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基本常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3篇
![VTE防治基础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0022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b.png)
VTE防治基础知识3篇VTE防治基础知识(一)一、定义及相关概念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两者相互关联,是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VTE临床表现随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肢体浅静脉血栓部位有疼痛、红肿和压痛,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后,病变静脉可闭塞或成条索状。
常见于下肢的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骼股静脉血栓形成。
前者可表现为小腿疼痛、压痛及轻度水肿。
后者起病急、有发热、局部呈持续性疼痛伴压痛、受累静脉呈条索状、下肢明显水肿、皮肤紧张发亮、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3.肺动脉栓塞是VTE最严重的表现,其临床表现悬殊,临床症状轻重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仅累及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四、VTE常用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2.DVT相关影像学检查:多普勒加压静脉超声(DCVUS)、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影(RDC)、CT静脉造影(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X线静脉造影(CV);3.PTE相关影像学检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肺动脉造影(PAA)O五、VTE预防措施(一)警示标识:评估高危或极高危患者放置VTE高风险警示标识。
(二)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3f2a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2.png)
04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静脉血 栓栓塞症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03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 原则
急性期护理
01
02
03
卧床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 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 肿胀和疼痛。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抗凝、溶栓等 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 疗效及不良反应。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肢皮温、色泽 、水肿及动脉搏动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静脉损伤、血液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三个因素。其中,静脉损伤可引发 内膜下胶原裸露,进而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血液缓慢使得血液中的细胞成分 停滞于血管壁,易于形成血栓;血液高凝状态则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遗传性
VTE的发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 上升。
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凝血因 子异常等。
、预防并发症等,并提醒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事项。
心理支持策略
倾听与理解
积极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想法,表 达对患者的理解和关心,建立良
好的护患关系。
情绪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方 法,如鼓励患者表达情感、提供情 感支持等。
心理干预
对于情绪问题严重的患者,可考虑 采用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02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措施
风险评估与分层管理
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包括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卧床时间等因 素。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高风险患者需采取更加严格的预防措施 。
定期重新评估患者风险,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措施
VTE防治基础知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86dbe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d.png)
VTE防治基础知识一、什么是 VTEV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是一种由于静脉内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导致的血管阻塞性疾病。
它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如股静脉、腘静脉等。
当血栓形成后,可能会导致腿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就可能引起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甚至危及生命。
二、VTE 的成因VTE 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1、血流缓慢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肢体瘫痪等情况,会导致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血流缓慢使得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更容易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血管内皮损伤手术、创伤、感染、化学物质刺激等都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受损后,会释放一些物质,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怀孕、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此外,高龄、肥胖、吸烟、家族遗传等也是 VTE 的危险因素。
三、VTE 的危害VTE 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能会蔓延、机化,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引起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
肺动脉栓塞则可能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右心衰竭,甚至猝死。
