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助读之八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完整版)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上编一、学习1.邴原泣学2.王冕僧寺夜读3.匡衡凿壁借光4.葛洪卖薪买纸5.任末削荆为笔6.欧阳修发奋苦学7.贾逵旁听8.“囊萤”与“映雪”9.王欢安贫乐道10.牛弘笃学11.高凤专心致志12.程门立雪13.宋濂苦学14.司马光好学15.“圣小儿”祖莹1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17.张溥与《七录斋》18.文徵明习字19.顾炎武手不释卷20.桓荣苦读得功名21.董遇论“三余”勤读22.纪昌学射23.刘羽冲死读书二、品性24.陆元方卖宅25.唐临不扬仆过26.刘宽不计较27.高念东为人28.蔡磷坚还亡友财29.卜式为国分忧30.沈、刘处世不同31.刘宰相向县尉谢罪32.顾荣施炙33.王安石余饼自食34.郑玄成人之美35.徐有功不以私害公36.范仲淹还金授方37.卓茂让马38.范元琰不泄盗名39.王恭身无长物40.朱晖心诺41.洪亮吉大器量42.子罕勿受玉43.李虞有清德44.李勉埋金45.何岳两次还金46.孙泰克己为人47.甄彬还金48.韩琦大度49.鲁宗道正直50.钱大昕观弈51.程氏爱鸟52.钟弱翁好为人师53.萧颖士傲物自侮54.势利鬼吴生三、抗敌55.苟灌冒险救父56.杨氏力守项城57.张二杀倭寇58.李成梁夫人毙二寇59.严颜临死不低头60.张飞横矛当阳桥61.辽阳妇吓退东山虏62.马援誓死沙场63.钱金玉以身殉国64.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65.王长年智斗倭寇66.赵广誓死不屈67.老妇智斗辽敌68.苏武牧羊北海上69.岳飞抗金四、教育70.孟母三迁71.曾子杀猪72.陈谏议教子73.银工家出宰相74.狄青不去面文75.王著教宋太宗习字76.张飞身教马超77.范仲淹巧劝滕子京78.墨子善教79.孔子因材施教80.张伍罢猎81.断织教子82.陶母责子83.车夫妻子的规劝84.于令仪诲人85.子路受教86.仲永的不幸87.芒山盗临刑88.艾子杖责孙儿89.愚蠢的父子五、情义90.陆绩怀橘91.缇萦救父92.李勣煮粥侍姊93.宋弘不弃糟糠妻94.苟巨伯探病友95.黄仙裳助人96.季札赠剑97.包惊几为人嫁女98.卢文弨灵前焚帖99.漂母饭韩信100.孙楚向灵床作驴鸣101.刘君良兄弟情深102.苏琼晓谕普明兄弟103.缪彤自责感亲人104.江上处女105.义猴106.义犬107.二鹊救友108.二鸿情深109.董某与老牛110.鹤之情意111.狼子野心112.道士救虎113.背诺之人六、智慧114.解铃还需系铃人115.游僧荐重元寺阁116.木僧行乞117.黄琬答太后问118.何晏争自由119.陈元方答客120.华佗巧治郡守病121.老马识途122.李东阳巧对明天子123.范忠宣行植桑减罪124.李德裕不答武元衡125.庄有恭敏对镇粤将军126.杨佐修盐井127.牧童智取狼子128.曹冲称象129.黄怀信巧修龙船130.刘颇当机立断131.杨修颖悟132.白圭经商有道133.田忌赛马134.诸葛恪捷辩135.纪昀妙对“老头子”136.阿柴折箭喻理137.晏子谏齐景公138.孙亮识破诡计139.王粲记忆力惊人140.真假稻草人七、战争141.程昱守鄄城142.曹操轻取袁尚兄弟143.张巡借箭退敌144.柴断险道,获马三百145.李光弼诱敌马146.司马楚之筑冰城147.赵充国徐行败先零羌148.贾诩论战149.孙静疑兵袭王朗150.廉范以少击众151.裴行俭粮车伏兵152.诸葛亮七擒孟获153.岳飞大败“拐子马”154.狄青夜袭昆仑关八、为政155.子奇治县156.廉范便民157.季文子以德为荣158.郑龙谏勿伤百姓159.“一钱太守”刘宠160.苏章法办故人161.唐宣宗杖杀乐工罗程162.郑板桥开仓赈贷163.王罕主公道164.张乖崖斩吏165.王安期不鞭书生166.张需立户口簿167.李封以碧头巾罪人168.刘涣买牛卖牛169.吕元膺提拔守城者170.黄震怒打太监171.裴光德大公无私172.戴胄执法173.苛政猛于虎九、断案174.县官智断撞车案175.钱若赓断鹅176.盲人窃钱案177.陈述古辨盗178.程颢辨年察奸179.张升辨奸杀180.张晋戳弑父之子181.李亨破窃茄案182.李惠拷打羊皮断案183.张鷟放驴得鞍184.欧阳晔破案185.张举焚猪识真情186.赛跑定案187.张齐贤易产息讼188.崔仁师平反得人心189.叶南岩息讼宁人190.京师指挥察微决疑十、文艺191.蒲松龄博采192.曹植7步成诗193.咏絮才女谢道韫194.王安石改诗195.逼真的鼠画196.“一字师”郑谷197.王勃拟腹稿198.林之栋画兰199.诗中有人200.文章浮艳不成才201.杨亿对寇莱公202.顾恺之画人203.金农出口成章204.岳柱8岁指瑕205.老农识画206.李贺作诗207.李泰伯改字208.吴育鉴赏正午牡丹209.袁宏作文倚马可待210.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文言文助读1——50

