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论文
浅谈壮族民居建筑
浅谈壮族民居建筑摘要: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龙胜传统民居有了时代的烙印和局限性,干栏式民居是壮族的传统居住形式,也是壮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从壮族文化中提取传统元素,并结合其特点进行一系列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龙胜,民居建筑,形式与特点,保护建议一、概述龙胜各族自治县居住着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地概括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
从古至今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风格的干栏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并且经过累代的不断改进,使其建筑结构日趋完善。
壮族卓越的建筑成就及其优良的实用功能,在中国南方民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民居建筑的结构、技术、空间取向等内容中,结合当地生活习俗、当地文化传承,对壮族村寨进行考察与研究,并且对周邻诸少数民族建筑的发展,得出壮族干栏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二、壮族民居形式与特点1.形式与特点:平安寨是梯田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广西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东南部和平乡境内;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灵活多变,有着相对固定的空间结构模式,而干栏式建筑框架使建筑的体量一般一般固定为上下两层和顶层的一个隔层。
灰色的板瓦屋顶多为歇山式,可以通过屋顶的结构合理排水,遮挡日晒并保护木制外立面不受雨水侵蚀。
建筑底层为架空围栏式结构,主要功能是饲养牲畜、堆放柴草、肥料、杂物并作厕所。
顶层为充分利用空间,多设木制铺楼板,或格栅,主要是储藏种子和杂物,并起到隔热的作用。
当地建筑多采用混泥土框架结构;内外墙以木材为主要原料,顶面采用灰色。
2.原始形态特征:对于壮族文化来说,隋末唐初之前壮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历史文化在此之前是通过岩画,铜鼓以及民歌等方式流传。
从记载来看,壮族建筑虽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是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汉族的汉文对壮族文化进行描述记载。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光照充足的地方适合种植一些需要阳光的农作物,如小麦、 玉米等。而光照不足的地方则更适合种植如土豆、胡萝卜等 耐阴的农作物。
地形地貌对饮食的影响
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因此,平 原地区的饮食文化通常比较丰富 ,食材种类多样。
山区
山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但空 气清新,光照充足。因此,山区 的饮食文化通常以山珍野味为主 ,如野生菌、野菜、野果等。
02
CHAPTER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气候条件对服饰的影响
寒冷气候
温暖气候
厚实的衣物和保暖材料, 如羽绒服、羊毛制品等,
以保持身体温暖。
轻薄透气的衣物,如短 袖、短裤等,以散热和
防止中暑。
湿润气候
透气性好的衣物,如棉 质、麻质牛仔 裤、工装裤等,以应对
矿产资源
如金属矿藏可用于制造服饰配件, 如纽扣、拉链等。
动植物资源
如毛皮可用于制作皮草大衣,树木 可用于制作木制鞋等。
03
CHAPTER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气候条件对饮食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影响食物的保存和烹饪方式。在高温高湿地区, 食物容易变质,因此需要吃新鲜的食物和采用简单的烹饪方 式。而在寒冷干燥地区,食物需要更长时间的保存,因此会 采用腌制、风干等烹饪方式。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 的影响
目录
CONTENTS
•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01
CHAPTER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民居的影响
01
02
03
平原地带的民居
通常采用土木或砖木结构, 房屋布局较为规整,多采 用平屋顶,便于农业生产 和交通运输。
中国地理民俗论文
论文题目:广西壮族生产生活方式与地理环境初探姓名(学号):黄静秋(201113500034)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壮族生活方式与地理环境关系初探【摘要】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
生活在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壮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
壮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等文化景观,这使得壮族生态文化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壮族我的家乡是靖西,靖西县地处桂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8个镇11个乡,总人口62.97万人,、汉、苗、瑶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9.4%,为壮族聚居的边境人口大县,沿边有152.5公里长的边境线,有龙邦一类口岸、岳圩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点,36条出入境通道,是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具有优越的沿边优势。
而我是一个壮族人,故在此我主要粗浅分析一下壮族人民的风俗及其地理环境的探究。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
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始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僮”与“壮”同音),直到周恩来倡议在1965年改“僮”为“壮”。
一、概述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个民族的文化,实质上是对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描述。
