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1.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质量风险识别和控制程序,以确保项目或产品的质量得以保证。
该程序涵盖了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各个阶段,并提供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2.质量风险识别阶段2.1 制定风险识别计划在开始识别质量风险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风险识别计划是必要的。
该计划应包括确定风险识别的范围、参与人员和方法等。
2.2 进行风险识别工作坊组织一个风险识别工作坊,邀请相关的团队成员参与。
通过集体讨论和脑暴的方式,收集和记录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2.3 信息收集和分析收集项目或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过往的经验教训、类似项目的案例分析等。
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
2.4 风险登记将已识别的质量风险进行登记,包括风险的描述、可能的影响、发生的概率等信息。
3.质量风险评估阶段3.1 确定风险的优先级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工具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3.2 评估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影响和可能性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并将其记录在质量风险登记表中。
3.3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的等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包括风险的避免、减轻、转移和接受等措施。
4.质量风险控制阶段4.1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可能涉及调整项目计划、改进工作流程、加强监督和检查等措施。
4.2 监测风险的变化定期监测已识别的质量风险,及时收集信息并评估风险的变化情况。
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4.3 进行风险回顾定期组织风险回顾会议,回顾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
根据回顾结果,对程序和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________●质量风险识别记录表●风险评估矩阵●风险应对策略表6.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涉及了以下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质量风险:________指影响项目或产品质量,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或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能够帮助组织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时,制定有效的决策和行动计划,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一、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和原则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利益,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原则包括:1. 组织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将风险管理纳入组织的战略规划、运营和决策过程中,确保风险管理与组织的目标一致。
2. 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确保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共同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3.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分析、头脑风暴等),识别可能对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跟踪和评估已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5. 风险沟通: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工具和技术1. 风险矩阵分析: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将风险分类为高、中、低等级,以便优先处理高风险。
2. 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创造性的讨论,挖掘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SWOT分析: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风险识别和应对提供参考。
4. 情景分析: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5.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其概率。
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要点1. 领导层的承诺和支持:组织领导层应重视风险管理,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并树立榜样。
GJB9001C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研制的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等进行分析,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分析程序,规定了产品研制风险分析的通用要求和有关风险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风险 risk在规定的技术、费用和进度等约束条件下,对不能实现产品研制目标的可能性及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性的度量。
风险对任何产品都是固有的,包括技术风险、费用风险和进度风险,在产品研制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3.2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分析、风险排序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4引用标准4.1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2GJB 5852-2006《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4.3GJB 813《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4.4GJB1391A-200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指南》4.5GJB768A-98《故障树分析(FTA)指南》5职责5.1总经理负责监督风险分析工作,并对产品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做出决策。
5.2研发部5.2.1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2.1.1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2.1.2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有风险意识,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不可预知的隐患。
5.2.2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5.2.3组织并协调风险分析内部审核活动的开展;5.2.4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进行监督管理。
6工作程序6.1风险识别6.1.1风险识别的输入6.1.1.1风险识别是对产品研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键技术过程进行考察研究,从而识别和记录风险源的过程,即确定风险源。
识别风险源是风险分析工作的基础。
6.1.1.2识别风险源的输入是:➢产品研制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的判据;➢相似产品的经验、教训及有关数据;➢工程模型、样机研制及试验结果或预测数据;➢其它可利用的信息;➢专家意见等。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的一套程序和方法。
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及时识别和分析潜在风险,为组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营。
二、风险评估程序1.确定评估目标: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评估的重点和关注点。
2.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估目标相关的信息,包括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关法规政策、历史数据等。
3.识别风险: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流程分析等方法,识别潜在的风险事件,并进行分类和归纳。
4.评估风险: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5.分析风险:对评估出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风险的根本原因和相关因素,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6.编制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评估报告,包括风险清单、评估结果、风险影响分析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风险控制程序1.确定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范围,明确控制的重点和关注点。
2.制定控制策略: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
3.实施控制措施:根据控制策略,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并进行实施。
4.监控控制效果:定期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控制效果的可持续性。
5.修订控制措施:根据监控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控制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控制效果和适应性。
