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三章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856c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6.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适时适度合理地进行阶段性检测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时也不例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条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③芽和幼叶储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④去除成熟叶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 )A.aB.bC.cD.d4.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 ppm~6 ppm之间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5.(2011•郑州)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6.某实验小组是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5f04e10661ed9ad51f3f1.png)
高中生物必修3 全册习题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及比例⎩⎪⎨⎪⎧ :约占2/3:约占1/32.内环境。
(1)概念: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组成及关系:(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点拨:(1)血浆不同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因而血浆仅是血液的液体组成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尿道等虽位于人体内,但它们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所以,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在体内暂存,不属于体液。
答案:1.(2)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2.(1)细胞外液 (2)①血浆 ②淋巴 (3)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异同。
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类似于海水。
答案:1.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2.蛋白质3.盐溶液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_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______ 越高越少越小______(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2.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
(2)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7e45f53169a4517623a305.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岀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02、CO?、血红蛋白都是内坏境的组成成分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是内环境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血液、血红蛋白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屮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答案]c[解析]人体的某些液体如消化道中的液体、胆汁、泪液、汗液等属于外界环境,不能称为细胞外液。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屮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解析]胃和耳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而病人点滴的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C[解析]组织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产生和维持,同时它们的正常代谢又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
由于内环境中有很多成分,只要有一种物质的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稳态就会遭到破坏,A、B、D三项只是有可能成立,但不是必然结果。
5.下列有关人体内坏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寒冷时出现寒战现象不属于内坏境稳态失调[答案]B6.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答案]c[解析]小肠内的消化液属人体的外分泌物,膀胱腔内的尿液是人体的一种排泄物,它们与肺泡腔内的气体都属外环境中的物质。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7211d0af45b307e9719709.png)
第一、二、三章练习题肉酸痛的物质是 ( )A.碳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胃酸一、选择题 10.人在发热时食欲差的最根根源因是 ( )1.以部下于人体内环境的构成成分的是 ( ) A.胃不可以实时排空 B.摄取食品未消化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 O2 和葡萄糖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克制消化酶的分泌③葡萄糖、 CO2 和胰岛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1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表示图。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③ B.③④A.某人长久摄取蛋白质过少,会惹起 C 液增添C.①② D.②④B.2 构造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2.以下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损坏直接惹起的 ( )C.A 液成分与 B 液、C 液成分对比,含蛋白质许多①血友病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症D.A 液中的 O2 浓度比 C 液中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 A 和运动神经元 B,那么当 A 接受刺激后,喜悦的传导方向是 ( ) 3.以下列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表示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A 的树突→ B 的轴突 B.B 的轴突→ A 的轴突A.①、③都一定经过消化系统才能达成C.B 的轴突→ A 的胞体 D.A 的轴突→ B 的树突B.人体的体液包含内环境和细胞外液13.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 )C.细胞与内环境互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A.所产生的激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互换B.所产生的激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4.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互换的正确关系C.受刺激部位膜外的电势很快降落是( )D.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势很快降落14.如图表示一个反射弧的构造,就此图剖析下边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直接刺激肌肉能够惹起其喜悦缩短,但不可以在 g、f、e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皮肤惹起肌肉缩短时,可在 e、f、g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假定 g 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 f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假定 f 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15.突触前神经元开释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喜悦,当达成一次喜悦传达后,该种递质立刻被分解。
高三生物必修三—第一章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生物必修三—第一章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29182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3)一、非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血浆及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及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血浆及组织液的Cl-D.组织液及淋巴的Na+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O2的浓度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O2、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CO2、Na+C.蛋白酶、Ca2+、血红蛋白、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及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6.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D.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7.(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是细胞及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8.血浆中Na+和Cl-起的作用是()A.维持体温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C.维持血浆的渗透压D.维持血浆的黏稠度9.(2012·山东聊城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一组是()①抗体②激素③糖原④呼吸氧化酶⑤染色体⑥胰淀粉酶⑦无机盐A.①②③⑥B.②④⑥⑦C.①②⑤⑦D.①②⑦10.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血浆渗透压主要及无机盐离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B.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C.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发生较大的变化D.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出现抽筋1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及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1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及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1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B.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对血浆的酸碱度起缓冲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18.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生物必修三_各章节训练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_各章节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57fa6358fafab069dc0253.png)
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一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2 B.2 C.3 D.6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B. 5 C.6 D.10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A、NaCl——HClB、NaHCO3——H2CO3C、NaOH——HClD、NaHCO3 ——NaCl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增大B.减小C.不变D.趋于酸性二、非选题1.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8183f3767f5acfa0c7cd50.png)
