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19讲(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长大了我想做什么?—职业理想初探索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长大了我想做什么?—职业理想初探索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长大了我想做什么?—职业理想初探索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长大了我想做什么?—职业理想初探索【课程目标】1. 了解职业的概念和职业的种类。

2. 思考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理想,并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3. 告诉学生如何通过教育和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2. 职业类图书3. 活动用纸、铅笔、彩笔【教学过程】1. 引言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小时候时想成为什么,然后问他们如果长大成年人,他们还有什么职业梦想。

2. 探索职业的概念展示一个PPT的职业类图表,介绍不同类型的职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职业,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3. 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理想让学生完成活动用纸上的洛克职业兴趣测试,并且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测试成果以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理想。

4. 探索职业规划的意义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规划职业是重要的”,让他们了解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职业选择、培养所需的技能和经验、并制定实现职业目标的计划。

5. 总结让学生回答问题:“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关于职业和职业规划的知识?”然后概括今天的教学课程。

提醒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职业兴趣测试表。

提示:把听到的每项活动用A、B、C等来标号。

如果你愿意做这项工作,请在它前面的空格中打一个“X”。

在所有的项目上都作答之后,在下面的小格中将所选的数字加起来,汇总总价值。

A - 喜欢接受挑战,充满创造性,对解决难题有强烈的兴趣。

B - 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在与情感相关的领域中工作。

C - 喜欢帮助他人,具有同情心并有愿望帮助教导他人。

D - 喜欢与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接触工作。

对于语言和交流具有强烈的兴趣。

E - 喜欢运动和体育活动。

有很好的协调能力,能够与他人配合。

我的测试结果是:A——B——C——D——E——2. 职业种类分类表A类B类C类D类E类3. 职业和职业规划的意义表职业的概念职业的种类职业兴趣和理想规划职业的重要4. Wordles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创作一个关于职业的Wordle,然后分享和展示他们的作品。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3讲)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3讲)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3讲)第一篇: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3讲)第一节儿童青少年治疗工作概述一、治疗性社会工作的内涵(一)定义: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失调的社会功能。

这里的治疗性指的是当青少年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之后,由社工实施服务和帮助。

(二)主要内容: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为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提供保护服务;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安全保护、收容及安置服务;为不良青少年提供心理情绪辅导、行为纠正服务;为犯罪青少年及过失青少年提供矫正服务。

(三)主要服务对象: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儿童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孤儿、流动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儿童、犯罪或过失青少年、偏差青少年儿童以及被情绪问题困扰的青少年儿童等。

二、儿童青少年治疗性社会工作的原则(一)服务性与非赢利性秉承了社会工作为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服务的功能以及助人的原则,用在这种类型的儿童青少年服务中,既要最大程度、想尽一切办法地发掘他们自身潜在的能量去适应社会生活,又不把服务商业化,将赢利做为服务目的。

(二)发展性儿童青少年治疗性社会工作虽以治疗行为为主,但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三)工作方法的科学化这点还是针对工作者的技术来说的。

在面对不同对象、不同问题需求的时候,方法要灵活多变、综合使用各种技术,尽量提高服务实际效果。

这其实是要求同学们平时可以多给自己积累一些知识,即使不做社工,也可以作为自身的一种知识储备。

(四)遵守平等化、尊重案主、案主自决、保密等工作原则。

这些原则是必须的,接纳、个别化、非评判等原则是必须的,作为这个专业的每一个成员,骨子里就要具备这些东西,这叫一个人的专业素养。

比如我们同样开展团队工作,你们会发现经管等专业的手法会比我们专业犀利,我们会顾及很多东西,我个人觉得更具备人文关怀。

第二节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儿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

家庭是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

社会实践初中教材第十九节课教学方案

社会实践初中教材第十九节课教学方案

社会实践初中教材第十九节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其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其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社会实践初中教材第十九节课内容。

2. 教具:投影仪、实物图片、案例分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社会实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了解和参与的欲望。

2. 学习与探究(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注重课文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和概念的解释和理解。

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社会实践不仅是为了了解社会,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 实践操作(4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们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例如社区服务、参观博物馆、走访企业等。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收获,帮助他们认识到社会实践的价值和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能力目标3. 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1. 教材2. 教具- 教学过程1. 导入2. 学习与探究3. 实践操作4. 总结归纳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PPT课件



