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思考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走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为了跟上改革的步伐,我校也进行新课改。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校长锐意新课改,是在我县率先推行新课改的一所学校。早在2009年到山东杜郎口学校学习,2010年到江西宁达中学学习,2011年去泗县灵童中学和江苏新知学校学习。经过几年的改革摸索,也有了很多成效。在这段教学改革的日子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什么滋味都尝过。
一、新课程改革后的现状
1、课堂由安静坐着听讲变到学生可以任意移动
以前的教学,主要是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是聆听者,课堂的秩序比较好,大多数学生安静听讲做作业。教师怎样说,学生怎样做。现在的课堂教学则是另一番景,现在由小组推荐学生代表讲,其他学生听.为了听得见,学生大多围在讲解者的身边听,因为教室四周都有黑板,因而学生需不停地移动,这样就有部分学生趁机讲话,或做自己的事,教学很难面对全体学生。另外,学生移动起来容易,让他回归座位安静下来就要费很多功夫。由于无法安静,教师的点拨有时很难让学生听进去
2、教学时间很难把握
由于学生表达能力有限,一题的讲解时间很长。学生的讨论时间很难确定,一旦他们讨论起来,常常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当最后他们意见一致的时候,下课铃声也响了,常常一节课的内容三节课
也上不完,教学进度难控制。
3、对知识由一味的接受到对知识的质疑
传统课堂教学是对既定事实知识的学习,学生按书本进行学习,对所学知识不怀疑,只存在学生是否理解课本的知识,是否能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新课改提倡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迷信老师和书本,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常常带着怀疑的态度,这样学生学得不踏实,很多时候学生以为自己会了,可是具体做题时却又不会了。
4、做教师更难了
由于提倡学生是独立个性,讲究个性充分发展,部分的学生(不肯学习)真是个性十足,从来都不把教师放在眼里。不学习,只管捣乱。说服教育根本不买账,学生还动不动搬出法律给教师讲道理。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当学生出现不接受教育时,做为学校、教师显得束手无策。奖惩制度不规范、严格教育和体罚学生界限不明使教师工作被动。
二.存在的困惑
1、班级人数多,学生组织问题。新课程新理念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如果人数少,教师则能顾及;如果学生过多,教师则很难照顾每个学生的发展。
2、学校教具、学具少的可怜;要想用就得自己做,每次布置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或去调查收集一些资料、自己动手实践活动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大部分学生认为那不是作业根本不去做,
一些家长也认为那跟升学考试无关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也不支持.
3、分化现象加剧。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基础较好,性格外向的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表现越来越出色,,基础较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则越来越差。很多时候肯表达自己看法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要想在课堂上有所表现,课前预习很重要的,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预习。小组讨论时,只有部分学生发言,部分学生停一言不发,还有的学生干脆就干别的事;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也不思考发言同学的问题,只顾自说自己的。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及提问,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有时,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建立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
4、家长担心在新课改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探究学习用时相对较多,老师讲解的时间和课堂巩固练习时间相对减少,一些教师和家长担心知识巩固不扎实,很难考取好成绩。所以说课程改革存在着新课标功能目标与家长和主管部门希望的矛盾
5、评价问题
新课改不但要求课堂教学不但要完成知识性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合作、探究,、反思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个性品质,为学生个体成长的长远着想。但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最终标准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数。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有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这些都是关系学生和老师切身利
益的,比如学生的升学,老师的奖金、晋级等。这样课改要求的诸多东西和评价体系很矛盾。
三、我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课改后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情景,在日常教学之余,不免会有所想法,面对这么多新的情况,我们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
1、正确把握收与放的关系。
新课改提倡张扬个性,鼓励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样要求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不相同,课堂作为一个学习载体,必须能为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体提供学习活动的舞台,并让他们尽情发挥。可这些学习个体的自控技能又不成熟,要让课堂产生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借助一个课堂运转保障措施来维护。课堂同样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形成一套收放自如的维护措施,
2、就数学而言应分班教学
因为我是教数学的,对中学数学教育感触很多。大学各学科及社会各行业需要的数学知识极为不同,所以中学生没有必要也都学同样多和同样深的数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所以他们也不重视学校的教育。在数学学习这一块如能采取灵活性一点的安排则更好:从八年级开始数学课就根据学生水平分高低班,九年级扩展到高、中、低三个班。一则可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则有少量的高级数学人才满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需要,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又不至于为学习过多的
数学浪费时间。
3、调整上课方式
在教学上借鉴大学的上课方式要好些。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我曾看过一篇介绍澳大利亚中学课程设置的文章,这样写道:“分必修课:数学、英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外语、艺术、体育。从八年级开始,每一门课程中开设多种选课或分高、低班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数学、英文、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不设选课,只根据学生成绩分高低班。可以开一些社会科学作为选修课,如历史、地理、管理、商业知识、人际关系、法律与犯罪、社会道德、驾车常识,等等,每年学生从中学则一至两门。技术课如计算机、绘图、雕塑、戏剧、摄影、工艺美术。”这样他们的中学教育充分考虑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在课程设置上以尽量大灵活性满足各种需求。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而不至于像现在,不喜欢的课也得上。既然不喜欢或听不懂,那只有捣乱。
基础教育过程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