文言文助读1——50

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
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
书这样入迷,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
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
,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
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
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
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
仔细认真的查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
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
广的手笔
----------------------由绿色蚕排长搜索整理----------------------------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
----------------------由绿色蚕排长搜索整理----------------------------
(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
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
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
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

《文言文助读》检测(141-150)

《文言文助读》检测(141-150)

估量 次序 经过
) ) )
37系生民休戚 ( 利害 系生民休戚 系生民 38使先后有伦 ( 使先后有伦 使先后有
39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 凡 40见行道者过 ( 见行道者过 见行道者 41随人所知 ( 随
总共


) 听任 42此书方告蒇 ( 才 此书方 此书 )( 成 ) 43引被掩面而卧 ( 拉开 ) 引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邻有短褐而欲窃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奸臣窃 奸臣窃命 (
偷取


盗用
有输租氓见而窃 有输租氓见而窃笑 ( 偷偷地

私下、 窃为大王不取也 ( 私下、私意 )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 ( 神灵,鬼神 ) 神灵, 心旷神 心旷神怡 ( 精神 将军以神 将军以神武之才 ( )
其下忧之,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 ( 介后 ) 曹玮的部下十分担忧这种情况, 曹玮的部下十分担忧这种情况,对曹玮说
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省略句 使史料先后有序,精炼的和粗糙的不混杂 史料先后有序, 先后有序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 省略句 )

上从战国写起,下到五代为止 战国写起, 每为碑颂, 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 ( 定语后置 )
写,记下 文字 书信
或奉以烟 ( 供、给予
) )
臣愿奉璧往使( 臣愿奉璧往使( 通“捧”,双手捧 命于危难之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着 恭敬地接受 ) 妻妾之奉 妻妾之奉 (
侍奉
) ) ) )
于是, 公乃令凿通衢取土 ( 于是,就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竟然, 竟然,居然 仅仅、 少者乃三四十县 ( 只、仅仅、不过 少者乃 度我至军中,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才,这才 )

高中文言文助读11到58译文

高中文言文助读11到58译文

⾼中⽂⾔⽂助读11到58译⽂11、鲁宗道为⼈刚直鲁宗道做⼈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不拘谨。

作谕德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曾穿着便⾐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鲁宗道)⼊宫,使者到了门,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

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什么来回答?”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

”使者说:“那么你会获罪的。

”(鲁宗道)说:“喝酒,⼈之常情。

欺骗君王是做⾂⼦的⼤罪啊!”真宗果真问了,使者就把鲁宗道所说的详细地告诉了皇上。

皇帝问了鲁宗道,他(“他”指鲁宗道)(向皇上)谢罪说:“有⽼朋友从乡⾥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就到酒店去喝酒。

