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的十大标准准则

合集下载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氮肥(英文:nitrogen fertilizer)是一种以氮元素作为主要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营养的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氮肥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全球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氮肥的生产过程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种:合成氨法和生物固氮法。

其中,合成氨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生物固氮法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特性来固定氮的方法。

(一)合成氨法1、原料准备合成氨法生产氮肥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和天然气(含有甲烷等烷烃类物质)。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蒸汽和水等。

2、氨的合成氨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加入热力学推动力来实现。

具体来说,利用高压、高温下的原理,将氧气和氮气经过压缩、揉合等处理后,将其与天然气混合送入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氨的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催化剂的稳定和活性。

3、氨的纯化氨生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异物。

主要通过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

4、制成氮肥制成氮肥的过程主要是将氨与一定量的酸等附加物进行反应,得到硝酸和尿素等氮肥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

(二)生物固氮法1、选择合适的生物固氮菌株生物固氮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菌株,在自然条件下,合适的固氮菌有多种,但是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

2、土壤改良为了提升生物固氮的效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这里主要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硝酸盐和营养物质等来改善土壤环境。

3、种植作物在准备好固氮菌株和优质土壤后,需要培育种植对于生物固氮有很好效果的作物。

这类作物通常包括豆类和某些牧草等,可以更好地利用固氮的优势。

4、固氮生产在种植固氮作物后,作物根系就可以与菌株产生接触并发酵,释放大量的氮气。

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根据选定的菌源、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

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

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氮磷钾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之一,它包含了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氮、磷和钾。

氮磷钾肥的适当施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1.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在施用氮磷钾肥之前,首先要了解土壤中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或送样至专业实验室检测来获得准确的数据。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施肥的类型和数量。

2.确定氮磷钾比例: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有所差异,因此在施用氮磷钾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来确定三种养分的比例。

一般来说,果树和蔬菜作物对磷的需求较高,而谷类作物对氮的需求较高。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壤中的养分比例,以确保达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3.划定施肥时间:氮磷钾肥的施用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不同养分的吸收需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氮肥可在作物的生长季节中进行追施,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磷肥和钾肥可以在作物的生育期早期进行基肥施用,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植物生长。

4.施用方式:氮磷钾肥可以通过不同的施用方式施肥,如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底肥是将氮磷钾肥均匀地撒在整个土地表面并与土壤混合,以提供基础养分。

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养分,可以采用直接追肥或者灌溉追肥的方式。

叶面喷施是将稀释后的氮磷钾肥喷洒在作物的叶片上,以提供快速的补充养分。

5.施用量控制:施用氮磷钾肥的量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求和施肥方式来调整。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可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生育期来决定。

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来确定。

6.施肥技巧:在施用氮磷钾肥时,应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施肥时要避免将肥料直接投放在作物的根部,以免烧伤根系。

肥料的施用应注意与土壤的混合,以促进养分的吸收。

同时,施肥后要及时给予适量的水分,以促进肥料的溶解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总结起来,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包括了了解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养分比例、划定施肥时间、选择施肥方式、控制施用量和注意施肥技巧等。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熊飞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2期氮肥俗名“臭肥”,是农业生产上应用范围最广、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的品种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其中在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主要氮肥有4种,即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不同品种的氮肥,含氮量与理化性状差异较大,在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也有较大差别。

现将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4种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硫酸铵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使用的一种氮肥,通常把它当作标准氮肥。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吸湿性小,不易结块,较易溶于水,易保存,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做基肥。

硫酸铵做基肥时要深施并覆土,以利于作物吸收。

2. 做追肥。

硫酸铵最适宜做追肥使用。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肥料的用量。

对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壤地,要坚持少量多次追施,防止肥料流失;对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黏性土地,每次用量可适当多些。

另外,旱地施用硫酸铵应注意及时浇水;水田追施硫酸铵,应先将田水排干,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

3. 做种肥。

硫酸铵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可做种肥使用。

硫酸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②硫酸铵不宜在同一地块长期施用,每次亩用量最好控制在20~30千克,否则会导致土壤pH值偏酸,并造成土壤板结。

③硫酸铵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若确需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

但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两者施用时间要相隔3~5天。

二、碳酸氢铵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一个品种。

碳酸氢铵为生理中性速效氮肥,易潮解、易结块、较易溶于水,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高温下易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造成肥效损失,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做基肥。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氮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素的挥发、淋溶损失较多,目前农业生产中减少氮素损失的施肥原则是:深施覆土,因地施肥。

