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2、借古讽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 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叙写了六朝 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 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注:严蕊:南宋中叶女词人。
问:简要回答末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人在武陵微醉”是用典抒情。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桃花。
4.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 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 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本词下片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事景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Nhomakorabea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 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 分析。
经典课件,独创!!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练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②古 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 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 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 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注意区分借景抒情 与托物言志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托物言志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
1、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 疾苦、怨愤。 2、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 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 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托物言志,用蝉来警戒自己,要 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 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①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高树,餐风饮露,所 以难以饱腹。 ②“徒劳”句——虽带恨声,但也徒然(没有人 同情)。 ③疏欲断——蝉通宵悲鸣,最后鸣声稀疏、无法 继续下去。 ④碧无情——碧树对蝉的悲鸣无动于衷。 ⑥“薄宦”句——薄宦:微薄的官职。梗:树枝。 泛:漂浮。喻行踪依然漂泊无定。 ⑥芜已平——杂草丛生,荒芜到快要平没了。 ⑦举家清——全家清苦。连上句意谓:多劳你的 鸣声使我警觉,使我全家也和你一样坚守操守, 过着清苦的生活。
问:这首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 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唯有如 此美景,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 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 情更加浓厚。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一、定义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示例我在我未来的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的人.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的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言弃!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或称借物抒情、托物抒情、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杜甫那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景交融;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的感情;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表现手法手法..两者意思相近;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的描写;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 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许..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更为紧密..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两者触发点不同..借景抒情是一种写作方式..触景生情是一种思想活动..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也诠释过这两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情景交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借景抒情..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其实分别是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两种抒情方式构筑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 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着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1、2006年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评2、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评3、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评。
借景抒情的初中作文5篇
借景抒情的初中作文5篇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一起来看看关于借景抒情的初中作文,欢迎大家查阅!借景抒情的范文1你看,旭日正在升腾,春姑娘来了!你快去用双手拥抱这个美丽的春天吧!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鲜花次第开放。
春姑娘在封冻了的冰河上跳呀跳,踩呀踩,冰层裂成冰块,化成了水,鸭子在刚刚成水的河里游泳,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姑娘又在沉睡了的大地上跳呀跳,使小草感到春天来了。
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他们破土而出,舒展着他那幼嫩的绿叶。
小草一下子铺满了原野,举目远望,一碧千里。
他们挺着身子,随风摇曳,那么柔软,那么娇嫩。
春姑娘还在覆盖着皑皑冰雪的陆地上,划了一下他的手指,使树和花儿知道春天离她们不远了。
一株株柳树在微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轻轻地擦过湖面,像美丽的少女在河边梳头。
怪不得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把它写的那么地美,好一派垂杨柳的风景呀!一个个桃花像喝醉了似的,满枝绯红。
那盛开的梨花,一簇簇绽满枝头,玲珑,纤丽,如云似雪。
迎春花像一道道抛物线,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抛去,而绝无横枝斜出一束一丛。
那里,一群群蜜蜂在飞舞,飘散着花粉的空气也跟着它的翅膀振动。
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活蹦乱跳。
呢喃的大雁从南方飞来了,小鸟从巢中钻了出来,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赞扬春天的美丽。
