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征是体内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对贫血进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其病因并指导治疗方案。

1. 临床症状贫血患者常表现为乏力、疲倦、头晕、心悸等症状。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

2. 血常规检查2.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贫血的程度和类型。

2.2 红细胞比容(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HCT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MCV反映红细胞平均大小。

这些参数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

3. 鉴别诊断3.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常见症状包括乏力、苍白、头晕等。

血清铁蛋白和铁饱和度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3.2 酶病性贫血酶病性贫血是由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常见类型包括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性贫血。

血涂片和血红蛋白电泳是诊断酶病性贫血的关键检查。

3.3 慢性疾病相关性贫血慢性疾病可以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引起贫血。

血清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有助于鉴别慢性疾病相关性贫血。

4. 处理和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口服铁剂补充,酶病性贫血需要根据特定的遗传病学情况进行治疗。

结语贫血的鉴别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应该综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面评估患者的贫血状况,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贫血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贫血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疲倦、头晕、心悸、气短、皮肤苍白等症状。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30-175g/L,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15-150g/L。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也是评估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2. 骨髓穿刺检查,对于难以确定贫血原因的患者,骨髓穿刺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

3. 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测定是评估机体铁贮存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 外周血涂片检查,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观察红细胞形态,进一步判断贫血的类型。

三、贫血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2. 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范围;3. 骨髓穿刺检查或外周血涂片检查显示明显异常。

四、贫血的分类。

根据贫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贫血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不同类型。

对于不同类型的贫血,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五、贫血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贫血患者,医生会根据病因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补铁剂、输血、激素治疗等。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

六、预防贫血。

预防贫血的关键在于合理膳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对于易患贫血的人群,如孕妇、儿童、青少年等,更需要加强贫血的预防工作。

结语。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小儿贫血是指儿童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或)质量减少的一种疾病。

根据贫血的病因的不同,小儿贫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最常见的一种小儿贫血类型。

常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生长迅速、慢性失血、铁吸收障碍等。

症状包括苍白、乏力、厌食、发育迟缓等。

诊断依据包括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血清铁蛋白减少、骨髓铁源枯竭等。

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输铁。

2. 遗传性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和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等。

地中海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类贫血疾病,主要分为α和β型。

症状包括贫血、骨骼畸形、肝脏和脾大等。

治疗原则是输血、雌激素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红细胞膜蛋白突变或缺陷导致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而引起贫血。

治疗原则是适当红细胞输血、脾切除等。

3.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种贫血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后天性病因、病毒感染、药物毒性等。

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等。

治疗原则是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4. 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等。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感染等。

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支持性治疗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引起的一类疾病,最终可能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治疗原则是治疗症状、改善贫血。

1.补充缺损: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中补充铁剂,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注的方式补充患儿体内缺乏的铁元素;在溶血性贫血中,通过输血或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来控制贫血的进展。

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贫血维持治疗阶段或血红蛋白(Hb)较为稳定的CKD患者,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以及SF和TSAT (1C)。
针对CKD贫血患者进行网织红细胞Hb(CHr)、sTfR/log Ferritin比值及血清/血浆C反应蛋白(CRP)检验, 有助于准确评估铁状态(2D)。
可疑存在非肾性贫血或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低反应的患者,应检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必要
目前没有针对 HIF-PHI 起始治疗时机的研究,但参考罗沙司他临床试验及结合 ESAs 治疗时机,建议当患者 血红蛋白<100 g/L,即可考虑给予 HIF-PHI 治疗,维持Hb≥110 g/L,但不超过130 g/L。
罗沙司他口服治疗可增加非透析 CKD 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便利性。 HIF-PHI 治疗肾性贫血应监测铁代谢状态,需要时联合铁剂治疗; 口服铁剂治疗在多数患者达到和静脉铁剂一样的效果。
No
血液学检查
Thanks
存在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等病史患者,应根据原发病情 况调整ESAs/HIF-PHI治疗的Hb靶目标(2,未分级)。
铁代谢 指标
SF>100 μg/L且TSAT>20%,或者CHr>29 pg/红细胞和(或)sTfR/log Ferritin比值≤2 (1B)。 应维持SF 200~500 μg/L,TSAT 20%~50% (2B)。
存在功能性铁缺乏患者,应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后决定是否给 予铁剂治疗(2D)。
原则上SF>500μ g/L 不应推荐使用静脉补铁治疗。
3.诊断与治疗
口服补铁
静脉补铁
150-200mg元素铁/天,分2-3次服用
初始疗程总剂量约为1g,每次静脉注射100mg(时间 >30 分钟)共10次;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的鉴别诊断