关于氮肥怎么施最好,这与氮肥的种类有关。

一、氮肥的施用原则施用氮肥原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覆土深施。

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

二是认清土壤条件。

石灰性土或碱性土,可以选施酸性或生理酸性的氮肥,如硫铵、氯铵;而在酸性土上,可选施碱性或生理碱性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铵钙或石灰氮等。

二、氮肥怎么施最好氮肥有三种形态:硝态氮,如硝铵、硝酸钾等;铵态氮:如碳酸铵、硫铵等;酰胺态氮:如尿素。

不同形态的氮肥在土壤中的反应不同,因此施用中要注意氮肥形态上的差异。

1、硝态氮肥怎么施最好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态氮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不能为土壤胶体所保持,流动性较大。

很容易随水分的移动而产生流失。

硝态氮肥在水中移动性大,肥效快,最好用做旱地追肥,不要用基肥、种肥。

2、铵态氮肥怎么施最好铵态氮肥中的氮素以铵态养分形式存在,能为土壤胶体所吸持,因而不易产生淋失,肥效维持的时间较硝态氮长。

但铵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发生氮素的挥发损失。

凡是铵态氮肥特别是碳铵等都要深施盖土,防止挥发。

由于它们都是速效肥,在土壤中又不易流失,故可做基肥和追肥;适宜水田、旱地施用。

3、酰胺态氮肥怎么施最好酰胺态氮肥主要是尿素,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CONH2)的形式存在。

酰胺态氮肥用于农作物追肥最好,效果要比用作基肥好,它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农业行业18个标准 NY

农业行业18个标准 NY

51 NY/T 1105-200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
52 NY 1106-2006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53 NY 1107-2006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54 NY/T 1108-2006 液体肥料包装技术要求
55 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56 NY 1110-2006 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
57 NY/T 1111-2006 农业用硫酸锰
58 NY/T 1112-2006 配方肥料
59 NY/T 1113-2006 微生物肥料术语
60 NY/T 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61 NY/T 1115-2006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62 NY/T 1116-2006 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63 NY/T 1117-2006 水溶肥料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64 NY/T 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65 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
66 NY/T 1120-2006 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67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设施蔬菜栽培中氮肥的施用方法

设施蔬菜栽培中氮肥的施用方法

设施蔬菜栽培中氮肥的施用方法作者:金龙腾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2期按氮肥中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等。

不同形态的氮肥,化学性质不同,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作物吸收利用形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氮的利用率等均有差异。

因此,要根据氮肥性质、土壤条件、蔬菜需氮特性等进行合理选择和科学施用。

1铵态氮肥的性状及施用铵态氮肥中的氮素是以铵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肥料易溶于水,在土壤溶液中,其氮素即以铵离子形态存在,可直接被土壤胶体吸附或被蔬菜直接吸收利用,因此肥效快。

但在土壤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动下,铵态氮易转化成硝态氮。

由于硝酸根离子不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而易淋失,而且遇到碱性物质还易造成氨的挥发损失,因此,铵态氮肥在盐碱性土壤表层施用,很容易造成氨的挥发或对蔬菜造成氨中毒,尤其在设施栽培中施用时,应深施与覆土,或随水冲施,并注意防风。

主要铵态氮的施用方法如下:1.1硫酸铵的性状及施用硫酸铵含氮量20%~21%,含硫25.6%,简称硫铵。

硫铵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物理性质稳定,分解温度高,不易吸湿,易溶于水,肥效迅速而稳定,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

可做基肥、追肥施用,施后要覆土或浇水,每667平方米每次用量为15~20千克。

硫铵还含有硫,也是一种重要的硫肥品种。

在长期施用不含硫的高浓度化肥的蔬菜田,尤其对喜硫蔬菜,若土壤缺硫时,硫铵作为一种补充土壤有效硫的重要来源,肥效较为明显。

1.2碳酸氢铵的性状及施用含氮量17%,简称碳铵。

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颗粒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易吸湿、结块和分解挥发氨。

碳铵的潮解是损失氮素的过程,也是造成贮运期间结块和施用后造成灼伤作物的原因。

因此,在设施密闭的环境中一般不作追肥用,可作基肥深施到土壤中,每667平方米每次用量为20~25千克。

2硝态氮肥的性状及施用该类氮肥的氮素是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的,如硝酸铵、硝酸钙和硝酸钠等。