而描述生产、生活方式的每一种文化事象,都是人类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人文景观之一,这种人文景观总是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与其所处的文化圈有关,是一个地域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我们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要从衍生此事象的整体生态环境出发。
自然地理环境对黑衣壮民俗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黑衣壮民俗的影响摘要通过对那坡县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的考察及分析,评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黑衣壮民俗的影响,以期为黑衣壮民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黑衣壮;民族;民俗;自然地理环境民俗是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
民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与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民俗地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那坡县的黑衣壮族,是壮族的一个奇特支系。
他们以黑为美,以黑作为族群的标记,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村落、纯厚的民风、独特的种群遗传学特征等,且由于生活环境的闭塞性,一直处于鲜为人知的状态,被称为“壮民族的活化石”。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其独特的民俗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
1黑衣壮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黑衣壮广泛聚居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那坡县。
该县位于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缘,东经105°31′~106°5′,北纬22°55′~23°32′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18.0℃,平均降水量1 421.8mm,无霜期332d。
全县总面积2 231.08km2,辖9个乡镇。
区间黑衣壮遍布全境,而黑衣壮的原始部落主要集中在该县的城厢、龙合和坡荷这3个乡镇的大石山区。
1.1地形地貌那坡地区系扬子地块边缘,属石灰纪和泥盆纪的石灰岩岩溶地貌。
山峰海拔900~1 400m,相对高度200~500m,石山群集,山山相连,峰峦叠嶂,山体庞大,山势高耸,溶蚀较浅,峰林发育比较完好,山间拗口较低,石山间有大小不等的峰丛洼地和岩溶谷地,当地人称“弄场”。
由于该区石灰岩地质纯,多节理缝隙,透水性强,渗透率高,山高坡陡,石多土少,致使土壤瘠薄,粮食产量很低。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doc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
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
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
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
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
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
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民族聚居区与地理文化特征
民族聚居区与地理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而民族聚居区则更加凸显了这种特征。
民族聚居区是指特定民族聚集居住的区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
这些区域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现象,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首先,地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聚居区的形成。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藏区、壮族聚居区的形成就与其地势、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藏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造成了其农业发展局限,而牧业则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
壮族聚居区则地形广阔,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发展农业,因此农耕文化深深地融入了壮族聚居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第二,民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也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密不可分。
例如,中国的广东地区有着众多的客家聚居区,这与客家人的历史迁徙和传统习俗有关。
客家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群体,早在古代就开始因地皮资源紧张而迁徙到山区。
这些客家聚居区不仅保留了客家人特有的方言和传统文化,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饮食文化。
这些文化特征成为了客家人的认同和独特标识。
另外,民族聚居区的形成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一些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哈萨克族聚居区,地处干旱的草原地带,畜牧业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
哈萨克族人独特的民族服饰、驯马技艺以及草原音乐和舞蹈等文化特征便是与其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结果。
此外,民族聚居区往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区域,居民们更容易保持其传统文化和习俗,因为他们身边的环境和社区一直保持着稳定。
例如,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傣族、彝族、傈僳族等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制作技艺。
这些聚居区成为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场所,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体验和欣赏。
