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
浅析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

浅析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作者:杨畅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6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发达国家经历了上百年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涌现。
据统计资料显示,大气颗粒物是全国范围内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同时也是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所面临的挑战所在。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环境问题大气颗粒物空气质量大气颗粒物不是一种单一成分的污染物,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为源和自然源排放的大量成分复杂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并在粒径、形貌、化学组成、时空分布、来源、大气过程及寿命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变化。
目前大气环境科学所研究的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通常都在0.1~100μm之间。
颗粒物的粒径是描述颗粒物的一个重要指标。
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通常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酸沉降、云和降水、大气辐射平衡、全球气候变化、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化学过程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大气颗粒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地球环境。
1 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简介及分类城市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种类很复杂,通常根据大气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将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源分为两大类,即一次颗粒物排放源类和二次颗粒物排放源类。
一次颗粒物排放源类又可以分为天然源类和人为源类,二次颗粒物排放源类特指能将环境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生成颗粒物质的源类。
其中一次颗粒物排放源中的天然源类又包括海盐粒子、土壤尘、风沙尘和植物花粉。
人为源类主要包括燃煤飞灰(包括工业燃煤飞灰、民用燃煤飞灰)、燃油飞灰(包括工业燃油飞灰、民用燃油飞灰)、机动车尾气尘、生物质燃烧飞灰(动植物焚烧、燃烧)和工业粉尘(包括钢铁冶炼尘、建筑水泥尘、其他工业尘)。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全球各地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和生物造成了危害,也对环境产生了破坏。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们需要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一、颗粒物(PM)颗粒物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和可吸入的固体或液体粒子。
这些颗粒物可以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采矿等。
颗粒物不仅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减少颗粒物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净化。
通过使用颗粒物捕集器和过滤装置来减少工厂和车辆排放的颗粒物。
2.配合农业活动进行管理。
农业活动也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适当管理农田、使用更环保的农业技术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都能有效减少颗粒物排放。
3.加强室内空气净化。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二、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不仅会对环境造成酸雨的形成,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替代燃煤和石油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2.改善工业排放控制。
加强工业炉窑和电厂的脱硫装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加强大气污染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治。
三、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由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反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它们不仅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是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成分。
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使用低氮燃料和改良燃烧设备,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2.加强交通尾气控制。
控制机动车辆的排放标准,采用尾气催化转化技术和电动车辆等,降低交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工业和家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身份证号:******************摘要:随着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人民享受着现代化、便利的生活,享受着高技术带来的幸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过度开发的种种痛苦。
前些年的空气质量很差,是因为空气质量控制不力,没有严格的规定,没有严格的法规,没有严格的实施,造成了空气污染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建设中的大气污染物的控制,使之成为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人民创造美丽、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引言随着当前大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尤其是一些人口密集、工业发展较为聚集的城市地区,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违规排放,加之城市开发对附近植被的破坏,导致植被面积不断减少,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大气污染不仅会给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增多,会严重危害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对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视亦在不断提高,相关环境保护部门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分析其成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进而全面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为实现人与自然友好发展的长远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一、来源解析在城市区域中,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人为源两部分。
其中,自然源是自然环境中天然形成的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如在火山喷发期间会向大气环境中排放一定量的大气颗粒物,自然源危害较轻。
人为源则是人类社会活动期间所产生与排放的颗粒物,如在工程建设期间形成的扬尘、工业生产活动中向外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燃烧期间形成的燃烧烟尘,人为源危害较重。
同时,可将大气颗粒物分为一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两部分,各部分的具体来源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一次颗粒物主要是由大气环境中自然形成颗粒物、工业生产活动向大气环境中排放的燃烧烟尘等污染物所组成,大气颗粒物的形成过程较为简单。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威胁,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损害了自然环境,加剧了气候变化。