儿童小组工作的要求——
(1)活动安排要新颖有趣,符合儿童特点,但要注意安全; (2)利用示范来说明活动的安排和小组规则; (3)避免空泛的道理和讲述过于复杂与抽象的问题; (4)工作者应具有亲切和蔼的态度和亲和的沟通能力。 (5)工作者应给儿童平起平作的感觉。
21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25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与家庭关系恶劣或离家出走的青少年; 辍学或有可能辍学的青少年; 流离或流浪的青少年; 经常于街角玩耍的青少年; 帮派少年。
26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的目标 提升社会功能(重点——保护服务):解决成长中 的适应困难;提供社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安排 就学或复学;满足需要;填补服务空白;提供个人 指引或支持;鼓励发挥个人潜能;改变不合理的社 会制度及政策 预防犯罪行为(重点——矫治教育):教导法律及 社会责任;改变负向认知及价值观;改变不良行为; 回归社会传统制度;促进对家庭学校及社会方面的 角色有更好的态度;情绪或心理辅导;协助脱离帮 派组织;协助处理人际关系。

30
一、儿童虐待
主要工作层面包括: 受虐待儿童的处遇。缓和虐待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 响。虐待造成的心理影响包括:焦虑、无法自我缓 解所发生的躯体症状、攻击性行为,以及人际关系 方面的问题等。主要对策:认知行为疗法、结构性 小组工作、非结构性小组工作。 施暴者的处遇。仅靠监禁收效甚微,一般配合其他 辅导工作,如压力管理技巧强化儿童管理技巧、学 习沟通技术、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另外小组工作, 如匿名父母互助活动等,也很有效。

33
二、家庭寄养

19,20课安全教案

19,20课安全教案

第20讲小学生权益的法律救济教学目标:情感1.知道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是未成年人温暖的家2.通过学习,不光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权益,还要知道有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应该怎么办,怎么获得救济。

教学重点:逐步增强和提高儿童用法律获得自救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学到一些自护的法律知识和本领。

教学难点:如何获得法律救济。

课前准备:了解本校本班有没有儿童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及面对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对待处理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沿着法律之路走出困境——小学生权益的法律救济二、了解相关的保护机构1、听故事,思考:后妈是怎么对待星星的?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我们去哪里寻求保护呢?(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街道、教育管理部门设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三、案例分析1、组内四人自主合作学习,分析讨论:(1)小英是怎么对待小英的?(2)学校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3)他们对得对吗?为什么?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英,你会怎么去做?(四)法博士(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有权向有关部门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爸爸替洋洋打官司》自读《爸爸替洋洋打官司》,爸爸是好样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六)讨论会1、你从我们的生活中或电视中看到过哪些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吗?2、你能给大家讲一则小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吗?(七)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中,不仅要知道国家法律给未成年人规定了哪些权利,还要知道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怎么办,怎么获得法律救济,保护自己的生命。

第19课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其意义。

2、知道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应有权益不受侵犯。

3、再遇到坏人时,能够处理好机智与勇敢的关系,真正做到保护自己。

精品部编版二下心理健康教案《19做个讲公德的孩子》

精品部编版二下心理健康教案《19做个讲公德的孩子》

第十九课做个讲公德的孩子一、活动目标:认知: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行为: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二、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做点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

让祖国以我们为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个讲公德的孩子”。

板书课题。

(二)、读故事,明白道理一天,赵君和同事在公园游玩,期间他去公厕如厕。

在男厕所门外赵君遇见一焦急彷徨的女士,正在赵君纳闷之际,那位焦急的女士礼貌地请求赵君帮她一个忙————到男厕所里面看看她七岁的儿子解手好了没有。

因为她那七岁的儿子已经进厕所一个多小时了,到现在还没出来。

赵君进厕所时,见一满脸稚气的小男孩正满头大汗、焦急却又不乏认真地在“研究”那些“高级”的冲便器按钮——他试图把自己产生的粪便给冲掉!赵君一边帮他冲厕所一边问:小朋友,你呆在厕所里这么久没出去,是一直在想把厕所冲干净吗?小男孩答:是。