综上所述,民族聚居区的形成与地理文化特征紧密相连。
地理特征、历史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共同塑造了民族聚居区独特的环境和氛围。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村落和民居文化逐渐流失,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传统村落和民居文化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地理特点和研究意义。
一、广西传统村落的地理特点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交界地带,地势起伏,山地和平原交错分布,气候湿润,生态环境优美。
广西传统村落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主要依山傍水,布局灵活多样。
同时,广西传统村落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独特,紧邻云南、贵州和海南,与东盟国家相邻,地域交通发达,形成了独特的交流和融合文化。
此外,广西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也为广西传统村落带来了多元化的特色。
如壮、瑶、苗、侗等民族的传统村落在广西广泛分布,各民族的传统建筑、服饰、饮食、习俗等文化要素都在传统村落和民居中得到了体现,形成了广西独特的民居文化地理。
二、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的研究意义1.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广西传统村落和民居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场所。
通过对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地理特点及其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动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通过记录和研究,可以挖掘出这些村落和民居中独特的文化要素,对于广西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加强和发扬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广西传统村落和民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特色,通过研究传统村落和民居文化的地理分布和特点,可以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例如,根据文化地理研究的结果,可以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线路,提升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3. 推动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广西传统村落和民居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然而,通过研究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要素,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论环境因素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以喜洲古镇为例
论环境因素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以喜洲古镇为例摘要:提起南方,我们都会想到江南水乡,想到四季多雨,想到古镇,喜洲就是位于南方,是云南大理的一个镇,地理环境融合了南方的特点,气候也是南方的气候,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形成了喜洲古镇这样的地方,才有了喜洲古镇的建筑与民风民俗。
本文以喜洲古镇为例,分析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喜洲进行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关键词:传统民居;喜洲古镇;环境因素一、喜洲简介喜洲位于大理坝子北部,西靠苍山,东临洱海。
是隶属于大理市的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发祥地之一。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脉和经济背景的影响下,喜洲成为一座白族建筑艺术博物馆,拥有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白族民居建筑。
下面对喜洲的建筑服饰进行分析研究,为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现代性。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装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装修是建筑在物质层面进入文化层面时对其本身物质构成的改造。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装饰都是建筑环境不可或缺的元素。
建筑装饰是一种图案符号,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反映了一定制度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信仰定位[[1]]。
白族民居的装饰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包括门楼、照壁、梁柱、天花、墙面和地板等。
这些装饰生动地表达了大理白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人群情绪。
以强烈的情感和卓越的能力,他们通过物质形态的象征意义,达到了物尽其用、目不暇接的境界。
"送心情"已成为居民和创作者的共同心理沟通语言。
二、南方地区气候环境特征中国南方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和、夏热冬冷、夏热冬暖三个主要气候区和七个次要天气区,还普遍出现雷电天气和强风暴雨。
南方传统民居根据当地气候采取了应对措施,提高了舒适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促进了南方传统民居舒适度的提高[2]。
三、环境因素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一)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温度对建筑物的影响最大。
由于世界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各地的温度也不一样。
试论地理环境对古代壮族社会发展的影响
S u y o h m pa to h o r p c lEn io m e t d n t eI c ft e Ge g a hia v r n nt t o Zhu ng i a n Ance tSo it in ce y
Hu n id n a g Jn o g
