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合集下载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该怎么做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该怎么做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该怎么做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是指对新开发的检测方法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的过程。

验证和确认检测方法的目的是确保其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目标物质,并且能够满足相关的性能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1.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是指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目标物质的浓度或存在性。

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是指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参考方法(即已知准确测量目标物质的方法)进行对比来评估。

方法的可靠性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同一样品,然后计算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来评估。

还可以通过分析稳定性样品,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来评估。

2.确认方法的性能指标:确认方法的性能指标是指方法的检测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等。

检测限是指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到目标物质的最低浓度。

线性范围是指方法能够可靠测量的浓度范围。

精密度是指方法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的一致性。

准确度是指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确认方法的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分析一系列含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回归分析、计算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精密度可以通过在不同时间、不同操作员上进行重复测量同一样品来评估。

准确度可以通过分析已知浓度的真实样品,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计算误差来评估。

3.检测方法的验证验证过程:3.1.制定验证方案:确定验证的目的、范围、检测物质、参考方法和性能指标等。

3.2.准备验证样品:选择具有不同浓度的样品进行验证,并在真实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作为验证样品。

3.3.执行实验:使用待验证的方法对验证样品进行测量,记录结果。

3.4.分析数据:根据验证样品的浓度和实验结果计算准确性指标如线性相关系数、回归方程等。

3.5.评估结果:根据验证结果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方法是否通过验证。

如果未通过验证,需要优化或修改方法,并重新验证。

4.检测方法的确认确认过程:4.1.制定确认方案:确定确认的目的、范围、性能指标和确认样品等。

方法选择、验证及确认程序

方法选择、验证及确认程序

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验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检验检测活动中检验检测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新工作的开展,非标准试验检测方法的管理。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新工作前的检验检测方法评审并进行确认,批准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提出需要开展的新工作及本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检测服务活动的检测服务程序及抽样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档案室负责对标准规范进行查新,对标准规范有效性进行确认,建立现行有效规范台账。

3.4 试验中心、检测中心及项目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验证;标准方法和非标准发放(规定、偏离)的验证。

3.5 经营质管部负责检验检测资质、参数增项、标准变更的申报。

本程序使用的术语,依据下列表述以及质量手册和其他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定义,不作无限制的延伸4.1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检验检测机构能够正确实施检验检测方法,获得准确、有效的结果;4.1.1方法验证适用于:标准规范(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等)中的检验检测方法;以及经过了方法确认的非标准方法(见4.2);4.2方法确认:方法确认的目的是确认某种检验检测方法能否合理地使用,并达到预期的功能、效果和目的;4.2.2方法确认适用于非标准方法:机构自行设计和研发的方法、超出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部分修改的标准方法等。

5.1 方法的选择及验证5.1.1 方法的选择⑴检验检测机构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的方法,包括抽样的方法。

⑵保证配置的技术资源满足检验检测需要,选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抽样方法)应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适用于检验检测。

⑶当客户指定的检验检测标准和要求的能力是在资质认定、资质许可的能力范围内时,进行合同评审后按照《合同评审管理程序》(GRJC-CX15-2023) 的要求与客户签立《试验检测委托单》或《检验检测合同(协议)》。

ISO170252024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ISO170252024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ISO170252024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验证和确认是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验证是指通过比较检测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的结果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确认是指通过实验室内或实验室间比对来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有效地进行方法的确认程序,实验室应当采取适当的程序和文件记录。

这些文件记录应包括确认的目的和范围、实验室人员的职责和授权、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验证记录、样品的准备和处理方法、数据分析和解释方法等。

在进行方法的确认程序时,实验室应首先确保实验人员具备适当的培训和经验,才能执行确认实验。

确认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室应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设备,并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制定相应的确认方案。

确认方案应包括实验的目的、范围、实验的步骤和条件、验证结果的判定准则等内容。

实验室在确认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实验室应尽可能模拟实际样品的条件,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实验室应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监控,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

最后,实验室还应建立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任何在确认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在完成确认实验后,实验室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室应确定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值,并将结果与其他确认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确认实验结果与已知结果一致,则可认为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确认。

如果确认实验结果与已知结果存在差异,则实验室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查,以确定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当按照平行加标进行回收率测定时,所得结果既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可以判断其精密度。