6.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不断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数据支持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包括组织内部的运营数据、财务数据、员工数据等,以及外部的市场数据、行业数据、政策数据等。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控制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的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及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等活动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职责及方法,旨在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对不可承受风险采取有效的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活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2 职责2.1 行政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2.2 行政部负责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评审。
2.3 各部门负责协助行政部辨识和审核本部门活动或主管业务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2.4 体系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和重要危险源的审定。
3 相关/支持文件3.1 《不合格品与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2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4 定义4.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4.2 危险源辨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4.4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4.5 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的根源或状态。
4.6 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5 程序内容5.1 危险源种类和状态5.1.1 危险源种类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经分析本公司危险源的种类有:机械能:物理伤害;噪声;振动;压力;坠落;撞击。
电能:触电;漏电等。
化学能:皮肤腐蚀;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灼伤等。
热能:温度等。
放射能:X射线;同位素等。
5.1.2 危险源状态●产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机构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中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评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风险,确保以规定的费用,按规定的时间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管理活动。
3职责3.1是风险管理的推进部门,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识别。
3.2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3.3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分析、制定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自查实施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4.1要求4.1.1风险管理工作应结合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及实现情况,按风险规划、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分析、处理、评价、评审等程序进行。
4.1.2风险管理工作,应随着产品运行过程,如试制、批生产阶段等分别进行。
产品运行过程风险管理工作的规划、识别、风险分析的输出文件以风险管理计划形式进行规定。
4.1.3风险存在于产品技术、生产进度及其它各项管理中。
在全面开展此工作的基础上,应侧重于产品技术上的风险管理,如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可能达不到要求,从而可能引发进度上重大延误、研制费用上大幅度超支、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破坏环境等。
分析、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控制。
风险分析的设计输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b)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和目标;c)风险分析方法选择准则、风险排序准则和风险接受准则;d)明确的产品工作分解和研制阶段划分;e)明确的进度要求;f)已有类似产品的可用信息和试验数据等。
4.1.4各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考虑公司及其环境涉及的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a)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d)实现改进。
公司采取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一、引言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组织内部为了保护其利益和资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
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组织可以提前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评估程序1. 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涉及的业务流程、系统、设备等,确定评估的目标,例如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等。
2. 收集信息和数据:收集与评估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内部的文件、记录、报告,外部的市场研究、行业报告等。
3.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识别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
4.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对识别到的潜在风险进行概率和影响的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以便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5. 优先级排序和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其优先级进行排序,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结果、优先级排序等。
三、风险控制程序1.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内部控制、制定安全政策和流程、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等。
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将制定好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监测和评估风险控制效果:定期监测和评估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风险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5. 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监测和评估结果等,以备将来的参考和审计。
四、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监督和改进1. 监督: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监督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防范潜在风险,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二、风险评估流程1. 风险识别:通过对实验室的设备、试剂、实验操作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和后果,评估其发生的概率。
3. 风险评估:综合风险分析结果,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以便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4. 风险记录:将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的过程和结果,以备查阅和追溯。
三、风险控制措施1.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各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
2.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优先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措施等。
3. 风险控制实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4. 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对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判断其控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预期目标,则需要对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风险控制监督与管理1. 风险监督:建立风险监督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
3. 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风险控制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风险应急预案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救援流程、应急设备和器材的准备等,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事件。
