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材料的断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纤维区:因颈缩后试样心部的应力最大, 韧性断裂的宏观断口 所以裂纹开始于试样心部。实际上试样中心 部分最先出现一些已明显可见的显微空洞(微孔或微裂纹),随 后长大、聚集而形成锯齿状纤维断口。通常立体上呈环状。 2.放射区:环状纤维区发展到一定尺寸(临界裂纹尺寸)后, 裂纹开始快速扩展(失稳扩展)而形成放射区。表现为宏观正断,但 微观上并非正断(解理)。与纤维区不同,放射区是在裂纹到达临界 尺寸后进行快速低能撕裂的结果。 3.剪切唇:放射区形成后,试样承载面积只剩下最外侧的环状 面积,最后由拉伸应力的分切应力所切断,形成剪切唇。
3.材料脆性或韧性的相对性 工程材料的韧脆是由内在和外在二方面因素 共同决定的。 内在因素:主要是材料的塑性和强度。如纯铁与 玻璃。前者塑性优良、强度较高,通常呈韧性断 裂;后者塑性差、强度较低,则一般呈脆性断裂。 特别是在冲击条件下。 外在因素: 主要是温度 、加载速度和应力状态 (加载方式)等。如:同一灰铸铁材料试样,分 别进行拉伸和硬度(相当于侧压)实验,结果是 前者呈脆性断裂,后者可只压出压痕而不断裂。 因此,工程材料的韧性或脆性是相对的,没有绝 对的脆性或韧性材料。
f
f
a
4.3材料的宏观断裂类型和力学状态图
材料的宏观断裂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
方法而异。 断裂按断前有无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可分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可以光 滑拉伸试样断面收缩率等于5%为界。 断裂按断裂面的取向或按作用力方式 不同可分为正断和切断。
典型断裂的宏观断口(不同断裂形式下
杯锥状断口形成示意图
脆性断裂的宏观断口形态
圆柱形拉伸试样:
断裂面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 齐、光亮。断面上的放射状条 纹汇聚于一个中心,此中心区 域就是裂纹源。
板状矩形截面拉伸试样:
“人”字纹花样的放射方向与裂纹扩展 方向平行,但其尖顶指向裂纹源。
裂纹源
脆性断裂断口的放射状花样 脆性断裂断口的人字纹花样
从宏观力学分析的角度,关于材料 的强度面临着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完整晶体沿原子面正断的理论断裂 强度和实际材料的断裂强度为什么会有 很大的差异? 二是对有初始缺陷的实际晶体(主要是 裂纹体),断裂时将取决于什么参量, 其断裂强度又具有何种含义?
理论断裂强度 (P45)
基于弹性变形的双原子 模型给出的原子内结合 力随原子间距的变化关 系可得晶体沿某晶面被 拉开产生纯弹性正断的 理论断裂强度 : E
材料的力学状态图
温度对力学状态图的影响
温度和加载速率通常对材料的 s 影响很大,而对 k 和 S k 影响较小。 温度降低, s 增大,在单向拉 伸时,材料由正断式韧性断裂 转变为正断式脆性断裂。这种 情况表明,材料由室温到某一 低温时将发生由韧性断裂到脆 性断裂的过渡,即冷脆转变。 力学状态图为定性分析材料断 裂问题的一种有用方法。
根据微观断裂机制——解理断裂和剪切断裂 1.解理断裂:指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沿一定结晶面而分 离的断裂。所分离的结晶面称为解理面。 一般地,解理断裂是脆性断裂,而脆性断裂却不一 定是解理断裂,且解理断裂也可以是在有一定塑性变形 后产生,所以,解理断裂与脆性断裂不能完全等同。 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晶面,原因是低指数晶面一般 表面能低,理论断裂强度最低,优先产生断裂。通常, 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金属中易发生解理断裂,而面心立 方金属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产生。 解理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 对于理想单晶体而言,解理断裂可以是完全沿单一 结晶面的分离,其解理断口是一毫无特征的理想平面。 但在实际晶体中,由于缺陷的存在,断裂并不是沿单一 的晶面解理,而是沿一组平行的晶面解理,从而在不同 高度上平行的解理面之间形成解理台阶。从垂直断面上 看,台阶汇合形成一种所谓的河流花样,这是解理断裂 最主要的微观特征。