因此,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一、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大气中存在各种有害物质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质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
1.健康危害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显著的。
一般来说,空气污染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高浓度的颗粒物容易引起肺部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则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和肺水肿等。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2.环境危害空气污染的另一个危害是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会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威胁到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例如,气候变化是由过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而这些气体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给大气层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导致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二、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1.政策措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法规,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政策措施可以引导和激励各行业加快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措施。
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
目前,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的环保技术,如太阳能、风力发电、清洁能源等。
同时,通过发展绿色交通、清洁燃料和建筑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
3.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减少高排放活动、推广低碳低耗的生活方式,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公众也可以通过举报污染行为,参与环保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防治空气污染做出贡献。
4.国际合作空气污染影响不仅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因此,国际合作是解决空气污染的关键。
全球各国应当加强对环境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国际污染物的切实控制和减排,推动全球范围内环保事业的发展。
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附件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改善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促进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防治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相关措施,供各有关方面参照采用。
(三)环境空气中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细颗粒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污染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的细颗粒物,包括烟尘、粉尘、扬尘、油烟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的气态污染物(前体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等。
防治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应针对其成因,全面而严格地控制各种细颗粒物及前体污染物的排放行为。
(四)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的生成与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有密切关系,防治污染应以持续降低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为目标,采取“各级政府主导,排污单位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区域联防联控,长期坚持不懈”的原则,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变革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不断减少各种相关污染物的排放量。
—2—(五)防治细颗粒物污染应将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扬尘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作为重点,强化源头削减,实施分区分类控制。
二、综合防治(六)应将能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优先领域,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优先供应居民日常生活使用。
在大型城市应不断减少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限制高硫份或高灰份煤炭的开采、使用和进口,提高煤炭洗选比例,研究推广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减少燃烧煤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
(七)应将防治细颗粒物污染作为制定和实施城市建设规划的目的之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开展城市生态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适当控制城市规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八)应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必要时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采取限批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布空间格局。
空气污染防治:关注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空气污染防治:关注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与应对措施1. 引言1.1 概述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细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最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细颗粒物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PM2.5)的空气悬浮颗粒物质。
与较大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更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并深入肺部,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着重探讨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应对细颗粒物污染的创新技术与方法、结论与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所涉及的主题,并概括文章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解释什么是细颗粒物,并具体讨论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
随后,我们将探讨细颗粒物所引发的危害以及与多种疾病的关联性。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我们将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具体而言,我们将探讨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社会倡导和参与在空气污染防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出个人防护和改善措施。
接着,我们将介绍针对细颗粒物污染采取的创新技术与方法。