氮肥的高效施用技术

氮肥的高效施用技术

氮肥的高效施用技术氮肥在作物生产过程上由于对作物产量的调控能力最强,因此使用量最大、使用最频繁。

氮肥施入土壤后的转化比较复杂,涉及化学、生物化学等许多过程。

不同形态氮素的相互转化造成了肥料氮在土壤中较易发生挥发、逸散、流失,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可能污染大气和水体。

因此,氮肥的合理高效施用就愈显重要。

一、氮肥的合理分配氮肥的合理分配主要依据土壤条件、作物氮素营养特性及氮肥本身的特性来确定。

1.土壤条件土壤酸、碱性是选用氮肥的重要依据。

碱性土壤应选用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

这样有利于通过施肥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也有利于土壤中多种营养元素对作物有效性的提高。

盐碱土上应注意避免施用能大量增加土壤盐分的肥料,以免对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在低洼、淹水等易出现强还原性的土壤上,不应分配硫酸铵等含硫肥料,以防止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在水田中也不宜分配硝态氮肥,以防止氮随水流失或反硝化脱氮损失。

2.作物营养特性不同作物种类对氮肥的需要数量是大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叶菜类尤其是绿叶菜类、桑、茶、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作物需氮较多,应多分配氮肥。

而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由于有根瘤,可以进行共生固氮,只需在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

甘薯、马铃薯、甜菜、甘蔗等淀粉和糖类作物一般只在生长初期需要充足的氮素供应,形成适当大小的营养体,以增强光合作用,而在生长发育后期,氮素供应过多则会影响淀粉和糖分的积累,反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差异。

耐肥品种,一般产量较高,需氮量也较大;耐瘠品种,需氮量较小,产量往往也较低。

二、氮肥施用量的确定生产、科研实践证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逐渐下降。

据统计,1993~1994年度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消耗氮肥(以N计)高达188kg,比同期世界平均消耗50.3kg的水平高出3.7倍。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过量施用氮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质量破坏,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恢复和重建其良好生态系统将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守伦、赵宏奎、马常宝、郑义、赵梦霞、易玉林、杜森、杨帆。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肥料合理使用的基本原理及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各种物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274-1997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肥料fertilizer见GB/T 6274-1997中2.1.2。

3.2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见GB/T 6274-1997中2.1.4。

3.3无机[矿质]肥料inorganic[mineral] fertilizer见GB/T 6274-1997中2.1.33.4单一肥料 straight fertilizer见GB/T 6274-1997中2.1.16。

3.5大量元素 macro-element对氮、磷、钾元素的通称。

3.6中量元素 secondary element对钙、镁、硫元素的通称。

3.7氮肥 nitrogenous fertilizer/ nitrogen fertilizer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氮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一肥料。

3.8磷肥 phosphate fertilizer/ phosphatic fertilizer具有磷(P2O5)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一肥料。

3.9钾肥 potash fertilizer具有钾(K2O)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一肥料。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1)深施覆土。

开沟、挖穴,施入土下,深施氮肥可以减少氮素挥发,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利于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固态氮的转化。

浮面撒施不仅损失大.且会在环境中因氮气积聚造成农作物肥害。

可通过改善土壤通气性,从而促进带动肥、水、热的改善,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扩大根的吸收范围,促进土壤养分利用。

耕深依土壤质地和质地构型而不同,应灵活掌握。

一般耕深度保持在20~25cm。

其中砂土地宜浅,淤土地宜深;有砂土层宜浅,无砂土层宜深。

施用深度一般为土表下6~15cm。

追施与底施有所不同,追施深度宜在6cm以下,底施深度宜在10cm以下。

(2)看天气情况施肥。

尿素施入土壤经过氨化过程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

因此,气温高时宜施用尿素,温度低时宜施用氨水和碳铵.叶面喷氮肥,其肥效的高低与肥液在叶面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有关。

若在光照充足、温度高时喷施,则水分蒸发快,氮元素很难进入叶子细胞:如喷后即降雨,会使氮肥淋失.这样都会失去叶面喷肥的作用.所以最适宜的时间是阴天无雨或下午4时以后喷施。

