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科举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尖锐的产物,是十分腐朽的清政府没有能力领导国内变革、没有能力继续引领中国前进、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的结果。
首先,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订立后,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利用清政府作为其统治中国工具。
因为利益关系,列强在华矛盾进一步激化,结果1904—19 05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日俄战争。
这是两个列强争夺我国东北领土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将辽河以东划为战场,自守局外中立。
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俄国,双方订立《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我国旅顺、大连租借地及相关权利转让日本,沙俄势力退到东三省北部。
我国东北被日本和俄国瓜分了。
这期间,英国于1903—1904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定《拉萨条约》,阴谋分裂中国领土,而沙俄也想出兵控制西藏,我国边疆危机又一次显现。
20世纪初,列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经济上主要是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投资,加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1895-1913年18年间,各国在中国开设的资本在1 0万元以上的厂矿136家,投资总额达10315.3万元,为甲午战争前50多年间外国投资总额的13倍多。
列强在华争夺铁路、矿山等利权,开设银行,榨取巨额利润,干预地方行政,基本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操纵中国的军事和政治。
列强还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学校、办报刊和吸引留学生等办法,推行文化侵略,进行奴化教育,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
其次,清政府已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另一政治原因。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学号:09313242 姓名:吴威其实,对于辛亥革命起因的问题史学界早就开始研究讨论了,无论是中国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甚至是海外学者都有瞩目的研究成果。
他们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虽然有部分的偶然性,但其爆发是大量历史因素累积起来的共同结果。
其中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这里我想着重总结有关思想及政治因素的论述,至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接下里我会仔细阐述。
一、引起辛亥革命的思想因素一场革命的发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基础,各种思潮推动了并诱导了革命的发生。
辛亥革命前出现了的大量社会思潮,包括反清排满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国粹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思想因素为其中的三个内容。
1、反满排满思想。
对此研究较好的有刘大年的《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他更多的从阶级利益方面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认为“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直接目标,具有浓厚的反满民族斗争色彩······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是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1高明和高燕军的《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2赞同并延续了刘大年的观点,将反满与阶级斗争进行联系。
钟珍维的《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3、钟卓安的《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4和张振铎的《论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反满革命思想》5则都从当时危亡的民族局势来分析,反满思想的提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使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的目的。
2、民主共和思想。
郑克强在其《略论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一文中认为“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先进性和实践性”6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力的。
美国学者沙培德在《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7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情况的新视角。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期间,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启了现代化改革的序幕。
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视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本文将探讨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宣告封建帝制的瓦解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瓦解。
在革命过程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近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清帝退位后,宣布建立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王朝国家转变为一个民主共和国家。
这个重大转变为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道路,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革命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辛亥革命在推翻统治者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革命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社会的思想较为保守,尊崇传统价值观念,对西方的现代化思想知之甚少。
然而,辛亥革命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并吸收了西方的民主、自由和平等思想,进而提出了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的方案。
这种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思想,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铺平了道路。
三、废除科举制度,推动教育进步辛亥革命对中国教育体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长期存在,阻碍了人才的选拔和教育的进步。
辛亥革命后,新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推行了新的教育改革政策。
这项举措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为后来的维新运动和教育改革提供了基础。
四、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农民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结构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旧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农民是最底层的阶级,生活贫困,受到歧视和剥削。