病因
丢失过多:失血 消化道:痔疮、溃疡、肿瘤、食管静脉曲张、钩虫 妇科: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功血 咯血、献血、血尿 1ml血→0.5mg铁
临床表现
贫血一般的临床表现
原发病的表现 无症状 非特异性症状
含铁酶缺乏 异食癖 上皮组织异常:匙状指 吞咽困难
Hale Waihona Puke 早期贫血特殊
贫血的诊断:
贫血分类
MCV
MCH
MCHC
疾病
正细胞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再障、急性失血、某些溶血
大细胞贫血


正常
巨幼细胞性贫血、某些溶血 MDS
单纯小细胞贫血


正常
慢性病贫血、慢性肝肾疾病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缺铁贫、地中海贫血、铁粒幼
小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 贫血
慢性病 贫血
地中海 贫血
地中海贫血又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是由于一种或几种正常的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正常人红细胞含有三种血红蛋白: HbA: α2β2 95% 以上 HbA2: α2δ2 2~3% HbF: α2γ2 1%
地中海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诊断依据: 1.难治性贫血 2.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或正常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骨髓象红系增生明显活跃,铁粒幼细胞增多,且可见大量环状铁粒幼细胞。细胞外铁增多 4.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及铁蛋白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5.铁剂治疗无效
慢性病贫血
可能伴慢性病贫血的慢性疾病有: (1)慢性感染:肺部感染(脓疡、结核)、肺炎、亚急性细菌性 心内膜炎、盆腔感染、骨髓炎、慢性泌尿系感染、 慢性霉菌感染、脑膜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2)慢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严 重创伤、烧伤、血管炎、无菌性脓肿等。 (3)肿瘤:包括癌症、霍奇金病、淋巴肉瘤、白血病、多发性骨 髓瘤等。 (4)其他: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栓塞性静脉 炎、缺血性心脏病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一、引言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特别在妇女和儿童中较为普遍。

其主要原因是机体摄入的铁量不足、吸收不良或丧失太多造成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红细胞生产所需的血红蛋白水平。

近年来,关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而有效的治疗。

二、诊断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准确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目前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1. 血液检查:通过测定血液中红细胞指标,如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血红蛋白浓度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2. 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可间接反映机体铁贮存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浓度会显著降低。

3.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是确诊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骨髓中铁粒幼细胞(iron-laden precursors)的含量和形态,可以明确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三、治疗缺铁性贫血治疗缺铁性贫血既包括纠正体内的缺铁状态,也要恢复红细胞生成所需的足够铁供应。

以下是目前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1. 补充口服或静脉注射的铁剂:口服和静脉注射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给予剂型。

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口服剂量较小且更为接受普遍,但部分患者可能不能耐受口服剂量或吸收不良,此时可以选择静脉注射。

2. 遵循良好的饮食习惯:除了药物治疗外,正确的饮食习惯也能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患者应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品,如红肉、豆类、深绿色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等。

3. 找出并治疗潜在原因:有些患者可能患有其他致使缺铁性贫血加重的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一旦找出这些原因,及时治疗相应问题可以更好地改善缺铁状态。

四、新进展:基于生物标记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科技和研究进展,关于缺铁性贫血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涌现了一些新的方法:1. 轨迹标记法:通过监测人体内特定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来评估整个缺铁过程。