e . h a g d e o a e a d a tg e g a h c le v r n n ,a d t en t r l o d t n r ea v — d Z u n o sn t v n a v na e i g o p ia n i me t n a u a n i o sa er lt e h n r o h c i i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壮 族 生存 的 地理 环 境特 征
历史上 由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等因素的影响,壮族分布区域 曾有较大变化 ,但
壮 学研 究
・l 1 5・
是左江、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的核心聚居区。这一区域壮族的分布一直是比较稳
定的 。时至 今 日,广 西 的广大 地 区 ,东 至广 东连 山 ,西连 云南 的富宁 、广南 、文 山等 地 ,依然 是壮 族 的大分布 区 。纵观 壮族 生存 的地 理环 境 ,大致 有 如下几 个 特征 : ( ) 山多 平原 少 ,岩溶广 布 。在壮 族 聚居 的地 方 四周边 缘 多 山。西 部 属 云贵 高 原 的边 缘 ,有 一 六诏 山脉纵 横 云南文 山州 境 内并延 伸至 今 广西 境 内 的那 坡县 ,海拔 在 10 30—10 50米 之 间 ;西 北 部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北方的辽阔平原到南方的湿润河流,从西部的高山峡谷到东部的海滨城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这种多样性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民居建筑,使得不同地区的民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的北方地区通常是寒冷干燥的,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炎热。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北方民居更加注重保温和防寒。
典型的北方民居是四合院,它由四个建筑物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庭院。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紧凑,庭院内有花草树木,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而建筑物的墙壁厚实,常常采用夯土墙和青砖,以保持室内的温暖。
此外,北方民居通常有一个独立的炕,用于供人们取暖和睡觉。
与北方相比,中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南方的民居建筑更加注重通风和遮阳。
典型的南方民居是建在水面上的水乡民居,如江南的水镇。
水乡民居通常有一层或两层的木质建筑,底层用于存放货物和船只,上层是居住空间。
房屋的倾斜屋顶和悬挑的檐口可以有效地防雨和遮阳,同时也方便了水乡的交通和生活。
中国的西部地区多山且海拔较高,气候多变。
这种地理环境要求民居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和防震能力。
西部地区的民居通常采用石材和木材建造,墙体厚实且坚固。
房屋的屋顶多为坡屋顶,以方便积雪和防止雨水渗透。
同时,民居的建筑也通常采用梁柱结构,以增加房屋的稳定性。
中国的东部地区是沿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东部地区的民居更加注重采光和通风。
典型的东部民居是具有悬山顶的建筑,即屋顶上方有一个突出的山形结构。
悬山顶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性,还可以起到保护屋顶免受风雨侵蚀的作用。
此外,东部地区的民居通常有较大的窗户和阳台,以便更好地享受阳光和海风。
总的来说,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密切,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在设计和构造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民居建筑在保护人们免受恶劣天气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这种地域特色使得中国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摘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决定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地区是我国西北灌溉农耕文化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农耕土地及文化,地广人稀且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充足,在民居文化中主要特征表现为因地制宜。
本文主要以--于田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在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民居特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民居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该地区的民居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于田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特征,如少数民族民居服饰特征的表现上,不仅保留原文化的装饰特点,又适合结合了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制作出特征显著的石膏雕花、刻花砖还有拼花等民族特色的装饰,既美观大气,又形式多样;而具体样式则以生活常见物品为主,如植物、民族书法或者结合图形等,充分展现出--地区不同的物质生产文化和民族审美特点,由此看来,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区民居或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于田县地理位置特征--深居我国内陆地区,与海洋距离较远,所以日照时间长,光源资源丰富,常年少雨;位于天山山脉的横断中部,所以在南部和北部形成了两大著名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天山的南面称为南疆地区,天山北面称为北疆地区,而余下的地区则为东疆地区。
于田县属于南疆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昆仑山北部,地形特征为牛腿状,民族主要以--为主。
南部地区以昆仑山山脉为主,拥有常年冰雪不化的积雪,还有诸多古代冰川遗址,水资源相对丰富,给该县大部分地区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足够的水灌溉,还拥有几十座活火山,但是该地区位于高山之上,交通比较落后,很难开展实际考察工作。
中部地区则以平原为主,河流、水草和绿林遍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民居特色以于田老城为主,如土坯平顶房、阿依旺民居,还有诸多明丽的民族装饰。