辛亥革命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变革,给予了农民更多的权益保障和改良政策,逐渐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此外,辛亥革命也极大地鼓舞了农民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农民争取利益的斗争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崛起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革命后,中国被国际社会认可为一个独立国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频考点之四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频考点之四——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日俄战争——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计算机考研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
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
《来源: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红宝书考点巧解》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
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该部分内容为重点,需要考生掌握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或者社会历史条件(即以下三个小标题的内容),尤其注意多项选择题。
教育学考研辅导【模拟单选】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清政府却宣称()A.预备立宪B.实行新政C.局外中立D.支持俄国【答案】C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清末“新政”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红宝书考点巧解》。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宣布实行“新政”,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科举革废与辛亥革命
主思想 , 击封 建 专 制制 度 , 蒙宣 传 产 生 了广 泛 抨 启 的影 响 , 大革命 的爆发 准备 了条 件 。拿破仑 之 所 为
以会说 “ 革命 是思 想家 的业 绩” 就是 因为 他看 到 大 , 了启 蒙 宣传 的威 力 。 ∞
收 稿 日期 2 1 — 40 0 20 — 2
化 、 育等 各方 面都 产生 过重 要 的影响 。就 教育 而 教 言 , 国元年 以后 的 中 国教 育 有 着 明 显 的新 气 象 、 民
世 纪最初 1 O年 中国的启 蒙宣 传也是 辛亥 革命 的先
导, 而在开 启 民智 、 及 西学方 面 , 普 改革 后 的科举 考
新 风 尚。探 讨辛亥 革命 与 近代 中 国教育 的关 系 , 学 者 多从辛 亥 革命 以后 的教 育着 手 , 革命 对教 育 的 谈 影 响 , 少涉 及 清末 教 育 改 革 对辛 亥革 命 的影 响 。 较
心 退居 边缘 , 对政 府 的 向 心 力 大 大 降低 , 分人 走 向行 伍 , 部 直接 间接 地 对 辛 亥革 命 的 发 生 起 到
影响。
关键 词
科举 改革 ; 科举 ;辛 亥革命 废
法 国启 蒙运 动是 法 国大 革命 之 肇 因 , 同样 ,O 2
辛 亥革 命 的发 生 对 近 代 中 国的 政 治 、 社会 、 文
制 的改革 与废 止对 辛 亥 革 命 的 发 生却 有 着 重 要 的
关 联 。本 文着 重论 述 过 去 很 少关 注 的清 末 科 举 革 新 与近 代启 蒙宣 传对 辛亥 革命 的思 想先 导 , 谈谈 并
早 在 戊 戌 变 法 时 , 有 为 在 光 绪 二 十 四 年 康
( 8 8年 ) 19 四月上 光 绪 皇 帝 《 废八 股 试 帖楷 法 试 请 士 改用策 论折 》 中便 提 出废 止 八 股 改试 策 论 , 改 而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之一。
这场革命的爆发使得中国逐渐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
这场革命的导火索是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略,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下降。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和武装斗争,最终推翻了清朝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封建帝制,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革命后的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校、推行新文化运动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的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
辛亥革命还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革命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建立宪政制度、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方向。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为中国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辛亥革命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革命后,中国社会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包括土地改革、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劳动法的实施等。
这些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方向。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开了一扇大门。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国逐渐走出了封建社会的困境,开始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虽然在这条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考试和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举制度也逐渐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被废除。
本文将从历史、社会、教育等角度来探讨科举制度的废除,并对废除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起源于北周时期。
后来,唐朝将科举制度完善,并继承了后世的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其选拔资格不仅仅是通过世袭和官僚的身份,而是通过考试来选择才能出众的人才。
它是中国古代士人世界的中心,因此也被视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之一。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然而,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言文和朝廷知识,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其次,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僵化,缺乏变通和适应性,容易被过时和陈旧的思想所束缚。
再次,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过于刻板,强调对考试内容的死背硬记,忽视了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例如,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过于狭窄,难以体现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科举制度的考官和出题人存在腐败、贿赂等问题,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公正选拔。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晚清时期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主张,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响应。