如今,春季已到。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
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写的作文
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写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写的作文篇1我家曾经有一根蜡烛,可是他早已被我丢弃。
一个夜晚,蓝黑的幕布笼盖了整个天空,我刚准备写作业,突然灯不亮了,电视机也不工作了,作业也没法写了。
但是作业明天要上交,没办法,我只能借着那皎洁的月光,模模糊糊写了起来,写到腊梅花时,我突然想到了蜡烛。
我把窗打开,让皎洁的月光多透进一些。
我翻箱倒柜,隐隐约约看到一根灰红色的影子,我断定那个就是蜡烛。
走进一看,哈!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又继续寻觅,终于找到了打火机。
我回到书桌旁,将蜡烛固定好,用打火机点着,一丝明亮从房间里迅速绽放,微弱的光芒温暖了整个房间。
我又开始写作业了。
过了一会儿,作业写完了。
我很无聊,便看着蜡烛,看着烛泪一滴滴流了下来,凝固在书桌上。
突然,我觉得有点难过。
由于我忘记关窗户,从外面刮进来一阵轻风,这风吹的小火苗微弱的在蜡烛上跳起舞来,被风吹动的小火苗虽然在左右晃动着,但仍然在坚守自己的使命。
对了,这不就是蜡烛的品质吗?就是无私奉献啊!蜡烛不怕风吹雨打,为了人们把自己的生命一点一滴的奉献出来。
我看着蜡烛身长渐渐变短,这时突然电路又修好了,我打开灯,悄悄的把蜡烛吹灭。
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蜡烛的资料,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蜡烛的原料、构造,更包括品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它不像电子产品那么先进,不像鲜花那么美丽,不像玩具那么好玩,不像其他日用品那样常用,可它无私的品质却要求自己在时刻待命着,正如那天晚上一般。
蜡烛,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精神奇葩!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写的作文篇2标题:小草的坚强大家好,我是一株小草。
你们一定会觉得奇怪,草怎么会说话呢?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一开始只是在土地里勉强活着。
那时的我很弱小,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
冬天的时候,寒风刺骨,雪花飞舞;夏天又干燥难熬,阳光毒辣。
可是,我并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而是努力伸出绿色的小芽,向着光明处勇敢前行。
六年级下语文素材借物喻人、借景抒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
基础达标野百合也有春天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山谷,就连最无私的太阳也不屑施舍一些阳光在这儿。
寂寞是这里唯一的主题。
可就是在这( )的寂寞中,一株百合,哦,确切地说是一株野百合倔强地生长着,固执而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她的花晶莹纯洁,没有尘埃;她的叶舒展得像是可以包容下所有纷扰。
美丽是不甘寂寞的,因为这个只能( )的地方,她诅咒过。
这不怪她,她也是一朵花。
是花,就希望教学过程一、导入趣味故事一则,感受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手法的妙用。
于谦和《石灰吟》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以石灰自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情,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扩展: 《桃花心木》原文: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篇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告诉我们,人应像桃花心木一样,要在没有确定的条件下生活,就容易经受得住艰苦困难条件的考验,就会锻炼出自主独立的能力。
二、方法指导1.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含义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的抒情方式。
2.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作用正确运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不空洞,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深切,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得到艳羡的目光,就希望春天中有自己的美丽。
可也就是因为她是一朵花,她没有办法去选择环境,只有被风儿随机地放生。
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借景抒情》教学课件
分析:这首诗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 的春天景色, 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 遭遇而不安惆怅。
可见,乐景写哀情,更能突出 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对朋友
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诗的前两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镶嵌在镜框 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但这并 未引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全诗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 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分析:这首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 孤舟客子等江南水乡秋夜的景色,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同时这首诗也借夜景将作者羁旅之思, 家国之忧, 以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
是 写愁的代表作。-----哀景写哀情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之情) ---- 唐.李商隐《无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兼济天下之情) ----唐.杜甫《望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思乡之情) ---- 唐.李白《静夜思》
你知道诗人们借景抒情惯用哪些方式吗?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悲景写豪情
《登科后》 唐.孟郊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分析:这首诗写得是塞下艰苦的环境和紧 张的战斗生活,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 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 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 壮志。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 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借景抒情的好段落大全
借景抒情的好段落大全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不同于托物言志。
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借景抒情的好段落11、北望黄河东流去,气宏如斯,无缤纷,却大德,中华儿女流心夹流泪,感不话语,难话别,时值今继,似是情趣亦相逢。
2、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3、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
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4、茶叶是倾去年到皖南黄山写生时当地茶农送给倾的。
犹记得,当时自己和同学在山顶失散了。
手机在山上又失了信号,一个人在半山腰上来回打着转转,想往云薄处又怕迷路,呆在原地又很被动,那时脑神经纠结成一团,很是矛盾,天色已暗,心急如焚。