特别关注空气净化技术发展动态、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应用案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空气治理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所述内容,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提供展望。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加强对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应对措施的认识。
希望通过深入讨论该议题,提高公众对空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促进相关政策和行动的推进,从而保护我们的健康、改善环境质量。
2. 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2.1 什么是细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态悬浮物质。
它们可以来自于车辆尾气、工厂排放、燃煤和木材燃烧等人类活动,也包括自然源如沙尘暴和林火。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大气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以下是对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的简要回答,接下来将进一步展开讨论和分析。
大气污染的现状:1. 颗粒物污染:工业和交通排放的颗粒物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2.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燃烧化石燃料和工业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臭氧污染: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属于一种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尤其是在夏季和高温天气更加严重。
大气污染的治理:1. 政策法规:加强控制大气污染源的排放,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政策,对违法排放者进行处罚,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
2. 技术改进:投资于研发和使用洁净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推广和使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如烟气脱硫和脱氮装置。
3. 污染物监测:建立和维护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和来源,及时采取调整和治理措施。
4. 源头控制:加强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治理,通过加强排放标准和监管,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5. 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环保组织之间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讨论和分析: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
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在政府层面,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测系统,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和监管。
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管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个人应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用车次数,采取节能减排的行动。
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是全球面临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的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如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关闭高污染企业等。
大气微细粉尘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大气微细粉尘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大气微细粉尘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作PM2.5。
这种细小的颗粒物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因此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应对大气微细粉尘污染,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大气微细粉尘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1. 加强排放控制首先,应该加强对排放源的管控。
对于企业、交通等污染源,可以采取涂装、堵塞漏损等方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也应该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清洁能源其次,在能源结构上应该优先推广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颗粒物的排放,从而有效防治大气微细粉尘。
3. 加强治理大气微细粉尘的污染源比较分散,因此需要加强治理工作。
比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设置喷淋设备,定期喷洒水雾,湿润路面,减少尘土的产生。
另外,也可以通过增设道路绿化、绿化带等方法,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颗粒物的浓度。
4. 开展科学研究应该加强大气微细粉尘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产生及传递过程,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中应该注意从大气科学、化学、微生物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探索不同颗粒物来源和污染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5. 增加公众意识对于大众来说,要加强环保意识,通过科普教育宣传等方式,让公众认识到大气微细粉尘的危害,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治理大气微细粉尘的氛围。
总之,大气微细粉尘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的防治措施。
通过加强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治理、开展科学研究和增加公众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减少大气微细粉尘的产生,并保护人们的健康。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大量的颗粒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颗粒物是大气中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包括灰尘、粉尘、烟尘、气溶胶等。
它们可以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尾气、扬尘、燃煤、焚烧、建筑施工等多种来源。
随着颗粒物排放的增加,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颗粒物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导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势在必行。
政府、企业以及每个个人都应该为减少颗粒物排放和改善大气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实施综合性治理措施,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引言】部分结束。
1.2 问题提出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颗粒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颗粒物通过空气传播,不仅影响大气环境的清洁度和透明度,还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颗粒物浓度的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3 重要性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并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增加患病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大气颗粒物导致的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约700万人死亡,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伤害。