(3)做好以水调肥。

不同作物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肥水有不同要求。

通过农艺措施,使土壤肥水供应与作物需求相一致,可以促进提高氮肥利用。

就土壤水分而言.过少时会造成植株萎蔫、气孔关闭,蒸腾减弱;根尖周围离子浓度减少,根压力减弱,严重影响土壤养分向上运输;过多会造成土壤空气减少,根系环境变差,影响根的吸收,还可造成氮素渗漏淋失。

以水调肥主要包括遇旱浇水、防除涝灾、前肥后水专项措施。

遇旱浇水、防除涝灾与农田基础建设关系密切。

水源充足、机械配套、田面平整,则利于保灌和提高浇水质量。

干、支、斗、毛管设施配套,及时疏浚。

可减少氮素的淋失,利于改善根系环境。

前肥后水要客观灵活运用。

一般在土壤肥水均出现不足时采用。

要根据所施氮肥种类确定浇水时间。

铵态氮肥可水肥相跟,酰胺态氮肥宜于施用2d后浇水,硝态氮肥宜于施用数天后浇水。

要灵活掌握浇水量,浇水量一般以耕层土壤水分短时饱和为度。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中国的肥料分类和执行标准肥料是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

根据其成分和功能,我国肥料可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肥料的分类和执行标准。

一、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以无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

根据肥料的氮、磷、钾含量的不同,无机肥料又可分为单一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

1.氮肥氮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氮元素的肥料,主要有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等。

中国肥料行业标准规定了氮肥的氮素含量、酸碱度、水分含量、颗粒强度等指标,保证了氮肥的质量和效果。

2.磷肥磷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磷元素的肥料,主要有单一元素磷肥和复合磷肥两类。

单一元素磷肥包括磷酸二铵(DAP)、一铵磷酸、三磷酸钠等,复合磷肥包括复合磷酸盐、复合磷酸铵等。

中国肥料标准规定了磷肥的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确保了磷肥的质量。

3.钾肥钾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钾元素的肥料,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中国肥料行业标准规定了钾肥的钾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强度等指标,确保了钾肥的质量。

4.复合肥复合肥是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按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主要有含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复合肥、含磷钾复合肥等。

中国肥料标准规定了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强度等指标,保证了复合肥的质量。

二、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以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主要有畜禽粪便、秸秆、绿肥等。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中国肥料行业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确保了有机肥料的质量。

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主要有生物菌肥、生防菌肥等。

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环境。

目前,尚未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但各省市已经建立了相关标准和规范。

如何合理使用氮肥 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合理使用氮肥 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合理使用氮肥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尽管现在各类氮肥都有各自的特点,但要合理地施用氮肥,还要考虑土壤条件、农作物品种的需求等因素。

下面我们谈谈如何合理使用氮肥,以及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氮肥品种
在碱性土壤中,应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中宜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

盐碱土避免使用增加土壤盐分的肥料。

低洼渍水土壤不应施用硫酸铵等含硫肥料,防止硫化氢生成。

水田中不宜施用硝态氮肥,防止淋溶和反硝化作用。

二、要根据作物营养特性选择氮肥
叶菜类作物(绿叶菜、桑、茶、禾本科作物)需氮较多。

豆科类作物有根瘤菌,只需在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而根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甜菜、甘蔗)初期需氮以增强光合作用,后期氮素过多会影响淀粉积累。

三、根据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通过掌握测土数据,计算出合理施肥量。

以及根据作物需求做到平衡施肥。

四、氮肥施用要提倡深施
防止氨挥发,阻止硝化-反硝化作用,增强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利用。

五、要注意选用新型氮肥
使用尿酶抑制剂可以缓解尿素水解、减少氨挥发的损失。

使用硝
化剂(氮肥增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硝化速率、减缓铵态氮想硝态氮的转化,减少氮素在反硝化作用和磷酸盐淋溶的损失,同时减少果蔬作物硝酸盐的积累。

缓释氮肥的原理在于肥料溶解速率缓慢,不会引发氨的强烈挥发和流失,保证氮元素被充分利用。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1)深施覆土。

开沟、挖穴,施入丄下,深施氮肥可以减少氮素挥发,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利于加强上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固态氮的转化。

浮而撒施不仅损失大.且会在环境中因氮气积聚造成农作物肥害。

可通过改善上壤通气性,从而促进带动肥、水、热的改善,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扩大根的吸收范用,促进丄壤养分利用。