赵君无语,又问:你是小孩,用不来冲具不冲没关系的,大人们看到会替你冲刷的。

小男孩又答: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大人和小孩都是要做好的。

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的体会。

1、什么叫社会公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叫社会公德。

)2、社会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3、思考:以下的事你可看见过?这样的事你是否做过?4、为什么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呢?请大家进行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是搞好经济建设的保证是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反映5.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能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否则,又会怎样呢?播放幻灯片《四幅图》,结合图请学生谈谈看法。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个人利益的。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第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一)培养学生结合自身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青少年的特点,并针对这一群体开展实务工作。

(二)掌握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点,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本章的重点是儿童与青少年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以及青少年福利内容和过程的基本知识。

(二)本章的难点主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界定、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节青少年的定义[学生讨论]:青少年是什么?范围?定义?年龄?[教师分析]:(1)告知本次课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主要内容:青少年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向性。

学习目的: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将来在实务过程中可以更好更有针对性地为该群体服务。

(2)引入本次课任务,并提出要求任务:掌握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点。

1、生理特征:人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高峰期。

第一次成长发育高峰期是在胎儿期至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次则是在青春发育期,大约从12到14岁开始,17到19岁结束。

主要表现在性激素分泌量开始增多,第二性征出现并发育,男性体格高大,肌肉发达,体表常有多而密的汗毛,长胡须,喉头突出,嗓音低沉等等。

在女性则表现为:骨盆宽大,乳腺发达,由于皮下脂肪多而显得体态丰满,嗓音细润等等。

(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列举一至二件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发生变化后印象深刻的事。

)2、心理特征: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青少年包括青春期和青年期。

青春期心理冲突主要是自我认同和角色的混乱,而青年期则是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其主要发展的结果是忠贞和爱。

比如我们在青春期时总会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很多事都喜欢自己拿主意,不喜欢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但其实自己的能力又很有限,很多事其实单凭自己都解决不了,于是总是处在挣扎和妥协当中,也有人开始叛逆,但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对自己的认同和整合。

而到青年期则渴望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如拍拖、结婚,有的人因为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两个时期的任务,所以引发了很多问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职业大观园:培养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发展潜力引言:小学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中的职业大观园课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

一、教学目标通过职业大观园课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1.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拓宽自己的就业视野;2.认识到每个职业的重要性和贡献;3.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4.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建议。

二、教学内容1. 职业认知: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不同职业的分类及其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对职业的尊重和兴趣。

2. 职业体验:安排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职业体验活动,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例如,安排学生在班级中担任不同职位,模拟职业实践,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工厂、医院、银行等职业场所。

3. 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要求,帮助他们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价值观,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梳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景再现法: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模拟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增强对职业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医生、老师、农民等不同职业的角色。

2.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介绍职业的视频和音频素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职业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并与相关职业人士进行交流,提升对职业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讨论,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职业大观园|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职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不同职业,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对各种职业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职业认知:介绍不同职业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

2. 职业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访谈、调查等)了解职业信息。

3. 职业规划: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初步规划。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职业信息手册等。

2. 学具:笔记本、调查问卷、访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职业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职业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职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3. 职业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访谈、调查等)了解职业信息,让他们对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4. 职业规划: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板书设计1. 职业大观园2. 副探索职业,规划未来3. 内容:职业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规划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职业进行深入调查,并完成一份职业调查报告。

2. 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职业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行小组汇报。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了初步的规划。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际的职业案例,让学生对职业有更直观的了解。

此教案共约2000字,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第19课《家庭之舟》 教学设计

第19课《家庭之舟》 教学设计

第19课《家庭之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 掌握相关的中文词汇和表达;
- 发展学生的说、读、写和听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家庭的构成和角色分工;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3. 家庭重要的价值观和传统。

教学步骤
导入(10分钟)
- 通过引导问题,让学生思考:“家庭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 引发学生兴趣,准备进入主题。

主体(30分钟)
1. 给学生播放一个关于家庭的视频素材。

2. 学生小组讨论视频中的问题,分享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拓展(15分钟)
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与家庭相关的中文词汇和表达。

2. 学生进行配对活动,尝试使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来描述家庭成
员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3. 学生互相演示并相互评价对方的描述是否准确。

