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崎肠杆菌

合集下载

阪崎肠杆菌检验技术

阪崎肠杆菌检验技术
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验
生态分类
一、阪崎肠杆菌概况
阪崎肠杆菌属肠杆菌科,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寄生的一种革 兰阴性无芽胞杆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一种,在一定条件 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1980年以前命名为黄色阴沟肠 杆菌,1980年更名为阪崎肠杆菌。
一、阪崎肠杆菌概况
生态分布 家庭、温泉、鼠、苍蝇、植物根围、沉积物,沼泽地、土壤、食品等均有检出阪 崎肠杆菌的报导。有报导推测,昆虫可能是阪崎肠杆菌的环境宿主。 婴儿配方粉的污染: 内在污染:--由加工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加工装置内表面微生物的存在;热处理 后,与干燥基粉混合的加入成分中存在的微生物造成。 外源性污染:--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配方粉或调制好的配方奶在较高温度下存放, 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喂食时间较长等都可导致阪崎肠杆菌有机会生长繁 殖,增加患病的危险性。
三、阪崎肠杆菌菌定量检测
1g(mL)×3
取样量 10g(mL)×3
100g(mL)×3
BPW 1:10 稀释
mLST-Vm
DFI、TSA
生化鉴定
报告 (MPN值)
操作规程
前增菌 选择性增菌 显色培养基 验证试验 结果报告
三、阪崎肠杆菌菌定量检测
各100ml(g)
各10ml(g)
各900ml(g) 各移1ml
900 ml BPW
样品
100mL(g) 溶解 预热
44℃
36±1℃ 18h±2h
选择性增菌 44±0.5℃
24h±2h
10mL mLST-Vm肉汤
挑取蓝绿色菌落
操作规程 API20E鉴定系统
二、阪崎肠杆菌菌定性检测
TSA平板上直接挑取黄色菌 落进行鉴定
结果鉴定
二、阪崎肠杆菌菌定性检测

阪崎肠杆菌_ppt课件

阪崎肠杆菌_ppt课件

※氧化酶阴性
※过氧化氢酶阳性,并生成黄色菌落
营养成分表
样品
美赞臣 安婴儿婴儿配方奶粉
罐装
配料表: 100%进口奶源配料:乳糖、精炼植物油、浓缩 乳清蛋白、脱脂奶粉、低聚半乳糖(GOS)、 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来源于单细胞油)、矿物质(碳酸钙、氯化钙、 柠檬酸钾、氯化钾、氯化镁、硫酸亚铁、硫酸锌、 硫酸铜、硫酸锰、亚硒酸钠、碘化钾)、玉米糖 浆固体、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 E、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 维生素B12、维生素K1、胆碱、肌醇、烟酰胺、 叶酸、泛酸、生物素)、牛磺酸、核苷酸、食品 添加剂: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氢氧化钙、 碳酸氢钾。
44 ℃±0.5 ℃ 培养24h±2h 。
10 mL mLST-Vm 肉汤
36 ℃±1 ℃培 养24 h±2 h。
各取增菌培养物1 环,分 别划线接种于两个阪崎肠 杆菌显色培养基平板
①前增菌和 增菌
②分离
挑取1 个~5 个可疑菌落,划 线接种于TSA 平板。 25 ℃±1 ℃培养48 h±4 h。
③鉴定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DFI
微生物
菌落颜色
• 阪崎肠杆菌 • 大肠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蓝绿色 无色菌落 被抑制不生长
培养基和试剂
• 4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rypticase soy agar, TSA):见附录A 中A.3。
• 5 、生化鉴定试剂盒。 • 6、 氧化酶试剂:见附录A 中A.4。 • 7、 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附录A 中A.5。 • 8 、L-鸟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附录A 中A.6。 • 9 、L-精氨酸双水解酶培养基:见附录A 中A.7