六、总结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保护实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对复杂产品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便在产品的全过程中进行控制,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产生的危害,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复杂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等。
3 职责3.1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将风险分析报告传递给顾客。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存在风险点的分析及采取相关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等级。
3.3体系中心负责监督各部门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措施的落实。
4程序4.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的任务是找出风险点(风险事件)。
可通过专家或评估人员对项目的考察,进行类推比较,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判断评价,找出关键的风险。
4.1.1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风险4.1.1.1由产品的使用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a) 对顾客提出的使用要求未认真评审和沟通,产品要求规定不当、过粗,设计要求模糊;b) 未明确使用环境要求;c) 设计要求提的过高或不稳定。
4.1.1.2设计方案和技术途径a)方案阶段未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b)设计方案或人机界面问题不符合顾客的人力和技能要求;c)依赖于未经考验的技术且无替代的方案;d)项目的成功依赖于最新技术的进步。
4.1.1.3设计的成熟性和可行性a)设计采用了未成熟技术或“稀有”材料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b)技术未在所要求的条件下得到验证;c)技术指标依赖于复杂的硬件、软件或综合设计;d)软件设计缺陷,软硬件之间系统需求分配不合理;e)设计对人员的培训和技能及设备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等。
4.1.1.4设计过程的控制a)没有或未实施的设计原则、规范和程序;b)松散的、走过场的设计评审过程,达不到评审的目标;c) 没有采用所需的设计手段和分析技术(如:CAD技术、电应力、振动应力、热应力、最坏情况容差、故障模式和影响等)。
4.1.2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4.1.2.1综合试验阶段a) 未在项目的早期启动试验规划、编制试验计划;b) 试验未考虑所有的重要性能和适用性规范;c) 试验设备不能完成特定试验,尤其是系统级试验;d) 试验时间不够,未做完环境加速方面的试验;e) 重大改进或改型后未进行试验。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介绍质量风险是指可能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在项目管理中,识别和控制质量风险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交付高质量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包括质量风险的识别方法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质量风险的识别方法在识别质量风险时,项目团队应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 专家判断请质量管理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并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
他们可以根据过往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知识,识别出潜在的质量问题。
2. 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向项目相关方发送问卷或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对项目质量的关注点和担忧,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这能够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质量的潜在风险,并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 分析历史数据回顾过去类似项目的数据,分析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频率、原因和影响,以便预测可能的质量风险。
这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类似的问题。
4. 监测和分析通过监测和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数据,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
例如,通过监测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性能指标,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质量风险的控制措施一旦识别出质量风险,项目团队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质量风险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1. 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团队用来管理和控制项目质量的指南。
项目团队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活动,确保项目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
2. 进行质量审查和测试项目团队应定期进行质量审查和测试,以评估项目的质量状况。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3. 进行质量培训为项目团队成员提供相关的质量培训,使他们熟悉质量标准和要求,并能够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定期组织培训和工作坊,提高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QP-17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对风险分析提供规定和指导,使所有产品的安全性和预期用途的适宜性判断有据可循,使产品的风险和安全性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3.定义3.1伤害:对健康和财产的实际损害和破坏。
3.2危害:伤害的潜在源。
3.3风险:一个导致伤害的发生概率及伤害的严重程度。
3.4风险分析:用以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的可得资料研究。
4.权责研发部:负责对产品全过程中的各关键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
质量部:对关键风险点辅助研发部通过检验试验进行验证和控制。
其它部门:必要时参与产品风险分析。
5.风险管理的程序5.1确定项目风险管理小组研发工程师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成员(如设计工程师),熟悉产品制造的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成员(如医师或临床专家),以及法规工程师,经研发工程部经理评审通过后填写在《风险管理报告》中。
5.2《风险管理计划》建立5.2.1研发工程师对每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建立《风险管理计划》以研发工程部经理审核后实施,如果相似产品使用同一份计划时,应说明其适宜性。
该计划至少应包括:a)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范围: 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和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生命周期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与验证要求;d)基于制造商决定可接受风险方针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e)相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
5.2.2如果在医疗器械寿命周期内计划有变更,变更的记录应保持在相应风险管理文5.3风险分析5.3.1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计划要求,采用DFMEA 和PFMEA对医疗器械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存在的风险及水平进行分析,风险分析结果应作为设计和开发输入,并在对设计和开发输入阶段对此进行评审。
5.3.2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及任何合理的可预见的误用,将其可能影响医疗器械的安全性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列出清单,并规定期限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划程序,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的范文,供参考。
一、危险源辨识程序1.确定辨识对象: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辨识小组:召集辨识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在辨识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3.收集信息:收集与辨识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危险性、人员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辨识对象:对辨识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5.评价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频率、严重程度、暴露程度、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6.制定辨识报告: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制定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评价结果和建议的控制措施。
