with the gold standard diagnosis.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each detection method for early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compared. Result: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109 of the 12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iver cancer. Compared with histopathology, the positive rates of MODIS enhanced MRI and tumor ma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itive rate of combined diagnosis and histopathology (P>0.05). The results of the combined diagnosis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gold standard(Kappa=0.878, P<0.05) by Kappa consistency test. The MODIS enhanced MRI and serum tumor marker examination we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gold standard results (Kappa=0.529,0.503, P<0.05). The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of the three diagnostic method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combined diagnosis had the highest diagnostic efficiency indexes. Conclusion: MODIS enhanced MRI scan combined with AFP, CA125, CEA serum tumor markers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primary liver cancer,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agnosis,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as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MODIS enhanced MRI AFP CA125 CEAFirst-author’s address: Yuedong Hospital,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Meizhou 514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9.001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患者发病后表现为明显的肝区疼痛,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并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肝脏组织的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并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1-2]。
早期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
分析早期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1.5T超导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肝脏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1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MRI对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定位准确率90.74%,定性准确率93.26%;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发现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高的准确性;既能对病灶内部结构,与周围肝实质的关系有较系统的观察,还可以提供肝癌病灶的血供情况;能为临床提供全面的高价值的影像信息。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
目前外科根治性切除仍然是早期肝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由于因为早期肝癌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症状出现,已属于中晚期[2],因此不少患者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因此如何尽快筛查肝癌病灶,使之得以早期确诊与早期治疗是临床需致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探讨1.5T超导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特研究2012年06月-2014年10月经过病理证实的的31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其MRI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 2012年06月—2014年10月经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小肝癌患者的M R I影像及临床检查资料。
31例患者中,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46.6岁。
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等;该组病例中28例有乙肝病史,29例有肝硬化病史,21例患者在体检中经B超检查高度怀疑为肝占位病变,有15例甲胎蛋白阳性。
1.2检查方法MRI扫描患者检查前禁水4h,检查时患者取头先进的仰卧位。
检查仪是:使用GE Optim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所有病例均常规T1WI,T2WI,FSE序列,横断位、冠状位及MRCP扫描。
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冠状位和轴位,矩阵320×192,层厚:2mm,扫描层数:150,TR:4.5ms,TE:2.2ms,翻转角度:12。
原发性肝癌早期的CT、MRI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肝癌早期的CT、MRI影像学诊断
符忠祥;王伊;许永华
【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39)5
【摘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非上皮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为少见。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恶性肿瘤及肝脏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大大地提高。
早期肝癌,也被称为小肝细胞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 cm或两个结节直径
的总和〈3 cm。
【总页数】3页(P418-420)
【作者】符忠祥;王伊;许永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放射科,中国上海 200433;重庆医
科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放射科,中国上海 200433; 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MRI、CT、X线影像学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对比 [J], 姚兴朝
2.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价值 [J], 高文杰
3.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学诊断价值比较 [J], 王开宴
4.MRI、CT、X线影像学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对比 [J], 冯继梅
5.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价值 [J], 李光宇;彭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探究
发表时间:2019-11-25T14:31:38.3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作者:赵静
[导读] 研究说明影像学诊断的有效性,主要是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情况。
赵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原第八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目的:研究说明影像学诊断的有效性,主要是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17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分析不同的检查方式所应用的情况,分析不同诊断方式所具有的优势。
结果:17例患者当中有4/17(23.53%)例患者行CT检查,有
10/17(58.82%)例患者行超声检查, 有3/17(17.64%)例患者行磁共振检查。
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的掌握不同的检查方式之间具有的差异,以及对于肝癌的辨别的情况。
结论:临床当中对于很多疾病确诊,需要各种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降低误诊情况发生。
临床工作人员应提升专业技能及知识,对于检查结果可以更好的进行辨别,根据患者疾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早期影像学;诊断情况
引言:
肝癌疾病对于患者健康影响较大,此疾病死亡情况农村患者高于城市患者。
我国此疾病的发病情况较高,临床中患者的症状不一,在早期的阶段主要肝部位具有痛感、化验结果异常等。
早期确诊对于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肝癌检查具有很多方式,如CT、磁共振、血管造影、超声等,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检查方法所具有的实用性,便于医学中更好应用于检查肝癌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7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统计其年龄、性别,17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17例患者的年龄不低于31岁,不超过65岁,平均年龄46.35岁。
在未检查之前患者均不知道疾病的情况。
1.2方法
1.2.1超声方式
临床当中对于肝癌诊断应用超声方式较多,有10/17(58.82%)例患者实施超声检查。
此方式所具有的优势说明,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患者创伤,在检查的过程中其费用合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接受,在检查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对于患者所造成的影响较小。
其方式在检查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弊端说明,第一其检查结果与检查人员技术具有关联性[1],若检查人员的技术较低的情况下,会影响其结果。
第二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反复确定,因为其检查的仪器所放置的区域不同,成像不同。
第三影响结果因素较多,像肋骨、肥胖等[2],其检查结果准确性会改变。
超声方式对于其检查的灵敏性超过85%。
若患者的情况属于HBsAg阳性,在检查的过程占据一定的优势。
(如图1所示)。
1.2.2 CT方式
临床当中应用此方式情况较超声少,其主要是针对患者栓塞前、恶性肿瘤的情况,17例患者当中同时有4例患者实施此检查,其主要是恶性肿瘤,其在检查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分析,第一,敏感性极高,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检测出极小的肝癌,其直径在5毫米,检测中不遗漏相关的环节,检测具有全面性。
第二,病变的区域清楚,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可以准确的确定其位置,为后期切除提供依据。
第三,供血情况。
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其供血情况。
第四,治疗前的检查。
在临床当中若患者出现动脉栓塞情况,在开展治疗工作,需要先进行血管造影,通过其方式确定其位置,再根据其位置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1.2.3.磁共振方式
临床当中采用此方式情况低于超声方式,有3/17(17.64%)例患者实施磁共振检查,因为其在检查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费用,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临床中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根据其情况确定在检验的过程中是否应用此方式。
其在检查的过程当中是通过弛豫时间T1、T2、DWI,在检查的过程当中检查人员根据所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观察患者的情况,与正常人肝部位的情况进行比较,T1、T2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通过此方式确定患者肝区是否正常[2]。
当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若患者病灶部位发生异常,像有坏死的情况、变性的情况、出血的情况等,在检查中其信号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可以利用动态增强检查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近年来普美显造影剂的运用在肝胆期对病灶有一定识别力,缺点是费用高。
与其他诊断方式相对比,此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分析,检查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损伤,其对于疾病的确定的准确情况高于CT 的方式。
观察其所成像的情况,其所成像的辨识度较高,第一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肿瘤的位
程中费用相对应会提升,会存在并发症的情况,相对应的检查会占据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