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首先,从重量上看,人脑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动物脑。

其次,从构成来看,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动物脑。

动物脑在复杂性上是无法超过人脑的。

这就决定了动物脑机能是无法赶上人脑的水平。

人脑的功能——运动中枢、感觉中枢、书写中枢、语言表达中枢、听觉中枢、听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视觉语言中枢。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这是由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的。

1、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不等于大脑,不等于电脑)。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师: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谈谈你的看法。

生:……
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没有人脑一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语言注释】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具体刺激引发的反射,如受惊吓时的表情。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意识产生于二者的基础上。

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其中无条件反射,
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二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4

我国航天科学家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 人航天”精神,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克服了无 数难关,确保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中 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 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 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 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是中华民族为人类 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上述材料中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如何 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6分)
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
4.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
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 事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式 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学习小贴士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 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是说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学习小贴士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
想的世界。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关于“意识” (1)“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借助
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不能认为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面
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
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 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 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 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 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 映。 误区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误区2: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一、考纲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核心线索:一个概念:意识一个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两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能动性三、命题规律:1、从内容看,意识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物质决定意识考查较少。

2、从形式看,往年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选择题往往以漫画、古诗文、名人名言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非选择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点梳理:考点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的反应特性___生物的反应形式__动物心理__人的意识。

(2)意识更严重的是_____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产物,社会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的机能。

注意问题:A、大脑不等于人脑B、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C、有了人脑就有意识D、电脑有意识,可以取代人脑E、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3、意识的内容(1)意识是_________(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_________的反映。

注意问题: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能独立存在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例外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和知识构成等例外,意识例外D、意识的形成过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是本原的,_____是派生的,物质_____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教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教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教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理解:(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分析:(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二、【重点、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

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

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知识导引一、本课主要目标1.了解意识的起源,理解意识的本质,懂得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理解意识的作用,懂得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既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5.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二、本课知识网络三、疑难问题解析1.意识的起源及意识的生理基础(1)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思维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上帝赋予的,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2)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动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的区别。

①二者的物质基础不同。

动物的心理是动物脑的属性、机能;人的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机能。

②二者的反映形式不同。

动物通过感觉、知觉以具体形象的感性形式反映外部世界,是直接的,不需要语言;人的意识主要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即理性的形式反映外部世界,是间接的,离不开语言。

③二者反映的内容不同。

动物反映外部世界是出自本能,是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它的感性直观形式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贫乏、肤浅、没有预见性。

人类反映客观世界出自改造世界的需要,它的理性反映形式能深入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丰富、深刻、有预见性。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教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教案

作业
4
1
通过对意识本质的学习, 结合第 四课对世界的物质性的论证, 明 确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一个 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要求 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方法论) 。
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 改造而成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不能 说意识是客观的。 小结:如何正确把握意识: (1) 、从起源看,意识 (3) 、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所以: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4、探究活动一: 5、练一练:选择题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 意识的作用首先表现在,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①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 划性的,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 动方式和步骤等。 ②人的意识活动除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之外还具 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1)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表现在意识主要依据人自 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并通过主 动作用于对象的观察、实践而自觉反映对象。 2)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 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不仅能反映 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小结: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 识之物(这句话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 性) 。 练一练:选择题。 2、 意识的作用还突出的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 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意识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注 意:意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 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②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 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小结: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一是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对人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二是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意识的作用,精神的 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考纲考点及考情分析】二、【课前导课】1. 以学校电子屏上的一句名言:“保持积极心态,明天会变得很神奇”导出课题《把握思维的奥妙》。

2. 展示宣传图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激起学生对最近刚刚发生的时事热点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播放“一带一路”微视频——《大道之行》宣传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过程及意义,同时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结合所学哲学知识思考视频内容体现出的唯物论思想,深刻体会“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学生共同分析视频内容体现的唯物论思想:①“一带一路”作为倡议/方案/战略从唯物论角度看属于意识现象。

② “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可见这一倡议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源于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通,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 结合视频内容体现的唯物论思想用板书展示出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的内容。

板书:意识的本质第五课 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合作学习】(一)意识的本质【知识梳理】学生按照幻灯片显示内容快速复习教材,记忆相关知识点,并能背着填写划线部分内容。

【深化认识】通过图片使学生从直观上明确意识产生顺序,并能理解和区分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再通过对点训练、变形训练进行检验。

高中思想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优秀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优秀教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微妙【课标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根底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培养具有分辩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特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教学难点】意识的特点【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意识的本质导入:图片展示“水滴石穿〞、“岩石风化〞、“植物向阳〞、“动物的反射〞提问:这些反响与人的意识有什么关系?——人的意识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响。