”皇帝认为鲁宗道忠诚与诚实,可以重⽤。

12、李勉埋⾦有书⽣游学住在宋州。

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个书⽣住在同⼀个店⾥。

没过多长时间,书⽣患了病,⽆法医治。

书⽣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

”于是从⼝袋⾥把两百两⾦⼦送给李勉,说:“你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

”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秘密放在墓⾥。

⼏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

书⽣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打听书⽣的⾏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见他,问⾦⼦的下落。

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交给了他。

13、武训兴义学武训,⼭东堂⾢⼈,乞丐。

他本来没有名字,⼈们根据他在家中的排⾏称他为武七。

武训⾃幼丧⽗,家⾥贫穷,随母亲在街市上乞讨为⽣,讨到钱就⼀定买美味的⾷物给母亲。

母亲去世后,他也渐渐长⼤,边乞讨边给⼈家做些零⼯。

他遗憾⾃⼰不识字,发誓要攒钱兴办免费的学校。

把⾏乞所得的钱存在富豪家,放贷收利息。

积攒三⼗年后,拿钱买下⼆百三⼗多亩地,仍出去⾏乞。

⾐服破旧,仅遮到⼩腿,⽩天出去⾏讨,晚上织布。

有⼈劝他娶妻⼦他拒绝了。

⼜过了⼏年,在柳林庄设⽴了免费私塾,建这学校花了他四千多缗钱,还将⾃⼰积攒下的⽥地全部捐助给私塾。

《文言文助读》第1-16篇

《文言文助读》第1-16篇

1.邴原泣学邴原少孤.()。

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于是遂就书。

苟欲学,不须资也。

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葛洪卖薪买纸葛洪,丹阳人,贫无僮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

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负笈徒步,借书抄写5.任末削荆为笔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非圣人之言不视。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6.欧阳修发奋苦学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文言文助读材料80篇

文言文助读材料80篇
于寒微,常戒诸子 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 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 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 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 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 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 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 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 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 珙者,孝肃之子也。
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 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 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 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 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 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 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 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 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 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 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 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 大觉非也。”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 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 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 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 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 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 毋贻后悔。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 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 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 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 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 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言助读目录