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有的将标准溶液加入到经过处理后的待测样品中,这不够合理,尤其是测定有机成分而试样须经预处理时,或者测定易挥发物等需要蒸馏预处理的成分时,不能反映预处理过程中的沾污或损失情况,虽然回收率较好,但不能完全说明数据准确。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2)加标量和加标回收率测量的精密度应予以控制,一般情况下作如下规定:
①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并应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
②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
③加标量尽量不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④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量上限的90%;
⑤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

3)由于加标样和样品的分析条件完全相同,其中干扰物质和不正确操作等因素所导致的效果相等。

当以其测定结果的差值计算回收串时,常不能确切反映样品测定结果的实际差错。

国家标准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中对回收率试验做了如下规定:
对于食品中的禁用物质,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未制定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

回收率的参考范围见表F.1.。

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

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
• 运行确认OQ
– 即为空载试验,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 确认仪器达到设计的要求。 – 目前许多大型仪器的运行确认都由仪器厂 家完成。(仪器使用者需要做的是记录数 据,并保存。)
e.g. HPLC系统运行确认试验及限度
仪器名称 仪器组件
流量控制阀 泵 流动相比例控制阀 自动进样器 进样体积控制阀
功能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的原则
• 原则上每个检测项目采用的分析方法,均需要 进行方法验证。 • 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结合 所 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 验证要求。
–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制剂的鉴别和杂质 定量试验应进行不同要求的方法验证,前者重点要 求验证专属性,而后者重点要求验证专属性、准确 度、定量限等验证项目。
在实验室批准适用 该方法前
注:不是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必须进行验证或确认,例如干燥失 重、炽灼残渣、密度、重量、各种湿法化学步骤如酸值和简单 的仪器方法pH值。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的前提条件
• • • • 仪器 人员 可靠的参照品 可靠的材料
– 包括试剂、实验用容器等
• 稳定性
– 确认受试溶液和试剂的稳定,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或稳定的
仪器的确认--概述
• 根据检验仪器类型不同,需要确认的指 标不同:
– 计量仪器--安装确认和校正 – 分析仪器--IQ,OQ,PQ,预防性维修和 再确认
仪器的确认--IQ
• 安装确认IQ
验收,登记 安装 制定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清洗规程等 培训 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仪器的确认-- OQ
根据仪器类别和确认的 数据 制定维修计划 根据计划定期进行 运行确认中某些关键项目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一、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

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的方面。

二、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A、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B、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配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3、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

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4、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合格评定—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合格评定—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合格评定—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导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建立合格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和确认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关于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的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微生物检测工作,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1. 检测方法验证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是确定检测方法是否合适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以下是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的步骤:1.1 确定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首先,应该确定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应该根据检测目的和检测物种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生产饮料的企业,需要检测的微生物种类可能是酵母菌和乳酸菌等。

1.2 确定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度和准确性接下来,需要确定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度和准确性。

检测限度是指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微生物数。

准确性是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企业应该使用标准微生物菌种来检测,以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1.3 确定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最后,需要确定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可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检测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

稳定性是指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企业应该进行多次测试,以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2. 检测方法确认检测方法确认是确认检测方法可行性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检测方法是可靠的,并且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以下是微生物检测方法确认的步骤:2.1 确定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首先,需要确定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与检测方法验证类似,企业应该根据检测目的和检测物种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2.2 确定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接下来,需要确定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企业应该使用标准微生物菌种来检测,以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2.3 对检测方法进行比对最后,应该对检测方法进行比对。

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或者将检测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以确定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一、引言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这就像是在迷雾中寻找正确的道路,只有方向对了,我们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结果。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1.1 为什么要进行验证与确认就好比盖房子,地基不稳,房子就容易倒。

微生物检测方法如果没有经过验证与确认,那得出的结果可能就是“空中楼阁”,靠不住啊!比如说,新开发的检测方法,或者是对现有的方法进行修改、变更条件,这都得重新验证确认,不然怎么能放心使用呢?1.2 重要性这可关系到产品质量、公共卫生,甚至是生命安全!想象一下,如果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合格的食品药品流入市场,那得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说,验证与确认是给检测方法“把关”,是不能马虎的大事。

二、验证与确认的流程2.1 前期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开始之前,得先明确检测的目的、范围,了解被检测微生物的特性。