教师进行指
导和纠正。

实践(20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场景。

2. 每个小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他们选定的家庭场景。

3.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

总结(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学到的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 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和反思。

资源准备
- 家庭关系视频素材;
- 家庭相关的中文词汇和表达;
- 学生分组材料。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PPT学习教案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PPT学习教案
《发展心理学》,David R.Shaffer & Katherine Kipp著,邹泓等译
第2页/共68页
读书不是为了要辩驳,也不是要盲 目信从,更不是为了寻找谈资和讨 论的话题,而是为了去权衡和思考。
——培根论读书
第3页/共68页
二、本课的上课形式
课堂讲授 课外实践 课堂讨论
第4页/共68页
第37页/共68页
3 人本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罗杰斯 罗杰斯的人性观:
➢ 人是理性的,能够对自己负责, 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促进自我 的成长
➢ 人是值得信任,也可以合作,懂 得尊重他人,能够对别人产生同 感的了解,能第发38页/共展68页亲密的人际关 系
3 人本主义理论
人的责任 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动的构建者,小
第14页/共68页
二、儿童青少年社会工 作概念
广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的方方 面面,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青 少年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 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它的工作对象指向所有青少年,工作内 容包括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 娱乐、社区、家庭服务、职业辅导介绍、 婚姻服务、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面。
第12页/共68页
二、儿童青少年社会工 作概念
儿童社会工作是面向所有儿童的社会工 作
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 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 康地发展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的手段
第13页/共68页
二、儿童青少年社会工 作概念
青少年社会工作:
➢ 狭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 工作,或者称为消极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它是以全体青少年,特别是发展方向上有 偏差、发展道路上有障碍的青少年为自己 的工作对象,通过多种服务手段和方法, 帮助青少年矫治、纠正发展方向上的偏差, 清除它们在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以促进青 少年全面和健康成长。

19课教案

19课教案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作者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2、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课。

1、板题。

2、导课。

面对同一首小诗,巴迪父母的态度完全不同,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

一、体会母亲的爱。

1、母亲读完诗,是什么反应?画出母亲的表现,体会。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重点体会母亲的心情,抓住人物神情、语言、动作体会;读出母亲兴奋、自豪的心情。

)2、母亲的赞扬带给巴迪怎样的感受?画出巴迪的表现,体会。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重点体会“腼腆”和“得意扬扬”的样子;读好句子。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重点体会“迫不及待”,感受巴迪此时的自豪与信心)3、小结:是什么让腼腆的孩子充满信心?(板书:母亲鼓励——充满信心)二、体会父亲的爱1、父亲看过诗后,有什么反应?画出父亲当时的表现,体会。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重点体会“糟糕透了”,抓住人物语言、动作体会父亲的心情;读出失望、气愤。

)2、小结:以你对父亲的了解看,他这样评价孩子是为什么?(板书:父亲严格)三、对两种不同形式爱的理解1、读15自然段,找出巴迪理解父亲的描写。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抓住“不得不承认”体会巴迪的理解及对他的影响。

板书:——认真修改)四、感受巴迪的成就,体会成长的力量。

1、简介巴迪后来的成就。

儿童社会工作 ppt课件

儿童社会工作  ppt课件
人的三维属性(全人观:生理、心理、社 会)
优势视角(和问题导向并存)
增能视角(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环境中 存在障碍, 觉醒服务对象的权利、能力意识)
PPT课件
3
3、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PPT课件
4
4、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介入策略 形式
内容
介入系统 微观、中观、个人、家庭、群体、组织、
宏观
社区、社会政策和文化
介入行动 直接介入 间接介入
对服务对象所做的工作 改变环境的工作
PPT课件
5
5、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类型
具体方法
模式
直接方法
个案工作方法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认知 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理性情绪 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小组工作
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发 展模式
发展性:人格基本成形 依恋性:生存/情感依恋 可塑性:社会环境/抚养环 境影响心理成长
需要 生存(家庭/社会/社会政策) 发展(学习知识技能) 受保护(健康成长/合法权益) 爱(情感) 游戏(快乐/身体成长/与人相处) 社会化(负责任-有独立行为能 力)
探索性:保护性控制 模仿性:控制示范行为 行为
社会倡导
影P响PT课社件 会政策或文化
6
内容
一、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PPT课件
7
需要
特点
服务对象
主要方法
主要内容
PPT课件
8
注意
儿童
青少年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PPT课件
9
儿童、青少年、学校社会工作实务范围