4.2裂纹体的断裂强度-Griffith准则
Griffith理论的出发点:
假定在实际材料中已经存在裂纹(可视
为裂纹体),当名义应力很低时,在裂纹尖
端的局部应力已经达到很高数值(达到理论 断裂强度 c ),从而使裂纹快速扩展并导 致材料脆性断裂。
Griffith准则
如图,设有一单位厚度的无限宽 平板,先使其受均匀拉应力作用 而弹性伸长后,将两端固定形成 一个隔离系统。然后在此平板上 开一垂直于拉应力的、长度为2a 的裂纹,则平板内总能量为:
微孔聚合断裂(韧窝形成)过程
多数情况下在钢中都能看到有非金属夹杂物等异相的存在。 因此,韧窝的形成与异相粒子有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 时,异相阻碍基体滑移,便在异相与基体滑移面交界处造成应力 集中,当应力集中达到异相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或异相本身强度 时,会使二者界面脱离或异相自身断裂,从而形成裂纹(微孔) ,并不断扩大,最后使夹杂物之间基体金属产生“内颈缩”,当 颈缩达到一定程度后基体金属被撕裂或剪切断裂,使空洞连接, 从而形成韧窝断口形貌。
宏观断裂类型及特征总结
宏观断裂的分类 按断裂前的塑性变形程度或按断裂过程中所 吸收的能量大小可将断裂划分为韧性断裂和脆 性断裂二种类型。也可按宏观断口与最大正应 力垂直或与最大切应力平行而分为正断和切断 二种方式。 1.宏观韧性断裂 一般地,典型光滑圆柱试样的宏观韧性断 裂的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裂纹产生)、 放射区(裂纹快速扩展)和剪切唇区(剪切断 裂)三部分组成。 通常,韧性断裂是一种缓慢发展、耗能较高 的撕裂过程,是结构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
据以上讨论可知, Griffith 理论分析仅限于完全 脆性的情况,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金属材料断 裂前和断裂过程中裂尖区都会产生塑性变形, 从而使裂尖钝化。因此,在实际金属材料中, 应对Griffith断裂准则进行修正。 在 Griffith 理论提出 30 年后, Orowan 通过对金 属材料裂纹扩展的研究,指出裂纹扩展前其尖 端附近要产生一个塑性区。因此,提供裂纹扩 展的能量不仅用于形成新表面所需的表面能, 而且还要用于引起塑性区塑性变形所需的塑性 功。据此,塑性功P和表面能一起成为了裂纹扩 展的阻力。经Orowan修正后,材料的断裂强度 P ) 2 EP 为: 2E( 或 a
可得该裂纹体的断裂 强 度 ( 即 著 名 的 Griffith判据)为:
f
2 E s a
Griffith平板及其中裂纹的能量变化
Griffith公式解释了 f c 的问题(如:a=0.1mm)。
Griffith准则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对脆性断裂提出 了一个新的判据: a 2E s 该式表明: 在理想脆性材料中的裂纹失稳扩展 (即断裂)是受远处外加应力与裂纹长度的平方 根的乘积和材料常数所控制的。由于对给定的理 想脆性材料,E和 s 是定值,Griffith从能量平衡 的意义上给出了理想脆性断裂的必要条件。即: Griffith 断裂准则:裂纹失稳扩展(断裂)是 在 a 达到一恒定的临界值时产生的。
力学状态图
力学状态图是把二种强度理论(最大 切应力理论和最大正应力理论)、材 料性能(切变抗力、切断抗力、正断 抗力)、加载方式(应力状态)、断 裂类型及方式都联系起来表征材料力 学特征的图形。
Sk
如图所示,力学状态图被 s 、 k 、S k 三个力性指标分成了 三个区,即弹性变形区、弹塑性变形区和断裂区。 1.在单向拉伸加载的情况下,正断式的韧性断裂。 2.在扭转加载的情况下,切断式的韧性断裂。 3.在三向不等拉伸(如缺口拉伸 )的情况下,正断式的脆 性断裂。 因此,利用力学状态图可以描述材料的断裂倾向。
U U0 Ue Ur
释放的弹性应变能:U 则系统总能量:
e
2 a 2
E
Ur 裂纹新表面形成消耗的能量:
2 a 2 U U0 4a s E
2(2a s ) 4a s
由弹性理论计算,据 裂纹处于临界失稳状 态下的能量平衡条件
dU d 2 a 2 ( 4a s ) 0 da da E