5、大多数的树根和花根都不美丽,而大多数的花却光彩夺目,美丽照人。
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树根花根,才有了树木的青翠茂盛,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正因为根所伸出的美丽而变得丰富多彩。
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外表只是一种装潢,而真正表现自己的是伸出的美丽。
6、“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隔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7、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8、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解题思路提示
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解题思路提示展开全文写作手法之十一:借景抒情1、什么是借景抒情?答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情感在流露。
即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即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种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就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
2、借景抒情的好处是什么?答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利用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可以收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让文章的感情表达得细腻而深刻,即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3、借景抒情范例:示例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就是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忧伤。
情在描写中。
)示例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乍看,是一首写景诗,但却饱含着浓浓的离别之情。
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的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
诗人与朋友的那种真挚深厚、依依不舍的感情就饱含在这翘首凝望的画面中。
(即在诗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示例3: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
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
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文章中没有直接抒情语言,却营造出了一种荒凉惨淡的氛围,作者的那种忧愁与压抑之情已流露其中。
)。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热门】借景抒情作文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借景抒情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景抒情作文篇1知识要点:1、景物描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高考2、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考试说明:1、写景三注意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通过杨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
借物抒情的作文带评语
借物抒情的作文带评语借景抒情是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所谓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下面是第一的关于借物抒情的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句诗出自宋朝人杨万里的《咏荷》佳句。
其实,我也特别喜欢荷花。
夏天,烈日炎炎,照的人汗流浃背,无精打采,但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荷花飘香的季节。
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荷花园,看!荷花池中长满了绿绿的荷叶,一片片挨挨挤挤的,好似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透过密密层层的荷叶,可见一根根墨绿的,长着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头挺胸。
荷梗上小扇子似萼片衬托着亭亭玉立白里带粉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花儿们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绽开几朵花瓣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向路过的行人微笑;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乍起,荷池的外表泛起了一层层的涟漪,荷叶和荷花也轻轻的摇曳起来,好现在翩翩起舞,引来几只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翩跹,这真是一幅高雅素洁的风景画呀!一场雨后,荷花池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荷叶好似一个个刚沐浴过的仙女,亭亭玉立在池塘中。
一阵微风掠过,碧绿的大叶盘上一滴滴晶莹透亮的小水珠珍珠似的滚来滚去,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又滚落进池塘里——构成雨后荷池的新景象。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无私地把清香奉献给人们,它用那艳丽的丰姿装点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我爱那美丽的荷花,我更爱荷花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梅花傲霜挺立,菊花灿烂多姿,然而我却喜欢荷花,因为它芳香四溢,出淤泥而不染。
荷叶很美,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一把把小绿伞。
它们挨挨挤挤的,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窃窃私语。
雨过天晴,荷叶上沾满了水珠,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一阵风吹来,水珠在荷叶上来回地滚动着,就像顽皮的孩子在溜冰场上尽情地溜冰。
荷花更美,它们婀娜多姿,芳香四溢,色彩斑斓。
只要你一看到它们婷婷玉立于碧叶之上的身影,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驻足欣赏一番。
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文
用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文“哎呀,这可咋办呀!”我愁眉苦脸地嘟囔着。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驳驳的。
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正玩得高兴呢,突然我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邻居奶奶家的窗户上,玻璃“哗啦”一声碎了。
小伙伴们都傻眼了,一个个呆呆地看着我。
“都怪我,这下闯祸了!”我心里懊恼极了,“奶奶肯定会生气的。
”我忐忑不安地来到奶奶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门开了,奶奶那张慈祥的脸出现在我眼前。
“奶奶,我……我把您家窗户玻璃打碎了。
”我低着头,声音像蚊子哼哼似的。
奶奶却笑了,摸摸我的头说:“没事,孩子,不就是一块玻璃嘛,奶奶不怪你。
”我惊讶地抬起头,看着奶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奶奶的宽容让我感动不已,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小心,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它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
我经常会在树下玩耍,有时候还会爬上树去看看远方。