清末民初时期,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广泛的社会议题。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得到了政治权力,成功推动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开创性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废除科举制度打破了士人世界封闭的局面,开放了社会选拔的新渠道。
其次,废除科举制度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选拔标准。
再次,废除科举制度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意义,倡导了实用性教育,大力发展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废除科举制度后的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社会和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通关真知大演
二可以概括出其观点为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根 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该观点是片面的,其夸大了偶然事件 的作用。废除科举制仅仅是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其没有认识 到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1)特点:考试内容中西结合;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改 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戊戌变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 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
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 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 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 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 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3.(2017· 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士大夫将清王朝的“第二次繁
荣”称为“同治中兴”。同治中兴主要是指通过整肃士气和 经世致用来恢复传统秩序的种种努力所取得的成效。科举考 试再度举行,这些考试尽管还是采取考八股文的形式,但却 强调当时的现实问题。在官场内,更严厉地整肃纲纪,严惩 贪污腐败。与此同时,在对外事务中,殚精竭虑地保持与西 方列强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以便为国家提供重建和自强的 机会。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
材料二
没有 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 年很可能就不会
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 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 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 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 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 20 世纪中国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 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
初中历史知识清末废科举的两难:废了有麻烦,不废又不行素材
清末废科举的两难:废了有麻烦,不废又不行清末新政,还没有完成,就来了革命。
后来的中外史家将中国的辛亥革命视为“托克维尔假说”的最好例证:一个传统王朝,在改革过程中更容易引发革命。
而具体到当年的中国,最大的败笔,就是因为新政废科举。
综合史家之言,科举之废,导致王朝垮台,原因有二:其一,科举不仅是上升的阶梯,还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个纽带断了,王朝出现危机,士子们就不帮忙了;其二,科举之废,导致大批士人失业,投奔革命。
清朝科举纽带废科举的同时,通过新政的改革,士人与朝廷直接的联系纽带又多了一条没错,科举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
众多读书人通过进士、举人、生员,以及生员之外的众多参加过考试但没有考上的芸芸众生,构成了一个金字塔。
这个金字塔,就是引导士子归心朝廷热心功名的那个彀,即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那个彀。
说成是纽带,也不离谱。
但是,废科举之时,操办此事的诸公并没有意识到科举实际上是一个选官考试制度,而且是当成教育体制的,所以,取代科举的学堂制度,实际上是将大学毕业生视为进士,中学毕业生视为举人,而小学毕业生看成秀才的。
大批的士子涌入新学堂,未必是追求新知,实际上是在追求便宜的功名。
科举之废,到武昌起义不到6年,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士子的意中,武昌首义发生期间,这个纽带,并没有断掉,只是换了个样式。
况且,新政时期,由于新政的推行,士绅阶层与朝廷的联系实际上是加强,而非弱化了。
通过地方自治,士绅堂而皇之地有了制度性的管理地方事务的渠道。
而预备立宪过程中产生的咨议局和资政院,更是士绅和绅商们直接参与朝廷大政的场所。
在清朝历史上,士绅从来没有像新政时期那样,可以公开干预地方大员乃至朝廷的大政方针,抨击政府官员,决定政府预算。
所以,也可以说,在废科举的同时,通过新政的改革,士人与朝廷直接的联系纽带又多了一条。
退一万步说,科举不废,士人与朝廷的纽带不断,那么士人对朝廷就会一直忠诚下去,王朝就不会倒台。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长河中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相辅相成的同时,也相互对立,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台,清末新政又为辛亥革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阶级、社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武装力量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导火线。
同时,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有着不同的目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近代化发展以及封建帝制结束的速度。
一、对抗革命是清末新政推出的首要目的就清末新政而言,是清王朝主持的一场改革,较大的规模、涉及范围广等是其显著特征,清王朝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渐加重是该清末新政所处的时代背景。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处于平行状态,清末新政的出台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避免革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以“戊戌变法”为例,尽管并没有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人思想的解放,利于对抗革命的同时,加快近代化发展步伐。
辛亥革命是在革命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生产关系,推动我国近代化,而新政是在改革的作用下,科学转变生产关系,维护皇统的同时,不断推动我国近代化发展。
也就是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具有鲜明的一致性特征,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抗革命才是新政的根本所在,但组长革命也是新政的关键性功能。