耕深依上壤质地和质地构型而不同,应灵活掌握。

一般耕深度保持在20〜25cm。

其中砂上地宜注,淤上地宜深;有砂上层宜浅,无砂上层宜深。

施用深度一般为上表下6〜15cm。

追施与底施有所不同,追施深度宜在6cm以下,底施深度宜在10cm 以下。

(2)看天气情况施肥。

尿素施入丄壤经过氨化过程随着气温的升髙而加快。

因此,气温髙时宜施用尿素,温度低时宜施用氨水和碳彼.叶而喷氮肥,苴肥效的髙低与肥液在叶面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有关。

若在光照充足、温度高时喷施,则水分蒸发快,氮元素很难进入叶子细胞:如喷后即降雨, 会使氮肥淋失.这样都会失去叶而喷肥的作用.所以最适宜的时间是阴天无雨或下午4时以后喷施。

⑶做好以水调肥。

不同作物和作物不同生冇时期对上壤肥水有不同要求。

通过农艺措施,使上壤肥水供应与作物需求相一致,可以促进提高氮肥利用。

就土壤水分而言.过少时会造成植株萎焉、气孔关闭,蒸腾减弱:根尖周围离子浓度减少,根压力减弱,严重影响上壊养分向上运输:过多会造成土壤空气减少,根系环境变差,影响根的吸收,还可造成氮素渗漏淋失。

以水调肥主要包括遇旱浇水、防除涝灾、前肥后水专项措施。

遇旱浇水、防除涝灾与农田基础建设关系密切。

水源充足、机械配套、田面平整,则利于保灌和提髙浇水质呈:。

干、支、斗、毛管设施配套,及时疏浚。

可减少氮素的淋失,利于改善根系环境。

前肥后水要客观灵活运用。

一般在上壤肥水均岀现不足时采用。

要根据所施氮肥种类确左浇水时间。

彼态氮肥可水肥相跟,酰胺态氮肥宜于施用2d 后浇水,硝态氮肥宜于施用数天后浇水。

要灵活掌握浇水量,浇水量一般以耕层土壤水分短时饱和为度。

用氮肥注意事项是什么

用氮肥注意事项是什么

用氮肥注意事项是什么使用氮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施肥时机:氮肥的施肥时机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氮肥应在植物需要的时候施用,并且要充分考虑氮素的供应和需求平衡。

通常情况下,氮肥最好在作物生长初期和生长旺盛期进行施用,以满足植物对氮素的需求。

2. 施肥剂量:氮肥施用的剂量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品种、生长期、生长情况和土壤情况等因素进行科学调控。

剂量过少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等现象,而剂量过多则容易造成氮素积累和环境污染。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精确施肥,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3. 施肥方式:氮肥的施肥方式主要有根部追肥、叶面喷肥和种蘖追肥。

根部追肥是将氮肥置于作物根系附近,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循环和根系吸收来供应氮素;叶面喷肥是将氮肥溶液喷洒在作物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来补充氮素;种蘖追肥是在作物灌浆时将氮肥施用到作物蔓生部位,以促进芽的发育和块茎的形成。

在选择施肥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氮肥的性质。

4. 配肥原则:在施用氮肥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肥料的配比,以维持土壤的肥力平衡,并提高作物的营养吸收效率。

在植物生长初期,由于根系发育尚不完全,对氮素的吸收能力较差,此时可以选择氮磷钾比例适中的复合肥进行施用,以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

而在作物生长旺盛期,氮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这时可以单独施用含氮肥料,以提供充足的氮素供给。

5. 注意施肥技巧: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保证施肥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要避免将氮肥直接施放在作物根部以外的地方,以免造成养分浪费和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其次,要均匀撒布氮肥,避免出现肥料局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最后,要合理调整土壤水分和温度,以提高氮素的利用率。

总结起来,使用氮肥时需要注意施肥时机、施肥剂量、施肥方式、配肥原则和施肥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施肥,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样是氮肥,使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尿素却各有讲究

同样是氮肥,使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尿素却各有讲究

同样是氮肥,使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尿素却各有讲究氮肥,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的一种肥料。

它是以氮元素(N)为主要成分,施用到土壤之后为作物补充氮元素营养。

氮肥是化学肥料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截至目前,我国使用氮肥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

在这几十年中,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氮肥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