还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试剂,保证它们都处于良好状态。

2.2 方案制定这就像是绘制一张作战地图,要详细规划好每一步怎么做。

包括样品的选择、检测的次数、数据分析的方法等等,都要考虑周全。

2.3 实施检测到了真正“动手”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马虎。

2.4 结果分析这是关键的一步,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看看是不是符合预期。

如果有偏差,得找出原因。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假阳性和假阴性有时候会出现检测结果是阳性,但实际上是阴性,或者反过来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试剂污染等原因造成的。

要仔细排查,找到问题的根源。

3.2 重复性差同样的方法,不同次检测结果却相差很大。

这可能是设备不稳定,或者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

那就得对设备进行校准,加强人员培训。

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验证与确认是一项严谨而重要的工作。

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才能为微生物检测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检测方法的验证与确认程序文件

检测方法的验证与确认程序文件

1 目的:确保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2 范围:检测方法的选择;标准方法的验证;非标准方法、自制定检测方法,及其确认,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3.1检测组负责人(1)提出本部门检测项目的执行标准,并跟踪其现行有效性;(2)收集相关的非标准检测方法;(3)制定本部门各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4)针对所规定的检测程序落实有关检测的职责和活动。

3.2资料管理员(1)负责检测标准/方法存档管理;(2)协助检测组负责人收集相关的非标准检测方法并保存;(3)协助标准化室进行标准的更新,以保证所使用的标准/方法的现行有效。

3.3技术主管(1)负责与客户签定检测合同/协议,其中常规检测合同授权样品接收员签定;(2)负责与标准化室协调在用标准的查新工作;(3)指定标准方法查新负责人,对中心所用标准方法进行定期查新,与标准化室查新工作互为补充,确保中心标准方法查新全面到位;(4)组织对新使用的标准方法的检测能力验证、评审;(5)组织相关人员执行更新后的在用标准的检测能力验证,并及时向认监委/认可委上报在用标准更新的情况;(6)组织对非标准方法和自定方法的制定、确认和评审;(7)批准非标准方法和自定方法的作业指导类文件;3.4技术主管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 程序4.1检测方法的选择4.1.1为减少检测风险,本中心依据的检测标准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1)国际和区域性标准;(2)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标准;(3)国家的行业标准;(4)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技书刊公布的方法;(5) 仪器制造商指定和推荐的方法。

4.1.2 为保证检测标准是现行有效版本,资料员负责提请所标准化室定期(至少每半年)查新和收集新标准;技术主管指定查新人员每一个月查新一次。

标准方法更新后,技术主管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更新的标准进行确认,以保证相关人员有能力执行新标准。

如新版标准在资源配置和技术上发生了较大修订,则应按4.9.3执行。

合格评定—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合格评定—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合格评定—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指南
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检测手段,微生物检测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环境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的目的是评估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具体而言,这一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方法验证:包括准确性、精密度、重复性、选择性等指标的评估。

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精密度等参数,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方法确认:包括方法验证结果的重复性验证和实际样品的检测。

在确认过程中,需要通过重复检测和对照样品的比对等方法,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对于微生物检测方法,其验证和确认的关键在于对样品的正确处理和分析。

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培养、检测等步骤。

同时,还需注意样品的保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与确认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所采用的方法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适当的确认和验证过程,可以有效减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

下面将介绍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

1.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确认和验证过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认所采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通过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和验证,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源,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这对于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确认和验证过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并纠正潜在的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这对于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方法:1.重复性实验:通过重复进行相同的实验,可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重复实验可以帮助确定实验条件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等。

2.平行实验:平行实验是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同一实验的多次重复。

通过比较平行实验的结果,可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标准样品: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与已知值的对比,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样品可以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

4.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估计和度量,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可以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方法。

5.线性度和灵敏度检验:线性度和灵敏度检验是评估检测方法线性程度和灵敏度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测试,并绘制浓度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评估检测方法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6.精密度和恢复率:通过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可以评估检测方法的精密度。

同时,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到样品中,再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检测方法的恢复率。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该怎么做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该怎么做

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该怎么做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当自己的实验室将标准方法引入到自身的检测工作时,则应对引入的标准方法进行验证,并正确有效地运用。

方法的确认应广泛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

标准方法确认准则是:所用的设备、环境条件、人员技术等。

以证明实验室能够正确使用该新标准实施检测过程。

标准方法的确认或是通过核查方式,并提供客观证据,以证实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得到满足。

用于确定某方法性能的技术宜是下列情况之一,或是其组合:a.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校准;b.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c.实验室间比对;d.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e.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