二、清末新政全面推动近代化在清末新政作用下,清末经济逐渐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清末政治不断朝着“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在经济方面,清王朝以近代化方向为基点,出台了相关政策,农业、矿业、商业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工业改革方面,清王朝制定了奖励政策,来促進工业持续发展;在商业方面,清王朝颁发了一系列谕令,比如,奖励商业、保护商业;在教育方面,清王朝废除了构建的科举制,构建了全新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也就是说,在历史长河,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有着相同的作用,为全面推动近代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异曲同工1.经济改革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清末新政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司法制度等改革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经济改革便是其中之一。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 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 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也有人指出,正是清政府的颟顸与极端顽固,最后成就了辛亥革命的“激 进”。 孙中山认为,革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革下去。孙中山也想通过代价和破坏少些的改革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通过上书李鸿章而极度失望,意识到不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不进行一场民主革 命,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孙中山才被迫走上了革命道路。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也有人提出,清末废科举是一项过于极端的举措。科举的废除使 知识精英流落到社会,成为帕森斯所说的自由流动资源,他们不必再听命于朝廷,与朝廷的关系越来 越疏离。正是这种疏离关系与其他因素凑合在一起,爆发了突如其来的辛亥革命。 周锡瑞先生在《改良与革命》一书中指出,精英阶层在新政中捞足了好处,利益大大扩张,但新政带 来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却要让底层社会来承担。广大民众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他们普遍对新政不 满,逐渐形成了民间的革命力量。这也使革命的爆发成为历史的必然。
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会失去民心而迅速垮台而且对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作业
• • • • 星期三 7-8节 学号:134140454 姓名:董建宏 序号:120
辛亥革命为何爆发
辛亥革命为何爆发
辛亥革命爆发的偶然与必然 清政府在推出“皇族内阁”后不久,就宣布将各省原已准交商办的铁路干线一律 “收归国有”。不少地方展开了保路斗争,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清政府逮捕了领 导保路的绅商首领,并在成都开枪打死30余名手无寸铁的和平请愿者,从而成为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立宪派在绝望中宣称:“国内政治已无可为,政府已彰明较 著不要人民了,吾人欲救中国,舍革命无他法。”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 序》中认为:“每一个未被吸收到政治体系中的社会阶级都具有潜在的革命 性……挫败一个集团的要求并拒不给它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有可能迫使它变成 革命的集团。”“革命必定意味着许多集团都对现存秩序怀有不满情绪。革命是 社会‘多方面功能失调’的产物。”清政府拒不给立宪派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 使立宪派对现存秩序怀有不满情绪,并最终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科举制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
科举制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一、科举制被废除造成社会断裂,中国失去社会重心科举制为社会的上下流通提供了渠道,这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并不存在。
对中国人而言,哪怕是处于底层的贫苦放牛娃,只要能读书、愿意读书,就存在向上流动的可能,就能够通过科举进入上流社会。
科举制强大的流动功能,使宋代以后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从底层源源不断地吸纳人才,从而维持政治的稳定。
因此,科举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个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废除的直接动因是认为这套制度不再适合新式人才的培养需要。
但科举制被废除以后,清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精英选拔制度来代替它。
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也与此相关。
民国初年,开始有了国会议员选举,失去向上流通渠道的部分读书人把竞选议员视作新的“科举制”,把加入政党、当国会议员看成是做官,但这实际上并不具有科举制的功能。
科举制被废除造成了社会断裂,从此之后,中国的读书人和国家之间再也没有制度化的联系了,知识分子不再是国家精英,成了自由浮动的资源,被抛向了社会,到了军队、商业、金融、实业、媒体、出版业和学院。
也有一部分生存在社会正式结构的边缘和外围,成为国家的反叛者和造反者。
二、礼治缺乏制度性规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是礼治而非法治,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相信人。
法治不相信人,它拥有严格的制度设计,建立了超人格的制度化体系。
礼治却是建立在相信人的基础之上的,依赖于个人的德性,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以道德伦理为中心的礼治秩序。
它所缺乏的是宪政所必需的政道,即制度性、程序性的规定。
因此,在这个体系下,人就显得十分重要。
传统社会中,儒家士大夫强调教化和道德的表率风气,希望通过个体的道德表率来引导社会风气。
清朝末年,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一大批精英,造就了同治中兴的辉煌。
如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等都是这样的精英。
但在他们之后,士大夫阶层再也没有出现过优秀人物,这个阶层已经开始衰落了。
浅析科举制度的废除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 学院 甘会 闯
[ 摘  ̄]9 5 10 年在 中国延续 了近 10 年 的科 举制度废除 , 30 科举 制的废除促进 了思想解放和社会 阶级 的分化 , 掀起 了留学潮 , 并使得 大量的知识分子加入新 军, 向革命 , 走 对辛亥革命 的爆 发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 举制度 废除 辛亥革命 影 响 科 心力 , 但是他们 原有的威望 和影响还没 有马上消 失。如果要维 护其权 威和地位 , 他们 必须: 弓寻出路 , 因此士绅 阶层开始把 目光和精力投 向地 方, 借清政府 开办新 政之机 , 利用 他们 在社会上 的影 响和声望 , 直接 同 清朝 中央政 府分庭抗礼 。清末立宪运动 的高涨 及立 宪派势力的膨胀是 与士绅 阶层 背离中央政府的政治倾 向分不开 的。在 清末新政 中多数士 绅在 预备立 宪 中通 过选举进 入各级谘 议机关 。据张朋 园对全 国 2 省 1 谘议局 总数 14 名 议员 中 1 8 名身份的统计 , 63 28 有生员 功名 以上议员 占 二 、 举 制 度 产 生 的 废 除 科 8 . %。而据 贺跃 夫 的研究 , 91 3 有科 举 功名 背景 的议员 比例 比这 还要 如广东谘议局 9 名议 员几乎全部来 自士绅阶层 。科举废 除最初十 4 到了清代 晚期 , 中国社会面 临西方殖 民势 力人侵 和近代化 发展 的 高, 需要 的强大 压力 , 旧的儒学官僚 日益表现 出失措 和腐 朽。无数有 志之 年导致 的一个 直接结果就是清末各省谘议局议员几乎 全部来 自士绅阶 士强烈要求进 行社会变革 , 废除科举 , 光绪三 十一 年八月初 四(95 10 年 层 , 这时期士绅 权力达 到了一个顶点 。这些新兴 的士绅阶级他们 初步 9 2 , 月 日)清廷 接受袁世 凯等人的奏请 , 谕令立 即停 罢科举, 其诏文 ( 节 学会 了新的参与 政治的组织 形式—一组织 政党 , 懂得 运用报 刊这 种新 录) 如下: 的大众 传播媒介来 扩大 自己的影响 ; 由于他们许 多人 又是新 型工 商企 方今时 局多艰 , 储才为 急 。朝 廷 以近 日科举 每 习空文, 降明诏, 业家 , 屡 他们 有足够的财力来伸张 自己的政治 主张 。