即使患者经过治疗存活下来,也可能会留下肺动脉高压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四、VTE 的诊断1、临床表现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腿部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观察腿部有无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变化等)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 VTE。
vte基础预防定义
![vte基础预防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615ae6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2.png)
vte基础预防定义
VTE是指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基础预防是指预防人群中发生VTE的措施,包括使用预防性药物、改变生活方式等方法。
基础预防的目的是减少VTE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VTE基础预防应该针对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肥胖者、静脉血栓症家族史、长时间卧床或缺乏活动的人群、怀孕女性、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肿瘤患者等。
预防措施包括:
1.使用抗凝药物:对于高危人群,可以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扩散。
2.改变生活方式:适当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避免长时间卧床、经常活动等措施可以减少VTE的发生率。
3.做好防护措施:如穿戴压缩袜、使用静脉导管时注意卫生等,可以减少VTE的发生率。
总之,VT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基础预防是减少VTE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使用抗凝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和做好防护措施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VTE的发生。
- 1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36d986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b.png)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健康宣教静脉血栓栓塞症,英文缩写VTE,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异常凝结,导致静脉管腔出现局部堵塞或者是完全堵塞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临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如何预防1、基本预防患者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禁止吸烟喝酒,每天多喝水,控制好血糖和降低高血脂。
如果患者下肢未形成血栓可做被动运动或者是主动运动,麻醉未醒或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应给予按摩和进行被动踝泵运动,从足部到大腿的顺序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30分钟,每次6~8组。
待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嘱自主进行踝泵运动,次数和时间与上述按摩一致。
患者也可做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动作,如果病情恢复较好还可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
其踝泵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时间卧床,下肢血液流淌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踝泵运动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
所以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家属也能够掌握预防运动方法,可辅助患者进行运动。
2、物理预防根据医嘱使用抗血栓弹力袜或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每次30分钟,每天2~4次。
使用弹力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弹力袜最佳穿戴时间为早上起床,晚上睡觉时脱下,每天必须保证弹力袜穿戴8小时以上。
②如果是在较为干燥的季节,患者要预防脚后部位皮肤皲裂,否则会对弹力袜造成损伤,同时,穿戴前检查鞋内是否存在异物、是否平整,否则会对弹力袜造成损伤。
③不能用女性弹力袜替代医用弹力袜,因为医用弹力袜有治疗压力,并且部位不同所产生的压力也不同,如果盲目替代会影响最终的穿戴效果。
④穿戴弹力袜时如果发现疼痛情况并无改善,且腿部受到的压迫明显,可能是因为弹力袜压力过大,可联系护士或者是医生更换弹力袜。
⑤弹力袜的要定期进行清洗,清洗时要使用温水,保证水温不超过40℃,切忌机洗或者是用力拧绞。
⑥洗净后不要拧干,可用手挤出多余水分,或者是用毛巾吸干,平整放置于阴凉处晾干。
3、药物预防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抗凝药物,但是由于抗凝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的,每种药物都存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患者服用药物前需要详细说明。
VTE防治基础知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ef9f5643323968011c9285.png)
V T E防治基础知识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VTE防治基础知识一、定义及相关概念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两者相互关联,是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VTE临床表现随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肢体浅静脉血栓部位有疼痛、红肿和压痛,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后,病变静脉可闭塞或成条索状。
常见于下肢的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前者可表现为小腿疼痛、压痛及轻度水肿。
后者起病急、有发热、局部呈持续性疼痛伴压痛、受累静脉呈条索状、下肢明显水肿、皮肤紧张发亮、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3.肺动脉栓塞是VTE最严重的表现,其临床表现悬殊,临床症状轻重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仅累及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三、VTE的危险因素四、VTE常用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2.DVT相关影像学检查:多普勒加压静脉超声(DCVUS)、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影(RDC)、CT静脉造影(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X线静脉造影(CV);3.PTE相关影像学检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肺动脉造影(PAA)。
五、VTE预防措施(一)警示标识:评估高危或极高危患者放置VTE高风险警示标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73868d26fff705cc170aa8.png)