实验室应按照制定的相关工作程序选择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确认将要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否满足要求,在确认方法确实可行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于方法确认试验来说主要有:变更后的标准确认和新方法的确认。

在确认时应该做方法的标准曲线、添加标准回收率试验、最低检出限试验和精密度试验等,并考虑方法的特异性和耐用性,如果需要时还应进行不确定度评估。

应用实验数据真实地证明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和灵敏性。

非标方法的确认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中规定:实验室自行制订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非标准方法是指未经相应标准化组织批准的检测/校准方法。

只有在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时,实验室方可自制非标检测方法,应经过确认:a、从理论到实际对方法的理解;b、使用标准物质或参考标准进行校准;c、与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d、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e、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必要时对方法确认过程得到的测量值是否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进行评审,这些值可包括: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复现性限、抵抗外来影响的稳健性和抵抗来自样品的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可根据具体方法确定。

2024版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确认及验证[1]

2024版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确认及验证[1]

生物分析法
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 合酶链式反应等,对法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 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产品 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食品、化工、 农业等领域,为各行业提供准确、可靠 的检测数据。
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专属性与耐用性考察
考察方法的专属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干扰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考察方法是否 能够准确区分目标物质和干扰物质,以评估方法的专属性。
考察方法的耐用性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试剂批次等,考察 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 适用性。
针对性解决策略与建议
合理设置验证参数和样本
在设置验证参数时,应充分考虑方法的性能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样本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 提高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同时, 积极寻求外部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实验室的 整体实力。
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将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助于提 高实验室检测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实验室检测 方法将不断更新换代,提高检测效率 和准确性。
未来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确认及验证将 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 动实验室检测向更加环保、节能、高 效的方向发展。
THANKS
针对性解决策略与建议
加强方法选择和评估
在选择检测方法前,应充分了解领域现状和需求,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避免盲目选 择。
完善设备和试剂管理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是指对其中一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一系列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在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业生产、科研还是医疗诊断,都需要依靠可靠的检测方法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因此,对于一种新提出的检测方法,必须进行确认,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优势和可靠性,从而能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首先,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需要进行准确性验证。

准确性是检测方法最基本的要求,它指的是该方法在进行检测时,所得到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为了验证准确性,可以采用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类别的样品来进行验证,比对结果与已知真实值的误差情况。

此外,也可以与其他已有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新提出的方法与已有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对优势。

其次,确认检测方法需要进行可靠性验证。

可靠性是指检测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可靠性验证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检测同一样品,比对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也可以在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检测设备上进行同一样品的检测,验证结果的一致性和可再现性。

通过这些验证,可以判断该检测方法是否具备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为不同用户提供准确的结果。

再次,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还需要进行有效性验证。

有效性主要包括方法操作的简便性、检测成本的控制和检测时间的合理性。

简便性是指检测方法是否容易操作,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步骤,适合不同层次和背景的操作人员进行使用。

成本控制是指检测方法的材料和设备成本是否可控,人力成本是否合理,能否实现经济有效的检测。

检测时间的合理性是指方法所需的检测时间是否适用于实际应用场景,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最后,为了确保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需要采用科学统计方法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对准确性验证结果的误差范围和置信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可靠性验证结果的方差和重复性进行分析,对有效性验证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通过科学统计分析,可以对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为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检验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检验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检验方法是指实验室用于实施检验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标准检验方法和技术规范。

检验方法是实验室实施检验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所必须的资源,如果方法及程序不同就会造成结果不同。

本文就来聊聊如何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

文章为原创大赛往期作品回顾,在此仅作为对大家的启发之用。

欢迎批评指正。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条款中规定:“实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

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

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在条款中也有相应的规定。

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的抽取、处理、运输、存储和制备等各个环节,确认时应当记录确认所获得的结果、使用确认的程序、确认对方法是否适合于预期的用途等,必要时还应包括不确定度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技术。

下面谈谈就方法发生了变更时或颁布新标准时,对方法如何进行确认:1.在首次对外出具数据之前应确认(证实)标准方法已被正确的运用。

2.标准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确认。

3.对标准方法定期清理或者查新,以确保最新有效版本。

一、检测方法的选择及使用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认可)现场考核时确定的检测项目的依据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所以说,当没有国际、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检验方法时,实验室应尽可能选择已经公布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杂志上公布的方法,但应经实验室技术主管确认。