青少年社会工作-总教案

青少年社会工作-总教案

(一)生涯发展辅导的主要内容
1. 生涯规划即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学习如 何规划人生。 2. 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及有 关职业与生涯发展方面的资料 3. 合理选择的作出。经过比较后作出适当和 合理的选择 4. 自身潜能的开发。协助个人适应快速变迁 的社会与职业环境,考虑比较灵活和弹性 的方伴关系密切。青少年对 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 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 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 老师 5、认知改变。进入了抽象思维阶段,已懂得 试验、假设、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 用理论来推向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 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 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 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 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 的提高
二、心理即认知辅导
(一)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特点 1. 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在幼稚与成熟尺度上 有大幅度的徘徊 2. 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在不断认 识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 的统一 3. 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他们对原先的 道德标准即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作重新的评 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 个稳定的体系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 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动机需求、兴 趣爱好,社会工作者充分运用专业的理论、 方法和技巧,以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克服 克服困难,恢复功能和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 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特点
◆正直青年
◆问题青年
◆文化叛逆青年
◆政治偏激青年
二 为什么要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
◆讨论:为什么要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
微观上看:个人发展的需要 宏观上看:社会发展的需要

19课三个小伙伴公开课教学设计

19课三个小伙伴公开课教学设计

语文“快乐互助”新授课教学模式课题19 三个小伙伴课型新授课课时 2学习内容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进一步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3、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背诵课文。

策略、方法“快乐互助”教学模式、师友自主、互助、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及课堂学习单批注交流感知直接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三个小伙伴。

(强调伙伴二字:左窄右宽)理解“伙伴”的意思吗?一、交流感知1、师友互助,复习生字词。

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轻声。

2、师友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一同上山栽树。

1、师友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展开互助学习,学友要充分表达自己意2、师友展示,教师点拨。

见。

研读共品过渡:瞧,三个小伙伴也来了。

二、研读共品师友自主朗读2-5自然段,然后交流: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第一个困难:我能读好这段话——)(我会背)1、师友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学习情况。

2、师友展示,教师即时点拨、引导。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会表达。

巩固拓展三、巩固拓展1、演一演四人小组合作,试着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比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

(1、读好语气 2、做好动作)2、师友互助,学习生字把巴拉先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再按笔顺图书空,最后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师友交流,尝试角色朗读。

2、师友展示,教师及时点拨。

教师注意背诵方法的指导及写作方法的渗透。

总结提高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学会了读?背?写?我懂得了我在有进步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19 三个小伙伴一同挖树坑运肥料浇水齐心协力团结合作。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4讲)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4讲)

第三节孤儿一、了解我国孤儿的现状2005年4—7月份,在民政部的邀请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儿童保护中心的调查组参与组织了中国首次全国性孤儿登记排查。

对孤儿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

根据全国31个省统计所得到的资料来看,当时我国处于18周岁以下,父母均死亡以及在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共有57.4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四三。

在2011年重新进行统计时,人数上升到了71.2万,5年时间增加了24%。

以青海、西藏、新疆、宁夏以及广西、贵州、云南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孤儿占人口比例高于其它地区。

新疆、广西、河南、安徽、湖北、云南等地疾病致孤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可能与艾滋病局部流行有一定关系。

农村户口的孤儿占总数的86.3%,城市户口的孤儿占13.7%。

从年龄上看,我国孤儿绝大部分集中在6到15岁的年龄组。

在这个年龄之前和之后的孤儿比重都大大小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从原因上看,我国城乡地区不同年龄孤儿致孤的原因有明显差异。

城市地区孤儿致孤的首要原因是遗弃等其他原因,尤其是女婴,并且0-3岁的遗弃儿童比例最高;其次是疾病病故;排在第三位的是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孤儿所占比重非常低。

