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动静脉采血技巧PPT课件
![小儿动静脉采血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cc72f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8.png)
03
选用何种方法采血,要根据患 儿的病情及自己的擅长进行选 择,保证做到一针见血,避免 因反复穿刺失败而破坏血管, 影响输液治疗时选择血管及患 儿病情康复,如颅内出血患儿 反复受刺激会加重出血。
谢谢观看
小儿静脉采血技巧
3、大隐小儿静脉采血技巧 (1)操作方法 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处位置表浅,且不易滑动,利于进行穿刺。患儿脚 自然下垂,在穿刺点上方5cm处扎上止血带,如血管不清楚,可用右手 示指轻压再抬起,触到有弹性感即为大隐静脉,可用示指甲轻压一痕迹; (2)注意事项 消毒皮肤待干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如血液不易抽出,可将止血带轻轻 松开后再抽动注射器活塞,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 针。
小儿动脉采血技巧
2、头皮动脉采血 首选颞浅动脉额支和颞浅动脉顶支,它们较粗大且走行直,易于穿 刺。 患儿仰卧,剃去局部头发,用食指按解剖位置轻轻触及血管的局部 皮肤,找准有明显博动的部位,常规消毒后,取5号半头皮针头与皮 肤成5 -15 角,针头斜面向上进行穿刺,此种方法采血时,要让患 儿哭闹,或用手顺血管方向轻轻抚摸,以增快采血的速度。
小儿静脉采血技巧
注意事项
较胖的患儿穿刺点在股动脉内侧0.3cm处,较瘦的患儿可直接在博动点明显 处穿刺,因较瘦的患儿皮下脂肪薄,股动脉和股静脉较贴近,且因股动脉管 壁较厚,弹性好,不易误入。 正确的体位及有效的肢体按压是穿刺成功的基础。 穿刺时要绝对避开股神经,否则易造成下肢运动障碍;不要在同一部位多次 反复穿刺或左右摆动,以免造成血肿或较大范围的损伤;斜刺时向上刺入不 可过深,以免伤及髋关节或腹腔内组织,穿刺时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 生命体征等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穿刺后时注意事项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对出血、凝血异常的患 儿,按压力度要适宜,勿造成肢青紫;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腹股沟有伤口、糜烂或感染者不作此操作。
动静脉采血技术 PPT课件
![动静脉采血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a37eb5b9f3f90f77c61b06.png)
经验交流
• 1.敢于尝试、沉着、冷静地判断 • 2.反复练习、感觉、摸索 • 3.多向科内高年资护士请教经验
静脉采血主要内容
1
静脉采血前准备
2
静脉采血操作规程
3
静脉采血后注意事项
4
经验交流
采集前准备—患者准备
操作要点 1.采取至少核对两种项目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姓名、住院号、年 龄、出生日期等);
(消毒)
• 直径≥5cm,以穿刺点为中 心进行擦拭,至少消毒两遍
• 操作者定位的手指也要消毒 2遍(擦拭范围为第1、2指 节掌面及双侧面),或者戴 无菌手套
(穿刺采血)
• 站在患者肢体同侧,不管是患者的左 手右手,采集者都是左手定位,右手 采血
• 采血者用左手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 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右手以持 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 逆血流方向。在食指边缘30-45°角缓 慢进针。进针时食指持续感受动脉搏 动,动脉不像静脉,脱空感不明显, 见回血后食指稍放松,利于回血,但 不要离开皮肤
头盖颜色 蓝色 红色 金黄色 绿色 浅绿色 紫色 灰色 黑色
翻转 3-4x 5-6x 5-6x 8x 8x 8x 8x 8x
穿刺过程–松压脉带
循证更新
操作步骤
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要点说明
①压脉带绑扎时间不要超过1min,超过1min应该松开压脉带,松开后2min再次系压脉带。 ②采血完毕后松开压脉带, 嘱患者松拳
血培养瓶
血凝管
血沉管
SST血清 分离胶管
血清管
PST血浆 血浆管 分离胶管
血常规管 血糖管
穿刺过程– 采血后翻转次数
• 将采血管轻柔颠倒180度后返回 • 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完成建议次数的颠倒混匀 • 颠倒采血管时动作应比较缓慢,使空气泡能够从采血管一端到达另一
• 1.敢于尝试、沉着、冷静地判断 • 2.反复练习、感觉、摸索 • 3.多向科内高年资护士请教经验
静脉采血主要内容
1
静脉采血前准备
2
静脉采血操作规程
3
静脉采血后注意事项
4
经验交流
采集前准备—患者准备
操作要点 1.采取至少核对两种项目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姓名、住院号、年 龄、出生日期等);
(消毒)
• 直径≥5cm,以穿刺点为中 心进行擦拭,至少消毒两遍
• 操作者定位的手指也要消毒 2遍(擦拭范围为第1、2指 节掌面及双侧面),或者戴 无菌手套
(穿刺采血)
• 站在患者肢体同侧,不管是患者的左 手右手,采集者都是左手定位,右手 采血
• 采血者用左手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 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右手以持 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 逆血流方向。在食指边缘30-45°角缓 慢进针。进针时食指持续感受动脉搏 动,动脉不像静脉,脱空感不明显, 见回血后食指稍放松,利于回血,但 不要离开皮肤