7.审查和确认:组织辨识小组对辨识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风险评价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评价小组:召集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师、环境工程师等。
3.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
4.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事故记录、职业病发病率、环境污染指标等方面的信息。
5.分析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害风险、职业病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6.评估风险:根据评价标准,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概率、严重程度、可预见性、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级别。
7.制定评价报告:根据风险的级别,制定评价报告,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结果和建议的控制策略。
8.审查和确认:组织评价小组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风险危险分析与控制程序
1. 目的本程序主要介绍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工作风险/危险评价分析和控制的方法,降低或消除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确保员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工作。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卡博特旭阳化工(邢台)有限公司内所有的工作(SOP之外)。
3. 工作流程本程序采用下列步骤进行运行和操作(项目施工期间):本程序采用下列步骤进行运行和操作(工厂运营期间):4. 职责(项目施工期间和工厂运营期间)4.1 项目施工期间4.1.1承包商技术部门和施工部门确定工作内容、步骤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案。
4.1.2承包商安全部门和技术施工部门对工作的风险和危险度进行确定,并编写施工安全方案,根据三周滚动计划提前在每周四会议上确认那些是高风险的工作。
4.1.3高风险的工作必须提前提交安全施工方案,监理公司、管理公司和卡博特安全和施工经理负责审核。
4.1.4卡博特项目经理或安全经理对安全施工方案负责批准,施工经理负责布置实施,项目经理和安全经理监督实施。
4.1.5高风险&高危险的工作许可证由卡博特安全经理批准,中风险&危险的由卡博特安全工程师或管理公司安全经理批准工作许可证,低风险&危险的工作由卡博特安全工程师或管理公司安全经理或管理公司安全工程师批准。
4.2 职责(工厂运营期间)维修或生产或WPS部门负责确定施工内容,由施工单位或小组确定施工步骤和方法、施工工具;维修工程师或维修经理负责对中风险的项目的施工方案组织讨论,项目主管负责实施和监督;工厂安全经理负责对高风险的项目施工方案组织讨论,由维修经理负责实施;JSA由工作小组做,主管审核,负责人负责批准。
5. 风险&危险级别判定方法5.1风险&危险度判定方法在卡博特旭阳化工(邢台)有限公司实行SPR分析法,S:代表风险&危险的严重性,P:代表风险&危险的可能性,R:代表风险&危险的结果。
承包商可以成立风险&危险度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熟悉该评价办法,而且成员必须责任心很强,全面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危险,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方法和流程。
它的目标是匡助组织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其业务运营和目标实现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为了确保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以下是一种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描述了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方面和步骤。
1. 简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保护组织免受潜在风险的威胁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旨在确保组织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与其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
2. 目标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包括:- 识别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潜在风险;-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监控和审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
3. 流程步骤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风险识别- 通过采集和分析信息,识别可能对组织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查、市场调研、员工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3.2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者其他评估工具来量化风险的级别。
3.3 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培训员工、购买保险等。
3.4 控制措施实施- 将制定的控制措施纳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 这可能需要培训员工、更新流程和程序、建立监控机制等。
3.5 监控和审查- 定期监控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调整。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核、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等方式来实现。
3.6 风险事件管理-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
- 这可能包括紧急响应、恢复计划、修复措施等。
4. 责任和角色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责任和角色分工:-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动风险管理策略,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发放号:发放日期:1 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而进行风险和机遇的分析,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风险分析。
3 术语与定义3.1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一种对某个事件,甚至是局部的结果或可能性缺乏理解或知识的信息的状态。
3.2控制措施: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提高潜在的有利影响。
3.3风险和机遇: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
3.4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5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6风险发生频率: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7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
4 工作职责4.1总经理负责识别和分析公司的经营风险。
4.2相关部门负责识别和分析本部门的职能风险。
4.3 技术部负责采用FMEA或者FMECA识别和分析产品的设计或制造过程风险、关键功能失效的风险或项目的风险(如:安全相关的风险)。
4.4管理者代表确保:结合公司的目前情况及公司所处于的内外部环境,建立风险和机遇策划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识别其控制区域有哪些风险和机遇需要评估。
对所有从事风险和机遇评估的员工进行培训。
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负责组织各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6 工作程序6.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6.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6.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形成《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清单》;6.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6.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6.1.5与品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6.1.6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形成《SWOT分析报告》。
酒店管理风险 风险分析——风险控制、评价与控制程序2016(叶予舜)
为确保酒店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害因素得到有效的识别、评价,制定与实施风险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合用于酒店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危害因素的辩识与更新、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3.1 保安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酒店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3.2 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产品、活动和服务中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更新,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1 危害因素的辨识4.1.1 辨识的范围覆盖酒店所有部门的各项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
至少包括: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除酒店员工外,还包括顾客、租赁者、承包方、暂时来访问者等相关方人员)的活动;c) 工作场所内所有的设备、设施(包括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d) 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新开辟(建设)项目,以及在工艺技术、设备、人1员、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发生变更的情况。