如是在实验室计量认证或认可批准业务范围内,因客户的特殊要求而发生的情况,其检验结果和报告上应有明确的说明。

另外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这些方法应征得委托方同意,并形成有效文件,使出具的报告为委托方和用户所接受。

这是指必须在实验室计量认证或认可批准业务范围内使用,所谓有效文件是指甲乙双方对使用非标准方法检测达成协议,一般来说应有双方签字盖章,也可以在检测委托(协议)书上注明,实验室在检测报告中也必需加以说明。

因此,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优先使用国家标准,然后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非标准方法仅限于委托方同意才使用。

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

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

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一、临床检验方法的确认1.方法原理验证:验证该方法的检验原理是否准确、可靠,并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2.方法的测量范围验证:确定该方法可测量的范围,包括上下限、灵敏度、线性范围等参数。

3.方法的精密度验证:通过重复测量同一样本,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和精密度。

4.方法的准确度验证:比较该方法测量结果与参考方法或金标准方法的差异,评估其准确度。

5.方法的干扰验证:研究和评估该方法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如其他物质的交叉反应、药物干扰等。

二、临床检验方法的性能验证1.方法的特异性验证:通过分析真实样本,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能够分辨其他类似物质的能力。

2.方法的灵敏度验证:通过测量低浓度样本或对稀释样本进行测定,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

3.相关性分析验证:将该方法测量结果与其他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其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5.临床应用验证:通过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对比研究,评估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的重要性1.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临床检验方法的确认与性能验证能够确保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2.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确认和验证该方法的性能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改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方法的确认和性能验证有助于改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水平,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4.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临床检验方法的确认和性能验证是国际质量控制体系和认证要求的基础,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国际竞争力和认可度。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方法的确认与性能验证是确保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可靠、准确、可重复的过程。

它通过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改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

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最新资料推荐------------------------------------------------------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检测方法确认和验证1/ 20? 4.5.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

应优先使用标准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

在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进行证实。

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前,应进行确认。

检验检测机构应跟踪方法的变化,并重新进行证实或确认。

必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作业指导书。

如确需方法偏离,应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和批准,并征得客户同意。

当客户建议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应通知客户。

? 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的使用,应事先征得客户同意,并告知客户相关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

需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开发自制方法控制程序,自制方法应经确认。

---------------------------------------------------------------最新资料推荐------------------------------------------------------ ?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包括抽样方法)进行检验检测,该方法应满足客户需求,也应是检验检测机构获得资质认定许可的方法。

查:是否建立和保持使用适合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的程序; ? 2、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包含自制方法。

? 3、当客户指定的方法是企业的方法时,则不能直接作为资质认定许可的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检测机构转换为其自身的方法并经确认后,方可申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3/ 20?????4、检验检测机构在初次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证实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标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当客户建议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 应通知客户。如果客户坚持使用不适合或
• 9、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程序规范自己制定 的检验检测方法的设计开发、资源配置、 人员、职责和权限、输入与输出等过程, 自己制定的方法必须经确认后使用。
• 查:非标准方法的使用,是否与客户达成 协议。协议中是否包括能否满足客户要求 的说明。
• 3、当客户指定的方法是企业的方法时,则
• 4、检验检测机构在初次使用标准方法前, 应证实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标准方法。如 果标准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予以证实, 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查:(1)检验检测 报告是否使用检验检测标准的有效版本。 (2)方法使用前是否进行验证,保留方法 验证记录,以证实检验检测机构能有效使 用这些方法。
-30~+10
• 0 .010~10
-20~+10
• l0~1000
<15
稳定性
• 在测定的浓度下,设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 测定,经过实验证明样品稳定的时间。
耐用性
• 方法应具有对可变试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 当测定条件发生细小变动时,方法应具有 一定的保持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并给出平行两次测定的允差。
• 5、检验检测机构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前应进 行确认,以确保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 7、偏离指一定的允许范围、一定的数量和 一定的时间段等条件下的书面许可。检验 检测机构应建立允许偏离方法的文件规定。 不应将非标准方法作为方法偏离处理。查: 方法偏离是否同时满足:有方法偏离文件 规定和经技术判定不影响结果、经批准和 客户同意四个条件,实施方法偏离时,是 否保留记录。
• 例如,分析中的样品性质、 • pH值、温度、所用试剂品种及使用量、人
员等分析条件在适当的范围内改变时,对 测定值的稳定性进行的研究结果。其中, 试样性质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任 何一种方法都有其试样适应范围,能否针
提取效率
• 提取效率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试验: • a)用阳性的标准物质或水平测试的阳性样品