颗粒物通过空气传播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物、污染物质和能见度降低等现象的出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空气污染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了许多危害,如下所述。
1.1 健康影响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有颗粒物、有机废气、臭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人们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1.2 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会损害植物的生长,导致植被凋落、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
同时,污染物还会对水源、土壤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1.3 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污染物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剧全球变暖的程度。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等,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2.1 增强环保意识全社会应当加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空气污染危害的认识。
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使用高污染燃料,推广清洁能源,节约能源资源。
2.2 加强排放管理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的排放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确保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
2.3 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能源的节约利用,推广高效的能源技术。
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为交通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同时,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2.4 加强国际合作空气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经验,共同研究应对空气污染的技术和政策措施,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2.5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的科技研发,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浅谈大气颗粒物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

它 主要指 煤炭 燃烧 过程 中产 生 的烟尘 气体 ,粒径 通常 大 气 颗 粒 物污 染 定 义 及 其产 生 、分 类 .1 1 大气 颗粒物 主要 是指悬 浮在 空气 中的微 小颗 粒 ,通常 在 0O — 微 米 之 间 。 以上就 是 大气 污染颗 粒物 的 定义 及其 产生 途径 和 主要 把 微小颗 粒物 叫做 气溶 胶 。其 中有 固体 的烟 尘 、灰 尘 、烟 雾 ,以及液 体 的云雾 和 雾 滴 。粒 径 在 01 米 和 2 0微 米 分类 ,下面 主要介 绍颗粒 物污染 的防 治措施 。 .微 0 之 间 。大 气溶胶 根 据他 的产 生 原理 和状 态 的差 异 ,主要 有 二 、 大气 颗 粒 物 防 治 措 施 自然形 成的气 溶胶和 人类活 动产生 的气溶胶 、烟 尘 、雾等 。 大气颗 粒物 的 防治应 该分 为两 部 分 内容 ,一 部分 是对 由于他 的形成 方式 不 同 ,他 还可 以叫做一 次 颗粒 物 和二 次 于还 没有 产 生的 应该 采取 防 范 ;另一 层 次 内容 是对 于 已经 颗粒 物 。其 中一次 颗粒物 主 要是 指那 些 自然 产生 和 人类 活 产生 的要进行 治理 。 动过 程 中直接 排放 到大 气 的污染 物 ;而二 次 颗粒 物是 由一 首先对于还没有产生污染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次 污 染 物 和 大 气 中 的 组 成 成 分 之 问 经 过 复 杂 反 应 而 产 生 的 1增 强污染 物防治 的法制 建设 和政府 监管 力度 . 污染物 。 首 先政 府要 起 到带 头作 用 ,统 领 全 局 。推动 大 气颗 粒 1自然 形 成 的 颗 粒 物 . 物污 染防 治 的规 范化和 制 度化 进程 ,颁 布 健全 的法 律法 规 整个 地球 都是在 不断 运动 的 ,其 中一 次颗粒 物 如风气 制 度 ,制 定完 善 的污染 物排 放 标准 和 流程 ,在 这 些 法律 性 尘扬 、火 山喷发 产生 的火 山灰 , 自然 火灾 ,植 物 的花 粉 颗 文 件 制定 后 ,一定 要按 照规 定 实施 ,对 于 违背 法律 的给 予 粒 等 等 。二 次颗 粒 物如 各种碳 氢化 合 物和 自然 界 中产 生 的 严 惩 ,对 于那些 遵纪 守法 的给予鼓励 和奖 励 。 硫氧化 物 、氮氧化 物之 『 相互反 应生 产复杂 颗粒物 。 日 】 2加强城 市生态 环境 建设 . 2人类生 产生活过 程产生 的颗粒 物 . 推 进城 市绿色 生态 化建 设 工程 ,植 树造 林可 以起到 降 大 量 化 石燃 料 的燃 烧 都 会 产 生 中 颗粒 物 ,如 梅 、石 风 沙 、防粉 尘 、调 节 城 市小 气 候 、净 化 空 气 、降 低污 染 、 油 、天 然气 、农村 生 活用 火等 ,这 些化 石燃 料 燃烧 产 生 的 美 化 环境 的 功效 。对 于 那些 污 染 严重 的工 厂 区 可 以植 树 , 次颗粒物 进入大 气后 ,进 过复 杂反应 成为二 次颗粒 物 。 既 可 以有效 防止 污染 物 扩散 又可 以 加速 颗粒 物 的 沉降 。而 而作 为人 类活动 高度 发达 的聚 集地城 市 ,颗 粒物 污染 市 区可 以建 设公 园 ,以树 木 、草 坪 、花 卉套 植 的形 式 ,不 更 为严重 ,城 市污染 物 的产生主 要有 以下几点 : 但可 以初沉 降噪 ,还 可 以吸 收污 染物 ,草坪 可 以充 分 覆盖 21 车燃 烧 尾 气 的 排 放 颗 粒 物 ; .汽 裸露 的地 表 ,防 止表 面黄 土 干裂 产生 多 余扬 尘 ,同时 建设 22工 厂生产过 程 中的产生 的烟 尘颗 粒物 ; . 的人 工湖不但 不会 产生颗 粒物 而且可 以降尘 、吸尘 。 23城市建 设的 建筑废 弃物堆 放地扬 尘 ; . 3针 对城 市 的大 量建 筑垃 圾 和生 活垃 圾 ,在 运 输转 移 . 24生 活 垃 圾 堆 放 地 扬 尘 ; . 和堆 放过 程 中产 生 的大 量扬尘 。可 以在城 市 郊 区 ,选择 背 25城 市 地 表 养 成 ; . 风 的场所 ,建 立 固定 的填埋 场 所 ,在 填埋 场 周 围可 以植 树 以上 这 些 扬 尘 及 颗 粒物 混 合 在 一 起 ,经 过 复 杂 的 变 造林 ,减少 固体 颗粒 物的产 生 。 化 、积累就 形 成复 杂的 大气 污染 物 。这些 污染 物 不仅 降 低 4大气 颗粒 物 污染 的 防治还 要 从 源头 做起 ,针对 那 些 . 了能 见度 ,而且 他 们会 沉降在 皮肤 上 并被 人 们吸 入体 内造 产 生 大气 污染 的工 矿 企业 ,要求 填埋 严 格 按 照国 家标 准 进 成严重 的呼吸道 疾病 和皮肤疾病 。 行合 理排 放 , 于 不达 标 准的 依法 予 以停 业 整改 ,直 到 他 对 在 我们 的科学 统 计中 ,我 们根 据颗 粒粒 径 及形 态的不 们 满足 条件后 才可 以开始 生产使 用 。 同我们将他 们可 分为 以下几种 。 5近些 年 ,伴随 着科 学 技术 的 发展 ,除尘 技术 也 在 不 . 251总 悬 浮 颗 粒 物 .. 断 的创 新和 成熟 ,主要 有械 力除 尘 、过 滤 除尘 、静 电除尘 它 是 指 那 些 空 气 动 力 学 当 量 直 径 ≤1 0微 米 的 并 且 可 和 湿式 除尘 四种 类型 。其 中机 械 力 除尘 主要 包 括 :重 力沉 O 以悬浮在空 气 中的颗粒物 。 降 ( 利用重 力原理 将粉尘 和气 体分 开) 、惯性 除尘 ( 用颗 利 它们 的产 生途径 很多 ,有 天然 产生 的 ,也 有 人类 日常 粒物 大小 重力不 同 ,运动 中惯 性力不 同而 非开 的原理 ) 、离 生 产生 活 中产生 的各种 各样 烟 尘 、粉尘 。这 些 颗粒 物 悬浮 心除尘 ( 用旋转 产生离 心力 不 同分开 ) 利 。过 滤除尘 主要 利 在 空气 中 ,他 们可 以作 为 重金 属 、病 毒 等其 它 有毒 有害 物 用含 沉气 体 通过 多空 滤料 的过 程 中被 截 留而 达到 分 开 的 目 质 的载体 ,这样 的 复杂 悬浮 物 ,进入 人 体后 会 引起 严重 的 的 。它包 括 :袋滤 除尘 、颗粒层 过 滤 除尘 。静 电除尘 是 使 呼吸道 疾病 ,危 害人 类健康 。 粒子带 电后经 过 电磁场利 用 电场 作用是 颗粒 物沉 降的过 程 。 2 52飘 尘 .. 湿式 除尘 主要 是将 污 染气 体通 过 除尘 液 的吸 附洗 涤而 得 到 它 是指粒 径小 于 1) 1微米可 以悬 浮在 大气 中 的颗粒 物 。 除 尘 目的 。 由 于 它 的 粒 径 极 小 ,很 容 易 被 人 类 吸 入 身 体 里 , 同 时 可 以 三 、小 结 作为别 的污染物 质载体 ,因此危 害性较 大 。 人 类只有 一个 地球 ,人 类 的资源 是 极其 有 限的 ,城 市
空气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空气污染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
一、空气污染的影响1. 健康影响空气污染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癌症等。