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龙道崎、邹妍、关郁芳、 雷丹丹、边伟、胡鹏
目录
概述
生物学特性
检测方法 致病性 预防和控制
阪崎肠杆菌概述
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属肠杆菌科, 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周生鞭毛、能运动、 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一直以来被称为黄色阴沟 肠杆菌 (Enterobacter cloacae),于1980年以日 本细菌学家 Riichi Sakazakii的名字命名。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 炎和败血症,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阪崎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可能是一类肠毒素样 化合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一些菌株产生细 胞毒效应,且菌株间的毒力作用有差异。 细菌内毒素(脂多糖),是构成革兰氏阴性 细菌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具有热稳定性, 能增加小肠上皮细胞通透性,促使细菌侵入 肠壁中而致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防与控制
预防 坚持母乳喂养 选择检查合格的奶粉 开水冲调婴幼儿配方食品,再次食用前应重新加热。 控制 制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 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导则 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 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 等进行调查研究
阪崎肠杆菌的致病性
阪崎肠杆菌是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
“条件致病菌”,由其引发的危害人群 主要是婴儿以及早产儿。偶尔还可引起 成人局部感染。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
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可能遗 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死亡率20 %~50%。
阪崎杆菌的致病性
致病机制研究不多,尚不清楚。 目前所知阪崎肠杆菌致病性可能与肠毒素和内毒 素有关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原理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原理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原理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是一种针对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的检测工具,通过显色原理,可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阪崎肠杆菌。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性生长: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中的成分专门针对阪崎肠杆菌的生长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营养环境。

同时,培养基中还含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成分,从而确保只有阪崎肠杆菌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

2.酶反应显色:阪崎肠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定酶,这些酶与培养基中的显色底物发生反应,使菌落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中的显色底物是由产色因子和微生物部分可代谢物质组成,在特异性酶作用下,游离出产色因子使菌落显示一定颜色。

3.菌落显色区分: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阪崎肠杆菌生长出的菌落呈现蓝-绿色,而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菌落则为无色或黄色。

通过观察菌落颜色,可以快速区分目标菌和非目标菌。

4.生化试验验证:对于显色培养基上呈现典型蓝-绿色菌落的样品,还需进行生化试验以进一步确认阪崎肠杆菌的identity。

常见的生化试验包括氧化酶试验、气泡产生试验等。

5.质量控制:为了确保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进行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观察培养基的外观、菌落颜色以及生长情况等,确保培养基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之,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通过选择性生长、酶反应显色、菌落显色区分、生化试验验证和质量控制等原理,实现了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显色培养基,并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检测,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流程

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流程

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流程
阪崎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的一种常见细菌,其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该细菌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腹泻、肺炎、败血症等。

因此,在医学诊断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阪崎肠杆菌的鉴定十分重要。

下面是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的流程:
1.搜集样本
对于可能污染阪崎肠杆菌的样品,如肉类、蔬菜、水果、动物粪便等,进行采集,并妥善保存。

2.培养
将样品进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acConkey培养基或兰伯特培养基。

在37摄氏度下,进行18-24小时的培养,以使菌落生长到足
够数量。

3.鉴定
(1)形态特征:观察菌落的形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再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运动性等。

(2)生化特性:采用一系列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卡氏试验、甲烷酸盐发酵试验等,以区分阪崎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

(3)免疫学鉴定:采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法等,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抗原。

以上是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的流程。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污染。