4.1.2 作业活动信息的采集对于每项活动、产品和服务,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前要采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a )工作场所、设备的设计信息,设备、设施的完整性,以及施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b)主要生产服务流程与岗位设置,以及日常、计划与暂时性活动,以及外包的相关业务活动;c )物料的物理形态、化学特性、物料要用手挪移的距离和高度;d )生活配套设施,消防、应急、卫生和环保设施的配备;e )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噪音、粉尘等;f)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健康状况及违章操作行为等;h) 社会治安状况,交通、医疗卫生条件、突发传染病情况等;i )各项制度的有效性。
4.1.3 识别时要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生产情况属正常状态,设备开停机及检维修,暂时停水、停电、停气等情况,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恐怖事件等情况。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旨在减少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涉及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帮助组织降低风险,保护组织资产,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个标准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框架,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1. 风险识别和分类:
- 通过与相关方沟通、分析过去的经验和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识别与组织
目标相关的潜在风险。
- 将风险按照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以便确定应优先关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
-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目标的可能影响程度。
- 使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为决策提供基础。
3. 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
-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 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包括避免、转移、减轻或接受风险。
4.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 根据风险应对策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分配责任、培训员工、实施监测和审
计等。
5. 风险监测和审计:
- 建立监测机制,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进行内部审计,评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 持续改进:
- 根据监测和审计结果,识别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措施。
-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应与组织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并随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风险,降低潜在的负面影响,提高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将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并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它可以帮助组织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更好地做出决策,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风险溢出。
一、风险识别:1.1 环境分析: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市场、竞争、政策、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潜在风险。
1.2 事件识别:在风险识别阶段,组织需要识别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组织的目标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事件可以是内部的,如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也可以是外部的,如自然灾害或经济衰退。
1.3 风险登记:在识别潜在风险后,组织应该对每个风险进行登记。
这包括记录风险的描述、可能的影响、概率和严重性等信息,以便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概率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组织需要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概率评估。
这涉及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其潜在影响的严重性。
2.2 风险影响评估:除了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组织还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这包括对财务、声誉、运营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2.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概率评估和影响评估的结果,组织可以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有助于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考虑和应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损失。
三、风险应对:3.1 风险避免:对于高概率和高影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避免其发生。
这可能包括改变业务流程、加强安全措施或寻找替代方案等。
3.2 风险减轻: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这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或制定紧急计划等方式实现。
3.3 风险转移: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以选择将其转移给其他方。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外包业务或与合作伙伴共享风险等方式实现。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一、引言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组织内部为了保护其利益和资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
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组织可以提前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评估程序1. 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涉及的业务流程、系统、设备等,确定评估的目标,例如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等。
2. 采集信息和数据:采集与评估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内部的文件、记录、报告,外部的市场研究、行业报告等。
3.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分析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识别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
4.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对识别到的潜在风险进行概率和影响的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以便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5. 优先级排序和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其优先级进行排序,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结果、优先级排序等。
三、风险控制程序1.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内部控制、制定安全政策和流程、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等。
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将制定好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监测和评估风险控制效果:定期监测和评估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风险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5. 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监测和评估结果等,以备将来的参考和审计。
四、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监督和改进1. 监督: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监督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ZW/QP-710-003ZW/EHP -440-001编制: 受控标识:审核: 版本状态: V3.0批准: 发放序号:本程序属武汉正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印或传播。