头盖颜色 蓝色 红色 金黄色 绿色 浅绿色 紫色 灰色 黑色
翻转 3-4x 5-6x 5-6x 8x 8x 8x 8x 8x
穿刺过程–松压脉带
循证更新
操作步骤
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要点说明
①压脉带绑扎时间不要超过1min,超过1min应该松开压脉带,松开后2min再次系压脉带。 ②采血完毕后松开压脉带, 嘱患者松拳
血培养瓶
血凝管
血沉管
SST血清 分离胶管
血清管
PST血浆 血浆管 分离胶管
血常规管 血糖管
穿刺过程– 采血后翻转次数
• 将采血管轻柔颠倒180度后返回 • 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完成建议次数的颠倒混匀 • 颠倒采血管时动作应比较缓慢,使空气泡能够从采血管一端到达另一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1)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1)](https://img.taocdn.com/s3/m/43027d85a5e9856a561260da.png)
进针角度
•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
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浅入 深,进针手法呈20-30 °, (肥胖儿童加大角度为30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 血量 。
•斜角进针法,针沿着股静脉
走向由浅入深进针,进入皮 下及血管内针的长度较多, 活动范围大,易于固定,抽 吸时不易滑出。
持针方法
•1 右手固定针头,左手
回抽法。操作者右手持 针筒,垂直或斜刺入针 梗的1/2,右手固定针 头,左手拔注射器之针 栓,边退边抽,直至有 回血后固定针头,抽足 所需血量。此法适用于 垂直及斜角进针者。
持针方法
• 2 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回抽法。操
作者右手持针筒,针头朝下,右手 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由上到下握 于针筒的顶端,大拇指和食指则分 别置于针栓顶端的内外面(大拇指 方向朝上,与食指共同控制针栓向 上移动),垂直进针,当针头斜面 进入皮下后,即可一边缓慢进针, 一边用大拇指和食指向上移动针栓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用左手固 定针头,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继续 向上移动针栓直至采血毕。此法适 用于垂直进针者,特别是需要再次 复针者,
• 肥胖儿、哭闹较剧及各种原因所
致循环不良,使股动脉难以触清 者,可采用此方法。
3目测法
患儿仰卧,大腿外展,小腿屈曲,在大腿内侧肉 眼即可看到一个三角区,此三角区由缝匠肌与长 收肌所形成,在此三角区下角顶点向内2/3处即为 进针处。或将新生儿的下肢呈屈髋、屈膝、外展 、外旋位,在腹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 此处就是股静脉的穿刺点。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 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 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搏动不明显,尤 其是循环衰竭的新生儿,所以,目测法适用于新 生儿。
• 股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但又必不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ccd82e7cd184254b3535fe.png)
二、注意事项
除一般采血需注意的如无菌操作,严格消毒,注意保护穿刺 处,减少血肿形成,采血部位皮肤不应有外伤,感染等以外 ,小儿采血特别注意以下7点: 1 做好小儿身体固定工作,既可避免误伤小儿,也有利于顺 利采血,最好将穿刺针头改为输液用的针头。因其尾部有一 软管,起到缓冲作用。可减少因小儿乱动而出现刺破静脉或 针头从静脉中脱出的情况。 2 颈静脉采血不适用于新生儿,一般用于出生6个月以上的 小儿,并且要在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进行,采血后小儿要呈 垂直立体,并嘱家属轻按采血处,不能用力揉,按压时间为 5-10分钟。
二、注意事项
3 采血前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 合。 4 采血时要细心,动作要轻柔,以防对小儿造成不必要的 伤害,特别是股静脉斜刺时向上刺入不可过猛,以免伤及 小儿髋关节或腹腔内组织。 5 冬天采血要注意保暖,一是保护患儿,二是在温暖环境 中可使患儿静脉充盈扩张,有利于静脉暴露。
其它
小儿静脉血管还包括额正中静脉,颞静脉,耳后静 脉,手背及足背静脉。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剃去 局部头发,取额静脉或颞静脉,常规消毒后,取采 血针头与皮肤成5°~15°角,针头斜面向上进行穿 刺,见回血后把采血针头另一端针头插入真空采血 试管,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按压针眼。
