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核苷酸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Gln酰胺基提供第3位N原子,形成甲酰甘氨脒核苷酸, 接着脱水闭环成5-氨基咪唑核苷酸,所需能量来自ATP。
⑥CO2, Asp, 甲酰四氢叶酸先后提供六元环上其他原子, 最后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 IMP )。
⑵GMP和AMP的合成
IMP由 Asp提供氨基转移到 C- 6位上生成 AMP。
RNase)
核酸内切酶
(endonuclease)
水解方向:
5’ 3’
3’ 5’ 3’-磷酸产物
核酸酶 产物:
5’-磷酸产物 能否识别作用位点 能否识别二酯键两侧碱基
特异性:
限制性内切酶:具有位点识别专一性的内切酶。
11.1.1 核酸酶 11.1.1.1 外切核酸酶
外切酶作用于核酸链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 是非特异性磷酸二酯酶。 蛇毒磷酸二酯酶从DNA或RNA的游离3-羟基端开始, 逐个水解下5-核苷酸; 牛脾磷酸二酯酶从游离 5-羟基端开始,逐个水解下 3-核苷酸。
PRPP Synthetase Amido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Leabharlann Baidu
ATP
Phosphoribosyl glycinamide synthetase
PRPP
Phosphoribosyl amine
Glycinamide ribonucleotide N10-Formyl THF THF
鸟嘌呤核苷酸 (GMP)
尿嘧啶核苷酸 (UMP)
胞嘧啶核苷酸 (CMP)
P
P
P
P
脱氧腺嘌呤核苷酸 (dAMP)
脱氧鸟嘌呤核苷酸 (dGMP)
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 (dTMP)
脱氧胞嘧啶核苷酸 (dCMP)
常见(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命名
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 的共价键
5
3
3’ -5’ 磷酸二酯键
5
11.1.1.2 内切核酸酶
内切酶特异地水解多核苷酸内部各键,是特异性强的 磷酸二酯酶。 牛胰核酸酶作用于嘧啶核苷酸磷酸二酯键,生成嘧啶 核苷-3-磷酸或末端为嘧啶核苷-3-磷酸的寡核苷酸。
牛胰核酸酶专一作用于RNA,对DNA及其它磷酸二酯 化合物不作用或作用活性很低。
许多RNAase都具有高度热稳定性。牛胰RNase具有 高度热稳定性。牛胰RNase(RNaseⅠ)是最早分离 纯化并结晶的第一个RNase,由124个氨基酸组成。 1957年在曲霉(Aspergillus)中分离提纯出RNaseTl, 由105个AA组成。专一水解鸟苷酸二酯键,产生 3-GMP或以3-GMP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11.1.2 脱氧核糖核酸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专一水解DNA。 内切酶:切断双链或单链。
外切酶:有5→3切割或3→5切割。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Ⅰ) 切割ds/ssDNA,产物为5-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牛脾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Ⅱ) 降解dsDNA,产物为以3-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 dsDNA分子上特定的位点, 将两条链切断 , 形成粘性末端或平齐末端 , 称为 限 制 性 内 切 酶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或 限制酶(restriction enzyme)。
细菌除具有限制性内切酶外,还具有一种对自身DNA 起修饰作用的甲基化酶。 限制性内切酶和其相应的修饰酶对底物DNA的识别和 作用的部位是相同的。 修饰酶使该部位上碱基甲基化,从而使限制性内切酶 对这种修饰过的DNA不再起作用。
IMP经过脱氢酶催化脱氢反应,由NAD+ 接受脱下的氢, IMP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由Gln提供酰胺上氨, ATP供能,XMP转变成GMP。
AMP
IMP XMP GMP
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过程的阐明对于临床医学及生产 实践有重要意义。在了解核苷酸合成途径基础上, 可设计有效的核苷衍生物作为治癌药物,可以指导 有关核苷酸生产的菌种选育等。 癌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作用,要比正常细胞旺盛得多, 如果适当地抑制核苷酸合成,就有可能抑制癌细胞 增生。甲基氨基蝶呤和四氢叶酸的结构很相像,对 嘌呤核苷酸合成过程中第(4)、(10)两反应中的酶起 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反应速度减慢或停止。 目前临床上已用来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 细胞癌、恶性葡萄胎等。肌苷酸(即次黄嘌呤核苷酸) 是一种高效的助鲜剂。