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是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可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问题。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损害肺部功能。
2. 环境影响空气污染除了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外,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空气污染损害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了农作物产量,造成经济损失。
其次,污染物排放导致了酸雨的形成,对土壤和水体造成酸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空气污染还对野生动物造成威胁,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防治措施1. 政府行动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并监督执行情况。
相关机构应加强监测系统,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指数(AQI)和预警信息,以引导民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政府应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2. 工业减排工业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应加强环保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采用先进的净化设备和技术,如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术,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推动低碳生产方式。
3. 交通改善交通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如提高车辆燃油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公共交通系统等,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此外,鼓励居民骑行和步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改善空气质量。
4. 个人行为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减少车辆行驶时间。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和植物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减少燃煤和木材的使用,选择清洁能源供暖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空气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行动,企业要加强减排措施,居民要采取环保行为。
例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例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对策1、秦皇岛大气环境现状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现为河北省省辖市,面积7,812.4平方公里,拥有秦皇岛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
现在秦皇岛舍友两个空气质量检测站,主要是针对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的细小颗粒物这三项指标进行测量,评价的时候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2年四年的检测数据进行评估,通过测量,秦皇岛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均容度达到我们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的水平,但是空气污染的容度每年都在提高,从这四年的数据来看,只有2009年达到了二级标准,2010年-2012年这三年都没有达到二级标准,这四年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是:81.8%78.9%81.1%78.7%。
2、秦皇岛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现状调查分析2.1秦皇岛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通过很多的数据显示,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形式使得大气层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其中烟尘占70%、SO2占了87%、NOX占67%。
据分析,导致秦皇岛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钢铁企业、燃煤锅炉、汽车尾气、建筑施工扬尘、露天烧烤等多个因素,目前全市年消耗煤炭1000万吨,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所以,TSP是影响秦皇岛市的大气尘受到污染的一个首要因素,它的主要来源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社会活动所导致的,如:烟尘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细小颗粒物,给空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
所以,工业烟尘排给大气带来的颗粒物的污染,成为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2.2城市发电和供热造成的颗粒物排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城市的用电量在不断的增加,为了能够满足城市的正常生活用电,所以在城市的周边会建立了很多火力发电站,而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季风因素的印象,周围城市的电厂也让秦皇岛城区的空气收到一定的污染,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烟尘导致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颗粒物污染。
颗粒物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其防治策略

颗粒物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其防治策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颗粒物污染愈发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颗粒物主要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空气悬浮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质,其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以及扬尘等。
这些颗粒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也损害了大气质量,影响着环境与生态。
本文将探讨颗粒物对大气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
首先,颗粒物对大气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首要的是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呼吸颗粒物污染的空气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并且与某些癌症的发展有关。
此外,颗粒物还会降低能见度,造成雾霾天气,严重时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颗粒物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颗粒物堆积在土壤和水体中,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污染,影响农作物产量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那么,如何有效防治颗粒物污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制定具体而合理的政策来控制和减少颗粒物排放。
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惩处违法排放行为,是减少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改善工业和交通尾气的处理技术也是关键。
通过使用先进的过滤系统和净化设备,能有效降低颗粒物排放,减少对大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此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燃煤造成的颗粒物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城市规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颗粒物污染。
一方面,加强城市绿化是解决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被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净化空气。