、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③葡萄糖、C02和胰岛素 A .①③ C .①②三章练习题( ) ②血红蛋白、 02和葡萄糖 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 B .③④ D .②④ 2 .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 ( ) ①血友病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 .是()严―—■ {Jh _ :吶孙鼻环堆-4 ■■" ■ ■ q b肉酸痛的物质是()A .碳酸B .乳酸10.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胃不能及时排空 C .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1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 C 液增加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 . A 液成分与B 液、C 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 液中的02浓度比C 液中高 C .二氧化碳 D .胃酸B .摄入食物未消化 D .抑制消化酶的分泌12 .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 A 和运动神经元B ,则当A 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 . A 的树突T B 的轴突 C . B 的轴突T A 的胞体13 .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A .所产生的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 .所产生的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 .受刺激部位膜外的电势很快下降D .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势很快下降B . B 的轴突T A 的轴突D . A 的轴突T B 的树突 ( )5 .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 A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C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血除 纽织液严』细胞内液 A. 懈巴血浆=袒机被严』细胞内液 IL 冬 /淋巴G. 1L俎怨娥F 、细她内肅血旅纽级液细胞内液D. 、/ 脾巴 02的浓度依次为( ) 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14 .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 g 、f 、e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 .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 e 、f 、g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 若g 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 若f 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1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 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生物必修三前三章月考试题、答题卡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前三章月考试题、答题卡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7b63212af90242a895e587.png)
必修三前三章月考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
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2.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
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3.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4.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5.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6.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7.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不确定8.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B.(2)(3)(5)(7)C.(2)(3)(5)(6)(7)D.(2)(3)(5)(6)9.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10.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12.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13.将柳树枝条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a、b两端分别长出芽和根,如图甲所示。
(完整版)生物必修三1-2章月考试题汇总
![(完整版)生物必修三1-2章月考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378a2b1844769eae109ed6c.png)
2016-2017学年度惠水民族中学第一次月考卷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人体体液中占总量百分比最大的和在物质交换过程中最活跃的组成成分分别是 A. 血浆、淋巴 B .组织液、血浆 C.细胞内液、组织液 D .细胞内液、血浆2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下列疾病不是由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改变 引起的是() A.小腿抽搐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 .尿毒症 D .组织水肿3 •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 在37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不受神经调节4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 K +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T 消化系统T A T ①T ②T 组织细 胞C. 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6 .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你推测最可 能的原因是()A.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B.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C. 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递质的酶D. 突触小体能够释放相应的递质 7.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 —:'一V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 ,甲、 乙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I 感受器 2.传人神绘 1神腔巾枢 4.传出神翌5一敷血孫B. 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 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 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 B. 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8.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A. W区B . V 区C . S 区D . H 区9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是当前公认的维持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B.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外排)的方式释放,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D. 系统性红斑狼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0 .一个16个月大的女孩生长速度比正常人慢得多.进一步检测发现,她的甲状腺明显肿大,面部表情冷淡.与大多数正常同龄小孩相比(不考虑个体差异)()A. 她的呼吸频率较低B. 她的血浆pH明显偏低C. 她能和正常同龄小孩一样行走D. 她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11.当呼吸道粘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17b5e74dd88d0d232d46a75.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选题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B.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C.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D.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2.下列有关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3.下列所述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血糖的平衡B.水盐的平衡C.血红蛋白的平衡D.温度的平衡4.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5。
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伤员,保持内环境的稳态能加大生存机会,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机制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
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A.复合氨基酸B.葡萄糖和维生素C.无机盐D.血浆蛋白7.如图为恒温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请据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①3中的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至少需要经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②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氧气浓度最高的是4 ③正常情况下图中的2不能穿过1进入5 ④3液成分与5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⑤如果该动物的肾小球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5中液体增多A.上述说法都不正确B.只有一种说法正确C.有2种说法正确D. 3种说法正确8.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是( )A.血浆中的Na+和Cl﹣B.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C.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D.胃腺分泌的胃酸9.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10。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3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3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93309c3186bceb19e8bba4.png)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一级生物科试题1、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的部位依次是 ( )A.均为下丘脑 B.均为垂体 C.下丘脑、垂体 D.垂体、下丘脑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C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4摄水量增加○5减少尿的排出3、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是:( )A.糖原B. 氨基酸C. 血糖D. 脂肪4、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6、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体数目是()A.2B.4C.8D.17、与分裂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分裂中期的细胞内()A.DNA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不变B.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C.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增加一倍D.DNA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8、根据右图所示,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甲→甲B.乙→甲C.甲→乙D.乙→乙9、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特征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B、核膜消失,核仁结构逐渐消失解体C、中心体复制D、形成纺锤体10.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答案:B11.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A 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答案:B1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答案:D13.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类和食盐后,其体内不.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是()A.尿中盐增多,糖无增多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C.糖大量进入细胞并被利用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答案:D14.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答案:A1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及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三章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及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三章月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3b2045ef7ba0d4b733b8e.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节: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必修三生物月考试卷答案