足跟采血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 施,是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施行专项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新生儿 足跟血的采集是筛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操作方法:把新生 儿置于操作台上,暴露一足。可先按摩足跟,使局部充血红 润。用75%酒精棉签或棉球消毒采血部位,消毒直径在5cm 以上,待酒精干后,右手持采血针沿新生儿足踝外侧向足底 外侧缘做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为采血点,沿此点 进针,针头与皮肤呈40°~45°斜刺进针,深度15~115mm ,不要用力挤压,用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以免酒精与血液 相混而产生溶血,第2滴血让其自然流出,使血自然渗透至 滤纸背面,血斑标本合格。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取血部 位贴上创可贴使其止血。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f5c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3.png)
注意事项
采血前应了解患儿病情和血管情况,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采血方法。采 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 感染。
展望
01
技术改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动静脉采血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安全、准确、便捷的采血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02 03
临床应用拓展
随着对小儿疾病认识的深入,小儿动静脉采血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拓展。 未来可能会在新生儿、早产儿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儿提供更 加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标本处理与送检
确保血液标本的正确处理和及时送检 ,以便进行准确的实验室检查。
04
采血常见问题及处理
采血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采血困难的原因
血管较细、血管位置较深、血管弯曲、血管有阻塞等。
处理方法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如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进行采血;采用热敷的方法使 血管充盈;采用拍打、按摩等方法帮助血液流通。
心理影响
小儿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害怕、 焦虑和疼痛,导致情绪波动和行为反 应。
应对措施
家长应在采血前向孩子解释采血的原 因和必要性,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和 安全感;采血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听喜 欢的音乐或看喜欢的动画片,分散注 意力。
采血对小儿生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生理影响
小儿的血管较细,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对局部血管造成损伤,导致皮下出血或血肿。
03
头皮动静脉
适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 头皮血管清晰易见。
四肢动静脉
适用于较大儿童,四肢肌 肉发达,血管较深,易于 固定。
颈外静脉
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 需要采集血量较多的情况。
血前的准备
了解患儿病情及采血 目的,确定采血量。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2e5248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a.png)
采血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患儿病情和 采血需求
确认采血部位和 采血量
准备采血器材和 药品
对患儿和家长进 行必要的沟通和 安抚
采血时的方法和技巧
采血前准备:清 洁、消毒采血部 位,选择合适的 采血器材
采血姿势:让患 儿保持舒适姿势, 避免压迫血管
采血技巧:掌握 正确的进针角度 和采血速度,避 免反复穿刺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Biblioteka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注意事项
01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 方法
采血部位选择
头皮动静脉:适用于新生儿和小 婴儿
股动脉:适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颈外静脉:适用于婴幼儿和学龄 前儿童
肱动脉:适用于婴幼儿和学龄前 儿童
正确选择血管: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采血,避免选择弯曲、炎症或阻塞的 血管。
采血量准确:根据需要进行采血,确保采血量准确,避免过多或过少。
避免溶血:采血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挤压或用力,以免造成红细胞破裂导致 溶血。