因此,增加绿地面积、植树造林,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改善了大气质量。
此外,合理规划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也能减少车辆尾气对大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通过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以及鼓励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能够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最后,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也是防治颗粒物污染的关键。
只有人人有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才能形成防治颗粒物污染的合力。
大气颗粒物来源与控制

大气颗粒物来源与控制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控制大气颗粒物排放成为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入手,探讨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如煤炭、石油等燃烧产生的颗粒物,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等。
工业排放的颗粒物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加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2. 交通尾气交通运输是大气颗粒物的另一大来源。
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燃烧汽油、柴油时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其中包含大量的颗粒物。
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交通尾气排放会加剧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生活燃烧生活燃烧也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生活中烧煤取暖、烧柴做饭等行为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排放。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清洁能源替代,生活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对当地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4. 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燃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排放,其中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不仅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加剧酸雨等环境问题。
二、大气颗粒物的控制措施1. 加强工业排放治理针对工业排放产生的大气颗粒物,应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
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等措施,减少工业排放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
同时,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促使企业提升环保意识,减少大气颗粒物排放。
2. 推进交通尾气治理针对交通尾气排放产生的大气颗粒物,应推进交通尾气治理工作。
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监管,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提升车辆排放标准,减少交通尾气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
同时,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尾气排放量。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摘要】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现状分析、防治现状和挑战以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通过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对环境和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尤其是细颗粒物对健康影响更甚。
提出了加强监测和控制大气颗粒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出行等防治对策。
结合当前形势,未来应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努力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希望未来研究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大气颗粒物的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污染、环境、健康、来源、组成、现状、防治、挑战、对策、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如灰尘、烟尘等,它们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以及自然过程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
颗粒物不仅会导致能见度下降,影响风景和城市形象,还会对植物、土壤和水体造成损害。
大气颗粒物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深入研究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组成、影响以及防治对策,对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对策,从而为减少大气颗粒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大气颗粒物来源与组成、影响、现状和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我国PM2.5的现状与防治对策

我国PM2.5的现状与防治对策我国PM2.5的现状与防治对策近年来,我国的空气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颗粒物污染物中的PM2.5的关注程度更高。
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它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等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污染物。
本文将对我国PM2.5的现状进行描述,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PM2.5的现状。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PM2.5浓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2013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一度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这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为危险。
那么,我国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首先,政府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
只有准确了解PM2.5的来源和分布情况,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一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罚款和刑事执法,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我们应推广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
发展燃煤电力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但同时也是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减少依赖燃煤发电。
此外,对于高污染排放的企业,应要求其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再次,应加强交通尾气的控制。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尾气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车辆尾气的监管力度,推广和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此外,也应限制老旧车辆的使用,并提高车辆排放标准。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通过广泛的宣传,让人们了解PM2.5对健康的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应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教导学生如何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总之,我国PM2.5污染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产业的繁荣昌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它们的排放量日益增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采取更加科学的、更加全面的技术手段,以期望能够更加彻底地解决空气质量问题。