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毗邻,拥有面积广阔的沙漠地带,气候以干旱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位置偏远,居住在此地的以克里雅人为主,民居建筑以胡杨木和红柳木为建设材料,生活古朴简约,民居简陋无明显民族特色。
广西地区地理气候与历史环境对壮族民居发展的影响与演变
2017年3月下【居住环境】住宅与房地产广西地区地理气候与历史环境对壮族民居发展的影响与演变王唯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广西地区的壮族文化在地域和意识形态上主要分为八个壮民族文化片区,相互交融与渗透,但因受到所属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他们之间的宗教信仰、语言发音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随着朝代更替,发展变迁,军事、战争、经济等原因都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此期间,汉文化逐渐渗透和植入壮族文化,是壮族汉化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由于广西地区地势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丘陵错综且喀斯特广布,地域发展条件不均衡,因此壮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受汉文化的影响程度多有不同。
关键词:地理气候;历史环境;民居;演变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3-0092-011 广西地区的地理气候的特点广西地区山地分布较多,平缓的耕地较少,肥沃的平原、盆地有限。
而平原和盆地主要位于广西区位的中间位置,四周基本被山地环绕,地势凶险,因此对于当地少数民族而言走出大石山区是相当不易的。
由于广西地区多以山地为主,峡谷较多,而气候多受亚热带气候影响,降雨量较大,峡谷处自然形成河道。
因此水路航运成为外来人员、文化、物资进入广西地区的常用方式。
广西位于地球纬度的南北跨5.5个纬度,东西跨7.6个经度与局部地区受山地气候的影响,使得广西地区气候南北不同、东西有别。
北部四季分明,夏热冬寒;南部局部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常出现常年无冬的现象,夏常冬短,而局部地区由于高大山脉的遮挡,日照辐射较低,使该地区较为阴冷潮湿。
2 历史对壮族汉化的影响根据历史的记载,早在7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生息,商周时代,广西地域的“骆越”、“西瓯”、“苍吾”三个种姓部落就与中原地区开始来往。
从秦代至明代初期多以派兵征讨,平定南疆为主。
到明代中期,由于广西中部连续发生几次重要的少数民族起义,明政府更屯兵于柳州及附近,使得广西中部一带汉人数量大量增加;清代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南下围攻桂林,平定南明桂王,统一全国;清末民初,改土归流的政策实施,出台了一系列优厚的垦荒政策,一时大量汉族移民而来,广西成为了移民热土。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一、本文概述《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究广西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特色的学术文章。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独特的传统村落和民居文化。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文化内涵及其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广西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地理特征,为深入理解和保护广西乃至中国的传统村落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首先介绍广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为后续的村落与民居文化研究提供基础。
接着,通过对广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
然后,文章将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材料运用、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这些特点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文章还将分析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族习俗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揭示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地理特征。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等。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其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
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档案,分析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社会背景。
在数据分析和解释过程中,文章将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最终,本文期望通过深入的文化地理研究,为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公众对广西乃至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广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受到了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民族分布与迁徙、经济活动和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广西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这为传统村落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背景。
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论文
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论文1屋顶作用及其空间地域对应翻阅中国建筑史或其他建筑史书,就会感到不同年代、形态各异的建筑和屋顶形象扑面而来,形态是屋顶间的特定识别标志,变化是屋顶形象差异的外观表述,随着空间位置的持续变化,屋顶的形态自然表现变化,随着空间地域扩大,其变化内容和水准随之扩大,空间特征规律越发明显。
1.1形态:屋顶形象的归结与自然环境选择屋顶是民居存有的灵魂。
参照芦原6提示的空间概念,民居利用了空间围合的限定要素,即顶端的屋顶、四周的墙体和下端的地面,因为地面必须存有,所以空间限定只要屋顶和墙体的一方存有空间就能成立。
作为建筑,特别是民居,如不考虑极端气温条件,屋顶相对墙体更为实用,它能够遮风避雨、阻隔太阳辐射。