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将影响到后续的治
疗和防控措施。

阪崎肠杆菌污染途径

阪崎肠杆菌污染途径

• 检验流程: ①接种缓冲蛋白胨水 : • ②mLST增菌24h • ③接种DFI培养基,37℃,培养 24h • ④接种API20NE
1.3 分离方法 DFI显色培养基上阪崎肠杆菌的菌落特征 显色培养基上阪崎肠杆菌的菌落特征 显色培养基上
蓝绿色菌落
1.3 分离方法
E. sakazakii 的API 20E结果 结果
• 样品修复培养(前增菌): 样品修复培养(前增菌):无菌称取100g乳粉加 ): 入500ml预热45℃BP中,混匀,经36℃±1℃培 养18-24h。 • 样品肠道增菌培养 样品肠道增菌培养:移取10ml 加入90mlEE肉 汤中,于36℃±1℃培养18-24h。 • 样品分离培养:取EE增菌肉汤培养物1环,分别 样品分离培养: 划线接种EMB、MacConKey、 SorbitolMacConKey琼脂平板各1块,置 36℃±1℃培养18-24h。观察3种平板上的菌落 形态及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反应及其差异比较。
DFI培养基存在的问题 培养基存在的问题
更快的检测方法? 更快的检测方法
• PCR • Q-PCR
DFI培养基存在的问题 培养基存在的问题
荧光PCR结果 结果 荧光
1.4其他肠杆菌属的检验 其他肠杆菌属的检验
• E-M-S法 • 所需培养基: • EMB • MacConKey • SorbitolMacConKey
1.3 分离方法 美国FDA 法 – 2002年 美国 年
• 对加拿大法进行了修改:
– 从10毫升接种到 毫升肠杆菌增菌肉汤(EE)。 毫升接种到90毫升肠杆菌增菌肉汤 毫升接种到 毫升肠杆菌增菌肉汤( )。 孵育过夜而不是直接涂布 平板. 在36oC孵育过夜而不是直接涂布 VRBG 平板 孵育过夜 – 可疑菌落接种 可疑菌落接种TSA 并在 oC 培养 48-72 hours. 并在25 – 只有产黄色色素的菌落进行 API 20E system实验 实验. 实验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1. 引言阪崎肠杆菌〔Hafnia alv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

它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也可以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找到。

阪崎肠杆菌可以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感染,引起各种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等。

为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平安,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十分重要。

2. 检测方法2.1 阪崎肠杆菌的培养方法阪崎肠杆菌可以在一般细菌培养基上生长,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Eosin Methylene Blue〔EMB〕琼脂培养基。

培养时一般在37°C下孵育24-48小时。

2.2 阪崎肠杆菌的生化检测阪崎肠杆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响进行检测和鉴定。

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氧化/发酵葡萄糖试验〔O/F试验〕和酮糖酸盐〔Voges-Proskauer〕试验等。

2.3 阪崎肠杆菌的PCR检测PCR〔聚合酶链式反响〕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阪崎肠杆菌。

通过特定的引物在PCR反响中扩增阪崎肠杆菌的DNA片段,然后通过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和鉴定。

3. 检测标准3.1 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根据国家食品平安标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如下: - 生肉制品:阪崎肠杆菌在每克样品中不得超过10 CFU; - 加工食品:阪崎肠杆菌在每克样品中不得超过100 CFU; - 饮用水:阪崎肠杆菌在每100毫升样品中不得检出。

3.2 环境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根据环境保护标准,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如下: - 水质:阪崎肠杆菌在每升水样中不得超过100 CFU; - 空气:阪崎肠杆菌在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超过100 CFU; - 土壤:阪崎肠杆菌在每克土壤样品中不得超过1000 CFU。

4. 检测流程4.1 样品采集从食品、饮用水或环境样品中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并确保样品处于最正确的保存条件。

4.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前处理,如制备悬浮液或稀释样品。

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细菌成分

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细菌成分

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细菌成分一、引言阪崎肠杆菌科(Sakazakii 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科,包含多种致病性菌种。

其中的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严重感染。

因此,对于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要求极高。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1. 采集样品:从食品、环境等来源中采集样品,如奶粉、水源等。

2. 处理样品: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加入缓冲液等,以保证后续操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培养基选择与制备1. 培养基选择:常用的培养基有Luria-Bertani(LB)、营养琼脂(NA)、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MacConkey(MAC)等。

2. 培养基制备:按照标准配方制备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四、细胞分离与纯化1. 细胞分离: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静置或摇床培养,使菌落生长。

2. 细胞纯化:通过不同的方法,如差速离心、磁珠分离等,将目标细菌分离纯化。

五、生化鉴定1. 氧化酶试验:检测细菌是否具有氧化酶活性。

2. 婴儿食品模拟液培养:将细菌接种到婴儿食品模拟液中进行培养,观察是否能够生长。

3. 阳性和阴性反应检测:通过添加不同的试剂观察细菌是否产生阳性或阴性反应。

六、分子生物学鉴定1. PCR扩增:使用特异性引物对目标基因进行PCR扩增。

2. 16S rRNA序列分析:对PCR扩增得到的16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较。

七、质谱鉴定1. MALDI-TOF MS技术:利用MALDI-TOF MS技术对目标菌株进行质谱分析,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质谱图谱进行比对。