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细胞极少或消失。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引起的贫血。

其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其症状与贫血程度以及起病的缓急程度有关。

在病史追问方面,应注意饮食惯、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是否有月经过多等。

临床症状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组织缺铁的表现和原发病表现。

体征方面,除了贫血外貌外,还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易碎裂等。

辅助检查方面,血象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呈现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

生化检查方面,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血清(浆)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6.44μ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和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极少或消失。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如下:1.血红蛋白<110g/L(女性)或<120g/L(男性);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3.血清铁<10.7μmol/L;4.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62.7μmol/L;5.血清铁饱和度<16%;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XXX或FEP/Hb>4.5μg/gHb;7.血清铁蛋白(SF)<12μg/L(诊断非单纯性IDA,SF标准可以提高到<60μg/L);8.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8mg/L(ELISA法)或2.25mg/L (26.5nmol/L,S&D systems);9.铁剂治疗有效。

缺铁性贫血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期(ID):仅有体内贮存铁的消耗,血清铁蛋白<12μg/L或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XXX):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除血清铁蛋白4.5μg/gHb,但血红蛋白是正常的;3.缺铁性贫血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人群中,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标准值。

鉴于贫血可能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发育功能受损,甚至短期及长期的并发症,因此对贫血的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诊断贫血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病因,其中包括特发性贫血和伴随性贫血。

特发性贫血可以由遗传性因素引起,也可以由外部环境因素引起,比如,血液减少的日常病变,婴儿的营养不良等。

伴随性贫血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结果,如慢性疾病、感染等。

其次,诊断贫血时要做血液检查,检查血红蛋白水平。

血红蛋白计数低于正常值(普通成人为11.5-17.5g / dL)可诊断为贫血。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发现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确定血液减少的类型。

此外,为了更好地评估病情并确定治疗方案,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X射线、CT和MRI,以便判断是否有血液减少的机械源。

在治疗贫血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血液移植,以替代患者的血液;药物治疗,比如血小板生成素;以及强化营养支持或康复治疗。

事实上,贫血的诊断标准多样,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医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在设计贫血诊断标准之前,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病因、症状、血液检查结果等。

此外,在治疗贫血时,
医生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考虑多种治疗方案,以便取得满意的并发症控制效果。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0
33
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鉴别
病因 贫血 黄疸 脾大 Hb尿 FHb 尿Rous试验 RBC渗透脆性
血管内溶血
获得性多见 + +
-~+ 可有
+ + 低~高
血管外溶血
遗传性多见 -~+ -~+ + 无 -~+ 高
34
常见贫血性疾病的治疗
.
35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或诱因祛除。 支持治疗:输注RBC。 对症治疗:合并症、并发症处理。
– 创伤、手术后失血,消化道和阴道等部位出血。
8
发病机制
随病因不同而异,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同一类型贫血可能存在多种发病机制:
– MA:DNA合成障碍、原位溶血 – AA:干细胞损伤、微环境、免疫因素 – 淋巴瘤贫血:骨髓浸润、AIHA
9
贫血的分类1:根据红细胞形态
类型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 (fl)
> 94 >32 310-350 MA、MDS、AA 、HA
10
Hale Waihona Puke 贫血的分类2:根据病因(见前)
11
贫血的分类3:根据骨髓增生情况
增生性贫血:
– IDA、MA、各种HA、失血性贫血 – 多数MDS、ACD、白血病或肿瘤浸润
增生低下性贫血:
– AA、少数MDS或AL – 骨髓抑制:化疗、放射线
12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PB:大RBC (MCV>100fl);PMN分叶过多,5叶者>5% 或6叶者>1%。 BM:红系呈典型巨幼红细胞生成 (>10%);粒系及巨核 系亦有巨变,PMN分叶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 叶酸缺乏:SFA<3ng/ml,红细胞内FA<100ng/ml。 维生素B12缺乏:Vit.B12 <150pg/ml。 注意查内因子抗 体和抗胃壁细胞抗体。