因此 , 绅士——立 新 以令 各省督 抚, 广设学 堂, 将俾 全国之人, 趋实学, 咸 以备任用, 意至 宪派 的政治倾 向 , 用 对清政府的存亡 至关重要 。但是 皇族 内阁的成立 , 使 为深厚 。前因管学大 臣等议 奏, 已准将乡试 、 会试 中额 分三科 逐减 。兹 得士 绅阶层对清政 府彻底失 望而转 向革命 , 甚至 于一小部分 士绅 因对 据该 督 等奏 称, 科举 不停, 民间 相率观望 , 欲推 广学 堂, 必先 停科举 等 清政府 失去 信心转 而直接投向革命 。例如在 以孙 中山为核心的领导集 语, 所陈不 为无见 。著 即 自丙午科 ( 三十二年 , 光绪 公元一 九 0 六年) 为 团中 , 黄兴 、 胡汉 民、 汪精 卫 、 陈炯 明等人 原来 都是 有举人 、 秀才 身份 始, 所有 乡试 、 会试一律停 止。其以前举 、 、 贡 生员, 分别 量以出路, 及其 的。1 1 年武 昌首义后 , 91 各省谘议 局纷纷组 织和平独立 , 绅权最终彻底 余各 条, 著照所请办 理『。在 中国延续 了 1 0 多年 的科举制度 正式 抛弃 了王权 , 均 【 l 】 30 为辛亥革命 的爆发减少 了阻力 。 废除 。 3 大量知识分子加入革命对辛亥革命爆发产生 了直接 的影 响。 、 三、 科举制废除对辛亥革命 的影响 科举制废 除后 , 断绝了延续了一千多年 的中国读 书人 的士路 , 迫使 1 科举制 的废 除是一 次思想解放 , 、 对辛亥 革命 的爆 发奠定 了思想 其不得 不另寻其 它的进身之路 , 与此 同时许多 旧式读 书人在原来科 举 基础 。科举 制度不仅决 定 了人们 的前途和命 运 , 而且 还左右 了当时的 制下所 享有 的特权 ( 如减免赋 税) 随之 消失 , 也 他们 的生活陷入窘境 , 为 人们 的教育 , 政治 , 文化和社 会各个方面 。因此它 的废 除也对社会的各 了生存 , 不得不从科举 的梦魇中回到现实 中来 , 而军人所享有 的优厚待 个方 面产生 了影响。 遇, 自然成 为这些人 另觅出路时的 , 等虑 于是条件好 的知识分 子或进学 () 1科举 制度 的废 除促进 了大量新式学堂 的出现 。 堂或 出国 留学 , 而大多数 的贫寒士 子则投 入了新军 。当时许多地 方 出 光绪 三十一年( 0 年) 1 5 科举之途 中断之后 , 9 新式教 育有 了长足的进 现 了旧式读书人充 军的热潮 , 许多 旧式 的知识分子在 生计的压迫 下加 展 , 国学 堂总数 的增长情 况是 : 10 全 “ 94年新式 学堂增 至 4 7 所 , 4 6 而到 入 了新军 , 于是在 这时候掀起 了秀才从军热 , 大批有文化 的知识分 子加 10 9 5年达到 87 所 。以后几 乎每年 增加 10 0多所 , 1 0 年 , 加 入 了清 末 的新 军 , 队 吸引 了越 来 越多 的社 会 精英 , 27 00 到 99 增 军 据陈 孝 芬 回忆 到 5 17 ; 9 1 所 在校 学生 总数 的增长 情况 是 :9 5年 以前最 多不过 2 8 “ 9 5 10 5, 10 年与其 同人湖北 新军马 队 l 标 之 9 人 中 , 1 6 竞有 2 个 廪生 ,4 O 2 个 83 ( 7 人 不含军 事 , 教会学 堂)1 0 年达 到 1 04,8 人 ,9 9 达到 1 ,9 7 ,2 9 8 10 年 , 秀才 ” 。这 些军 官士兵有 一定 文化知识 , 清廷失 望 , 对 容易 接受新 思 8 , 3 ,4 人 1 1 年 ,3 ,8 人 , 加上未经 申报立案的 想 , 在军 队这个特 殊的环境中 , 他们能接触和 了解西方 资本 主义国家的 公私 军事学堂 以及教会所 办学校 的学生 , 估计 到辛亥 年问国 内学 生数 自由民主思想 , 为了辛 亥革 命的支持者或倾 向着 , 成 在革命成 为武 昌起 在 3 0 人左右 , 乎是 10 年 的 1 倍 。科举制 的废止真正推动 了 中 义主力 , 0万 几 95 2 新军 中的相 当部分一 步步 由清王 朝的武装变 为起义 的革命 武 国教育近代化 的进程 , 在人们思想解放过程 中所起 的作用是 巨大 的。 这 装 , 开 了新军 政治性兵变 的序幕 ; 1 年 2 , 揭 1 0 9 月 广州新军 发动庚戌 起 () 2 科举制度 的废 除 , 进了西方科技和民主思想 的传播 。 促 义, 再一次显示 了反叛新军 的革命 力量 ;9 1 l 月 1 1 1 年 O 0日, 由工程第 八 新 式学堂 的种 类也大 大改观 , 学堂的学生 的知识结 构也发生 了翻 营革命党人打 响的起 义第 一枪 , 揭开了新军发难辛亥 的序幕 , 革命 派与 天覆 地 的变 化 , 在当 时还专 门设 立 了专 门的学堂 , 比如 军事 、 矿物 、 铁 新军联合取 得武 昌首 成功后 , 省新军纷纷起 义 , 中 , 辽 各 其 湖南 、 江西 、 路、 水师 、 务 、 农 茶农 、 桑蚕 、 医学 等学 堂 , 这样人们学 习的不再是 旧时的 陕西 、 山西和云南 的起 义 , 由新 军领导 ; 均 而在 贵州 、 浙江 、 广西 、 安徽 、 四书 五经 , 而是 更适应 时代发展需 要的科技知识 。科举 考试 以儒 家经 福建 、 东 、 广 四川 和江苏等省 的革命 中 , 也得 到了新军 的有力支持 。据 典为 主要 内容, 而为科举应 考做准备 的各级各类 教育也是 以传授儒 家 统计 , 当时全 国新军 2 .万人 , 中南方各地 镇协 的9 万 名新军差 不 41 其 . 5 经典为 主要 内容的, 于是儒家思想 中的“ 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一方 面由 多都 站在 了起 义 的一 边 , 些则 是废 科举 者所 始料 未及 的 。再如 至 这 教育与管理传播 到了平 民, 一方 面由制 度与文本渗透到 了法律,日趋世 1 l 年底 , 国共有 1 91 全 6个省宣告独 立。其中 6 个省在 新军领导 的起 义 俗化 、 德化, 道 并作为 一种荣誉与象 征, 向社会垂范, 了整顿风俗 与生 下独立 。独立 的 1 个省 中相 继 出现 的2 成 6 5位都督 中,5 为新军成员 , 1人 活的教 官 9 5 以后三 民主义革命思潮在 中 国的传 播与科举制 度 这表明新军成为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主力军 。 。10 年 的废除 也与人们思 想的解放有 很大关 系 , 因此科 举制度 的废 除削弱 了 4 科举制度 的废除促进 了 出国留学风潮 , 辛亥革命产 生 了推 动 、 对 儒家思 想对人们 的束缚 , 得人们得 以了解和学 习西方 的科 技知识 和 作用 。 使 民主 思想 , 促进 了人们 的思想解 放 , 为辛亥 革命 的爆发 奠定 了思想基 在这一时 期 , 内出现了 向国外 学习的高潮 , 国 主要是 向 日本学 习 , 础。 其次��
浅析晚清覆亡与辛亥革命
浅析晚清覆亡与辛亥革命【摘要】1911年,岁在辛亥,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中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是在革命党人的冲击下土崩瓦解的,然就其自身来说,则是导致其覆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武昌起义;清王朝;覆灭;革命党一、政治原因清王朝,如同历史上其他封建王朝一样,统治者的利益往往至高无上,甚至神圣不可侵犯,清朝末期,由于各种阶级、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统治集团的腐败,社会控制系统开始失灵。
在义和团运动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统治能力与威信进一步下降。
而近代中国又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对外交往的密切,政府的只能本应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然而,这一政府由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使他不可能吸纳外族文化,对现代化的因素的容纳能力也较差,再有,那些寒窗苦读一辈子的读书人本就为了有朝一日,考中科举,光宗耀祖,他们对现有体制的眷念感和围护感,更加不可能去参与加速这一腐朽体制灭亡的行列中。
近代化的改革,以洋务派为例,“中体西用”原则始终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他们始终认为”中学”即政教是万万不能改变的,洋务派所缺乏的就是一种现代化价值观。
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负,自我为中心主义,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人的对外学习,认为离开世界我们是可以存活的,而西方离开中国则是不可以。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巨额的割地赔款,清廷宁愿牺牲中国的经济利益也不要西方政治、文化侵入中国内地,然而事实又并非如此,西方列强最终仍大摇大摆进入了中国内地的每一寸土地。
二、晚清政府缺乏建立现代化的意识、能力鸦片战争前,曾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学派,经过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但是,魏源仍然坚持“不变者,道而已”的传统思想。
到20世纪中叶后,经过太平天国的冲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人们既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也看到了这种差距的迅速扩大。
学案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知识梳理】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废除科举制度(1)背景:随着西学的传播和的开展,19世纪80年代后,科举制度发生一系列变化。