补救途径(salvage pathway) 利用核酸降解或进食等从外界补充的 含氮碱基或核苷合成新的核苷酸。
11.3.1.1 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0世纪50年代,利用同位素标记,以鸽肝为材料阐明 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生物中合成嘌呤的过程:
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再由 IMP生成 AMP 和 GMP。
限制性内切酶命名较为特殊。(以EcoRI为例) 第1个大写E:大肠杆菌属名(Escherichia)第1个字母; 第2,3小写co:种名(coli)的头两个字母; 第4个大写R: 所用大肠杆菌的菌株; 第5个罗马字:从该细菌中分离出来这一类酶的编号。
DNA重组示意图
EcoRI与DNA的复合体
11.2 核苷酸分解代谢 11.2.1 核苷酸的降解
在细胞中,限制性内切酶可降解外源侵入的DNA,但 不降解经修饰酶甲基化保护的自身DNA。
限制性内切酶具很强的专一性。对底物DNA有特异的 识别位点(识别序列),长度一般在4~8bp范围内。 通常具有回文结构(palindromic structure)。切割后 形成粘性末端(cohesive end)或平齐末端(blunt end)。 环状或线状dsDNA分子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 线状dsDNA,每条单链的一端带有识别顺序中的 几个互补碱基,这样的末端称为粘性末端。 大肠杆菌EcoR I对DNA的识别顺序和酶作用产物的 粘性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是DNA分子剪刀,是DNA体外重组技术 和进行大分子DNA分析的重要工具。
限制性内切酶发现对基因工程研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已发现数百种可用于DNA研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 修饰酶等多种酶,总称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工具 酶”。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I、HindⅢ、PstI等。
不同种类生物嘧啶的分解过程不同,在某些生物体内, 脱氨基作用也可在核苷酸,核苷或碱基水平上进行。
11.3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1.3.1 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核苷酸是核酸合成的原料,所有的生物通常都能合成 各种核苷酸。 从头合成(de nove synthesis) 合成途径 利用氨基酸、磷酸戊糖等简单的化合物 合成核苷酸。
Phosphoribosyl formylglycinamidine Formylglycinamidine synthetase ribonucleotide
Formylglycinamide ribonucleotide
ATP
Phosphoribosyl aminoimidazole succinocarboxamide synthetase
②核苷水解酶(nucleoside hydrolase) 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中,只作用于核糖核苷,反应不可逆。
戊糖和戊糖-1-磷酸,可进入糖代谢分解或重新利用, 嘌呤和嘧啶也可以继续分解。
11.2.2 嘌呤的降解
腺嘌呤和鸟嘌呤经脱氨氧化转变为黄嘌呤再进行降解, 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的酶系不同:
灵长类,鸟类,爬行类,大多数昆虫嘌呤最终产物为尿酸; 除灵长类以外的哺乳动物,腹足类为尿囊素; 某些硬骨鱼中尿囊素再继续分解为尿囊酸; 大多数鱼类,两栖类中尿囊酸再分解为尿素和乙醛酸; 海洋无脊椎动物星虫类,甲壳类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
5-aminoimidazole 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
5-Formamidoimidazole 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
IMP
⑴IMP的生物合成
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过程从5-磷酸核糖开始到IMP生成 为止,共11个反应步骤:
①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直接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而不是先形成游离的嘌呤,然后生成核苷酸。
核苷酸经核苷酸酶(nucleotidase)催化,水解为核苷 及无机磷酸。 非特异性的核苷酸酶,能作用于一切核苷酸。 特异性强的核苷酸酶只能水解3-核苷酸或5-核苷酸, 分别称为3-核苷酸酶或5-核苷酸酶。
核苷经核苷酶(nudeosidase) 分解为嘌呤或嘧啶和戊糖。 ①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广泛存在于生命机体中,催化反应可逆;
尚未发现有碱基专一性DNase,但有序列专一性,即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11.1.3 限制性内切酶
1979年,W. Arber, H. Smith和D. Nathans等发现 某些细菌细胞内存在一类能识别一定序列并水解 外源dsDNA的内切核酸酶。 限 制 性 内 切 酶 是 具 有 高 度 专 一 性 DNA 内 切 酶 , 是DNA分子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
ATP
Phosphoribosyl aminoimidazole carboxylase Phosphoribosyl aminoimidazole synthetase
5-aminoimidazole 4-carboxylate ribonucleotide
5-aminoimidazole ribonucleotide
11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 核苷酸代谢
11.1 核酸的酶促降解 11.2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1.3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
核酸酶
核苷酸 核苷 戊糖
核苷酶 嘌 呤 分 解 核苷酸酶
磷酸
碱基
嘧 啶 分 解
碱基(base)
核苷
腺苷 A
C1’- N9
胞苷 C
C1’-N1
P
P
P
P
腺嘌呤核苷酸 (AMP)

生物进化程度愈高,分解嘌呤的能力愈差。 高等生物具完善排泄系统,直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体中也有与嘌呤降解有关酶。 如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酶、尿囊素酶、尿囊酸酶,还发现嘌呤的中间 产物如尿囊酸等。 植物体嘌呤降解主要在储藏或衰老组织中进行。降解 物主要以尿囊酸的形式运输到幼嫩组织或根部贮存 起来。
嘌呤的分解还可在核苷或核苷酸水平上进行
11.2.3 嘧啶的降解
嘧啶分解时有氨基的首先水解脱氨基。 胞嘧啶首先水解脱氨基,转化为尿嘧啶。
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经还原打破环内双键,水解开环成 链状化合物,再水解成CO2, NH3, -丙氨酸, -氨基 异丁酸, -氨基异丁酸脱氨基后进入有机酸代谢或 直接排出体外。
N10-Formyl THF THF
Phosphoribosyl aminoimidazole carboxamide formyltransferase IMP cyclohydrolase
5-aminoimidazole 4-Nsuccino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
Adenylosuccinate lyase
②5-磷酸核糖-1-焦磷酸是核苷酸中核糖磷酸部分的供体。 (5-phosphoribosyl-1-pyrophosphate,PRPP)
③嘌呤的各个原子是在PRPP的C-1上逐渐加上去的。 PRPP转酰胺酶催化PRPP和Gln 形成5-磷酸核糖胺。 C-1从-构型转变为-构型,而形成的CN糖苷键, 具有天然核苷酸所特有的-构型。 ④在5-磷酸核糖胺的氨基位置,由Gly和甲川四氢叶 酸先后提供C和N原子形成甲酰甘氨酰胺,至此嘌 呤环骨架的4, 5, 7, 8, 9位顺序已形成。
3


RNA一级结构
DNA一级结构
DNA一级结构的表示法
A

3´ 5´
C
T
G
p
p
p
p
OH 3´
5 ´ 3´
线条式

ACTGCATAGCTCGA 3´ 字母式
结构式
11.1 核酸的酶促降解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降解核酸酶类,统称为核酸酶 (nuclease),在核酸降解和周转中起着重要作用。 脱氧核糖核酸酶(dexyribonuclease, DNase) 底物 核糖核酸酶 核酸外切酶 方式 (ribonuclease, (exonuclease)
第1位N: 第3, 9位N: 第7位N: 第2, 8位C: 第6位C: 第4, 5位C:
Asp Gln Gly 甲酸盐 CO2 Gly
Purine ring de novo synthesis
Phosphoribosyl glycinamide formyltransferase
ATP
P-Ribo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