八、总结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培养基选择与制备、细胞分离与纯化、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质谱鉴定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性。

GB坂崎肠杆菌检验

GB坂崎肠杆菌检验

2024/6/19 即:不能观察到ES的特征性菌落。
15
显色培养基的选择性较好
• DFI对ES的选择性较好,ES形成的蓝绿色特征性菌落 易于辨认,而且:
硫化氢指示剂可以区分ES和产生少量α-葡萄糖苷酶但H2S阳 性菌株(如普通变形杆菌)。
ES都可以在DFI平板上生长并产生蓝绿色菌落 其他常见菌在DFI平板的菌落颜色
2024/6/19
4
二、培养特征
• G-无芽孢杆菌,兼性厌氧,在6℃-47℃范 围内均可生长,适温35-37℃
• 营养要求不高: VRBGA、TSA、NA、MAC、EMB、其他
与其他常见肠杆菌相似
2024/6/19
5
三、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 D-山梨醇 产生吐温80脂酶 细胞外Dnase 氧化酶试验 黄色菌落 α-葡萄糖苷酶
Enterobacter sakazakii(ES)
2024/6/19
1
内容
第一部分:一般特征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部分:ES的检验
2024/6/19
2
第一部分:一般特征
命名 培养特征 生化反应 抵抗力 增殖能力 致病性
2024/6/19
3
一、命名
1980年之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 • DNA-DNA杂交 • 生化反应 • 黄色素 • 抗生素敏感性
2024/6/19
27
API 20E生化鉴定板典型生化反应图示
API 20E反应编码 3345 373 3305 173 3305 363 3305 373
API 20E结果评价 Excellent identification Excellent identification Very good identification

坂崎肠杆菌

坂崎肠杆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境抗性
• 阪崎肠杆菌具有耐热及耐寒性,在外界环境中比其他肠道 杆菌生存率强,培养最佳温度25—36℃,在6~45℃下都 能生长,某些菌株可在47℃下生长。阪崎肠杆菌比其他肠 杆菌耐高温,LEHNER研究发现阪崎肠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 中60℃存活2.5min,并且72℃仍能存活。BREELLWER等观 察阪崎肠杆菌在58℃下能持续0.39~0.60min不死。 • 由于阪崎肠杆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海藻糖酶,累积有大量 的海藻糖,使得阪崎肠杆菌比沙门菌和其他肠杆菌更耐受 渗透压和干燥。 • 阪崎肠杆菌耐酸性并对清洁剂和杀菌剂有较强抵抗力。 LEH—NER的实验表明,阪崎肠杆菌能在pH0.9~2下存活( 胃部的酸性环境),可能与阪崎肠杆菌周身菌毛结构有关 ,该菌毛结构易使细菌形成共生集合体,也易粘附在各种 物体表面形成一层生物保护膜,对清洁剂和杀菌剂具有较 强的抵抗力。
增殖特性
• 所有的阪崎肠杆菌都能在胰蛋白酶大豆琼脂上 36℃快速生长,24小时后形成直径2~3mm的菌落 ;25℃生长24h后形成直径1~1.5mm的菌落, 48小时后形成直径2~3mm的菌落。 • 坂崎肠杆菌在25℃放置10小时可增加30000倍,即 使婴儿配方粉中只有极微量的污染,阪崎肠杆菌 能在婴儿配方粉中也可长期存活,在配方粉食用 前的冲调期和储藏期该菌可能会大量繁殖。
阪崎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 性无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肠杆菌属,是肠道正 常菌丛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 致病。在1980年之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能耐受一 定程度的渗透压和干燥,能在营养琼脂、血平板 、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脱氧胆酸琼脂等 多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可以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种食品和饮用水中。

由于其对婴儿和免疫系统较弱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因此对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阪崎肠杆菌检测的相关标准,以便从事食品生产和检验的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循。

首先,阪崎肠杆菌的检测应该遵循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验》(GB 4789.41-2016)。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培养和鉴定等步骤。

在进行检测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阪崎肠杆菌的检测需要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PCR法、免疫学方法、生化方法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样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同时,应使用经过认证的检测设备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另外,阪崎肠杆菌的检测还需要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和干扰因素。

在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应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确保样品的纯净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流程,避免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存在。