(2)过程(1)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
(2)制度更新: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3)学堂选官: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3.留学生选官制度(1)内容: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
(2)地位: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①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1)制度建设:1913年初,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2)官员选拔①考试: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
②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
③意义: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与稳定性。
3.国民政府时期(1)确立: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
(2)依据: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3)内容①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考试任用。
100 刘海峰: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关键词:科举制科举学废科举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关系到中国帝制的终结、科举政治的转换、传统文化的衰弱和儒家经学的断裂。
科举制已经废止110年了,但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和文化现象,它影响中国知识分子那么普遍又那么长久,却是历史的重大存在,很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一科举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周期性,自宋代形成三年一科的定制之后,周而复始贯串各朝,以至于科举这种社会活动的出现,有点类似于日月和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开科取士诏便说:“国家设科取人,制爵待士,岁月等阴阳之信,法令如金石之坚。
”1到了清代,科举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更强,但因八国联军的入侵,却使一贯运行有序的科举制乱了套。
北京贡院被毁,致使1902、1903年的顺天乡试不得不借用在开封的河南贡院举行,而且连1903、1904年的会试也移到开封举行。
这在明清500多年的科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借闱河南,一些科场制度也开始松动。
如因顺天乡试与河南乡试合并进行,无法应付众多的入场举子,结果乡试点名搜检入场制度出现松动,不按常规进行。
向来乡会试试卷都经过誊录后再校阅,但最后两科在开封举行的顺天乡试和会试竟然不再誊录,结果流传下来的只有墨卷而无朱卷。
2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后,科举考试时间固定为三月会试,四月二十一日殿试。
因1904年会试地点在开封,考虑到中式贡士无法按时赶到北京,于是展期在五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
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向来正常运转的周期被打乱,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考试场规出现松弛,这实际上预示着科举制的灭亡。
科举被废,主要而是因为它阻碍了新式学堂的兴办。
经过1901年的改革调整,废止了八股文、试帖诗、武举等,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可以说已经脱胎换骨了。
从清末最后两科的乡试、会试、殿试的试题来看,20世纪初中国科举制已经向近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型。
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间接推动
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间接推动(叶明华2012-10-29 09:33:09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27期)摘要: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维护君主统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渐进式改革,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但改革结果适得其反,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比如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政治控制力,经济新政使得民怨沸汤,文化新政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可以说,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关键词:清末新政君主立宪间接推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革命思想指导和影响下爆发的,从1900年10月的惠州三洲田起义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接连不断的起义使得清朝统治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慈禧太后于1901年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此后,孙中山等人领导的共和革命同以君主立宪为主要内容的清末新政形成相互竞争之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也间接推动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控制力1901年开始的仿行立宪对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表面看来,君主立宪似乎既能让屡战屡败的清政府恢复体面,维持君主统治,又能稳定社会,强国富民,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比较稳妥的渐进式改革。
但政治改革风险极大,它尤其需要最高领导人(层)在长期执政经历中形成的领导权威。
这种权威是攻克改革难点,稳定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
而清政府在与外敌入侵的较量中却一败再败,大失人心,1900年与八国联军开战前,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广东巡抚德寿等重臣合奏: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端不可开。
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提出:朝廷纵乱民,至举国以听之,譬若奉骄子,祸不忍言矣。
紧接着抗旨发兵救京,实行东南互保。
反击八国联军的失败使慈禧的执政能力受到极大质疑,而1908年光绪、慈禧的相继去世,使得形势更加恶化,清政府也失去了稳定和控制社会政局的最有力法码。
1905年废科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905年废科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公元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了一道诏令:“自丙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寥寥几语,宣告了科举制在中国的终结。
科举制源于隋唐,至清末共延续了一千三百年。
它作为甄选和教育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与心理诸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自明、清始,科举制度在考试制度方面日益显其弊端:内容陈腐、形式僵化、只重书法、舞弊成风。
至清末,其衰败之势已完全显现。
这种仅注重儒家经典的考试制度同当时清廷对新式科技人才和新式政治人才的急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极言其弊。
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端方等要员大吏联名上折,主张立即“停罢科举”。
不日,清廷下诏准此上议,废止科举。