从最早的硫酸铵到硝酸铵,再到尿素、碳铵等。

这些氮肥产品由于制备方法及成分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理化性质。

因此在施入土壤之中,为作物补充氮元素的方式以及对土壤的影响有所区别。

今天,老王就为大家讲一下常见氮肥的一些常识,供大家借鉴。

氮肥对作物的作用在以前没有氮肥的时候,我们通常使用农家肥产品。

农家肥含有丰富的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而氮元素比较匮乏。

加之土壤中也含有磷钾等营养,氮肥的缺乏限制了作物的产量。

尿素氮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的一种肥料产品,是作物所需三大元素氮、磷、钾中最多的养分。

它是作物形成蛋白质、叶绿素、酶的主要组成部分。

俗话说“氮长叶子磷长果,钾肥没事长柴火”。

当氮肥充足的时候,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充足,光合作用增强,作物生长旺盛,特别是茎叶生长速度快枝繁叶茂,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物缺乏氮肥的症状上面已经说了,由于氮肥的特性,除了豆科植物自身具有一定的固氮作用对氮肥需求量较低,其他作物的氮肥主要靠人工补充氮肥。

当植物缺乏氮肥的时候,植株生长缓慢,新叶长势缓慢叶片发黄,下部的叶片渐渐发黄枯死。

氮元素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植物严重缺氮的情况下,会导致作物缺乏光合作用死亡。

特别是禾谷类作物譬如小麦,缺氮会导致小麦分蘖急剧减少,严重的情况下不会分蘖,作物穗小粒少容易早衰呈现早熟性,产量下降。

玉米苗期缺氮玉米缺氮时候下部叶片黄化,叶尖枯萎呈“V”字形。

而蔬菜类作物缺氮叶片小、色泽淡绿、厚度降低,容易导致纤维素增加口感下降。

果树缺氮新梢瘦弱,叶片色淡,果小皮硬减产严重。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氮肥缺乏对作物产生危害,当氮肥过量的时候,同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氮肥的种类及其施用方法

氮肥的种类及其施用方法

氮肥的种类及其施用方法氮肥的种类及其施用方法一、氮肥的合理施用1 .根据土壤条件施肥:( 1 )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氮也多;有限的肥料分配时可少施或不施氮肥。

( 2 )土壤质地轻质土壤,保肥性差,要少量多次施用氮肥特别是硝态氮肥,以防止氮素的淋失;粘重土壤可一次大量施用氮肥。

( 3 )土壤酸碱度碱性土壤施用生理酸性或化学酸性肥料;酸性土壤施用生理碱性和化学碱性肥料,以调节土壤酸度。

( 4 )盐渍土不要施用含 Cl - 肥料和 Na + 肥料,避免土壤含盐量的增加。

( 5 )干旱区硝态氮肥施用效果较好,多雨季节铵态氮肥效果较好。

2 .根据作物施肥:( 1 )不同作物氮的需要量及敏感程度不同,叶菜类、桑、茶等作物需氮较多,豆科作物的初期才施用氮肥。

( 2 )不同作物对氮素类型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水田:铵态氮肥的肥效硝态氮;旱地: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或略小。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作物,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甜菜初期铵态氮肥硝态氮,后期铵态氮肥硝态氮;烟草硝酸铵最好。

( 3 )忌氯作物不要施用含有 Cl - 的肥料( 4 )不同生育期需氮量不同( 5 )注意作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的施肥3 .根据肥料性质施肥:( 1 )铵态氮肥易挥发,应深施。

( 2 )硝态氮肥易淋失,不要大水漫灌,并且硝态氮肥肥效快,宜作追肥。

( 3 )含碱性物质、挥发性物质、有毒物质、盐分等的肥料,不宜作追肥。

4 .根据气候条件施肥:氮肥肥效受气候条件如雨量、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一般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氮肥肥效较差,湿润地区或湿润年份肥效较好。

5 .重视平衡施肥:提倡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达到养分的平衡,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6 .结合农业技术措施施肥:( 1 )坚持“ 深施覆土” 的原则。

( 2 )避免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

( 3 )采用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

氮肥的营养作用:由于氮素营养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大多数农田土壤缺氮。

植物生产环境-氮肥的合理施用

植物生产环境-氮肥的合理施用

氮肥的合理施用氮素是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元素之一。

称为生命元素。

一、土壤氮素(一)土壤氮素的含量我国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很大,变幅0.4--3.8g/kg,平均为1.3g/kg,多数和土壤在0.5--1.0g/kg。