那棵老槐树就像是我的老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
我一个人来到老槐树下,靠着树干,默默地流着眼泪。
“老槐树啊老槐树,我这次考得好差呀,我该怎么办呢?”我自言自语地说着。
老槐树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它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安慰我。
我突然觉得,这棵老槐树是那么的坚强,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它都依然屹立在这里。
我为什么不能像它一样坚强呢?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来到老槐树下,和它说说话。
老槐树就像是我的精神支柱,给我力量和勇气。
时光匆匆,我渐渐长大,老槐树也越来越老了。
它的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它依然生机勃勃。
老槐树啊老槐树,你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坚强、宽容、善良的人的象征吗?他们默默地付出,不图回报,就像你一样,无论风雨如何,都坚守在那里。
我会永远记住你,老槐树,你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区别并不大,但不是没区别。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
侧重于寓字上。
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关于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问题已困多时,有时似是而非有时又似非而是,总也弄不明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觉得有理,贴过来与同仁共飨!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让学生区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两种表现手法。
大意是问诗中的这种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情景交融。
我觉得这种问法不合逻辑,也不科学。
因为借景抒情作为艺术手法,一般和触景生情对举。
而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都可算作手法。
这两种表达手法都可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就是说,借景抒情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
这二者不是对立概念,不可以让学生进行区分。
所谓借景抒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
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
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
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托物言志: •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 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 大义的高尚气节。
(虞世南《蝉》)
14托物言志
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15乐景哀景写哀情 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6 直接抒情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17 借典抒情 18借景抒情(乐景写
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征霏人离霏乡。之行哀道/迟/以迟,哀载渴景载写饥。哀)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寓情于景
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7托物言志
8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
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8直接抒情
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 用典抒情
典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
抒
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
情
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
山居秋暝 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1、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写景是次抒情是主,为抒情而写景。
借景抒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移情入景,一种是景中藏情。
移情入景就是“化景物为情思”。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
此时的景物,由于蕴含特殊的情感,已不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而成为作者依照他当时的感情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溅泪”、“鸟惊心”正是诗人在国家破碎,民不聊生情境下情感的体现。
景中藏情就是指诗人常常明写山川景物,而实际上在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明是写景,实则流露出凄楚的离愁别绪。
另外,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就属于借景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2、寓情于景,属于写作手法,是记叙中抒情的一种。
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同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这种主观感情溶化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但细细体味,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
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古代诗歌中常见抒情方式归类
抒情方式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歌和赞美之情。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借景抒情的优美段落
借景抒情的优美段落篇一:有关借景抒情的句子一个好段落——一个烤云抱月、以景抒情、以物抒志的好句子[1]有人面对困难,不思进取,屈服于恶劣环境,他们也许会拥有暂时的舒适与安宁,却是以个性为代价换来的自也有人选择逃避,他们躲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以逃避困境,他们也许会拥有一生的平静,却不曾飞扬个性,但在这社会中,必然还有一类人的存在,他们不甘平庸,不愿趋炎附势,于是他们努力改变着周围恶劣的环境,并最终使整个环境因自己的个性而充满魅力。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记得我出生时的鸟巢。
如果我是一棵树苗,我不会忘记滋养我的土地。
如果我是一条河,雪域高原将成为我记忆中的一个品牌。
如果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如何存在,我都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抛弃自己,但有一件事是无法消除的——那就是回报。
冬,乘着秋风而来,它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丰富美丽,更没有秋的硕果累累。
一提起冬,不少人立刻想起它的寒冷萧条,枯术残草。
其实不然,冬的个性就在于此。
大多数的树根和花根都不美丽,而大多数的花却光彩夺目,美丽照人。
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树根花根,才有了树木的青翠茂盛,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正因为根所伸出的美丽而变得丰富多彩。
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外表只是一种装潢,而真正表现自己的是伸出的美丽。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存在,没有整个社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成功。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音符如一个个的小天使,带着一丝微笑,带着一丝调皮,从我的指间轻轻溜出,连缀成彩虹般美丽的乐章。