科举制的废除,不但引起了教育界的革命,而且也给中国的社会整合、思想观念、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场革命,对中国的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的废除,直接促成了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形成。
清代的教育行政机构沿用明制,为礼部。
1904年,始设总理学务大臣,统管全国学堂事务。
科举既停,1905年12月,清政府设立以荣庆为尚书、熙英、严修为侍郎的学部,位在礼部之先,国子监亦归并学部,学部负全国:“兴学育才之总责”。
地方各省也裁学政而设学使,主管各省学务。
各省贡院改设学堂,各省设立教育会以作官府与地方的沟通,共同发展学务。
新的教育行政系统的建立,又极大地刺激了各省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
与此同时,教育体制和内容也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
1909年4月,学部奏准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实科。
其中,实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为主课,而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图画、手工、理财、法制、体操为通习。
文科大致是实科主课和通习的颠倒。
其内容较之旧科举变化之巨,可见一斑。
废科举后的清代教育初步有了近代教育的雏形,它使一大批各类新式人才应时而生,大大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热点范文)辛亥革命的背景
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等。
清朝末年,以八旗、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已失去战斗力。平定太平天国时倚靠的主要是地方团练武装。甲午战争后,因旧式军队已落伍,加上为免兵权旁落,清政府于1920xx年起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在全国练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八旗、绿营及地方的防营。当中北洋新军6镇直属朝廷,由袁世凯所编练的“武卫右军”扩编。其馀各省亦由地方巡抚、总督负责编练新军。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余个协、营。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热点范文)辛亥革命的背景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科举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090822113杜昊骐摘要: 1905 年科举制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由此引发了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和价值观的变革, 造成了士绅阶层对清政府的离心力, 松动了清王朝的统治。
新学的兴起带来的不仅是科学与技术, 更是民主与革命。
清政府失去了整合社会基础的功能, 造成整个社会长时间广泛地趋于动荡不宁。
学堂学生的革命化倾向和新军的崛起, 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关键词: 科举制; 新学堂; 离心力; 辛亥革命正文:以科举选士为导向的传统教育考试制度, 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 到晚清时已危机重重。
由于传统教育以科举为目的, 科举考试文章以八股为主要形式, 八股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 四书五经以儒家经典和封建伦理纲常为标准的模式长期不变, 科举考试的弊端日益加深, 不能培养实用的新式人才, 无法完成历史赋予的新的任务。
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 1901 年8 月清廷下诏废除八股, 1905 年9 月又正式停止科举。
晚清政府试图通过变革科举制来重塑王朝的精神动力, 巩固臣民对它的忠心, 以增强自己应对危难时局的能力。
然而, 让清政府没有想到, 新政策的推出不仅没有让大清王朝复兴, 反而造成了传统士绅对政府的离心力和学堂学生思想的革命性转变, 从而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最终引发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动荡和近代化的潮流, 使传统教育和科举制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显得与新的社会形势格格不入, 已经不能承担起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的使命了, 改革势在必行。
对旧的教育形成第一次大的冲击是洋务运动。
1862 年8 月20 日, 弈讠斤奏请开设同文馆, 招收八旗少年入馆学习英文。
他说: “取进之途一经推广, 必有奇技异能之士出乎其中, 华人之智巧聪明不在西人之下。
”同文馆的设立, 培养了第一批中国的翻译人才。
随着形势的发展, 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相继设立。
在创办军用、民用工业的过程中, 洋务派认识到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纷纷上奏请求设立新学科或新学校。
郑观应在其《考试》中论述了成立学校的重要性, 认为设置格致、化学、电学、矿学等, 是“当今最急务”。
虽然洋务教育还不是完全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 但不可否认,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打破了科举人才一统天下的局面, 起了开社会风气的功效, 使中国有了语言、军事、电报、铁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 改变了东亚国际体系的格局, 更改变了晚清士人的思想地图。
当时众多有识者逐渐明确认识到中国教育的落后是国家衰败最重要的原因。
因而, 改革传统教育就成了维新变法的中心, 而改革传统教育的焦点又在于改革八股制。
人们将指责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八股制, 指出是八股制造成了当今人才匮乏、国运衰微的局面。
当时有人这样描述八股制下的文人: “读书人, 最不济;背时文, 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 谁知道做了欺人计! 三句承题, 两句破题, 摇头摆尾, 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三通、四史, 是何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李瑞芬奏请朝廷希望用推广学校的办法来培养人才, 达到抵御外辱的目的, “臣闻国于天地, 必有于立, 言人才之多寡, 系国家之强弱也”。
维新派认为“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废科举。
”明确提出了废除科举,讲新学。
严复在谈到科举制时也说: “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然则变将何先? 曰: 莫亟于废八股。
非八股非自能害国也, 害在使天下无才。
”科举制已严重阻碍社会对人才的培养。
“科举一日不废, 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
“国家无救时之人才, 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
1898 年维新变法中, 光绪帝上谕说: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 尤应首先举办”,京师大学堂从而得以设立。
同时改各省大小书院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 改策论、废八股等一系列科举改革。
虽然变法最后因为慈禧太后的干涉而失败, 但京师大学堂却得以保留。
这表明彻底改革科举制已为时不远。
1900 年北京再度沦陷后, 国难愈深, 生灵涂炭, 中国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清廷的统治处于更为艰难的时期, 局势更为紧迫。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本已脆弱到崩溃边缘的清王朝又受到一次致命的打击, 中国几乎处于亡国的境地。
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的日俄战争, 极大地刺激了晚清士人, 他们认为日本对俄国的胜利, 是宪政对专制的胜利, 是改革对保守的胜利。
在这次战争中, 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几为外人视而不见, 国家之衰弱、无能和危机已经到了极点。
于是, 张之洞、袁世凯等封疆大吏, 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迫不及待地联名奏疏请立停科举。
在形势的逼迫下, 在国内众多有识者的强烈要求下、呼吁下, 清政府正式发布上谕废除科举令。