最后,阪崎肠杆菌的检测结果应当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评估。

在获得检测结果后,应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评估,判断样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存在情况和数量水平。

同时,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制定,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

总之,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定,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的污染和干扰因素,合理解读和评估检测结果,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阪崎肠杆菌检测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

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

目前,微生 物学家尚不 清楚阪崎肠 杆菌的污染 来源,但许 多病例报告 表明婴儿配 方粉是目前 发现的主要 感染渠道。
阪崎肠 杆菌是 乳制品 中近几 年新发 现的一 种致病 菌。
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但不耐热, 可通过巴斯德消毒法杀灭。阪崎肠杆菌属条件致病菌, 在一般情况下,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对于免疫 力低下者和婴幼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 儿可以致病。感染来源主要是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奶 粉,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培养基和试剂
1、缓冲蛋白胨水BPW(略) 2、改良月桂基硫酸盐以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 (mlST-Vm)
• 成分和配置方法详见GB/T 4789.40-2010 附录A2。
加入万古霉素的目的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等杂 菌的生长。
注意:新鲜配置的mLST-Vm应该在24h内使用, 万古霉素溶液可在在0 ℃~5 ℃保存15 天。
注意:要避光4℃保存。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DFI
微生物
菌落颜色
• 阪崎肠杆菌 • 大肠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蓝绿色 无色菌落 被抑制不生长
培养基和试剂
• 4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rypticase soy agar, TSA):见附录A 中A.3。
• 5 、生化鉴定试剂盒。 • 6、 氧化酶试剂:见附录A 中A.4。 • 7、 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附录A 中A.5。 • 8 、L-鸟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附录A 中A.6。 • 9 、L-精氨酸双水解酶培养基:见附录A 中A.7。 • 10、 糖类发酵培养基:见附录A 中A.8。 • 11 、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见附录A 中A.9。
阪崎肠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报》 2006年06期 《阪 崎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 其检测技术》

阪崎肠杆菌如何预防

阪崎肠杆菌如何预防

阪崎肠杆菌如何预防阪崎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可以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疾病。

为了预防阪崎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阪崎肠杆菌的传播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了解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尤其是在牛的肠道中。

阪崎肠杆菌传播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感染。

当食物或水受到污染后,细菌可以生长繁殖,如果人们食用这些污染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就可能感染阪崎肠杆菌。

因此,了解这种细菌的特点和感染途径对于预防阪崎肠杆菌感染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阪崎肠杆菌感染的基础。

包括保持手部卫生、定期洗手,并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

特别是在接触动物、处理生食或用餐前后,务必洗手。

此外,定期清洗和消毒厨房及餐具也是必要的。

2. 食品安全控制在食品方面,确保食品安全是预防阪崎肠杆菌感染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措施:•生食处理:避免直接接触生肉、生蔬菜和未煮熟的食物。

在食用之前,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和禽类产品。

避免食用生肉、生蔬菜和生鱼片等。

•温度控制:食品的储存和烹饪温度是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冷藏食品应储存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烹饪食品应达到适当的温度,通常为摄氏75摄氏度以上。

确保食物的温度适宜,可以有效地杀死阪崎肠杆菌。

•使用安全水源:饮用水和食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源必须是安全的。

确保饮用水经过适当处理或来自可靠的供水系统,并确保使用的水用于清洗食物和餐具是安全的。

3. 防止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细菌从一个食物或表面传播到另一个食物或表面的过程。

为了预防阪崎肠杆菌的交叉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专用切割板:使用专用切割板来切割不同类型食物,特别是生肉和生食。