文言助读目录

目录上编一、志向·学问1.范仲淹有志天下2.陈蕃愿扫除天下3.班超投笔从戎4.宗悫乘风破浪5.祖逖闻鸡起舞6.画家赵广不屈7.苏武牧羊北海上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9.项羽志大才疏10.孔门师徒各言志11.顾炎武手不释卷12.欧阳询揣摩古碑13.文徵明习字14.王冕僧寺夜读15孙权喻吕蒙读书16.陆游筑书巢18.智永与“退笔冢”19.匡衡凿壁借光20.张溥与“七录斋”21.晋平公炳烛而学22.高凤专心致志23.叶廷珪与《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25 任末好学勤记26.王充市肆博览27.欧阳修“三上”作文28.林逋论学问29.欧阳修诲学30.王安石伤方仲永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二、教育·修养31.李存审出镞教子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33.陶母责子退鲊34.诸葛亮“诫子书”35.陆游家训36.孟母三迁37.曾子杀猪明不欺38 子路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40.墨子怒责耕柱子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42.陈万年教子谄谀43.钱大昕默坐观弈44.王荆公旁听文史45.大树将军冯异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47.曾参不受鲁君邑48.贤妻桓少君49.魏徵论自制50.吕蒙正不记人过51.石勒不计前嫌52.韩信袴下受辱53.世评华歆王朗54.周处改过自新55.齐宣王好谀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三、人才·品性57.萧何追韩信58.汉高祖论“三杰”59.东吴四英杰60.治本在得人61 齐桓公登门访士62.陆贽论人才63.物各有短长64.汉武帝下沼求贤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66.唐太宗论举贤67.何充直言不讳68.吕僧珍不仗势69.刘庭式娶盲女70.范式言而有信71.王坦直言惊益王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73.“殿上虎”刘安世74.娄师德与狄仁杰75.司马迁赞李广76.何岳得金不昧77.钱金玉舍生取义78.郑玄谦让无私79.李绩煮粥侍姊80.海瑞遗物81.腹黄享大义灭亲82.闵仲叔辞侯霸83.杨震论“四知”84.祁黄羊去私85.宋濂不隐真情86.裴倍姑父外廉内贪87 李林甫口蜜腹剑88.秦桧专横跋扈文言文阅读知识(三)——词性活用四、治国·为政89.治国必先富民90.治国犹栽树91.陆贽论审察群情92.齐威王行赏罚93.治国不私故人94.孟子对膝文公95.晏子论“社鼠”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97.用心不倦98.魏徵论隋炀帝99.创业与守成100.子奇治县101.管仲答绮乌封人102.商鞅立木建信103.张释之执法104.子产不毁乡校105.何易于挽纤106.李离过听自刑107.龚遂治渤海郡108.陶侃二三事109.徐有功断狱秉公110.强项令董宣111.岳飞与岳家军112.宋襄公治军113.周厉王止谤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五、友情·识见114. 荀巨伯探病友115.管仲与鲍叔牙116.柳子厚风范117.黄仙裳鼎力相助118.季札挂剑119.包惊几笃于友谊120.伯牙与钟子期121.萧何远虑122.赵人养猫123.汉文帝誉周亚夫124.疏广论遗产125.杜太后遗嘱126.商鞅事魏127楚庄王伐陈128.伊犁凿井129.华佗治病130.曹绍夔捉“鬼”131.曲突徙薪132.治水必躬亲133 及之而后知134.蒲元识水135.白圭经商有道136.避风行船137.裴旻射虎文言文阅读知识(五)——常见句式六、文艺·智慧138.李泰伯指瑕139.王安石改诗140 王充论文与道141 一铀鼠画142.农评《斗牛图》143.指头画144.林之栋画兰145.逸马杀犬于道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47.蒲松龄博采148 王勃拟腹稿149.一举而三役济150.曹玮诱敌151.李广智退匈奴军152.贾诩论战153.张良计封雍齿154.刘邦急中生智155.诸葛亮空城计156 秦使者巧对157.曹冲智救库吏158.曹操许下屯田159.拷打羊皮定案160.孔融捷辩161.牧竖逮狼文言文阅读知识(六)——复音虚词与固定句式下编七、成语·典故162.多多益善163.歧路亡羊164.指鹿为马165.奇货可居166.望洋兴叹167 庸人自扰168.一字千金169.入木三分170.强弩之末171.呕心沥血172.孤注一掷173.乐不思蜀174.丧家狗175.逐客令176东道主177.江东父老178.人鉴179.问津180.泰山181.苛政猛于虎182.刺股183.只许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知识(七)——句子成分的省略八、寓言神话184.武平之猿185.饿死狙公186.蝜蝂之死187.哀溺188.中山窃糟189.南歧之见190.若石遇害191.吴王射狙192.鲁侯养鸟193.晋人有好利者194.盲人摸象195.治驼196.慕名失实197.叶公好龙198.泽人网雁199卫人教女200.不龟手之药201.共工怒触不周山202.女娲补天203.刑天争神204.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知识(八)——文言文的翻译九、传闻·趣谈205宋定伯捉鬼206.鬼避姜三莽207黎丘丈人208.义猴209.螳螂攫蛇210.王昭君出塞211.张丞相“草”书212.和氏璧213.歌女韩娥214.杨生之狗215.顾况戏白居易216.李白之死217何梅谷化妻218汉世老人219.空桑生李220.秦士好占221.撞车222中贵人讲书223.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知识(九)——文言文自习方法十、文言文自测题224.李自成入京前夕225.富翁226.直道可行227.郭子仪轶事228.自有史官书之229.黠鼠230.识弓与治国231.师旷撞晋平公232.商鞅治秦233.桥玄论曹操234.子贡论孔子235孟子对齐宣王236.小儿不畏虎237.蹇材望其人238.学问之道239.陆贾说汉高祖240.田不满怒斥骷髅241.孟子对梁惠王242.渑池道中243.六国与秦244.坚忍不拔245伶人智谏246.南方多没人247.曹竹虚言248.魏徵其人249.天仙配250芮伯献马。