中国民居以木构为主,屋顶处于顶端,“人”字型坡顶多,利用屋顶的形态调整,容易使自然形成的硕大屋顶变成视觉焦点,成为民居形象的重点刻画对象。
屋顶以外露形态给视看者,不同的观看条件给视看者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形态是物理层面的内容,形象通过形态的表现能使视看者得到心理满足。
屋顶形态的构成具有实用和形象装饰的二层含义,实用功能是满足屋顶抵抗外来环境影响,保持室内正常居住的最低装备要求,而装饰功能可在实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通过屋顶装饰手段使用来提升屋顶的审美情趣。
虽然中国民居的屋顶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攒尖等很多形态,但从抵抗外界自然影响的作用看,屋顶表现的坡度最关键,可将屋顶形态分为坡顶和平顶的二大类。
因为传统民居多单层,这对于站立地面的视看者言,坡度越陡看到坡顶的面就越大,引起的屋顶印象也越深刻,反之亦然(图3)。
平顶高度因处在人眼视平线之上,不能为正常站立的人眼所看见,故不需刻意地去塑造,如果装饰的话则多会装饰在平顶周边的女儿墙之类的地方。
屋顶形态主要由自然环境所左右,这里的环境是指对屋顶以各种影响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如气候、地貌、植被、地震和河流等,如民居中常见的马头墙,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而火的蔓延主要是风的作用,可见自然对屋顶形态形成的影响和作用。
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论文
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论文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论文壮族传统民居是适应所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而形成和发展的,在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地区,壮族民居建筑会发展出适应环境的不同结构和特征。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基于地形地势的民居模式分类(一)丘陵型丘陵型人居模式多分布在山岭之间的田峒或谷地边缘的山脚缓地上,较为集中的地区有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
桂中、桂西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石山遍布,人们多居住在盆地、河谷地带,以便于将平整土地开辟为耕地。
盆地聚落规模较小,河谷聚落规模较大,聚落形态较为规整。
丘陵型民居建筑大多是以土坯、夯土或石块构筑而成的半地居式硬山搁檩建筑;有些地区由于汉化较深,如玉林地区、钦州地区以及南宁东部横县等地已选择了硬山搁檩的汉式地居。
(二)山地型山地型人居模式主要分布在高山峻岭的山崖、山腰和陡坡上,如桂北、桂西北、桂西等地区。
其建筑选择沿等高线分台发展的聚落模式,尽可能地顺应地形。
建筑一般为全木结构、底层架空,木柱落地支撑的干栏民居形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挖方。
采用二层干栏式楼房,房屋分上下两层,二层住人,设梯而上;底层架空,圈养猪、牛、羊等家禽。
二、民居差异的地理环境解释(一)地形地势壮族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干栏。
因为各地地形地势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别。
在山地,为节约稀少的坡地(多开发为梯田),当地居民会选择在较陡的位置建设民居,以干栏式、半干栏式为主。
猪牛圈通常设置在干栏底层,人在干栏上层居住。
人畜共居适应了山区平地稀少的情况,又可利用牲畜警惕性高的.优点预防山区的多发自然灾害,如火灾、滑坡等。
在山区,多为单一民族聚族居住,民族特色浓厚。
在山地,随着地势的升高,干栏往往越建越小,这适应地势越高风力越大的实际。
山上的干栏建筑,独立存在,互不连接,而山脚的多连在一起,相互间相隔较近,这是因为山上比山下灾害多一些,房屋相隔远点避免一户发生意外灾害事故连累邻里。
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一、基于地形地势的民居模式分类(一)丘陵型丘陵型人居模式多分布在山岭之间的田峒或谷地边缘的山脚缓地上,较为集中的地区有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
桂中、桂西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石山遍布,人们多居住在盆地、河谷地带,以便于将平整土地开辟为耕地。
盆地聚落规模较小,河谷聚落规模较大,聚落形态较为规整[2]。
丘陵型民居建筑大多是以土坯、夯土或石块构筑而成的半地居式硬山搁檩建筑;有些地区由于汉化较深,如玉林地区、钦州地区以及南宁东部横县等地已选择了硬山搁檩的汉式地居。
(二)山地型山地型人居模式主要分布在高山峻岭的山崖、山腰和陡坡上,如桂北、桂西北、桂西等地区。
其建筑选择沿等高线分台发展的聚落模式,尽可能地顺应地形。
建筑一般为全木结构、底层架空,木柱落地支撑的干栏民居形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挖方。
采用二层干栏式楼房,房屋分上下两层,二层住人,设梯而上;底层架空,圈养猪、牛、羊等家禽。
二、民居差异的地理环境解释(一)地形地势壮族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干栏。
因为各地地形地势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别。
在山地,为节约稀少的坡地(多开发为梯田),当地居民会选择在较陡的位置建设民居,以干栏式、半干栏式为主。
猪牛圈通常设置在干栏底层,人在干栏上层居住。
人畜共居适应了山区平地稀少的情况,又可利用牲畜警惕性高的优点预防山区的多发自然灾害,如火灾、滑坡等。
在山区,多为单一民族聚族居住,民族特色浓厚。
在山地,随着地势的升高,干栏往往越建越小,这适应地势越高风力越大的实际。
山上的干栏建筑,独立存在,互不连接,而山脚的多连在一起,相互间相隔较近,这是因为山上比山下灾害多一些,房屋相隔远点避免一户发生意外灾害事故连累邻里。
在平原或谷地,空地较多、地势开阔,居民多采用人畜分居型,不需要牲畜来预防大的自然灾害,也能创建较好的卫生居住条件。
由于地形较平坦,交流方便,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人们思想开阔;该区域基本上不是民族聚族居住,居民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地方,其生产活动的能力要强些,方式要复杂和多于山区居民,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地理环境与中国民间住宅
地理环境与中国民间住宅〔关键词〕地理环境;民间住宅;特色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南北相距5300千米,东西跨60多个经度,南北跨50多个纬度,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因而各个地区在多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
住宅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