b—方法校准曲线的斜率。
• 色谱法(GC、HPLC)
准确度
• 重复分析标准物质(实物标样)或水平测试样 品,测定含量(经回收率校正后)平均值与真 值的偏差指导范围见表3。
• 表3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指导范围
• 真值含量/(mg/kg) 偏差范围/%
• <0 .001
-50~+20
• 0 .001~0.01
精密度
• 同一样品的各测定值的符合程度为精密度。 精密度试验值应在标准值点或±20%,或标 准曲线内的高中低三水平试验值内。对于 已制定MRL的,精密度实验应在方法测定低 限、MRL、选一适合点三个水平进行;对于 未制定MRL的,精密度实验应在方法测定低 限、常见限量指标中选一适合点三个水平 进行。重复测定次数至少为6。实验室内部 的变异系数参考范围见表3。
时限 使用一段时间
在转化为标准 偏离后仍需回
方法前
归常态
• 确认应是以下五种中的一种或组合,是成 本、风险和技术可行性的一种平衡(不确 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 复性、稳健度、基体干扰等)
• 1、使用参考标准或参考物质;2与其他方 法比较;3、实验室间比对;4、对影响结 果因素系统评价;5、不确定度的评定
• 查: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的使用, 事先征得客户同意,并告知客户相关方法 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情况记录。
比较
对象 目的
方法
证实
标准方法
是否有能力按照标准 方法展开检测校准工 作
从“人机料法环测” 去证明来自确认 非标方法 是否使用
用五种方法来 确认或组合
偏离 标准、非标
临时使用、非 常态
技术判定(一 定误差范围内、 一定的数量、 一定的时间段)
选择性
• 对所选的方法,根据配方中各成分可能存 在的干扰分别进行试验。在功效成分(如总 黄酮)来源于配方多种物质,应研究各物质 对其指标的贡献。选择性是衡量某一方法 在实用中受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大小的一种 量度。较高的选择性,是获得较高准确度 的条件之。
• 用某种分析方法测定某组分时,能够避免 样品中其他共存组分干扰的能力。 选择性的表示通常在指定的测量准确
•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 法控制程序。检验检测机构应使用适合的 方法(包括抽样方法)进行检验检测,该 方法应满足客户需求,也应是检验检测机 构获得资质认定许可的方法。查:是否建 立和保持使用适合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方法 确认的程序;
• 2、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 法,非标准方法包含自制方法。
• 保留确认和验证记录
检测方法的研究验证
• 参照《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 (GB/T 27404-2008)对选择的检测方法应 分别对方法选择性、回收率、标准(校准) 曲线、精密度等技术要素进行确认,必要 时测定低限、准确度、稳定性、适用性 (耐用性)提取效率、不确定度(SD)等 要素进行确认。
回收率
• 回收率是在没有标准物质情况下,测定的 平均值与真值相符的程度。应在标准值点、 标准值点的上下20%,或标准曲线内的高中 低进行三水平试验,或在方法测定低限、 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进 行三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 (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 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未制定 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 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
标准(工作)曲线
• 应描述校准曲线的数学方程以及校准曲线 的工作范围,浓度范围尽可能覆盖一个数 量级,至少作5个点(不包括空白)。相关系 数(r)不应低于0. 99,测试溶液中被测组 分浓度应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 回归方程的计算在绘制标准曲线时,可用 直线回归方程式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 绘制。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直线回归方程的 公式y=a+bX。
进行试验; • b)阳性样品用同一溶剂反复提取,观察被分
析物的浓度变化; • c)用不同提取技术或不同提取溶剂进行比较。
不确定度
•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 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 数”
• 在某一实验室,使用同一操作方法,测定
检测限、定量下限测定低限(主 成分测定可不需要)
• 把3倍空白值的标准偏差(测定次数n≥20)
相对应的质量或浓度称为检出限。方法的
测定低限按式(2)计算: (2)
CL=3Sb/b
• 式中: CL—方法的测定低限;

Sb—空白值标准偏差(一般平行测定20
次得到);
检测方法确认和验证
• 4.5.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 方法控制程序。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 法、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应优先 使用标准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 本。在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进行证实。在 使用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前,应进 行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应跟踪方法的变化, 并重新进行证实或确认。必要时检验检测 机构应制定作业指导书。如确需方法偏离, 应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和批准,并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