文言文助读 1-10完整版附译文和重点字词

文言文助读 1-10完整版附译文和重点字词
译文:
梁代侍中葛周镇守兖州时,曾出游。有一个侍从小头目甲,正当壮年,没有娶妻,这个人生得伟俊,又善于骑马射箭,并且胆量超于常人。某次因有事禀报,葛周召他入见。当时,葛周的小老婆们都在场侍候,其中有一小老婆,天姿国色,被葛周特别宠爱,经常带在身边。甲见到这女人,看了一眼又一眼。葛周问他话,问了好几次,甲正在注目美女,竟忘了回话,葛周只是低着头罢了。此后,葛周只是笑了笑。有人告诉了甲,甲才感到害怕,只说自己当时迷迷糊糊,也不记得葛周所吩咐的事了,好些日子,他一直担心有什么不测之罪。葛周知道他很害怕,很温和地(或:用温和的面色)对待他。不久,有诏命让葛周出征,在河上这个地方抵御唐的军队。当时两军决战,打了几天,唐军坚守阵地,阵脚丝毫不乱。傍晚,士兵又饥又渴,疲惫得几乎没有人样了。葛周就把甲叫来,说:“你能攻陷敌阵吗?”甲说:“能。”马上揽缰上马,率领几十个骑兵飞驰,直奔敌营,这些人勇猛赴敌,杀了几十个敌人。葛周的大部队随即跟上来,唐军大败。等到葛周胜利归来,就对他的爱姬说:“甲立了这样的大功,我应该重赏于他,把你嫁给他吧。”爱姬流着眼泪推辞,葛周劝勉她说:“做人家的妻子,难道不比做别人小妾好吗?”叫人给她准备了嫁妆,价值几千缗,葛周把甲请来,对他说:“你在河上立了很大的战功,我知道你没成亲,现在我把某女给你做妻子,并升为偏将,这个女子就是当日你注目的那个女子。”甲坚持连称死罪,不敢答应,葛周一定要坚持给他,他才接受。
3.郭进敬工徒
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铠仗精巧,以至封存亦有法度。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及宾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群子之席于西庑。人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曰:“此造宅者。”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进死,未几果为他人所有。

文言文助读

文言文助读

文言文助读1. 萧何远虑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

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

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

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2. 赵人养猫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

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3. 汉文帝誉周亚夫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

朝廷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这样来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慰劳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军官骑马送迎。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

”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天子被感动了,脸上变得很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

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文言助读》(81-90)

《文言助读》(81-90)

81、腹朜大义灭亲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朜(月改黄),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国的惠王(对他)说:“先生你的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

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

先生你这件事就听我的吧。

”腹朜(月改黄)回答道:“墨家的法律说:‘杀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刑(刑:名词活用为动词,受刑)。

’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所以:用来……的方法)。

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句式:判断句)。

王您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月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施行墨家的法。

”腹朜(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最终杀了儿子。

儿子,是每个人自身偏爱的人啊(所私:偏爱的人),强忍着自己的偏爱之心来行大义,领袖[腹朜(月改黄)]可说是公道啊。

82、闵仲叔辞侯霸太原有个叫闵仲叔的人,世人都说他是有气节的人,即使是周党那样廉洁清高的人(虽:即使),也自以为不如闵仲叔(弗及:比不上)。

周党见到闵仲叔口中含着豆子来喝水,把生蒜给他(句式:介词结构后置;遗:送给),闵仲叔接受了却没有吃。

建武年中,(闵仲叔)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此处要补充主语;辟:征召)。

等到他上任,司徒侯霸不谈及治国正事,只是嘘寒问暖罢了(徒:仅仅,只是)。

仲叔遗憾地说:“我开始受到您的任命时,又高兴又害怕,现在见到了您,我既没有了兴奋也没了恐惧。

如果您觉得仲叔才智不足以来谈论政事,您就不应该征召我来做官。

既然征召我来却又不用我,这是对人认识不清。

”于是他辞去官职,扔下一封抱怨信走了。

83、杨震论“四知”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辟:征召),推举他为秀才(举:推荐),多次升迁(迁:此处指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之:到、去),在路上经过昌邑(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为:担任),前来拜见(杨震)(此处补充宾语;谒:拜访),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金:银子)。