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住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体现出了独特的地方风格,折射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的融合。
我国的民间住宅根据各地的地形、气候、降水和地理环境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为了适应当地高寒、多风的气候,往往选择居住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在气候较温和的向阳一侧,充分利用岩石、灌木等建筑材料,建造的住宅形似“堡垒碉房”。
藏民在建房时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其用岩石砌成较厚的墙体,而窗户开得较小,以利于防风御寒。
碉房一般分为2~3层,低层作为畜舍,上层住人,楼向上逐层缩小,上层屋顶为阳台,是供晒谷物用的。
那些肃穆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即是如此,如拉卜楞寺、塔尔寺、大昭寺等,是这一形式典型的代表。
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因受夏季暴雨的冲刷,流水侵蚀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在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农民重要的住宅形式之一,人们利用黄土结构较均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垂直向下挖洞,再横向凿洞,顶部修成拱形,室内不用梁柱,洞口用砖砌成半圆形,装上门和窗户,俗称“砖石窑”。
而在没有山崖,土层又比较厚实的地方,人们就地挖下一个方形的坑,然后再向四壁凿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人在平地,只能看见院中的树梢,不见房屋,称之为“地坑窑”。
如今的人们生活富裕了,很少挖土窑洞,取而代之的是石窑和砖窑,其结构美观大方,坚固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对壮族民居的影响论文
一、基于地形地势的民居模式分类
(一)丘陵型丘陵型人居模式多分布在山岭之间的田峒或谷地边缘的山脚缓地上,较
为集中的地区有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
桂中、桂西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石山遍布,人们多居住在盆地、河谷地带,以便于将平整土地开辟为耕地。
盆地聚落规模较小,
河谷聚落规模较大,聚落形态较为规整。
丘陵型民居建筑大多是以土坯、夯土或石块构筑
而成的半地居式硬山搁檩建筑;有些地区由于汉化较深,如玉林地区、钦州地区以及南宁
东部横县等地已选择了硬山搁檩的汉式地居。
(二)山地型山地型人居模式主要分布在高山峻岭的山崖、山腰和陡坡上,如桂北、
桂西北、桂西等地区。
其建筑选择沿等高线分台发展的聚落模式,尽可能地顺应地形。
建
筑一般为全木结构、底层架空,木柱落地支撑的.干栏民居形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挖方。
采用二层干栏式楼房,房屋分上下两层,二层住人,设梯而上;底层架空,圈养猪、牛、
羊等家禽。
二、民居差异的地理环境解释
(一)地形地势壮族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干栏。
因为各地地形地势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别。
在山地,为节约稀少的坡地(多开发为梯田),当地居民会选择在较陡的位置建设民居,以干栏式、半干栏式为主。
猪牛圈通常设置在干栏底层,人在干栏上层居住。
人畜共
居适应了山区平地稀少的情况,又可利用牲畜警惕性高的优点预防山区的多发自然灾害,
如火灾、滑坡等。
在山区,多为单一民族聚族居住,民族特色浓厚。
在山地,随着地势的
升高,干栏往往越建越小,这适应地势越高风力越大的实际。
山上的干栏建筑,独立存在,互不连接,而山脚的多连在一起,相互间相隔较近,这是因为山上比山下灾害多一些,房
屋相隔远点避免一户发生意外灾害事故连累邻里。
在平原或谷地,空地较多、地势开阔,
居民多采用人畜分居型,不需要牲畜来预防大的自然灾害,也能创建较好的卫生居住条件。
由于地形较平坦,交流方便,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人们思想开阔;该区域基本上不是民族
聚族居住,居民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地方,其生产活动的能力要强些,方式要复杂和多于
山区居民,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二)气候植被广西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北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部属南亚热带气候。
桂北、桂西一带多山,沿山势海拔气候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
因为各地小气候不同,人
居亦体现出差异。
桂西南地区气候炎热,日照强烈,体现在建筑上,就必须考虑通风防热,要求建筑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要尽量开敞、通透,向阳方向出檐较远,底层尽量架空处理(干栏建筑)。
该地区民居空间进深普遍比桂西北地区长4m-5m,且开窗较少,其目的是保证室内环境的阴凉;由于雨水相对较少,房屋屋顶坡度一般较小,东西面山墙常做成木
骨泥墙来提高热容量。
干栏式建筑的晒排,是以大树较大枝干支起构筑成的平台,用于晾
晒衣物及晒谷物,具有良好的通风性,适应了南亚热带多雨潮湿的气候。
桂北山区的冬季
较为寒冷,其民居的门楼比桂西南地区的敞廊就显得较为封闭,这是因为冬季防风的考虑。
一些山区冬季有雪,与之相适应的的是。
(三)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传统民居建筑原则。
壮族的干栏建筑,对木材
的需求较大。
桂西北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杉木生长,木材资源丰富,因此,这些地
区的干栏多为全木结构并以杉木为主材。
在该地区,有足够的木材可资利用,木制干栏建
筑具备可持续性,所以,这些地区的传统全木干栏建筑能较好的保存下来并继续发展。
而
在桂南以及桂中地区,石山环境不利于杉木生长,当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石材为主,用杂
木结合夯土建筑混合结构的干栏,由于杂木也日渐稀少稀少,这些地区的干栏建筑逐渐减
少和消失。
在盛产石材的桂西北山区,建筑民居时大量使用了石材,包括石筑基础和首层
墙基,甚至柱础采用石柱以防水防朽。
在土壤较多的地区则根据土质的不同选择夯土、土
胚砖和烧制砖瓦等方式获取基本的建筑材料。
各地区的壮族民居在建筑材料上呈现出纷繁
的地域特征。
三、小结
壮族传统民居是适应所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而形成和发展的,在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
地区,壮族民居建筑会发展出适应环境的不同结构和特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
自然能力、手段的得到加强,对自然地理条件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