不仅是人,所有的物质、所有的生物体都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

人的意识是由这些反响进化开展而来。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从起源看〕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意识产生的物质根底: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响特性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响形式〔刺激反映、感觉和心理〕图片展示:狼孩提问:狼孩有没有人的意识?为什么?——狼孩没有人的意识,因为其长期脱离人类社会。

2、意识是社会开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图片展示:大猩猩做算术、狗看电视、鹦鹉唱歌提问:他们有人的意识吗?事例讲解: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翻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提问:这说明黑猩猩有意识吗?图片展示: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物质器官和生理根底看〕1、人脑是高度兴旺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和产生意识的生理根底。

5.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说课稿五篇

5.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说课稿五篇

5.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说课稿五篇第一篇:5.1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意识的本质》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意识的本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第5课的第1框的内容。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明白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以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本框开始学习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意识”。

本框教材共设计了三目:即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及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学好本课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并对下一框意识的作用打下扎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

2、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在于为什么说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本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对于以后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温故知新】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目标导航】高考考点:★ 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高度关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1、什么是意识?2、怎样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3、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温馨提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 么疑惑?请及时把你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与其他同学讨论、共享。

一、互动探究: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

(培根)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

1、议一议: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因此物质世界先于意识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⑴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⑵必须从事实的总和出发,不能从个别事实出发。

⑶必须全面把握实际,而不能从片面的事实出发;⑷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⑸必须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从具体的实际出发。

⑹必须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⑻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⑼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3、议一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2019-2020年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旧人教版一、高考考点。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二、知识梳理。

1、意识的本质。

(1)起源:(2)生理基础:(3)内容: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反映物质)①②(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①②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起来。

[总结][唯物论]知识结构[唯物论]基本原理及方法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表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意义】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表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复习内容:1、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A、物质的定义与特性B、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A、运动的含义B、运动与物质的关系: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运动是有规律的A、规律的含义B、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C、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对我们的要求:2、本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物质性的一些知识。

但是在唯物主义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一方面就是意识。

那么什么是意识?意识有什么样的本质呢?意识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二、知识讲解考点1 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通过自身产生意识,经历了多个阶段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1)动物的大脑和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的形成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只有人脑才能生成意识,其它一切物质的大脑都不能生成意识。

2、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还需要进行实践。

(1)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2)一些地区的“狼孩”、“豹孩”等,他们虽然有人脑,但是我们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因此也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如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理解:(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分析:(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二、【重点、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教案一、考点整合:(一)意识的本质 P35-381、意识的含义:(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产物。

(2)从生理基础上看,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机能。

(3)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注意:1.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

2.不能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直观的镜子对事物的反映。

因为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放映。

因此,动物的大脑不能产生意识。

4、电脑≠人脑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电脑不能产生意识。

2、意识的内容和形式(1)意识的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第一,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第二,人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第三,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对未来的预测,例1、(xx年文综全国卷30)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例2、(xx年文综全国卷,29)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 P38-40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例3、(06天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

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

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例4、(05广东)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中,从95号的媚(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

这一科学事实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C.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例5、(06年重庆)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

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

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例6、(06年北京)“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xx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9分)〔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

(联系实际,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40-411、理论依据: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含义:P413、重要性:P414、要求P41:3点总之,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 P51例7、(06年广东)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

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例8、青藏铁路要经过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我国政府在规划和建设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分析说明国家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的。

答案:(1)根据青藏高原生态脆弱的现状,坚持正确的建设原则并科学制定措施,体现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修建铁路过程中,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并注重与生态保护的结合,坚持了全面、联系的观点,体现了辩证地把握实际,主观与客观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修建铁路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高考实战演练:1下列对意识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是本来就有的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xx年江苏、广东,9)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3、(xx·广东大综合)xx年6月底7月初,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一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作物方面利用人工诱变创造了许多新品种。

我国已培育出水稻、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等作物的新品种共1000个。

目前,人们已造出了“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

这说明·()A.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B.自然界的物种是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C.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利用和改变的D.人类根据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种4. (04年北京).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是因为()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5.“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为丰硕的果实”是 指()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物质财富C.不同的意识其反作用是不同的D.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的指导作用才存在6.(06年广东) 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

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

”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7.xx 年7月11日是中国第一个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

今天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就是要弘扬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也是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和平发展观。

这句话所蕴含的唯物论观 点是()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8..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A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9. (xx 年全国卷1 ,27)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 B 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有恒产才能有恒心,国家制订法律全面落实保护私有财产权,这让人们吃上了定心丸。

”《物权法》出台,最终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联系是普遍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 下边漫画“申报‘吉尼斯’:世界最大的牙签”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发展的B.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量变引起质变12. (xx 年全国卷工,24)xx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xx 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个税改革召开立法听证会,拟提高个税征收标准,真正发挥个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会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最终将个税起征点 确定为1 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