高中文言文助读(学生)

高中文言文助读(学生)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姓名: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文言文 助读80篇

文言文 助读80篇

文言文助读(翻译1-20)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文言文助读材料80篇

文言文助读材料80篇

王充市肆博览 充少孤,乡里称孝。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 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 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 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 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 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 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 愈益精妙。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 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 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 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 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 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 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 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 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 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 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 不容不问。
欧阳修诲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 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 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 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 念哉? 念哉?
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 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 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 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 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 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 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 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 思尔。”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

一、原文昔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曰:“大夫争于道,曰:‘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曰:“然则何如?”小儿曰:“吾闻之,以德报怨,则怨德矣;以怨报怨,则怨相灭矣。

”孔子曰:“善哉!吾闻之,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也。

以德报怨,则怨自消;以怨报怨,则怨益深。

”二、助读翻译1. 昔者:从前。

2. 孔子东游:孔子往东边游历。

3. 见两小儿辩斗: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

4. 问其故: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5. 大夫争于道:大夫们在道路上争论。

6. 曰:“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说:“我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德行来报答恩德。

”7. 孔子曰:“然则何如?”:孔子说:“那么怎么办呢?”8. 小儿曰:“吾闻之,以德报怨,则怨德矣;以怨报怨,则怨相灭矣。

”:小孩说:“我听说,用德行来报答怨恨,怨恨就会消失;用怨恨来报答怨恨,怨恨就会相互消除。

”9. 孔子曰:“善哉!吾闻之,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也。

”:孔子说:“好极了!我听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们有德行。

”10. 以德报怨,则怨自消:用德行来报答怨恨,怨恨自然会消失。

11. 以怨报怨,则怨益深:用怨恨来报答怨恨,怨恨就会更加深厚。

三、译文从前,孔子往东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他们回答说:“大夫们在道路上争论,说:‘我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德行来报答恩德。

’”孔子问:“那么怎么办呢?”小孩说:“我听说,用德行来报答怨恨,怨恨就会消失;用怨恨来报答怨恨,怨恨就会相互消除。

”孔子说:“好极了!我听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们有德行。

用德行来报答怨恨,怨恨自然会消失;用怨恨来报答怨恨,怨恨就会更加深厚。

”。

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适当的时间去复习它,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位君子吗?”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在为别人谋事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是否复习了?”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适当的时间去复习它,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位君子吗?”。