关键词: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预防;治理措施引言: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对周边一系列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
颗粒物污染主要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一些具有微小特征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呈现出各种形式,如固体、液体等。
在整个颗粒物中,更常见的包括烟雾、灰尘等。
在分析研究了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形成机制后,可以确定大气颗粒物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级颗粒物和二级颗粒物。
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现象日益严重。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妥善处理,将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1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产生的危害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颗粒污染物对人体造成的最大危害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损害。
由于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颗粒污染物,这些颗粒物在呼吸过程中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由于这些颗粒本身的强粘附性,它们也会在人体鼻腔或肺部等呼吸系统中长期沉积,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器官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一系列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甚至器官癌症。
1.2对环境的影响污染颗粒物的存在不仅会给人类带来健康的影响,而且还会严重破坏环境,从而给自然界的生物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威胁。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它们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大气的平衡,使得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氧分和养分。
例如,随着pm2m的浓度上升,它们的悬浮液和悬浮固体的含量都会显著提高,从而阻碍空气的清洁和净化。
此外,这种情况还会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能力的减少,从而严重损害它们的健康。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工业排放。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细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并随风传播,进而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有害颗粒物的排放。
其次,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导致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排放的尾气中的颗粒物也相应增加。
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引导民众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生物质燃烧也是造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物质燃烧包括农作物秸秆、柴油和木材等物质的燃烧过程,其排放的颗粒物含量较高。
为了防止生物质燃烧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应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动农民使用现代化的生物燃气设备,减少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颗粒物。
另外,大气颗粒物污染还与建筑施工和城市扬尘有很大关系。
在建筑施工中,土地开垦和建筑材料的加工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此外,城市道路的扬尘也会加重大气颗粒物污染。
为了减少这方面的污染,应采取科学施工和有效管理的措施,如覆盖土壤、喷洒抑尘剂、洗扫道路等,以减少大气颗粒物的排放。
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对策,除了减少污染源和改善排放技术之外,提高大气清洁技术也是关键。
通过监测和分析大气颗粒物的种类和浓度,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此外,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使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中来。
综上所述,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只有形成合力,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健康和环境,遏制大气颗粒物污染带来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2016年度研究生试题一、请简述中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
(10分)答:大气颗粒物指除气体之外的所有包含在大气中的物质,包括所有各种各样的固体或液体气溶胶。
其中有固体的烟尘、灰尘、烟雾, 以及液体的云雾和雾滴。
粒径的分布大到200微米,小到0.1微米。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烟尘和粉尘排放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2004 年的环境状况报告显示,46.8%的城市颗粒物浓度超过二级标准; 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山西、内蒙、辽宁、河南、湖南和四川。
在监测的城市中,2004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占38.6%, 而1999年这一数字只有33.1%,但全国总排放近年处于波动状态,没有得到明显的遏制。
总的来说, 随着300多个城市中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逐年增加,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对于我国城市而言污染源主要为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居民燃煤污染。
另外, 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速增多和市政建设等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请简述当前中国PM2.5的来源及其防治技术与对策。
(20分)答:1.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厂、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PM10 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PM2.5 则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燃煤燃烧产生的烟尘、挥发性有机物等。
公交车站、交通枢纽、地下隧道、繁华路段、街边烧烤、露天餐馆等,PM2.5 的浓度较高;室内 PM2.5 则广泛存在于吸烟产生的烟雾、空调系统和打印机产生的粉尘。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彭应登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雾霾天等特定气象条件下,极容易转化成二次颗粒物,也是PM2.5重要来源。
2.常用的除尘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离子技术、静电集尘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等等。
1)吸附技术。
吸附技术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捕获颗粒污染物,用于气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更显着。
