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科举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科举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

090822113

杜昊骐

摘要: 1905 年科举制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由此引发了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和价值观的变革, 造成了士绅阶层对清政府的离心力, 松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新学的兴起带来的不仅是科学与技术, 更是民主与革命。清政府失去了整合社会基础的功能, 造成整个社会长时间广泛地趋于动荡不宁。学堂学生的革命化倾向和新军的

崛起, 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关键词: 科举制; 新学堂; 离心力; 辛亥革命

正文:

以科举选士为导向的传统教育考试制度, 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 到晚清时已危机重重。由于传统教育以科举为目的, 科举考试文章以八股为主要形式, 八股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 四书五经以儒家经典和封建伦理纲常为标准的模式长期不变, 科举考试的弊端日益加深, 不能培养实用的新式人才, 无法完成历史赋予的新的任务。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 1901 年8 月清廷下诏废除八股, 1905 年9 月又正式停止科举。晚清政府试图通过变革科举制来重塑王朝的精神动力, 巩固臣民对它的忠心, 以增强自己应对危难时局的能力。然而, 让清政府没有想到, 新政策的推出不仅没有让大清王朝复兴, 反而造成了传统士绅对政府的离心力和学堂学生思想的革命性转变, 从而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最终引发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

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动荡和近代化的潮流, 使传统教育和科举制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显得与新的社会形势格格不入, 已经不能承担起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的使命了, 改革势在必行。对旧的教育形成第一次大的冲击是洋务运动。1862 年8 月20 日, 弈讠斤奏请开设同文馆, 招收八旗少年入馆学习英文。他说: “取进之途一经推广, 必有奇技异能之士出乎其中, 华人之智巧聪明不在西人之下。”同文馆的设立, 培养了第一批中国的翻译人才。随着形势的发展, 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相继设立。在创办军用、民用工业的过程中, 洋务派认识到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纷纷上奏请求设立新学科或新学校。郑观应在其《考试》中论述了成立学校的重要性, 认为设置格致、化学、电学、矿学等, 是“当今最急务”。虽然洋务教育还不是完全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 但不可否认,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打破了科举人才一统天下的局面, 起了开社会风气的功效, 使中国有了语言、军事、电报、铁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 改变了东亚国际体系的格局, 更改变了晚清士人的思想地图。当时众多有识者逐渐明确认识到中国教育的落后是国家衰败最重要的原因。因而, 改革传统教育就成了维新变法的中心, 而改革传统教育的焦点又在于改革八股制。人们将指责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八股制, 指出是八股制造成了当今人才匮乏、国运衰微的局面。当时有人这样描述八股制下的文人: “读书人, 最不济;背时文, 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 谁知道做了欺人计! 三句承题, 两句破题, 摇头摆尾, 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三通、四史, 是何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李瑞芬奏请朝廷希望用推广学校的办法来培养人才, 达到抵御外辱的目的, “臣闻国于天地, 必有于立, 言人才之多寡, 系国家之强弱也”。维新派认为“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废科举。”明确提出了废除科举,讲新学。严复在谈到科举制时也说: “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然则变将何先? 曰: 莫亟于废八股。非八股非自能害国也, 害在使天下无才。”科举制已严重阻碍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科举一日不废, 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国家无救时之人才, 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1898 年维新变法中, 光绪帝上谕说: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 尤应首先举办”,京师大学堂从而得以设立。同时改各省大小书院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 改策论、废八股等一系列科举改革。虽然变法最后因为慈禧太后的干涉而失败, 但京师大学堂却得以保留。这表明彻底改革科举制已为时不远。

1900 年北京再度沦陷后, 国难愈深, 生灵涂炭, 中国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清廷的统治处于更为艰难的时期, 局势更为紧迫。《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本

已脆弱到崩溃边缘的清王朝又受到一次致命的打击, 中国几乎处于亡国的境地。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的日俄战争, 极大地刺激了晚清士人, 他们认为日本对俄国的胜利, 是宪政对专制的胜利, 是改革对保守的胜利。在这次战争中, 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几为外人视而不见, 国家之衰弱、无能和危机已经到了极点。于是, 张之洞、袁世凯等封疆大吏, 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迫不及待地联名奏疏请立停科举。在形势的逼迫下, 在国内众多有识者的强烈要求下、呼吁下, 清政府正式发布上谕废除科举令。至此, 在中国历史上绵延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寿终正寝了。

二、

科举制度废除以后, 束缚新教育发展的枷锁被打碎了。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教育内容得到更新,新式学堂得以广泛建立。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下, 科举取士系于八股文, 考生想要高中就必须掌握儒家的四书五经, 很少有机会涉及自然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科举的废除, 使得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随之传入中国, 自然科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堂的必修课程之一。这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认知空间。学堂随着废科举而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 到1909 年在长江流域各省中, 学堂最多的四川有10 661 多所, 最少数的安徽也有865 所学堂。随着新式学堂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设立, 学生群体也迅速壮大。仅拿湖北省为例, 学生数量从废科举前1904 年的15 000余人发展到1907 年的56 671 人, 增加了近四倍。学堂学生继承和发扬了忧国忧民的传统美德, 随着对外界的了解, 其社会责任感也大大增强。科举制的废除促使了考试重心的转移和考试内容的变革, 新式教育开始流行。昔日儒学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随着学堂的普遍设立而被打破。以近代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科学为代表的“新学”逐渐为国人所看重。在新的学校考试制度的导向下, 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与政治取向发生潜在的变化。皇帝和儒家学说不再是人生价值的核心; “学而优则仕”已不是读书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和“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早已成为过去。旧秩序腐败黑暗的压抑和外部世界发达强盛的刺激, 使之充满叛逆者的反抗批判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便成为新式教育下莘莘学子的精神支柱, 这让他们内心充满着自豪和责任感。学生们先是由于学堂的事情, 奋起反抗学校当局, 导致学潮迭起。随着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和爱国运动的高涨, 他们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 投入到社会的各种运动中, 斗争矛头转向清政府。以致有人哀叹道: “朝廷振兴学堂, 未见其益, 先受其损。”这正是对当时社会情形的真实写照。

三、

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扫清障碍, 但也给旧时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文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自“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以来, 历代统治者以孔子“仁政”与“友爱”的招牌来管理他的臣民。这种舆论导向要求全体臣民程, 特别是文化阶层对自己“天人合一”正统地位的认可和支持。不管是各级政府行政官员,还是在野的文人群体, 他们的思想能否和统治者保持一致,对朝廷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从实际情况看, 文化阶层也愿意呼应当朝统治者。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氛围, 所接受的伦理教育, 所养成的价值观念告诉他们,朝廷以儒家学说为门面的意识形态与自己所接受的理论传统是并行不悖的。况且科举制使应试文人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学而优则仕”的成就动机, 了却自己光宗耀祖和跻身上层社会的愿望, 所以他们比其他阶层更愿意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朝廷的长治久安结合在一起。因此, 科举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晚清政府调节与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