血液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血液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血液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血液科是专门研究血液疾病的医学领域,涉及到血液及其相关器官的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医学知识。

一、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异常降低,导致机体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或质量异常,进而引发疾病的一种状况。

贫血的病因复杂,包括营养不良、遗传性疾病、感染、出血等。

1. 诊断要诊断贫血,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

通常会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手段以确定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根据贫血的病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2. 治疗治疗贫血的方法因贫血类型和原因而异。

通常会采用血液制剂进行补充,如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浆制品。

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是必要的。

对于遗传性贫血,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更复杂的治疗。

二、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白血病是一类恶性造血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髓生成的白细胞无限制增殖,而功能失常。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 诊断白血病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血液细胞分析、骨髓穿刺、染色体分析等。

根据白血病的发展速度和细胞类型,可将其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2. 治疗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对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

对于慢性白血病,常规治疗为干扰素和靶向治疗药物。

三、血栓病的诊断与治疗血栓病是指体内血液凝结的病理性形成,引起血管阻塞或止血障碍的疾病。

其主要类型包括静脉血栓病和动脉血栓病。

1. 诊断血栓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D-二聚体、超声多普勒、肺通气灌注扫描等。

这些检查可以确定血栓的部位和情况,进而进行治疗的选择。

2. 治疗治疗血栓病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和血栓溶解治疗。

简述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步骤。

简述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步骤。

简述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步骤。

1.引言1.1 概述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过低导致血液功能异常。

据统计,全球有数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心悸、气短等,严重的贫血甚至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贫血的及早诊断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贫血的诊断要点和步骤,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找到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简要概述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步骤。

首先,我们将探讨贫血的定义和症状,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贫血的基本概念。

接着,我们将探讨贫血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贫血的病因。

最后,我们将分析贫血的诊断要点和步骤,包括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方法。

通过深入学习贫血的诊断要点和步骤,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这也将有助于提高贫血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步骤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贫血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则会详细讨论贫血的定义、症状、常见的原因和分类。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贫血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步骤。

引言部分起到引领读者进入文章内容的作用,通过对贫血的概述、文章结构的呈现以及目的的说明来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正文部分会详细介绍贫血的定义和常见的症状,包括体力疲乏、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

同时,还会探讨贫血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如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先天性红细胞异常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贫血的相关知识。

结论部分将重点总结贫血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步骤。

贫血的诊断要点包括根据症状进行初步判断、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如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检测。

术前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术前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 (七)术前贫血评估流程
四、治疗
• 术前贫血的治疗首先应针对引起贫血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其次是贫血的对 症治疗。根据疾病、手术类型的不同,术前贫血的治疗目标应该不同。
四、治疗
• 一、非药物治疗 1.营养指导: 由于术前贫血患者需要尽快纠正贫血以进行手术,因此营养补充可以作为辅 助治疗,但不建议单以膳食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贫血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 构,注重食物多样化和合理搭配,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可促进铁的吸收。
四、治疗
• 二、药物治疗 • (一)铁剂 • 1.术前补铁适应证: • 术前补铁可适用于以下患者:缺铁性贫血、储存铁不足且预计失血量较大的手术、
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时联合应用铁剂的患者。 • 铁缺乏或储存铁不足的非贫血患者可从术前补铁中受益。大部分Hb 120~129 g/L的
患者能从铁补充中受益,提高术前Hb水平,促进术后Hb恢复。
二、病因
• 3.急慢性失血: • 创伤、胃肠道肿瘤、女性月经过多、妇产科异常出血、应用非甾体消炎药、
胃溃疡、痔疮、咯血、反复血液透析、医源性失血等。 • 4.其他: • 伴发于慢性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骨髓浸润、放化疗后骨髓抑制、
年老体弱等。
三、危害
• 1.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增多: • 术前贫血增加手术风险、ICU入住率、术后感染率,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和功
三、诊断与评估
• (一)贫血诊断标准 • 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为Hb。目前常用的贫血诊断分级标准主要有世界卫生
组织(WHO)标准和我国标准(表1,表2),前者高于后者。第四版《血液病诊 断及疗效判断标准》认为应用WHO标准作为国内贫血的诊断标准是合理的。 推荐采用WHO贫血诊断和分级标准,以早期识别和管理术前贫血。