2013-08-01批准2013-08-01日实施保密性:公开总页数:5页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1页共5页1. 目的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我司在生产经营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应急预案及商业风险防范业务持续计划,达到回避风险和降低损失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流程。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最高管理层定期对战略决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风险组织制定应急对策。
3.2市场副总负责适时对引起市场波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引起市场波动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3.3制造系统副总负责对物料供应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引起供应中断或延误的风险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2页共5页制定应急对策;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引起生产中断或延误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3.4人力资源经理负责对人力资源紧缺、集体辞职等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
3.5研发副总负责对技术储备、知识产权、泄密等风险以及研发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
3.6财务部经理负责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
3.7各部门经理负责针对本部门业务活动适时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并报主管副总掌握。
3.8运营部依据风险评估的频次要求组织、监督、检查各部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收集相关记录和更新。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3页共5页4.工作内容4.1风险管理原则:科学评估预防为主及时响应动态调整4.2风险的类别和描述4.2.1战略风险:指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战略时可能遇到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1)产业定位风险;2)产品结构决策风险;3)客户群决策风险;4)质量、价格决策风险;5)远景规划风险;6)投资决策风险;7)社会责任风险等。
4.2.2市场风险:指产品销不出、货款收不回、供货不及时或中断、政策性亏损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1)战争、灾害、运输中断等造成的商务中断风险;2)客户资本、信用差,国内、国际政策变化带来的货款收不回或政策性亏损的风险;3)市场波动或产品责任带来的产品销不出风险;4)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交货等。
4.2.3供应链风险:指物料供应延迟、中断或积压的风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4页共5页险。
主要表现为:1)供应商的交期风险、物料质量风险、亏损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2)我司的库存过多、过少风险;2)货源地集中和分散的风险;3)单一供应商风险;4)数据安全风险;5)战争、灾害和运输中断风险;6)成本过高风险等。
4.2.4生产风险:指可能引起生产中断或延误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1)环境风险;2)动力风险;3)灾害风险;4)安全风险;5)设备风险;6)产品质量风险。
4.2.5技术风险:指技术储备、知识产权、泄密等风险。
主要表现在:1)没有技术储备或技术储备落后;2)侵犯知识产权;3)技术泄密风险等。
4.2.6研发项目风险:指环境、安全、质量、供应商、测试、研发进度、研发时效等风险。
主要表现在:1)产品设计没有考虑到最新的环境安全要求;2)研发物料的供应周期长、稳定性差、产能不足;3)产品设计质量问题导致大批量报废或返修;4)没有测试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5页共5页手段;5)研发项目不能满足进度计划;6)研发项目开发时间长,技术已落后或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等。
4.2.7财务风险:指资金链断裂风险。
4.2.8人力资源紧缺、集体辞职风险:指招聘不到急需的技术工人及员工集体辞职的风险。
4.3风险评估和控制4.3.1风险评估的频次和时机4.3.1.1战略风险评估每年至少一次,可在管理评审中进行,运营部应在每年管理评审会议资料准备的要求中通知最高管理层对战略决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总结,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有投资决策和远景规划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4.3.1.2市场风险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市场副总进行市场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6页共5页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国际、国内政策发生变化,国际政局发生改变,重大灾害、战争发生时,投标、签定合同前。
4.3.1.3供应链、生产风险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生产系统副总进行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新品进入批量前、国际国内政策发生变化,重大灾害、战争发生时,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环境、安全事故时。
4.3.1.4技术风险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研发副总进行研发项目和技术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研发项目不能满足进度计划,技术落后或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侵犯知识产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7页共5页权等时。
研发项目风险评估应在研发各阶段开始前由项目组成员进行。
4.3.1.5财务风险评估每季度进行一次,即每年的3、6、9、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财务部经理进行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协助财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有重大投资、融资和调息时。
4.3.1.6人力资源风险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人力资源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人力资源紧缺、集体辞职风险:指招聘不到急需的技术工人及员工集体辞职的风险。
4.3.2风险评估方法:根据上述风险的严重性、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可测量性三方面对风险进行矩阵打分、分级。
4.3.2.1 风险事件的严重性评分标准(SOO—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8页共5页Severity Of Occurrence):4.3.2.2 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评分标准(COO—Chance Of Occurrence):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9页共5页4.3.2.3风险事件发生的可探测性评分标准(ATD—Ability To Detect):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10页共5页4.3.2.4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编号RPN(Risk Priority Number)=SOO×COO×ATD4.3.2.5根据上述风险的严重性、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可测量性三方面对风险进行矩阵打分、分级,评定结果填于《风险评估表》。
4.3.3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制订、实施和修订4.3.3.1根据风险等级的评定状况,分管副总及管理者代表、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对评定为二级以上的风险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对评为三级的风险可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应急预案。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11页共5页4.3.3.2运营管理部负责将所有应急预案归集到《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一览表》以便检索。
4.3.3.3分管各类风险的副总、管理者代表、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针对风险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预演,以验证风险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保持记录(演习报告、录像、照片等)。
同时根据预演情况分管各类风险的副总、管理者代表、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对各项风险应急预案进行完善。
4.3.3.4 各部门根据对风险的分析和评出的等级,严格按照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急,具体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为确保公司商业业务持续进行,具体见《商业风险防范和业务持续性计划》一览表。
5、灾难恢复对于灾难后的恢复具体见《灾难恢复程序》(包括后附四个部门关键业务分析表)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12页共5页6、相关文件6.1《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ZW/QP -710-002ZW/EP -447-0016.2《灾难恢复程序》ZW/QP-632-0017、相关表格7.1风险评估表ZW/QF-QC-710-002-2.0ZW/EHF-QC-440-001-2.07.2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一览表ZW/QF-QC-710-003-2.0ZW/EHF-QC-440-002-2.07.3商业风险防范及业务持续计划一览表ZW/QF-632-001-2.0Z W/EHF-447-001-2.0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 1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