避免将同一个切割板用于处理生肉和其他食物。

•分开存放食材:食材在储存时要分开存放,避免不同食物之间的直接接触。

阪崎肠杆菌培训资料

阪崎肠杆菌培训资料

五、生理特性பைடு நூலகம்防控措施
阪崎肠杆菌生物特性表明, 阪崎肠杆菌生物特性表明,阪崎肠杆菌能在生产至食用的 整个过程中存活, 整个过程中存活,从容易造成生成过程中的污染并进而引 起致病阪崎肠杆菌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47摄 起致病阪崎肠杆菌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6~47摄 氏度) 氏度)本实验室分离到的阪崎肠杆菌生长温度范围为 46摄氏度)。阪崎肠杆菌在10、18、21、37摄氏度 摄氏度)。阪崎肠杆菌在10 (8~46摄氏度)。阪崎肠杆菌在10、18、21、37摄氏度 温度时的代时分别是13.6 2.9、1.3、0.5h, 13.6、 温度时的代时分别是13.6、2.9、1.3、0.5h,可见阪崎肠 杆菌相对于其它杆菌科细菌生长范围更广, 杆菌相对于其它杆菌科细菌生长范围更广,并且迟滞时间 和代时更短。 和代时更短。因此冲好的奶粉中如果含有少量的阪崎肠杆 1cfu/mI),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增加到10 ),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增加到10的 菌(1cfu/mI),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增加到10的7次方 cfu/mI,从而威胁健康。 cfu/mI,从而威胁健康。不同阪崎肠杆菌株耐温能力相差 很大,Nazarowec-White和Farber发现阪崎肠杆菌在配方 很大,Nazarowec-White和Farber发现阪崎肠杆菌在配方 奶粉中D60 2.5min,并且72摄氏度仍能存活, D60为 72摄氏度仍能存活 奶粉中D60为2.5min,并且72摄氏度仍能存活,说明该微 生物非常耐热;Edelson-Mammel和Buchanan发现阪崎肠杆 生物非常耐热;Edelson-Mammel和Buchanan发现阪崎肠杆 D58为30.5~591.9s, 菌D58为30.5~591.9s,因此阪崎肠杆菌可能具有热敏感 和热耐受两种表现型。 和热耐受两种表现型。

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

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

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1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它设备和材料如下:1.1 恒温培养箱:25℃±1℃,36℃±1℃,44℃±0.5℃1.2 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0.5℃1.4天平:感量0.1g1.5 均质器1.6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1.7 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250mL、2 000mL。

1.8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9 pH计或精密pH试纸。

2 培养基和试剂2.1 缓冲蛋白胨水。

2.2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mLST-Vm)2.3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2.4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2.5 API 20E生化鉴定试剂盒2.6 氧化酶试剂3 操作步骤3.1 前增菌和增菌取样前,应消毒检样包装的开启处。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100g(mL)加至预热到44℃装有900mL灭菌缓冲蛋白胨水的2 000mL锥形瓶中,缓缓振摇使样品充分溶解,36℃±1℃培养18h±2h。

移取增菌液1mL转种于10mL mLST-Vm肉汤,44℃±0.5℃培养24h±2h。

3.2 分离3.2.1 轻轻混匀mLST-Vm肉汤培养物,各取增菌培养物1环,分别划线接种于两个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平板,36℃±1℃培养24h±2h。