遗弃就成为城市孤儿致孤的最重要原因。

在农村地区,父母因为疾病病故是首要原因,第二是意外事故,第三才是遭到遗弃,排在最后一位的是自然灾害。

二、孤儿的概念我们书上说的,父母亲均不在位,不在位有很多种情况。

这里的孤儿并不仅仅是无父无母的孩子,而是从更大的范围进行界定,具体符合以下情况:第一、父母双亡;第二、父母中一方由于疾病、死亡、服刑、改嫁、离婚等原因导致缺位,另一方迫于生存压力(经济压力、身体疾病、精神疾病),无法独自承担起照料孩子的重任;第三、被亲生父母抛弃,查找不到亲生父母或者领养人死亡,事实上无人照料的孩子;第四、父母健在,因为残疾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缺少经济来源,处于极度贫困,无力承担孩子的生活、教育费用。

第五、父母离异,事实上均未承担起抚养义务。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16讲(教案)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16讲(教案)

授课班次与时间:课题名称:第五章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一)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福利和福利政策的基本理论、发展轨迹,了解国际儿童与青少年福利和福利政策状况。

二、教学知识点: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定义、发展轨迹、政策取向和内容。

三、教学重点: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政策内容。

四、教学难点: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政策取向。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多媒体课件。

说明:一、教案还应包含教具、幻灯、电化教学(若使用)使用手段的说明;新课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二、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三、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他内容书写右边四、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主要内容】第一节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概述一、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定义(一)狭义的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由特定形态的机构向特殊的儿童群体提供的一种特定的服务。

服务的提供者有限而且是特定的,福利的享有者是特定的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并不是社会中的全体儿童青少年成员。

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在内容和数量上也很有限。

也就是说服务对象主要是指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青少年,服务功能则相应地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

此类福利属于残补性取向,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儿童青少年福利。

这种福利在青少年福利发展的初级阶段比较常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就形成了广义的儿童青少年福利。

(二)广义的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是面向社会中的每一个儿童青少年,旨在促进每个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的全面的福利服务。

此类服务里面服务对象就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处于不利境地,需要帮助的儿童青少年,而是社会中所有的儿童青少年。

这类福利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福利服务的提供者也不再是社会或者政府中特定的一些部门。

我们可以说这类服务具有发展取向,是一种制度性的儿童青少年福利。

也是儿童青少年服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9到21个月的社会领域教案

19到21个月的社会领域教案

19到21个月的社会领域教案敬启者,我很高兴成为您的教案专家,并为您提供有关19到21个月儿童在社会领域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在这一年龄段,幼儿开始与周围的人和周围环境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发展出自己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技巧。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追求,并且对家庭和托儿所等社区环境中的规则和例行程序有了更好的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为您撰写了一份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社会交往技巧”为主题的教案。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一个教案示例:主题: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社会交往技巧目标:1. 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2. 促进幼儿在团体活动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3. 培养幼儿的友善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材料:1. 图片或绘本,描绘幼儿与他人共享的场景,例如一对孩子分享一段葡萄。

2. 玩具或其他资源,供幼儿在交互活动中分享和合作使用。

活动:1. 活动引导(5分钟):- 展示一张图片或读一本绘本,描述幼儿如何与他人分享。

-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感受,例如他们与其他孩子分享食物或玩具的经历。

2. 分享和合作游戏(15分钟):- 提供一些玩具或其他资源,鼓励幼儿与其他孩子分享和合作使用。

- 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需求,例如鼓励他们主动将玩具递给需要的孩子。

- 对于幼儿的积极分享和合作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3. 游戏后讨论(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分享和合作游戏的经历,讨论他们如何感受并体验到互相帮助和互动的重要性。

- 提问幼儿如何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满足感。

4. 创建幼儿共同活动规则(10分钟):- 引导幼儿参与制定一些适用于他们的共同活动规则,例如轮流玩玩具、等待自己的机会等。

- 提醒幼儿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和提醒。

评估:- 观察幼儿在分享和合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与他人互动的表现。

- 记录幼儿积极参与交互活动的频率和方式。

如果您需要更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请随时告诉我。

期待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帮助!祝好,教案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班次与时间:课题名称:第七章倡导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二、教学知识点:三、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多媒体课件。

说明:一、教案还应包含教具、幻灯、电化教学(若使用)使用手段的说明;新课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二、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三、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他内容书写右边四、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主要内容】第一节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概述本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学习: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概述、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过程、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内容、我国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