高中文言文助读

高中文言文助读


——选自《书林纪事》
6、文徵明习字
▪ 断句:
▪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 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 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选自《书林纪事》
▪ 翻译:
▪ 文徵明临摹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 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 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 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重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 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陶母责子
▪ 请断句翻译: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
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
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 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译文】: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 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
著名书法家索靖所书写,于是他就停下马观看,很 久后才离开。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立在碑 前观察,等到疲惫了,就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 是就睡在旁边,一直到三天三夜才离去。
6、文徵明习字
▪ 断句及翻译:
▪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 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 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常到田地(工作), 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 守(防范)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 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 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省悟 过来。
8、欧阳修诲学
▪ 断句及翻译: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 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 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可不念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釜。“釜”指锅子。上文“釜燃辄焚其须”,意为锅底下燃的火往往烧着李勣的胡须。又,曹植《七步诗》:“煮豆烧豆箕,豆在釜中泣。”成语“釜底抽薪”、“釜底游鱼”、“破釜沉舟”中的“釜”,都指锅子。
[文化常识]
成年的男人有胡须。长在上嘴唇上面的叫“髭”,长在下巴上的叫“须”,长在脸颊下部的叫“胡”,又称“髯”。“胡须”本是两个概念。古人爱留胡须,且以胡须为美。所谓“美髯公”,即胡须长得特漂亮的男子。古人对胡须也像今人对头发一样要常梳理。
[启发与借鉴)
给赌徒借钱,不仅有借无还,而且等于纵容赌博!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贷;②从;③假;④诺;⑤适;⑥或。
2.富翁怎么知道那少年是赌徒?
92.张佐治遇蛙
金华(古地名,今浙江金华市)郡守(郡的长官)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在前面开路)。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热水)灌之,未几即复活。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去到)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斧,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讯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文言知识]
善。“善”指“好”。“其人善”即那个人好;“百物皆不善”即各样东西都不好。它又引申为“友好”。上文“阳与之善”中的“善”,即指“友好”,意为表面上跟对方友好。又,“素善孔明”,意为一向跟孔明友好。
[文化常识]
古人以“右”为上、“左”为下。上文“出己右”,即超出自己、在自己之上的人。如“位在李林甫之右”,意为地位在李林甫之上;“无出其右”,意为没超过他在他之上的人了。“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右将军”比左将军大。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
1.速。“速”一般都解释为“迅速”,但它在文言中有一个很特殊的用法,要理解为“邀请”。上文“不速之客”的意思是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2.盖。文言中的“盖”常用在句子的开头,作发语词。它多数情况下不需解释,无义;有时根据上下文可解释为“大概”、“恐怕”、“原来是”等。上文“盖鸡感恩”中的“盖”,可理解为“大概”。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匈奴人)入侵京城,掠牛马。邓攸挈妻孥(子)亡,食尽,贼(入侵者)又迫(近),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还不如)弃己儿,怀(怀抱)遗民而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不要)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文言知识]
[启发与借鉴]
动物亦有灵性,善待它会有好报。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②怜;③仆;④走。
2.在上文中找出“觉”的同义词:。
88.李勣煮粥
李勣贵为相,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汝仆多矣,何为自苦如此!”勣曰:“岂为无人耶!顾(只是)今姊老矣,绩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文言知识]
2.翻译:仆多矣,何为自苦如此。
89.鸡感恩
有旅人夜行遇雨,遂赴友人家投宿。友人见不速之客,甚喜,遂将杀鸡款待。旅人怜鸡,佯言茹(吃)素。遂不杀鸡。夜宿,至三更(半夜),忽闻鸡鸣声急,以为黄鼠狼来也,遽起逐之。俄而墙倒,适压客房。主人惊而起,以为客毙矣,举烛而索,客乃在鸡笼旁。盖鸡感恩,促其起床也。
[启发与借鉴]
李林甫因为“口蜜腹剑”,一千多年来受人责骂。这样遗臭万年的人,万万做不得!
[思考与练习]
1.翻译:势位逼己者,必百计去之。
2.成语填空:①外强中;②盛气人;③势如竹;④甜言语。
87.杨生之狗