VTE防治基础知识一、定义及相关概念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就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得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两者相互关联,就是VTE在不同部位与不同阶段得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就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得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就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得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得肺循环与呼吸功能障碍,就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得重要原因之一。
二、VTE临床表现随发生得部位与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
肢体浅静脉血栓部位有疼痛、红肿与压痛,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后,病变静脉可闭塞或成条索状。
常见于下肢得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可表现为小腿疼痛、压痛及轻度水肿。
后者起病急、有发热、局部呈持续性疼痛伴压痛、受累静脉呈条索状、下肢明显水肿、皮肤紧张发亮、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3、肺动脉栓塞就是VTE最严重得表现,其临床表现悬殊,临床症状轻重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得多少、发生速度与心肺得基础状态,轻者仅累及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三、VTE得危险因素四、VTE常用辅助检查1。
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动脉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2。
DVT相关影像学检查:多普勒加压静脉超声(DCVUS)、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影(RDC)、CT静脉造影(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X线静脉造影(CV);3.PTE相关影像学检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肺动脉造影(PAA)。
五、VTE预防措施(一)警示标识:评估高危或极高危患者放置VTE高风险警示标识。
(二)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使患者保持良好得精神状态、(三)基础预防1、术中与术后适度补液、饮水、避免脱水;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PT课件 (2)全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PT课件 (2)全](https://img.taocdn.com/s3/m/0a54ab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4.png)
VKA:维生素K拮抗剂
抗凝疗程
推荐等级
下肢远端DVT
3个月
1B(首发无诱因且低至中出血风险为2B)
首发下肢近端DVT
继发于手术因素或非手术因素
3个月
1B(继发于非手术因素且低至中出血风险为2B)
无诱因
长期治疗(低至中出血风险)
2B
3个月(高出血风险)
DVT的诊断和治疗
11
诊断DVT的常见辅助检查
DVT不能仅根据临床表现做出明确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证实:
D –二聚体:敏感性高,有效的排除工具彩超: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无创,常用的确诊检查,髂股静脉以上使用受限。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高,可同时检查下肢以外的其他部位磁共振静脉成像:主干静脉显示准确,小腿静脉血栓效果欠佳静脉造影术:准确率高,金标准,一般仅用于研究。
手术取栓
迅速去除血栓,解除静脉梗阻,例如:“股青肿”不改变VTE危险因素,术后仍需抗凝因存在手术损伤及相关并发症,已极少采用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Kearon C et al. Chest 2012;141:419S–494S
下腔静脉滤器(IVC)
适用于有抗凝禁忌者,或充分抗凝治疗仍发生PE者不推荐常规应用下腔静脉滤器
1.Heit,JA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0;160:761-7682. Paolo P et al. Haematologica 1997; 82:423-4283.Bosque J Jr,et al. Orthopedics. 2012 Mar;35(3):228-334.Vittorio Pengo et al. N Engl J Med 2004;350:2257-6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宣教PPT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宣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c4bc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f.png)
对患者的影响
生命危险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 严重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肺动 脉栓塞(PE)等危及生命的并发
症。
疼痛与不适
VTE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肿胀、 发红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并发症
VTE可能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溃疡、色素沉着等慢性并发症,影 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促进社会健康
通过宣教,提高公众对VTE的 认知和预防意识,降低VTE的 发生率,对于保障社会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0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 由于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固, 导致血管阻塞的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 VTE可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栓塞(PE)两种类型 。
预防VTE的发生
通过宣教,使公众了解VTE的基本知 识,包括其定义、症状、危害等,从 而提高对VTE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通过宣教,传授预防VTE的方法和措 施,降低VTE的发生率,保障公众健 康。
促进早期发现和治疗
通过宣教,帮助公众了解VTE的早期 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提高治 疗效果和预后。
宣教的重要性和意义
发病原因和机制
发病原因
长时间卧床、手术、创伤、肿瘤、遗传等因素均可增加VTE的发病风险。
发病机制
静脉损伤、血液缓慢流动和血液高凝状态是VTE发病的三大要素。当静脉内膜受 损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在损伤部位聚集,形成血栓。同时,血液流动缓慢会 使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更容易沉积和聚集,进一步促进血栓的形成。
拓展宣教渠道