第一节儿童青少年倡导性工作概述一、儿童青少年倡导性工作的内涵倡导是积极地支持某项事业,并尝试取得他人的支持,号召大家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

张仪合纵连衡、洋务运动倡导者李鸿章、民主与科学、美国女权运动倡导海报倡导工作自古以来就存在,都是在某些社会场合中担当起辩士的角色,为案主搜集证据、进行辩护,使裁判者能够做出公正裁决,使案主得到政府的支持。

只不过不同时代的倡导方法在形式上不同。

倡导工作的变迁:从封建社会的谏官到现代社会的政治家、律师、社会工作者等。

倡导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英美等西方工作引入社会工作领域。

在国外,倡导工作主要是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概念,代人发言,保障当事人的利益。

倡导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起或作为他们的代表抵制或者增进一个有目的的行为、决策、事业,来影响那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形成更加合理的观念,采取更加公平、公正的行为方式,以达到为案主争取权益的目的,并通过改进社会政策、社会规范、社会制度来保护和促进这些权益。

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的内涵:对象:儿童青少年;内容:主要包括推动有关儿童青少年的立法、在儿童青少年问题上为政府提供资讯和建议、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推动儿童青少年教育、监督和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儿童青少年创造娱乐休闲的各种条件、促进家庭建设、退订儿童青少年发展、推动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参与、保护儿童青少年权益、面向全社会代表、宣传儿童青少年等。

前提:儿童青少年的弱势地位。

同成年人相比,由于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在身体、心理、知识、技能及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与儿童青少年群体内部其他同龄人相比,由于残贫困、失依等原因使部分个体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这些原因的制约,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遇到障碍,无法正常表达观点和主张,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维护。

需要外部力量帮助他们主张其权利、表达观点、主张诉求。

强调增强儿童青少年自身权能,激发儿童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

儿童倡导工作的两种出发点和工作取向:社会功能取向和以儿童青少年为本的取向。

社会功能取向重视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要求、规范,倡导他们积极适应社会规范的要求,强调儿童青少年群体对社会的归属和儿童的共性。

以儿童青少年为本的取向更重视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重视其个别化和个性化。

两种取向的价值诉求都是为了通过多种形式去增强儿童青少年福利。

二、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倡导者、案主、对象系统和资源系统(一)倡导者代表儿童青少年权益,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需要的资源,促使相关社会政策改变的社会工作者。

从广义上理解为一种角色,可以是从事具体工作的工作者个体,也可以是以集体或法人的名义代表和维护儿童青少年,承担相关责任的组织、机构、社区、团体等。

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

正式的倡导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教育背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巧提供服务,以倡导工作为主要目标的组织或者工作人员。

非正式的倡导者可以是父母、亲戚、社工、志愿者、老师、朋友、同龄人等。

(二)案主倡导工作的服务对象,也称当事人、受助者,儿童青少年。

可以是具体的某个儿童或青少年个体,也可以是相应的群体或者组织。

从案主提出服务要求的主动性上,可以分为主动的案主和外展的案主。

主动的案主是指儿童青少年自己意识到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某些权利受到侵害,从而主动提出或者求助倡导者代其提出主张、要求;外展的案主是指倡导者通过研究或者主动接触,发现社会上存在的忽视、侵害儿童青少年权益的现象,而儿童青少年自身由于认识水平等的制约对此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合适的途径表达出来,此时倡导者主动开展倡导工作,为之进行相关服务。

案主类型判断: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工,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

这引起你的思考:隔代教育现象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和社会发展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进而想进行干预。

民工子弟回原籍高考问题少年儿童兴趣不能自主现象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工介入。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力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

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

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成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

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

班主任要求社工为小亮提供服务。

(三)对象系统为了达到倡导目标所需要施加影响和谋求改变的系统。

目标系统与案主系统相同(儿童青少年对自身的需要和权利没有明确的认识,或者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倡导工作需要帮助儿童青少年觉醒,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需求)和不统一(对儿童青少年生活环境中的相关人、系统或者政策作为目标,施加影响,进行改变,达到保护儿童权益、服务发展的目的)组织未按劳动法履行相关义务时,员工认为这很正常,无动于衷。