第四章 材料的断裂
断裂是工程构件的重要失效形式之一,且比
磨损、腐蚀等失效形式更具危险性。 材料发生的任何断裂过程都包括裂纹形成、 扩展二阶段,且裂纹形成是材料塑性变形的 结果。 研究材料的断裂特征、断裂机理、断裂力学 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构件的安全设计与选 材及失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4.1 理论断裂强度
Sk 的意义 )
1.宏观正判:断面在宏观上表现为与试样轴向(加载 方向)垂直。但在微观上不一定是垂直于晶面的正断 (解理)。有可能是剪切型断裂,形成韧窝。 2.宏观切断:断面在宏观上表现为与试样轴向(加载 方向)约呈 45 。
韧性断裂的宏观断口形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常,具有一定塑性的材料,拉伸实验时都会 产生不同程度的颈缩,从而在宏观上产生宏观 切断或与宏观正断相混合的断裂。可以认为产 生的断裂是韧性断裂。 断口(形态)一般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温度对断裂图的影响
4.4 断裂的微观机制及形貌特征
根据裂纹扩展的途径——晶间断裂和穿晶断裂 1.晶间断裂(沿晶断裂):指裂纹沿晶界扩展。 断口的基本特征:呈冰糖状形貌,显示多晶体各晶 粒多面体的特征(晶粒立体感很强)。但当晶粒很细小 时,则冰糖状特征不明显,通常可呈结晶状。 断裂机制:通常是由于晶界上存在脆性冷凝相、高温晶 界变弱或腐蚀环境下晶界首先被腐蚀等原因使晶界脆化 或弱化所致。 2.穿晶断裂:指裂纹沿晶内(穿过晶粒)扩展。 穿晶断裂可依据不同的微观断裂机制而具有不同的 微观断口形貌特征,主要有解理、微孔聚集、准解理等。 一般地,从宏观上看,沿晶断裂多为脆性断裂,而穿晶 断裂则既可以是脆性断裂,也可以是韧性断裂。
c
a0
可见,金属晶体纯弹性正断的理论断裂强度 是由三个材料常数决定的。
例:纯铁的理论断裂强度为40000MPa,经过一系 列强化,实际断裂强度也大致在2000 MPa左右。
问题?
钢的实际断裂强度比理论断裂强度小一个数
量级以上。 对一般的工程材料,实际断裂强度也只有理 论断裂强度的1/100~1/1000。只有很细、几 乎不存在缺陷的金属晶须和碳纤维的实际断 裂强度才能接近于其理论断裂强度。 对实际材料而言,必有晶体缺陷存在,其断 裂问题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含有缺陷的物体的 断裂问题,可认为是裂纹体的断裂问题。
韧性断裂(杯锥状)断口的形成
光滑圆柱试样受拉伸力作用,产生缩颈 时试样的应力状态也由单向变为三向, 且中心区轴向应力最大。 在中心三向拉应力作用下,塑性变形难 于进行,致使其中的夹杂物或第二相质 点本身碎裂,或使夹杂物与基体界面脱 离而形成微孔。微孔不断长大和聚合就 形成显微裂纹。显微裂纹形成、扩展过 程重复进行就形成锯齿状的纤维区。 裂纹达临界尺寸后就快速扩展而形成有 放射线花样特征的放射区。放射线平行 于裂纹扩展方向而垂直于裂纹前端(每 一瞬间)的轮廓线,并逆指向裂纹源。 最后由拉伸应力的分切应力切断,形成 与拉伸轴呈45°的杯状或锥状剪切唇。
2.宏观脆性断裂 与韧性断裂相反,脆性断裂的宏观断口平齐而光 亮,与主应力垂直;也是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 三部分组成,但主要是放射区,特别是剪切唇几乎看 不见,所占断口比例极小。 脆性断裂时,放射花样也是由于材料剪切变形而 形成的,只是与韧性断裂不同,它是快速低能撕裂的 结果。材料越脆,放射线越细。当材料处于极脆状态 (纯解理或晶间断裂),则放射线消失。若晶粒较粗, 可在解理断口上看到许多强烈的反光小平面(刻面)。 这些小平面实质上是一个晶粒内的解理面。 解理断裂和沿晶断裂(晶间断裂)是脆性断裂的 重要形式。工程中,脆性断裂是一种灾难性的破坏。
2.微孔聚合剪切断裂 剪切断裂一般是韧性断裂,有微孔聚合 型剪切断裂和纯剪切断裂两类。后者主要是 在单晶体或高纯金属中出现。前者则是在常 用金属材料中出现的形式。 微观特征:主要是韧窝。 通常,对微观断口上的韧窝内部进行仔 细观察,观察到的韧窝只是显微空洞的一半, 而在对应的断口上必有一对应的韧窝,二者 的底部,至少其中之一有夹杂物粒子存在。 此外,韧窝也可在晶界、孪晶界及相界处形 核,此时韧窝中可能没有第二相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