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 扩大宣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 人了解和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2024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宣教
![2024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cb181e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2.png)
2024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宣教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统称。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指出,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率增加了4~5倍。
近年来,我国高龄孕产妇、肥胖和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日趋增多,妊娠期及产褥期VTE 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筛查VTE的高危因素并进行早期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01、发病机制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生、发展与该时期特殊的生理和解剖学变化密切相关,包括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凝血系统的改变,血小板功能活化,血液瘀滞,血管损伤,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和盆腔静脉,妊娠期和产后活动能力下降等。
以上改变使机体具备了VTE形成的〃三要素〃——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壁受损。
早期症状约90%的妊娠期及产褥期DVT发生在下肢,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最早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侧下肢疼痛、肿胀,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和红肿,可伴腰腹部、臀部或背部疼痛。
患侧的小腿围与对侧相差>2cm时,应高度警惕DVT的发生。
少数患者出现颈部胀痛、头痛、意识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时,要警惕颈静脉和颅内静脉系统的栓塞。
多数PE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特异性。
其中呼吸困难最常见,其次为胸痛、咳嗽、紫绢及下肢疼痛、肿胀。
少见休克、晕厥及心律失常。
VTE相关影像学检查安全吗?在诊断VTE的相关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检查、V/Q扫描以及CTPA都是放射性检查。
但是低剂量辐射(<50mSv)不会增加胎儿死亡率或致畸率。
CT检查所需造影剂中的碘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和羊水中,但尚未有致畸风险的报道,也未观察到甲状腺吸收碘造影剂后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其在乳汁中的分泌<1%,新生儿胃肠道吸收率<1%。
因此,对有适应征的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合理使用碘造影剂是相对安全的。
VTE健康讲解
![VTE健康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fd3e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4.png)
VTE健康讲解什么是VTE?VTE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的缩写。
它是指在静脉内形成血栓,以及这些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到其他部位引发栓塞的情况。
VTE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发生在下肢静脉和肺动脉。
VTE的症状和危险因素VTE的症状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出现的肿胀、疼痛和局部发红,以及栓塞事件时出现的呼吸困难、胸痛和咳血等症状。
VTE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静坐或卧床、手术后、肿瘤、患有血液疾病、年龄超过60岁等。
如何预防VTE预防VTE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积极参与适度的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
2. 穿着弹性袜:对于有高危险因素的人群,穿戴医生建议的弹性袜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
3. 规范用药:对于拟行手术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VTE。
4.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以及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不良生活惯。
VTE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现VTE,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来减少血液的凝结,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2. 血栓溶解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管的通畅。
3. 滤器植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植入滤器来阻止血栓脱落并引发栓塞。
4. 外科手术:在少数情况下,外科手术可能会用于处理VTE的严重病例。
总结VTE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它可以发生在静脉的任何部位。
预防VTE的关键是积极运动、穿戴弹性袜、规范用药和调整不良生活习惯。
对于已经发生VTE的患者,抗凝治疗、血栓溶解治疗、滤器植入和外科手术等方法可以用于治疗。
VTE防治及护理
![VTE防治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a24b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9.png)
VTE防治及护理VTE是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是一种由于静脉内形成血栓而导致血栓栓塞的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种情况。
VTE的预防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栓塞。
下面将介绍VTE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VTE的预防:1.早期行动:在长时间坐或卧床之后,及时活动双下肢,避免长时间的静止不动。
2.弹力袜:对于高危患者,如老年人、手术患者等,可以佩戴弹力袜,有助于促进静脉血液循环。
3.抬腿休息:在坐长时间之后,应该抬腿休息,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4.饮食调理:饮食要均衡,避免高脂、高盐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5.饮水:保持适量的饮水,避免血液黏稠。
二、VTE的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VTE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散。
2.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3.牵引治疗:对于DVT患者,可采用牵引治疗,帮助血栓溶解。