选用空气净化活性炭,通过深度活化和独特的孔径调节工艺,使活性炭有丰富的孔,且孔的大小略大于有毒气体,比表面积大于1300 m2/g,对于苯,甲醛,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具有高效能吸附能力,可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及有害恶臭物质,进而达到降低污染、净化空气的目的。
活性炭属于被动净化材料,其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必须依靠空气作为媒介,但室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差,活性炭在短时间内难以捕捉到离它距离较远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因此与空气净化器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2)负离子技术。
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可吸附带正离子的悬浮颗粒物,中和沉降,可使空气得到净化,降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但其净化效率过低,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净化空气。
3)静电集尘技术。
利用高压静电吸附的原理,通过高压静电形成的电场磁力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减少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具有净化效率高,除去的悬浮颗粒物的粒径范围宽等优点,但存在高压放电引发安全隐患以及容易产生臭氧等问题。
4)HEPA高效过滤技术。
HEPA高效过滤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悬浮颗粒物净化技术,其滤网的标准由美国能源部设定,对粒径在0.3 μm的粒子,过滤效果约为99.99%以上。
通常使用的高效滤网可达到99.99%的拦截效率。
具有技术成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存在更换滤网成本高、风机要求高等问题。
3.一要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积极推进使用清洁能源。
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优化工业布局。
二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在重点区域实施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禁止新建、扩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
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三要深化污染减排。
推进电力行业和钢铁、石化等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治理。
加快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加强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
四要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
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
五要加强协同防控。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极端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防范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是改乘公共交通,少开车。
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驾车人自身,尤其是堵车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时。
最好少开车,特别是堵车时,最好熄火,并且尽量少开车窗。
二是严禁焚烧垃圾和秸秆。
焚烧垃圾和秸秆,是许多人认为的最便捷的处理方式,但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陷入毒雾之中。
三是降低室内温度。
我国北方,供暖主要是依靠燃煤。
燃煤不仅会产生二氧化硫,还会排放大量的烟尘,增加大气中PM2.5 的浓度。
所以最好能控制室内温度,减少燃煤数量。
四是选用 KN95口罩。
普通口罩的过滤效率并不好,我国早就明令禁止纱布口罩用作防尘口罩。
KN95 口罩是指在NaCl 颗粒物的浓度为不超过 200 mg/m3、计数中位径(CMD)为(0.075±0.020μm、粒度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 1.86的试验条件下,过滤效率大于等于 95.0%的口罩。
KN95 口罩虽然不能完全防止PM2.5 的入侵,但能减轻燃煤粉尘、水泥粉尘、酸雾和微生物的危害。
五是室内预防。
不吸烟,并远离二手烟;雾霾天气少开窗;室内种点花花草草;使用空气净化对PM2.5也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三、大气颗粒物PM10、PM2.5、PM1.0和PM0.1的定义?它们分别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并在呼吸系统的哪些部位或器官沉积?若在大气中漂浮,这些颗粒物的漂浮时间和漂浮距离分别在什么范围?(20分)答:(1)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PM2.5,又称细颗粒物、细粒、细颗粒,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1.0 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超细颗粒物;PM0.1,又称超细颗粒物,指当量粒径小于0.1μm。
PM0.1是纳米级超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00纳米)。
(2)10微米以上:鼻腔;2.5~10微米:咽喉、气管; 0.1~2.5微米:气管支气管; 0.1微米以下:肺泡、血管。
(3)PM10:局地和区域范围;PM2.5:区域和大陆范围;PM1.0:全球范围PM0.1:全球范围。
四、最新的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GB30950-2012)对PM10和PM2.5在一类和二类地区的限定值分别是多少?新国标对PM10和PM2.5的年平均值和日平均值(或24小时平均值)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是什么?(20分)答:1、PM10在一类地区限定值为年平均40μg/m3,24小时平均50μg/m3;在二类地区限定值为年平均70μg/m3,24小时平均150μg/m3。
PM2.5在一类地区限定值为年平均15μg/m3,24小时平均35μg/m3;在二类地区限定值为年平均35μg/m3,24小时平均75μg/m3。
2、最低要求年平均: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二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日平均值:每日至少有 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五、综合分析题(30分)今对某大气环境进行颗粒物采样,经分析发现有以下特征:(1)粒度仪检测发现颗粒粒度多集中于1.0~5.0微米;(2)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颗粒有团聚现象,每个颗粒一般由3个以上小粒子松散地团聚在一起形成。
(3)元素分析发现颗粒主要由Fe、Si、Al、S、O等元素。
请问这种颗粒属于什么样的大气颗粒物(假设分析表征过程对颗粒物的形态无影响),并请说明原因或理由:A)PM10 or PM2.5 or PM1.0;B)一次颗粒物or 二次颗粒物;C)人为源or 自然源;D)有机气溶胶or 无机气溶胶;E)干沉降可能性大or 湿沉降可能性大;F)若经湿沉降,对酸雨的形成(1)有贡献;(2)无贡献;G)这种颗粒能否进入人体肺部?(1)能;(2)不能。
H)可能的影响区域大概在什么范围?(1)城市范围(数公里范围);(2)区域范围(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3)大陆范围(数百公里至数万公里);(4)全球范围(数十万公里以上)答:A.PM2.5;B.一次颗粒物; C.人为源自然源都有可能; D.无机气溶胶; E.湿沉降可能性更大; F.有贡献; G.能; H.大陆范围。
原因A. PM10: 粒径范围在10μm或以下的细悬浮微粒;PM2.5: 粒径范围在2.5μm 或以下的细悬浮微粒;PM1.0:粒径范围在1.0μm或以下的细悬浮微粒。
该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5.0微米,与PM2.5的定义范围重叠最大,所以应为PM2.5。
B.一次颗粒物:可起因于地面扬尘(风吹灰尘),和地壳土壤的成分很相似。
本题中叙述元素分析发现颗粒主要有Fe、Si、Al、S、O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是土壤的构成元素,因此该题目中的颗粒与一次颗粒物的叙述相似,判定为一次颗粒物。
C.该题目中的颗粒分析应来自土壤,这些颗粒可能由在人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沙尘或自然过程中大风扬起的地面沙尘,因此该颗粒物可能由人为源产生,也可能有自然源产生。
D.该颗粒的主要构成元素中无C存在,因此应为无机气溶胶。
E.该题目中的颗粒来自土壤,只有直径大于10μm时才可能以干沉降中的干落尘方式降落,因此此题目中的颗粒应该以湿尘降的方式降落。
F.湿沉降的两种方式云中洗脱和云下洗脱均会伴随降雨,该颗粒中含有S元素极有可能形成酸性成分(如SO2),进入雨滴后使其酸化形成酸性降雨。
G.该颗粒应为PM2.5,所以能够进入肺部。
H.该颗粒为PM2.5,所以能在大陆范围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