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

摘要:再现与表现作为艺术家创作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历来的文艺理论研究中被艺术家争论不休。再现与表现不但是艺术鉴赏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创作;关系;再现;表现

一、名词解释

艺术中所谓的“再现”,就是效法自然,模仿自然,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物真实完整的呈现在艺术作品中。一般是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和逼真,即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再现具有平易近人、真实写照、形神兼备等特点,一般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所谓“表现”,即重在“表现的艺术”,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及个人主观情感,认为艺术不是表达生活的现实,而是表达“精神的现实”,是作品中排除再现部分的所有。一般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比如绘画作品,往往表现出绘画者的个人情感的闪光与显现,观看其作品我们似乎能够看见绘画者感情的波动轨迹,使欣赏着感情也随之被波及而动荡。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的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致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自我,个边课题,表达理想。艺术中的表现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

二、再现与表现的相互关系

历史上,在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再现与表现可以说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统一而发展。而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从“再现论”与“表现论”这两种文艺理论真即可显现出来。

(一)再现论

“再现论”在艺术理论史上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艺术起源说中的“模仿说”为它奠定了理论基础。古西腊哲学家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界的模

仿,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缝补;从燕子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黄莺我们学会了唱歌。”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认为“艺术家的心灵应该像一面镜子一样去反映和摄取自然,绘画越是忠实的描绘对象,它就愈加值得赞赏。”

以上观点的主张就是再现论认为的艺术应该反映客观的生话,复现客观的真实。所以,再现论者往往使用具象的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这种手法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西方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表现。如:绘画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开朗基罗的《大卫》;拉斐尔的《椅中圣母》;这些艺术家在创作中撷取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场景加以提炼,塑造出比真实的生活形象更真实的形象来表现生活。

(二)表现论

表现论使用的方法是抽象,所谓抽象指的是抽取事物的最本质的属性然后加以传达。这个过程从立本派画家的开山鼻祖毕加索的绘画中可以清楚的认识。从最开始的较为写实的形象变成了最后的几根线条。这就是抽象的内涵,即就是从不同于再现的不同于传统的形式传达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情感等心理。

当然,表现派更重视作者的个性,比如:马蒂斯强调的是色彩;艾舍尔强调的是矛盾;达利强调的是理念;凡高强调的是情感。但是表现派的共同特征是表现手法采用的是不同于传统的再现的方法,他们从画中剔除了所有影响主题的部分。它们的画不再和现实一样,而是和艺术家的内心一致。它主要是使艺术不再是世界现实的反映而是主动的表达个体对世界的感受继尔来改造世界。

(三)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表现论宣扬艺术家的灵性和创造力,认为美的艺术只有作为天才的作品才有可能。表现论割裂了艺术家个体和其它要素的关系。它们的追求目标也不相同,再现论追求形似,强调写实性;而表现论追求神似,强调写意。

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处处存在着矛盾。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的话,再现与表现的划分真的是相对而言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表现的绝对的再现,也没有无再现的绝对表现,他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是对立又统一的,这就在理论上为我们寻找一条相对超越的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三、再现与表现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

(一)艺术家——再现的天才与表现的天才

无论面对照相机、摄像机、摄影机,还是面对一摞稿纸、一块大理石、一块画布、一个舞台,他都必须有能力把所经历、所体验、所感受、所思悟到的人生和生活加以艺术再现或艺术表现。在于往事、回忆、梦幻、思想、激情之中,以选定的艺术样式完成生活的艺术再现和内心的艺术表现。即是说艺术家是再现的天才与表现的天才,必须具备再现与表现的能力。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要再现自我人生和表现自我内心世界服务。艺术家观察到的特征,一部分便是他“创造性地组织感官材料”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艺术家在艺术中“再现”的并不是生活的原版,而是由自己的感官和精神改造过、创造过的新版。

其实再现与表现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必须同时具备这两重看似不同的能力和天赋。只不过,艺术家们常常让其中的一位冲锋陷阵,另一位做前者的坚强后盾。

(二)再现与表现在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性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既无法排斥现实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制约,也无法回避主观世界的原始本能——显露的本能。因此,再现现实与表现情感,就成了艺术创作的两大动力,也是从事创作的两大目的。艺术家的异乎寻常之处,就在于他已基本解决了他的写实倾向活着表现倾向。也就是说,他的感觉与思想已为艺术创作上的一系列问题打下了最初和最重要的基础。检验艺术家创作能力是否达标的标尺,就是看他个人的感觉和思想在陈酿之后,能不能不受损害的再作品中“再现”,能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创造性的“表现”。

四、中西方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

再现与表现不但是艺术鉴赏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这种矛盾的表现形式,又集中体现在了东方与西方传统艺术理念的对立上。这种对立,直接导致了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在风格形式或体裁内容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西方古典艺术从古希腊时期便形成了重视“再现”。重视对客观规定的“模仿”的艺术传统,而对此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说”。早在公元前54世纪,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都分别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摹仿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