阪崎肠杆菌为圆形、直径1mm-2mm的蓝绿色菌落。

3.2.2 挑取1~5个可疑菌落,划线接种于TSA平板。

25℃±1℃培养48h±4h。

3.3 鉴定自TSA平板上挑取黄色菌落,采用API 20E生化鉴定试剂盒进行生化鉴定。

4 结果与报告综合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报告每100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检验 GB 4789.40—2010
Donna吴
阪崎肠杆菌 样品介绍 操作流程第一法
操作流程第二法
阪 崎 肠 杆 菌
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 菌能引起 (又称阪崎 严重的新 氏肠杆菌) 生儿脑膜 是肠杆菌科 炎、小肠 的一种, 结肠炎和 1980年由黄 茵血症, 色阴沟肠杆 死亡率高 菌更名为阪 达50% 崎肠杆菌。 以上。
②分离
各取增菌培养物1 环,分 别划线接种于两个阪崎肠 杆菌显色培养基平板
挑取1 个~5 个可疑菌落,划 线接种于TSA 平板。 25 ℃±1 ℃培养48 h±4 h。
③鉴定
自TSA 平板上直接挑取黄色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阪崎肠杆菌的主 要生化特征见表1。可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刚分离的阪崎肠杆菌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上生长 形成两种不同的菌落:一种菌落呈干燥或粘液状,边缘不规 则,用接种环挑动,菌落具有明显的附着感并且有弹性;另 一种菌落则很光滑,很容易用接种环挑取,并发现该菌在肉 汤培养基中生长呈现团块或沉淀状,但目前还不清楚菌落特 征差别是否与毒性有关。
阪崎肠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④结果与报告
• 综合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报告每100 g(mL)样品中检出 或未检出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检验 GB/T 4789.40-2010
①样品的稀释
样品各三份
第二法 阪崎肠杆菌的计 数 ②分离 (同第一法) ③鉴定
100g
10g
1g
已预热到 44℃的蛋 白胨稀释 900ml 90ml 9ml 剂 置36 ℃±1 ℃培养18 h±2 h。
培养基和试剂
培养基和试剂
3、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DF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宿主部位:人和动 物肠道内
(2).0.6~1.1μm×1.2 ~3.0μm
(3).菌落形态:不同琼 脂其菌落形态不同
(4).细菌特点:革兰氏 阴性无芽孢杆菌
1.2 特性
1)、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
不高
生长:很多培养基中 2)、生化特性: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
阳性;
缺少:磷肽胺酶
经口注射
经腹腔注射
2株死
乳鼠全死,4株产肠毒素
Tonwsand
3.2 实验二
大肠埃希菌注射小鼠
原因: 阪崎肠杆菌增强 阪崎肠杆菌注射 了肠道与血脑屏 障通透性
从其他部位提取到
3.3 破坏细胞过程
1
2
3
粘附
侵入与诱
免疫逃避
导凋亡
3.3.1 粘附 弥散性粘附
粘附性
细胞表面局部 定植菌群粘附
最大粘附 所在时期
生长对 数期后 期
混合型
3.3.2 侵入和诱导凋亡
前期
中期
后期
①细菌结合 纤连蛋白
②Ompa是 决定因子
①PI3-激酶和APKC被激活, ② 表达的未激活 PI3-激酶和APKC抑制其侵入
HBMEC
其导致细胞 死亡
3.3.3 免疫逃避
Tonwsand
阪崎肠杆菌注射小鼠脑内
浸润性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炎症性聚 集, 细菌吞噬体
3)、抵抗力
1、耐高温、 2、干燥、 3、渗透压 4、耐酸性 5、清洁剂和杀菌剂有
较强抵抗力。
2 易感染人群 新生儿
菌血症 脑膜炎
易感染 发生在 人群
成年人
小肠结肠炎 成人菌血症 局部感染
3 致病机制
动物实验表明阪崎肠杆菌致病机制可能与侵入 及肠毒素作用有关。
Pagotto
3.1 实验一 108CFU/鼠
阪崎肠杆菌存活在巨噬细胞
表明:阪崎肠杆菌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3.4 毒素解析
L- 鼠李糖( L-Rha) 和D-葡萄糖醛酸( D-GlcA) 组成
具有 3-AD-GalpNAc- ( 1→4)-A-DQuip3NAc- ( 1→3)-A- L-Rhap- ( 1→6)-AD-GlcpNAc- ( 1→4)-B-D-GlcpA- ( 1 →结 构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06、2008版)
阪崎肠杆菌的致病机制
引言
新闻: 2002 年Dennison 从1 名64 岁的外周 血管患者的伤口上分离到阪崎肠杆菌。 2002年Ongradi 等报道了阪崎肠杆菌 引起匈牙利1 名26 岁女患者阴道感染
一、简介
二、易感染人群
三、 致病机理 四、控制方法
1、阪崎肠杆菌的简介
1.1 细菌简介:
4 调控方法
通过PH值来控制 紫外线杀菌 纳米技术杀菌 对常用抗菌药较敏感
4.1 治疗
阪崎肠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更敏感,且该菌是 唯一对氨比西林敏感的肠杆菌。
虽然最佳抗生素治疗方法尚未确定,但在大多 数早期报告的病例中都是应用氨比西林和庆大 霉素联合疗法。
4.2 预防
1) 科学地喂养适 宜的母乳代用品
2)提出警示 3)用开水冲调配
方食品 4)剩余的液体调
配食品→冰箱保存 5)食用前加热口乳制品进行阪崎肠杆菌检测的通 知》(国质检食函[2005]690号);
《关于加强进口乳制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的通知》(国质检食函)[2007]298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