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压迫止血:采血后,在穿刺部位放置无菌棉球或纱布,并压迫5-10分钟,以避免出血。
采血后处理:及 时拔针、压迫止 血、观察患儿反 应
采血后的处理
压迫止血:在采血 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避免出血过多
清洁消毒:用无菌 棉球或纱布清洁采 血部位,并进行消 毒处理
观察病情:密切观 察患儿病情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记录信息:详细记 录采血日期、时间、 部位等信息,以便 后续分析处理
02
采血部位出血:采血后应压迫采血部位3-5分钟,避免出血
小儿动静脉采血课件
![小儿动静脉采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05ab6c647d27284b7351d0.pn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肱动脉采血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穿刺点为纵轴交叉 点下0.5cm。
患儿前臂伸直并外展,掌心朝上,肘关节过 伸并轻度外旋,
注射器连5.5号头皮针,常规消毒待干后,操 作者左手在穿刺点周围绷紧皮肤,穿刺点为 肘横轴下0.5cm处,穿刺时穿刺针角度与皮 肤呈10°-15°进针,进针至头皮针长度约 1/3-1/2可见回血,右手松开针柄,回抽注射 器。
肘部静脉采血
• 操作方法: 适用于年长患儿 在肘窝上5c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不明显时,嘱患儿手
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示指在肘 前轻压再抬起,可触到有弹性感。 常规消毒待干,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 持一次性头皮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刺入静脉。 注意事项:不要用一次性采血针,最好用头皮钢针加注射 器连接,避免针在血管内而抽不出血。
采血前准备
告知家长采血目的及重要性 小儿采血时,经常会遇到家长 的拒绝,即使同意并配合者,也给家长留下了不良印象,甚 至可以说是刺激,患儿年龄越小刺激越大。所以,当护士不 能一针见血时,当护士工作稍有疏忽时,当家长对治疗及服 务稍有不满时,采血就可能成为医患矛盾的一个导火索,造 成医疗纠纷。因此,采血前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注意事项:抽血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凡危重患儿、心肺 功能不全患儿,不宜做颈静脉穿刺。颈部皮肤较松,进针 时不要过猛,以免穿透血管造成血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脉采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儿取仰卧位,穿
刺侧大腿外旋、外
展与躯体纵轴成
45°角,臀下垫一
小枕,使腹股沟展
平,小腿弯曲与大
腿成90°角,另一Fra bibliotek腿伸直。
CHENLI
8
助手准备
有条件者备助手一名,按压患儿。助 手站在患儿头侧,用两肘及前臂约束 患儿躯干及四肢,两手分别固定患儿 两腿。
CHENLI
9
采血护士准备
主要是心理准备。患儿家长对采血的 心理是复杂而又多变的,若护士又不 能一次采血成功,很可能产生不良后 果。所以,采血护士一定要树立信心, 尽心准备,把每一次采血都当做是家 长给予的最后一次机会。
脉走向由浅入深进针,进
入皮下及血管内针的长度
较多,活动范围大,易于
固定,抽吸时不易滑出。 CHENLI
17
持针方法
1 右手固定针头,左 手回抽法。操作者右 手持针筒,垂直或斜 刺入针梗的1/2,右 手固定针头,左手拔 注射器之针栓,边退 边抽,直至有回血后 固定针头,抽足所需 血量。此法适用于垂 直及斜角进针者。
CHENLI
10
穿刺点定位
穿刺点定位是股静脉穿刺的难点,也 是关键所在。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 定采血能否成功。目前,对此方面的 研究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CHENLI
11
1 触摸法
根据股动脉与股静脉平行走行的特点, 于腹股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 后,自股动脉内侧0.5cm处为穿刺点 或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 点下方1.0-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 0.3-0.5 cm处。
CHENLI
12
较胖的患儿穿刺点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
较瘦的患儿可直接在搏动点明显处穿刺,因较
瘦的患儿皮下脂肪薄,股动脉和股静脉较贴近,
且因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好,不易误入。
触摸法是股静脉穿刺点定位的首选方法,也
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及穿刺成功率最高的方
法,但有些较胖的或病情危重的患儿因股动脉触
小儿动、静脉采血法 及注意事项
CHENLI
1
小儿股静脉斜刺采血的优点
1. 穿刺成功率高,采血量大,并且在同等 采血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短,弥补了头 皮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采血法、颈外静 脉采血法的不足。