贫血诊断标准分级

贫血诊断标准分级

贫血诊断标准分级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贫血可以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或者失血过多所导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贫血可以根据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三个级别。

一、轻度贫血。

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但仍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根据WHO的标准,成年女性的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为110g/L-119g/L,而成年男性的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为110g/L-129g/L。

轻度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二、中度贫血。

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已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半。

根据WHO的标准,成年女性的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为80g/L-109g/L,而成年男性的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为80g/L-129g/L。

中度贫血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气短、头晕、心悸等症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

三、重度贫血。

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水平严重下降,已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半。

根据WHO的标准,成年女性的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80g/L,而成年男性的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90g/L。

重度贫血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乏力、气短、头晕、心悸甚至晕厥等症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四、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的检测。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以帮助确认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五、贫血的治疗。

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原因,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输血,红细胞生成素等。

同时,还需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控制出血、治疗肿瘤、纠正营养不良等。

六、贫血的预防。

预防贫血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大量出血、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

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氧气运输和供应能力不足的一种疾病。

诊断贫血需要借助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病因、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治疗方案。

一、贫血的诊断贫血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乏力、头昏、心慌、皮肤苍白等,但这些症状并非贫血的独有表现,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1. 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通常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获得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这是最常用的诊断贫血的指标。

2.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MCV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大小,对贫血的分类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MCV值,可以将贫血分为小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大细胞性。

3. 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MCH和MCHC用于评估红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含量,有助于进一步区分贫血的类型。

4.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DW反映了红细胞体积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对某些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有辅助价值。

5. 骨髓穿刺活检: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活检以确定贫血的病因,进而指导治疗。

二、贫血的治疗方案治疗贫血需要根据贫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来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和营养支持,以及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 补充铁剂:铁缺乏是导致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补充铁剂可以帮助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铁剂的常见给药途径有口服和静脉注射,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可以帮助改善贫血。

3. 营养支持:对于某些贫血患者,饮食调节和营养支持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助于纠正贫血。

4.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些贫血的原因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白血病相关的贫血需要进行化疗等。

小儿贫血诊断与治疗课件

小儿贫血诊断与治疗课件

04
影像学检查:X线、B超等,了解患儿的骨骼、内脏等器官情况
体格检查
观察面色、皮肤、黏膜等,判断贫血程度
测量血压,了解贫血对血压的影响
检查心脏,了解贫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检查肝脏、脾脏等器官,了解贫血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检查神经系统,了解贫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检查血液,了解贫血的类型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观察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避免食物过敏: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等
预防感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小儿贫血,及时治疗
02
体检项目: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
03
02
输血量:根据病情和血红蛋白水平决定输血量
03
输血反应:可能出现发热、过敏、溶血等反应,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
04
药物治疗
铁剂:常用药物,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维生素B12: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
叶酸:用于治疗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01
03
贫血的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由于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
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红细胞发育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血液科贫血诊断与治疗