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杨生,畜一狗,甚怜之,行止与俱。后,杨生饮酒醉,仆于草泽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野火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围旋杨生召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边沾湿,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往复,生周围草尽湿,火至免焚。生醒,乃见之。
[文言知识]
1.孰。“孰”是个文言虚词,既相当于“什么”,又相当于“谁”。上文“画孰最难”,意为画什么最困难。又,“孰长孰少”,意为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又“无论孰是孰非;皆斥罚之”,意为不管谁对谁错,都要受批评处罚。
2.主语省略。上文在“齐王曰”与“客日”之后又出现过四个“日”,但都省略了发话的人,这就是主语的省略。因为从上下文看,谁在发话十分清楚,所以可不写出来。
[启发与借鉴]
胡编乱造最容易,但也最不真实。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魅;②何为。
2.翻译:人皆未之见。
太学。“太学”是古代的高等学府,周朝就有,设在京城里。开始时只收贵族子弟,自汉朝起兼收优秀的平民子弟。唐朝改为“国子监”,一直沿袭到清朝。
[启发与借鉴]
知识要灵活运用,死守章句、拘泥教条是万万不行的。
[思考与练习]
1.翻译:受业太学。
2.成语填空:①事倍功;②三茅庐;③百读不;④因地宜。
95.邓攸保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挈;②未几;③从之;④并;⑤俱。
2.翻译:①异之;②哀之。
93.得过且过
五台山(今山西境内)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一种中药名称)。当盛暑时,毛羽文采(有花纹与色彩)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毛羽脱落,若雏(刚出壳的幼禽),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思考与练习]
名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
2.莫等闲(轻易),白了少年头,。
3.一寸光阴一寸金,。
4.书山有路勤为径,。
5.读书破万卷,。
94.王充读书
王充,汉之博学者也。少孤,乡里称孝。后至京师(京城,此指洛阳),受业太学,师(拜……为师)班彪。充好学不死守(死抠)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店铺),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百家之言。
[文言知识]
竟。文言中的“竟”与现代汉语的解释很不相同,它多指“终”、“结束”、“完毕”。上文“竟不与”,意为最终不借给他,若理解为竟然不借给他,那就错了。成语有“有志者事竟成”,意为有志气的人最终能把事情完成。
[文化常识]
几和桌。“几”是象形字,指矮小的桌子。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用矮小的几放置物品,如今不少北方人还在炕上安放几。宋朝以后才出现椅子,有了椅子才开始有桌子。明、清两代,一般人家中既有“桌”又有“几”。
[文言知识]
市:古代的“市”与今天所说的“市”不一样。今所谓“市”,指城市,如“上海市”、“南京市”,古代所说的“市”指贸易市场、集市。上文“常游洛阳市肆”,要理解为经常逛洛阳集市中的店铺,若理解为逛洛阳市的店铺就错了。又,《蚕妇》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其中“城市”是指城中的集市。
[文化常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佯;②俄而;③适;④索;⑤乃。
2.翻译:遽起逐之。
90.隋侯救蛇得珠
昔隋侯(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因使(出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身子扭曲显得痛苦的样子),头上出血。隋侯怜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昔蒙(受)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及旦,见一珠在床侧。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
1.亡。上文有两个“亡”:“早亡”与“挈妻孥亡”。前者指死亡,后者指逃亡。“亡”还可以指“丢失”、“灭亡”等,这就是文言中的一词多义的现象。
2.毋、莫、弗、勿。这四个文言虚词,都可以指“不”、“不要”。上文“毋哭”,也可以说“莫哭”、“弗哭”、“勿哭”。
[启发与借鉴]
邓攸把自己孩子丢掉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敌兵已迫近,弃侄子还是弃儿子?邓攸选择的是克己为人。
[启发与借鉴]
偶然性不等于必然性。奔走的免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是偶然的一次,而那个宋国人以为凡奔走的兔子都会撞死在树桩上,因此农活也不干了,整天想拣死兔。他的思想方法错了,所以要被人嗤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走;②释;③冀
2.翻译: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86.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林甫为相(唐玄宗时做宰相),凡才(才能)望(名声)功业出己右及为上(皇上)所厚(看重),而势位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其人尤忌(妒忌)文学之土。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用甜言蜜语相交),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惟;②值;③挈;④但;⑤走;⑥从。
2.翻泽:妻涕如雨。
3.邓攸妻子所以会听从邓攸的劝说抛弃自己的孩子,原因有二:①;②。
96.画鬼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曰:“画孰最难?”客曰:“犬马最难。”曰:“孰最易?”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发语词,无义)犬马,人所共知,旦暮见之,不易类(画得像),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文言知识]
比至。“比”指“等到”,“至”指“到了”,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解释为“等到到了”。上文“比至深冬严寒”,意为等到到了冬末极寒冷的时候。又,“比至家,客已去”,意为等到到了家中,朋友已走了;“比至河,舟已行矣”,意为等到到了河边,船已起航了。
[启发与借鉴]
得过且过,意为能过得下去便故且混下去。要是人也像寒号虫,那叫没出息!
[启发与借鉴]
煮一碗粥,吩咐仆人完全可以办到,但李勣自己动手,含义就大不一样。如今有些人给年老的父母雇一个保姆,以为孝道已尽,百事不管了,须知这远远比不上一个问候的电话、一封安慰的信或一次上门探望。老人最需要的是感情!
[思考与练习]
1.李勣说:“勣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其中包含什么意思?
[文言知识]
且……且……。“且”在文言中可解释为“而且”、“将”等。“且……且……”相当于“又……又……”或“一边……一边……”。上文“且拜且曰”,意为一边拜一边说。又,“且战且却”,意为一边战斗一边退却;“且怒且喜”,意为又怒又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