2. 安全性大,不易刺透血管而引起血肿.特
别是对于呼吸困难,气喘重的患儿,股静脉
粗大,血管充盈丰富,只要能触及到股动脉
即可找到股静脉。抽血时不易发生溶血和凝
血。
CHENLI
2
股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但又必 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操作。尤其是小儿股静 脉采血。采血失败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又破坏了护患关系。
下面从小儿股静脉的解剖特点、采血前准 备、穿刺点定位、进针角度、持针方法、 注意事项各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CHENLI
,停止进针,用左手固定针头,
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继续向上移
动针栓直至采血毕。此法适用于
垂直进针者,特别是需要再次复
CHENLI
19
针者,
注意事项
1 正确了解股静脉的解剖位置,根据患儿和病情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穿刺点定位。
2 根据患儿皮下脂肪厚薄来确定进针深浅度,对 于皮下脂肪薄者,针头进入1/2或2/3,厚者进 入3/4。
CHENLI
4
新生儿把其下肢呈 屈髋、屈膝、外展、 外旋位,在腹股沟处, 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 处,此就是股静脉的 体表投影。注意左右 两下肢股静脉存在明 显差异,左股静脉位 置较浅,而右股静脉 位置较深。
CHENLI
5
采血物品准备
1常规采血物品 5-10ml注射器 消毒棉签、安
尔碘、消毒棉球
14
3目测法
患儿仰卧,大腿外展,小腿屈曲,在大腿内侧
肉眼即可看到一个三角区,此三角区由缝匠肌与
长收肌所形成,在此三角区下角顶点向内2/3处
即为进针处。或将新生儿的下肢呈屈髋、屈膝、
外展、外旋位,在腹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
处,此处就是股静脉的穿刺点。由于新生儿出生
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
3 掌握适应症 新生儿首选股静脉采血,对2岁 以上的患儿,尽量在股静脉以外的其他部位采。
CHENLI
18
持针方法
2 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回抽法。
操作者右手持针筒,针头朝下,
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由上
到下握于针筒的顶端,大拇指和
食指则分别置于针栓顶端的内外
面(大拇指方向朝上,与食指共
同控制针栓向上移动),垂直进
针,当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即
可一边缓慢进针,一边用大拇指
和食指向上移动针栓,见回血后
与腹股沟相交处向内0.2-0.3
cm作为穿刺点,右下肢位于
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
腹股沟相交处正中作为穿刺
点。
CHENLI
16
进针角度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
的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 浅入深,进针手法呈20-30 °,(肥胖儿童加大角度 为30-40°),见回血时抽 取所需血量 。
斜角进针法,针沿着股静
CHENLI
6
2标本瓶 血培养瓶
血培养瓶需提前消毒瓶塞并上压无菌棉球,旁边 备无菌针头;抗凝瓶,需提前打开瓶塞。
因小儿年龄小,血管细,而采血量与成人相似, 故采血的时间相对较成人长,标本易于凝血,所 以,采血前应做好一切准备。
CHENLI
7
患儿准备
采血时患儿正确的
体位是穿刺成功的
基础。一般来说,
3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内。 股三角位于大腿的前上 部,其上界为腹股沟韧 带(腹股沟韧带外上是 髂前上棘,内下是耻骨 结节),内侧界为长收 肌的外侧缘,外侧界为 缝匠肌的内侧缘,在股 三角上缘,由外向内依 次为股神经、股动脉、 股静脉。
大腿外展外旋,自腹股 沟中点至股骨内侧髁上 方连一线,连线的上2/3 为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股静脉伴随股动脉,就 在其内侧。
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搏动不明显,
尤其是循环衰竭的新生儿,所以,目测法适用于
新生儿。
CHENLI
15
4 连线法
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
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与
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
其内侧。或将膝关节正中点
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
作为股静脉穿刺的定位标志
,两下肢有差异。左下肢位
于膝关节正中点至脐连线,
摸不清而不易使用。
CHENLI
13
2 垂线法
从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沟, 垂直交叉点内侧0.3-0.5cm处 为穿刺点;或以脐窝为中心向 耻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联 线作垂线,与腹股沟交叉点就 是穿刺点。
肥胖儿、哭闹较剧及各种原因 所致循环不良,使股动脉难以 触清者,可采用此方法。
CHE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