血液科贫血诊断与治疗
和原因
2.2 实验 室检查
2.3 影像 学及其他
检查
对于疑诊为特定类型贫血的患者, 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骨髓 活检)和其他特殊检查(如溶血试
验)以明确诊断
4
贫血的治疗
贫血的治疗
1 3.1 一般治疗:对于所有类型的
贫血患者,一般治疗包括休息、 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平衡等。 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也是十
的准确性和效率
6.2 治疗挑战
不同类型和原因的贫血需 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 权衡治疗效果、副作用和 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6.3 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 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贫 血的诊断与治疗。例如,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基因编辑、细胞治 疗等技术的发展将为贫血的治疗提
10.2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贫血的诊断 与治疗方面会有更多的突破。期待更多的新型药物、先进 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同时,也希望 医生、科研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为提高贫血患者的生活 质量而努力
12
结束语
-
供更多选择
8
贫血的饮食调整与营养 支持
第六章:贫血诊断与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7.1 饮食调整
贫血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 高矿物质为主,如多吃瘦肉、动物肝脏、 绿叶蔬菜等。同时,根据贫血的具体类型 和原因,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特定的饮食 调整,如增加铁摄入量或控制某些营养素 的摄入
7.2 营养支持
5
预防与康复
第三章:贫血的治疗
4.1 预防措施
预防贫血的关键在于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慢性疾病等。同 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也是预防贫血的重要 措施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

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IDA是最常见的贫血。

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

诊断(1)血清铁蛋白12m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0.15;(3)转铁蛋白饱和度0.15;(4)FEP/Hb 4.5mg/gHb;(5)血红蛋白尚正常。

(6)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120g/L,女性110g/L,孕妇Hb 100g/L;MCV 80fl,MCH 27pg,MCHC 0.32。

同时应强调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可能根治;有时缺铁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

例如胃肠道恶性肿瘤伴慢性失血或胃癌术后残癌所致IDA,应多次检查粪潜血,必要时做胃肠道X 线或内窥镜检查;对月经期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

鉴别诊断应与下列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表现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

有溶血表现。

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

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加。

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常增高。

3.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

贫血为小细胞性。

贮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

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治疗1.治疗原则治疗IDA的原则是:①根除病因;②补足贮铁。

2.病因治疗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

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贫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正确的贫血诊断对于确定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贫血问题。

一、贫血的诊断标准。

1. 血红蛋白浓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可诊断为贫血。

在儿童和孕妇中,这一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2. 红细胞计数。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在4.3-5.8×10^12/L之间,低于这一范围可被诊断为贫血。

3.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HCT)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正常值在39%-50%之间。

低于这一范围可诊断为贫血。

4.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是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常范围在80-100fL。

MCV异常也是贫血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以上指标是诊断贫血的常用标准,但在具体情况下,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二、贫血的分类。

根据病因和红细胞形态学特征,贫血可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贫血分类包括:1.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通常由于长期失血、营养不良或吸收障碍引起。

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血液中红细胞小而淡,铁蛋白水平降低。

2. 增生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是由于骨髓增生功能异常导致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患者常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需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3.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导致的贫血,可能由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等引起。

患者常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需进行血液和骨髓检查以确定病因。

4. 贫血性疾病相关的贫血。

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可导致继发性贫血,治疗应重点针对原发病。

诊断学第八版贫血诊疗指南

诊断学第八版贫血诊疗指南

诊断学第八版贫血诊疗指南引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贫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诊断学第八版关于贫血的诊疗指南,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和治疗贫血患者。

诊断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诊断贫血的常用方法:1.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既往疾病史、药物使用史等信息,有助于确定贫血的可能原因。

2.体格检查:包括皮肤、黏膜、巩膜的颜色,以及心率、心音的观察等。

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黏膜苍白等表现。

3.血常规检查:通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以确定贫血的类型。

贫血的分类根据贫血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可以将贫血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贫血分类:1.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的贫血。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慌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

2.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由于维生素B12吸收不足造成的贫血。

常见症状包括疲劳、舌炎、神经系统损害等。

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B12。

3.妊娠期贫血:由于妊娠期间胎儿对女性体内铁的需求增加,导致贫血。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慌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贫血。

常见症状包括贫血、骨痛、疲劳等。

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治疗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和贫血的支持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原发病治疗:根据贫血的原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对于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2。

2.支持治疗:包括输血、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等。

输血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但需要注意输血引起的风险。

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可以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的药物,适用于特定类型的贫血患者。