至此, 在中国历史上绵延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寿终正寝了。
二、科举制度废除以后, 束缚新教育发展的枷锁被打碎了。
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教育内容得到更新,新式学堂得以广泛建立。
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下, 科举取士系于八股文, 考生想要高中就必须掌握儒家的四书五经, 很少有机会涉及自然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
科举的废除, 使得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随之传入中国, 自然科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堂的必修课程之一。
这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认知空间。
学堂随着废科举而蓬勃发展起来。
据统计, 到1909 年在长江流域各省中, 学堂最多的四川有10 661 多所, 最少数的安徽也有865 所学堂。
随着新式学堂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设立, 学生群体也迅速壮大。
仅拿湖北省为例, 学生数量从废科举前1904 年的15 000余人发展到1907 年的56 671 人, 增加了近四倍。
学堂学生继承和发扬了忧国忧民的传统美德, 随着对外界的了解, 其社会责任感也大大增强。
科举制的废除促使了考试重心的转移和考试内容的变革, 新式教育开始流行。
昔日儒学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随着学堂的普遍设立而被打破。
以近代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科学为代表的“新学”逐渐为国人所看重。
在新的学校考试制度的导向下, 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与政治取向发生潜在的变化。
皇帝和儒家学说不再是人生价值的核心; “学而优则仕”已不是读书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和“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早已成为过去。
旧秩序腐败黑暗的压抑和外部世界发达强盛的刺激, 使之充满叛逆者的反抗批判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便成为新式教育下莘莘学子的精神支柱, 这让他们内心充满着自豪和责任感。
学生们先是由于学堂的事情, 奋起反抗学校当局, 导致学潮迭起。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和爱国运动的高涨, 他们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 投入到社会的各种运动中, 斗争矛头转向清政府。
以致有人哀叹道: “朝廷振兴学堂, 未见其益, 先受其损。
”这正是对当时社会情形的真实写照。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扫清障碍, 但也给旧时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文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自“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以来, 历代统治者以孔子“仁政”与“友爱”的招牌来管理他的臣民。
这种舆论导向要求全体臣民程, 特别是文化阶层对自己“天人合一”正统地位的认可和支持。
不管是各级政府行政官员,还是在野的文人群体, 他们的思想能否和统治者保持一致,对朝廷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从实际情况看, 文化阶层也愿意呼应当朝统治者。
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氛围, 所接受的伦理教育, 所养成的价值观念告诉他们,朝廷以儒家学说为门面的意识形态与自己所接受的理论传统是并行不悖的。
况且科举制使应试文人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学而优则仕”的成就动机, 了却自己光宗耀祖和跻身上层社会的愿望, 所以他们比其他阶层更愿意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朝廷的长治久安结合在一起。
因此, 科举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晚清政府调节与文化阶层关系的最佳奖品。
当失去唯一的跻身上层社会的途径后, 没有一个应试文人能够接受如此强烈的刺激。
科举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考试, 而是专门维持儒家化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而设计的, 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流社会流动的手段。
由于科举制的废除, 现在他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便是自身的出路在那里? “同人皆言科考一废, 吾辈生路已绝, 欲图他业以谋生, 则又无业可托, 将之奈何”。
这些话道出了旧时文人在剧烈社会变动前的一种无奈。
不管这些文人最终选择何种谋生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都将会因为自己的生活和前途与晚清政府无关而与之逐渐疏远, 直到最后分道扬镳。
在这里, 晚清政府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统治上的支持者和帮手, 而且也是统治思想的进一步削弱。
这必然会加速其脆弱统治的崩溃速度。
科举制是维持封建社会各个阶层间平衡的黏合剂。
在封建社会里,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其政治基础则是由地主、官僚、士绅三位一体的统治集团构成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科举制的废除割断了传统社会中上升性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旧的士绅阶层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官吏队伍提供后备力量, 使中央政府和地方基层出现断层。
旧的文官选官制度取消了, 但清政府并未建立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这就造成了用人无标准, 为官没有资格限制的局面, 导致腐败的滋生和社会的动荡。
从而宣告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以士绅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体制的垮台。
“科举制度曾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 是维持儒家学说在国家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 是摄取特权和向上爬的阶梯, 是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由于它的废除, 整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
”与此同时, 学堂学生革命化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全国性的革命一触即发。
面对国衰民穷、清廷日益腐朽堕落的局面, 使得在学堂受过新式教育的清末新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卖国昏暴的清朝封建统治者, 无时无刻不在充当着他们的反面教员, 不断地刺激和教训着他们。
在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强烈的反侵略、反卖国和反对封建专制的爱国主义思想, 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显著和普遍地表现出来的。
这区别于此前诵八股、猎功名的一般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也不同于帝国主义国家中作为被资本家拿钱雇佣为仆役的知识分子, 而是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逐步觉醒起来的青年的特色。
大量的革命书刊在这一时期开始由他们编印和传布开来, 其中的中心议题大半是爱国、救国和革命。
这一代的知识分子虽然还不能从本质上来深刻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但是有些人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在中国做尽坏事、造成深重灾难的罪恶事实, 则是敏锐地感觉到了, 而且尽力地揭露, 并大声疾呼要求反抗, 要把“外拒白种, 内复满洲”这一历史任务承担起来。
十九岁的邹容在所著的《革命军》一书中, 就响亮地吹起了代表时代精神的冲锋号角, 他说: “尔实具有完全不缺的革命独立之资格, 尔其率四万万同胞之国民为同胞请命, 为祖国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