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着一个,张开小嘴,把弹演奏者的情绪在柔和的音乐中被柔和地唱出来。
因此,甜美的音符似乎充满了花香。
我全身的细胞,就像喝着甜花酒一样,沉醉在音符的怀抱里。
我渴望拥有教师那颗绿色的心,浸染着春天的颜色,生机勃勃,希望无限e我盼望拥有教师那颗属于春天的心,在这颗心中,生长着一棵棵枝繁叶茂,蓬勃向上的大树;我希望拥有教师那颗再现春天的心,有明媚的阳光,也有飘逸的雾霄,有吐绿的新芽,也有绽放的花蕾,有怡人的和风,也有连绵的细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关描写的易混淆概念
细节描写: 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绘人或事.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 白 描: 正面描写:直接地描写人或事物 侧面描写: 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写本体,
使所描写的对象更鲜明突出。
动态描写: 描写人或事物处在行动变化之中的动态 静态描写: 描写人或事物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 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 《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 维《观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 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 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 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考点 综述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 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形式为: (1)从某一角度去分析一首诗; (2)通过分析修辞来分析表达技巧; (3)通过分析表现手法来分析表达技巧。
复习 重点
1.梳理好三种常见表达方式的概念,能用实例 来说明这一概念的表达效果。 2.梳理常见修辞手法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要注 意其表达效果的“说明”部分,能够结合语 境来分析说明。 3.梳理常见表现手法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要注 意每种类型的概念及具体类型,结合所给示 例来理解如何去分析表达效果。
复习本讲可先预习一下 [学之窗],了解 表达技巧的基本类型,阅读时不要死记
复
概念,要联系表格中的例句分析。要把 习 [师之说]作为重点去把握,对于做题的基
思
本步骤要严格操作,以防丢分,等运用 路 自如后,再厚积薄发。可用[梦之旅]来自 测巩固。
古典诗歌鉴赏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 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 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 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记叙)、 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指出下列诗句的表达方式
1.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 花” (议论) 2.陆游《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关”。 (记叙) 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 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描写——以动衬静)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的叙述、 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 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 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达到情景交融。 间接抒情包括:
议论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歌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 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首句直接 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 往日以下做好铺垫。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好 男儿,受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有愧于英雄的称号。第三四 句对项羽如不自杀的结局做了假设;事情还是大有可为 的。只可惜项羽自杀了。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表 明了败不馁的道理。
1.表达方式的分析。要学会常见表达方式的做题方 法,特别是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要通过 贴近诗句、合理想象和分析情感三个步骤去分析。 2.修辞手法的分析。要注意常见修辞手法的分析方 法,对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如比喻、对偶、借代、 反问、比拟等要引起格外的注意。要通过点明概 复习 念、分析形成、说明效果和情感态度几个步骤来 难点 分析作答。 3.表现手法的分析。要注意常见表现手法的分析方 法,对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如对比手法、情景关系、 虚实关系、衬托等,应引起格外的注意。要通过 点明概念、分析效果、联系背景和情感态度几个 步骤来分析作答。
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 景,俯—仰, 点—面,工笔—白描)
细节描写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末句的细节写出了
焦急等待的心情。
练 习
阅读下面的诗,辨析下列有关表达技巧的分析
公子家
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
臆。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 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 民歌· 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 “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 妇别后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 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 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 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 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 国情怀。
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 儿的形象。
听蜀僧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此诗善于对事物的具体细节作客观描绘,而不着意于表现主观 感觉、印象、情绪。
3、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 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 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 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 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等。 4、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示的意见。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 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