贫血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

贫血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

第七章贫血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状,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二是溶血性贫血,包括血红蛋白异常所致溶血l生贫血(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红细胞膜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酶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如G6PD缺陷等)和红细胞外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如免疫性、毒物和药物性溶血等);三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所致的贫血,包括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因子不足所致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癌症、肾病等所致的慢性病贫血。

贫血的诊断除应重视病人的临床症状外,主要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

6月~6岁血红蛋白<110g/I.,6~14岁~120g/I。

,成人男性~130g/L,成人女性~120g/L,孕妇<110g/L。

6月龄内婴儿因生理性贫血等因素,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暂定为新生儿血红蛋白~145g/I。

,1~4月龄~90g/L,4---6月龄~100g/L者为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

第一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组成,体内多种酶含铁或需有铁存在时才具有活性,因此,缺铁除引起贫血外,还可影响消化、神经、智能、肌肉活动、免疫等多系统的功能。

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其胎儿体内铁也相应减少。

【临床表现】1.贫血症状与体征面、唇黏膜苍白、心悸气促、呼吸脉搏增快与贫血程度成正比。

肝、脾、淋巴结正常或轻度肿大。

2.缺铁的非血液学改变:(1)生长发育:缺铁性贫血儿童体重增长率可低于正常;(2)皮肤黏膜:可有反甲、口角炎、舌炎、吞咽困难。

(3)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活组织检查发现胃肠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木糖、脂肪、蛋白、铁吸收不良。