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与气候、地形、植物、成土母质、农业利用的方式及年限。

(二)土壤氮素的来源耕作土壤中氮的来源主要有:生物固氮、降水、尘埃、施入的肥料、土壤吸附空气中的NH3、灌溉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其中生物固氮和施肥是主要来源方式。

(三)土壤氮素的形态(四)土壤氮素的转化1.矿化作用矿化作用是指在土壤中的有机物经过矿化作用分解成无机氮素的过程。

矿化作用主要分为两步:水解作用和氨化作用。

水解作用是指在蛋白质水解酶、纤维素水解酶、木酵素菌等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下将高分子的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糖类分解成为各种氨基酸。

氨化作用是指土壤中的有机氮化物在微生物——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为铵离子(NH4+)或氨气(NH3)。

2.硝化作用土壤中的氨(NH3)或铵离子(NH4+)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的过程叫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产生的硝态氮是作物最容易吸收的氮素。

3.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体分子态氮氧化物的过程中。

4.土壤中的生物固氮作用土壤中的生物固氮作用是指通过一些生物所有的固氮菌将土壤空气中气态的氮被植物根系所固定而存在于土壤中的氮,生物固氮作用一般发生在豆科植物的根系。

5.土壤对氮素的固定与释放土壤中的氮素在处于铵离子状态时可以从土壤溶液中被颗粒表面所吸附,另一方面被土壤吸附的铵离子还可以被释放出返回土壤溶液中。

在一定条件下铵离子在固相和液相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6.氮素在土壤中的淋溶作用土壤中以硝酸或亚硝酸形态存在的氮素在灌溉条件下,随着灌溉水的下渗作用。

7.氨的挥发作用铵转化成氨气损失掉的过程。

二、氮肥的性质和施用氨态氮肥 NH4HCO3、NH4Cl、(NH4)2SO4根据氮素的形态分硝态氮肥与硝铵态氮肥 NH4NO3酰胺态氮肥 CO(NH2)2速效氮肥根据肥效分缓(长)效氮肥(一)铵态氮肥的特点与施用1.铵态氮肥的特点氮素形态以氨或铵离子形态存在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施用的十大标准准则
氮肥施用的时候,不可随便来乱施,一定要注意施用的技巧,下面给大家介绍以下十种施用的原则:
一是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

因为混施后会产生氨气挥发、降低肥料效果。

常用的氮态氮肥有碳铵、硫酸铵、氮化铵、酸铵、硝酸铵等,碱性肥料有钙镁肥、草木灰、石灰等。

二是硝态氮肥不宜与有机肥混用。

有机肥含有较多有机物,遇硝态氮肥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作用,损失氮素。

常用的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钙等。

三是硝态氮肥不宜在稻田中施用。

硝态氮肥在厌气条件下,易被反硝化细菌分解造成氮素损失,分离出的硝酸银随水流失,降低肥效。

旱地也应禁止在大雨前后施用或施用后浇大水。

四是尿素不宜浇施。

因为施入土壤后,尿素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会水解成碳酸氢铵,然后分解出氨而挥发。

五是尿素不宜紧贴种子。

尿素含有少量缩二脲赊影响种子发芽,浓度过高时会使种子中毒。

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要直接接触种子或控制尿素施用量,每亩不应超过2.5公斤。

六是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不宜过高。

用作叶面肥,尿素效果确实好,但盲目加大用量会适得其反。

适宜的施用浓度是,粮棉作物0.8--1%,果菜茶药高效经济作物0.4--0.6%。

七是碳酸氢铵不宜施在上表太久。

忌浅施,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定,施后应立即覆盖。

八是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

硫酸铵属于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

施用在.石灰性土壤上,硫酸根离子会与钙瓜使土壤板结。

因此,要与其他氮肥交替施用。

九是硫酸铵不宜在水田中量施用。

因为施入后会落入缺氧的还原层,硫酸根被还原为硫化氢,在稻根周围形成黑色的硫酸亚铁,形成黑根,养分损失。

十是氮化铵不宜施在忌氮作物上。

施用在甘庶、甜菜、与铃薯、柑桔、葡萄、烟草等忌氮作物上会产生副作用,使作物生理机能遭到破坏,甚至死亡,而且使收获物质量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