4.手术治疗:对于PE患者,如果病情较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溶栓术或导管取栓术。
三、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对于高危人群或已经发生VTE的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如超声检查、CT、D-二聚体检测等,以及观察病情的变化。
2.保持舒适: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床位,避免长时间的卧床,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
3.体位转换: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以防止血液淤积。
4.观察异常: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5.药物管理: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同时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6.宣教指导:对于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宣教指导,如注意休息、均衡饮食、药物的正确使用等。
VTE防治应知应会知识
![VTE防治应知应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0fa12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VTE防治护理人员应知应会1.VTE定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下肢深静脉血栓)+PE(肺栓塞)2.DVT形成的三要素: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的高凝状态3.我院VTE防治管理体系?答:我院已建立院内VTE管理体系,成立院内VTE防治管理小组,由医务处、护理部、质管处、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科室,以及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
管理小组挂靠医务处,由医务处统筹协调落实VTE防治工作。
防治管理小组下设防治专家小组,为管理小组制定方案和流程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为临床科室医师的诊疗提供个性化方案。
科室VTE防治小组和护理VTE防治小组负责各临床科室和病区的VTE防治流程的执行,科室质控医师和护理病区联络员负责具体落实科室VTE防治相关工作。
4.我院VTE相关评估流程?答:VTE风险评估量表有:外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表(Caprini 评分量表)或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表(Padua 评分量表)。
①评估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除外儿科、生殖医学中心),经治医师要对其进行VTE风险评估。
②评估量表的位置:电子病历系统的评分表模块。
③评估时机: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术后和病情变化时需进行动态评估。
(1)出血风险评估量表有:外科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表或内科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表。
①评估对象:需要使用抗凝药物的住院患者。
②评估量表的位置:电子病历系统的评分表模块。
③评估时机: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前、病情变化时需进行动态评估。
5.VTE风险评估工具答:(1)内科住院患者使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Padua评分),≥4分为高危患者(2)外科住院患使用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0-2分低危,3-4分中危,≥5分为高危患者(原来是≥3分高危,根据指南2019.8月更新)6.评估后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答:根据VTE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出血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适应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基本常识
1.评估风险: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内血液斑块形成的情况。
最常见于下肢的深静脉内,被称为深静脉血栓。
栓子可能从它生成的部位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这种情况被称作栓塞。
VTE有很多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形成-般都是无症状的,偶尔会出现疼痛和下肢水肿。
有一部分栓子会进入到肺里,导致潜在性的致命性的肺栓塞。
有症状的静脉血栓形成,经常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会带来长期的症状。
因此导致静脉溃疡和栓子发生后肢体的改变,表现为慢性疼痛,肿胀和皮肤改变。
2.VTE 的病因(Virchow三主因)
★血流的中断,常见于长期卧床石膏或支架制动。
特别是合并有脱水和既往的静
脉疾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壁受损,如手术、创伤或炎症。
甚至是年龄相关性的下肢静脉变化,如静脉曲张。
★血栓形成倾向(高凝)。
比如,促凝因子或特深药物导致的凝血和纤溶之间的不平衡。
3.VTE的流行病学
每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000万例VTE。
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VTE。
欧洲更多,有54 .4万人。
一般认为亚洲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少于白种人。
近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亚洲发生率与西方发生率所差无几。
亚洲国家手术后发生率特别高。
同时也证实了急性疾病的住院治疗,与VTE风险8倍升高独立相关。
来自亚洲的研究证实接受骨科手术(全膝置换、髋关节骨折手术、全髋置换)的住院病人,具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
4.危险因素
1)病人相关因素
·活动性肿瘤,或抗肿瘤治疗
·年龄大于60岁
·入住重症监护室
·脱水
·已知的血栓形成倾向
·肥胖
·一个或多个显著的医疗并发症,比如,心脏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炎症状态·本人或一级亲属的VTE病史
·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
·发生静脉炎的静脉曲张。
2)医源性因素
·骨科手术(全髋或全膝手术,关节创伤)
·大型外科手术(特别是涉及腹部、骨盆、臀部或下肢)
·大型妇产科手术/分娩
·泌尿外科手术
·静脉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手术
·心胸外科手术
·大型外周血管手术
·肿瘤化疗
5.降低VTE风险
高达60%的VTE病例发生在住院期间或住院后。
使之成为预防住院期间死亡的首要因素。
亚洲所有关于VTE的研究均指出预防血栓的重要性。
根据患者病情和指征的不同,指南推荐中危和高危患者使用药物预防,低危患者使用机械预防措施。
如梯度型弹力袜。
如果存在出血风险,指南推荐仅使用梯度型弹力袜来预防血栓形成。
6.预防
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是增加回心血流,避免血栓形成。
根据Virchow三主因,有
两种可能的预防血栓的措施。
·使用机械措施,增加血管内压力。
·使用药物来稀释血液。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