![必修三生物月考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76f552af1ffc4ffe47ac8d.png)
宁冈中学高二下月考三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淋巴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2.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A.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 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3.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直接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4.人在感染一次天花后,终生“永志不忘”。
若再有天花病毒侵入时,一般能在病毒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
这是因为()A.体液中终生保留着针对天花病毒的抗体B.针对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可伴随人一生C.针对天花病毒的效应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D.吞噬细胞可随时“吞食”入侵的天花病毒5.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B.植物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C.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相同D.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越强6.右图所示,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直立生长,乙不弯曲,丙向右弯D.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7.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D.下丘脑既可以调节血糖升高,又可以调节血糖降低8.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A.①②③B.①③③C.③①② D.①①②9.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A.含有丰富的抗体B.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D.含有某些抗原类物质10.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11.下列有关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种群的最大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C.K值的大小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D.K值是固定不变的12.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13.下图(一)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 月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 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2979491eb91a37f1115c95.png)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月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 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7.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9.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10.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D. 内分泌调节1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12.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15.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三月考测试卷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 、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C 、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 、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2.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处理甲图中的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B .处理乙图中的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 .aB .bC .cD .d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素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a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a表示抗原决定簇,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正确的是()①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②A、B、C点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对根、芽、茎的最适浓度③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④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7、图中曲线分别表示:A图表示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B图表示温度与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C图表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水稻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D图表示环境温度与动物耗O2量的关系。
不正确的图是()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细胞核中DNA含量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相对稳定9.红细胞和肝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浆D.血浆和组织液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C.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2.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主要中枢在下丘脑13.如图中,甲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 CO2, O2 B. H2O , Na+ [来源:学C. C6H12O6,CO2 D.血红蛋白, 胃蛋白酶15.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16.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17.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18.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19.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20.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21.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
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乙液较利于雌花的形成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D.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22.右图是一平放的活植物根尖,另将2个琼脂块A、B置于如图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生长素浓度:A.>B ,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B 、生长素浓度:A.<B ,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C 、生长素浓度:A.=B ,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D 、生长素浓度:A.<B ,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23.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B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D .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2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B .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 .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D .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25.如图显示一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生长反应的实验装置,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
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哪种情况较可能是其生长状况 ( )A .引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B .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C .地心引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D .地心引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2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 涂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2,4—D 浓度超过25 mg /L ,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 .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 .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 .2,4—D 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 /L27.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 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关于DNA 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 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B .导入人体的DNA 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C .DNA 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D .DNA 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28.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B .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 .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 .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2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 .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 的基因C .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 .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30..图A 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 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的信号分子①是神经递质,它通过③血液的运输.与②受体结合,作用到靶细胞B 、若①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激酶激活的功能是肝糖原分解C 、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是甲状腺激素二、简答题(共40分)31.(15分)下图为血糖代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CO2+H2O+E(1)当体内G过多时分泌增多,使G进入A合成,进入合成肌糖元,进入组织细胞进行④和⑤。
同时还抑制②和,从而使G浓度降到正常水平,但G的浓度不会降到低于正常水平,因为在调节过程中存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