(4)肌肉功能:肌肉运动和体力劳动能力下降。

(5)智能、行为改变:缺铁性贫血小儿完成学习的能力及智商评分低于正常同龄儿,有易激动,不安,破坏教室秩序等行为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标准(1968)
海平面地区,Hb低于以下水平诊为贫血: – 儿童:
6月~6岁:110g/L 6~14岁:120g/L
– 成人:
男性:130g/L 女性:
– 非妊娠:120g/L – 妊娠:110g/L
贫血严重度分级标准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Hb(g/L) < 30 30~60 60~90 > 90
– 性欲减退、月经失调
泌尿系统:
– 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等
n综合征等
贫血的诊断
对贫血的诊断过程实际上就是鉴别诊断的 过程:
– 确定贫血:是否存在贫血? – 贫血程度:严重程度? – 贫血类型:小细胞?正细胞?大细胞? – 贫血原因:最终诊断!(病因诊断)
实验室检查(3)
其它排除性检查(继发因素?)
– ANA、ds-DNA,ENA等 – CMV、EBV等 – 骨髓核素显像 – 全消化道造影、内窥镜 – B超、CT等
ACD与IDA的鉴别
SI TIBC TS SF
骨髓Fe染色
g/dl g/dl % g/L 细胞内 细胞外
ACD
-
0~+ +++
IDA 0~+
4. 全身性疾病:慢性肝、肾和感染性疾病 (ACD) 、CTD和内分泌疾病、HIV、铅中 毒。
贫血病因
红细胞破坏过多:
1. 免疫因素:
血型不相容性输血、免疫性新生儿溶血 AIHA、EVENS综合征、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2. 微血管病溶血(MAHA):如TTP、HUS、DIC 3. RBC膜或酶异常:如PNH、 HS、HE、G-6-PD缺乏症、PK缺乏
26~32
310~350
0.5~1.5
4.0~10.0
50~70
20~40
100~350
贫血定义
贫血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凡循环血液单位体积中Hb、RBC计数和/或HCT 低于正常值即称为贫血,一般以Hb低于正常值 95%下限作为贫血的诊断依据。 贫血的国内标准(适用于海平面地区):
– 成年男子:Hb <120g/L – 成年女子(非妊娠):Hb <110g/L – 孕妇:Hb <100g/L
贫血存在与否
假性贫血:血液稀释 老年人轻度贫血:生理现象?有争议 真性贫血
贫血病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
1. 营养性贫血:IDA、MA(叶酸/维生素B12缺 乏)、铁利用障碍(铁幼粒细胞贫血、 ACD)。
2. BM衰竭或抑制:AA、PNH、纯红再障、细 胞毒药物、放射线
3. BM浸润:各种血液肿瘤和其他恶性肿瘤BM 浸润
– MA:DNA合成障碍、原位溶血 – AA:干细胞损伤、微环境、免疫因素 – 淋巴瘤贫血:骨髓浸润、AIHA – PNH:干细胞损伤、细胞膜缺陷
病理生理
RBC是人体O2的载运工具,贫血时血液携O2能力 降低、可造成组织缺O2并造成相关贫血症状。 与贫血症状出现及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
– 贫血原因或原发疾病 – 贫血发生的快慢 – 血容量变化和Hb减少的程度 – 年龄及机体代偿能力 – 患者体力活动的程度
0
血管内、外溶血的鉴别
病因 贫血程度 黄疸 脾大 RBC形态改变 (靶形等) FHb 尿Rous Hb尿 RBC渗透脆性 结合珠蛋白
血管内溶血 后天多见 +++ + ~ +++ ~ ++ -~ + + ~ +++ + ~ ++ 可有 ~
LDH、Cr) – BM穿刺活检:必要时!
营养性贫血:
– 铁四项 – 叶酸(血清和RBC)、VitB12、内因子、抗胃壁细胞
抗体
实验室检查(2)
溶血性贫血:
– FHb – Coombs – 冷凝集素 – Ham、糖水、COF、尿Rous,CD55、CD59 – RBC寿命
遗传性贫血:
– RBC渗透脆性 – Hb电泳 – G-6-PD、PK酶等
贫血的分类1:根据红细胞形态
类型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MCV MCH (fl) (pg)
< 80 < 26
< 80 < 26
80-94 26~32
> 94 >32
MCHC (g/L)
< 310
310-350
常见疾病
IDA、地贫、铁幼 粒细胞贫血、少数 ACD HS (MCHC)、HE、 ACD
细胞毒药物:化疗等 放射线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 乏力、怕冷,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枯
心血管系统:
– 心悸、气短、心脏杂音、心脏扩大、心绞痛、心衰
神经系统:
– 头晕、头痛、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多神经炎
消化系统:
– 舌炎(牛肉舌、镜面舌)、 口角炎、纳差、恶心、腹胀、黄疸、 便秘等
生殖系统:
310-350 310-350
AA、失血性贫血、 白血病、混合营养 性贫血
MA、MDS、其他 HA、药物、急性失 血
贫血的分类2:根据病因(见前)
贫血的分类3:根据骨髓增生情况
增生性贫血:
– IDA、MA – 各种HA – 失血性贫血 – 多数MDS、ACD、白血病或肿瘤浸润
增生低下性贫血:
– AA、纯红再障、低增生MDS或AL – 骨髓抑制
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针对性选择!
病史
年龄、性别、职业 发病缓急、时间和进展 伴随症状 治疗反应 饮食、二便、体重 药物、化学品、重金属暴露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指/趾甲、毛发 舌体 睑结膜、巩膜 淋巴结 胸骨 心脏 肝脾
实验室检查(1)
基本检查:
– 血Rt (注意Hb、MCV、MCH、MCHC) + Ret% – 血DC:注意RBC形态 – 大便常规+OB、尿常规沉渣、肝肾功能(注意Bil、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血细胞正常值
RBC (1012/L) Hb (g/L) Hct MCV (fl) MCH (pg) MCHC (g/L) Ret. %
WBC (109/L) NEU% Lym% PLT (109/L)


4.5~5.5
4.0~5.0
120~165
110~150
40~50
37~48
80~94
症 4. 珠蛋白合成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海洋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 5. 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心瓣膜病变或机械瓣、行军性血红蛋白
尿、大面积烧伤、中毒、蛇咬伤、急性感染、疟疾等 6. 脾脏内阻留:脾功能亢进
贫血病因
失血所致:
– 创伤、手术后失血,消化道和阴道等部位出血。
发病机制
随病因不同而异,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同一类型贫血也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