儿童青少年在家中无参与决策权,说话不管用,处于被动听话地位。

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的两个最主要的对象是儿童观、青少年观的形成(特定观念、特定性为)和儿童青少年政策的制定、执行。

(四)资源系统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网络中能够取得物质和精神支持的社会系统。

平斯克和米纳汉划分:非正式或自然的资源系统(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能够提供物质、精神帮助,具体的服务、资源的);正式资源系统(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直接向成员提供资源助其与各种社会系统打交道);社会性资源系统(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满足短期或者特别需要的机构)两个系统儿童青少年资源系统(倡导工作的主要目标,没有权利去拥有某些社会资源,或有权利享有,但因为自己没有认识到和其他一些原因而没有或无法使用相应资源,资源缺乏,处于弱势地位)倡导者资源系统(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即已经使用的社会资源和可能发生联系,进一步工作可能需要使用的资源)(五)倡导者与案主的关系是倡导工作的核心关系:代理者、代表者;带动者、协助者;增权者;媒介三、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目标核心任务和根本目标: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

倡导工作与一般发展性儿童青少年工作的区别:作用于对发展有影响的因素,为具体发展工作提供支持;着眼于成长的社会环境、资源系统,而不是能力培养、能力建设。

四、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准则第二节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过程(由同学举例,一起来做一倡导工作的完整过程)倡导工作五阶段:识别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计划;介入;评估总结。

第三节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内容一、儿童青少年社会政策倡导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运用社会政策对国民收入再分配,是保障儿童青少年基本权利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最重要的基本手段。

因此,在倡导工作中,最突出的内容集中在特定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改进,倡导才通过各种方法,将案主的主张传达给决策者,并促进政策的变化。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1985年定为“国际青年年”。

1985年国际青年年在全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主题:参与、发展、和平。

号召各会员国为青年人口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促进青年发展和青年间的和平相处而努力。

此后十年间,很多文件和会议都涉及儿童青少年处境及政策内容。

1996年,联合国第50届会议决议,通过《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标志着善于儿童青少年明确而具体的国际政策正式出台。

在这一倡导下,很多新兴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各自儿童青少年政策发展。

目前,以政府政策形式,特别是有关福利,服务的政策应对儿童青少年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潮流,政策基本立场是:通过向儿童青少年提供各方面的广泛福利服务,包括教育、就业、环境、健康、经济安全、特殊群体照顾与服务等方面,来促进他们更充分地参与社会、分享社会进步成果,并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贡献潜能。

由于社会政策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分配,对儿童青少年权益有直接具体的影响,因此推动包括儿童青少年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政策、教育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健康政策、司法保护政策在内的政策体系的发展成为倡导工作最重要紧迫的内容。

二、儿童青少年权利倡导权利保护是倡导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一项善于儿童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倡导性规定,其中一些基本原则和精神被许多国家融入立法当中。

生存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参与的权利。

三、儿童青少年社区倡导社区工作不直接解决个人与家庭的社会问题,是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通过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来解决社会问题。

属倡导性工作范畴。

如倡导科学用眼、健康生活方式等。

社区工作的目标:组织、教育、服务是根本原则。

促进全面参与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则。

社区工作的过程:建立关系、调查研究(社区类型、儿童青少年所面对的问题、社区可用资源,方法同社会调查大致相同)、制订计划、介入、成效评估。

第四节我国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一、推动儿童青少年立法法律法规不仅是儿童青少年相关权利实现的保障,更是社会工作者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行为时的标准和依据。

台湾地区推动政府立法方面的经验介绍。

“青少年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实施细则、儿童及青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性侵害犯罪防制法、少年事件处理法、少年事件处理法实施细则、少年及儿童管训事件执行办法、预防少年儿童犯罪方案、国民中小学中途辍学学生追踪辅导工作实施计划。

大陆青少年立法情况:1989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专门小组成立。

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起,成为未成年人法律的电重要组成部分。

立法目标:法律内容体系的建设(法律界定和司法保护、教育权、健康权、劳动就业权、福利服务、社会保障)、法律类型体系的建设(宏观基本法、具体制约执法过程的执行法,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法律法规执行层面即推动法律法规执行推动执行机制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